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聖誕節禮物
送自己想送的禮物就可以了,外國的節日又沒有什麼講究。
2、去歐洲各國趕聖誕大集 哪些禮物值得買
法國:頂尖藝術家的浪漫燈飾展
法國從來不缺乏浪漫,巴黎更是世人矚目的焦點,在臨近聖誕的時節來到巴黎,能夠感受到巴黎聖誕季夢幻般的童話氣氛。作為傳統,老佛爺和春天百貨每年都會推出新奇華美的聖誕燈火,或者演繹著名的童話故事,或者搭建巴黎著名的建築,無論哪一種,都讓人目眩神迷。
每年這個時候,著名的藝術家和服裝設計師也都興致勃勃地參與聖誕燈飾的設計,營造千變萬化的燈火作為獻給這座城市的最好的聖誕禮物。香榭麗舍大道兩旁高大的樹木上掛滿了聖誕燈飾,中間的「燈火長廊」上車水馬龍,述說著這座城市本質上奢華與浪漫相互交織的氣質。在巴黎過聖誕,如同心中最美的夢境恍惚間化為了現實。
聖誕購物:巴黎隱藏在街巷中的小店鋪
當你沉浸在巴黎的浪漫氛圍中時,不妨放慢腳步尋找隱藏的一間間特色精品店,從家居擺設到首飾,都出自無名設計師手筆,但他們的創意讓你驚嘆不已。還可以去巴士底區走一走,那裡是外地設計師的聚集區,各家小店的設計風格來自於全世界,買到的東西絕對不會和別人有「撞衫」可能。有時間要去趟Opium小店,小店名字很特別,讓人首先聯想到聖羅蘭的香水品牌「鴉片」。不過,這個Opium專門出售最酷最新潮的波鞋,可以在這里找到許多款式不多見的新品,只此一家!還要去趟Sultan,一件專門賣T恤的店。帶有聖誕圖案的T恤是你回手禮不二的選擇。
哪些禮物值得買?阿爾薩斯的香餅、斯特拉斯堡的聖誕樹模型、葡萄酒等
傳說阿爾薩斯是聖誕節傳統風俗的發源地:17世紀初,人們一次將伐自孚日山的樅樹精心裝飾後作為聖誕樹。以後每年的聖誕夜,家人和朋友都會圍坐在聖誕樹下,拆開收到的禮物,分享彼此的歡樂。盡管法國各地都有不同的聖誕集市,因為這里是聖誕樹的故鄉,遠近的人們都會專程來此聚會,售賣手工藝品、美酒和糕點。
標有「布萊代勒」商標的各類小點心以及阿爾薩斯產區的葡萄酒不得不買,此外推薦購買這里的「馬槽」和小泥人。非歐盟遊客當天在同一家店購物超過175歐元可以申請12%退稅。
德國:從城市到鄉村,全民一起「趕大集」
雖然一到了12月,整個歐洲的各個地方都會出現聖誕市場,但是對於遊客來說,德國的聖誕市場是整個歐洲最受矚目的一個。在法蘭克福有著德國人自稱最古老的聖誕市集,單開閉幕儀式典禮,紐倫堡聖誕市集無疑是最正宗的。好比春節時北京的廟會,慕尼黑聖誕集市有:瑪麗亞廣場的聖誕市場、聖誕馬槽市場和慕尼黑冬日童話、中世紀聖誕市場、霍亨索倫王室廣場聖誕市場、粉色聖誕市場……在聖誕十二月中跑遍全部聖誕集市幾乎是要累斷雙腿的事,但這也同樣是德國人最引以為豪的過聖誕方式。
聖誕購物:古老的儀式和滿街跑的「切糕」
在德國紐倫堡,當地市集起源於16世紀早期,雖然不算是最古老的聖誕市集,但卻名遍歐洲。這除了自身規模、持續時間等指標過硬外,它的輻射力和影響力也讓整個世界的聖誕節都過得有那麼一點紐倫堡色彩。每年,紐倫堡聖誕市集從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一直持續到平安夜。冷清了一年的老城廣場一下子就被各色聖誕小店擠得密不透風。那已有幾百年歷史的石板路,街巷邊的老路燈,彷彿獨居老人一下子看到兒孫齊聚的景象。
就好像我們炮竹鳴鍾一樣慶祝新年伊始的來臨,紐倫堡聖誕集市也有一個古老的開幕儀式。一個當地金發女孩身穿雪白紗裙,頭戴皇冠,身後的翅膀讓她的天使形象更加完美。她站在教堂的露天走廊上,面對廣場,在音樂的伴奏中開始朗誦詩歌,然後用神杖一揮,標志著這可以讓人彷彿穿越近四百年時空回到中世紀的盛大市集正式開張。
在德累斯頓,「聖誕果脯蛋糕市場」最早開始於1434年,是德國最早的聖誕市場。當時只持續一天,現已成為德國最傳統和最受歡迎的聖誕市場。走在老城的石板路上,空氣中到處彌漫著的都是烤蘋果、各種乾果和薑汁餅乾的香味,據統計每年約有超過200萬的遊客來德累斯頓趕聖誕大集,而所有人的焦點無疑都是聖誕果脯蛋糕大遊行。
聖誕果脯蛋糕節是每年德累斯頓聖誕市場的高潮。這個節日在聖靈降臨節期間的第2個周日,每到此時德累斯頓聖誕果脯蛋糕保護協會的成員都要烘製一個重約3000公斤的巨型聖誕果脯蛋糕。每年德累斯頓的聖誕果脯蛋糕小姐要從麵包和糕點業者中選出。不僅如此,她還要承擔聖誕果脯蛋糕節中其他許多任務,同時也是德累斯頓麵包和糕點協會的形象代言人。
哪些禮物值得買?工藝品「聖誕天使」、李子小矮人、手工許願刺綉品
德累斯頓李子小矮人的模樣最初是一個7歲左右掃煙囪的小孩,穿一披風,帶一個小梯子,手拿掃帚要爬進煙囪大掃除。之後,由於規定掃煙囪的學徒必須年滿十八歲,李子小矮人也變樣了:丟掉了掃帚,黑色的披風也換成大大金色披肩領,頭戴圓桶帽。這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李子小矮人。別小看了這個「矮子」,每年吸引了無數的參觀者,是最受歡迎的小禮物,據說能給人帶來好運。「聖誕天使」有各種造型,其中白色和金色的禮服,金色的卷發,金皇冠最為傳統,當然,還有許多其他的裝扮,但是無一例外的是,她們都非常可愛,非常萌。
英國:教堂會為孩子舉辦 「耶穌之光」儀式
英國人過聖誕節有一個有趣的傳統風俗,聖誕節時教堂會專門為孩子舉辦 「耶穌之光」儀式,本意是慶祝耶穌之光照亮人世。孩子們自己動手用橘子、葡萄乾、蠟燭、紅絲帶、花生米等做成的「耶穌之光」,帶到教堂中一同點燃頂上的蠟燭,並為兒童慈善機構募捐。
在英國,聖誕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然而近年來,根據一項有關「英國人如何過聖誕」的調查顯示,爭吵已經代替了去教堂或者收看女王演講等傳統節目,成為英國家庭聖誕節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聖誕購物
比較受歡迎的有商店街攝政街,這有世界最大的玩具店Hamley"s、瓷器店 Wedgwood和刀叉店Mappin & Webb。這條路上的路人都衣冠楚楚,在此逛街很能感受到倫敦人骨子裡的優雅。此外深受遊客歡迎的還有牛津街,時間有限的話,可以集中火力在這里逛逛。
哪些禮物值得買?聖誕包裝銀質刀叉、綿羊形聖誕玩偶、聖誕玩具等
每年聖誕期間,哈羅德百貨都是一個令人趨之若鶩的地方,因為每逢這個時節這里都是打折力度最大的地方,那些平日里對打折絲毫沒有興趣的品牌,這時也放下了高貴的身段,加入到促銷大軍中。買一套地道的英制刀叉再外加一份聖誕獨有的包裝,留作紀念或者送人都是一件非常體面的禮物。
聖誕裝飾物和葡萄酒永遠都是倫敦聖誕市場中最受歡迎的東西。這里的聖誕裝飾物和其他聖誕市場上的沒有太大的差別,不過那種綿羊形狀的玩偶就算找遍整個英國,也只有在倫敦的聖誕市場中能夠找到。當地人認為在聖誕樹上掛滿這種綿羊形狀的玩偶,明年家中的果園或是農場一定會有個不錯的收成。
千萬不要錯過百貨公司門口那些派送小禮品的聖誕老人,有時他們送給你的小禮品都意外的別致,而且其中藏有「重金」,這也是百貨公司的促銷奇招。那些路人即使手裡已經拎滿了紙袋,可是依舊要接過那些小禮物,沒有人願意與這樣的驚喜擦肩而過。
3、聖誕節送法國人什麼禮物
聖誕節一般的聖誕節那是西方國家比較注重的節日送女孩呢有巧克力。或者是他們比較喜歡的甜點。或者是他們最喜歡的一些。想要的禮品。個人喜好不同吧!如果送男士呢多數是會有送紅酒了領帶了這樣比較。適合男士的。當然了,聖誕節也禮物,你可以選擇自己有創意的東西。
4、外國人過聖誕節時給對方送什麼禮物?
跟我們的春節一樣,放假、回家、走親訪友、互贈禮物。
不同的是,每家要布置一棵聖誕樹,用五顏六色的東東裝飾,給小孩子的禮物在聖誕夜(12月24日)裝到一隻大襪子里,等孩子睡了掛在他床頭,讓他們第二天醒來時知道是聖誕老人「親自」駕著雪爬犁(馴鹿拉的哦)送來的。教徒要去教堂禮拜,慶祝耶穌誕生(「聖誕節」名字由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聖誕大餐。這是家庭慶祝。
公司里開慶祝會,吃自助餐、開香檳酒,感謝員工和同事努力工作一年,表彰先進、議論東家長西家短(這點跟咱們沒啥區別)。
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於1620年。這種風俗盛於美國。英國人的聖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火雞。澳大利亞人愛在平安夜裡,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聖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
美國:聖誕節是美國人快樂狂歡的日子。美國有很多民族,所以其慶祝方式也有很大差異。不過大部分室內都有別致的布置,門外懸掛著美麗的花環和其他飾物。
英國:他們認為聖誕節必須吃得痛快。所以聖誕大餐極為豐富,包括豬肉、烤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等。家裡每一個人都有一份禮物,連僕人也有,禮物都在聖誕節的早晨分贈。
法國:在聖誕節前夕都要到教堂參加午夜彌撒。彌撒後家人同往年長兄姐家中團聚共享聖誕餐,並共同回味一年來家中重大事件。如果一年中家人有不和,也要在聖誕節言歸於好。
義大利:人們喜歡在家中安置一些關於耶穌誕生故事的模型。聖誕前夕,家人團聚吃大餐,到午夜參加聖誕彌撒,然後訪問親戚朋友,但只有小孩和老人得到禮物。孩子們為感謝父母一年來的教養,會在未吃聖誕大餐前將他們的作文或詩歌暗藏在餐巾、桌布或碟子里。吃完大餐後便將它取出朗讀。
西班牙:該國的孩童常將鞋子放在窗口或門外,以接受聖誕禮物。牛在聖誕節也受到最好的待遇,因為當地傳說中:「耶穌降生時,曾有一隻牛向他吐氣,使他得到溫暖」。
挪威:在聖誕節前夕,家中每一份子就寢前需將鞋子由大到小排成一列。挪威人認為家人這樣做可以在未來的一年裡得到和睦與安寧。
梵蒂岡:你可以在世界最大的聖彼得教堂參加由教皇親自主持的聖誕彌撒,那裡可容納三萬五千人。聖誕彌撒大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零時舉行,教皇著白袍外罩金黃色祭服,登上聖彼得大教堂的祭壇,以拉丁語念出禱告詞。零時整,號角手吹響的喇叭,這時,聖嬰耶穌身上的白布被徐徐除下。教堂內的各國信徒以各自的語言合唱「平安夜」。
5、聖誕節 食物
聖誕節吃什麼:
1、火雞:一般英國家庭都喜愛自行烹調火雞,將大量的蔬果如甘筍、西芹、洋蔥、栗子等,塞進十來磅的火雞肚子里,再在表層抹上多種香料,然後才放入焗爐烤。

2、樹干似的蛋糕:樹干似的蛋糕(Buchedenoel)是著名的法國聖誕美食。還未發明電力以前,法國人以一棵好柴作為聖誕禮物。法國人天性浪漫,連美食的起緣也浪漫過人:從前有一個買不起聖誕禮物的年青人,在森林撿了一段木頭送給情人,不但贏得芳心,而且從此平步青雲。因此,樹干蛋糕也成為祝願來年好運的象徵。
3、杏仁布丁:當聖誕晚餐開始時,必須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後才能開始吃別的東西。如果誰能吃到那枚唯一完整的杏仁,誰將是來年運氣最好的一個人,通常大人們會將這枚杏仁放在最小的孩子的碗里讓他們高興。

4、姜餅:德國最著名的聖誕食品是姜餅(Lebkuchen),是一種介乎於蛋糕與餅干之間的小點。傳統的姜餅,以蜂蜜、胡椒粒為材料,又甜又辣,口感刺激。姜餅經過改良,外面灑上一層糖霜,不但口感豐富,外型也相當討好。
5、海鮮:鱈魚、蝦、烏賊、貝殼類肉做成的魚肉色拉,還有胡瓜魚,鰻魚堅果製成的醬。

6、glogi酒:芬蘭人會一邊享用姜餅,一邊喝glogi酒,它是一種摻入杏仁與葡萄乾的酒,味道既辣且香。
6、聖誕節在西方送什麼禮物?
聖誕節是西方國家傳統的節日之一,如今聖誕節在我們國家也日漸成為一個重要的日子,因為每到這個時候,聖誕節的氣氛就遍布大街小巷,甚至很多人把自己家中也裝扮得十分又西方聖誕節的氣氛。聖誕節也成為了中國人最熟知的外國節日。全世界都在為聖誕節裝備禮物如:
英國:英國人在聖誕節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燒豬、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每一個家人都有禮物,僕人也有份,所有的禮物是在聖誕節的早晨派送。有的唱聖誕歌者沿門逐戶唱歌報佳音,他們會被主人請進屋內,用茶點招待,或者贈小禮物。
法國:法國的一般成年人,在聖誕節前夕差不多都要到教會參加子夜彌撒。在完畢後,家人同去最年老的已婚的哥哥或姊姊的家裡,團聚吃飯。這個集會,討論家中要事,但遇有家人不和睦的,在此後也前嫌冰釋,大家要和好如初了,所以聖誕在法國是一個仁慈的日子。
瑞典:瑞典人是很好客的,聖誕節時,更有明顯的表現,每一個家庭,不論貧富,都歡迎朋友,甚至陌生人也可以去,各種食品擺在桌上,任人來吃。
瑞士:瑞士在聖誕節的時候,聖誕老人是穿白色的長袍,戴上假面具的。他們都是由貧苦人所扮,結隊向人討取食品和禮物。在收隊後,他們就平分所得的東西。
丹麥:丹麥是最初推出聖誕郵票和稱防癆郵票的,這種郵票發出來籌款作防癆經費。在丹麥人寄出的聖誕郵件上沒有不貼上這種郵票的。收接郵件的人,看見貼有愈多聖誕郵票的,會覺得更喜歡哩!
智利人慶祝聖誕節,必有一種名叫【猴子尾巴】的冷飲品,是用咖啡、牛乳、雞蛋、酒和發酵的葡萄合制而成。這種飲料為什麼被叫做【猴子尾巴】呢?倒沒有人能夠解釋。
挪威:挪威人在聖誕前夕臨睡前,家裡各人都把自己所穿的一雙鞋子,由大至小排稱一列,是各人輪流唱出他最喜歡的聖誕歌或聖詩一首。
愛爾蘭:愛爾蘭的每一個家庭,在聖誕節前夕,都放有一枝洋燭或燈在窗門架,表示歡迎救世主降生。蘇格蘭:蘇格蘭人在家裡找尋向別人借來的東西,必需在聖誕節之前都歸還與物主。他們多是在新年的首個星期一那天贈送禮物,並不是在聖誕節期間送的,小孩子和僕人都會得到禮物。荷蘭:荷蘭人的聖誕節禮物,往往是出乎一般人所意料的,有時會被藏在布丁羊腸裡面。
德國:德國的每一信奉耶穌教的家庭,都有一株聖誕樹,聖誕樹是在德國最先有的。德國人對於制聖誕節餅是很講究的。餅有很多款式,在親友之間,彼此均有贈送。
7、西方國家過聖誕節吃什麼?
西方國家過聖誕節吃火雞、樹干蛋糕、杏仁布丁、姜餅等食物。
1、火雞
一般英國家庭都喜愛自行烹調火雞,將大量的蔬果如甘筍、西芹、洋蔥、栗子等,塞進十來磅的火雞肚子里,再在表層抹上多種香料,然後才放入焗爐烤。
2、樹干蛋糕
樹干似的蛋糕(Buchedenoel)是著名的法國聖誕美食。
還未發明電力以前,法國人以一棵好柴作為聖誕禮物。
法國人天性浪漫,連美食的起緣也浪漫過人:從前有一個買不起聖誕禮物的年青人,在森林撿了一段木頭送給情人,不但贏得芳心,而且從此平步青雲。
因此,樹干蛋糕也成為祝願來年好運的象徵。
3、杏仁布丁
西方當聖誕晚餐開始時,必須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後才能開始吃別的東西。如果誰能吃到那枚唯一完整的杏仁,誰將是來年運氣最好的一個人,通常大人們會將這枚杏仁放在最小的孩子的碗里讓他們高興。
4、姜餅
德國最著名的聖誕食品是姜餅(Lebkuchen),是一種介乎於蛋糕與餅干之間的小點。
傳統的姜餅,以蜂蜜、胡椒粒為材料,又甜又辣,口感刺激。姜餅經過改良,外面灑上一層糖霜,不但口感豐富,外型也相當討好。
聖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譯名為「基督彌撒」,它源自古羅馬人迎接新年的農神節,與基督教本無關系。在基督教盛行羅馬帝國後,教廷隨波逐流地將這種民俗節日納入基督教體系,同時以慶祝耶穌的降生。
但在聖誕節這天不是耶穌的生辰,因為《聖經》未有記載耶穌具體生於哪天,同樣沒提到過有此種節日,是基督教吸收了古羅馬神話的結果。
據《聖經》記載,來自東方三博士在耶穌降生的時候贈送禮物——黃金,乳香,沒葯,朝拜耶穌,表示對這位人類救主的尊榮。
這就是聖誕老人為兒童贈送禮品習俗的由來。英國孩子在聖誕前夕把長筒襪子放在壁爐旁,相信聖誕老人晚上會騎著麋鹿從大煙囪爬下來,給他們帶來滿襪子的禮物。法國的孩子把鞋放在門口,讓聖嬰來時把禮物放在鞋裡面。
公歷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
聖誕節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中國過春節。
8、法國過聖誕節的時候有什麼習俗
眾所周知,聖誕節是西方人一年一度的重大節日,就類似我們中國的過年一樣。
法國的節日很多,而其中聖誕節就顯得更為重要。
一般,法國聖誕節會放兩周假。
對於法國人來說,這是個全家團聚和休閑的好日子。
那一般,法國人時如何來度過聖誕節呢?
在法國留學的時候,過聖誕是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法國的每個城市基本都有個傳統,就是在舉辦聖誕節市場。
一般,在聖誕前夕,市政府會選擇在市中心的空地上,搭建聖誕節市場。也就是開始建好多小帳篷一樣的建築物。聖誕禮物、聖誕飾品、好吃的零食以及游樂設施都會在這里出現,例如旋轉木馬。另外,還時常有樂隊演奏歡樂歌曲。可以說,這里就是個小型聖誕游樂場。
聖誕節市場旋轉木馬
在我所居住的城市裡,還搭建了個小型溜冰場。很多小朋友都會到那裡一試身手,非常有趣。
當然,聖誕前夜,也就是平安夜的時候。法國人都會舉家團聚,一起吃法國聖誕大餐,等待聖誕的來臨。
此外,在聖誕節前,教會也在會安排聖誕活動,唱詩班也會在教堂里演唱聖誕歌曲。在平安夜和聖誕節,會舉行子夜彌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