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文化禮品
1、河北省邯鄲市風俗
1、趙文化
以胡服騎射為代表的趙文化,其基本內涵為開放、進取、包容,展現出趙國在逐鹿中原時所表現出的改革創新精神。
她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源頭之一,是華夏文化與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匯、融合和升華的結晶,具有中原華夏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構成的二重性,集中反映了北方地區諸民族沖突與融合的過程。
2、女媧文化
在涉縣的古中皇山上坐落的媧皇宮,傳說是華夏始祖女媧氏「煉石補滅,摶土造人」的地方。媧皇宮因此而得名。因女媧摶土造人,又是人類的創造者,故被世人尊稱為「華夏祖廟」。
千百年以來,流傳在這里的民風民俗,民間信仰和神話傳說形成了豐富的神秘文化,在中原大地遠近聞名。以媧皇宮為代表的女媧文化,展現了女蝸在洪荒之世,與自然抗爭、改造自然、造福蒼生的不屈精神,表現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3、曹魏建安文化
位於臨漳縣西南的古鄴城遺址是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中國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在東漢未年至隋統一的400年問,為北方著名的古都,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相繼在此建都。戰國時期西門豹治鄴而顯名於世,東漢末年孕育出了文學史上璀璨的「建安文學」。
地處黃河之北的鄴城,散布在漳河之濱的百餘座東魏北齊皇陵和眾多的寺廟遺址,書寫著它曾經的輝煌。以鄴城為依託的建安文化,是建安文學的搖籃,民族融合的結晶,中國文化史的奇現。
4、廣府太極文化
燦爛的東方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太極文化。清朝道光年間,在中國邯鄲的永年縣廣府城,誕生了一代太極宗師楊露禪和武禹襄,使永年縣成為中國太極拳兩大流派—楊式太極拳和武式太極拳的中興發祥之地。
在此後的一百多年中,楊式和武式太極拳廣為傳播,尤其是楊式太極拳開武術健身之先河,使太極拳易於習練,成為強身健體的體育項目。太極拳作為祖國傳統的文化藝術瑰寶,就是從這里走遍全國、走向世界,成為億萬民眾熱愛的體育健身運動。
5、磁州窯文化
磁縣、峰峰礦區的西部地區,是綿延的太行山余脈,這里蘊藏著大量的高嶺土,是製作陶瓷的天然原料。從北齊時就已開始燒造瓷器,並逐漸形成了漳河流域的觀台和滏陽河流域的彭城兩大窯場。宋元時期逐漸發展成為北方最大的民間瓷窯,從此薪火相傳,綿延千年。
其造型優美,裝飾手法豐富,色彩對比強烈,題材廣泛,技藝高超,瓷器產品在藝術上表現了強烈的民族意識,它所創造的白地黑花的裝飾藝術,集詩、書、畫於一體,獨具濃郁的鄉土氣息,代表了古代北方民窯的最高水平。
2、邯鄲有什麼特產
1、涉縣核桃
涉縣核桃,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涉縣是中國重點核桃產區縣之一,全縣境內分布的百年以上核桃大樹有10萬株。2004年,涉縣被評為「中國核桃之鄉」。2007年,涉縣核桃入選「2008北京奧運會推薦果品」。
2、涉縣花椒
涉縣花椒,河北省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花椒是涉縣的傳統優勢產業,已有七百多年的栽培歷史,是全國花椒重點產區縣之一。
3、大名小磨香油
大名小磨香油,河北省大名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大名小磨香油以芝麻為原料,用石質小磨和獨特的傳統技藝加工而成,歷史悠久、綠色環保,色澤棗紅、晶瑩透亮,以醇厚柔和、濃郁持久、品味純正。
4、魏縣鴨梨
魏縣鴨梨,河北省邯鄲市魏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魏縣適宜的土壤氣候條件,孕育了魏縣鴨梨獨特的品質,以個大皮薄、色艷肉細、核小渣少、酸甜適宜、果型端正而享譽海內外。
5、武安小米
武安小米,河北省邯鄲武安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10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武安小米」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