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的送禮英文
禮物「」送禮
英文翻譯
A gift "gift"
2、各國家的迎送禮的名稱是什麼,除了握手禮、鞠躬禮、雙手合十禮,擁抱禮。還有什麼?
毛利人的碰鼻禮
接吻禮(貌似是歐洲國家常用的)
還有藏族的獻哈達也算吧
還有抱拳禮、招手禮
能想起來的就這些了。
3、東西方送禮文化差異 用英語如何翻譯?
東西方送禮文化差異:the difference of gift presentation between The Easterners and The Westerners
4、各個國家的禮物贈送及風俗習慣 英文短文
■ 風俗習慣
Dragon Boat race
Traditions At the center of this festival are the dragon boat races. Competing teams drive their colorful dragon boats forward to the rhythm of beating drums. These exciting races were inspired by the villager's valiant attempts to rescue Chu Yuan from the Mi Lo river. This tradition has remained unbroken for centuries.
Tzung Tzu
A very popular dish 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tzung tzu. This tasty dish consists of rice mplings with meat, peanut, egg yolk, or other fillings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The tradition of tzung tzu is meant to remind us of the village fishermen scattering rice across the water of the Mi Low river in order to appease the river dragons so that they would not devour Chu Yuan.
Ay Taso
The time of year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fifth lunar moon, has more significance than just the story of Chu Yuan. Many Chinese consider this time of year an especially dangerous time when extra efforts must be made to protect their family from illness. Families will hang various herbs, called Ay Tsao, on their door for protection. The drinking of realgar wine is thought to remove poisons from the body. Hsiang Bao are also worn. These sachets contain various fragrant medicinal herbs thought to protect the wearer from illness.
風俗習慣
端午節最重要的活動是龍舟競賽,比賽的隊伍在熱烈的鼓聲中劃著他們多彩的龍舟前進。這項活動的靈感是來自於當時汨羅江畔的居民,在江中劃船救屈原,而這個傳統也一直保持了數個世紀。
在端午節時受歡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以米包著肉、花生、蛋黃及其它材料,再以竹葉包裹。而粽子的傳統則來由於汨羅江邊的漁夫,將米丟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龍,希望他們不要將屈原吃掉。
農歷的五月,也就是端午節的這個時節,對中國人而言,除了屈原的故事還有許多其它重要的意義。許多中國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容易引發疾病的危險時節,因此必須有許多防備家人生病的措施。許多家庭會將一種特別的植物-艾草掛在門口,作為保護之用,而人們也會掛帶香包,它是以含有多種香味的葯用植物所做成,也可以保護人們遠離疾病。
5、各國送禮的習俗。用英語
各國送禮大觀
Do』s and Taboos of Gift Giving
● America
美國
An American woman living in Wisconsin volunteered to tutor1 English to a Japanese woman who had moved into the same community. 「Before each lesson, and on each and every visit,」 the American reported, 「the Japanese lady brought me a gift — a book, some paper sculpture, flowers, or candy. It was embarrassing.」
一位居住在威斯康星州的美國女士自告奮勇輔導剛搬進同一社區的一位日本女士學習英語。她指出:「那位日本婦女每次上課、每次拜訪都帶禮物給我,一本書、紙刻品、花或是糖果,真令我尷尬。」
Unknowingly, this American was experiencing a vestige of protocol rooted centuries deep in the Japanese culture.
這位美國女士不知不覺領教了日本幾百年來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
In America, lavish2, extravagant3 gifts are definitely out. An appropriate alternate to a gift is to take the deserving person to dinner, or to an entertainment or sporting event. On the contrary, gift giving is an institution and a revered custom in Japan. According to Business Tokyo magazine, among the Japanese 「gift giving is a necessity, not merely a nicety as in the West.」 In Japan the proper gift is thought to express the giver』s true friendship, gratitude, and respect far better than words can. So if you plan to visit Japan or to have Japanese visit you here, be prepared.
在美國,贈送貴重的禮物是行不通的,比較合適的禮物是帶上你要感謝的朋友去赴宴或參加娛樂體育活動。與之相反的是,在日本送禮是一種制度,一個優良慣例。據《東京商業雜志》所言,「日本人送禮至關重要,而不像西方僅把它當作一件不起眼的事。」在日本,恰當的禮物意為表達送禮之人誠摯的難以言表的友好、感激及尊重之情,所以如果你准備前往日本或有日本朋友前來拜訪,一定要做好准備。
So you know gift giv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nowadays society. Now let』s see what』s happened in other countries.
你看,當今社會,送禮發揮著重要作用。現在我們來看看其他國家的情況。
● Germany
德國
A West Virginia executive, visiting Germany for the first time, was invited to the home of his largest customer. He decided to be gallant4 and bring his hostess a bouquet of flowers. He selected a dozen red roses.
一位西弗吉尼亞主管第一次去德國,其最大的客戶邀請他上門拜訪。他想獻殷勤,於是給女主人帶了一束鮮花,選的是一打紅玫瑰。
Oops! Terrible mistake! Social gift giving is popular and well-established in Germany but has certain do』s and don』ts.
噢!這個錯可犯大了!交際中送禮在德國早已司空見慣,為世人所接受。不過什麼可送什麼不可送可是大有學問的。 樂學網奉獻
Flowers are often taken to a hostess of a dinner party at her home, but there are three taboos to remember: 1)red roses signify a romantic interest, 2)an even5 number of flowers signifies bad luck, as does the number thirteen, and 3)always unwrap the flowers before presenting them. This West Virginia was making what amounted to a pass at his customer』s wife.
如果晚宴設在女主人家中,常見的就是給她送花。不過有三個禁忌一定得記住:1)紅玫瑰象徵著心儀對方;2)偶數鮮花寓意著倒霉,13朵也是如此;3)獻花之前不要包紮。這個西弗吉尼亞人送紅玫瑰讓人以為他對客戶的妻子有意思呢!
When visiting a German home, gifts that reflect your home country are popular, and you might want to bring small gifts for the children of the family you are visiting.
登門拜訪德國人時,帶上能反映你祖國特色的禮物將大受歡迎!也可以給主人家的孩子帶上點小禮物。 轉自szdmz.com
Gifts are customarily6 wrapped and many Germans spend considerable time designing elegant wrappings. Most shops offer gift-wrapping services, too.
禮物一般得包紮,很多德國人會花上一定的時間設計個優雅的包裝。大多數商店也會提供包裝服務。
● Greece
希臘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showing appreciation in Greece is probably an evening』s entertainment. If you do present a gift, avoid personal items, such as ties and shirts. If you are invited to a Greek home, flowers or a cake for the hostess are an appropriate gift.
在希臘,表達感激之情最常見的方式可能就是晚間娛樂活動。如果你要送禮,不要送一些過於親昵的東西,比如領帶襯衣之類。如果希臘人邀請你去其家做客,給女主人送上鮮花或者蛋糕就很合適了。 szdmz.com整理
● Italy
義大利
When you are invited to a person』s home for dinner, it might be nice to bring flowers or a box of chocolates for your hostess, although it is just as considerate to have the flowers sent the next day.
Yellow roses can signify 「jealousy.」 And in Italy never send chrysanthemums7, since they suggest death.
當你受邀至某戶人家共進晚餐時,為女主人帶上幾束花或者一盒巧克力就可以啦,不過當然你要是第二天再送花的話,也可算是考慮周到了。
黃玫瑰寓意著「嫉妒」。在義大利人們從來不送菊花,因為這暗示死亡。
● Australia
澳大利亞
來源:szdmz.com
Australia is known for its friendly informality and lack of pretentiousness8. So modest gifts, such as a business diary, a paperweight, or a coffee mug might be presented as a memento9 of a visit of business meeting. At a trade show, T-shirts, ties, baseball caps, or a pin may be appropriate mementos. Anything more than these types of gifts could cause embarrassment.
澳大利亞以其友好,不拘禮節及坦誠而聞名,所以在參加商務會議時,送上一個商用記事本、紙鎮或一個咖啡杯再合適不過了。在商業展覽上,贈送T恤衫、領帶、棒球帽或者一個大頭針最合適做紀念品了。若送比這些東西貴重的禮品反而會致人尷尬。
6、英國送禮物的禮儀
英國送禮物的禮儀切記不要送百合花,因為這意味著死亡。
如果你想給外國人送禮,那麼送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禮物就很適合,因為喜歡中國文化的外國人都是喜歡中國文化的獨特。所以,極具韻味的中國禮物,他會很喜歡的。
你可以在待客九品根據你的需求一對一的定製一款適合對方專屬禮品,平時我送人特別貴重的禮物都是從這里定製的!這里的禮品如果你定了但是沒有送掉,短時間內是可以退款的,這樣就避免浪費!待客九品屬於您的專屬禮品定製,雖然名額較少,不容易訂到,但是每一件都是用心之作!
此外,和英國人相處也是要注意一些禮儀的,比如:
英國人友好,熱情,也多少有一點傲慢。英國人誠實,厚道,不乏有一定的幽默感。
英國人比較准時守約,講究禮節,在正式社交場合特別注重服飾。
英國男人講究"紳士風度",英國女人嚴守"年齡秘密"。"女士優先"在英國已成為風氣。
7、法國文化習俗英文版
法國習俗
法蘭西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rance),簡稱法蘭西或法國(France)。它位於歐洲西部,面積.16萬平方公里,是個半海半陸的國家。人口5540萬,90%是法蘭西人。9o%的居民信奉天主教。法語為官方言。首都巴黎(Paris),是世界著名的花都,鈴蘭、鬱金香、水仙花、七葉樹、百合花以及三色紫羅蘭等極具法國氣息的小巧而可愛的花,在公園,在街頭,以及商店、公司辦公桌上,隨處可見。
法國屬於「人口增殖率最低的國家」,1977年法國年自然增殖率只有0.39%,屬於世界上人口增殖率極低的國家。為了克服人口衰退,法國採取了一些措施鼓勵生育,但收效甚微。貨幣為法郎French Franc(FF)。
現政府為總統制。總統直接民選,任期7年,由內閣會議襄理行政。1964年1月27日與我國建交。從50年代中期到1973年,法國的經濟以較高的速度持續增長,迅速實現了工農業現代化,為世界第5經濟大國。法國為當代世界八大貿易國之一,素有「乳酪之國」,「葡萄之國」之美稱。法國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農業國,按國民生產總值計,僅次於美國、蘇聯、日本、德國,居世界第5位,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5%以上,工業產品在整個出口中佔80%以上,工業是法國經濟的主導部門。法國的工業為新舊兩大部門,舊的傳統工業以分散的中小企業占優勢,主要有紡織、食品、服裝、化妝品等消費性企業,如里昂的絲綢、巴黎的時裝和香水、香檳和葡萄酒等,遠銷國外,在世界享有盛名。法國大部分人為早睡早起型,工作強度也很高,而工作態度也極為認真。日本著名經濟學家笠信太朗曾經評論法國人為「邊跑邊想的人種」。法國人很珍惜人際關系,據說,商業上也一樣,在尚未交成朋友以前,是不會跟你做大宗生意的。
在法國從事商務活動宜穿保守式西裝,訪問公私單位,絕對要預約。在法國,禮節上要求你把自己的身份列在名片上,客人在拜訪並參加晚宴的前夕,總是喜歡送花給主人。
法國商人保守而正式,尤其是在較小城市如里昂(Lyon)或Bordoaux,你得表現得格外正式,處處勿忘握手,多握幾次更好,別問對方家事。法國人對「商業機密」也很敏感。法國烹飪譽滿全球,法國人非常講究吃,就餐是法國人的一大快事,一般喜歡晚宴,不喜歡午餐會談。到了招待的時候,主人的用心是無微不至的。比如,晚餐的時候,應該招待夫婦兩人,這是常識。若應邀到對方家裡進晚餐,應先叫花店送些花去。進餐時法國人對味道很敏感,所以,每當有客人誇獎菜餚很好吃的時候,就會很高興。因而,當客人把所誇獎的萊餚吃完的時候,一定會再端一盤新的上來。有這么一種說法,即法國人「誇獎著廚師的技藝吃」,英國人「注意著禮節吃」,德國人「考慮著營養吃」,而義大利人則「痛痛快快地吃」。的確,這句話把法國人的性格表露得淋漓盡致。法國有句諺語:「酒已取出就得喝」。
商談時作出決定的速度較慢。在法國,要注意商務禮俗,法國人忌諱」13」,他們不住13號房間,不在13日這天外出旅行,不坐13號座位,更不準13個人共進晚餐。法國人喜愛花,生活中離不開花,特別是探親訪友,應約赴會時,總要帶上一束美麗的鮮花,人們在拜訪或參加晚宴的前夕,總是送鮮花給主人。賞菊是我國人的一種雅興,但法國人卻不同,切記不要送菊花,因為法國(或其他法語區),菊花代表哀傷,只有在葬禮上才送菊花。其他黃色的花,象徵夫妻間的不忠貞,千萬別送。另外也忌擺菊花、牡丹花及紙花,在法國,康乃馨被視為不祥的花朵,你如果糊里糊塗地買一大把康乃馨,送給法國人,碰到脾氣大的,不挨揍才怪呢,法國是個盛產花卉的國家,法國人民將鳶尾科的鳶尾花作為自己民族的國花(歐洲人把鳶尾花叫作「百合花」)。法國人喜歡玫瑰,栽培有7000多種,玫瑰花表示愛情。
在法國,男人向女士贈送香水,有過份親熱和「不軌企圖之嫌」。也別送刀、劍、刀叉、餐具之類,若送了,意味著雙方會割斷關系。送花通常要逢單數,但別逢不吉利的「13」。法國本土出產的奢侈品,如香檳酒、白蘭地、香水、糖栗等等,也是好禮品。在法國,一些有藝術性和美感的禮品如唱片、畫或一些書籍,如傳記、歷史、評論及名人回憶錄等會很受歡迎。法國人除非關系比較融洽,一般不互相送禮。
法國對乳酪的消費量居世界第一位。法國前總統戴高樂說過「一年365天,我們法國就有365種乳酪」。法國乳酪至少有400多種,是聞名世界的乳酪之國。如果到法國人家中作客,主人不僅拿出各種各樣的葡萄酒來招待客人,而且還會端出各種各樣的乳酪讓客人品嘗。法國人的衣著一般都十分講憲,尤其是巴黎人以服飾的優美和華麗精緻而享譽世界。法國婦女是世界上最愛打扮的婦女,其服飾時髦,所用的化妝品也特別多,光是口紅就種類繁多,早、午、晚用的都不一樣,因而法國的高級服飾、化妝品和奢侈品也馳名於世。法國人素來愛欽酒,他們愛喝葡萄酒、蘋果酒、白蘭地、威士忌、杜松酒等。除非餐桌上有煙灰缸,否則別抽煙。法國人不僅在用餐時,而且在平時也有喜愛喝咖啡的習慣。他們通常愛用大杯喝有香味的濃咖徘。因而,尤其在巴黎覺敞的林蔭大道邊,熱鬧的露天咖啡座比比皆是。
法國人在貿易談判中被認為有如下一些特點:1.立場極為堅定;2.堅持在談判中使用法語;3.明顯地偏愛橫向式談判。這也就是說,他們喜歡先為協議勾劃出一個輪廓,然後再達成原則協議,最後確定協議上的各個方面。他們都具有戴高樂式的依靠堅定的「不」字以謀取利益的高超本領。商務活動應該嚴守時間,學幾句法語會話,才能行動自如。法國人爽朗、熱情,比較幽默、詼諧,喜歡交談,特別愛好音樂、舞蹈。他們即使明天要奔赴戰場,今天還要參加跳舞晚會,大家歡樂一番。商務活動在聖誕節及復活節前後兩周不宜往訪。7月15日至9月15日為當地人度假期。飲水安全。法律規定:不可飲的水均標明:「Eau Non Portable」。
入關可攜香煙400支或雪前100支,或煙草500克,酒2瓶,限攜法郎5000以下出境。人境外匯不限,先申報,可攜出。法國禁郵寄避孕葯物和用品。
英文我不精通,所以提供的材料僅供你參考
8、急!!!歐洲各國家的人收禮物的習慣。收到禮物後的表現,反應,習慣或者禁忌啥的。
l 法國送禮習俗
在選擇、贈送禮品上,法國人的高雅、文明、別具一格等特性得到了充分體現。贈送笨重、鋪張的禮物被看作是不善交際的表現。
節假日
法國主要的送禮節日是聖誕節和新年除夕。12月24日孩子們將鞋子放在聖誕樹下或者靠近煙囪等待大人們塞滿果品和小玩意。在法國大部分地區,人們對聖誕老人不太熟悉。家庭成員一般相互贈送禮品。蘭花、盛開的杜鵑和其他鮮花常用來送人。
新年前夕,家人和朋友之間互贈的禮品就更多了。受邀請的客人帶著鮮花、食品和其他禮物來參加聚會,女主人則照例為每位客人准備了一份小禮物或紀念品。
浪漫的法國人自然不會忘了聖瓦倫丁節(情人節),這個節日通常用鮮花作禮物。孩子們常常在這天給母親們送上鮮花。
母親節也是重要節日。法國人在這天很少選賀卡,一般送鮮花及香水、圍巾和其他女性物品。然而,父親節在法國卻不很普及,盡管皮革等工業部門從商業角度出發大力推祟這一節日仍事倍功半。
5月1日,人們傳統上給朋友和熟人送去鈴蘭花——春天的友好象徵。
特殊的送禮場合
(1) 孩子一出世,其母親將收到自己丈夫和父親送來的鮮花——尤其是孩子是第一胎。親友們會給孩子送衣服、玩具等禮品。一般應邀參加孩子洗禮的客人不必帶禮品,只有孩子的教父母才帶上諸如一隻小銀杯或是調羹之類的紀念品。
過去,孩子的命名日一直被看得比其生日更重要。現在法國人也慶祝生日,十八歲、二十一歲、四十歲、五十歲等生日慶祝活動尤為隆重。
(2)在訂婚儀式上,雙方家庭互贈花束。結婚時禮品總是送給新娘的父母並附上祝賀他們女兒成婚的賀卡。在結婚那天,給新娘家裡送去鮮花也是合適的——尤其是你不能參加婚禮時。
(3)家人和朋友也慶祝主要的結婚周年紀念日。丈夫們往往給妻子們種植一棵玫瑰樹以象徵他們永久的愛。
(4)葬禮上只有極親密的朋友才送花。一封簡短的表示慰問的信或明信片較為合適。
商務活動禮物
目前經濟上的困難使人們在互贈商務禮品時趨於保守。公司領導不願接受過分奢侈的禮品以免被錯認為是受賄。業務往來中送禮時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對方有能力回贈你所送的禮物,不要讓對方難以還禮而丟臉。歐洲人尤其是法國人都希望禮品更富個人感情色彩,即便是業務往來送禮也最好親筆附上幾句問候。
注意事項
在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應帶上一些小禮品或是在去之前就送些鮮花,特別是首次上門拜訪。
法國人對花有特殊的鑒賞力,他們懂得如何養護花,如何使花鮮艷持久。客人們往往在舉行晚會的那天早上送去鮮花。如果能搞到主人最喜歡的花或與其室內環境相稱的鮮花就更好了。法國人一般送一束由奇數花枝組成的鮮花——從插花藝術的角度考慮,偶數花枝組成的花束難以排列組合(當然十三這個數目要避開。你會發現如果剛好到了十三位客人,女主人會安排兩只餐桌而不讓十三人同坐一桌)。法國人喜歡熱帶的或異國的鮮花,尤其是那些能長久保持鮮艷的花。更豪華一點的鮮花禮品可以包括一隻水晶花瓶。不要送紅玫瑰。紅玫瑰的確象徵愛情且情人們也相互贈送,但它們也是人們痛恨的社會黨的標志。另外,有的法國人認為由六支和十二支組成的花束是專門為情人們相互贈送的。
食物也是一種好禮品,但須記住法國人很注重食物的質量,切忌送去包裝漂亮而質量低劣的食物,以免由於貶低了主人的飲食標准而侮辱主人。
按風俗不要給法國人送葡萄酒或烈性酒,因為法國人對自己的飲食很重視,他們對飲用何種酒類也很認真。當然你如果知道主人特別喜歡某種酒,你可以送一瓶給他並建議他日後慢慢斟酌。
其他受歡迎的禮品還有帶香味的蠟燭、百花香、書籍和一些水晶物品。香水(包括男用香水),被看作是帶人情味的禮品。
當然,現在的法國青年也喜歡美國流行的東西,像印有大學標志的T恤衫及印有美國影星的任何物品都是受歡迎的禮物。
l 英國的送禮習俗
克制、禮貌、尊重傳統、熱愛英語等值得尊敬的品質從英國人送禮的習俗中得到了體現。英國的傳統認為,只要你付得起,不管是何物你都應設法得到最好的,然後終生珍惜之。
送禮節日
很多人將英國人送禮與聖誕節聯系起來。確實如此,聖誕節是他們傳統上最隆重的節日。所謂的聖誕節期間互贈大量的聖誕卡、唱聖誕歌、家人和朋友們將聖誕禮物置於聖誕樹下,還有聖誕老人將禮物放入孩子們的長統襪里等等。聖誕節早晨,上自皇室成員、下至平民百姓都互贈禮物。在英國,人們還慶祝節禮日(Boxing Day)。節禮日即聖誕節後除星期日的第一天。這一法定節日來源於英國人在這一天將裝入盒內的聖誕禮物送給侍者、郵遞員等傳統。
業務上的同事也互贈聖誕禮物,雖然禮物不及美國人送的那樣昂貴。印有公司標志的禮物如台歷和月歷及酒類(特別是白蘭地、威士忌)和巧克力是常見的禮品。
人們通過送復活節彩蛋(通常由巧克力或其他糖類做成)和鮮花來慶祝復活節。懺悔日,即四旬齋來臨之前的星期二,傳統上舉行只有婦女參加的做煎餅比賽。那一天人們還用煎餅來款待朋友。
聖瓦倫丁節(情人節)、母親節和父親節的慶祝活動跟美國差不多,但商業色彩較淡。英國的孩子們不像美國孩子那樣在萬聖節挨家挨戶要禮物,如遭拒絕則搞個惡作劇。
特殊的送禮場合
在英國,生日是又一個重要的節日。家人在生日的那天早晨贈送禮物,年輕人則開晚會以示慶祝。盡管現在英國人十八歲就有選舉權,他們仍將二十一歲作為進入成年來慶祝。過八十、九十或一百歲生日的公民將收到來自女王陛下的賀電。另外,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每年6月的某一天慶祝女王的法定生日,雖然這一天並非女王的真正生日。
孩於出生和洗禮時都要送禮。應邀參加洗禮儀式的人通常帶一件禮品,教父和教母按傳統送去銀杯、銀碟或調羹。年輕人在洗禮儀式上接受親友和教父母送來的有永恆價值的禮品。
結婚送禮習俗基本上跟美國一樣。最好盡早將禮品送去,因為有的家庭喜歡將禮品陳列給朋友們欣賞。結婚禮物應送給新娘。
l 德國送禮習俗
送禮節日
聖誕節前的第四個星期天為基督降臨節,從那時起人們就開始准備聖誕節慶祝活動。每個星期日家人聚集在一起點燃四根蠟燭中的一根,到聖誕節剛好全部點燃。德國孩子早就急切地盼望著12月6日聖尼古拉斯節(Saint Nicholas』Day)的到來。當孩子們在沉睡時,聖尼古拉斯乘著由毛驢拉的雪橇來給孩子們分送水果、糖果等禮物。一些成人這天也互贈禮物。
聖誕禮物在聖誕節前就買好了。聖誕節前夕而不是聖延節那天,人們圍著聖誕樹互贈禮品。在德國南部地區也盛行著聖誕老人送禮的習俗。
耶穌受難日和復活節是德國的法定節日。復活節習俗包括從山上滾火輪和彩蛋、舉行野外篝火晚會等。巧克力彩蛋和裝在籃子里的小兔子常作為禮物送給孩子們。
母親節時,人們給母親們送去鮮花等禮物。
五一節這天很多城鎮和鄉村豎起花柱,人們歡唱跳舞。年輕人則將白樺樹枝插在女朋友家門上。
特殊送禮場合
每年德國人慶祝很多民間節日,從世界聞名的幕尼黑啤酒節到科隆的玫瑰節,以及一些地方上的葡萄酒節,這些傳統節日都以吃、喝為中心,並不強調送禮。第一次去參加德國民間節日活動的外國人要了解,很少會有人招待你,每位參加者須自己點菜和付款。如果德國人主動招待你,你表示感謝後可以接受,但應立刻尋機回請他。
德國人很看重生日,慶祝活動可在家裡或辦公室舉行。有些德國人生日那天還能享受半天休假。孩子們生日那天醒來時總會發現桌上擺滿了送給他們的鮮花。鮮花和葡萄酒是朋友間常送的生日禮物。
德國沒有為新娘舉行送禮會的習俗。但婚禮前夜去新娘家狂歡的習俗卻很普通。新婚夫婦的朋友們在婚禮前一天去新娘家將碟子和瓷器朝門上和窗下砸去(然而打碎玻璃杯卻被視為不祥的),據說吵鬧的聲音會將惡運送走。如果新娘親自打掃砸碎的盆盆罐罐,其未來必幸福吉祥。婚禮時送的禮物不能是尖形的如小刀、剪刀或雨傘等,因為尖的東西據說會帶來惡運。在婚禮後才去送禮也被視為不吉利。送錢在德國是不合適的。
德國人一得知有關結婚、訂婚和孩子出世等消息時會立刻送去一束鮮花和祝願。鮮花和水果適合作為禮品去探望病中的朋友。
每當一幢大樓豎起來時,德國人傳統上要舉行房屋上樑儀式。一棵扎著綵帶的松樹放在屋頂,工匠領班爬上房屋發表一篇幽默或富有詩意的演講並祈禱上帝給新大樓帶來快樂。所有參加者可享受到點心和飲料。
應邀去德國朋友家裡做客,這是友誼的特殊象徵。客人應帶上小件禮品。如果送花,花束不要是偶數的,特別不要送十二支花,因為德國人對美國人「論打出售,總是便宜」之說法十分熟悉。
紅玫瑰是年輕男子送給心上人的,所以千萬勿帶上紅玫瑰去送給女主人。另外有些白色和黑色的花(尤其是一些菊花)專門為葬禮所用。德國人還喜歡在自己窗前擺上各種盆景和花木,因而送上這類禮物是受歡迎的。對孩子們,你可以送T恤衫和音樂磁帶。
業務往來送禮
有時由於業務關系德國朋友會在餐館請客,這時要記住在主人動手前不可先開口吃。通常他會先嘗一下酒溫如何然後給客人倒酒,最後才給自己倒。按習俗他要向坐在自己右側的女士舉杯,然後祝所有人健康(你還禮時也應這樣做)。德國人只在特殊場合如過生日時或祝對方好運時才碰杯,杯里要裝滿葡萄酒、香檳酒或啤酒才可碰杯。白蘭地或正餐後飲的酒一般不碰杯。
在生意談成後可以互贈禮品,也可在聖誕節時送。音樂磁帶、香煙、書籍、工藝品等都是合適的禮品。德國人對葡萄酒很內行,他們常在用餐時飲用啤酒和葡萄酒,所以除非你有把握一般勿送葡萄酒。
如果德國朋友在聚會結束後未寫感謝信表示他們喜歡你的禮品,你不必感到受辱,因為他們認為口頭表示感謝就可以了。
l 義大利送禮習俗
義大利人從小就學會了如何贈送和接受禮品。他們往往刻意挑選一件合適的禮物送人。
送禮節日
在新年這一天,人們去過教堂後開始互贈禮品。孩子們要向長輩們祝賀新年,作為回報,孩子們可以收到年禮——錢。許多家人還互贈新年賀卡。
主顯節(1月6日)也是主要的送禮節日。將長統襪掛起來的好孩子會收到貝發娜巫師(Befana)贈送的糖果和其他小禮物。壞孩子會發現自己的長統襪里裝滿了煤。
聖瓦倫丁節(情人節)、母親節和父親節對義大利人來說是相對較新的節日,然而節日的商業化使它們越來越普遍。人們通過互贈賀卡、鮮花和小件禮物來慶祝這些節日。
四旬齋前的狂歡節來臨時孩子們穿上了各種鮮艷的服裝,人們互贈糖果等禮品。復活節時通常人們也互贈賀卡,禮品都做成雞蛋形或裝入彩蛋內。
義大利人認為他們的聖誕禮品來自聖嬰。家人之間互贈的禮物要藏到12月24日晚十二點以後即聖嬰降生時才拿出來。聖誕節早上人們互致節日問候並紛紛打開禮品盒。
特殊的送禮場合
命名日慶祝活動比生日還要熱鬧。按傳統,親友們送來賀卡舉辦舞會以示慶祝。舞會和贈禮須在命名日前那個晚上進行。
上門拜訪時義大利人一般不帶禮品,他們往往在第二天甚至更晚一點的時候才送去。這顯示了對主人愛好的尊重並給主人以挑選的機會。花束、盆景、糖果和葡萄酒是受歡迎的禮品。
婚禮和結婚周年紀念日送禮習俗跟其他西方國家差不多。祝賀新婚的禮品通常送到新娘家。刀剪並不被視為不祥之兆,錢卻是品位不高的禮品。參加葬禮時一般送菊花,隨後再寄去表示慰問的卡。食品和其他禮品是完全不合適的。
l 荷蘭送禮習俗
盡管有數以百計的風車,大量的木鞋子,綿延好幾里的鮮艷的鬱金香以及許多手搖風琴,卻只有一個聖尼古拉斯(Saint Nicholas)。他的誕辰日是全荷蘭最重要的節日。每年12月,人們以遊行、歡宴和富有想像力的禮物交換等方式進行慶祝。聖尼克(人名及節名都叫作辛特克拉斯)是位富於同情心的米拉(Myra)主教,每年乘汽船從西班牙來到荷蘭分發禮物。
每年的大部分時間里,辛特克拉斯(即聖尼克)在他的大紅書上記錄下荷蘭兒童的行為,而他的僕人彼得則將禮物裝起來為12月的旅行作裝備。他到達荷蘭之後,受到女王及其家庭成員的正式歡迎(他們自然第一個收到他的禮物)。然後他領著人們進行宏大的遊行活動,同時他的僕人們向人群撒薑汁餅乾和糖果。
按照荷蘭的傳統,所有的禮品都必須用一種充滿想像力的方式包裝起來,並附有寫給收禮人的一首韻文或詩歌。包裝本身不必很漂亮,但須有隱蔽性,不易被人找到或者很難打開。在12月5日辛特克拉斯節前夕,荷蘭人圍坐在桌邊,桌上放著糖果和麵包點心,每人的位子都用巧克力標著名字的首字母。然後人們開始打開他們的辛特克拉斯禮物。在這之前,人們常常得尋找自己的禮物,在屋裡屋外像尋找寶藏一般或在填滿濕沙子的手套里掏。隨禮物送的韻文要幽默且能善意地使受禮人感到尷尬(那些不會寫詩文的人會發現,許多商店有現成的或有專人給你寫)。所有的詩文都由辛特克拉斯簽名。收到禮物的人要大聲叫「謝謝你,辛特克拉斯」。家人及朋友間習慣上以這種方式互贈禮物。
那晚深夜,辛特克拉斯騎著白馬回來,在好孩子們的鞋子里塞滿小禮物(尤其是給那些為他的馬准備了乾草或胡蘿卜的孩子),並讓彼得留下,將那些一年裡行為不當的小孩用白樺樹條趕跑甚至捆起來裝進他的大袋子里。
由於大多數的節日及禮物贈送都已結束,荷蘭的聖誕節是個安寧及表達良好祝願的時刻。聖誕樹得在1月6日前撤走,因為那天向初生基督朝聖的東方「三大聖人」要來了。盡管家庭成員、朋友及商務上的熟人之間在聖誕節時經常再次互贈禮物,但歡樂是屬於辛特克拉斯節的。
人們認為新年一定得收到某樣新東西,這是個經久不衰的傳統。因此,在元旦那天,人們互贈手帕等小禮物,以確保在新的一年裡交好運。
9、英國人喜歡什麼禮物啊?
一年裡,每逢大小節日,英國人都有買禮物送人的習俗。其中,聖誕節和新年是人們一年中交換禮物最集中的時候。剋制、禮貌、尊重傳統、熱愛英語等值得尊敬的品質,從英國人送禮的習俗中得到了體現。根據傳統,英國人在這兩個節日一般都會給家人、朋友和同事贈送禮物。在英國,人們送的禮物可以不貴,但是再便宜的東西,禮物包裝也一定要漂亮。彬彬有禮的英國人認為貴重的東西是賄賂。從而會質疑你的送禮動機,但若只送一些高級巧克力、一兩瓶名酒或鮮花到英國,都能普遍收到不錯的反應。但千萬別送英國人百合花,百合花在英國有死亡的意味;也不要送象徵愚笨的大象和盪婦的鶴作為禮物;另外,鮮花數目不要送雙數和13枝,宜送單數。英國孩子出生或洗禮時,會收到親朋好友送來的具有永恆價值的禮物,像是銀杯、銀碟等。而在聖誕節時,更是人人都會相互贈禮,禮品都是與宗教或節日相關之物。英國人在挑選結婚禮品時,有的會挑一個紫水晶的小飾品,放在床頭可以使愛情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