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禮品賀卡 » 小班社會聖誕賀卡教案

小班社會聖誕賀卡教案

發布時間: 2023-02-21 15:54:31

1、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秋天的草地上,孩子們驚喜地發現了蹦跳的蚱蜢、忙碌的螞蟻,「這是什麼蟲子,它會飛嗎?」「咦,怎麼有的小蚱蜢是綠的有的是黃的?」「小螞蟻爬來爬去在干什麼?」「小螞蟻這么小怎麼搬東西的?」孩子們也忙碌起來,開始了探索秋蟲之旅。

活動目標

1.樂意用語言交流秋蟲的各種秘密。

2.嘗試用動作、語言表現秋蟲,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家長准備:收集各種秋蟲的圖片、圖書、照片等,幫助孩子豐富相關秋蟲的不同經驗,如外形、顏色、生活習性等。

2.教師准備:帶孩子外出捉秋蟲,把幼兒收集的不同秋蟲創設於環境之中,圖書角增設昆蟲的圖書以及飼養秋蟲等;上網收集相關秋蟲的圖片,製作課件「秋蟲」;各種秋蟲的胸飾以及一隻大的十星瓢蟲的製作。

活動過程

一、自由交流,分享經驗

師:秋天到了,各種蟲子都出來了,秋天有哪些蟲子出來了呢?你知道這些秋蟲的什麼秘密呢?

1.個別交流

先請小朋友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老師巡迴傾聽幼兒交流秋蟲的秘密)

2.集體交流

(1)要求:寶寶在介紹的時候,聲音要響亮,其他的寶寶要安靜地聽,如果有不同意見,可在好朋友介紹完後再舉手補充。在介紹時,把自己收集的圖書、圖片、實物帶到面前給大家看。

(2)幼兒介紹:用完整的語言介紹。如我知道秋天有許多小螞蟻爬出來了;螞蟻喜歡住在泥洞里的,我在草地里看到螞蟻在搬東西等。

(3)老師引導幼兒介紹不同的秋蟲,如天牛、蟋蟀、蚱蜢、瓢蟲、紡織娘、小飛蟲、蜘蛛、蝴蝶、蜻蜓等,並及時給予回應和肯定。引導幼兒學學秋蟲的飛、跳等,結合左右、輕重、快慢等模仿動作。引導幼兒數數蟲子的腿、翅膀、黑點等。

二、課件展示,提升經驗

1.螞蟻排隊、圍在一起搬食物

師:它是誰,在干什麼?怎樣搬東西的?

提升:螞蟻喜歡住在一起,熱熱鬧鬧,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如果一隻螞蟻發現好吃的東西,就會請來許多的好朋友,有的圍成一圈,有的排成長長的隊伍,齊心協力把東西搬回家,一起品嘗。小螞蟻團結在一起力量大,我們小朋友要向小螞蟻學習,在一起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2.蜘蛛織網、捉蟲

師:它是誰,會干什麼?

提升:蜘蛛會織漂亮的蜘蛛網,有的像蚊帳,有的像雨傘。它是一隻勤勞的蜘蛛,做事專心認真,我們小朋友也要向蜘蛛學習,做事專心認真,好嗎?

3.兩種不同顏色的蚱蜢

師:這是什麼昆蟲,它們一樣嗎?

提升:蚱蜢喜歡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它還有一種保護自己的本領,春天草地綠了,蚱蜢的衣服也變綠了,現在是秋天,草地變黃了,蚱猛的衣服也變黃了。

4.五隻七星瓢蟲

師:它是誰?你怎麼知道是七星瓢蟲?

提升:七星瓢蟲喜歡吃葉子上的蚜蟲,會保護田裡的莊稼,是益蟲,它是人類的好朋友。有的瓢蟲喜歡吃植物的莖和葉子,專門破壞莊稼,是害蟲。

5.一隻十星瓢蟲

師:猜猜它是什麼瓢蟲,是益蟲還是害蟲?請認為是益蟲的舉手,認為是害蟲的請舉手。(整合對稱和數數,以及讓幼兒了解圖書的作用)

6.請出圖書

師:我們遇到問題了怎麼辦,那請圖書來幫忙,因為圖書里藏了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知識和本領。

老師看書閱讀有關瓢蟲的知識,告訴幼兒十星瓢蟲是害蟲。

三、情感表達,模仿秋蟲

1.自選秋蟲

師:寶寶,現在請你去選一種秋蟲胸飾,學一學它的動作、歌聲,請你和好朋友說一說,你請的是什麼蟲,它喜歡干什麼。等會兒請你表演給大家看。

2.幼兒模仿

老師整合節奏的語言表達:小瓢蟲本領大,飛到葉上捉蟲啦。和幼兒一起模仿秋蟲的動作。

3.幼兒表演

師:你是一隻什麼蟲,你在哪裡干什麼?

四、活動延伸,觀看圖書

1.觀看「昆蟲運動會」的圖書

師:這些昆蟲今天還要參加運動會呢,你們來看看,它們都參加了什麼比賽項目。

2.幼兒和老師一起翻看大圖書,邊看邊學說圖書中的兒歌

師:以後我們再去找一找,你還想請什麼昆蟲來參加運動會,我們把這本圖書做得更大更厚,好嗎?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探索讓紙發出聲音的方法。

2、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

3、培養幼兒對紙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1、畫報、草稿紙、報紙、繪畫紙等。

2、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嘗試操作的興趣。

老師拿著一筐廢紙告訴幼兒:這是老師和幼兒一起收集的各種廢紙。這些廢紙可以干什麼用呢?老師拿一張紙,讓紙發出聲響,吸引幼兒注意力。

老師提出問題:怎樣讓紙發出聲音?

2、幼兒嘗試操作和紙做游戲

每四名幼兒一組,各組進行比賽,在同一時間完成,看看哪個組做的方法多而且和別的組不一樣。

讓幼兒自己動手來實驗,嘗試用各種方法讓自己手中的紙發出聲音。每組請一名老師幫助記錄幼兒實驗的結果。

幼兒自己取紙實驗開始,要求記錄老師必須是幼兒做出來的才能記錄。

3、分享實驗結果

聽音樂收記錄紙,在記錄紙上寫上小組名字。提醒幼兒用過的廢紙怎麼辦?

展示每組的記錄紙,請每組幼兒上來一兩個演示實驗過程,大家進行驗證。

4、老師小結幼兒驗證的方法。

5、結束: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會發聲,小朋友們可以去發現。帶幼兒在班上或到戶外尋找可以發聲的東西。

教學反思:

紙是幼兒生活中的常見物品,但對紙的聲音卻沒有真正注意過,可以說幼兒熟悉它卻不了解它,這是我選擇、進行本次活動的主要原因。事實也證明幼兒確實對活動很感興趣,他們積極地參與探索活動,通過嘗試——發現的過程,滿足了自主操作的願望,也滿足了表現的慾望和相互認同的心理需要,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整個的活動流程我感覺還是比較清晰、自然的,不足之處在於活動 中層次轉換的語言不夠精煉,有些隨機處理的話語表達不夠准確,還有就是准備材料時沒有考慮到硬板紙這一類,是個疏忽,今後應該准備得更充分些。)

幼兒園教案 篇3

投擲活動

學習目標:能夠在練習中培養自己嚴格活潑的精神和作風,並且在活動中掌握一定的投擲方法,知道要如何投才能投得比較遠。

學習內容:投擲活動

學習步驟:

一、情景導入

教師活動:

1.詢問學生,現在同學們自己給自己一個評價,你感覺自己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是否遵守紀律,請舉手,那麼你們認為我們班在三年級中紀律有沒有其他兩個班級好?有或者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准備下面的隊列練習。

2.原地踏步走和跑步走練習(批跑步走時由一名同學帶領練習)。

學生活動:

1.在老師的鼓勵下,鼓足干勁,決心以自己最好的狀態來進行下面的練習。

2.積極進行隊列練習,配合老師選出班級的領頭人。

組 織:練習隊型如圖: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點:在活動掌握什麼樣的姿勢投擲的比較遠

難 點:投擲時能夠做到手臂向後伸,並且揮臂快速有力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領取器材,迅速站好自己的位置。

2.講解練習的方法和要求,組織學生進行投准和投遠的練習。

3.組織學生進行進行沖過火力網和打靶練習。

學生活動:

1.按老師要求迅速拿好器材,站到自己的位置上。

2.認真聆聽老師的講解和要求,嚴肅活潑地進行投准和投遠活動,對自己的投擲表現感到滿意。

3.快樂活潑地按游戲規則進行游戲活動。

組 織:如圖:

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

xx

xx

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

三、 總結經驗、追求更快的進步

教師活動:集合隊伍,詢問學生你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評價怎麼樣?

學生活動: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解進行自我評價,並能夠知道,體育課的規章,是我們快樂的保證。

組 織:四列橫隊

場地器材:體育館排球10個烏拉圈18個繩子若干根

幼兒園教案 篇4

蚊子,是一種讓人極為討厭的小昆蟲,要說按益蟲和害蟲來區分的話,那蚊子肯定是屬於後者。被蚊蟲叮咬之後,輕則瘙癢起紅疙瘩,重則還有可能因此而感染上某些疾病。所以,蚊子是害蟲這是必然。

世界上最致命的動物排名NO.1蚊子,據研究,蚊子傳播的疾病達80多種之多。在地球上,再沒有哪種昆蟲比蚊子對人類有更大的危害,每年致死人數超過72.5萬人。所以,通過本教案讓年幼的寶寶從小對蚊子有所認識,了解其帶來的危害是極為重要的。

活動目標

1了解蚊子對人體的危害。

2懂得消滅蚊子的重要性。

活動准備 圖片:蚊子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課題

謎語:有個東西嗡嗡嗡,只會往人身上叮,人人見了都恨它,大家都喊消滅它。

2、出示圖片:蚊子

請幼兒仔細觀察蚊子的外形

了解蚊子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

3、討論它們對人體的危害。

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種具有舒張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質,被蚊子叮咬後,皮膚常出現起包和發癢症狀。

幾乎每個人都有被蚊子「咬」的不愉快事,事實上應該說被蚊子「刺」到了。

蚊子無法張口,所以不會在皮膚上咬一口,它其實是用針狀的構造刺進人的皮膚,這些短針吸人血液的功用就像抽血用的針一樣;當蚊子吃飽喝足、飄然離去時,留下的就是一個癢癢的腫包。

4、說說蒼蠅和蚊子都生活在哪

(垃圾堆、廁所、臟水坑)

5、你們知道怎樣才能消滅它們嗎?

向幼兒介紹蚊香、蒼蠅拍。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節奏變化,能根據音樂創編模仿相應的動作。

2、創編老爺爺郊遊及找帽子的形體動作。

3、體驗魔術的神秘有趣,在探索秘密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快樂。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圖譜掛圖、魔術道具:小帽子、音樂剪輯A段郊遊的音樂和AB完整音樂。

經驗准備:課前談話活動:豐富駭子的魔術表演經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爺爺來了」,激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來了這么多老師,小朋友們和老師們問好吧,除了這么多老師來看小朋友們,還來了一位老爺爺呢!你們看,他來了。

師(模仿):小朋友們好,今天天氣這么晴朗,你們和我一起去郊遊吧!

二、完整感受音樂,能跟著音樂有節奏的表演動作。

1、幼兒欣賞A段音樂,感受音樂的表現方式。

師:剛才爺爺是走著去郊遊的。你們幫爺爺想一想還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去郊遊呢?(創編四種郊遊動作)

(小結動作)

2、出示圖譜,認識圖譜,引導動作順序。

師:小朋友想了這么多好方法,老師把我們想的方法畫成了圖譜,可是我只完成一半,剩下的要你們來幫忙了,你們看!剛剛爺爺是走著去郊遊的,那我們想的第二種交通方式是什麼,第三種呢(逐步出示卡片)

3、幼兒同教師一起完整表演A段音樂動作。

師:如果我開車去郊遊的時候,旁邊來點音樂,那心情會不會更放鬆或者更好呀!我們給爺爺來點音樂,讓爺爺更開心的去郊遊。

4、教師出示帽子道具,結合圖譜完整表演AB段音樂游戲。

師:今天的'天氣這么晴朗,老爺爺帶了一頂帽子來遮陽來了,你們看。老爺爺在郊遊的時候遇到了麻煩的事情了,你們猜猜是什麼事情?我們一起去看看。

提問:老爺爺遇到了什麼麻煩事了?他的帽子為什麼會不見了?他的帽子在哪丟失了?又在哪找到了?

師:現在你們跟著老爺爺去郊遊看看,看一看是不是像小朋友們說的那樣。(不配音樂,從頭表演一遍)

師:老師也把爺爺遇到的麻煩事畫在圖譜上了,我們去看看吧。

5、認識圖譜,引導B段動作。

師:剛剛爺爺把帽子藏起來了,然後來了一個大風,把帽子變沒有了,這個問號是什麼意思呢?爺爺帽子丟了,那他要怎麼辦?現在我們都知道爺爺遇到什麼麻煩的事情了,我們來看著圖譜,和爺爺一起來看看他遇到的麻煩事吧。(練習B段動作)

6、幼兒跟老師隨著音樂表演一遍。

師:小朋友真棒,幫爺爺想到去郊遊的方法,而且還知道爺爺在郊遊的時候遇到麻煩的事情,老師也給小朋友們准備了帽子,戴上帽子讓我們跟著音樂做一遍,看看小朋友能不能找到帽子。你們覺得爺爺的帽子什麼時候給他戴上去呢?我要等爺爺出來的時候再給他戴上去。現在我們用幫爺爺想的郊遊方式和爺爺一起去郊遊,帶上音樂心情會更好的。

三、創編音樂中藏帽子的動作。

師:剛剛我用一股神奇的風把爺爺的帽子藏起來了,然後又變出來了,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變了一個小魔術,這個魔術可以把帽子變沒有然後又變出來,你們想學嗎?那我就把我的魔術的秘密告訴你們吧!

1、解釋小魔術。

2、請小朋友來表演藏帽子的動作。

師:你們都學會了嗎?如果現在你是個魔術師,你們想用這個神奇的風把爺爺的帽子藏哪裡去呢?又從哪裡變出來呢?

四、根據幼兒的創編跟著音樂,拿魔術道具,完整表演游戲。

師:現在我請我們的小朋友都來當一回小小魔術師,我們跟著音樂來表演一次。我們今天表演的就是一個小魔術,成功的魔術師在變魔術的時候,手要非常靈活,要很快。希望你們大家要認真練習,都能成為小小的魔術師,以後表演給大家看。

幼兒園教案 篇6

操作目標:

1、 體驗美工活動的樂趣。

2、 在操作活動中創造性地拼插聖誕樹和剪畫花。

操作材料:各種三角形硬紙卡、蛋糕碟子、零碎彩卡紙、捲筒紙芯、彩筆、剪刀。

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幼兒認識操作材料,並能進行隨意拼圖。

第二層次:根據範例幼兒製作聖誕樹和花。

第三層次:與同伴合作完成聖誕花園。

操作說明:

1、利用各種三角形硬紙卡創造性地拼插聖誕樹。

2、將蛋糕碟子剪成各種花並用彩筆裝飾,利用零碎彩卡紙做成葉子,將花與葉粘貼於捲筒紙芯上。

指導建議:讓幼兒根據不同的水平進行操作。

幼兒園中班聖誕節教案:聖誕賀卡

設計意圖:

主題活動《寒冷的冬天》正在進行著,「冬天裡的節日」活動剛進行完。正值歲末,「節日賀卡」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很多孩子帶來了聖誕卡和新年卡送給同伴和老師。這些賀卡雖美,但無一例外都是從外面買來的。孩子創意無限,為什麼不讓他們在收集、觀察、欣賞感受的基礎上自己製作賀卡呢?於是發動家長、孩子和老師共同行動——收集各種材料,運用不同工具材料利用特殊技法製作賀卡。

在欣賞感受和製作體驗的過程中,讓孩子更好地感受新年的快樂氣氛,感受賀卡的多元化藝術。

教學目標:

1、在欣賞賀卡和動手製作的過程中體驗新年即將來臨快樂氣氛。

2、初步了解賀卡的種類和功能。

3、願意嘗試運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製作新年卡。

教學准備:

物質准備:幼兒人手1件反穿衣;牙刷1把;海綿1塊;毛線;水 彩噴管筆;水彩顏料、蠟筆、漿糊、塑料袋;卡紙、圖畫紙、供粘貼的圖形、白膠;特殊技法的賀卡若干。

場景准備:森林、小兔豆豆的文具店、小豬壯壯、小豬菲菲。

經驗准備:幼兒逛過幼兒園附近的文具店,了解感受過賀卡的種類。

活動過程:

一、 小豬壯壯選賀卡

布置創景:兔豆豆文具店

(重點關註:幼兒談話中從什麼角度辨別新年卡;對賀卡功能的正確了解程度)

1、快過新年了,小豬壯壯想給好朋友小豬菲菲選一張合適的賀卡,可他發現貨架上賀卡琳琅滿目,弄得他眼花繚亂。你們能幫他看看都有哪些賀卡嗎?(結婚卡、生日卡、問候卡、抱歉卡、聖誕卡、新年卡)

2、為什麼要有這么多不同種類的賀卡?這些卡有什麼用?(因為它們的作用不一樣。結婚卡——祝賀新人喜結良緣、生日卡——祝賀生日、問候卡——別人生病了,問候一下、抱歉卡——對不起、聖誕卡——聖誕快樂、新年卡——祝賀新年)

3、快過新年了,小豬壯壯應該選擇什麼卡送給小豬菲菲呢?(新年卡)

4、什麼是新年卡?你從哪裡發現它是新年卡的?它有什麼用?

5、請幼兒幫助小豬壯壯把新年卡挑出來。

二、欣賞感受新年卡

1、欣賞新年卡(出示各種不同的新年卡)

(1)小豬壯壯非常開心,謝謝大家。這些賀卡非常漂亮,各不相同。

(2)你能發現這些新年卡有什麼不同嗎?(他們的圖案不同、製作的方法也不同)

(3)在欣賞感受的基礎上說說不同的製作方法。

三、幫助小豬壯壯製作新年卡(重點指導:充分欣賞感受特殊技法賀卡)

1、小豬壯壯除了小豬菲菲以外,他還有很多的朋友。很想每個人都送一張賀卡,可是小兔豆豆玩具店裡沒有那麼多的賀卡。你能幫助他嗎?

2、教師讓幼兒再次欣賞特殊技法賀卡,充分感受賀卡的特別之美

3、觀察、介紹製作工具(重點指導:教師帶領幼兒分組參觀認識不同的製作材料,特別是漿糊和塑料袋製作的擠畫材料)

4、幼兒分組嘗試使用不同的工具(4人一組)

第一組提供:水彩顏料、蠟筆,嘗試感受兩種材料的結合繪畫;

第二組提供:水彩顏料,嘗試上色後對折,學習基礎拓印技法;

第三組提供:漿糊和塑料袋以及顏料,學習擠繪;

第四組提供:顏料、藝術海綿,學習海綿著色;

第五組提供:牙刷、畫紙、顏料,嘗試利用牙刷噴畫著色;

第六組提供:現成的平面卡、吸管、剪刀,學習製作立體卡;

第七組提供:運用版畫材料(聖誕樹、蝴蝶、大象)、水彩噴管以及白膠, 感受製作版畫的快樂。(重點引導幼兒將版畫材料固定在畫紙上,用水彩噴管筆來噴畫)

注意:給幼兒穿上反穿衣,以免顏料、白膠、漿糊等材料弄到自己和同伴的身體上。

四、互動交流為小豬壯壯製作的賀卡

重點引導幼兒介紹自己做的是什麼卡。是利用什麼材料和工具製作的。

五、在《We wish you』re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的樂曲中幼兒和小豬壯壯一起去小豬菲菲以及森林裡其他小動物家送賀卡。

延伸活動:新年拍賣會上展示作品,並進行拍賣演說。

幼兒園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在建構「大賢庄古村規劃」的游戲時,發現孩子們對於山嶺比較熟悉的,但當引導他們建構山坡上的「村莊」時孩子們有些茫然,看來孩子們對「山坡上的村莊」了解的甚少,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非常有特色的村莊,如:中國十大古村是:安徽黟縣遞和宏村、廣西靈山大蘆村、江西贛縣白鷺村、山西丁山村、江西婺源村、浙江蘭溪市諸葛八卦村、陝西韓城黨家村、貴州屯堡文化村、廣東雷州邦塘村、郴州陽山古村。 當然還有現在正在建造的古村「江蘇東海山左口鄉大賢庄村」。因此,我們希望中班孩子可以從一個比較寬泛的角度去了解古村和城鄉之間的聯系,在這個感知的過程中,讓孩子逐漸了解自己生活的城鄉的發展狀態,萌發自己對生活的城鄉的感情。

在這個主題的開展前,我們有必要讓孩子發現連雲港東海縣各種不同的古村,我們可以先進行收集和調查「家鄉的古村」,在此基礎上老師可以預設集體活動一「各種各樣的古村」和「大賢庄古村規劃」。

教學活動一:各種各樣的古村

目標:

1、感受連雲港東海縣「各種各樣的古村」的不同,體會古村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精彩。

2、在操作中運用記錄、比較的方法,判斷不同古村面積的大小,歷史悠久。激發幼兒研究古村的興趣。

准備:

幼兒收集的資料、照片、漢字

過程:

一、個別交流、分享經驗

1、這些古村有你認識嗎?叫什麼名字?在哪裡?(幼兒說清方位教師出示相應的古村名字)?

2、這些古村一樣嗎?

3、為什麼要造這些古村?高山下面是山坡為什麼要造古村?

小結:在山坡上、平地上造古村都是為了給人多一處住處,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安全。

二、運用記錄、比較的方法,判斷不同古村的面積的大小。

1、引出1號古村,激發幼兒造紙古村的興趣

2、發現古村的共同特徵「古村面積」、「古村形狀」。

3、做造紙古村的實驗

4、提升:平平的古村比斜坡的古村更牢固,古村形狀不同古村的牢固程度也不同。

三、延伸

1、出示第二張記錄表,猜猜哪個古村更牢固,激發幼兒到區域再次嘗試的興趣。

教學活動二:大賢庄古村規劃

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古村的特徵及建造的原因,體會古村給大賢庄村周圍人民帶來的方便。

2、通過活動產生熱愛家鄉的情感,並有建構「大賢庄古村規劃」的願望。

准備:

有關大賢庄古村規劃的圖片及相關的知識

過程:

一、討論大賢庄古村規劃的特徵

1、觀看圖片,你覺得這一古村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村莊有什麼不同?

2、它建造在哪裡?為什麼要造在山坡上?

3、大家討論,在山坡上建造古村會遇到什麼困難?

4、我們連雲港市也有這樣的古村正在建造,它叫「大賢庄古村」。

二、了解大賢庄古村規劃的特徵

一)、連雲港市為什麼要造大賢庄古村呢?

1、我們連雲港市大賢庄古村地處蘇魯兩省交界的馬陵山東麓,沭河故道西岸的山坡上。據調查,大賢村周圍平原村莊四分之三的家庭老家在大賢庄,80%的大賢庄村人有大賢村周圍平原村莊親戚。所以為了使親人見面更方便也是大賢莊周圍村莊人民的共同心願。

2、以前,他們要做客就要「繞道走」也不容易,因為大賢庄紅石渠路已經擁擠不堪,建設大賢庄大通道,是現實的交通需求。

3、過去,好多遊客慕名而來,掃興而歸,因為大賢庄古村建設上沒有大投資、大開發;沒有開發好、利用好古文化遺址的優勢資源、旅遊資源。更是考古人員的新需求。

4、我們的大賢庄古村是怎樣的?

二)、看看我們的大賢庄古村?

1、這座大賢庄古村看上去像什麼?

2、你知道它有多大?

3、20xx年7月底,大賢庄古村規劃開始編制。

2、社會領域教案 送給朋友的賀卡

設計意圖:
新年即將到來,「節日賀卡」引起了我班孩子極大的興趣。有的孩子從家裡帶來了聖誕卡,有的孩子拿來了新年卡,並聚在一起相互欣賞、討論。作為老師看到這個場面,在高興的同時,又冒出一個奇好地想法,這些賀卡雖然美麗,但都是從超市裡買來的。孩子的想像力無限豐富,為什麼不讓他們在收集、觀察、欣賞感受的基礎上自己製作賀卡呢?
活動目標:
1、在欣賞賀卡和動手製作的過程中,體驗新年即將到來的歡樂氣氛。
2、初步了解賀卡的種類和功能。
3、願意嘗試運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製作賀卡。
活動准備:
1、小猴明明布偶一個
2、幼兒製作賀卡的材料:毛線、紅、黃、藍等各色顏料、油畫棒、膠水、卡紙、彩紙、剪刀、吸管、白紙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師生談話:孩子們,新年快要到了,小猴明明想給好朋友小豬胖胖送一張漂亮的賀卡,可他發現兔媽媽百貨商店裡的賀卡多種多樣,看得小猴明明眼花繚亂。你們能幫他看看都有哪些賀卡嗎?
 二、欣賞賀卡:
1.了解賀卡的種類:
孩子們,你見過的賀卡都是什麼形狀的?這些賀卡有什麼用處?
2.為賀卡分類。
根據形狀、材料、內容、圖案不同進行分類。
3.了解賀卡的演變:
樹葉賀卡—紙賀卡—電子賀卡。(幼兒根據賀卡的不同進行討論,說說自己賀卡的種類。)
三、製作賀卡:
1.教師帶領幼兒觀察認識不同的製作材料。
2.把幼兒分成四組,製作賀卡.
(1) 為第一組幼兒提供了顏料、油畫棒,引導孩子感受兩種材料的結合繪畫。
(2)為第二組提供了顏料,嘗試上色後對著,學習基礎拓印技法。
(3)為第三組提供了顏料、吸管,嘗試吹點技法。
(4)為第四組提供了色卡紙、毛線、彩紙、剪刀、膠水,練習剪貼技能。
四、展示賀卡:
孩子們,賀卡做好了,請互相說一說,你的賀卡是用那些材料製作的,是怎樣製作的?
小朋友可真能幹,製作的賀卡真好看,現在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把賀卡送給他,並說一句祝福的話,你的好朋友一定會很開心。
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和幼兒搜集更多的材料,讓幼兒製作賀卡。

3、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迎春花是春天最早開的花,了解迎春花的特徵。

2、學習製作迎春花,在室內布置初春的景色。

活動准備

1、圖片:迎春花7

2、課件:迎春花的變化

3、柳條枝(或綠色皺紋紙)黃色皺紋紙、膠棒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迎春花

1、出示圖片—迎春花4

引導幼兒觀察講述迎春花

(1)這是什麼花?迎春花長的是什麼樣的?它的葉子長得是什麼樣的?/

(2)迎春花的花朵長在什麼地方?迎春花有幾片花瓣?

枝條長得怎麼樣?枝條上除了花朵還有什麼?

2、為什麼叫迎春花?

教師:因為它是春天裡開的最早的花,所以叫它迎春花。

迎春花的花朵長在枝條上,有5片花瓣,枝條彎彎地垂向地面。

枝條上開了很多花朵,它和別的花不一樣,是先開花後長葉子,

枝條上除了花還有花葉,葉子是綠色的,細小的。

3、課件:觀察迎春花的變化

二、製作迎春花

1、教師:今天我們讓迎春花開在我們的教室好嗎?

2、介紹製作迎春花的方法

觀察迎春花

--把5~6瓣花瓣用漿糊粘在一起

--把花瓣再貼到枝條上。

製作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把花瓣掉到地上。

3、幼兒製作

三、布置迎春展

教師和幼兒一起用製作好的迎春花布置教室。

大班刮畫:家鄉的夜景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運用想像出的各種物體創造性地表現人物的五官。

2、初步嘗試運用線條來豐富畫面背景。

3、充分體驗替換想像畫帶來的樂趣。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5、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准備:

1、知識經驗准備:

(1)引導幼兒細致觀察人物的面部特徵,積累對人物面部繪畫的基本經驗。

(2)幼兒會畫直線和波浪線。

2、材料准備:黑色勾線筆、白紙、磁帶、錄音機、展版一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欣賞散文詩《給老師畫象》

(2)理解詩歌的內容。

師:你剛才聽到了什麼?你們想不想邊聽詩歌邊為老師畫像呢?想在就請每一組小朋友討論一下選出一位小朋友來為老師畫像,其餘的小朋友可以在旁邊看著他畫,也可以幫他出出主意。

(3)幼兒畫像:

教師巡迴指導,幼兒邊聽詩歌邊畫像。

二、隱性示範與思考

1、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誰呢?(出示小魔筆)它是一隻支小魔筆,它可能幹了,會畫許多漂亮的畫,今天它給我們畫寫什麼呢?我們趕快睜大眼睛看仔細了!」

2、小魔筆作畫。

3、討論:「你准備畫一個什麼娃娃?」師:「小魔筆真神奇,它能把我們吃的、玩的、用的東西都變成娃娃的五官,還能用線條畫上好看的背景……我們大家先來說一說,你准備畫個什麼樣的娃娃呢?」

三、幼兒繪畫,老師指導

1、師生共同討論作畫要求:

(1)把娃娃的臉畫在紙的中間,畫得大大的。

(2)五官的位置要放放好。

(3)選一種你喜歡的線條給你的畫添上背景。

2、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指導要點:啟發幼兒大膽想像,合理安排畫面,鼓勵獨特表現,學慣用線條加密背景。

四、作品展示評價

1、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貼在展版上。

2、討論評價。

「你看到了哪些娃娃?娃娃的臉上都有寫什麼?」「你最喜歡哪些畫,?為什麼?」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媒體的運用,激發幼兒嘗試撕、剪、貼、畫、塗色、寫字等方法創造性地表現,製作聖誕賀卡。

 2、引導幼兒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像,體驗和朋友交流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彩色賀卡紙一張、記號筆、水彩筆、蠟筆人手一份。

2、教師範例一張。

3、活動材料:各種圖案、貼紙若干、剪刀等;幼兒可以自由選擇。

4、環境創設:快樂的聖誕節。

5、電子賀卡郵件若干:《聖誕賀卡》

活動過程:

一、欣賞感知,引出課題。

1、欣賞上電子賀卡郵件:《聖誕賀卡》

2、幼兒感知賀卡的內容:封面、封底、賀卡的內容——禮物、祝福語等等。

3、談話導入:「明天就是快樂的聖誕節了,我們的教室也打扮得漂漂亮亮,還有小朋友繪畫的各種各樣的聖誕禮物!」那麼,你想怎樣和好朋友慶祝呢?

4、幼兒自由講述。

二、積極想像,大膽創作。

1、鼓勵想像:「你想對好朋友說些什麼呢?請你在賀卡中表現出來!」

2、教師出示範畫供幼兒欣賞。(重點:製作的賀卡有哪些主要步驟!如:賀卡的封面、封底、賀卡的內容——禮物、祝福語等等)

3、幼兒製作聖誕賀卡,教師觀察指導。

要求:1、請幼兒找一個好朋友,互相幫助,共同製作。(每人要製作一張)

2、師有重點地指導,鼓勵幼兒合理地布置畫面,完整的表現出賀卡的形式。啟發幼兒運用撕、剪、貼、畫、塗色、寫字等方法創造性地表現,製作聖誕賀卡。

三、展示作品,分享快樂。

幼兒互贈賀卡,並講述祝福的話!

活動分析:

今天的活動讓我第一次看見幼兒發自內心的熱情和喜悅,因為他們的禮物將是送給好朋友的!這讓他們更加珍惜和認真!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教材簡介

《綱要》藝術領域中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在生活中幼兒自己的房間是他們最熟悉不過了,他們在家中可以自由的打扮和設計自己的房間,每個房間都透露出幼兒自己的想法和個性特徵,知道什麼喜好與其他的小夥伴有什麼不一樣。通過自己繪畫自己的房間,知道原來我的房間顏色可以這么漂亮,從而展開想像的翅膀。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房間的布局,並喜愛自己的房間。

2、能用顏色對比設計出獨具風格的房間。

3、體驗與同伴一起創作的快樂。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重點難點重點為:

1、知道自己房間的布局,並喜愛自己的房間。

2、能用顏色對比設計出獨具風格的房間。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設計理念

《我的房間》這個課題圍繞了主題不一樣的我,通過描述自己的房間,展現自己的個性特徵,再將自己的想法放到作品中。大班幼兒的思維比較活躍,能獨立思考和完成自己的作品。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通過作品來表達自己對於自己房間的喜愛之情。

設計思路活動前,我讓家長將幼兒自己的房間拍下來印成照片帶來,以最真實的方式展現,讓幼兒更能融入到整個活動中去。再讓幼兒介紹自己的房間,既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展現了他們真實的想法。通過這些想法最後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從而完成整個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教師自己房間的`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看!這是什麼?"(出示圖片)猜猜看這是誰的房間,房間里有什麼?是怎麼擺放的?還有哪些顏色?收拾的整齊嗎?你喜歡這樣的設計嗎?那你們的房間是什麼樣的?

二、自由介紹,表達想法。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房間。(事先我讓家長將幼兒自己的房間拍下來印成照片帶來)我將幼兒帶來的照片在投影儀上放大,讓其他幼兒更能直觀的看到。

2.幼兒在介紹時,教師可以重點指導講述房間的擺設、顏色等等。

3.幼兒進行討論,互相分享自己的房間。

教師:"每個小朋友的房間都不一樣,你可以找一個好朋友,說一說自己的房間是什麼樣的?

4.比較幼兒之間房間教師:"他房間的顏色有哪些?你喜歡嗎?"5.教師:"今天,你們也成為小小設計師把你們自己的房間繪畫出來吧。注意房間的布局和顏色的搭配哦。"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播放輕音樂,幼兒進行操作。

教師重點在幼兒的布局和顏色上進行指導。

四、展示作品、體驗快樂。

1.請個別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

從整個作品的布局、顏色搭配上來講。

2.教師:"這么漂亮的作品,我們把它展示在我們的主題版面上吧。"活動延伸家園共育:回家也幫爸爸媽媽設計一下他們的房間,體驗與爸爸媽媽 共同創作的快樂。

活動反思:

我組織的這節活動是小班主題《讓愛住我家》中的次主題《來來來,來我家》中的一節社會教育活動。選擇這節活動後,結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對個別環節進行了重新調整,使其更適合小班幼兒的學習。

通過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來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讓幼兒了解家中主要房間的名稱,激發他們們對家的熱愛,在活動中我啟發引導幼兒邊看、邊說、邊做,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在活動中調動幼兒談話的慾望,輕松學會區分里外,達到了我所設定的活動目標。下面我對所執教的活動課做以下反思。

第一個環節,利用家中幼兒熟悉的聲音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自然進入家的情境中,為下面的活動認識家的各個房間做鋪墊。接著利用大屏幕上的房間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家中各個房間的名稱,通過提問問題,環環相扣讓幼兒認識房間名稱、說出房間物品、你最喜歡哪一個房間,充分調動幼兒的感性經驗,師幼互動效果比較好。

第二個環節,是物品找家,是對幼兒上一環節的拓展應用。是本節活動課的重點環節。通過看單張圖片讓幼兒准確認知,讓幼兒明白什麼放在什麼裡面,通過幼兒自己動手連線直接感知,更進一步加深什麼放在什麼裡面,達到活動目標。這一環節,幼兒對前面的感知環節認識的到位,在指導過程中及時糾錯,所以幼兒能夠准確的連線。

為進一步讓幼兒感知里外,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對孩子們物品找家環節進行驗證,形象直觀的畫面,讓幼兒更加明白里外,這一環節我對幼兒積極引導,本環節是對上一環節的鞏固,同時也引發幼兒對什麼放在什麼外面的積極思考。

最後一個環節是設計窗簾,我特意設計了一張大的窗簾,特殊的繪畫材料,美麗的窗簾圖案一下子將幼兒吸引住,為幼兒自己動手蔬菜拓印做鋪墊。這一環節,幼兒大膽用繪畫材料為自己的房間設計窗簾。我覺得教師的語言指導、直觀畫面,多樣的繪畫材料是這一環節幼兒自己動手的前提,幼兒正是在興趣的引導下,才能夠設大膽作畫。

本節活動課達到了我所設計的活動目標,幼兒在活動中動手、動腦,調動起幼兒的談話的慾望、興趣,讓幼兒更加喜歡自己溫暖的家。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會用形象的語言描述菊花的不同形態。

2、會用各種不同的曲線表現菊花的姿態,並能用排水畫的技能表現畫面.

3、體驗作畫的快樂,享受排水畫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蠟筆、16K鉛畫紙人手一份,黑色顏料每組一盤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提問:你們知道秋天最多的花是什麼花嗎?

你見過的菊花是怎樣的?

二、圖形刺激:

1、看課件,觀察各種菊花的形態、顏色。

提問:這是一朵怎樣的菊花?

花瓣像什麼?好像在干什麼?

你會用動作來表現這多菊花嗎?

這朵菊花又給你怎樣的感覺?

這一群小雛菊像什麼?

看著它們,你會想到哪些有趣的事?

2、教師示範三種菊花的畫法,用排筆刷黑色顏料。

三、創造表現:

1、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各種菊花的形態。

2、提醒幼兒用排筆刷顏料時不要太多。

四、展示評價:

1、展示幼兒作品,布置菊花展。

2、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菊花。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大自然中動物身上色彩、花紋和圖案的多樣性。

2、能運用已有經驗,將大然中各種美麗的元素運動到美術創作活動中。

3、感受大自然中各種動物身上的色彩美、線條美,培養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准備:

1、動物花紋的禮物及動物圖片。

2、PPT課件及教師範例。

3、幼兒用紙、記號筆,彩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共同討論,引出活動。

● 你們都過過生日嗎?過生日的時候你會收到什麼禮物?

2、創設「生日」情景,激發興趣。

● 今天森林裡有許多小動物要過生日了,我也為他們准備了生日禮物,你們想看看我都准備了哪些禮物嗎?

(教師出示帶有斑馬花紋的「相框」)

●這是什麼?猜猜看我會把這個禮物送給哪個小動物?他會喜歡嗎?為什麼?

● 斑馬身上的花紋是什麼樣子的?

(教師出示帶有奶牛花紋的「禮物盒」)

● 猜猜看誰會喜歡這個禮物?為什麼?

(教師出示帶有豹子花紋的「鍾表」)

● 這是什麼?這個鍾表和你們平時見到的一樣嗎?它又什麼特別的地方?誰會收到這個禮物?

(教師出示帶有長頸鹿花紋的「賀卡」)

● 最後這個是送給長頸鹿的生日卡,我相信他一定會喜歡,猜猜看為什麼?

(教師小結:我們都猜對了禮物會送給誰,那是因為我利用了他們身上獨特的花紋製作了相應的禮物。)

3、欣賞PPT,發散思維。

● 其實,大自然中還有許多小動物身上也有著很特別、很漂亮的顏色和花紋,讓我們一起看一看。

(教師播放PPT請幼兒欣賞老虎、瓢蟲、鸚鵡、蝴蝶、魚等圖片)

● 這是誰?他身上的花紋或顏色哪裡比較特別?

4、互動討論,延伸活動。

● 在生活中你還見到什麼東西上也有和這些動物身上相似的顏色或花紋?

二、基本部分

●你們想不想也設計一樣有動物花紋的東西送給小動物做生日禮物?

(教師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進行觀察、評價和指導。根據不同程度的幼兒給予不同的指導和幫助。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嘗試運用已有經驗進行設計,並用自己喜歡的動物花紋和顏色進行裝飾。鼓勵幼兒進行大膽創意裝飾,能力強的孩子可以進行多種花紋或顏色的組合創意裝飾。)

三、結束部分

● 你設計的是什麼?你要把它送給誰?

(幼兒之間進行作品欣賞和評價)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重點是能運用點、線、面、色塊大膽為動物繪出漂亮的花紋,難點是怎樣設計出獨特的花紋。我在講解重點的時候,一層層的引導學生去欣賞、尋找和總結不同的花紋和色彩,通過大量的圖片讓學生知道了動物身上原有的花紋歸納為美術語言就是點、線、面以及顏色。所以,在作畫過程中,每一個孩子都知道用這些來為小動物設計花衣裳,在出示過變色龍圖片之後,可以讓學生先以斑馬為例,可以做哪些嘗試改變,在舉出一個例子,還想為哪個動物變裝,評價時應該層次清晰,先是小組交流評選組內最優作品,在推舉在全班范圍展示,在全班選出最佳創意獎、最佳色彩搭配獎等等獎項,將大賽氛圍烘托得更濃烈。

小網路:動物分類學家根據動物的各種特徵(形態、細胞、遺傳、生理、生態和地理分布等)進行分類,將動物依次分為6個主要等級,即門、綱、目、科、屬、種。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國慶節是祖國的生日,在這樣的日子裡舉國同慶,給幼兒增添了許多歡樂,本周通過升國旗這一活動激發熱愛國旗,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目標:

1、了解側面站立人物的造型特徵,學畫人物站立時的側面像。

2、注意畫面整體布局及人物比例,嘗試合理構圖。

3、感受升國旗時的庄嚴,激發熱愛國旗的情感。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准備:

1、彩筆、勾線筆、美術畫冊, ppt課件。

2、活動前有過參加升國旗的經驗,教師進行過有意識的觀察引導。

活動過程:

1、回憶講述升國旗的經歷。

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我們應該怎樣熱愛紅旗?升國旗時怎樣做?(立正,行注目禮,在一起舉行升旗儀式,對著國旗敬禮,等等。)

2、欣賞ppt,討論升國旗時人們的動作、造型特徵。

3、學習側面人、背面人的畫法表現升旗的情景。

(1) 教師講解示範如何用側面人、背面人的畫法表現小朋友熱愛國旗的特徵。

(2) 鼓勵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嘗試畫簡單的人物動態,為大家做示範。

(3) 幼兒繪畫,教師指導。提醒幼兒注意畫面整體布局及保持畫面整潔。

3、展覽、欣賞各自的作品。

引導幼兒從作品的動作、構圖、布局等方面評價、欣賞同伴的作品。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先認識國旗,然後製作國旗。 在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已有經驗和帶來的國旗,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比較知道國旗有5顆黃星(一顆是大的,四顆是小的)、重點讓幼兒觀察到五顆星星的位置是在國旗的左上角,一顆在中間,四顆星星圍在大星的周圍(每顆小星星的一個角對著大星),然後和孩子一起完成示範活動。通過這樣的方法使幼兒產生強烈的參與願望,較好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使幼兒能較好地掌握操作技能。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意圖:

湖州是太湖邊上有名的「魚米之鄉」,讓幼兒能夠了解家鄉人們是怎樣生活的?漁民伯伯是如何捕魚的?新鮮的魚兒是從何而來的?而且,平時在學校期間,我發現幼兒也很喜歡飼養一些小魚等水生動物,我根據幼兒的興趣,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橫線、豎線交叉形成的效果,能大膽編制自己喜歡的

網,注意線與線之間的疏密;

2、 能繪畫出幾種基本的網狀圖形;

活動准備:

自製圖片 宣紙 毛筆 顏料

活動過程:

一、 教師做小魚游動作,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配樂)

二、 出示圖畫

1、 師:(1)從前有個捕魚人,他非常厲害,他捕了好多好多的魚。看!(出示圖片)他為什麼他能抓到這么多的魚呢?(捕魚人用網抓魚)這些魚能不能從網里跑出來?為什麼?他的網怎麼織的?怎麼樣的?(觀察網的特點,認識橫豎線交叉的編織方法)為什麼能牢牢網住魚不會跑掉呢?(注意觀察網眼的疏密)

2、 師:小朋友你們仔細看看這張圖上,有沒有發現魚是不是

都被抓到了?(一條魚跑得出來,說明編織時注意控制網眼大小)

3、 教師補畫

三、 顏色匹配

1、 師:這個捕魚人很聰明,你們看看他是用什麼顏色的線織網的?那他捕到的魚是什麼顏色的?為什麼他要這么做呢?(理解「好朋友顏色」,這樣魚不容易辨別)

2、 教師

出示藍色魚示範編網

四、 創編魚網

1、 師:除了這樣的編織方法編網,還可以怎麼編?你還見過

其他的網嗎?是怎麼樣的?

2、 嘗試讓若干幼兒講述、表現創編的魚網

3、 幼兒操作練習編網

師:現在請你們也做一個小小捕魚能手,去編織一張和別人不同

的魚網,看誰捕的最多最能幹!出發!

五、 評價活動

1、 展示幼兒作品

師:捕魚人都很累了,我們現在來休息一下!看看今天是不是大

豐收?有沒有都網住魚呢?(觀察幼兒編織的網有沒有注意疏密和顏色,最主要肯定不同編織方法的網)你覺得誰的網編織的最好?

2、 戲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也大豐收了,抓了這么多的魚,我們拿回去吃魚大

餐吧~!好嗎?

4、幼兒園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過新年了,我又長一歲了,應當爭取更大的進步。

2.鼓勵幼兒與夥伴們分享食物的快樂,增進友誼;充分感受節日的快樂。

3.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4.讓家長積極參加,為孩子們做榜樣。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6.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對象: 小班全體幼兒

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31日上午

活動准備:

1.布置園內班內環境,使整個幼兒園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2.每名幼兒准備一句祝福的話。

3.幼兒准備好自己喜歡吃的食物(3~4樣)

4.磁帶、錄音機及幼兒的禮物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參觀已布置好的園內環境,讓幼兒感受節日的氣氛。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的幼兒園為什麼特別的美?」幼兒:「快過年了!」

教師:「你們都看到了,快過年幼兒園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小朋友們在新的一年裡有什麼打算?」幼兒自由回答。(點評:開放性問題提出,引發幼兒大膽想像,相互交流)

二、文娛活動開始請來全班幼兒演節目。

1.請全班幼兒唱《新年好》歌曲唱兩段。

2.請幼兒自願上台表演,內容不項,如所學的歌曲或兒歌等。

3.幼兒對自己的好朋友說一句祝福的話。

4.各班孩子分享食物。

教學反思:

元旦即將到來,小班幼兒將迎來在園的第一次「迎新年,慶元旦」的活動。在這辭舊迎新之際,為了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和自信心,更為了讓孩子們一起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元旦,小班段特舉行:「慶元旦迎新年」的「食物分享」活動。本次活動我們將教育教學和分享活動融在一起,使幼兒認識到我長大一歲,要學習更多的知識技能和本領,感受元旦節日的氣氛,共同分享歡樂和喜悅。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物體下落的軌跡與它的輕重有關。

2.愉快的投入游戲之中。

3.能用語言、體態動作來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准備:

1.兩種小玩具(重)、紙片(輕)、塑料繩(輕)若干。

2.每組一個裝實驗用品的盆和教師用魔法袋。

3.黑板和粉筆。

活動過程:

一、小游戲導入,集中幼兒注意力初步認識小精靈。

師:小朋友們早上好!我是要和大家一起玩游戲的魔法師!你看!這是我的魔法袋,魔法袋裡我裝了很多會跳舞的小精靈,他們想跑出來和你們一起玩兒呢!我們一看他們是誰吧!請念出我們的咒語。

二、探索與發現。

1、進行初步感性探索探索第一組材料。(兩樣:重的小玩具、塑料繩)

師:只有兩個小精靈出來啦,他們是小玩具和塑料繩。小精靈想和小朋友玩一個「掉下來」的小游戲。玩的時候要要把小精靈舉得高高的,然後放開手,眼睛看好小精靈在空中是怎麼掉下來的?想不想跟他們一起玩?

請你們仔細觀察小精靈落下來的情景。小精靈玩累了,我們把他們送回家。你剛才跟誰玩的?它們是怎麼掉下來的?你能學一學它們的樣子嗎?

幼:塑料繩,掉下來的時候是一扭一扭的。

師:是這樣嗎,老師也來試一試。噢,果然塑料繩掉下來的時候是一扭一扭的。來,我們一起用身體學學塑料繩掉下來的樣子。塑料繩,一扭一扭跳個舞。現在我們和另外一個小精靈玩一玩兒,看看小玩具掉下來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你也用動作來學學?

幼:小玩具是筆直掉下來的。

師:哦,是嗎,老師也來試一試。嗯,小玩具是筆直掉下來的。那我們用身體來學學小玩具掉下來的樣子。小玩具,筆直筆直跳個舞。

2、進行對第二組小精靈的探索,加深對輕重物體落下軌跡不同的認知。(兩樣:重的小玩具、小紙片)。

師:還有一些小精靈也想與你們玩掉下來的游戲。請你們和它們玩一玩,看看它們掉下來時是怎麼跳舞的?記住哦,玩的時候要把手舉得高高的,然後再鬆手。最後小眼睛要看好小精靈在空中是怎麼掉下來的。

誰來說說看,這一次你又和哪個小精靈玩了,它掉下來的時候是怎麼跳舞的?

幼:小紙片是一扭一扭,搖搖晃晃掉下來的。

師:哦,是嗎?老師也來試試看。果然小紙片也是一扭一扭掉下來的,就像老師現在畫的波浪線一樣。來,我們用身體來表現一下小紙片掉下來時跳舞的樣子。小紙片,一扭一扭跳個舞。那玩具小精靈掉下來時是怎麼跳舞的?你也用動作來學學?

幼:小玩具掉下來的時候是直直的。

師:噢,小玩具是筆直筆直落下來的,就像老師畫的直線一樣。那我們用身體來學學小玩具掉下來的樣子。小玩具,筆直筆直跳個舞。

三、。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和小精靈玩了掉下來的游戲,知道了小玩具是直直的跳舞掉下來的。而小紙片、塑料繩是一扭一扭跳舞掉下來的。那怎麼會這樣呢?那我們來比較一下就知道了。

噢,原來輕的是一扭一扭掉下來,重的是筆直筆直掉下來。

四、延伸活動。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的東西,他們掉下來的樣子也非常有趣,我們下次再去看看,它們會怎麼跳舞掉下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添畫出各種自己喜歡的水果,並塗上好看的顏色。

2、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准備:

蠟筆,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5頁。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小朋友吃過蛋糕嗎?吃過什麼樣的蛋糕呢?蛋糕上都有些什麼?

2、引導幼兒說說蛋糕是什麼樣的?自己最喜歡蛋糕的哪一部分?

3、小結:蛋糕有各種各樣的,都很漂亮,有的蛋糕上面有各種各樣的水果、巧可力等。

二、示範講解。

今天我們就來把蛋糕上面的水果畫出來。如果畫蘋果就拿到紅筆畫圓圓的圈表示,畫桔子就用黃色的筆畫一個半圓,這樣在蛋糕上面畫滿各種各樣的水果。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小朋友在蛋糕上畫上自己喜歡吃的各種水果、巧克力和生日蠟燭,再塗上好看的顏色。提醒幼兒作畫時,用鮮艷的顏色,注意畫面的整潔。

四、展示幼兒作品,講評。

1、引導幼兒相互欣賞、評價。

2、請個別幼兒到集體前介紹自己作品。

3、老師總結評價。

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撕紙的技能,並將撕下的彩色紙貼在聖誕樹上。

2、發展幼兒手指的靈活性。

3、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准備:

幼兒活動材料《紙工》第14頁,漿糊。

活動過程:

一、漂亮的聖誕樹。

1、新的一年開始了,小朋友知道12月25日是什麼日子嗎?對,聖誕節是西方國家最重要的節日,他們過聖誕節就像我們過新年一樣熱鬧。

2、你們知道過聖誕節時他們會裝飾什麼嗎?引導幼兒大膽講述。

二、製作新年樹。

1、出示範例作品:老師這里有一棵聖誕樹,小朋友知道它是怎麼做的嗎?

2、引導幼兒大膽猜測製作方法,教師小結:將彩紙隨意粘貼在聖誕樹上,一棵五彩的聖誕樹就做好了。

3、分發活動材料,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先將彩紙撕好,盡量撕得細小,然後再粘上漿糊,漿糊不能粘的太多了。

三、結束活動。

1、評價幼兒作業情況。

教學反思:

設計這一活動的另一目的是希望小朋友能用上豐富的色彩。但是能夠變換色彩的孩子並不多,這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反復強調和訓練。

小網路:改革開放後,聖誕節在中國傳播地尤為突出,至二十一世紀初,聖誕節有機地結合了中國當地習俗,發展日趨成熟。吃蘋果、帶聖誕帽、寄送聖誕賀卡,參加聖誕派對,聖誕購物等成了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要吃湯圓。

2、了解湯圓的形狀,嘗試用紙漿製作湯圓。

3、在想像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4、培養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 KT板各組一塊,上面畫好「湯圓」的外輪廓,各色紙漿、棉簽、鑷子。

活動過程:

1、提問:元宵節的時候,我們吃什麼?

2、出示湯圓的圖片,說說湯圓的形狀,吃去是什麼味道的?裡面有什麼?什麼顏色的.?

3、教師示範用紙漿在KT板上製作湯圓。

4、幼兒入座,選擇在就近的「湯圓」外輪廓上進行紙漿湯團的製作。

5、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同時幫助幼兒用鑷子把選用的紙漿放在指定的湯圓輪廓中。

6、作品展示、講評。

活動反思:

對此次的活動感觸頗多:

1、來自孩子的感觸,曾記得班中孩子們第一次接觸紙漿,是在托班,對於他們第一次的操作場面只能用一個字——「亂」來形容,紙漿在桌子、地面隨處可見;而在這次的活動中,場面確是非常整潔、有序。

2、作品 「特效」的感觸,此次的「湯圓」是製作在KT板上的,有一個較長的待干過程,由於在室內一時沒找到理想的待乾的場地,我們靈機一動,把它臨時布置在了美工區內,美工區中美術的氛圍頓時增添了許多。這可謂是「弄巧成拙、一舉多得」呀!

小網路:湯圓,別稱「元宵」「湯團」「浮元子」,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食用。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歷史十分悠久。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感官來感受冬天的風,知道北風吹在身上很冷。

2、豐富詞彙:寒冷

活動准備:

每人一根紙條。

注意幼兒保暖,穿好外套。

活動過程

1、幼兒到室外沒有陽光,有點風的地方感受冬天的風。

老師問:冬天的風吹在身上,吹在耳朵上,吹在臉上感到怎麼樣?(豐富詞:寒冷)

2、每人一根紙條,將紙條舉起讓風吹,請小朋友看看風車怎樣了?

3、小結:冬天到了,北風吹在身上很冷。小朋友要多鍛煉,跑跑跳跳這樣就會暖和起來。外出要穿外套,帶好帽子,手套;屋子要關緊門窗,不讓風鑽進屋裡,還可以開空調取暖。

4、戶外玩紙條。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在生活中,小班幼兒處於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的學習必須是在具體的感性的活動中,通過多種感性進行。同時又有強烈模仿成人行為的慾望,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想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為此,我根據幼兒的學習特徵,設計此活動,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白天和黑夜,作為不同的情景,來體驗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激發幼兒想像力與創造力,用肢體語言來表現歡快、熱鬧與舒緩、安靜的情緒,在教學活動中,採用動靜交替的方式,讓幼兒充分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一、 活動目標:

1、幼兒感受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體驗樂曲所表現的歡快、熱鬧與舒緩、安靜。

2、引導幼兒發揮想像力,用肢體動作表現不同風格的音樂。

3、激發幼兒大膽、愉快地參與音樂活動。

二、活動准備:

動畫VCD、音樂、太陽和月亮城堡、白天與黑夜的背景、太陽和月亮的頭飾

三、 活動過程:

(一) 幼兒律動進入城堡。

指導語:小朋友,咱們一起到太陽城堡和月亮城堡玩游戲吧。

(二) 幼兒在太陽城堡里感受樂曲《鈴兒響叮當》熱鬧、歡快的情緒,並用肢體語言表現。

1、 幼兒欣賞樂曲《鈴兒響叮當》一遍,引導幼兒為樂曲打節奏,感受樂曲的歡快。

2、 幼兒觀看動畫VCD,引導幼兒發揮想像,討論白天的熱鬧情景。

指導語:太陽出來了,花兒醒了、小樹醒了,還有誰也醒了?他們都會做些什麼?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3、請幼兒嘗試隨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白天的熱鬧歡樂情景。

(三)幼兒在月亮城堡里感受樂曲《搖籃曲》安靜、舒緩的情緒,並用肢體語言表現。

1 幼兒欣賞樂曲《搖籃曲》一遍,引導幼兒用輕柔的動作為樂曲打節奏,感受樂曲的舒緩。

2、 幼兒觀看動畫VCD,引導幼兒發揮想像,討論黑夜的安靜情景。

指導語:月亮出來了,花兒睡了、小草睡了,還有誰也睡了?

3、請幼兒嘗試隨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黑夜安靜、舒緩的情景。

四、游戲:白天與黑夜

游戲規則:

當太陽或月亮出現時,幼兒根據相應的音樂,進行表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提高幼兒參與勞動的積極性,願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在撿撿、數數、看看的過程中,體驗勞動和學習的樂趣。

材料准備:

垃圾桶

活動設計:

1、活動前談話。

2、帶孩子到室外,引導幼兒觀察地面:

師:你在地上看到了什麼?

問:地上怎麼會有樹葉呢?

師:地上有這么多的樹葉感覺怎樣呀?樹葉總飛來飛去,感覺不舒服也不幹凈,所以我們來撿樹葉吧,讓操場變得乾乾凈凈,好嗎?

3、幼兒撿樹葉

4、引導幼兒邊撿邊看邊數邊說,體驗勞動的快樂

5、活動小結,洗手

反思和建議:

本月的主題是《秋葉飄 桂花香》。秋天帶了,幼兒園的草地上飄落著許多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樹葉,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對著飄落的樹葉發呆、還有些孩子一起玩起樹葉游戲,老師會順著孩子們的興趣問一些問題:地上樹葉從哪裡來的?它為什麼與樹上的樹葉顏色不一樣?地上的樹葉有多少?等等。於是就生存里哦啊這個周末活動。老師特意帶著孩子們一邊撿一邊觀察樹葉,還一邊數一數自己撿了幾片樹葉,勞動的場面好熱鬧,孩子們很開心。就在這樣的活動中讓孩子們體驗了勞動的快樂,還滲透了教學要求,真是生活處處有教育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在生活中,小年齡的幼兒對吃、玩有著不解之緣,他們為吃的、玩的東西很感興趣。在幼兒入園時不難發現他們總免不了帶些吃吃玩玩的東西,既然幼兒對吃玩感興趣,我們何不借題發揮,以他們的興趣為出發點,設計一些教學活動,這樣既體現了「生活即教育,教育走進幼兒生活」的主題,又能讓幼兒從中獲取一些感性經驗,還發展功兒的各方面能力。

我設計的這節活動源自我班的辰然小朋友帶的一個大香蕉,香蕉獨特的外形特徵啟發了我,何不運用香蕉的「卧」、「躺」、「立」等不同狀態啟發幼兒進行想像,並採用「香蕉會變戲法」的游戲形式讓幼兒在玩中探索想像,讓幼兒從小養成愛思考、肯動腦筋的好習慣。這節活動一方面發展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另一方面培養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發展了思維的想像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2、引導 了用肢體語言進行動作表現。

3、培養了對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實物:大香蕉若干。

2、方紙盒1個;毛巾若干;錄音機。

3、場地:鋪設地毯,師幼圍坐一起。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因為小小班幼兒年齡小,集中注意時間不超過10分鍾,所以教師應開門見山地直導入課題。而下面則是以「吃」為興趣引線,讓幼兒不知不覺進入活動。]

教師出示 作神秘狀,讓幼兒猜:裡面有一樣好吃的東西,樣子是長長的,皮是黃黃的,用手扒去皮才能吃的是什麼?

幼兒一聽到是好吃的,便認真起來,有幾個幼兒猜到說:「是香蕉」。[讓幼兒回憶了感性經驗]

二、拿出香蕉,啟發想像,鼓勵用動作展現。

教師說:「香蕉會變戲法,你們信不信?」[用疑問、用游戲的口吻再次打開幼兒興趣的閘門。]

1、師面帶微笑,輕輕地把香蕉呈現 。(彎腰狀)

啟發:香蕉開始變戲法了,這樣看,像什麼?

幼兒:像小橋、像月亮。(師豎起大拇指誇贊)

2、師面帶神奇色,輕輕把香蕉呈現 。(躺狀)

啟發:香蕉又變戲法了,這樣看,又像什麼?

幼兒:(這次說的很多)像小床、像小船、像滑梯、像搖馬。(十分離奇的有):像挖土機、像蟲子。(對特別離奇的回答,教師鼓勵幼兒鼓掌表揚。)

鼓勵:請小朋友自己做挖土機挖土看,做大蟲子爬行。(此時,幼兒會在自由創造中盡情地用動作表演,滿足了表演欲。)

3、師面帶驚訝色,輕輕地把香蕉呈現 。(垂狀)

啟發:香蕉真會變戲法(鼓勵幼兒鼓掌對「香蕉」表示表揚)。這樣子看,又像什麼?

幼兒:(七嘴八舌說開了)師把手放在嘴邊輕輕一吹,此刻便開始回答。有的說:「像機器人」、「像大刀」。

提醒:師把香蕉放在嘴與耳之間笑著不做聲。

幼兒:(大聲地說)像電話、像我爸爸的手機。

鼓勵:請幼兒跟老師來通電話吧。[因為幼兒剛說完電話,就有幾個好動幼兒馬上做打電話形情,於是,教師就隨即進行「打電話」動作和幼兒通起「話」。可見,教師應根據幼兒表現情況靈活調節活動,這樣,既穩定幼兒易亂的情緒,又讓幼兒獲得行動上的滿足。]

4、師面帶誇張色,「狠狠地」把香蕉呈現 。(立狀)

啟發:小朋友看:香蕉變戲法一點也不累,這下子又像什麼啦?

幼兒:(男孩子想像的快)像大炮、像機關槍(其餘幼兒也受到啟發)說:「像飛機」。[這些回答是幼兒從經常玩的槍、飛機等那兒獲取的,可見,豐富幼兒感性經驗是何等重要。]

再啟發提醒:師把香蕉放在鼻子前,微笑地看幼兒。

幼兒:像大象鼻子、像大象牙齒。

鼓動:小朋友離開位子學解放軍叔叔開槍、開大炮。之後,一聽沉重的音樂,幼兒便把激昂的動作改成艱難地學大像走路了。[這時的氣氛很熱鬧,把此次活動順利地推向高潮。]

[教師四次用「香蕉會變戲法」,四次不同的表情、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目的是想吸引幼兒讓幼兒在想像中獲取快樂,而不是覺得此次活動枯燥難挨,並用「輕輕」、「狠狠」的動作讓幼兒陶醉在一種意境中,從而更能積極地投入活動,大膽輕松地發揮想像,在整個過程中,幼兒處於主動地位,教師兼著啟發、鼓勵的原則在旁引導,使師、幼互動顯得自然而和諧。]

三、與幼兒分享食物

1、在分享之前,讓幼兒用毛巾擦過手。在分享過程中,告訴幼兒有東西大家一起分享,在分享之後,教育幼兒果皮放入指定的地方。

2、讓幼兒嘗試扒開香蕉皮,對不會扒的幼兒教師進行適當指點,最終讓幼兒自己扒開皮,這樣,讓幼兒在嘗試中獲得成功。

3、幼兒會邊吃邊說,教師便隨機加了一個小小的啟發:扒開的香蕉

又變了。像什麼呢?幼兒說:「像蜘蛛」、「像花」。竟有一個幼兒說:「猴子」。沒用「像」這個字。於是,我問:你為什麼會想到猴子?他說是因為猴子愛吃香蕉呀!(好聰明,我拍了他的頭誇獎一番)之後,便讓幼兒給以掌聲鼓勵。

4、在分享過程中,還讓幼兒邊吃邊說:「好吃,好吃,又變小了」。

讓幼兒從吃中獲取整體 部分 變小 沒有的漸變過程。

[結束部分是幼兒最渴望得到的,在幼兒分享食物中,教師注入友愛教育與衛生教育,使幼兒在實踐中獲得各方面教育,很適合小小班幼兒的特點。]

四、教師與幼兒一起整理場地。

5、幼兒園小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洗手》,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2.了解不洗手的危害,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1)教學掛圖《洗手》;(2)一條臟毛巾。

活動過程:

一、幫助臟臟的小毛巾

1.出示臟臟的小毛巾,教師配音哭聲。

小毛巾怎麼啦?

幼兒自由猜測。

2.小朋友手沒洗干凈就在我身上擦,把我擦臟了。

提問:

(1)毛巾為什麼哭?

(2)怎樣讓小毛巾不哭呢?

(3)小手洗不幹凈,會怎麼樣?(讓幼兒知道不洗手或手沒洗干凈的危害,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二、正確洗手方法

1.討論洗手的方法,該不該洗手。

怎樣把小手洗干凈?

2.配合教學掛圖念兒歌《洗手》,幼兒欣賞。

3.幼兒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

三、什麼時候要洗手

1.什麼時候需要洗手呢?(飯前、便後、手弄得很臟的時候都需要洗手)

2.怎麼能知道小手洗干凈了沒?(看、聞、摸等多種感官方式)

活動延伸:

督促幼兒吃東西前要養成洗手的好習慣。

附:洗手歌

捲起袖、淋濕手,抹上肥皂搓一搓。

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里也搓搓。

清清水裡洗呀洗,再把水滴甩干凈。

拿條小毛巾,小手擦乾凈。

活動反思:

活動對幼兒進行勤洗手的良好習慣的培養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開始以一條臟毛巾的話題討論方式進入活動主題,讓幼兒知道為什麼要洗手,鼓勵幼兒自己來介紹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兒歌,具體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語言,再加上有徒手練習的鋪墊,先前進行個別的糾正和輔導,使得實際練習有條不紊的開展。讓幼兒真切觀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凈的真實過程,都學會了用正確方法洗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交談,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樣性。

2、嘗試用「有……有……還有……」的句式進行完整表達。

3、認識生活中常見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腳。

4、大膽的表述對鞋子的理解。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難點:

嘗試用「有……有……還有……」的句式進行完整表達。

活動重點: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腳。

活動准備:

課件《各種各樣的鞋子》、鞋架、各種各樣大小、顏色、形狀、用途不同的鞋子、裝有鞋子的神秘箱

活動過程:

一、出示神秘箱,引起幼兒談話的興趣。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秘箱,請你們猜猜會是什麼呢?(稀奇古怪兩只船,沒有漿來沒有帆,白天載人四處走,晚上躺在大床前。)

二、引導幼兒觀察鞋子並給鞋子配對,把它們整齊地擺在教師指定的地方。

——哇!這么多的鞋子,瞧瞧它們都沒有找到自己的伴兒,你們能幫助它們嗎?請你把找的一雙鞋子放到鞋架上。

三、幼兒參觀鞋子展覽會,通過看看、摸摸、比比、說說等方式,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樣性。

——現在我們一起參觀我們的鞋架,我們一邊看,一邊說,你看到了什麼顏色的鞋子?(引導幼兒用「有……有……還有……」的句式完整地說出來。)

——鞋架上的鞋子有很多種,你能說出這些鞋子的名字嗎?(引導幼兒用「有……有……還有……」句式完整地說出來。)

四、鼓勵幼兒試穿鞋子,談談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

——你可以選一雙你最喜歡的鞋子,穿一穿、走一走、跳一跳,然後告訴大家穿上這雙鞋子後是什麼樣的感覺?

教師小結:穿鞋要合腳。小朋友穿上合腳的鞋,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才會舒服。

五、欣賞課件《各種各樣的鞋子》,認識生活中常見的鞋子。

小網路:鞋子,穿在腳上防止腳受到傷害的一種物品,在人類文明史前期多為草鞋、布鞋,如今以皮鞋、運動鞋、休閑鞋、高跟鞋較為多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1、學習兒歌,體驗「放鞭炮」游戲的快樂。

2、能用身體的動作表現放鞭炮的情景。

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初步認識歌曲中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並嘗試演唱。

2、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情感,培養幼兒關心、熱愛媽媽的情感。

潛能閱讀:

童謠:《翻繩謠》

親子閱讀後,請家長將觀察幼兒的情況記錄完成《家長指導手冊》和第2頁內容。

作業:

1、復習幼兒用書第1冊第18——19頁。

2、請幼兒邊表演邊把新學的歌唱給家人聽。

3、請幼兒為媽媽洗一次腳,並把體驗照片發到幼兒園論壇大家一起分享,謝謝合作!

4、完成《潛能閱讀幼兒用書第一冊》第二頁的內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撕紙的技能,並將撕下的彩色紙貼在聖誕樹上。

2、發展幼兒手指的靈活性。

3、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准備:

幼兒活動材料《紙工》第14頁,漿糊。

活動過程:

一、漂亮的聖誕樹。

1、新的一年開始了,小朋友知道12月25日是什麼日子嗎?對,聖誕節是西方國家最重要的節日,他們過聖誕節就像我們過新年一樣熱鬧。

2、你們知道過聖誕節時他們會裝飾什麼嗎?引導幼兒大膽講述。

二、製作新年樹。

1、出示範例作品:老師這里有一棵聖誕樹,小朋友知道它是怎麼做的嗎?

2、引導幼兒大膽猜測製作方法,教師小結:將彩紙隨意粘貼在聖誕樹上,一棵五彩的聖誕樹就做好了。

3、分發活動材料,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先將彩紙撕好,盡量撕得細小,然後再粘上漿糊,漿糊不能粘的太多了。

三、結束活動。

1、評價幼兒作業情況。

教學反思:

設計這一活動的另一目的是希望小朋友能用上豐富的色彩。但是能夠變換色彩的孩子並不多,這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反復強調和訓練。

小網路:改革開放後,聖誕節在中國傳播地尤為突出,至二十一世紀初,聖誕節有機地結合了中國當地習俗,發展日趨成熟。吃蘋果、帶聖誕帽、寄送聖誕賀卡,參加聖誕派對,聖誕購物等成了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願意傾聽故事,體會聽故事的樂趣。

2.體會和新朋友一起玩的快樂。

活動准備:

"故事時間":《小烏龜上幼兒園》(請參見幼兒用書)

故事大書:《小烏龜上幼兒園》。

小烏龜毛絨玩具。

活動過程:

1.整理幼兒常規,讓幼兒一起說兒歌《我伸出小手來》。

2.老師把小烏龜毛絨玩具藏在身後,神秘地展現給小朋友。

3.看看小烏龜的表情。

翻開幫事大書《小烏龜上幼兒園》,引導幼兒觀察小烏龜的表情,並猜一猜小烏龜的心情。

聽聽小烏龜的故事。

講述《小烏龜上幼兒園》的故事,並和幼兒討論:

--小烏龜第一天上幼兒園發生了哪些事情?

--小烏龜遇到了誰?

4.一起幫助小烏龜。

--出示小烏龜的毛絨玩具,請幼兒說說小烏龜害怕的時候該怎麼幫助它。引導幼兒抱抱小烏龜、拉拉小烏龜的手、和小烏

龜說說話、請小烏龜一起游戲等。

--再請幼兒說說如果班上也有小朋友像小烏龜一樣害怕,應該如何幫助他(如請他一起玩、請老師抱抱他、大家一起安慰他等)。

活動反思:

《小烏龜上幼兒園》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烏龜、小青蛙、小鴨子、小雞為角色。講述了一隻小烏龜第一天上幼兒園的.心情及所發生的事情,最終小烏龜能快樂地和同伴玩,融入到了集體當中的故事。現獨生子女較多,其有較多的幼兒都是爺爺、奶奶帶,因此,都比較嬌氣;並且接觸外面的生活較少加上年齡較小,未離開過家長。因此,剛踏入陌生的環境中,難免會哭鬧得厲害。為了能使幼兒更快地適應新環境,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端午節的日期,通過學習端午節兒歌,知道什麼是端午節。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從聽故事看視頻中感受端午節的意義。

3、幼兒和老師還只有夥伴一起玩玩端午節相關游戲、嘗嘗端午節粽子,共享節日的快樂。

二、活動准備

1、粽子

2、艾蒿等實物

3、端午的相關圖片和動畫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兒歌,《五月五》,讓幼兒感受到端午節是一個喜慶、熱鬧、愉快的節日。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

五綵線,手腕綁,吃粽子,沾白糖。

咸鴨蛋,噴噴香,龍舟下水喜洋洋。

2、教師為幼兒設置區角游戲環節:通過區角環境創設的端午主題,教師配合圖片和動畫給幼兒講解介紹有關端午節的習俗。

(1)掛艾葉:艾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葯草,插在門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體健康。

(2)賽龍舟: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3)吃粽子: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民間節日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根據史書記載,吃粽子源於春秋戰國,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夫屈原而逐漸流傳下來。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4)佩香包:節日習俗,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5)五彩繩:花繩既是五彩絲,又俗稱五色絲。早在東漢應劭著《風俗演義》中就已經記載說把它系在臂上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在《續漢書》、《後漢書》中,端午日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門戶裝飾,認為可以抵防惡氣。

3、教師出示端午節吃的粽子,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分發粽子、幼兒吃粽子感受端午節的快樂。

(1)教師出示端午節粽子實物讓幼兒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2)教師撥開粽子讓幼兒了解粽子的組成並讓幼兒認識粽葉。

(3)教師將粽子分給幼兒品嘗,大家一起感受節日的快樂。

四、活動總結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讓幼兒回家與家長一起分享在幼兒園的端午活動內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雪花的基本特徵。

2、能在教師的帶領下朗誦兒歌。

3、感受兒歌的美並對兒歌充滿喜愛。

活動准備:

1、小圖片:雪花、蝴蝶、小水滴

2、演示貼圖一張

3、兒歌《雪花》(附後)

活動過程: 一、引出雪花的故事讓幼兒展開想像

引導語:

「小朋友們冬天到了,北方開始下雪啦!

雪花在空中飛啊飛,飛成了白蝴蝶。

落到娃娃的手心裡,變成了小水滴。

水滴輕輕告訴娃娃,我從天上來的。

跟著娃娃一起走,一起去找春天。」

二、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回憶

提問:

(1)雪花在空中飛,像什麼?

(2)雪花落到哪裡變成了小水滴?

(3)雪花為什麼變成了小水滴?

(4)水滴輕輕說什麼?

(5)最後雪花跟著娃娃一起去哪?

三、教師邊朗誦兒歌邊演示貼圖

導入語:小朋友,看看圖說一說雪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了?

四、教師帶領幼兒共同朗誦兒歌

1、教師邊指圖邊帶領全班幼兒朗誦。

2、請能力強的幼兒帶上動作朗誦。

五、結束活動

全班幼兒站起來和老師一起邊表演邊朗誦。

附:兒歌《雪花》

雪花

雪花飛啊飛,飛成白蝴蝶。

落到手心裡,變成小水滴。

水滴輕輕說,我從天上來。

跟上娃娃走,一起找春天。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