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員禮物
1、我決定要給老師送禮了,保育員也要送嗎
這個沒有必要,作為家長,同時也聽取過很多老師朋友的真實心聲,其實真的沒有必要給老師送禮。
我們都知道一個班的老師不止一個,還有保育員,或者你送禮的初衷只是給其中一個或者兩個老師的,可是為了一視同仁,最後只好送給所有教你孩子的老師和阿姨。
這經常糾結著這些送禮家長呢,首先得想什麼禮物最合適他們,年齡不一樣需求不一樣是吧。
角色性質
教師的角色不只是向學生傳授某方面的課本知識,而是要根據學生的發展實際及教育目標、要求,在特定的環境中採用特定的教學方法,通過特定的途徑來促進學生成長,教師這種角色是一種性質復雜的職業角色。一個人成長為這種角色需要經過復雜的、長期的學習過程。
教師角色的性質就在於幫助學生成長;或者說,教師是促進學生成長的人。
2、保育員送老師什麼禮物好
鮮花。花的品種方面可以選擇劍蘭、向日葵、百合花等,寄託了對老師的尊敬,感恩老師傳達的正能量等情感。
3、教師節送幼師還有保育員奶奶什麼禮物好
我覺得禮物現在還是送佛珠手鏈、風水手鏈比較有心意
佛珠手鏈戴在手上,就是時時刻刻提醒人們要慈悲,時時刻刻修行,從善去惡。歲月靜好,你還未老,我怎敢老去?小葉紫檀、水晶瑪瑙,重溫愛情的誓言,親情的可貴,留言共勉,寫下身邊的故事,感念真愛可貴,一串佛珠,鏈接知心愛人!能保佑你們的感情更牢,幸福甜蜜的愛情永遠伴著你;美滿幸福的親情伴隨著你,一串風水手鏈,兩顆幸福心;相約共盟誓,此生不分離。
不同的飾品有不同的意義,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請回適合自己的開光飾品,也祝願點開這篇日誌的你交到好運!我們要知道 我所帶的 物件 為啥帶,這樣 效果為佳比如你帶對鏈 是為了兩人關系更好 心更近你們帶上時帶有這樣的 心情每次看到手鏈 不遠離多遠 都不遠因為 心在裡面還有頻率在本身是一對 相同的 」 有喜歡的掛飾的,可以請回家佩戴,交來好運。我們的飾品是上海玉佛禪寺高僧加持開光,有開光證書。
以愛為名-濤哥風水飾品精選10款精品藏制佛珠正式開始亮相,從選材,定製,空運,加持,到拍照上架,前後歷經一個多月的時間,濤哥精選的10款精品藏制佛珠今天正式開始亮相,發來心願的有緣人可真不少,祝福有緣人全家康泰,福囍安寧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4、想給老師送點東西不知道送什麼合適請大家提個建議
別出心裁敬恩師
新 「電子禮物」寄真情
「送給您一隻小綿羊,您工作累了看看它就好了。」昨天,北京第一實驗小學徐老師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隻可愛的綿羊屏幕伴侶。徐老師高興地告訴記者,這已經是她收到的第6份電子禮物了。現在,她已經有了4隻電腦小寵物和兩個超級炫酷的屏保程序。
北京小學五年級學生李某說,這兩天班裡不少同學都在偷偷打聽老師的電子郵箱和手機號碼,准備在教師節給老師一個意外的驚喜。「為了不發重,前兩天這些同學還特意開了次協調會,各自挑好了自己喜歡的電子賀卡和簡訊。」李某神秘地對記者說,他准備發給老師的賀卡是特意讓爸爸幫著做的「保留節目」,絕對經典。
奇 帶著老師去健身
上周末,剛畢業不久的小吳和班上幾個「死黨」一起,請大學時的班主任俞老師去健身中心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天。保齡球、沙壺球、健身器械……幾個小時下來,一直嚷著玩不動的俞老師也開始像年輕人一樣大叫著爭比分了。
小吳說,上大學時她就覺得年近不惑的俞老師有點發福,可每次拉著老師打球或做其他運動,都被老師以「玩不動」為由「嚴詞拒絕」。這回自己掙錢了,就決定借著教師節帶老師體驗一下這種運動量不算太大的「高雅運動」。
「我好久沒這么玩過了,感覺變年輕了。」出了一身大汗的俞老師看起來心情不錯,「以後,我也得時不時來這兒健健身。」
北京第二聾人學校高輝老師昨天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節日禮物——一張演講比賽的獲獎證書。高老師激動特 我的聲音送恩師 地告訴記者,這份禮物是該校初三學生隗某在「亞都杯首都學生演講比賽」上獲得的,當時與她一起參賽的有來自北京10所大、中、小學的數十名學生。
高老師說,隗某小時候因發高燒致使耳神經損壞達80餘分貝,很難聽清外界的聲音。剛來學校的時候,她只能模糊地說一些簡單的詞語。學校的老師就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她練習發音,有時一練就是一整天。現在,隗某的語言水平已經基本接近正常人,這次演講比賽,她演講的題目就是「老師,您辛苦了」,在座的評委都為她充滿感情的演講所感染。「這張獎狀是我教師節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教師節送禮的風波
我女兒九歲,酷愛石頭。無論走到哪 ,都特別愛收集石頭。她收集的石頭大小不一,形態各異,五顏六色。每次碰到稀奇古怪的石頭,她都會欣喜若狂,彷彿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大呼小叫,如果旁邊有人,一定會被分享她的喜悅。閑來無事,她常常會拿出珍藏的石頭,細細把玩,左右細觀,愛不釋手。家裡來了客人,沒說道兩句話,她准會 拿出她的寶貝,讓人看。我們誰都不能動她的石頭。石頭,只能她拿給我們看。
9月9日一放學,她趕緊做完了作業,爬在那沉思。我見了忙問:怎麼了?教師節到了。她說同學們都商量著給老師送禮物呢。她也想給自己喜歡的老師送上一份禮物。她說在想給老師送什麼禮物好。我便忙著給她出注意。說了好幾個建議,她都覺的不好。我也沒轍了。等吃過晚飯,她又在把玩那些石頭,好像有些心不在焉,突然只聽見她說:有了!我選我最喜歡的石頭送給老師,作為教師節的禮物,我們都說好。看她專心致志拿著她的珍品,仔細挑選,態度很認真,心裡也就放下來了。
沒想到事情的結果並不是這樣:下午放學回到家,看見女兒撅著嘴。我忙問怎麼了?她一臉的不高興,說:別人給老師送的禮物可多了,可好了,有的送的是鮮花,有的送的是禮品盒 ,有的送的是字畫、、、、、、 就是我送的東西最不好。沒面子、、、、、、
說著都快哭了。
我忙說:你送的是你自己最喜歡的石頭嗎? 她點點頭。
我問:你送給老師,老師不喜歡? 她又點點頭。
我說:老師是這樣說的嗎? 她帶著哭腔說:不是。
我說:你怎麼知道老師不喜歡? 她 回答:老師收別人的禮物都是喜笑顏開的,好驚喜的樣子。收我的禮物時,只是說了聲謝謝,那塊石頭,可是我最喜歡的呀。
我懂了孩子的困惑。面對孩子的困惑,我無言以對 。
想了好久,我給女兒說:不管老師喜不喜歡你的禮物,你當老師喜歡就行了,老師以後會喜歡你的禮物的。你的目的是把美好的祝願送到,你已經做到了,而且做的不錯!
話是這樣說,但我不知道明年的教師節,我女兒會不會和她的同學一樣,給老師買一份「精美」的禮物?我心底里直犯嘀咕。
教師節第二天,女兒笑眯眯興沖沖跑到我跟前說:媽媽,今天老師當著全班,表揚我了,說我送的禮物最珍貴,她最喜歡!還說明年教師節,她不再接受大家的禮物——除非是美好的祝福。。。。。。
女兒說著什麼,我沒有聽清了,只覺心底湧起一股暖流——那是對老師的崇敬之情!
【教育碰碰車話題003】「你給老師送過禮物嗎」入選討論帖
文/塵心無痕
【主持人語】在帶養孩子的過程中,許多家長都會碰上或這或那的教育難題。《家庭·育兒》雜志推出「教育碰碰車」欄目,特與藍袋鼠教育沙龍聯合主辦「教育碰碰車系列話題討論活動」。每期均有家長朋友感興趣的話題,希望您能把自己的經驗與藍袋鼠朋友以及《家庭·育兒》的廣大讀者分享。文長勿超過350字,若您的觀點被採用,將贈當期雜志一本。
註:請本期話題入選者將您的真實姓名、地址、郵編發用悄悄話發到主持人一諾千金的留言簿。
【本期話題】你給老師送過禮物嗎?
【主 持 人】憑欄聽風、一諾千金
三八節那天,諾諾從學校回家對我說:
「媽媽,今天好多同學都給老師送了禮物,有送賀卡的,還有一個同學給老師送了一大束花呢。」
「那你送了嗎?」
「沒有。」
「今天給老師畫個賀卡,明天送去吧?」我跟諾諾商量。
「不,我不送了。」
再說什麼呢?我希望孩子能夠有感激的心,知道老師的辛苦,送點小禮物可以表示一下孩子還有我們家長對老師的感謝。但是我又怕孩子以為送禮就是一種人與人的交流的最佳方式,以後遇到什麼事首先想到的就是送禮,本來發自內心的情感帶上了世俗的味道,禮物由小而大,問題可就嚴重了。朋友間收受禮物本是件很平常的事,到了老師這兒,卻那麼讓人為難。
很快就到教師節了。碰到這樣的節日都是孩子們給老師送禮的高峰時期,我們當家長的應該怎麼處理呢?
七七(湖北):
我不贊成給老師送禮物
老師對每個孩子的教育和感情應該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為某些家長送了禮就產生偏差。現實社會中確實存在某些孩子因家長送了禮而得到與眾不同的待遇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責任在是家長而不是孩子,孩子的心靈是純凈的,不應該讓他們受到家長這種所謂「禮尚往來」的影響。如果孩子對老師從心裡產生了感情,我們應該幫助他們表達,而不是代替他們去做並不是他們心意的事。尊敬師長是應該由孩子自己來完成的。
周遊媽(廣東):
不一定非要送禮
兒子所在的幼兒園里有一些家長經常請老師吃飯,或者是去了國外給她們帶一些這樣那樣的禮物,可我很少這樣做,理由是我不喜歡這樣。但我仍然希望孩子在幼兒園里能夠多得到老師的關注,所以,我是這樣做的:
在教師節、元旦這些日子,我會親手插一個花籃或者組一盆花送到他們班裡(反正俺開花店的哈),祝願他們班的全部老師節日快樂;平時只要有時間,就自己接送孩子,順便和老師聊聊周遊的情況,聊聊如何教育孩子等等;當幼兒園有各種各樣的活動需要家長配合的時候,如提意見啦,出點子啦等等我都非常主動積極;
總之,想讓老師關注孩子,不一定非要送禮,但你可以讓老師知道,你自己是非常關注孩子的,老師也會自然而然地關注你的孩子。
qianz(美國):
贊成給老師送禮
逢年過節,學生給老師送點小禮物表示對老師辛勤耕耘的感激是應該的,這也是家長和學生對老師工作的肯定和尊重。孩子不應沾染世俗的銅臭,但也應該從小學會表達對老師和其他關心愛護自己的人的感謝。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給老師做禮物,或者去商店給老師挑選禮品。
我的父母和我的姑父姑母都是中學教師。他們很感激學生在教師節或其他節日送的禮物,會時常自豪地拿出學生送的禮物來「炫耀」,但對學生送的貴重禮物一般都會拒絕。我覺得大多數老師看中的不是禮物的輕重,而是禮物後面的情誼。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熟悉的教師們都是真心愛護學生的,花在學校和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比花在自己子女身上的要多得多。
當然也有少數老師會對送重禮的學生另眼相看。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們不能攀比。贏得老師和其他同學真正尊重的方式,不是送禮,而且自己的成績和才能。
碧水藍天(山西):
有時候真的很讓人矛盾
我的同事說了一件特有意思也特尷尬的事,過了年她去她兒子的老師家送東西,老師的孩子問:「媽媽,她是家長嗎?」老師答:「是一個阿姨!」老師的孩子奇怪的問:「那怎麼家長們現在還不來啊!」
還有一天,有個女士到我們單位和一個朋友聊起她上初中的兒子,真是無法說清她當時的表情、語氣和心情,記憶最深的是她說剛送了兒子的班主任一部手機不到半個月,那個老師卻被調到了別的班……
一個孩子要是因為個子小本來坐在前排,但是家長如果遲鈍的話,用不了多久就會被調到最側面或後面,上了課被提問的機會也是少而又少。這種情況下,家長們本來想對老師表達的心意也一絲一毫都沒有了,但卻怒在心裡,依舊面帶燦爛的微笑走進老師的家門。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末了,她們總是以這樣的無奈結束感慨。
驕傲(廣東):
送!並打算送到底!
1.送禮的目的性真的那麼明顯嗎?
每年的教師節、聖誕節,我都在貝貝書包里說放好禮物,一式三份,給三個老師。由貝貝自己送。「老師,媽媽說過節了,我就給你送禮物來了!」貝貝說的時候很坦白很開心,老師每次都是很開心,親親他,跟他「謝謝」。
這種送禮至少在我送禮一方沒有任何目的性,僅僅是提供孩子面對世界和他人的一個機會,培養他待人接物的一種應對能力而已。
2.禮物的形式和價值真的那麼重要嗎?
看到很多媽媽贊成「孩子自己表達心意」,例如做賀卡什麼的,覺得孩子自己做的東西裡面就有了他的心情,就能表達對老師的感謝,那麼這個禮就送得坦然多了——既符合了「時世」,又不那麼「庸俗」,絕對中庸的處理。而如果送貴重點的禮物,就好象帶有很強的功利性,而老師方也就只好「拒絕」以表示「清廉」。
我覺得,這種心態,無論「送」與「收」方都陷入了一個虛假的框框。
我不認為禮物的形式很重要。我真的不認為孩子在給老師做賀卡的同時,就一直做一直在想著「感謝老師」和「老師辛苦了」。
給任何人送禮,我都不揣摩她需要什麼喜歡什麼。給老師送禮時禮物的選擇原則是我們家有什麼就送什麼。我從來不鼓勵貝貝特意去挑選什麼或者去揣摩別人的喜歡,每次我都會告訴他「這是媽媽客戶給的樣板,太多了,媽媽用不了,送給老師吧」,而且也讓他把這個原因直接告訴老師——我們不是特意為你買的,是多了就送給你了。老師每次都笑得很開心。
我希望他從小就懂得資源分配不平均,需要盡可能佔有資源並且掌握重新分配資源的能力的經濟學道理。
3.感恩的心需要遮遮掩掩嗎?
送禮的原因,尤其給老師送禮的原因,當然不排除希望得到更多照顧的私心,但基本上還是以表示感謝為主。我更希望貝貝能學會坦然地、誠實地、大方地向世界表白他的心情,從小學會對世界感恩,學會表達感恩的行動。送禮無疑是其中比較直白比較容易「立竿見影」的一種行為方式。
對別人表示感謝,是個很光彩很堂皇的事情,對方會覺得榮耀,自己也會覺得自豪,為什麼不大大方方去做呢?送禮沒什麼不好,只要送的時候自己的心態是健康的、正當的,即給自己提供了多與人交往的機會,又做到了物盡其用,又把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何樂不為?!
桑榆(江西):
我給老師送書
小丫上一年級了,正好我讀到《心平氣和的一年級》,感覺非常好。於是又網購了兩本,送給小丫的老師,希望能好書共享。記得在小丫幼兒園時,我也給她班上的老師送了一本《捕捉孩子敏感期》。我認為,無論是各種教育信息還是心得體會,既然成書,就可以用來共享。而小城小地,老師不一定有這樣的時間和精力去發掘,既然我有幸先睹,受益非淺,那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所以我贊成給老師送上合適的禮物,既是為了交流,增時彼此理解,也是為達成共識,一同朝前走。
蝶舞季節(四川):
送過一次
那也是至今為此給琪兒老師送的唯一一次禮物。其實對於送禮,我心中是有抵觸情緒的,因為師生情誼本來是一種很純凈純粹的情感,禮物摻雜於其中反而會破壞這種情感。孩子其實對這些是很敏感的,特別隨著年齡增大,孩子會出現攀比心理或者抵觸心理,給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好的影響。
據說有一次教師節,有孩子居然給老師送了一個金戒指,許多孩子送出的卡片之類連看也沒看就被扔在一邊,甚至有老師發話孩子們不要再送這些無用的小紙片,很是讓人震驚。時下很多送禮的家長,是帶有私心的。我不願意孩子過小就被過重的人情消費套住,不願意孩子因過節而緊張。
若橘 (浙江):
每年送兩次
中秋節一次,放寒假前一次,但教師節我不送,女兒有口頭對老師祝賀,做賀卡給老師,我都支持。
我不僅僅送禮物給老師,當然是有感而送;我還寫表揚信給老師,當然要實事求是。一個原則:為了孩子。
我就是這樣的想法:人總是需要交往的,老師也是我生活裡面的社會關系,有來有往非常正常。這對於老師和家長順暢的交流溝通很有幫助。我送的禮物不重,但絕對是我精心挑選的,細心觀察老師的喜好和個性選擇不同的禮物。就拿去年寒假前來說,女兒的一個老師比較注重打扮,我就選了一枝口紅,顏色非常適合那位老師;另一位老師很樸素,但我留心到她是騎自行車上下班的,我就送了一雙暖暖的手套給她;還有一位生活老師,因為年紀比較大,又快過年了,我就送了一袋食品給她。幾位老師都非常開心,我花錢不多,但老師們感覺到我不是為了拍馬屁而敷衍她們,而是真心用心地和她們交往。大家感覺都很自然,關系也相處得越來越好,越來越真實。
說到底,老師也是普通人,我想老師對女兒真心實意,我也要對老師真情實感。目前這些事情,我是讓女兒迴避的。但以後女兒大些了,我也會在合適的機會讓她慢慢了解。
送不送禮,送什麼禮都不是關鍵,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動機。家長的目的不健康,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各種負面效應。
煙花三月(北京):
堅決反對給老師送禮(禮物指實物)!
記得剛讀師范院校的時候,老師第一節課就講了師范二字的含義:學為人師,行為師范。要做好一個老師,其職業道德要求是比較高的。但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下,教師的職業素養並不是太高。
給老師送禮的目的,無怪乎讓老師對自家的孩子引起重視,另眼相待。接了家長的禮物,老師難免投桃報李。那麼那些下崗職工、農民工子女的孩子因為送不起禮物就該排除在老師的視野之外?
送得起的是否又有一個攀比?
我一直灌輸孩子贏得老師的喜歡靠得是優秀的道德品質、好的學習成績,不要和人家比吃、比穿、比玩。送禮之風在中國是一種被扭曲的現象,但願我們的孩子不要過早地沾染這個不良風氣!
華娘(上海):
出於愛心送禮
小兒進幼兒園後經過一年多的磨合,終於自己主動要求去幼兒園啦,老師和保育員的名字也頻頻出現在小兒的嘴裡。我喜歡小兒喜歡的,我給辛勤工作的老師和保育員分別准備了兩樣禮物:以老師個人照片製作的高級水晶相框和老師與小朋友們生活的照片畫冊——老師個人的照片當時我是討來作紀念的,與小朋友的生活照片是平時接送小兒及參加幼兒園親子活動或正面或偷偷拍下來的。
結果1:老師們都非常感動於我的這份禮物
結果2:送禮後的我是快樂著的。
其實給不給老師送禮?給老師送什麼樣的禮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出於真心和愛心。如果是出於想讓老師對自己孩子獨愛的私心,我勸大家還是免了。試想,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如果因為禮物的多寡和貴賤而獻出自己的愛,那麼,這種沒有職業道德和忠誠情感的老師,會真的愛你的孩子嗎?
5、在公家當保育員會有什麼福利呢?
在公家當保育員的福利的話,一般就是五險一金,還有節假日發放禮物,加班有三倍工資,還有外出旅遊等等
6、幼兒園送禮不給保育員合理嗎
建議給保育員阿姨也送一份,畢竟幼兒園除了平時上課,出力最多的還是保育員,老師只負責教學,平時的雜七雜八的事情都是保育員在默默地付出。禮物不需要多麼貴重,重在心意。為了不顯示不同老師不同待遇,建議送一樣的禮物,包括保育員阿姨。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