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送禮嗎
1、日本人的送禮習俗
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以歲末和中元節贈物為主,每逢祝賀,紀念、慰問之時,無論是喜是哀都免不了禮物的互贈。正是這種授受活動,使人們感情的交流得以維持,愛情、友誼、感謝等溫柔的人情,通過禮品得以實現。一年365天中,慶祝活動名目繁多,其中,賀年作為新年的首次慶祝活動,舉行得既隆重又熱鬧。往昔,人們認為元旦那天年神會來,為了迎接年神,便在門口插上門松、掛上草繩,元旦這一天,便早早起來,用大清早汲來的水,洗臉洗手,然後朝拜日出,佳出國旗,參拜神佛。全家人在吃賀年飯前,互相拜年。
在新年給長輩、上級、親戚朋友、左鄰右舍拜年時,賀年的客人要為小孩准備壓歲錢,並把錢裝在紙袋裡,錢不要給得過多,過多了反而失禮。日本有男孩節和女孩節。女孩節是3 月3 日,男孩節是5 月5 日,每年的此時,親戚朋友互贈禮物給對方的孩子。從前,日本小孩到三歲,便舉行「蓄發禮」,一般把周圍的一圈頭發剃掉,只留中間一塊。到五歲的男孩,要行「初次穿和服裙褲的儀式」。到七歲的女孩,要行「解帶儀式」。這便是今天的「七五三」慶祝活動的起因。每年11 月15 日搞慶祝活動,這一天適齡兒童都穿新衣。「七五三」慶祝日里,親戚朋友互贈禮品。
訂婚儀式上男女雙方要交換禮物。以前訂婚禮物搞得很認真,禮品目錄上寫的紅漆酒桶、魷魚干、海帶等實物樣樣俱全,一並帶來。可是現在這種繁雜的形式都被省略了,只是送一包讓對方買衣服腰帶的錢,加上禮品目錄就行了。
訂婚禮品的內容是證婚人需經過一番努力才能確定的。要考慮到男女雙方的條件,又要使雙方交換禮品後感到愉快。訂婚禮品的金額一般按照資產情況酌情確定,男方以購買腰帶的名義贈送30 萬至40 萬日元,當然也有不到或超過這個數額的,而女方則以購買和服的名義將男方所送金額的一半回贈男方。但是,也可採用更加簡便的方法,即男方通過證婚人與女方談妥,只送應送金額的一半,女方則不必再回贈。交換禮品的方式已不像從前那樣繁瑣,在介紹人家進行交換訂婚禮品儀式,男女雙方和各自的父母親帶上訂婚禮品進行交換,這種簡單的方式已被廣為採用。
例如:雙方商定不搞過去老一套的儀式,禮品除了禮品目錄上的海帶、衣料錢等五洋規定的物品之外,別的不再添加,除此之外,應有《健康診斷書》。
當雙方偕家長一起到達介紹人家裡後,便開始交換禮品。先由男方向證
婚人問候,再交上訂婚禮品,男方說:
「今天我帶來了訂婚禮品,請您讓對方收下。」
證婚人答:
「今天是吉日,衷心祝賀你」。
隨後,證婚人把男方的訂婚禮品放在壁龕上。女方也同樣送上禮品,由證婚人將禮品放在男方禮品旁邊。
男女雙方及家長一起入座,證婚人說:
「安男和富士子的親事已經圓滿成功,我們表示由衷的祝賀,訂婚儀式簡略,下面讓我們交換訂婚禮物」。
男方家長說:
「這一次承您多方照料,深表謝意。拜託您了」。
證婚人起立,取來男方的訂婚禮物放到女方跟前,放的時候,要讓女方容易看清禮物上的文字。隨後,證婚人說一句「恭喜你」,大家都致謝意。女方馬上看完禮品目錄,把事先准備好的「接受書」遞交證婚人,由證婚人轉交男方。
接下來,由證婚人以同樣方式把女方的訂婚禮品交給男方,然後再次向男女雙方表示祝福,其他人則再次向證婚人表示謝意。向對方贈送訂婚戒指本來是西方人的習慣,但是,近年來日本人訂婚時贈送戒指的人越來越多了。訂婚戒指意味著純潔無瑕,因此往往選用鑽石或
藍寶石,在戒指上鑲上四顆這樣的小寶石。男方往往挑選鑲有與女方生日相符的誕生石的戒指贈送女方,女方則贈給男方手錶,領帶夾等同額的紀念品,以此來取代訂婚禮品。
這樣的禮物具有永久性紀念的意義,因此,贈送者可以在上面刻上贈送的年、月、日。
此外,除了衣著首飾品之外,送些新家庭必用的什具和傢具也是很好的辦法。
慶祝榮升、慶祝新房落成、慶祝結婚紀念日、慶祝生日、入門拜訪都是必要的送禮場合。
帶禮品去時,問候完畢便送上禮品,附帶說明這是家鄉的土產啦、是自己家做的啦,或是具有什麼其它特殊意義的禮品。日本人很細心,如請大家品嘗,進會客室前,先邀請接待的傭人道:
「一點粗心,請您也嘗嘗。」
2、日本人的送禮有哪些習俗和禁忌?
送禮,在日本更是習以為常,同事的榮升、結婚、生孩子、生日、過節等都會贈送禮物,這種禮儀既是歷史的遺風,又被賦予了時代新意。送禮之習,在商務交往中同樣風行。給日本客人送一件禮物,即使是小小的紀念品,他都會銘記心中,因為它不但表明你的誠意,而且也表明彼此之間的交往已超出了商務的界限,也說明你對他的友情,重視了他的面子,他就沒法忘記你的「恩情」。日本人不喜歡在禮品包裝上系蝴蝶結,用紅色的綵帶包紮禮品象徵身體健康。請記住,不要給日本人送有動物形象的禮品。
接受日本人的邀請,也有一定的講究。例如應邀參加正式的宴會,則應鄭重其事,梳妝打扮,西裝革履;即使是首次見面,也要輕裝打扮。但如果是參加郊遊,或其他的文娛、體育活動,就可以隨便一些。
3、日本送禮物有什麼禁忌
送日本人禮物的禁忌如下:在遇吉事,送禮中喜用黃白色或紅白色,在遇不幸事時,送禮慣用黑、白色或灰色。日本人對送禮特別忌諱「9」,會誤認你把主人看作強盜。日本人送禮時,忌諱送2萬日元和2的倍數。」
包裝禮盒的禁忌
日本人送禮的禮盒要用硬紙繩捆綁,這種硬紙繩一般要5根一組,也有7根、9根的。
原因就是,日本人認為奇數是陽數,象徵吉祥;偶數是陰數,象徵凶事。
倘若用了雙數的硬紙繩打點禮品盒,也是犯忌。
這種硬紙繩分為紅白和黑白兩大類,紅白表示吉祥喜慶,黑白表示凶事。
日本人也很講究禮物的包裝,在顏色方面,因為日本人大多數信奉神道和佛教,所以黑白色代表喪事,綠色為不祥,紫色表示憂郁悲傷,也不宜用紅色包裝紙,就連國內流行的明亮彩紙也會被認為太過花哨,不夠莊重。所以一般會採用花色紙張。
圖案花色方面,日本人對有狐狸、獾圖案的東西甚為反感,因為狡猾狐狸是貪婪的象徵,更喜歡的圖案是松、竹、梅、鴨子、烏龜等。
不送「裸禮」
前面提到,日本人在細節上很講究,對於包裝十分用心。
如果送別人現金,一定要裝在信封裡面,最忌諱直接用手遞錢。
而裝錢的信封也都是有正反面的。
為喜慶的事情送錢,要把紙幣有人物的一面與信封正面相吻合,如果是為喪事送錢,就要把紙幣有人物的一面面對信封的背面。
不要送「實用」的禮品
日本人送禮最多的是工藝品、紀念品之類。
在日本,大到雕塑,小到書簽,都做的盡善盡美。其實這一點也是繼承了日本人「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傳統思想。
他們無論大小事務都有序進行,在生活中更是把每周的衣食住行規劃妥善。
如果給對方送一些生活必需品之類,反而是沒有太大用處,而且處理起來非常麻煩。
因此,很多人就選擇一些「不實用」的禮品,因為收禮的人可以轉送給別人,那個人還可以再轉送給第三者。
4、給日本人送什麼禮物最好?
茶葉,野生紅茶,中國的絲綢和名酒及中葯,對一些名牌貨也很喜歡,中國的文房四寶、名人字畫、工藝品等
5、日本人過年過節也和中國人一樣喜歡送禮嗎?
日本人一年有規定的兩次送禮。年中的「お中元」和年底的「お歳暮」一般是送給上司,親戚,朋友等。所以每年一到送禮的季節,商店裡專門擺上各種禮品。茶葉,咖啡,酒,肉腸,大馬哈魚等。你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禮品。離得遠的人可以通過免費郵送幫你寄走··
平常日本人不太送禮。像中國人辦什麼事都要送禮,走後門的不好習慣基本上沒有的···
6、日本人送禮方面的禮儀
日本人比較喜歡送禮物!日本人在送禮時,多採取這樣的作法:即送些對主人毫無用途的禮品,因為收禮的人可轉送給別人,那個人還可以再轉送給第三者。
日本人對裝飾有狐狸、獾圖案的東西甚為反感,因為狡猾狐狸是貪婪的象徵。
到日本人家作客,攜帶的菊花只能有十五片花瓣,因為只有皇室帽徽上才有十六片瓣的菊花。
接送禮物要雙手,不當面打開禮物,當接受禮物後,再一次見到送禮的人一定會提及禮物的事並表示感謝。
送的禮物忌送梳子,因為梳子的發音與死相近。
一般人不要送菊花,因為菊花一般是王室專用花卉。
日本人有不少語言忌諱,如「苦」和「死」,就連諧音的一些詞語也在忌諱之列,如數詞「4」的發音與死相同,「42」的發音是死的動詞形,所以醫院和飯店一般沒有4和42的病床和房間。用戶的電話也忌諱用「42」,監獄一般也沒有4號囚室。
「13」也是忌諱的數字,許多賓館沒有「13」樓層和「13」號房間,羽田機場也沒有「13」號停機坪。
在婚禮等喜慶場合,忌說去、歸、返、離、破、薄、冷、淺、滅及重復、再次、破損、斷絕等不吉和凶兆的語言。
商店開業和新店落成時,忌說煙火、倒閉、崩潰、傾斜、流失、衰敗及與火相聯系的語言。
交談中忌談人的生理缺陷,不說如大個、矮子、胖墩、禿頂、麻子、瞎聾、啞巴等字眼,而稱殘疾人為身體障礙者,稱盲人為眼睛不自由者,稱聾子為耳朵不自由者等。
日本人抽煙多喜歡自己抽,很少主動敬你一支,因為日本人認為香煙是有害身體的。
高聲說話,定睛凝視他人,手插在衣袋裡以及用手指指人,都會被認為是對人不恭敬。
在交換名片時忌諱從屁股後兜里掏出或裝入,這是對人極不尊敬的舉動。
忌三人並排合影,那是因為站在人間的人有受制於人之嫌。
寄慰問信忌用雙層信封,雙層被認為是禍不單行;寄信時忌倒貼郵票,因為它暗示著斷交。
到日本人家作客應預約在先,非請莫進,非請莫坐,忌諱窺視卧室,不得翻弄除書報以外的東西。
忌諱在眾人面前接吻、擁抱。朋友在一起時不單獨一個人吃口香糖之類的東西。
日本人大多數信奉神道和佛教,他們不喜歡紫色,認為紫色是悲傷的色調;最忌諱綠色,認為綠色是不祥之色。
日本人忌諱荷花,認為荷花是喪花。在探望病人時忌用山茶花及淡黃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願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圖案的東西或禮物,因為它是皇室家族的標志。
日本人喜歡的圖案是松、竹、梅、鴨子、烏龜等。
招待客人忌諱將飯盛過滿過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
不能把飯盛得過滿或帶尖。作為客人就餐時,忌諱只食用一碗就說夠了,第二碗飯即使是象徵性的,也應要求添飯,只吃一碗認為是象徵無緣;
忌諱用餐過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撫摸、整理頭發,因為這是不衛生和不禮貌的舉止;
日本人使用筷子時忌把筷子放在碗碟上面。用餐時,不能把筷子插在盛滿飯的碗上。因在死者靈前的供桌上往往筷子擺成這種形式。
給客人盛飯時,禁忌把整鍋飯一下分成一碗碗的份飯,因過去給囚犯盛飯時多採用這種方法。
吃飯時禁忌敲飯碗,據說這是因為人們迷信敲碗聲會招來餓鬼。
忌諱往糕上撒鹽和撕拉著吃糕。
忌諱在鍋蓋上切東西。
忌諱往白水裡放湯。
著過筷的飯菜和動過口的湯,不能吃到一半剩下。攜帶食物外出郊遊時,禁忌把吃剩的東西丟在山裡。據說這是擔心吃剩的東西會招來鬼魂。
忌諱把紅豆飯澆上醬湯吃。迷信這樣做會在結婚時遭雨澆。
帶腥味兒的食品禁忌用作祭祀神佛的供品。
供過神靈的食品忌諱讓女孩子吃,認為這樣做會使女孩長大後姻緣不合。
在宴會上就餐時,忌諱與離得較遠的人大聲講話。講話時禁忌動手比劃和講令人悲傷或批評他人的話。
在有關紅白喜事的宴會上,禁忌談論政治、宗教等問題。
在較大型的宴會上因故要中途退場時,禁忌聲張,否則會使主人不歡,他人掃興。
就餐時禁忌口含或舌添筷子,忌諱含著食物講話或口裡嚼著東西站起來,否則會被認為缺乏教養。
日本人飲食中的禁忌,在日本的不同地區或家庭還有許多。譬如有的人家正月忌食雜煮;有的村或部落忌食雞肉或雞蛋等。但是,吃飯或喝湯時發出聲響,日本人不僅不忌諱反而歡迎。因這種行為往往被認為是用膳者對飯菜的贊美或吃得香甜的表現。
在日本,招呼侍者時,得把手臂向上伸,手掌朝下,並擺動手指,侍者就懂了。
談判時,日本人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字形,你若點頭同意,日本人就會認為你將給他一筆現金。
日本人送禮時,送成雙成對的禮物,如一對筆、兩瓶酒很受歡迎,但送新婚夫婦紅包時,忌諱送2萬日元和2的倍數,日本民間認為「2」這個數字容易導致夫妻感情破裂,一般送3萬、5萬或7萬日元。
禮品包裝紙的顏色也有講究,黑白色代表喪事,綠色為不祥,也不宜用紅色包裝紙,最好用花色紙包裝禮品。
禮物應該包裝好,不要用白色或色彩明亮的包裝紙,因為在日本文化里,白色象徵死亡,明亮的顏色則會顯得過分花哨,不夠莊重;
不要出人意料地拿出禮物,拿出禮物前應該設法婉轉地告訴你的客人,說你准備了一份小小的紀念品;如果是和一班客人會見,要麼向全體贈送一份禮物,要麼向團體的每一個人送禮;如果是向全體客人送禮,要在所有人集合過來之後再贈送。只向團體里的某些人送禮,會被看作非常失禮的行為。
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辦公室,而是在會議室、接待室,他們不會輕易領人進入辦公機要部門。
拜訪日本人的家庭,要事先約好。進入日本人的住宅時必須脫鞋。
在日本訪問時,窺視主人家的廚房是不禮貌的行為。
與日本人交談,不要邊說邊指手劃腳,別人講話時切忌插話打斷。
三人以上交談時,注意不要冷落大部分人。在交談中,不要打聽日本人的年齡、婚姻狀況、工資收入等私事。對年事高的男子和婦女不要用「年邁」、「老人」等字樣,年事越高的人越忌諱。
在公共場合以少說話為好。乘坐日本的地鐵或巴士,很少能看到旁若無人而大聲交談的現象。
只有中文.........................................
7、中國和日本送禮習慣有什麼不同
日本來人送禮注重心意,不自在乎禮物貴賤,平常時光一盒小點心或一條毛巾、手帕等小件東西也是贈送親友的禮品,逢中元(中秋)、歲暮(年末)送的禮物會貴重些,比如地方特產的松坂牛肉、整條的鮭魚、整箱的啤酒等等。我在日本時就收到新搬來鄰居送的一條毛巾,互相打個招呼。
中國人送禮重面子,至少禮物的包裝要豪華,太便宜的拿不出手,怕對方看不上眼,太貴了又心疼,有的時候不送還不行,挺讓人頭疼的事。
8、去日本旅行給老人帶什麼禮物合適?
帶日本的點心,包裝非常精美小巧,或者帶白色戀人巧克力,也是裝潢很美也好吃。這些都很輕巧分量不重,但是好看好吃,老人喜歡新奇甜食。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