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禮品賀卡 » 日式禮品包裝

日式禮品包裝

發布時間: 2023-01-30 02:37:47

1、日本商務談判禮儀

日本商務談判禮儀

不管我們學什麼,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識點,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掌握知識點是我們提高成績的關鍵!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日本商務談判禮儀知識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日本商務談判禮儀 篇1

(1)表達信息

日本人列出問題的方式類似於中國舊敘事詩的三段式:情景介紹――詳細描寫――道出主旨,只有經過很長時間說明,才說出自己的目的。其次是提出問題的次數,日本人會不斷地重復問問題,甚至許多人會問同一個問題,通常讓我們發怒,」難道他們不相信我的話。」其實這與日本人集體決定有關,我們要有耐心並准備足夠信息,但也要適時地控制他們的提問。

(1)「我昨天已和某某先生談了這個問題,不過我於重復……」或者 「這是我以前講過的同一個問題,但我再重述一下」;

(2)寫下被問的問題,以便與日本人分享;

(3)一般地,重復的問題,第二次回答時花10分鍾,第三次 只花1分鍾,當第四次被問時,合適的反應是沉默或轉移話題。

(2)獲得信息

幸運的是你的日本對手重復問你的問題時,會暴露給你更多的信息,當你從會談紀要上看到,如果日本人6次詢問送貨日程,只有兩次詢問服務合同,那他們看重的是送貨時間。從日本人處獲得的信息,需要經過認真推敲,如果你問日本人有關你的報價時,他們會說:「噢,它看起來很好。」很可能他們內心認為這很糟,讓我們解釋一下這三條不可測的行為:集體決定,任何人無權代表集體講話;想保持和諧關系;我們不能明白那些微妙的非言請的否定線索,如面部表情、眼神等。(通過觀察他們的詢問了解他們側重點)

要真正了解需要建立非正式的交流渠道,而這種非正式的交流渠道須由較低級行政人員去完成,這也是談判團里要有低級行政人員的原因之一。這里有一個例子說明非正式交流的重要。一家美國大公司尋求和一家日本小公司合作,談判在主管人員之間沒有取得結果,雖然日方主管在許多方面表現出興趣,但似乎仍猶豫不決,美方決定採取「等一看」的戰略。但6個月後什麼也沒發生,過後,美方公司的低層行政人員受到日方低層行政人員的邀請,一杯茶後,日方解釋了推遲的原因,「我有一些事要告訴你,但我的老闆卻不便對你的老闆講」,他講出了價格和公司更名的問題,其實,如早提出,問題早就解決,但是日方認為在談判桌上向一個高地位的買者提出反對是不合適的。(反之,向日本人供貨要有禮節)

日本商務談判禮儀 篇2

(1)日本人喜歡奇數(9除外),忌諱4、9、13、14、19、24、42等數字,忌諱三人合影。

(2)日本人不流行家宴,商業宴會普遍在大賓館舉行雞尾酒會。

(3)日本人有當天事當天畢的習慣,時間觀念強,生活節奏快。

(4)日本人沒有相互敬酒的習慣。與日本人一起喝酒,不宜勸導他們開杯暢飲。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辦公室,而是在會議室、接待室。

(5)日本人很忌諱打聽他人的工資收入。

(6)送花給日本人時,切忌送白花。菊花是日本皇室專用的花卉,民間一般不能贈送。日本人喜歡櫻花。

(7)日本人愛好淡雅,討厭綠色。忌用荷花、狐狸等圖案。

(8)在日本,用手抓自己的頭皮是憤怒和不滿的表示。

(9)在日本,發信時郵票不能倒貼,倒貼表示絕交。

日本禮儀文化和 禁忌

禁忌

社交禁忌

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辦公室,而是在會議室、接待室,他們不會輕易領人進入辦公機要部門。日本人沒有互相敬煙的習慣。拜訪日本人的家庭,要事先約好。進入日本人的住宅時必須脫鞋。在日本訪問時,窺視主人家的廚房是不禮貌的行為。日本沒有請同事到家與全家人交往的習慣。日本人從來不把工作帶到家裡,妻子也以不參與丈夫的事業為美德。日本人抽煙多喜歡自己抽,很少主動敬你一支,因為日本人認為香煙是有害身體的。日本人一有傷風咳嗽,外出時就戴上白色的口罩。

穿衣禁忌

日本人穿衣都是右向掩衣襟,而人死下葬時,要左向掩衣襟。因為在與現實陽世完全相反的陰間,死者的裝束也要與人間相反。因此日本人是不會買左向掩衣襟的服裝,哪怕是國際名牌。結婚時,如果日本新娘身著傳統和服,忌著羽織(外褂),因為江戶時代禁止女性著羽織,此後只允許深川的藝妓穿著,因此現在的新娘在婚禮上是絕不穿羽織的。犯禁忌引發不吉利或降低身份。

語言禁忌

日本人有不少語言忌諱,如"苦"和"死",就連諧音的一些詞語也在忌諱之列,如數詞4的發音與死相同,42的發音是死的動詞形,所以醫院和飯店一般沒有4和42的病床和房間。用戶的電話也忌諱用42,監獄一般也沒有4號囚室。13也是忌諱的數字,許多賓館沒有13樓層和13號房間,羽田機場也沒有13號停機坪。

在婚禮等喜慶場合,忌說去、歸、返、離、破、薄、冷、淺、滅及重復、再次、破損、斷絕等不吉和凶兆的語言。商店開業和新店落成時,忌說煙火、倒閉、崩潰、傾斜、流失、衰敗及與火相聯系的語言。交談中忌談人的生理缺陷,不說如大個、矮子、胖墩、禿頂、麻子、瞎聾、啞巴等字眼,而稱殘疾人為身體障礙者,稱盲人為眼睛不自由者,稱聾子為耳朵不自由者等。

送禮禁忌

日本人在送禮時,多採取這樣的作法:即送些對主人毫無用途的禮品,因為收禮的人可轉送給別人,那個人還可以再轉送給第三者。日本人對裝飾有狐狸、獾圖案的東西甚為反感,因為狡猾狐狸是貪婪的象徵。到日本人家作客,攜帶的菊花只能有十五片花瓣,因為只有皇室帽徽上才有十六片瓣的菊花。

飲食禁忌

就餐時禁忌口含或舌添筷子,忌諱含著食物講話或口裡嚼著東西站起來,否則會被認為缺乏教養。日本人飲食中的禁忌,在日本的不同地區或家庭還有許多。譬如有的人家正月忌食雜煮;有的村或部落忌食雞肉或雞蛋等。但是,吃飯或喝湯時發出聲響,日本人不僅不忌諱反而歡迎。因這種行為往往被認為是用膳者對飯菜的贊美或吃得香甜的表現。

宴會禁忌

日本不流行宴會,商界人士沒有攜帶夫人出席宴會的習慣。商界的宴會是在大賓館舉行的雞尾酒會。在宴會上就餐時,忌諱與離得較遠的人大聲講話。講話時禁忌動手比劃和講令人悲傷或批評他人的話。

在有關紅白喜事的宴會上,禁忌談論政治、宗教等問題。在較大型的宴會上因故要中途退場時,禁忌聲張,否則會使主人不歡,他人掃興。

商業禁忌

談判時,日本人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字形,你若點頭同意,日本人就會認為你將給他一筆現金。在日本,用手抓自己的頭皮是憤怒和不滿的表示。

顏色和花卉禁忌

日本人大多數信奉神道和佛教,他們不喜歡紫色,認為紫色是悲傷的色調;最忌諱綠色,認為綠色是不祥之色。日本人忌諱荷花,認為荷花是喪花。在探望病人時忌用山茶花及淡黃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願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圖案的東西或禮物,因為它是皇室家族的標志。日本人喜歡的圖案是松、竹、梅、鴨子、烏龜等。

禮儀

一、見面的禮儀

日本是個注重禮儀的國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互相問候,比如「你好、再見、請多關照」。在日本人之間,傳統的打招呼方式是脫帽鞠躬,一般相互之間是行30度和45度的鞠躬禮,初次見面,向對方鞠躬90度,鞠躬彎腰的程度如何,取決於你們的親密程度。鞠躬越低,越表示你尊重他。對於外國人不要求一定這樣做,可輕輕點點頭就可以了。見面時,一般都是由別人來介紹你,自己介紹自己是被認為不禮貌的,即使是在大型的聚會。

二、贈送禮物的禮儀

在日本贈送禮物是很平常的,只要到朋友家做客,或者出席朋友的宴請,總是隨手帶點禮物,禮物不需要昂貴,可帶一些小飾物、鑰匙扣、質量好的巧克力和小蛋糕等等,表示一下敬意和好意,這已經成為日本人的習慣。不過贈送的禮物要講究包裝,有時候比禮物還重要,一件禮品不管價值如何,往往要里三層外三層的用包裝紙包得嚴嚴實實。禮品包裝紙的顏色也有講究,黑白色代表喪事,綠色為不祥,也不宜用紅色包裝紙,最好用花色紙包裝禮品,禮品包裝之後再繫上一條好看的緞帶或紙繩。土特產品、手工藝品、有實用價值的禮品都是讓人喜歡的禮物。

互贈禮物在日本文化里佔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經常攜帶一些小禮品在身上,以備在收到禮物時可回贈給對方。另外當你外出回來,最好帶些當地的紀念品(約價值2—5美元左右)給朋友或同事。要注意的是,贈送禮物時,不要贈送「梳子」,也不要隨便將梳子借給他人用,因為日文中的「梳子」的發音與「苦死」同音。不要贈送白色的花、百合花、茶花和荷花,因為這些花跟葬禮有關。最好也不要送盆栽植物,雖然有些盆景會接受。送禮時要送單數(除了9外),而且「4」也是忌諱的。在收到禮物時不要馬上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以免引起尷尬。

三、脫鞋的習俗

在日本,進入室內時,都要求脫鞋,換上拖鞋,以便保持室內干凈。到日本人家裡做客,客人更要主動脫鞋,自覺地換上主人准備好的拖鞋,進大門、上廁所、進廚房和去陽台都要分換專用的.拖鞋,但進入到塌塌米房間時,就只能穿著襪子進去,所以記得穿干凈、沒有異味的襪子。

四、飲食禮儀

在日本,開始用餐之前要說「我要開始用餐了」,在吃完後要說「謝謝您的款待」。在用餐時,經常使用到筷子,不過使用時要注意的是,在任何場合,都不要將筷子垂直插在米飯中,這樣做被視為不尊重,只有在葬禮時才這么做的。用餐完畢,要把筷子橫放在盤子上或放回到筷子盒。還不能用你的筷子夾菜給別人,或用筷子指向其他的東西或人、移動盤子或者碗、在空中停留太久,或者隨意擺弄它。如果筷子已經使用了,那麼就要用筷子的另一端從共用的盤子取食物到自己的盤子中。第一次與人見面時,要用雙手捧著酒喝,吃東西時,要把胳膊抬高過桌子。

生活中跟朋友或同事去吃飯,別人沒吃的時候,不要自己獨自先吃東西,這樣被視為失禮。另外每個人都要輪流給別人倒水,不要只給自己倒水,這是不禮貌的。如果喝好了,就把自己的杯子斟滿,表示你不需要水了。另外,外出吃飯的帳單大家應該平分的。在餐館和酒店吃飯不需要給小費。

日本餐桌禮儀:

一、 大塊食物

用筷子分開食物,吃上一口,然後把剩下的放回您的盤子里,根據您自己的節奏享用美食。

二、祝酒

一頓正統的日式飯食通常備有日本米酒,日本人喜歡在用餐時喝米酒,他們通常會在互相祝酒後才開始用餐,即使客人不想喝,款客者都希望客人會假裝喝一小口。

三、日本茶

日本人深愛茗茶,在同一餐的不同時間會端上不同種類的茶。一般來說,用餐之前會端上綠茶,用餐期間及用餐之後會端上煎茶。

四、米飯

吃米飯時一隻手拿碗,另一隻手拿筷子,把碗舉到嘴邊吃。與壽司不同,白米飯一般是不會同醬油一起食用的。

五、壽司

小盤子中倒入醬汁。注意用多少就倒多少,在資源並不豐富的日本,浪費被視為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

一般來說,不用在醬汁中加入綠芥末,因為除了一些不需要配芥末食用的壽司以外,大部分壽司中都有添加綠芥末。如果您喜歡自己加芥末,禮貌的做法是加少量,這種做法也是對製作壽司的人的尊重。如果您不太喜歡芥末,可以事先說明,叫一些不含芥末的壽司。

吃壽司,最好一口一個。分為幾次吃的話常常會破壞食物的精美外形。另外,您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用手或者筷子吃壽司。

如果是手握壽司,把一片倒立浸入醬油,魚肉部分向前。有幾種新的握壽司不應該被浸入醬油,例如腌過的。如果是軍艦壽司,正確的食用方法是倒小量的醬汁在壽司的上面,而不是把壽司浸入醬汁。

六、生魚片

將醬汁倒進准備好的小碟子中。可以在生魚片上放一些芥末,但不宜太多,因為這會破壞魚片的原味,還有可能會冒犯到作壽司的師傅。吃的時候,把生魚片夾起蘸醬汁。另外有一些生魚片需要和薑末一起品嘗,而不是芥末。

七、大醬湯

端起碗來喝湯,用筷子將裡面的湯料夾起來吃。

八、面條

用筷子將面條送入口中,並且可以有節奏的吸食。在日本吃面條出聲音是正常的,不會被認為不禮貌,所以您可以大膽的嘖嘖的吃面條,周圍的日本人都是這個樣子的。喝面湯時,可以用店家的湯勺,也可以直接端起碗來喝。日本拉麵,湯的味道非常好,筆者個人總是先嘗一口湯再吃面的。

九、日式咖喱飯

像日式咖喱飯那樣的大米食物,由於是白米飯上蓋菜(例如大碗蓋飯),飯菜摻著吃,所以用筷子夾起可能會比較不順手,所以您可以選用勺子吃。

;

2、在上海有哪些地方賣禮品比較別致?是送生日用的

shaddy禮品店的禮品大多日式的(交通13、63、922、36、105等),在亞新生活廣場2樓肯德基對面(記得徐家匯地鐵站也有),浦東博山東路羅山中學對面有家愛心園的禮品店(在人民廣場乘隧道六線:涇東新村站下車直走過馬路/萬德路下車倒回走不過馬路,兩者都只要走幾分鍾就到了),禮品包裝比較特別,店裡面的禮品有復古式的。以上兩家店都可以買到200元一下的東西

3、如何包裝禮物

1、首先要准備一塊好看的布,好看的標准依據個人情況自己選擇,淡藍專,或者粉紅為主,因為送禮物一屬般都是女生送給男生,或者男生送給女生,兩條線都有女生牽扯著。其次,布的大小要根據禮物的大小來選擇。

2、假設大家送的都是iPad大小的禮物,這時候將iPad放在中間略微偏向其中一角的位置,效果如圖:

3、然後捲起其中的一角,使得一角壓在禮物的下面,這樣是為了固定,防止包紮的禮物不牢固,效果如圖:

4、下面一步,很自然的是將另外的對面角捲起,如圖:

5、下面一步,比較重要,捲起剩下兩角的一個,這個時候另外一隻手要壓著禮物,防止禮物跑動,另外一隻手要稍微使勁,還是那點——固定自己的禮物,如圖:

6、這個時候,不要松勁,將另外的一個角捲起,兩個角然後使勁,最後的固定在一起,最後使得禮物包裝勻稱,如圖:

7、然後是將兩角紮起來,當然這個裡面也是有講究的,紮起來時候,要將紮起來的角理一下,這樣看起來像個蝴蝶結,也更加漂亮,如圖:

4、日式的婚禮

日本的風俗習慣與重要節目

(一)風俗習慣

日本以「禮儀之邦」著稱,講究禮節是日本人民的習俗。平時人們見面總要互施鞠躬禮,並說「您好」,「再見」,「請多關照」,等等。

日本人初次見面對互換名片極為重視。初次相會不帶名片,不僅失禮而且對方會認為你不好交往。互贈名片時,要先行鞠躬禮,並用雙手遞接名片。接到對方名片後,要認真看閱,看清對方身份、職務、公司,用點頭動作表示已清楚對方的身份。日本人認為名片是一個人的代表,對待名片就像對待他們本人一樣。如果接過名片後,不加看閱就隨手放入口袋,便被視為失禮。如果你是去參加一個商業談判會,你就必須向房間里的每一個人遞送名片,並接受他們的名片,不能遺漏任何一個人,盡管這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但這是表示相互間友好和尊敬的一種方式。

到日本人家去作客,要預先和主人約定時間,進門前先按電鈴通報姓名。如果這家住宅未安裝門鈴,絕不要敲門,而是打開門上的拉門,問一聲:「借光,裡面有人嗎?」進門後要主動脫衣脫帽,解去圍巾(但即使天氣炎熱,也不能光穿背心或赤腳,否則是失禮的行為),穿上備用的拖鞋,並把帶來的禮品送給主人。當你在屋內就坐時,背對著門坐是有禮貌的表現,只有在主人的勸說下,才可以移向尊貴位置(尊貴的位置是指擺著各種藝術品和裝飾品的壁龕前的座位,這是專為貴賓准備的)。日本人不習慣讓客人參觀自己的住房,所以不要提出四處看看的請求。日本特別忌諱男子闖入廚房。上廁所也要徵得主人的同意。進餐時,如果不清楚某種飯菜的吃法,要向主人請教,夾菜時要把自己的筷子掉過頭來使用。告別時,要客人先提出,並向主人表示感謝。回到自己的住所要打電話告訴對方,表示已安全返回,並再次感謝。過一段時間後再遇到主人時,仍不要忘記表達感激之情。

日本人設宴敬酒時,往往要在桌子中間放一隻裝滿清水的碗,並在每人面前放一塊干凈的白紗布。斟酒前,主人先將自己的酒杯在清水中涮一下,杯口朝下在紗布上按一按,使水珠被紗布吸干,再斟滿酒雙手遞給客人。客人飲完後,也同樣做,以示主賓之間的友誼和親密。這是傳統的敬酒方式。

日本人無論是訪親問友或是出席宴會都要帶去禮品,一個家庭每月要花費7.5%的收入用於送禮。到日本人家去作客必須帶上禮品。日本人認為送一件禮物,要比說一聲「謝謝」的意義大得多,因為它把感激之情用實際行動表達出來了。給日本人送禮要掌握好「價值分寸」,禮品既不能過重,也不能過輕。若過重,他會認為你有求於他,從而推斷你的商品或服務不好;若過輕,則會認為你輕視他。去日本人家作一般性拜訪,帶上些包裝食品是比較合適的,但不要贈花,因為有些花是人們求愛時或辦喪事時使用的。日本人對禮品講究裝潢,禮品要包上好幾層,再繫上一條漂亮的緞帶或紙繩。日本人認為,繩結之處有人的靈魂,標志著送禮人的誠意。接受禮品的人一般都要回贈禮品。日本人不當著客人的面打開禮品,這主要是為了避免因禮品的不適而使客人感到窘迫。自己用不上的禮品可以轉贈給別人,日本人對此並不介意。日本人送禮一般不用偶數,這是因為偶數中的「四」在日語中與死同音,為了避開晦氣,諸多場合都不用「四」,久而久之,乾脆不送二、四、六等偶數了。他們愛送單數,尤其是三、五、七這三個單數。但「九」也要避免,因為「九」與苦在日語中發音相同。

日本有許多傳統的送禮時節,而不同的送禮時節,禮品價值和種類也不同。歲暮是最大的送禮時節,中元、歲暮禮品以食品為主,其它節日,非食品比例相當高。遇到送禮時節,往往是某些商品促銷的好時機。各送禮時節禮品價值和禮品種類舉例如下:

(l)中元節(7月15日)。禮品價值3000~10000日元,平均5120日元,禮品種類有糖果、酒、奶製品、食用油、咖啡、茶葉、襯衫、圍巾、禮券等。

(2)歲暮。禮品價值5000~10000日元,平均5520日元。種類有食品、酒、茶葉、咖啡、食用油、襯衫、羊毛毯等。

(3)結婚。禮品價值2~10萬日元(受邀參加婚禮)或價值3000~10000日元(不參加婚禮)。禮品種類有電壺、烤麵包機、微波爐、拖鞋、睡衣、手提袋等。

(4)成年(20歲)。

禮品價值l~2萬日元。種類有皮帶、袖扣。領帶夾、化妝品、衣服及配件、皮包、鞋子等。

(5)情人節。禮品價值400~1000日元。種類有糖果和餅干,女人送男人巧克力。

(6)母親節。禮品價值3000~5000日元。種類有化妝品、花、衣服等。

(7)父親節。禮品價值5000~10000日元。種類有衣服、配件如領帶、領夾、襪子、打火機等。

(8)聖誕節。禮品價值5000~20000日元。種類有玩具、衣服配件、游樂器、貴金屬、體育用品、激光唱片等。

(二)重要節日

日本的國定節假日共有14個,另有5個重要節日,簡介如下:

元旦:1月1日。按照日本一般風俗,除夕前要大掃除,並在門口掛草繩,插上桔子(稱「注連繩」),門前擺松、竹、梅(稱「門松」,現已改用畫片代替),取意吉利。除夕晚上闔家團聚吃過年面,半夜聽「除夕鍾聲」守歲。元旦早上吃年糕湯(稱「雜煮」)。

成人節:1月15日。凡年滿20歲的男女青年在這一天要身穿節日盛裝參加各級政府為他們舉辦的成人儀式和慶祝活動。

建國紀念日:2月11日。據日本神話,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統一日本,建立日本國。

女孩節

日本稱「雛祭」,亦稱「桃花節」。每年3月3日,家長為女孩過節,屆時為女孩穿上鮮艷的和服,在家裡擺上人偶,祝其擺脫惡運、災難,幸福成長,並帶女孩走親戚,外出遊玩。關西帶還有「流雛」習俗,將「小人偶」放入河中,讓其隨流而下,沖走惡運。

春分:3月21日。是天皇祭祀祖宗、老百姓祭祀祖先的日子。

植樹節:4月29日。

憲法紀念日:5月3日。紀念1947年5月3日日本國憲法的實施。

國民節:5月4日。

男孩節(又稱「兒童節」和「端午節」):5月5日。這天有兒子的家庭房前均懸掛布制大鯉魚(稱「鯉幟」)。日本以陽歷5月5日作為端午節。端午節與男孩節同日,所以這天家家戶戶門上還擺菖蒲葉,屋內掛鍾馗驅鬼圖,吃糕團(稱「柏餅」)或粽子。

盂蘭盆節

7世紀由中國傳入日本,675年齊明天皇供奉父母,始成為宮廷節日活動,後廣為流傳民間,類似中國陰歷7月15日的鬼節。日本原為每年陰歷7月15日舉行活動,後改為陽歷7月15日,祈悼親友亡靈、供奉祖靈、上墳掃墓,有時舉辦「盆舞」等悼念活動。這是日本較為普及的主要民俗節日之一,目前又成為城裡人返回家鄉會見親友的節日。

中元節

亦在7月15日,古時是祀農業地神的節日,現與盂蘭盆節合在一起,成為供奉祭祖之日。每至此時,即向親友、長者、施惠之人贈送禮品,目前甚至發展為單位與單位或個人之間也相贈禮品。這種禮品被稱為「中元」,成為一種新式禮俗。

敬老節:9月15日。各市、町、村紛紛集會慶祝,並向老人贈送紀念品。

秋分:9月23日。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

體育節:10月10日。紀念1964年第十八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日本東京開幕。

文化節:11月3日。對文化事業有卓越貢獻者在這一天被授予「文化勛章」。

七五三

是每年11月15日日本社會及各家庭為7、5、3歲兒童祝歲的習俗節日。始於平安時代,當時貴族家庭為5歲男孩舉行祝賀儀式。到了鐮倉、室町時代,發展為公卿大臣為二、三歲男孩舉行穿和服的儀式。江戶中期以後,形成目前的習俗。每至此日,家長為男女兒童進行祝福,祝神靈保佑其健康成長,並為其穿上漂亮的和服,帶其到神社參拜,為他們登記注冊,領取氏子牌,以示可以開始參加一些社會活動。

勤勞感謝節:11月23日。

天皇誕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1933年12月23日出生,1989年1月7日即位,年號「平成」。

如果去日本作商務旅行,一年中應避開的時間是12月中至次年1月中(歲暮歡度新年時節)、4月29日至5月5日(黃金周假日,日本人一般外出旅遊,許多商店都停止營業)、7~8月(這期間商人們要去度假)。

聖誕節

這並非日本傳統的民俗節日,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日本日益流行,特別是在城市裡過聖誕節者日增,成為現代日本一種習俗。

5、千代紙的千代紙的用途

千代紙自江戶時代開始就是多用途的和紙,可張貼於盒箱上做裝飾,也是紙手工藝品、紙人偶的材料。歌舞伎表演者則當作身上的裝飾品,也有純粹當作觀賞的藝術品。近年,逐漸流行在現代生活中加入日式風味的擺設,千代紙是目前最容易使用並且最具人氣的傳統和紙。除了作為室內裝飾,千代紙也因個人需求和創意發展出更多用途。蘊含日式懷舊風情的江戶千代紙,已廣泛的成為最佳的江戶伴手禮。
裝訂:直接裝訂成書的封面,更增閱讀樂趣。
書皮:保護封面不易受損,闔上書頁後也是一種欣賞。
耶誕卡、賀卡、明信片:選一張符合節令的千代紙問候親友,傳達溫情。
禮品包裝:用千代紙包裝禮物,從包裝就可以感受到送禮人的用心。
野餐墊:便當、抹茶、醬油丸子搭配一張千代紙最為野餐墊,更能增加食慾。
室內裝飾:當作畫作欣賞,墊在花瓶或擺設下,就是最in的日式懷舊風。
服裝搭配:搭配的千代紙裝飾在額頭,讓四季更貼近身體,也是絕妙的使用方式。

6、一種紙質平口包裝袋的具體名字

一般來說正統一點的公司產品都是利樂的包裝的

7、需要注意的日本禮儀

日本人見面多以鞠躬為禮。一般人們相互之間是行3O度和45度的鞠躬禮,鞠躬彎腰的深淺不同,表示的含義也不同,彎腰最低、也最有禮貌的鞠躬稱為「最敬禮」。男性鞠躬時,兩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褲兩側;對對方表示恭敬時,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禮,女性尤其如此。

在國際交往中,日本人也習慣握手禮,尤其是年輕人或和歐美人接觸較多的人,也開始有見面握手的習慣。

在日本,名片的使用相當廣泛,特別是商人,初次見面時有互相交換名片的習慣。名片交換是以地位低或者年輕的一方先給對方,這種做法被認為是一種禮節。遞交名片時,要將名片正對著對方。名片在日語中寫為「名刺」,女性大多使用比男性名片要小的名片。

日本人對坐姿很有講究。在公司里,日本人都坐椅子,但在家裡,日本人仍保持著坐「榻榻米」的傳統習慣。坐榻榻米的正確坐法叫「正座」,即把雙膝並攏跪地,臀部壓在腳跟上。輕松的坐法有「盤腿坐」和「橫坐」:「盤腿坐」即把腳交叉在前面,臀部著地,這是男性的坐法;「橫坐」是雙腿稍許橫向一側,身體不壓住雙腳,這常是女性的坐法。現在,不坐「榻榻米」的年輕一代在逐漸增多。

日本人待人接物態度認真、辦事效率高,並表現出很強的紀律性和自製力。約會總是正點,很少誤時。

日本人不喜歡針鋒相對的言行與急躁的風格,把善於控制自己的舉動看作一種美德,他們主張低姿態待人,說話時避免凝視對方,彎腰鞠躬以示謙虛有教養。在社交活動中,日本人愛用自謙語言,如「請多關照」、「粗茶淡飯、照顧不周」等,談話時也常使用謙語。

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謙虛禮讓、彬彬有禮,同事、行人間極少發生口角。在與日本人交談時,不要邊說邊指手劃腳,別人講話時切忌插話打斷。三人以上交談時,注意不要冷落大部分人。在交談中,不要打聽日本人的年齡、婚姻狀況、工資收入等私事。對年事高的男子和婦女不要用「年邁」、「老人」等字樣,年事越高的人越忌諱。在公共場合以少說話為好。乘坐日本的地鐵或巴士,很少能看到旁若無人而大聲交談的現象。除非事先約好,否則不貿然拜訪日本人的家庭。

按照日本人的風俗,飲酒是重要的禮儀,客人在主人為其斟酒後,要馬上接過酒瓶給主人斟酒,相互斟酒才能表示主客之間的平等與友誼。斟茶時,日本人的禮貌習慣是以斟至八成滿為最恭敬客人。

日本人給老人祝壽,是選一些有特定意義的年歲。如61歲為「還歷」,意思是過了6O為1歲,返老還童;7O歲為「古稀」;77歲為「喜壽」;88歲為「米壽」,因漢字「米」拆開可變成八十八;99歲為「白壽」,因為「白」字上面加一橫為「百」。

須注意的日本忌諱

信仰忌諱

日本人大多數信奉神道和佛教,他們不喜歡紫色,認為紫色是悲傷的色調;最忌諱綠色,認為綠色是不祥之色。還忌諱3人一起「合影」,他們認為中間被左右兩人夾著,這是不幸的預兆。日本人忌諱荷花,認為荷花是喪花。在探望病人時忌用山茶花及淡黃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願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圖案的東西或禮物,因為它是皇室家族的標志。日本人喜歡的圖案是松、竹、梅、鴨子、烏龜等.
語言禁忌

日本人有不少語言忌諱,如「苦」和「死」,就連諧音的一些詞語也在忌諱之列,如數詞「4」的發音與死相同,「42」的發音是死的動詞形,所以醫院一般沒有4和42的房間和病床。用戶的電話也忌諱用「42」,監獄一般也沒有4號囚室。「13」也是忌諱的數字,許多賓館沒有「13」樓層和「13」號房間,羽田機場也沒有「13」號停機坪。在婚禮等喜慶場合,忌說去、歸、返、離、破、薄、冷、淺、滅及重復、再次、破損、斷絕等不吉和凶兆的語言。商店開業和新店落成時,忌說煙火、倒閉、崩潰、傾斜、流失、衰敗及與火相聯系的語言。交談中忌談人的生理缺陷,不說如大個、矮子、胖墩、禿頂、麻子、瞎聾、啞巴等字眼,而稱殘疾人為身體障礙者,稱盲人為眼睛不自由者,稱聾子為耳朵不自由者等。

行為禁忌

日本有紀律社會之稱,人們的行為舉止受一定規范的制約。在正式社交場合,男女須穿西裝、禮服,忌衣冠不整、舉止失措和大聲喧嘩。通信時,信的折疊、郵票的貼法都有規矩,如寄慰問信忌用雙層信封,雙層被認為是禍不單行;寄給戀人信件的郵票不能倒貼,否則意味著絕交。日本人在飲食中的忌諱也很多:一般不吃肥肉和豬內臟,也有人不吃羊肉和鴨子;招待客人忌諱將飯盛過滿過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忌諱客人吃飯一碗就夠,只吃一碗認為是象徵無緣;忌諱用餐過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撫摸、整理頭發,因為這是不衛生和不禮貌的舉止;日本人使用筷子時忌把筷子放在碗碟上面。在日本,招呼侍者時,得把手臂向上伸,手掌朝下,並擺動手指,侍者就懂了。談判時,日本人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字形,你若點頭同意,日本人就會認為你將給他一筆現金。在日本,用手抓自己的頭皮是憤怒和不滿的表示。

社交禁忌

日本人送禮時,送成雙成對的禮物,如一對筆、兩瓶酒很受歡迎,但送新婚夫婦紅包時,忌諱送2萬日元和2的倍數,日本民間認為「2」這個數字容易導致夫妻感情破裂,一般送3萬、5萬或7萬日元。禮品包裝紙的顏色也有講究,黑白色代表喪事,綠色為不祥,也不宜用紅色包裝紙,最好用花色紙包裝禮品。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辦公室,而是在會議室、接待室,他們不會輕易領人進入辦公機要部門。日本不流行宴會,商界人士沒有攜帶夫人出席宴會的習慣。商界的宴會是在大賓館舉行的雞尾酒會。日本人沒有互相敬煙的習慣。進入日本人的住宅禁忌:
日本人在日常行為中有很多講究,說重一點就是有許多禁忌,如高聲說話,定睛凝視他人,手插在衣袋裡及用手指指人,都會被認為是對人不恭敬。在交換名片時忌諱從褲子後兜掏出或裝入,這是對人極不尊敬的舉動,忌三人並排合影,那時因為站在中間的人有受制於人之嫌.寄信時忌倒貼郵票,因為它暗示斷交.到日本人家做客應預約在先,非請莫進,非請莫坐,忌諱窺視卧室,不得翻弄除書報以為的東西.忌諱在眾人面前接吻,擁抱,朋友在一起時不單獨一個人吃口香糖之類的東西.

AA制:
AA制日語叫做"割勘".一般情況下朋友們一起上餐館,酒吧,如果事先沒有說好誰請客,就都採用AA制的付錢方式,"割勘"意思是按人頭數分攤計算,各自分擔自己的費用,AA制源於歐美,它的好處是各付各的,自用自付,心安理得,免得欠下別人請客吃飯的人情債,不但上 餐館是這樣,就連乘公共汽車也是如此,各付各的車費,相互之間清清楚楚.

手勢:
各個國家由於文化北京和生活習慣不同,手勢表達的意思也不同,中國人伸出大拇指表示稱贊,有"頂呱呱的意思,而對日本人來說,這個動作表示罵他"你這個老爺子"毫無贊賞之意,在中國伸出小拇指表示"差勁,落後"之意,而在日本則指"女朋友"還有,用拇指和食指做成圓圈表示錢,把它放到嘴邊則表示喝酒,食指彎曲是指小偷,朋友分手時握手告別.

榻榻米:
現在比本家庭的房間大多分有"洋室"與"和室","洋室"又稱西式房間,與我們現在房間的布置差不多,有椅子,沙發,床等,而"和室"又稱日式房間,沒有椅子,沙發,床,只是在地板上鋪著叫榻榻米的草墊子,其作用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地毯."榻榻米"其實就是一種草墊子,底層用稻草編成,上面再鋪上用燈芯草編織的席日本的冷麵是放在竹製盤上,用筷子夾起一口的數量放在冷湯里進食。有些餐館沒有附上湯匙,日本人習慣拿起來喝湯。
夜生活
日本人習慣下班後三五成群地去喝酒。在大都市內的娛樂中心區,到處都有酒吧、的士高及夜總會。
日本的酒類
啤酒:日本人最喜歡喝啤酒,無論是生啤酒或是瓶裝的都受歡迎。在夏天,部分百貨公司更高有露天啤酒館,吸引大量遊客。
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熱喝或冷喝,無論那一種清酒,都是日本菜餚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過量而醉。
威士忌:日本人喜愛喝威士忌加冰加水稱(Mizuwari)
餐酒:在西餐廳內都有日本制及進口的餐酒。在中國餐館里,亦有紹興酒供應。
燒酒:這種酒是用蕃薯、大麥、蔗糖等材料製成,經過濾後的酒精,與伏特加有些類似。
飲酒的禮儀
一般普通的日式酒館,氣氛隨和且輕松,同行顧客都會互相為對方倒啤酒。如果一群人去喝酒的話,第一杯要等大家舉杯說「乾杯」後才能喝。 [賀詞來源:賀詞網 http://www.heci.net]
面.人們平時跪坐在"榻榻米"上,行走時不能穿拖鞋.時必須脫鞋。在日本,訪問主人家時,窺視主人家的廚房是不禮貌的行為。在日本,沒有請同事到家與全家人交往的習慣。日本人從來不把工作帶到家裡,妻子也以不參與丈夫的事業為美德。

8、誰知道完整的日式婚禮流程

日本的結婚儀式大致分為神前式,教會式,佛前式,人前式等四種。

神前式結婚儀式起始於日本室町時代,是當時武官家庭最為盛行的一種結婚典禮。禮節較為繁多,婚禮上男女雙方需通過339次交杯酒來盟誓相愛一生,白頭偕老!因此整個婚禮上最為重要的一道程序那便是喝這339杯交杯酒了!客人給新郎倒酒時,每杯酒必須分三次喝光。然後再互相交換酒杯,給雙方倒酒。整個婚宴上,就這樣不停的相互敬酒,而整個喝交杯酒的過程則意味著男女雙方喜結良緣的過程!而BUCIJENSIK結婚上,用玉串奉奠來代替點香。

佛前式婚禮上,男女雙方在佛像面前宣讀婚約,向祖先報告兩人結為百年之好,相守一生。婚禮上還把一種叫"紙垂"的白色紙剪成又細又薄的紙條,然後把台他纏在 BICIGI樹枝上,這是一種傳統的風俗,意味著把已故的親人的魂招回來,永保平安!在婚禮上進行玉串奉奠儀式時,必須由和男女雙方血緣親近的人主持!

人前式婚禮是在一種特定的神面前舉行,不用受男女雙方家庭宗教信仰的約束,而只是在親戚, 朋友面前簽定一個結婚合約書就行了!然後一起大聲朗讀婚約書,宣讀自己對對方的愛,整個過程僅需10到15分鍾。結婚儀式結束後便是婚宴, 婚宴一般都和結婚儀式在同一地舉行,這樣也就免去了許多麻煩!

教會式婚禮根據教派的不同而又分為幾種。 原則上本來只有信徒才能在教堂舉行婚禮, 特別是天主教派對這要求更為嚴格!但最近以來,即使不是信徒, 只要在教堂里接受簡單的培訓也可和信徒一樣在庄嚴的氣氛中, 走進神聖的教堂和心愛的人約定終身

http://yaoyaoli.com/riyu/ba/764.html

9、從日本回來,帶什麼小禮物具有代表性,有意義。。價格適中。。

具有代表性,有意義。。價格適中的日本小禮物有:
1。日式筷子
2。日本摺扇
3。縮緬布藝工藝品(人偶,荷包,擺件)
4。日本陶瓷器具(花器,杯子,盤子)(比較古樸的那種)
5。風鈴
6。日式浴衣。傳統圖案的手帕,T恤衫。
7。日式包袱皮。
8。達摩(不倒翁)
9。日本末茶。
10.日款茶具。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