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禮物設計意圖
1、大班語言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魯班善於觀察、愛動腦筋、敢於嘗試的人物形象特徵。
2、產生向魯班學習的願望,懂得從小就要會發現問題,多動腦筋,多想、多問、多做,才能變得聰明。
3、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並進行角色表演。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准備:
1、《幼兒畫冊》,配套圖片。
2、小鋸子一把。
3、收集魯班圖畫書供幼兒閱讀。
活動過程:
1、《魯班造鋸》的故事:
(1)出示鋸子,提問:你見過這種工具嗎?它有什麼用?
(2)老師講述故事。
(3)引導幼兒思考:魯班怎麼會想到把鋸子做成這種摸樣的?
2、《魯班造傘》的故事:
(1)謎語:遠看像座亭,近看沒有窗,上邊直流水,下邊有人行。
(2)老師講述《魯班造傘》的故事:我國第第一把傘是誰發明的?
(3)看圖講述:沒有傘,下雨時人們出門時會怎樣?魯班看見孩子們頭上頂著荷葉,想到了什麼?回家做了什麼?人們誇獎魯班,魯班滿意嗎?他又是怎樣做的?最後,魯班造出了怎樣的傘?
聽了兩個故事,你覺得魯班是一個怎樣的人?
3、簡單介紹魯班及其他發明。
4、激勵幼兒要像魯班學習,從小愛動腦筋,多發性問題,提出問題,還要多動手做做、試試。
小百科:魯班,姬姓,公輸氏,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春秋時期魯國人。
大班語言教案 篇2活動目標:
1、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
2、能用剪貼畫等自己喜歡的方式製作小禮物。
3、能用完整語言祝賀教師快樂。
活動准備:
1、膠水,剪刀,彩色卡紙,蠟光紙等製作小禮物的美工素材與工具。
2、幼兒與教師一起收集糖果紙,可樂瓶等廢舊物品。
3、准備學習包《主題活動·我愛老師》。
活動過程:
1、向幼兒介紹:「教師節」,說一說教師節的由來,讓幼兒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
2、組織幼兒討論:
(1)老師平時是怎樣關心愛護小朋友的?
(2)幼兒老師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
(3)你會用什麼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3、引導幼兒利用平時收集的廢舊物,製作自己喜歡的小禮物送老師。
4、製作小禮物。
教師出示同幼兒一起收集的材料,請幼兒說說可以怎樣利用材料製作禮物。
(1)幼兒自選材料,製作一件自己喜歡的小禮物送給老師。
(2)啟發幼兒在向老師送禮物的同時學說一句祝福的話。
5、請幼兒同家長一起製作一件「送給老師的禮物」。
大班語言教案 篇3設計意圖
針對現在獨生子女較多,家長尤其是祖輩的過分溺愛,導致幼兒產生多種不良個性、行為、心理。如:自私、自大、孤僻、任性、愛發脾氣、不合群、以自我為中心等,防礙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因此,我設計這個教學活動,旨在通過故事中的人物使幼兒得到啟發,讓幼兒明白一味的自私自利、任性亂發脾氣是不會有朋友的。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合作謙讓,分享快樂,分享喜悅。糾正幼兒的某些不良個性行為,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並能簡單概述出來。
2、知道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合作謙讓,分享快樂,分享喜悅。
3、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感受。體驗集體繪畫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教學課件,故事掛圖及相關道具。
2、故事背景圖、彩筆。
活動過程
聽《花仙子》的音樂,幼兒邊唱歌邊拍手進入活動室,幼兒在地毯上坐下。
開始部分
師問:今天我們來到花的世界,小朋友們感覺心情怎麼樣?
幼兒:高興快樂等等。
師問:那當你高興快樂的時候,你會怎麼樣表現出來呢?
幼兒:告訴我的好朋友XXX和XXX還有XXX,然後大家一起跳舞唱歌等。
師:你們有這么多的.好朋友啊,但是有一個叫林立的小朋友就跟我們不一樣,他一個朋友都沒有。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非常好聽的童話故事,名字就叫做《精靈王國之旅》
基本部分
1、教師結合教學掛圖完整講述第一遍故事。請幼兒回答問題。
2、教師引導幼兒結合教學課件分段講述第二遍故事。並請幼兒回答問題。
3、出示相關頭飾,老師與小朋友一起邊表演邊講述。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4、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去精靈王國旅遊啊?教師出示故事背景圖,小朋友們看漂亮嗎?這就是精靈王國,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的快樂也帶給第一幼兒教育呢?(想)好,現在就請小朋友們把你自己畫到精靈王國裡面去和第一幼兒教育們分享快樂!
(1)幼兒合作繪畫,並用教師提前准備好的材料進行裝飾。_
(2)裝飾完成,把自己的快樂帶給第一幼兒教育。
當小朋友們像快樂第一幼兒教育那樣每做一件快樂的事,心裏面就會開一朵美麗的花,快和你的朋友們比一比誰的花最多。
結束部分
一味的自私自利、任性亂發脾氣是不會有朋友的。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合作謙讓,分享快樂,分享喜悅。我們在擁有快樂的同時不要忘了把快樂帶給其他的小朋友,現在就讓我們把快樂帶給他們。在歡快的《花仙子》的音樂聲中走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能理解故事內容、合作完成作品,並能在繪畫的同時感受幫助他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
附:童話故事內容
《精靈王國之旅》
「在我們不知道的世界裡,有一個神奇的地方,那就是精靈的王國,那是花的世界。在花海的中央,有一棵巨大的樹連接著天與地。這棵樹就是精靈們的家。
可愛的第一幼兒教育們,都有一對五彩的翅膀,每天最快樂地事情,就是和朋友們在一起,互相幫助團結友愛,每做一件好事就會開一朵美麗的花……」
「別講了,別講了,我才不要朋友呢,一個人多好啊,想干什麼就干什麼。我要看噢特曼,我要吃冰激凌,玩滑板車。媽媽你快喂我吃,爸爸去放 VCD,爺爺,你去給我把滑板車拿過來。快點快點……」晚上10點,6歲的林立還在大聲吵鬧著。唉,誰讓他是家裡的小太陽呢!可是在幼兒園,卻沒有人願意和他玩。因為他不是耍賴就是打人,也不知道怎麼交朋友。所以林立一個朋友都沒有。
講到這里有人要問了:「林立和這個故事有什麼關系呢?」請聽我慢慢講來……
「一天夜裡,精靈們都在做著香甜地美夢,卻不知道災難正在逼近。被施了魔法的第一幼兒教育——愛愛,走到了花海的邊緣,將一顆名叫罪惡的種子種在了泥土裡。種子生根發芽長成了一朵黑色的花,黑暗中一道閃電劈來,從黑色的花里鑽出一個巨大、恐怖的身影。第一幼兒教育的天敵——『花妖怪獸』出現了……」
天亮了,一直在魔法中昏睡著的第一幼兒教育愛愛,醒了。一睜眼就看到花妖怪獸正在用那血盆大口吃著自己最愛的夥伴們。它馬上拿出充滿希望的綠色種子,種在泥土裡念起了咒語。種子生根發芽開出一朵五彩的花。然後,林立出現在精靈王國。
「嗯!這是哪兒啊?」林立覺的很奇怪,「媽媽——爸爸——你們在哪兒?這里究竟是什麼地方啊?」林立正在納悶呢?耳邊傳來細細地聲音:「請救救我的夥伴們吧!」愛愛飛到林立的面前:「花妖怪獸正在吃它們呢!」「你是誰啊?哪有怪獸啊,那不就是一隻小狗嗎?」的確,在精靈王國里,林立就像巨人一樣,在他眼裡,花妖怪獸只不過是一隻小狗,第一幼兒教育們也只是一群蝴蝶而已。「這里是精靈王國,我是愛愛,你是希望種子召喚來的守護神。請你把這個鈴鐺系在花妖怪獸的脖子上,將它制服吧!」愛愛哭著說到。林立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當他看到身負重傷的第一幼兒教育們沒有放棄同花妖怪獸的戰斗,於是他鼓起勇氣,拿起鈴鐺向小狗追去……
林立以為這一切都是自己做的夢呢,可當他睜開眼睛,卻發現自己沒有睡在床上,而是躺在花叢中,難道不是夢嗎?他想起昨天晚上第一幼兒教育,於是他大喊:「愛愛,你在哪兒?」「我在這呢。」林立低頭一看,發現在每一朵花上,都站著一個小東西,「林立,歡迎你來到精靈王國,我們就是掌管關心、友愛、團結、幫助、善良、勇氣……的第一幼兒教育們。感謝你冒著危險,制服了花妖怪獸,救了我們。現在,我們就是朋友啦,你有困難時,喊我們一聲,我們會馬上飛來幫助你的。」「真的,你們真的願意做我的朋友嗎?」「當然了,你可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呢!」「我不信!」林立說:「我一個朋友都沒有,他們都說我太任性,愛發脾氣,誰也不願和我玩。」「誰說你沒有朋友啊!你有很多的朋友呢!你的朋友都很擔心你,一直到處找你呢!你知道嗎?」然後,愛愛在林立的眼前揮了揮魔棒,一面鏡子就出現在他的面前, 鏡子裡面出現了正在到處找他朋友們。林立笑了,接著又哭了,哽咽著說:「原來、原來我有這么多的朋友,他們就在我身邊,我怎麼沒發現!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我要和朋友們在一起!」愛愛說:「別哭了,只要你在心裡想著你的朋友們,馬上就會回去的。但是,你一定要記住我們,我們永遠是你的朋友!」
精靈王國多了一大片花海,第一幼兒教育們依舊快樂的生活著,那我們的林立呢?他早就回到了家,並且改掉了自己的壞毛病,他的朋友也越來越多啦!
精靈王國之旅讓林立明白了,只有和朋友們在一起,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分享快樂和喜悅的人,才最幸福。
故事到這兒就講完了嗎?沒有,還有許多小朋友沒見過第一幼兒教育呢,希望他們能像林立這樣,進行一次精靈王國之旅。
大班語言教案 篇4一、活動目標:
(1) 能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連貫清楚地語言大膽表述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
(2) 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徵,創造性的運用動作、語言表現故事內容。
(3) 豐富詞彙:得意。
二、活動准備:
1、狐狸和烏鴉的頭飾。
2、《狐狸和烏鴉》課件 、故事動畫;音樂《去郊遊》《小烏鴉愛媽媽》
三、活動過程:
1、 幼兒室外站好,導入:「孩子們,美麗的春天來了,外面的景色多美呀,我們一起去郊遊好嗎?」聽《去郊遊》進
入活動室。出示課件:大樹林
「美麗的樹林是小鳥的家,看,飛來飛去的是什麼鳥?」出示課件:烏鴉「它的媽媽年紀大了,它飛出來給媽媽找吃
的,我們一起幫助它尋找食物好不好?」聽《小烏鴉愛媽媽》做熱身運動。「它找呀找,終於找到了一塊肉,可就在這
時,來了一隻狡猾的狐狸,它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引出故事《狐狸和烏鴉》
2、 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1遍。
提問:烏鴉找到一塊肉,心裡怎麼樣?
(高興)引導幼兒學一學烏鴉高興的樣子。我們一起看看它是怎麼高興的?
3、請幼兒看《狐狸和烏鴉》的動畫。
提問:狐狸看到烏鴉嘴裡叼著的肉,會打什麼壞主意?(把肉騙到手)它第一次(
第二次、第三次)怎麼對烏鴉說?烏鴉怎麼做的?引導幼兒學說,並想像表現出動作。
引導幼兒討論:狐狸是不是真的
想聽烏鴉唱歌?你覺得狐狸怎麼樣?(狡猾)烏鴉為什麼會上當?(愛聽好話、奉承話、贊美的話)我們能不能學習它?
4、引導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進行故事表演,及時對幼兒進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不能光聽好話,以免上當受騙。
5 、鼓勵幼兒展開想像,將故事改編成《聰明的烏鴉》進行講述。
6、 講評幼兒活動情況。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表演區分角色表演故事。
五、 狐狸和烏鴉教學反思
《狐狸和烏鴉》一課教學設計,根據設計理念進行實踐,教師盡可能地充當引領者,學生學習的合作夥伴,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自我感覺這一課的亮點主要是:
1、導入時利用直觀形象的圖片,讓學生明確故事的主要角色。這樣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故事內容的慾望,使他們想要學。
2、課中利用課文空白處,通過創設情境啟發學生想像,擴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3、提倡個性化閱讀,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好的方式進行閱讀(如:邊讀邊做記號、邊讀邊演)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同一閱讀內容,不同的學生會運用不同的方式去閱讀,有的學生喜歡獨立思考,而有的學生喜歡與他人合作,一邊讀書,一邊討論。在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中,學生的個體差異得到尊重。
4、師生共同演一演,說一說,評一評 ,師生互動,教師用形象的語言、逼真的動作,把學生帶入了課文的情境中,使教師極具親和力,營造了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習充滿了樂趣。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個個都投入思考,人人都奉獻思維結果。
5、加強學生的情感培養,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提升學生的思想素養。
6、課臨結束時,設計以《肉被騙走以後》為題續編一個小故事的作業,讓學生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領悟本故事的思想意義,加強學生想像力的培養,達到鞏固學習內容的目的。同時也擴大了本次課堂的外延,對教材是創造性的使用。
2、大班語言生日禮物教案
<
3、大班語言《美麗的禮物》教案
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的欣賞興趣,導入課題
師:每個小朋友都喜歡過生日、過節。因為你們過節日都很高興,爸爸、媽媽以及其他的大人也會送你們什麼?(禮物)
2.提出欣賞要求(讓幼兒傾聽教師朗讀散文詩)
師:小朋友仔細聽,這篇散文詩叫什麼名字?散文詩里說誰給小朋友送禮物?(春姐姐、夏弟弟、秋姑姑、冬爺爺)
3.觀看圖片,聽教師朗讀,幫助幼兒理解散文中的畫面,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
師:小朋友認真看,春姐姐送來了什麼禮物?夏弟弟送來了什麼禮物?秋姑姑送來了什麼禮物?冬爺爺送來了什麼禮物?你們可以用散文中的原話說。幫助幼兒理解詞彙如:紅艷艷、嫩綠、蘸、勇敢。
4.聽配音朗讀
5.組織幼兒討論,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含意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你喜歡誰的禮物?為什麼?為什麼散文中的小朋友說冬爺爺的禮物最美麗?想好以後,你可以先和其它小朋友討論,然後再請你告訴老師。
6.幼兒輕聲隨音樂朗讀散文詩
7.激發幼兒嚮往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師:我們都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大自然中。大自然讓我們一年有幾季?哪四季?大自然讓春夏秋冬給我們帶來不同的美麗的禮物,你們喜歡這些禮物嗎?
你們應謝謝大自然,愛大自然,這樣才能得到更多的大自然送的禮物。
4、幼兒教學「最珍貴的禮物」公開課 教案
設計意圖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摩擦,面對同伴的過失,我們會鼓勵幼兒原諒他人,卻往往發現簡單的說教並不能為所有幼兒接受。因為原諒他人的重要意義幼兒很難體會。因此,我設計了禮物這個活動,希望通過故事引發幼兒的共同討論,讓他們通過移情體會別人有過失時的心情,從而學會原諒他人。理解原諒他人在交往中的重要性,發展幼兒的人際交往智能。 活動目的 1.通過看看、講講,引導幼兒初步懂得原諒他人的過失。 2.發展幼兒的人際智能,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活動准備 禮物故事書、表情圖譜及各種表情卡若干、統計表、錄像。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你們收到過禮物嗎?什麼時候我們能收到禮物呢?(小結:過節日、生日、一些特殊的紀念日,我們都能收到禮物。)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本故事書,名字就叫《禮物》。 二、看圖講述引發幼兒討論 師:(出示第一幅圖)這是貝貝,這是小豆子,今天是貝貝的生日,貝貝把爸爸送給他的一份生日禮物帶到幼兒園,要和小朋友教師一起分享,是什麼禮物呢? 師:小豆子看見了很喜歡,也很想玩,貝貝自己還沒玩過,又是新玩具,貝貝該怎麼做?(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說明理由。) 師:貝貝還是決定把玩具借給小豆子玩,可是發生了一件什麼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請幼兒觀察第二幅圖)發生了什麼事?怎麼了?(鼓勵幼兒用語句描述圖片上發生的事。) 師:玩具被小豆子不小心弄壞了,現在貝貝和小豆子的心理會怎樣呢?(先鼓勵幼兒用豐富的詞彙描述故事人物的心理,再請幼兒根據心情選擇相應的表情臉譜,並鼓勵他們用語言說出自己放的貝貝和小豆子的表情。) 師:(請幼兒第三幅圖)看看貝貝和小豆子究竟怎麼了。(鼓勵幼兒用語言描述圖片上故事人物的表情。) 師:這是什麼火?(大火、生氣的火)我們可以用什麼好聽的詞來說?(怒火)這火冒呀冒呀一直到了天上,有個四字成語知道嗎?(怒火沖天、火冒三丈) 師:小豆子怎麼樣了呢?為什麼小豆子會害怕?(引導幼兒觀察描述小豆子的臉色。) 師:貝貝氣得火冒三丈,小豆子又急又害怕,該怎麼辦呢?有什麼好辦法嗎?(用展示幼兒想出的各種各樣的辦法;請幼兒觀看錄像里的幼兒想出了什麼辦法,鼓勵幼兒說說他們最喜歡的辦法。) 師:就在貝貝氣得火冒三丈的時候,教師悄悄地給了貝貝一封信。信里有什麼呢?(打開信封,出示「原諒」兩個字)原諒是什麼意思呢?誰能告訴大家?(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話解釋「原諒」一詞的意思。) 師:貝貝要原諒小豆子,可貝貝怎麼說、怎麼做才能表現「原諒」呢?(教師就扮演小豆子,鼓勵幼兒通過語言或用動作表現原諒他人。) 師:(小結)貝貝學你們的辦法笑一笑、抱一抱、握握手、說句「我們不生氣」,效果可真靈,貝貝頭上的怒火不見了。接著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師:(出示第四幅圖)他們倆成了好朋友,貝貝又收到一份更大的禮物,是一匹修好的小斑馬,還有好多好多的愛心,誰愛貝貝了?(教師與幼兒一起看愛心:教師愛貝貝、小豆子愛貝貝、爸爸、媽媽愛貝貝、許多小朋友們都愛貝貝。) 師:(小結)原諒多麼美好啊!當別人不小心做錯了事,我們就該原諒他。 活動反思 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與幼兒的有效互動,為了提高互動的有效性,同一節課我前後嘗試了四次教學活動,不斷反思自己的語言回應出現的一些問題,並逐步改善。 第一次試教活動效果不佳。我發現,幼兒只會站在某一方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而不像我預期的那樣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而我對此進行回應的提問提升性不夠、遞進不明顯,「是不是」「好不好」等單一性提問偏多。另外,活動中完全沒有體現對大班孩子的語言要求,如用完整的語言表達等。 第二次試教雖然沒有完全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但我突然明白了活動中哪些地方該重點引導幼兒討論,哪些地方教師應注意引導。因為「禮物」這個教學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通過移情體驗他人的心理,因此,貼表情譜的目的應是幫助幼兒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我在試教時只是讓孩子貼了表情圖,卻沒有引導他們將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動說深說透。另外,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詞彙較單一,有時甚至詞不達意,這些都需要教師想辦法激發幼兒使用准確而又有變化的詞彙。 第三次試教基本達到了移情環節說深說透的目標,難點也有突破。不小心弄壞同伴的玩具該怎麼辦?每次活動一到這個環節就容易冷場,這次我用了激將的語言:「剛開始想辦法比較容易,越到後面就越難,看看哪些小朋友不怕困難,還能想出好辦法來。」 既體諒幼兒又富有挑戰性的語言果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在前三次教學的基礎上,第四次時我又做了一些微調,教學效果比較滿意。 總結四次教學,自己採用的有效回應策略包括: 1.提醒 如一開始問幼兒有沒有收到過禮物時,有些幼兒可能因為沒有注意收到過的禮物或認為禮物就是指教師圖片上展示的包裝精美的禮物,就不暇思索地回答「沒有」。幼兒的回答讓我有點出乎意料,但一想,首先,幼兒沒收到禮物的可能性很小;其次,這個問題很必要,能激發幼兒聯想到他自己收到禮物時的快樂心情,可以為後面體驗禮物被弄壞後的心理做必要的情感鋪墊。於是我提醒幼兒說:「生日蛋糕、玩具有沒有收到過呢?」這樣一提醒,幼兒馬上想起來自己是收到過禮物的。 2.鼓勵 前幾次聽到幼兒用「給生氣的幼兒一杯水喝」「給生氣的幼兒吃顆糖」等方法時,我覺得這些辦法太一般,沒有給予積極回應,結果課越上就越沒勁。後來當幼兒說「喝杯水就不生氣」時,我大聲肯定了他的說法:「真正的水是能滅火的,喝杯水也許能滅了心理的怒火,是一個好辦法。」有的幼兒說「弄壞了同伴的玩具,可以先告訴媽媽,再賣個玩具給他」時,我馬上說:「我很欣賞你的辦法,我們做錯事時通常是不敢向媽媽說的,這位小朋友能主動承認錯誤,真了不起。而且當我們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時,真的應該求助大人,聽聽他們的主意。」幾次鼓勵式回應激發了幼兒的自信心,也調動了更多的幼兒的積極性。其實,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教師的激勵,如果教師能使幼兒所說的不起眼的辦法提煉變成了不起的想法,幼兒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 3.提升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不斷提升幼兒的經驗。在這次活動中我使用追問的方法使幼兒進一步思考,促使幼兒自我提升。如當幼兒說「生氣了,火,好多好多火」時,我在肯定他們「觀察仔細」的同時,追問「這是什麼火」,鼓勵幼兒用更恰當的詞彙來描述,幫助幼兒在說出大火、生氣的火、狂火的基礎上用怒火這個詞來描述。而當幼兒說出一個成語「火冒三丈」時,我又以「還有一個相似的成語知道嗎」來追問,激發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繼續突破。 4.挑戰 第三次教學中打破冷場局面時使用的體諒式語氣加激勵式語言就是這種策略,當問題更有挑戰性時,一些幼兒的思考熱情又會被激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