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喪事忌諱送禮
1、在農村,老人常說「喜不送傘、喪不後補」,婚喪嫁娶真有講究嗎?
在農村,老人常說「喜不送傘、喪不後補」,這等婚喪嫁娶有何講究?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通常講究禮尚往來,上門送禮就是一種拉近親朋好友關系的方法,特別是在婚喪嫁娶的重要場合,送禮有著許多的講究,所以我們在這些場合必須慎重,注意這些禮儀習俗,不可誤了親朋好友之間的融洽關系。
「喜不送傘,喪不後補」這句老話說的就是農村有關喜事和喪事送禮方面的一些忌諱,中間還有一句叫「壽不送煙」,這樣就把農村人祝賀親友鄰居家結婚、做壽過生日以及辦喪事這三個場合送禮上禮的要領和講究講了個明白。
喜不送傘
這個「喜」指的是婚嫁這樣的紅喜事,其意思是說在別人結婚的時候,如果你要送禮的話,那就不要送雨傘之類的禮物了。因為雨傘的諧音是「散」,這樣寓意不好,會讓人家對你產生誤會,認為你不祝福這對新人,反而是讓人分手。另外如果是送水果的話,也忌諱送梨子的,同樣是因為其諧音「離」。在結婚這樣喜慶的日子,萬事都圖個好兆頭,希望大吉大利。不過現在一般送禮物的比較少了,都是直接送紅包了,有些還會手機發紅包。
喪不後補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有親人或者是朋友去世了,但是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不能前來弔唁,那一旦錯過了葬禮,就不要再抽時間來「補禮」了,這個是大忌。在農村裡誰家如果有老人去世了,那不僅親朋好友都會來參加葬禮,而且村裡基本上家家戶戶也回來幫忙。
一來這樣是表達對老人的敬意,送老人最後一程。二來也是為了安慰一下去世老人的親人,對他們表示關心,勸說他們不要過於傷心難過。可如果沒時間不能參加,那就當這個事情翻篇了,不要在當著他們的面再提此事,尤其是做出「補禮」的傻事,那樣很有可能關系就此斷交。
2、喪事可以先送禮嗎?
這個首先你要先確認你所在地區的習俗。如果習俗都是辦理完喪事後再送禮,那麼你先送可能會引起主人的不滿。如果當地沒那些習俗,那就無所謂了。另外還要看你和主人的關系了。如果關系很好,而你又恰巧有特別緊急重要的事情處理,那你可以先把禮給對方,同時一定要和對方解釋清楚,免得對方心裡有隔閡。
3、送喪禮有什麼忌諱
送喪禮有什麼忌諱
送喪禮有什麼忌諱,眾所周知,中國葬禮,很注重傳統禮儀。參加葬禮是一件很嚴肅而莊重的事,除了隨禮錢外,我們還需注意穿著,下面看看送喪禮有什麼忌諱及相關資料。
送喪禮有什麼忌諱1一般情況下,我們的親戚朋友遭遇死亡的時候,我們都會收到喪事的通知,而我們往往也是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表示我們對死者的緬懷,有的是電話問候,有的是當面問候……不過,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親自問候,因為這樣才有誠意。
當面去弔唁,一定要記得帶上你的禮物和問候,而且一定要根據情況送去不同的禮物。那些高齡的老人故去,安安靜靜的因為「老」而去世的。這種情況是任何人都無能為力的,故而,這類悲傷會減輕一些。另外一些就是「哀喪」,這些死亡一般都是由於意外造成的,例如:車禍、疾病等,總之是年紀很輕就去世的,這是最令人悲傷的。
不過,喪事總歸是一種悲痛的事情,在弔唁的時候要顯示出悲傷的情緒,更要說些安慰當事人的話。那麼,禮物需要選擇哪些,都有什麼講究呢?
1、在追悼會上人們常常送的就是一些禮金,這是一種約定俗稱的交往禮物,又是你的一份心意,畢竟在開追悼會的時候總是需要花費和開銷的`,你的禮金能夠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記得,這個禮金千萬不能用紅紙包裝,最好用白色或素色紙封套包好,在封皮上寫上「奠儀」、「帛金」之類的黑字並署名。
2、挽嶂、挽軸、挽額也稱禮悼,題詞不拘形式,通常以四字為多,多是直寫,橫寫的稱「挽額」。
3、祭奠禮品如贈送香燭紙錢、鞭炮、「三牲」、果品之類的祭祀用品,並隨祭品附送禮單帖。
4、花圈或花籃。鮮花或紙花均可,上寫有挽帶,有上下款,上款寫對死者的稱謂和極簡短的悼詞,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不過送的花也有些講究,因為每種花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不同的,總的來說送追悼的花,主要以黃色和白色為主,千萬不要送那些過於鮮艷的花。能送的花主要有:
(1)黃菊和白菊扎在一起表示肅穆哀悼。
(2)白菊表示真實的哀悼。
(3)翠菊表示追念和哀悼。
(4)黃色和白色的康乃馨表留戀之意,i者走好。
(5)白色大麗花可布置靈堂、靈車,寄託哀思、
(6)白百合在印度寓意對亡靈的哀悼。
(7)白玫瑰表示對故人的追思和哀悼。
(8)白色馬蹄蓮表示真摯的哀悼。
5、種一裸紀念樹。參加骨灰安葬儀式時,在墓地植一棵小松樹、小柏樹或萬年青之類常綠植物,象徵逝者如松柏常青,精神永垂不朽、
送喪禮有什麼忌諱2一、葬禮隨禮錢有什麼講究
1、單數為好:很多人隨禮錢喜歡200、800元的給,其實這並不好,因為偶數是「雙」,它與「傷」是諧音,有「傷心」的意思。當然了,很多地方並無此忌諱,大家跟隨大眾隨禮錢即可。
2、尾數加1:葬禮隨禮錢很多人是隨意給,但想表達更深含義的話,也是有講究的。比如在隨禮錢中加一塊錢,如301、501等,這寓意依依不捨,表達對逝者的悼念之情。
3、錢不用多:葬禮隨禮錢,根據雙方關系和自身經濟,一般幾百塊即可,不用太多。真有誠意,可以在網上給逝者建立一個網上紀念館,可免費貯存逝者生前影像資料,以此來追思祭拜。
二、葬禮穿著服裝忌諱
1、禁穿紅色衣服:葬禮是白事,而紅色衣服代表喜慶,穿這種衣服去參加葬禮會給人一種不尊重故去的人的感覺。
2、禁穿黃色衣服:黃色衣服看起來輕松愉快,而參加葬禮是一件很嚴肅而莊重的事;而且穿黃色衣服去葬禮還容易招來各種災禍,對於健康運不利,一定要禁止穿。
3、禁穿花色衣服:花色衣服過於鮮艷招搖,在參加葬禮的時候是不能夠穿的,無論是中式葬禮,還是西式葬禮,花色衣服都會被列為禁忌顏色。
小結: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參加葬禮是我們一生中必會遇到的事,為了尊重他人,也為了不給自己帶來災難,大家要注意穿著打扮,宜穿黑色或者灰色的衣服,衣服款式不要過於鮮艷花俏。另外,葬禮隨禮錢大家可以在1000以內湊成101、301、501、701、901來給。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看看下葬注意忌諱哪些。
送喪禮有什麼忌諱3參加葬禮「忌諱」多,這七點禁忌要牢記
一、忌遲到
逝者為大,人們准時趕到葬禮現場,這是對死者的敬意。為避免遲到,參加葬禮最好提前出門。如果不小心遲到了,進入葬禮現場時也要保持低調,不要做令人厭惡的事情。
二、忌空手吊喪
出席葬禮,不能空手弔唁,一定要先拿出禮金給喪家。若沒有準備禮金,至少要帶一束鮮花,以示對死者的尊重。
三、忌穿著艷麗
參加葬禮服飾應以黑色為主,整體風格莊重嚴肅,不可濃妝艷抹,以此表達對逝者的尊重。否則,就是對亡者的不敬,同時也會導致自己的運勢下降。
四、忌談論逝者是非
不管與亡者的關系如何,喪禮上都應該肅然起敬。對於逝者,不談論是非,以免觸怒逝者家屬。
五、忌玩手機
當大家都沉浸在悲痛中時,一聲響亮的鈴響,不僅打破了嚴肅氣氛,而且引起了參加喪禮眾人的厭惡。當你去參加葬禮的時候,建議把手機調到靜音或振動。此外,不宜一直玩手機,更不要在看手機時放聲大笑,這是對死者的極大侮辱。
六、忌走親訪友
喪禮結束後,一定要主動向喪家請辭,方可離開。剛剛參加完葬禮的人,既不能直接回家,也不能隨便到親戚朋友家裡,尤其不能到老人小孩家裡。因為葬禮陰氣比較重,剛參加完葬禮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陰氣,需要到人多陽氣重的地方走動,消耗掉多餘的陰氣。
七、忌體虛的人參加
體弱多病者、新婚不久的夫婦、懷孕婦女、或即將陞官的遠行人士,均不宜參加葬禮。以避免受到陰氣的侵襲,影響自己的健康及運勢。
4、白事隨禮的講究
白事隨禮的講究
白事隨禮的講究,每一個地方的風俗是不一樣的,所以人們到了一個地方的時候,是需要入鄉隨俗的。有的地方在白事隨禮上,是有講究和一些禁忌的。那麼白事隨禮的講究是什麼?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白事隨禮的講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白事隨禮的講究1一、給份子錢的時機:
葬禮上的份子錢什麼時候給合適?通常情況下,葬禮的場面都比較隆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想第一時間找到賬房(專門負責收份子錢的地方),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親朋前來弔唁,多數由管事者進行安排。先是簡單的寒暄,然後由管事者帶領親朋到賬房隨份子錢。也即親朋到喪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份子錢隨上,接著在管事者的安排下,向逝者行致哀禮。
二、份子錢金額為單:
和婚禮上的好事成雙、雙喜臨門不同。葬禮份子錢的金額要為單,實際隨份子時,金額多數為100元、300元、500元不等。這要根據親朋與逝者的關系或與逝者子女關系的遠近而定。之所以葬禮上的份子錢要為單,是因為人死只有一次,所以葬禮上的份子錢多數為單。
三、份子錢不能代隨:
葬禮上有句俗語叫「死者為大」,親朋為死者隨份子錢,表達的不僅是一種心意,更是對死者的一種緬懷。如果份子錢讓別人代隨,則說明這個人心意不到位,心意不誠,也即對死者的不敬。所以葬禮上的份子錢別人不能墊,最好不要讓別人墊,這樣對人對己都是比較好的。
四、份子錢過後不能補:
喪家辦喪事的頭天、第二天會設置賬桌,請人幫忙記賬,賬簿多是白本黑字。喪事出份子不能落後,辦喪事一般是三天,如果三天內因不知情,沒有到場,這個份子就不要隨了。依照習俗,喪事份子錢是沒有後補的。等別人辦完喪事才去隨份子錢,會讓喪主覺得你是在詛咒他。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家的喪事都已經過了,你還隨份子錢,這不是明擺著詛咒人家還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嗎?
五、份子錢要隨大溜:
無論你多麼有錢,葬禮上隨份子都不要太積極,更不能做愣頭青。隨份子前要和你的哥哥、姐姐、堂兄堂弟溝通好,大家隨多少你也隨多少,這樣顯得一團和氣。不要別人隨300元,你隨1000元,切記不能做這個愣頭青。這樣不但不能說明你多麼有錢,反而暴露了你是多麼的虛偽和無知。當然葬禮上沒有可比性的份子錢可以隨性隨,愛隨多少隨多少,只要你喜歡。
白事隨禮的講究2一、白事隨份子的忌諱
頭像朝向向外,這個頭像朝外指的是人民幣的人物圖像朝向手外,這是一直都流傳著的.規矩,不過現在很少有人帶現金出門了,可我們在參加葬禮的時候最好還是拿現金,然後讓現金的頭像朝外,一來這樣能顯示出我們的尊重,二來也有利於葬禮風水。
二、多為單數
在隨禮的時候,總錢數最好是單數,比如三百、五百、七百等等,葬禮不要成雙成對,所以一般不要給雙數禮金,否則會顯得好似在詛咒死者的另一半一樣。
三、忌從喪家帶回物品
可能有些喪家比較大方,當您隨禮了以後,他們就會給您一些東西帶回家裡吃,但這在風水學中是嚴格禁止的。
四、參加白事回來注意什麼
不要直接進家門,參加完白事不要立刻回家,不然這樣會將身上的晦氣帶回家裡,那麼要怎麼去晦氣呢,可以去附近廟宇道觀逛一逛拜一拜,或上一炷香,或者去人流比較大的大型商場逛一逛,總之去人流比較大的商圈轉轉,利用人多的陽氣把晦氣沖淡了再回家,祛除在葬禮上沾染的晦氣,然後再回家。
五、進門前拍拍衣服抖抖肩
回家進門前,拍拍衣服或者抖抖肩,把身上的或腳上的土抖落干凈,然後在門外把自己的外衣和鞋子脫掉再進門,然後就是洗澡,把所有的衣,褲,鞋,洗了,也可以在門口撒鹽。
5、「喜不送傘,喪不後補,壽不送煙」,老祖宗送禮的講究,啥意思?
這俗話在農村廣為流傳,農村是個「熟人社會」,鄰里之間知根知底,來往甚是密切。農忙時節鄰里之間相互照顧幫忙,農閑時串串門,或者到約定成俗的地方閑聊,因此相互之間誰家有喜事,難事都會前來,不過在人們交往過程中也存在許多的規矩講究,比如說在農村如果誰家生病,借的葯罐不能主動還,除非主家前來要。
尤其在一些比較重要的場合裡面。要是做事不到位或者做錯了的話,有時也會因為這些小誤會讓鄰里之間發生矛盾,導致不和睦現象的出現,最後不免被人們在背後說成失禮。
這句老話可飽含著「大學問」呢!
首先是「喜不送傘」:意思是說有親朋好友家裡有人結婚了,那就不能把傘作為禮物送過去,因為傘和「散」是諧音,這樣聽起來是不吉利的。其實除了這個講究以外,參加婚禮所送的禮物,還忌諱單數,一般都是雙數,因為民間一直有著「好事成雙」的說法,而送單數則有點不吉利。不過,如果是禮金則是例外了,比如999,、9999都是非常吉利的喲!
其次是「喪不後補」:其意思是說,如果親朋好友家裡有老人去世了,你因為一些原因沒有及時去弔唁,那也千萬不要等到出殯了以後,再去補禮。這個是非常忌諱的事,因為這樣會讓人產生誤會,誤以為你是詛咒他們家裡又有人去世。就算不上這樣,也會勾起別人的傷心事,所以避諱!
最後是「壽不送煙」:如果有人辦壽宴了,送禮的時候也是不能送香煙的,哪怕是很名貴的香煙也不可以。即便過壽之人是個煙鬼,也是不可以的。因為吸煙有害健康,而且就算是過壽之人很喜歡香煙,並不會說什麼,但是他們的家人會忌諱,並且親朋好友也會說三道四的。
6、白事回禮的禮品不要給別人好嗎?
白事的禮物不要了最好別送人,如果別人知道這個是白事的東西反而要對你不好,有的還會來罵你。最好丟了也別送人。
在民間,不同的地方喪事後回禮講究的也不一樣,有的地方回禮是給錢,包個紅包,也有的地方是按照以前的習俗,送白毛巾等等。
辦喪事的時候,主人家收到紅包時,很多地方的習俗是需要回禮的,也就是送一個小紅包給送禮者,這種紅包一般就是一塊錢左右,象徵著送禮者大吉利是。 葬禮上回禮毛巾或可追溯到明清時期的「孝帕」一俗,來知德《來瞿唐先生日錄》中有記載:「今俗有剪麻布散弔客,名為孝帛。殊不知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之縷,各有精粗;今不論精粗,而亂加人之首邪。」主家要分發給白布條給親友,謂之「散孝」。近現代則逐漸轉變為贈送更方便的白色毛巾
從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厚養薄葬,在回禮中也同理,不一定非要多麼貴重,心意到了就行,要避免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攀比,所以喪事後回禮不管是給錢還是給白毛巾都是可以的。
7、死人隨禮錢有什麼講究?
一、喪事禮金隨禮原則
原則一、根據民間說法單數比較好(比如100、300、500、700、900等等),避免偶數是因為「雙」與「傷」是諧音,有「傷心」的意思。當然,有些地方可能並無此忌諱,所以也不完全局限於此。
原則二、尾數加1(如101、301),一方面寓意依依不捨的意思,表達對逝者的悼念之情。另一方面因為按照中國傳統習俗,親友參加喪禮都會收到由亡者家屬送出、內含一元硬幣及糖果的吉儀。 一旦親友送出的帛金是整數,扣除吉儀內的一元,尾數便為九,導致喪事「長長久久」不吉利之意。因此,便要特別在帛金內加入一元,以便扣除吉儀內的一元後,不會以九字作結。
原則三、錢不再多,根據雙方的關系和自身的經濟情況來定,一般幾百元就足矣。隨著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也可以考慮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給逝者建立一個網上紀念館,可免費貯存逝者生前影像資料,可邀親朋好友一起獻花敬供,可留言上文選,隨時隨地追思祭拜,這樣更有新意,從長遠來看,也更有意義!
二、喪事禮金如何封包
一般是用素色紙、白紙來封包,常用的是白色信封。
白事活動中,遵循傳統禮儀既對仙逝者的尊重,也是自身文化素養的體驗。喪事禮金信封上怎麼寫?喪事禮金信封的寫法和注意事項。
三、喪事禮金信封寫法
按照古代的書寫習慣,一定要豎著寫,才能保持傳統的風格。這是漢民族的習俗,適用於大多數的地域。大多數都以舊式中文書寫法來寫,其要點如下:
1、豎寫;
2、從右至左,左邊行與紙面頂部空兩個字開始寫,「痛悼(哀悼)世伯(父親)大人x x x先生千古」;
3、正中行紙面上下空格近乎相當寫上,寫上「永垂不朽(英靈永存或與天地長存等)」等敬語;
4、末行從紙面底部估計空餘兩個字位置,寫上「世侄(兒或世友)x x x敬輓。即可。
注意:從紙面看,三行是從右至左,右中左一行比一行位置低。
四、喪事禮金、喪事封包注意事項:
1、白事送禮數額要單數,不能封雙數的禮包。單數表示不好的事情只此一回,如果是雙數,則寓意禍不單行,就會得罪主人家了。很多人習慣送禮包就封個大額的整數了事,可能不經意間就得罪人。一般封喪事的禮包都帶尾數,常用1做尾數,比如501、511等。
2、現在一些年輕人都沒有寫封包的習慣了,一般都是購買現成的商業封包直接送禮包,因此,一些年輕人就容易誤用封包,尤其是一些不懂人情世故和禮節的人,抓到一個就用,一旦用錯,很容易得罪人。白事封包不能用喜事的喜慶封包,市場上的那種現成封包,只能用大吉大利或是白事專用封包,千萬不要用恭喜發財、雙喜、賀等封包。
3、白事禮包一般不具名和致辭,把禮包送給相關司禮人員即可。有些人家親友多,司禮登記往往忙不過來,那就很可能會漏記收禮,送禮往往講究的是禮尚往來,如果你送禮了,主人家卻沒有登記,主人家可能會怪你,這樣是付出了沒好報,因此,對於這樣的情況,也可以具名,具體做法是:現成的白事專用封包不需要致辭,只在封包正面左下角具名「XXX敬」;那種無致辭的空白封包,則在正面頂部居中豎排寫上「牛眠之敬」,在左下角具名即可。
4、辦喪事的時候,主人家收到禮包時,很多地方的習俗是需要回禮的,也就是送一個小禮包給送禮者,這種禮包一般就是一塊錢左右,象徵著送禮者大吉利是。這種回贈禮包,送禮者是要收下的,不能拒收。
5、喪事送禮包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親人去世後,主人家一般都會派專人去給親友報喪,白事禮包一般就是在使者報喪的時候送出去,讓使者代收,這個使者往往也是兼任司禮人員,收到禮包後會登記在人情簿,然後回禮。
6、對於一些親友去世,有的人可能由於關系比較特殊,還要給逝者送花圈或是輓聯,一般也是交代主人家代辦了,在使者報喪的時候一並把這個代辦款交給使者,注意,要交待清楚代物款和禮包數目,避免使者弄混出醜。代物款不需要進禮包。
當然,這習俗已流傳多年,想要改變這種風俗是難如登天的,但是國人好面子的之風還是應當抑制的,喪事禮金的多少應依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
8、喪事隨禮的講究?
如下:1、謝謝關心,某某日,先父大人諱某先生走完了他坎坷而勞碌的一生,永遠地離開了他摯愛著的兒女和親友們。我們懷著萬分悲痛的情緒,在xx為他老人家舉行送別儀式,寄託我們的哀思,希望能參加。
2、多謝關心,希望在百忙之中前來參加我父親XX同志的追悼會。
3、xx昨日病逝,按照老人家遺願,喪事從簡,特告知各位親朋,感謝對她老人家生前和卧病期間的關心和照顧。
喪事禮金隨禮原則
原則一、根據民間說法單數比較好(比如100、300、500、700、900等等),避免偶數是因為「雙」與「傷」是諧音,有「傷心」的意思.當然,有些地方可能並無此忌諱,所以也不完全局限於此。
原則二、尾數加1(如101、301)。一方面寓意依依不捨的意思,表達對逝者的悼念之情。另一方面因為按照中國傳統習俗,親友參加喪禮都會收到由亡者家屬送出、內含一元硬幣及糖果的吉儀。
一旦親友送出的帛金是整數,扣除吉儀內的一元,尾數便為九,導致喪事「長長久久」不吉利之意。因此,便要特別在帛金內加入一元,以便扣除吉儀內的一元後,不會以九字作結。
原則三、錢不再多,根據雙方的關系和自身的經濟情況來定,一般幾百元就足矣.隨著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也可以考慮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給逝者建立一個。
可免費貯存逝者生前影像資料,可邀親朋好友一起獻花敬供,可留言上文選,隨時隨地追思祭拜,這樣更有新意,從長遠來看,也更有意義!
9、老人去世可以給別人送禮嗎?
老人去世的話,是可以給別人送禮,像這種是沒有關系的呀,正常來講,只要有需求的話,是可以進行送禮 。
10、請問喪事白包及喜事紅包禮儀
呃,都是要黏住的哦
紅包:紅白事必備的還禮習俗。一般給紅包是希望討吉利,討彩頭;也是紅白事家屬的心意。對於喜事發紅包,一般都可以理解。那麼喪事發紅包,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其實喪事原本是晦氣的事,所以當你幫你的人,或者你所借之物,我們都要為人和物去掉晦氣,那麼紅包就是這個角色(紅包數量家屬隨意,一般暨「月月紅」。封給喪家的要單數;喪家封給辦事的人要吉利數)。喪事中特別要給紅包的地方:比方為喪家開墓,挖金坑,接觸到遺體或者骨灰盒,車輛運送遺體或者骨灰盒,起瓚遷墳,撿金拾骨,封館,擇日安葬等。
確實中國的傳統觀念里,6(順利)和8(音同發,發財),都是吉利數字,一般常在喬遷或店鋪開張中,圖個口彩吉利。一般忌用4(音同死),喪葬禮金除外,4也有萬事如意的意思。在結婚的紅包中,一般不包單數,因為有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說法,就是2個人雙雙對對,不落單,所以單數的話,不吉利。
喜事我們都知道要圖吉利,送禮的數目不能帶不吉利的數字,其實,喪事也是要趨吉避害的,主人家也要圖吉利,因此,送禮的時候要注意數額,不能帶在人們習俗里認為不吉利的數字,否則會得罪人。
白事送禮數額要單數,不能封雙數的紅包。單數表示不好的事情只此一回,如果是雙數,則寓意禍不單行,就會得罪主人家了。很多人習慣送紅包就封個大額的整數了事,可能不經意間就得罪人。一般封喪事的紅包都帶尾數,常用1做尾數,比如501、511等,此外,有些地方也可以用3、6、9等代表單數,一般不用5、7,為了穩妥起見,建議都用1。
白事封包不能用喜事的喜慶封包,市場上的那種現成封包,只能用大吉大利或是白事專用封包,千萬不要用恭喜發財、雙喜、賀等封包。白事專用封包不需要致辭,只在封包正面左下角具名「XXX敬」;那種無致辭的空白封包,則在正面頂部居中豎排寫上「牛眠之敬」,在左下角具名即可。人們以「牛眠」、「得牛眠」、「卜牛眠」「牛眠地」的典故,喻埋葬先人、可讓後輩發跡興旺的墳地。牛眠之敬就是對逝者的尊重與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