日本第一張賀卡誕生在哪一年
1、日本「年賀狀」
日本的「年賀狀(賀年卡)」上該如何稱呼對方,一直是惱人的問題。給自己的客戶郵寄的時候,為表示尊敬對方,寫上「某某會社御中(公啟)某某樣(先生)」,這樣的「兩重敬稱」實際上是「犯規」的。
在給日本朋友寄送「年賀狀」時,正面要注重:
(1)收件人姓名要放在中心;
(2)文字大小的順序為姓名→社名→地址;
(3)市區鎮村不可略稱;
(4)番地等裡面的數字採用漢字;
(5)官職盡可能寫在姓名上面;
(6)「株式會社」不能省略為「(株)」,「株式會社」在公司名稱前的話,要比社名小一點,在後邊的話要與社名同樣大小;
(7)收件人姓名為個人名時→樣(先生),為公司名時→御中(公啟),為醫生或恩師時→先生(老師),對方為數人時→各位後面分別加上「樣(先生)」;
(8)自己的地址和郵政編碼也不能忘記。
至於「年賀狀」的背面應注重:
(1)賀詞不要重復,像寫「迎春」就別寫「謹賀新年」;
(2)「元旦」之前勿加「1月1日」;
(3)印刷圖案的外邊,一定要有親筆留言;
(4)盡可能寫些即便被他人看見也無關緊要的東西;
(5)「去年」的「去」字不吉利,要改為「昨」或「舊」。
2、關於日本賀年卡的資料(一般會在什麼時候送給別人?內容是什麼?)
對方在新年也就是在1月1日之前收到,盡量在聖誕之前,他們很重視聖誕元旦,
一年間お世話になりました。
今後とも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明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
之類的客氣話
3、賀卡起源於我國哪個朝代
起源唐太宗用賀卡給大臣拜年 每到新年和春節,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尋常百姓內,都有向親朋好友容寄送賀卡的習慣。賀卡這一特殊的祝福介質,究竟是何時誕生的,為何會流傳至今,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變化。
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強調「禮」,禮曾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禮節中的許多內容是靠形式來
新年賀卡
表達的,比如賀卡。在個人重大事情或公共節日前呈送賀卡,一來形式莊重,二來提早通報對方,與人與己均為方便。故漢朝以來,賀卡作為傳統形式一直延續保留,只是名稱有所變化。
4、賀卡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