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禮品賀卡 » 潮州特色禮品

潮州特色禮品

發布時間: 2023-02-23 22:05:45

1、潮州人怎樣過春節

潮汕人民在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後,便開始忙碌准備過新年。家家戶戶對屋裡屋外進行大掃除、重新布置、裝修;蒸制紅踩桃、鼠曲踩等各式品;購買年貨、新衣;理發、美容。到了大年三十日早大宰「三鳥」,購買祭祀物品。吃過午飯後,全家大小都要休浴,穿新衣,祭祖先,貼春聯,掛燈籠,貼照壁符。是晚設爐於廳,全家人圍著爐子吃團圓飯。一家人不論平時分散在多遠的地方,都必須趕回家來團聚。「圍爐」後,長輩要給小輩們發「壓歲錢」,能掙錢的小輩也要給長輩送紅包,稱為「壓腰兜」。這一天不能吵鬧,不能打壞盤、碗等器物,若打壞了說諸如「擊開嘴,大富貴」等吉利的話來彌補過失,象徵著全家一年自始至終圓圓滿滿。家中的水缸要裝滿水、米缸要裝滿米,以
象徵「年年有餘」。是夜燈火通宵,家家戶戶合家守歲,等待新年的來臨。
農歷正月初一為歲之首,稱「春節」,古稱「元旦」,俗稱「過年」。是日一大早,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穿新裝,燃放鞭炮,拜天地祖宗、祭祀祖先。祭祀祖先時要用素食作供,因為據說此日彌勒佛坐位,故用齋餐。此種習俗流傳很久,清順治《潮州府志》雲:「元日,祭用齋。」清乾隆《普寧縣志》曰:元日,把祖先用素,韌二把祖先用葷。」接著全家入親親熱熱、和和氣氣吃早飯,下輩向長輩祝福,長輩給下輩寄以期望。吃過早飯後,父母就攜帶兒女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凡到親戚朋友家拜年,都要拿潮州柑去。因柑比桔大,故取名大桔,而桔與吉同音,用諧音會意法,就成了「大吉」。大桔表示吉祥。帶多少大桔沒多大關系,但一定要偶數,不能奇數。而主人家的茶幾也總要放著一盤紅綠相間的大桔、擯榔(今用橄欖代),另加糖果,迎賓敬客。關於潮汕用擯榔的風俗,府志、縣志都有詳細記載,清乾隆《潮州府志》雲:「不設檳榔,便稱簡慢。」因擯榔和賓郎同音,含有賓客的意思,所以「擯榔大桔」諧音便成為「賓臨大吉」,是互相致意,互換吉祥的一種禮節。客人進門時,相互說些「新年如意」,「恭喜發財」之類的吉利話。主人要請客人吃橄欖、糖果,喝工夫茶(揭西客家還有敬以「擂茶、米程」之俗),並互換大吉,還要互送小孩「利市」(紅包)。接著主人備酒設宴款待客人,俗謂之賀正。清嘉慶《澄海縣志入「各設酒看相邀飲。諺雲『正月酒,家家有』」。
春節是聖日,因此在潮汕有許多禁忌,如不要掃地、不要洗衣服,怕錢銀失去;不要在用膳時使用長短筷,否則過渡時就會搭不到船;不要吃粥或飯湯,否則出門會遇上天下雨;不許說壞話、罵人、打架,如果甲家孩子打或罵乙家孩子,甲家家長要拿一對大桔上門道歉,祝願人家逢凶化吉。

2、潮汕特產有哪些

1,潮州茶

潮州茶的種植和製作歷史長、品種多。潮州茶的品種,主要有鳳凰單叢鳳凰水仙、福建水仙、烏龍、石古烏龍、梅占、名花、奇蘭、黃旦、鐵觀音、本山、大紅、黃金香、肉桂等10多個。

其中鳳凰水仙最多,為潮州的當家茶。據林業部門統計,潮州市現有茶園85000多畝,擁有中小型初、精製茶葉加工廠120家。

2,潮州陶瓷製品

潮州陶瓷製品遠銷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瓷塑通花和瓷花,是最具特色的傳統美術工藝。

1978年10月,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訪問朝鮮時,便以楓溪產的1.2米高的層鏤空「友誼」通花瓶作為珍貴禮品送給金日成主席。建於楓溪鎮的「南國瓷鄉陳列館」,陳列的產品集中了大部分楓溪陶瓷的精品,是楓溪陶瓷傳統藝術的縮影。

3,抽紗

潮州抽紗是傳統的潮州刺綉與歐洲抽紗相結合的產物,有著百年的歷史,以其技藝精巧、輕盈淡雅見長,被譽為「南國名花」。潮州抽紗的主要品種有手巾、檯布、綉衣、床罩、被枕套、靠墊、餐套等。

4,香包

香包是潮州民間獨特的傳統工藝品。傳統香包有香囊、粽球、針包、瓜子雞、紐絨、結帶等,造型美觀,品種多樣。香包主要用於佩帶或作為吊墜飾物。

5,潮州麥桿畫

潮州麥桿畫是一種洋溢著濃郁鄉士氣息的民間藝術,麥桿畫利用麥桿的反光作用,產生特殊的藝術意境。

3、潮州特產有什麼?在潮州哪裡可以買到正宗的特產?

老香黃,黃豆豉,老葯桔(潮州三寶,是腌製品,消食的)(西湖白橋與虹橋之間路段)、腐乳餅(西新西 博香餅店),朥餅(胡榮泉的正宗),豆方(白橋,卓府埕)

4、去潮州人家做客需要准備些什麼禮物

一般去潮州人家裡做客的話正式一點會送四色禮(潮州方言),四色禮包括:煙、酒、茶、糖、大吉(就是吉子),不過如果是生日的話就不用那麼正式,可以投其所好,送點營養品,或者酒茶之類的,如果喜歡抽煙的話也可以送條好一點的煙去。吉子就不用了,一般只有喜事,或者過年過節才會送!

5、廣東潮州有什麼特產?

芝麻茶
杏仁茶
鴨母稔
胡榮泉(老字型大小)
春餅、筍粿
胡榮泉(老字型大小)
桂花腸
姑蘇豆腐
沙茶果
糯米豬腸
芋絲果
鹹水果
無米果
蚝烙
腸粉
果汁
牛雜果條
炒果條
糕果
西馬路中段郵局對面
潮州牛肉丸
翻沙芋
糕燒番薯
鳳凰浮豆乾
南較路南興路口
麥生糖
大街上原開元商場出口對面)
蝦酥
楓春市場威盛鋪面
豬腳圈
西新路(好象是二巷)
地豆斑、芝麻斑
西湖後門游泳場附近
溪口鹵鵝肉
西河路烏痣明
乾草水果
甘擋(土豆)果
水晶包
宵米
南瓜芋泥
甜湯
北方水餃
炒冰花
蝦卷
魚餃
珍珠丸
腐乳餅

6、潮汕地區送聘時候聘金紅包寫著「六禮俱全」是指哪六禮?

潮汕結婚習俗是有一定講究的,舊時較注重「明媒正聘」。其禮俗雖各地繁簡有異,但較一致的提法和儀禮是: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俗稱「六禮」。也有將其概括成「四禮」:文定、請期、送聘、迎娶。x0dx0a潮汕婚嫁習俗經歷代演變而有精簡和變異。當代大多已廢棄舊俗,從簡從新。旅行結婚、舉行小型茶話舞會和參加集體婚禮成為時尚。部分戀舊者,則還保持舊婚俗。潮汕結婚習俗大致如下:x0dx0ax0dx0a提親編輯x0dx0a提親,亦稱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親,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紹女方情況,男方認可再到女方提親。x0dx0ax0dx0a合八字編輯x0dx0a合八字(合婚),舊俗的合婚有兩個環節,雙方提親認可後,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貫、祖宗三代寫成庚帖送交男方。三天內若男方家裡沒有發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鍋等,這叫做「三日好」。有這個好兆頭,男方才答應互換庚帖。換了庚帖再各自請人合婚,確認男女雙方是相生還是相剋,如果相剋,婚事只好告吹。當代人崇尚自由戀愛,雖然青年男女早已擺脫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習俗,交換庚帖這一舊俗也已被廢棄,但不少人還保留「合八字」這一環節x0dx0ax0dx0a定親編輯x0dx0a合「八字」擇吉後,就進入了定親階段,即由男方備禮物到女方定下親事,也稱「()定」。禮物通常是金耳環、金戒指、金項鏈等金銀首飾,還有白糖、面條,這是訂婚的信物。女方要有回禮。男女雙方都要給親朋鄰里分送糖果餅食,告知親事已定。x0dx0ax0dx0a送聘編輯x0dx0a定親後便行聘禮。行聘,亦稱送聘。過去的聘禮,富有人家是金銀、彩緞、豬羊、酒果;貧者則是檳榔、雞酒而已。潮州人把橄欖當作吉祥如意的象徵,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禮物。當代的聘禮包括實物和現金,實物必備四式以上:白糖、面條、大吉(潮州柑)、金銀首飾、衣服布料、餅食等,但不能為奇數,務必偶數。現金也稱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數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禮,即把聘禮中的餅食部分退還,並回贈鴛鴦蕉、桔、豬心等。鴛鴦蕉即並生的香蕉,象徵百年偕老,也有招財進寶的意思;桔諧音「吉」,象徵大吉;豬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徵同心。雙方這時還要用對方禮物中的餅食鄭重其事地分贈給親朋鄰里,報告結婚喜事,親朋鄰里也要回贈禮物表示祝賀。送給新娘禮物,這叫「送花粉」。x0dx0ax0dx0a擇日編輯x0dx0a擇日。行聘禮後,男方就要選擇結婚的日期,並轉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麼時候剪裁結婚禮服,什麼時候「挽面」,什麼時辰沐浴,什麼時辰迎娶等。潮州人所選擇的時辰大多在深夜裡,潮俗保持深夜迎親的婚俗,實是遠古的遺風。在古時候,婚禮總是以昏為期,因此迎親一定要在黃昏之後,甚至深夜。x0dx0ax0dx0a迎親編輯x0dx0a迎親,這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儀式,也是婚禮中最主要的程序。舊俗迎親有兩種:一種是新郎迎親,另一種是男方請「好命人」代迎,當代大多是新郎自己迎親。在迎親前前後後整個過程中,女方男方各自要舉行一些習俗活動,包括以下幾方面x0dx0ax0dx0a洗花水編輯x0dx0a臨嫁前,新娘要用仙草、石榴花等十二種花草泡水沐浴,浴後穿上「五裾齊」的上衣,也稱「上轎衫」,意取五福齊全。有些地方的新娘在沐浴後,要坐在浴盆里吃下兩顆熟雞蛋,以祈婚後產育順利。而且,新娘穿的衣服里里外外都不能縫上袋子,意在不把父母的幸運帶走。x0dx0ax0dx0a分錢米編輯x0dx0a迎娶之前,新娘要「分錢米」,即把一大堆混有錢幣的大米,均分給家中兄弟姐妹,表示把財富分給大家。在饒平海山鎮,分錢米習俗是由母親在簸箕或竹篩中放上錢米,用力搖簸箕,邊搖邊念:「簸圓圓,簸後兒孫大有錢;簸勻勻,明年抱個男外孫。」然後把錢和米分給新娘的兄弟和新娘各一份,新娘拿後裝入一個特別製作的肚兜,將錢米放在夫家的米瓮里。x0dx0ax0dx0a吃半碗飯編輯x0dx0a新娘出門前的早上,娘家會煮一頓四道菜或九道菜式的早飯供新娘享用,其中必定有煮豬腸、豬肚、鹵菜及好合菜等四款尋常菜式,而給新娘的飯要裝得滿滿,但新娘子只可吃一邊(即半碗),表示出嫁後,也要有餘錢留給娘家。x0dx0ax0dx0a安床編輯x0dx0a迎親前,新郎在布置新房時,要舉行庄嚴的「安床」儀式。安床要選擇吉日,床頭朝向也有個講究。安床完畢,要將一條「安床大吉」和「麒麟到此」的條聯貼在床上,然後叫一個男孩到床上躺一會,意味著早生貴子。x0dx0ax0dx0a接新娘編輯x0dx0a結婚當日,新郎到新娘家,用自行車、摩托車或汽車把新娘載回,伴娘、阿舅(新娘的兄弟)伴新娘而至。阿舅要備有禮品到男方家,這禮品除要有雌雄雞一對外,特別要備上一瓶燈油,其意為男方「添丁」,現在,有的用化妝油代替燈油。小舅子到了親家家裡,會受到熱烈款待。x0dx0a出嫁時,新娘要帶上嫁妝。嫁妝中,必須有燈、木屐、針線、鏡子、梳子、尺子、米筒、草頭肚兜(肚兜中夾上兩株連根的草頭香,即莎草)等,要備上送給兒童的玩具、文具,送給親朋好友的襪子。其中帶木屐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趨」之意;帶梳子象徵著新娘做事有如梳頭,有條不紊。現在有的用小孩用的小被子疊成肚兜狀,在被中夾上草頭,便成草頭肚兜。x0dx0ax0dx0a吃「五碗頭」、「合房圓」編輯x0dx0a進洞房後,新娘要吃「五碗頭」:龍箭魚、豬肝煮蔥、韭菜炒豬肉、肉丸、甜碗——糯米飯或芋泥。桌上四角放四個甜杯,杯里放紅糖,每挾一菜都粘一點紅糖,意取從頭到尾件件甜。龍箭魚象徵能幹,豬肝煮蔥象徵有官做、聰明、通情達理,韭菜象徵長命和快發,肉丸象徵團圓,甜碗取生活甜蜜,都屬吉祥如意的美好願望。新郎新娘要坐在床的兩端吃「合房圓」,即吃甜湯圓,在吃一半之後將剩餘的交換著吃。x0dx0ax0dx0a敬甜茶編輯x0dx0a結婚當日中午,男方宴請親朋。午宴結束後,就由婆婆或新郎帶新娘出來向親友客人們敬甜茶,或者敬檳榔。敬茶的時候要嚴格按照輩序,婆婆或新郎要在旁邊挨個教給新娘:這個是誰,那個叫什麼。長輩喝下一杯喜茶,就得回賜一個紅包,俗謂之「賞面錢」,並說上一些祝福的話語。結婚當日,左鄰右舍,男男女女說說笑笑,過來食喜糖、看新娘。新娘要送玩具、文具給兒童,送襪子給親朋好友。x0dx0ax0dx0a返厝編輯x0dx0a結婚第三天,新娘新郎要舉行「回門」禮,即回新娘娘家。「回門」禮連續三次,俗稱「頭返厝」、「二返厝」、「三返厝」。頭兩次回娘家,新娘新郎需在娘家吃午飯,但要在煮晚飯之前返回。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娘家過夜,有的地方是在結婚四個月之後才舉行「回門」禮。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