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贈送禮物 » 時下吃酒席送禮的行情

時下吃酒席送禮的行情

發布時間: 2023-02-05 11:20:04

1、想問下現在你們村裡領居辦酒席都會隨多少禮金呢?

農村吃酒席,一個永恆的話題,是我們人情世故中一個濃墨重彩的方面,多少農民因為這酒席的隨禮錢是叫苦而又沒辦法,每年種植的莊稼賣的錢都不夠隨禮花銷的。

我家鄰居,老兩口有六十多歲了,一兒一女,兒女都成家,老家只剩下老兩口住著,兒女不在身邊,他家兒子也很少回,而家族的所有人情趕禮都是老兩口操心。

有比老兩口在我家聊天,我聽到他們說,今年他家有兩個大禮,有兩個親戚兒子結婚,在為隨禮而犯愁呢。老兩口也實在,說到他自家裡沒有多少酒席可收禮了,現在主要是送禮出去了。哎,關鍵原來收的禮金少啊。老兩口說「我兒女結婚早,那個時候收禮是50~100元的收,但是如今這樣的錢送出去會被親戚嫌棄的。」

的確是的,特別是對於那些老親戚,以前送禮收禮比較少,如今講究禮尚往來,但是不可能以前多少現在回多少吧。十幾年前送禮是50,60,100的送,現在還能這樣嗎?按理來說是這樣回的,我收禮不賺回回去,別人50元來,我應該50回去,但是今日不同往日了,如今送禮50元太刺眼,就是從50加到100元,客人估計也不想過來,找借口叫別人帶過來算了,就不來吃酒席了。

這老兩口還打算加到200元,最多是300元回過去,這樣一來,自己虧大發了,但是這就是現在這樣的行情。

不可否認,如今農村酒席送禮有種攀比之風,送禮相互攀比,還有些人不嫌事大,專門愛打聽別人送禮多少,然後添油加醋的妄加評論。

像現在婚嫁喪娶,開張進新房,周歲做壽等等,還有這8月份的升學宴等等,喜事連連。

對於農村的吃酒席,到底隨多少合適呢?這主要是看你是以什麼身份被邀請參加,可分為:

直系親屬:不管是男方和女方的,這樣的送禮一般比較高。當然,也要看直系親屬間的送禮默契程度,這個時候一般是你多少,我多少,500元,600元,1000元,甚至還有更高的。一般來說,如果這個禮送出去,還能有機會收回來,那麼送高點也不怕。

本村的鄰居:本村的鄰居和家族們一般是象徵性的隨個禮,100元錢可能還全家去吃,這叫流水席吃得歡,今天你吃我家,明天我吃你家,還有去幫忙的。這個基本上賠本的。

朋友同事:這樣的群體也不是很多送禮的禮金也比較固定,大概就200~400元,主要是禮尚往來,沒有多少便宜賺,因為送禮太多,一個月的工資都沒了。

同學:特別是對於年輕的酒席,同學肯定是占據一席之地,同學交情還是很深的,禮金大概在200~1000元之間吧,送出去能收得回來,也無所謂,只是時間長短而已。


這樣看來,如今農村辦酒席,當然城裡人的酒席可能更貴一些吧。酒席禮金高對農民是一個很大負擔,真心希望酒席一切從簡,減少次數,讓親情更加自然。

2、現在農村吃酒席,一般隨禮多少錢比較合適?

不論是在農村吃酒席還是在城市裡吃酒席,隨禮通常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百客情,也就是普通的朋友同學鄰居什麼的,這種就隨大流,一般看當地的情況,隨100-300不等。另一種是關系比較好的朋友和比較親近的親戚,這種就會隨禮比較重,少則幾千,多則幾萬。

當然了,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把人情關系看得這么重要的社會大環境下,隨禮通常都不是可以隨心所欲的。大家來參加酒席實際上就是一次情感的估值,往往怎麼隨禮,隨多少禮,都是有著不小的講究的,大有學問可以做。今天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在農村吃酒席隨禮都有哪些門道吧。

第一點:除非你很有錢或者很窮,又或者和擺酒的人家關系很特殊,不然一定要隨大流。(千萬不要鶴立雞群,別人都隨一百,你一個人隨二百五)

如果是在農村吃過酒席的人,一定特別熟悉一個畫面,那就是在開席之前,往往大家都會三五個人站在一起交頭接耳,你以為他們在聊主人家的兒媳有多漂亮?在聊今天的酒席上可能吃到啥美味?

不,要是你這樣想,那一定是沒去感受過農村酒席文化的人。往往大家聊的最多的是:“老張,你這次隨多少錢?”“小王,咱待會兒隨份子得一樣哈!”“老李,咱們幾個同事都是隨二百吧?”……

正常來講,一般關系差不多的一群人,就會商量著給差不多的禮錢,大家都會統一份子錢,保證不會出現給多或者給少的情況。等把這最重要的事情解決之後,才會正襟危坐,然後開始八卦時間,對這次酒席的一切展開各種討論和發表高見。

第二點:要學會禮尚往來,懂得維系人際關系。(別人以前給你隨禮五百,你這次只還別人二百五那你就坐失去朋友吧)

農村人最講究的就是個人情,只要三個人站在一起,哪怕扯到八竿子打不著的地方,他們也能沾點親帶點故。所以在隨禮錢時,對人情的衡量就顯得特別考驗情商了。

要是以前你自己家辦過酒席,別人給你隨了二百,那麼只要是會做人,懂人事世故的,在這次參加別人的酒席回禮時,做得最差是回一樣的禮,也隨個二百。稍微情商高一點的,起碼也得隨個二百五,一定要再別人的基礎上添一點才好的。

最蠢的就是那種隨禮隨的比別人當初給你隨的還少的人。且拋開通貨膨脹,幾年前的100塊和幾年後的100塊完全不是一回事不說,就沖你這種只想往兜里進,不想往外出的操作,你要真越隨越少了,那這場酒席過後,可能你在別人眼中的人品就要大打一個折扣了。

第三點:一般酒席都是喜慶的事兒,你可千萬別觸了主人家的霉頭。(數字越吉利越好,別腦袋抽風去整啥帶了4和7的禮錢)

萬事喜歡討個好彩頭,樣樣都圖吉利,這也是中國人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國情了。看一下那些為了一個帶8帶6帶9的電話號碼,車牌,樓層,甚至是彩禮等等爭出各種花樣的老百姓,就能感受到他們對這些吉利數字的迷之執著。所以隨禮時要麼你都隨個188,168,199這種很吉利的數字,要麼就你湊個整數給一百,二百,六百什麼的。千萬別隨例如148,248,147等等這種沾4又帶7的數字。

如果被辦酒席的主人家發現了,有涵養的人可能還能忍著不動聲色讓您吃完酒,事後再背著你將你罵個狗血淋頭。要是遇上脾氣沖的,或許直接當時就將你趕走,酒席都不讓你參加了。這可一定得長點心呀。

其實吃酒席真不只是去給點錢吃一頓貴一點的飯這么簡單,能被邀請去參加酒席的人,多多少少總會是跟這個主人家有點關系的,這無數場酒席的舉辦,也就是無數種關系的維護和延續。而各個地方也總有各個地方的講究,比如廣東的酒席不隨份子錢,河南湖南的酒席喜歡攀比看誰隨的多,四川的酒席除了親戚至交一般都是隨二三百……

但是不論怎麼講究,大家只要掌握了上面的三個要素,以後不管去哪裡吃酒席,都不怕會隨錯禮啦。

3、現在農村吃酒席,一般隨禮多少錢比較合適?

不論是在農村吃酒席還是在城市裡吃酒席,隨禮通常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百客情,也就是普通的朋友同學鄰居什麼的,這種就隨大流,一般看當地的情況,隨100-300不等。另一種是關系比較好的朋友和比較親近的親戚,這種就會隨禮比較重,少則幾千,多則幾萬。

當然了,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把人情關系看得這么重要的社會大環境下,隨禮通常都不是可以隨心所欲的。大家來參加酒席實際上就是一次情感的估值,往往怎麼隨禮,隨多少禮,都是有著不小的講究的,大有學問可以做。今天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在農村吃酒席隨禮都有哪些門道吧。

第一點:除非你很有錢或者很窮,又或者和擺酒的人家關系很特殊,不然一定要隨大流。(千萬不要鶴立雞群,別人都隨一百,你一個人隨二百五)

如果是在農村吃過酒席的人,一定特別熟悉一個畫面,那就是在開席之前,往往大家都會三五個人站在一起交頭接耳,你以為他們在聊主人家的兒媳有多漂亮?在聊今天的酒席上可能吃到啥美味?

不,要是你這樣想,那一定是沒去感受過農村酒席文化的人。往往大家聊的最多的是:“老張,你這次隨多少錢?”“小王,咱待會兒隨份子得一樣哈!”“老李,咱們幾個同事都是隨二百吧?”……

正常來講,一般關系差不多的一群人,就會商量著給差不多的禮錢,大家都會統一份子錢,保證不會出現給多或者給少的情況。等把這最重要的事情解決之後,才會正襟危坐,然後開始八卦時間,對這次酒席的一切展開各種討論和發表高見。

第二點:要學會禮尚往來,懂得維系人際關系。(別人以前給你隨禮五百,你這次只還別人二百五那你就坐失去朋友吧)

農村人最講究的就是個人情,只要三個人站在一起,哪怕扯到八竿子打不著的地方,他們也能沾點親帶點故。所以在隨禮錢時,對人情的衡量就顯得特別考驗情商了。

要是以前你自己家辦過酒席,別人給你隨了二百,那麼只要是會做人,懂人事世故的,在這次參加別人的酒席回禮時,做得最差是回一樣的禮,也隨個二百。稍微情商高一點的,起碼也得隨個二百五,一定要再別人的基礎上添一點才好的。

最蠢的就是那種隨禮隨的比別人當初給你隨的還少的人。且拋開通貨膨脹,幾年前的100塊和幾年後的100塊完全不是一回事不說,就沖你這種只想往兜里進,不想往外出的操作,你要真越隨越少了,那這場酒席過後,可能你在別人眼中的人品就要大打一個折扣了。

第三點:一般酒席都是喜慶的事兒,你可千萬別觸了主人家的霉頭。(數字越吉利越好,別腦袋抽風去整啥帶了4和7的禮錢)

萬事喜歡討個好彩頭,樣樣都圖吉利,這也是中國人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國情了。看一下那些為了一個帶8帶6帶9的電話號碼,車牌,樓層,甚至是彩禮等等爭出各種花樣的老百姓,就能感受到他們對這些吉利數字的迷之執著。所以隨禮時要麼你都隨個188,168,199這種很吉利的數字,要麼就你湊個整數給一百,二百,六百什麼的。千萬別隨例如148,248,147等等這種沾4又帶7的數字。

如果被辦酒席的主人家發現了,有涵養的人可能還能忍著不動聲色讓您吃完酒,事後再背著你將你罵個狗血淋頭。要是遇上脾氣沖的,或許直接當時就將你趕走,酒席都不讓你參加了。這可一定得長點心呀。

其實吃酒席真不只是去給點錢吃一頓貴一點的飯這么簡單,能被邀請去參加酒席的人,多多少少總會是跟這個主人家有點關系的,這無數場酒席的舉辦,也就是無數種關系的維護和延續。而各個地方也總有各個地方的講究,比如廣東的酒席不隨份子錢,河南湖南的酒席喜歡攀比看誰隨的多,四川的酒席除了親戚至交一般都是隨二三百……

但是不論怎麼講究,大家只要掌握了上面的三個要素,以後不管去哪裡吃酒席,都不怕會隨錯禮啦。

4、現在農村吃酒席,一般隨禮多少錢比較合適?

正所謂每個村子都有每個村子的習俗和規矩,而且每個村子的經濟情況也有所不同,自然隨禮的行情也就大不相同。需要具體事件具體分析。


在農村,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村子裡剩下的人也不多了,只剩下一些中老年人,收入微薄,而且還要幫襯子女,生活並不富裕,但是農村裡面注重禮節和禮尚往來,即使再不富裕,也還是要遵守禮節,該隨的禮錢還是要隨的。人情世故還是要懂得。


隨份子分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回禮,就是自己家裡上一次邀請過別人,這次別人邀請自己,自然是要還禮的,每家都有一個記賬本,本子上記錄著上一次別人隨的禮錢,等到下一次別人家裡辦事的時候,再照著之前人家隨的錢數,給人家隨禮,也就是基本的禮尚往來。

那麼第二種就是首次被邀請的,首次被邀請的,就得看自己家的經濟狀況和這家人的關系熟悉情況,以此來決定應該隨多少禮錢,大多數大家都隨200元,關系好一點的隨500元,遠房親戚隨800-1000,至親隨1000元以上,當然也考慮到各家的狀況。

當今社會人情世故變得更為重要,大家隨禮一方面要根據上一次收到的錢來回禮,一方面要隨大流,但是更要量力而行,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去進行人情世故吧。

5、現在農村吃酒席,一般隨禮多少錢比較合適?你怎麼看?

現在在農村吃酒席一般隨禮200塊錢都是比較合適的,我認為在送禮的問題上都沒有太大的講究。因為想到如果去到對方家裡邊吃酒席送200塊錢,那麼日後別人再來自家送禮的時候,也一定會按照這200塊錢進行隨禮。所以送禮的事情往往都是對方送多少,就還多少禮錢,這樣才不會有任何的分歧。但是隨著物價的上漲在送禮的時候,有一些農村地方講究送禮的金額也是不一樣的。

其實在參加農村的吃酒席時,最少送禮的金額都需要在200塊錢,因為現在的錢不值錢,200塊錢也根本就算不上什麼。而且為了更好看一些,送200塊錢還能夠得到他人的好感,日後在面臨自己家有事情的時候去邀請同村人吃酒席,也會收到別人的還禮200塊錢。而對於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在去參加農村的吃酒席活動時,都會覺得送禮200塊錢顯然會有些少,也會隨著行情的變化考慮多隨一些。

在隨禮的問題上應該意識到也需要根據彼此的關系遠近程度進行考慮。如果是關系比較近的親朋好友,在考慮結婚的時候,就不得不給對方多送一些禮錢。因為多送一些禮錢,這樣顯得更好看一些。但如果只是同村的人家裡邊有孩子結婚,送禮的時候一般共禮都在200~300塊錢之間,可能由於各個地方生活習俗不同,供禮的金額也會略微的有所偏差。

其實不管送禮究竟有多少錢,也有很多農村人在考慮送禮的時候,都會直接拿一個賬本進行記賬。把誰送的禮錢送了多少都會一筆筆記下來,這樣在日後進行還禮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按照別人當時送的多少。進行送給別人就可以了,其實農村送禮的金額多少,也會容易引起他人在背後的議論紛紛。

6、喝喜酒一般給多少禮金

要看你們的關系如何.要是好的話就多給點,一般是五六百吧,要是一般的話二三百就可以了.
我結婚同事就送200元.關系好點的就送600的..

7、在農村去親戚家吃酒席,一般給多少錢比較合適?

農村救恩看著這種關系,禮物仍然是基本標准,但不可能根據標准進行儀式。畢竟,100元和現在100元或差距非常不同。是,不是膨脹脂肪嗎?由於金錢來製造生活,不要令人不快。

如今,在農村裡基本上都是一些老人為主,年輕人都是在外地打工了。而留守在農村裡的老人,本來就沒有什麼收入來源,平時就靠種點田地來維持生計。如果子女在外面混得開,並且還比較孝順,逢年過節了給父母一點零花錢,那樣生活還比較過得去。如果兒女們日子也過得不如意,那老人們的生活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去,總是會想著子女不容易,想方設法還要幫助子女一把。可是在農村裡是一個熟人的圈子,人情往來方面的開支是必不可少的。每年總有一些親朋好友家中要辦喜事,這其中無非是白喜事和紅喜事了。而辦喜事講究的是「紅事叫,白事不請自到」,意思是說村裡誰家的老人過世了,那一般都會主動去幫忙,而像紅喜事則要主人邀請了才會去吃酒席。可是不管是白喜事,還是紅喜事,一旦去吃酒席,總是不能兩手空空而去的,因此隨禮是必不可少的。

作為我們,農村鄰居的禮物金額約為50-100元,現在基本上100-200元,畢竟,目前的價格上漲是非常有害的,也有助於幫助你的力量可以是雜項,如棚子,去廚房等等。農村家庭宴會,大多數是賠償損失,圖片只是一個活潑的,掌握更加個性化,禮物正在給它。

其次,它是看它。關系願意去的越好,你想吃的越多,有多少禮物不受限制,關系很好,親戚是關閉的,你會給更多的關系;關系,你會給出更少的點。主要的家是不允許的,主要的家是很多活潑,快樂,而且沒有計算多少禮品黃金。

再次,你今天給了多少禮物,當你的家人需要熱情好客,你有多少禮物(禮物即將到來,這沒關系,沒關系)!


一切都在那裡,歡迎評論和信息,感謝您的贊譽和關注。

8、農村現在去吃酒席,一般給多少錢會比較合適?

農村再去吃酒席的時候,如果彼此的關系不是特別的親近,一般都會考慮給200或者300塊錢都比較合適。鄰居之間相互送禮,都沒有什麼可攀比的,畢竟如果鄰居家在有事的時候對方去進行送禮,彼此產生了禮錢上面的交易。在日後自己家在辦事的時候,鄰居也會用同樣的錢進行管理,而且對於很多農村地區的人都格外的注重禮錢的事。如果別人送禮比較多而還禮的時候數額不一樣,都會容易引起他人的議論紛紛。

農村地區的送禮會看一下彼此之間親朋好友關系的遠近,如果是關系比較近的親戚家裡面在辦喜事的時候,往往送禮的金額就會比較大。尤其是當弟弟,在結婚姐姐送禮的時候,一般都需要掏1萬塊錢,因為彼此之間的親戚關系更近一些。有能力的時候就應該多幫助娘家人,而對於其他關系的親戚送禮的金額上也都會有所不同。在送禮的金額上,沒有人會和其他親戚進行對比,因為親戚之間的交往也是不一樣的。

在辦喜事的時候,農村地區都會邀請全村的人員進行來幫忙,不管是紅白喜事都是為了圖個熱鬧。有了同村人的幫助,就會讓辦事的人員家裡面看起來格外的熱鬧當一些。外村人員在看到別人家裡面辦喜事時,也會相互的討論對方家裡面辦紅白喜事的排面究竟有多大。尤其是對於有頭有臉的人再去到主人家的時候,都會給主人家掙足了面子。

如今的人情往來送禮都是會存在著攀比的心理,以往的人送禮一兩百塊錢都會覺得已經很多了。而如今關系比較好的,如果不送1000~5000,都會覺得有些拿不出手。因為送禮太少會引起他人的議論紛紛,但如果別人送禮的金額就比較少,那麼在還禮的時候,也就沒有那麼大的壓力。

9、農村吃酒席,一般隨禮多少錢比較合適?

人在人情在。人情錢是個讓許多農民頭疼的事,給少了拿不出手,而給多了又遭不住。

不僅遭不住,還可能助長不良酒席風氣,讓愛好辦酒席者欲罷不能,因為辦一次酒席就能收人情錢,只要成本控製得好,一場酒席下來就能賺不少錢。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了,人情錢不都是迎來送往的嗎?收了別人的人情錢,日後不就要還回去嗎?事實上,有好些村民自己並不喜歡辦酒席,是典型的「只出不進」家庭戶。

由此可見,某些酒席辦得多的村民,或多或少都有賺頭。

雖然對誰家愛辦酒席、誰家以辦酒席賺錢的情況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誰也不好不去,鑒於酒席這座大山壓力太大,那去村裡吃酒席,給多少錢才拿得出手呢?

辦過酒席的農民,手裡都有一本賬本,上面記錄著自家辦酒席時收到的人情明細,誰家來沒來過、誰家隨了多少,即便過了十幾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都記載著呢。按簿還情雖然有個參考,但有些人確實沒來過,而在目前的人情世故上又不得不去,這種情況給多給少都是虧,都無所謂,只不過給少了會拿不出手,這種情況只消給個最低的行情價即可。

另外,人情簿的參考作用有限,因為人情錢的行情如同市場,存在著一個行情價,但一般都是只漲不降。刺楸家裡十年前辦過酒席,當時普遍行情是給30元、50元,而目前有的人情也沒還完,但行情已經漲到200元了。雖然不同時期的購買力不同,但總體上看來是漲了的。

不僅十年前,就算是二十年前的人情,只要有人情簿存在,隔了多少年都不會忘。通情達理的人會隨行情隨人情錢,但有極少數人在吃酒席時仍按照十幾二十年前收到對方給的錢數來給。

例如,刺楸曾聽說,某家兄弟較多,弟媳剛嫁過去不久嫂嫂女兒出嫁,給女兒辦酒席時弟媳給了5元人情錢,而當弟媳的兒子娶媳婦時,嫂嫂就真只給了5元人情錢。

對於這樣的人,真不知是應該表揚他們還是批評他們。表揚是因為他們堅持不哄抬人情錢,能夠遏制瘋長的人情錢和濫辦酒席的風氣,而批評則是因為他們有點小氣且不會算賬。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吃酒席給多少人情錢較合適的看法,如果覺得回答得不錯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10、農村現在去吃酒席,一般給多少錢會比較合適?你們當地給多少錢?

在鄉下宴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為現在鄉下有很多以前好吃的菜,幾乎吃不下,因為只有開宴的時候,才會請來大廚 專門做宴會菜餚的人。 做飯,通常我們根本嘗不到那種味道。

雖然現在農村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但現在很多人特別懷念以前在鄉宴上吃的那些特色菜。 現在在農村,可能和過去不一樣了,全家去宴請,因為很多宴席可能在朋友家,所以通常一個人或一對夫婦去。 而現在的年輕人一般都在外面打工,只有過年過節才回老家。 首先沒有多少天。 過年的時候,那些人都是集體辦宴席,所以基本上有一些宴席,但是沒有禮金。

除非是自己家的親戚在辦宴席,而且正好全家都在,那一家人就去赴宴了。 不過,在農村,一場宴會的錢一般不多,一般在兩三百元左右。 除非是很近的親戚,可能500元左右,但一般在兩三百元左右。 元。 當然,手上可能只給100塊錢的人會很少,全家去赴宴。 這些人一般都很小氣,估計他們的親人也不會太好,所以才會給這么少。 錢。 其實,宴席的禮金數額因地而異,但一般視情況而定。 通常,人們會在宴會上捐出他們給的金額。 如果他們親近,他們就給予更多,這是比較常見的,每個人都可以接受。

在農村,如果是自己家的親戚,最好不要給他太少的錢作為禮物,否則會讓人覺得你不是在給這個親戚關系,你當然不會 必須比較並付出很多。 其實一般在農村,你給兩三百塊錢,沒人會說什麼,但如果全家去吃飯只給一百塊錢,現在的人肯定受不了。 而且,我只給100塊錢去參加宴會。 老實說,如果我要改變它,我肯定做不到。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