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贈送禮物 » 禮物立意怎麼寫

禮物立意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3-02-12 01:04:04

1、國王收到了一份禮物——一隻威武的獵鷹這篇作文從實踐角度寫會不會離題

不做安於現狀的鷹
一隻雄鷹即便百般不願離開緊緊抓住的樹枝,但當農夫將樹枝砍斷後,它也會翱翔於藍天。所以,想要成為搏擊長空的雄鷹,就必須放開緊緊抓住的樹枝,挑戰自我,超越自我。
飛速發展的社會促使我們加快腳步,可仍不乏停在原地、整天無所事事的人。這些人本質上跟那隻抓住樹枝不放的雄鷹一樣,不同的是他們抓住的是對父母的依賴,對安逸生活的享受。因為有父母的寵愛,他們不願獨立;因為有舒適的環境,他們不願拼搏。安於現狀、不願拼搏、畏懼困難、害怕吃苦等像大麻一樣侵蝕著他們的靈魂,並且在頭腦中根深蒂固。
難道他們沒有理想嗎?難道這就是他們夢想中的生活嗎?也許不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安於現狀、懶於拼搏、畏懼困難的思想在他們頭腦中的比重遠比他們最初的夢想要大得多,甚至可以比作一個地球和一個乒乓球。漸漸地,他們在懶惰中忘記了拼搏,在享受中放棄了追求,甚至在玩樂中迷失了自我,即使最初是雄鷹,到最終也會因從未飛翔而翅膀退化成連麻雀都敢隨意污辱的老鷹。
放開「樹枝」,去做一隻搏擊長空的雄鷹吧!沒有人生性笨拙,只有人天性懶惰。拋開你的惰性心理,迎難而上,在努力中超越自我、在拼搏中綻放屬於你的華美人生吧。沒有人甘心做一輩子失敗者,也沒有人希望自己一生碌碌無為。所以,請不要安於現狀,有夢就去追。盡管路上會有荊棘刺傷你的手臂,盡管會有巨石阻擋你前行的腳步,然而只有離開父母的保護,才能真正長大;離開享受的環境,才能真正成長。你手中抓住的「樹枝」,並不是你在世上擁有的唯一,放開它們,為夢想而戰,你的精神與物質定會更加富足。
不要做安於現狀的鷹,讓那根樹枝成為你終生的遺憾;不要讓自己的一生碌碌無為,為自己的懶惰找冠冕堂皇的借口。放手去搏,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勇敢前行,去證明自己是能夠搏擊長空的雄鷹吧!
【點評】這是一篇感悟獨特、聯想豐富的議論類佳作。作者巧妙地將材料中安於現狀的獵鷹與社會生活中無所事事的人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從「不要做安於現狀的鷹」這一視角,放飛自己的心緒,對生活中的這類人從列舉現象、分析危害、提出希望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字里行間充滿理性的光輝。文章語言清新自然,情感從文字中如水般潺潺流淌而出,自然、真實、感人。

試題分析:
材料中鷹立腳的樹枝的象徵意義是多方面的:是依賴,是憑借,是保護,是溫柔,是舒適,是安逸,是幻想,是倚仗,是指望,是依託,是退路,是誘惑,是僥幸,等等。材料中的現象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為此,我們可以從獵鷹、農夫等多個角度構思立意。以下立意可供參考:(1)擺脫依賴,依靠自己。獵鷹不告別依賴,怎麼能在天空中經受風吹雨打?人不告別依賴,怎麼能在生活中戰勝挫折困苦?(2)抓住根本看輕其餘。當我們學會抓住根本時,就抓住了成功的尾巴,離成功也就不遠了。(3)不要把簡單問題復雜化。其實,很多事情都很簡單,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復雜。(4)不留退路,才有出路。有時置身於命運的懸崖絕壁、後無退路時,人才會集中精力奮勇向前,從生活中爭得屬於自己的位置。(5)壓力就是動力,成功需要逼迫。人往往是有惰性的,沒有壓力,就少了前進的動力,而來自外部的逼迫會喚醒人的鬥志,激發人的潛能,最終使人達到自己不曾企及的高度。(6)切莫安於現狀。安於現狀,滿足於自身現有的條件,不思進取,最終將會被社會淘汰。

2、寫作文時如何立意

1. 寫作文應該怎麼立意

寫作文怎樣立意

立好意

王夫之說:「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關繫到文章的選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所以,也有人說:「千古文章意為高。」足見一篇文章的立意的重要性。簡單地說,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題,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明確了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我們在選材,布局,語言的選擇,感情的傾向上才有方向性。

一般來說,初中生的記敘文大都是表現出贊同、贊美、欣賞、歌頌什麼,或者是反對、批判、揭露、諷刺什麼,當然也有表達自己的懷念、感嘆、傾訴、情趣等等的。應該說,寫文章的立意是比較自由的。但是,中考作文的立意並不是絕對自由的,它是有很多的限定的,它也是有很多的評價標準的。作為一名學生當然也應該有一個受教育的方向,而在中考作文中也體現了這個方向性,所以,我們的中考作文立意也符合這些方向標准。

所以,好的立意應該力求做到:

一、方向要正確

所謂正確,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表達出來的思想觀點和感情要健康、積極向上。立意正確是寫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評價文章的重要標准。一般來說,我們的立意要與我們目前國家社會倡導的公德相一致,要與當前的時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頌真、善、美,抨擊假、丑、惡,提倡以人為本、愛國、誠信、環境保護、無私奉獻等等。決不能表現一些厭世消極的思想,或者是為那些腐敗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頌德。

二、情感要鮮明

情感的鮮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確,該批判的批判,該歌頌的歌頌,並且在你的語言中要飽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現那些讓讀者都想不透的模稜兩可的情感傾向。這不僅僅會減弱對主題的表現,也會傷害到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同時也影響了讀者的閱讀興趣。感情的鮮明最忌的是故作姿態,誇大其辭,沒有分寸,這樣反而會讓人感覺作嘔。所以說,我們的感情表達真實可信才會感人,才會打動人。

三、思考要深刻

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們能透過事物的現象去挖掘其內在的本質,思考出對人生,對社會有意義和價值的東西,能在一般人認識上再進一步,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那一點,並能給人以啟示。思考的深刻需要我們對眼前的事物作仔細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內在聯系,並能用文章的語言表達出來。

深入的思考也不能隨意引申,更不能無原則地提高和升華。它必須結合生活實際,要具體、真實、可靠。在提示本質的基礎上,還應該進一步提示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社會根源和思想根源,並總結規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這可能更多地關涉到議論文。

對於記敘文的深刻更多地是關於人生社會的啟示與感悟。

四、思維要創新

思維的創新是指克服以往的思維定勢,打破常規去思考、分析,找到我們自己獨特的創見,給人以啟迪。

考場作文不論以何種形式出現,一般都會給考生以思想馳騁的餘地,我們就可以突破常規的思維習慣模式,從相似、相關或相反的方向思考,進行有積極意義的創新思考,拿出與眾不同的立意,再用自己充滿個性化的語言,向我們真實地表達自己對生活的體察、感受、思考和認識,讓讀者也從中得到啟示。

但是,創新決不是漫無邊際的胡思亂想,標新立異的胡編亂造,它必須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徵和一般規律,這樣才能讓人感到入情入理而眼前一亮。

我們明確了立意的方向,那麼,在初中記敘文中一般有哪些具體的立意內容呢?

一般來說: 1、符合當今社會公德和時代精神的 如:歌頌真善美,抨擊假丑惡,提倡以人為本、愛國守法、誠信、環保、無私奉獻、敬業、自強、與時俱進、和諧社會等等。

2、表達個人感情的 如:愛戴、崇敬、懷念、贊美、愛好、情趣、願望、諷刺、批判、抨擊等等。

3、思考生活內涵的 主要是指對某人或某事的感悟與啟迪。

4、追求個性表達的 主要是表達個人獨特見解的。

立意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跟別人的風,無論是怎樣的題,選擇立意時,一定要選自己熟悉的平時訓練過的內容從小處切入。切忌一時心血來潮寫一些不熟悉的東西,勉為其難,這是寫不出優秀作文的。

2. 幫我看看這段材料是些啥的,寫作文時該如何立意

人生要換一種方式生活,不要老是鑽牛角尖,要換一個角度看待同一個問題。

例:換一個角度思考。人生無常,心靈多少次在黑暗的抑鬱中沉重,又多少次在喜極的旋渦中輕浮。

然靜下心來,換一種角度思考呢? 失敗、挫折不都是一種閱歷的收獲?成功、業績難道不會成為阻礙更高追求的桎梏?如是思之,心靈便不禁釋然,於是,人生也顯出了深邃、厚重和豐富。這,或者是真正讀懂人生的經驗罷! 蕭瑟深秋,當一葉枯黃在襲人的寒風中蜷縮、顫抖時,多愁善感而潸然淚下者甚眾。

朋友們,你難道只看到了她枯萎的葉脈、殘敗的身軀?換一個角度思考吧,落葉永歸於泥土固然是一種結束,但這同時也是寄寓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啊!超越了時間和空間,來年又是一朝春暉。 數九寒冬,飄雪紛飛,真不知凍僵了多少人的心。

足不出戶,卻大怨天氣之惡劣,這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天氣固然惡劣,但並不足以成為阻止人們進行正常活動的托辭,相反,只要添上了一份與困厄作斗爭的心,縱使失敗了,也是一種極有意義的經歷。

不是么?所謂「一朵飄雪,冷暖由心」,關鍵在於你站在哪個角度看待它。 其實,換一種角度不僅是對人心靈的解脫、生命的豐富,更是一種理性的思考、創造性的判斷。

九方皋相馬,不辨其雌雄、毛色,卻深諳馬的本性,知其能否日行千里。這在於他不是站在常人辨馬的一般角度,而是摒棄外表的迷惑,站在觀馬之潛力的角度上來相馬: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

此乃超乎凡夫俗子的大智。塞翁失馬,不問禍福。

時人哂之,卻殊不知「禍者福所倚,福者禍所依」之道,這是造物主神秘的規則,大自然微妙的工夫!不深諳此道,而站在只重視眼前表面得失的角度,馬失而慟哭,馬得而喜極,子傷又復悲,免役又復喜,這難道不是一種被愚弄的悲哀么?誠然,世間萬物紛繁復雜,且好以其表象示人,倘以單一的角度窺之,可乎? 北宋詞家蘇軾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之句,充分闡明了多角度看待事物的重要性。故說,惟有懂得換一種角度思考,才能理性地面對這個紛繁復雜、變化無常的世界,而不至被外物所惑。

總而言之,換一種角度,就是給自己一次重新認識事物的機會,結果的或喜或悲,這些似乎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換一種角度思考的過程中,你須要更多、更深的讀懂人生哲理——人生落魄時不要悲觀喪氣,一蹶不振;人生得意時不要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如是,人生才會變得厚重和精彩。

年輕的朋友們,學會換一個角度思考吧!換個角度看冬天 冬天,一片衰敗的景象,乾枯的枝幹與夏日那飽滿的濃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沉悶、凋謝和夏日的鳥語花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切是悲觀者對冬天的感悟。

而樂觀者帶上透視鏡,去領悟冬天展示給我們的生機,去感悟那些不為人知的生命力。在厚厚的落葉下,冰冷的泥土裡,那繁密的根系依然存活著,正在努力收集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能源,最大限度地儲存著能量,上面的枯草是它最忠實的保護傘,為它抵禦著寒冷和冰雪的襲擊。

枯萎的花瓣和落地的干枝將自己最後的能量滲進泥土、傳給了根部,將自己今世的生命奉獻給了來年的繽紛,正所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冰雪覆蓋了整個大地,悄然無聲。

雪花放棄了自己的多姿,化作雪水為每一寸乾渴的土地送去冬天最可貴的禮物。孩子們的笑聲打破了雪地的寧靜,五彩的棉衣是冬天最亮麗的風景。

地下的活動原來如此精彩,這一切能量的傳送、生命的延續正在地下激烈地進行著;而人們只看見了它表面的衰敗。換一種角度去看待冬天,它不再是休眠而是孕育新的生命;不是沉悶而是無聲的生機;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是生命的地下延續。

換一種思維去對待身邊的事物,生活不就需要我們這種思維轉換嗎?像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冬天裡的一縷陽光,黑夜裡的一絲光明,它會給你更多的驚喜。冬天在此,春天還會遠嗎?換個角度看生命,人生就像一朵鮮花,有時開,有時敗,有時微笑有時低頭不語,其實生命就是這樣,無論當你是成還是敗時,都應打開心靈的另一扇窗。

古之開窗之人甚多,大多乃聖人也,乃如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而作《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韓信困秦而作《說難》《孤奮》;詩三百篇,大抵聖賢之所發憤所作也。《史記》作者司馬遷因被小人殘害而受極刑,但他打開了自己心靈的另一扇窗,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他享受到了寫成《史記》一書後的喜悅,他拋棄了別人對他的種種不善看法,最終寫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變的《史記》。

所以當你困獲時,打開心靈的另一扇窗,去換個角度看生命,生命是非常美好的,你也會因此而成功的。 貝多芬一生貧寒,疾病始終困繞在他身邊打轉,但貝多芬成功大開了自己生命中的音樂之窗,感受到了音樂之美,忘卻了自己的種種不幸,最終以一首《命運》道出了他的心靈世界。

美國著名女作家海倫。凱樂從小就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之中,但在她的老師蘇里文的指點下,凱樂心靈的美好之窗被點開了,海倫。

凱樂也因此以一種新奇的眼光去看世界,最終成了當代著名作家。 *** 的《詠梅》一詞就表現了毛主席。

3. 作文怎樣立意

下面介紹幾個立意的思路: 1.小中見大 什麼是小中見大呢?就是要用一滴水反映出太陽的光輝,善於通過小事,反映出重大的社會問題和時代面貌。

我們青年學生雖然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里,可是限於年齡和活動范圍,我們親身經歷或親眼看到的重大事件是很有限的,我們的生活圈子裡都是些尋常小事。我們的文章要反映時代面貌,我們必須學會小中見大這種立意方法。

我們舉一個例子。 例文 賣甜稈 做完了作業,我想到學校附近的農貿市場散散心。

「賣甜稈啦——」一聲吆喝帶著甜甜的童音。尋聲望去,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站在那兒,穿一身蔥心綠校服,頭上梳著兩個抓髻,紅撲撲的小圓臉。

她的身旁戳著一捆甜稈,上端攏在一起,用稻草扎著,下端分散成一圈兒,這小姑娘幹活還很在行。人也精神,貨也水靈。

「怎麼賣?」 「兩毛錢一根,五毛錢三根。」 「我來一根。」

說著我從甜稈捆里抽出一根,從兜里掏出十塊錢遞給她。 小姑娘沒接我的錢,抿著紅紅的、石榴花似的小嘴說:「我剛來,還沒開張,大姐,你拿一根吃去吧,別給錢了。」

我說:「那哪兒成呢。要不你等一會兒,我到別處去換開零錢再給你送來。」

「大姐,你是一中的學生吧?學習挺忙的,為這點小事耽誤工夫不值得。」 這小姑娘還真有眼力,她怎麼一看就知道我是一中的學生呢?我正不知道說什麼好呢,她咧開石榴花似的小嘴又說了: 「我這也不為賣,農村做飯不燒秸稈了,拿它漚肥又可惜,我媽讓我拿來叫城裡的同學們嘗嘗鮮兒,我也順便下下海,闖練闖練。」

說著格格地笑起來,露出兩排葫蘆籽似的小白牙兒。怕自己失態,忙抬起左手用手背擋住紅紅的嘴唇兒。

我想,我再推辭,就辜負了小姑娘一番美意。說了聲「謝謝」,就嚼起甜稈來。

都說農民富了,富到什麼程度了呢?十塊八塊錢在他們眼裡不再是三兩個月的用度了。生活富裕了,待人接物也顯得大方了。

由於作者採取了小中見大的立意方法,小小的一根甜稈,把農村的經濟形勢、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面貌的變化,實實在在地反映出來了。 2.舊題新作 我們平時習作和應考作文,命題都不能脫離我們的生活。

寫記敘文,記的是老師、同學、家長;寫議論文,論的都是我們應知應懂的話題;寫說明文,寫的都是我們熟悉的事物。所以作文命題很難擺脫一個「舊」字。

有的同學,不懂得舊題新作,而在那裡搞舊題舊作。一寫老師就是滿頭白發,至少也得是花白頭發,彷彿黑頭發的老師都教不好書似的。

寫老師工作負責,就是深夜裡老師還在批改作業,彷彿當老師的不熬夜就是責任心不強似的。一批改作業,就是往作業本上批上密密麻麻的紅字,那些訓練學生自己批改作業的老師,雖然有改革的精神,彷彿其做法不宜提倡似的。

還有些同學愛寫生病的老師,講課時不是捂著肝部,就是捂著胃部,並且額上沁出豆粒大的汗珠,彷彿沁出米粒大小的汗珠還不夠標准。再不就是下雨了,老師冒雨去給不來上學的同學補課。

這些都是經常出現在作文中的教師形象,這就叫舊題舊作,沒有新意,這樣的文章別人怎麼會願意看呢? 那些善於舊題新作的同學,所寫的雖然也是舊題目,但立意新穎,人們讀起來並不覺得陳舊。我們舉一個例子。

例文 她是我心上的一條小溪 每天早上,當我在鏡子里看到自己短短的頭發,心頭總是掠過一陣惆悵。為了節省時間,兩條長長的辮子被剪掉了,那教我學會梳辮子的女教師也遠遠地離開我了。

我,只能在記憶中去搜尋過去…… 上一年級時,我才六歲,辮子卻長得到了腰間,可惜的是,我不會梳它,每天都要纏著姑姑給梳,這到底不是「長久之計」,有一天,我終於因為不會梳辮子而哭了起來。 那一天,我迎著大風走在上學的路上。

風一會兒把我的辮子吹到胸前,一會兒又把它甩到腦後……到了校門口,紅頭繩終於隨風飄走,頭發散開了。這怎麼辦?我著急地蹲在地上,哭了。

「怎麼了?」一個像小溪流水般清脆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我抬起了頭:呵,原來是我們的班主任劉玉晨老師,她那明亮的眸子正在注視著我!我抽泣著指了指頭。

「為這個也值得哭?起來,我給你梳。」她微笑著把我拉起來,用細長的手指給我攏起頭發,我想回頭看看她梳頭是什麼樣子,可是她卻輕輕地按住了我的頭:「別動。」

然後邊攏邊說:「你的頭發真長,和我小時候的一樣。」 「你小時候誰給你梳頭?」 「我自己唄!那時候,我們家兄弟姐妹多,我媽顧不著我。」

老師說著,已經把一條辮子編好。沒有頭繩,怎麼能系住辮梢呢?我又著急了。

「攥住辮梢,我來找根頭繩。」 我把辮梢攥住,奇怪地望著她,心想:你,找得到嗎? 只見老師迅速解下自己的兩根紅頭繩,「嚓」地一聲,把它們咬成四根。

我一下子明白了:「老師,不,我不!」我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你這小姑娘,真倔!」老師邊說邊把辮梢系好,「另一條辮子,你自己梳吧!」 「可我不會呀!」 「不學怎麼能會呢?來,把手伸過來,我教你。」

我把手伸過去,任老師擺弄著,不一會兒,這條辮子也梳好了,我高興極了。 老師拉著我的手,向教室走去,邊走邊說:「以後要學著自己梳辮子,還要幫媽媽幹活……」「媽媽。

4. 作文立意技巧600字

作文技巧2:妥善立意

審題完畢,就要根據題目要求妥善立意了。所謂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主旨。在記敘文中,「立意」是文章通過寫人記事所要表述的中心思想;在議論文中,「立意」指的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論點。

對立意的要求主要有三點:

一是要鮮明。文章歌頌什麼,批評什麼,主張什麼,反對什麼,應旗幟鮮明,不能含含糊糊、模稜兩可。

二是要正確。中考作文評級標准中對立意的要求是:記敘文要"思想感情健康",議論文要"觀點正確",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切實做到。

三是要力求新穎、深刻、有創意。這是在前二者基礎上更高一些的要求。文章要力爭寫出新意,寫出深度,不要過多重復別人已說過多次的話題,不要就事論事、淺嘗輒止。還要注意立意的時代性和針對性。

第一步素質訓練是基礎,第二步思維訓練是關鍵,這第三步的速度訓練則是目的。整個快速作文訓練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快速寫作。如果第一、二步訓練都抓得扎實,速度訓練就會見效。基本做法是嚴格要求,限時作文。為了提高速度,每次作文都只能安排一個課時,一定要嚴格要求,當堂完卷。要求學生做到快速審題,快速立意,快速布局謀篇,快速寫作,快速修改。總之,一切都要立足於一個「快"字。40分鍾的時間分配大致是這樣的:審題、立意(確定中心思想)和謀篇布局(編寫作提綱)不超過5分鍾,寫作30分鍾,修改5分鍾。通過訓練,這個要求一般學生都能做到。另外,在班內開展快速作文競賽也是個提高寫作速度的好辦法,一搞競賽,學生的興趣就來了。剛開始進行速度訓練時,有些學生是跟不上的,40分鍾怎麼也寫不完。怎麼辦呢?二是多加鼓勵,切忌指責;二是暫時遷就,但絕不放鬆要求。時間一到,一律收卷,沒寫完也要收卷。這樣,學生下次寫作文就有一種緊迫感和時間觀念。有些學生,一講快速作文,字就亂塗亂畫。碰到這樣的學生怎麼辦呢?不能操之過急,分兩步走,先要求寫完800字,再要求字跡清楚。作文不是書法競賽,不要求鐵畫銀鉤,只要字體工整,文字規范就行。個別字跡潦草的學生,要加強教育和書寫指導。

5. 作文如何立意

「文以意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題。它是文章的核心與靈魂。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關繫到文章的選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中考作文大多是話題或材料作文,沒有明確的標准,如何立意就顯得至關重要了。作文有了主題思想,文章才有靈魂,選擇材料,安排結構,運用語言,也才有依據,那麼怎樣指導學生立意呢?這里就自己作文教學的幾點感悟為例談談。

1、正確,有針對性

一篇文章的思想內容正確與否是評價文章好壞的根本依據。話題或材料作文的立意一定要合乎題目要求,切題才算真正的正確。表達出來的思想觀點和感情要健康、積極向上。此外,還要有針對性。選取人們最感興趣的、最能反映人們思想感情的作為主題,文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反響。

2、思想要深刻

意不僅新,還要力求深刻。這就要求我們能夠透過事物的現象去挖掘其內在的本質,思考出對人生,對社會有意義和價值的東西,能在一般人認識上再進一步,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那一點,並能給人以啟示。初中學生寫作,在立意上難以深入,原因往往就在於淺嘗輒止,沒有深入開掘。所謂開掘就是深入思索,挖出事物最本質的東西來。

3、立意要新穎

如果文章主題一般化,不新穎,大家都雷同,就難以寫出好文章,所以立意要新穎。好文章的立意應該是「從意中所有,從語中所無」。也就是說,大家都有這樣的想法,但是大家未能表達出來,讓你給寫出來了,這就是新穎,這就是獨創。

立意的獨創性並非憑空而來,也不可隨意杜撰,它是從生活中來的。只要平時注意觀察和體驗周圍的生活,善於從常見的事物中認識到新的東西,領略到新的涵義,寫文章就能出新意。不能看到生活一點現象就拿起來塗塗抹抹,而是在觀察和研究生活現象的基礎上獨辟蹊徑,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發現。而立意做到新穎巧妙,才能在生活的激流中吸取新思想,獲得新感受。

4、簡明集中

就立意而言,簡明、集中是對主題的要求。相反,主題分散想面面俱到,卻面面不到,是立意之大忌。要做到「簡明」,就需要高度的概括力。思維不進行概括,表象就無法升華為本質,認識就無法實現理性的飛躍,思想就不可能達到簡明、集中了。

「簡明」要求思想內容上單一集中。這樣可以集中精力,寫得深刻,給人以鮮明突出的印象。

總之,好的立意就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讓我們指導學生作文前圍繞上述幾點來考慮主題,定能寫出思想發光的好文章來。

6. 怎樣才能使文章立意深刻

**老師:我們的語文老瓶在作文課上說,寫作文時可鼠不砑側面多角度立意,但又說寫文章時主題必須集中.請聞這該怎麼理解t怎樣才能使自己的文章立意深副呢?畿、飄強甄娟娟同學:從你的提問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讀書必求甚解」的好學生,你們的語文老師也是位有學問的好老師,他說的沒鍺.清代戲曲理論家李漁曾說「古人作文~篇,定有一篇之主腦.主腦非他,即作文立言之本意也.」所謂立意,指的就是主題.這是文章的靈魂和統帥.寫文章必須要求主題正確、集中、深刻.所謂正確,是指作文提煉的主題能反映生活的本質,其有普遍意義,能給人知識的熏陶、向上的力量{D美感的享受.它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謂集中,就是一篇文章只能有-個主題.多彩生活所提供的素材,常常包含著豐富的含義,可以從它的不忍側蠢多角度立意,但在落筆寫作時,一篇文章卻只能選擇其中自己確有感受的一種作為文蕈的主題.所謂原則,就是能提示出某些現象的本質或生活的真諦,言近而意遠,發人深思,給人啟迪.古人一直把「意深.作為好文章的重要標准,埕調「意必深然後為工」,先要挖掘出「深意」然後再追求文章形式國多善妻.。

7. 作文如何審題立意很不幸運,每次材料作文審題(只要是說自選角度立

命題作文的完成一般包括:審題、立意、選材、組材、寫作和修改六個階段.審題是寫命題作文的基礎,也是作文成敗的關鍵之一.審題也叫解題,要求仔細分析題目,審查題目的意義和要求,確定選材范圍,決定與題目相適應的體裁、內容、行文重點、寫作方法和確定文章的中心主題.有些小學生在寫作文時由於沒有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不重視審題的重要性,或者還不會審題,有的甚至連作文的題目和要求都不細看,提筆就寫,拿筆就畫,結果鬧出偏題、跑題、扣題不緊的現象.有的甚至出現「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悲劇.。

3、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熊媽媽讓小熊送一袋禮物給小松鼠」

事情發展總有好壞兩面、我們對待生活中不應該垂頭喪氣、搖頭嘆息、因為這些困難往往是你成長路上的墊腳石。(別的立意也可以、跟塞翁失馬差不多)

4、禮物作文600字(立意高,得到成長)

 阿嬌今天笑靨如花,親親熱熱的挽住我的胳膊:「今晚平安夜啊,老媽」回「有什麼說法嗎?」答「嗯,我同學去年在她的枕頭下放了一隻臭襪,一覺醒來你猜怎麼著?結果發現裡面裝了三塊巧克力哎!會不會是她媽媽替聖誕老人送的呀?真是奇怪,如果我在枕頭下放一隻新襪,會怎樣呢?」她歪著腦袋看我,清澈的眼神里透出閃閃發光的希望來,「不用說啦,我明白該怎樣做了。」「哦,你真好!」她用溫暖的小手使勁握握我的手高興地說「我現在對那些小飾品不太感興趣了,要是能來點小食品最好了。」真是得寸進尺,我心想。
該睡覺了,她仍然有些不放心,把一隻干凈的襪子放在梳妝台上,後來又擺到脫下的衣服上面,接著還是忍不住提醒我放校服時別把襪子蓋住嘍。
夜深了,阿嬌翻來覆去睡的不太踏實,不知什麼時候把那隻襪子又攥在了手心裡,夢中囈語「馴鹿別跑,帶我去給別的小朋友送禮物去!」
為了不弄醒她,我換了另一隻襪子,裝進一盒平時阿嬌最愛吃的木糖醇,用漂亮的絲帶給襪口打個結,一切OK!我相信,不管阿嬌得到的是什麼禮物,她都會開心的笑起來。可是,我最盼望的是聖誕老人能在平安夜裡給天底下每個沒有媽媽的孩子送上一個美夢!

5、語文作文 立意人世間,有真情,也有假意,有溫暖,也有寒冷。這些都是生命的禮物,無論你喜歡與否,都要

人間自有真情在來源:網路 2009-06-27 16:04:54

人們常說:「語言是人類交流真情的鑰匙。」以前的我也是這么認為。我想,人世間一切的真情都可以用語言來表達,而且真情只能在見義勇為、助人為樂這些大事中體現。後來我發現才發現,我錯了!因為真正的真情往往都在不言之中……

初冬時節的一天,疾風夾著密集的雨點,讓人難以抬頭,我一面走,一面詛咒這該死的天氣。為了躲雨,我走進了香麥西餐廳,要了一杯果汁,靜靜地等待著雨停。在西餐廳里,所有的人都在享受一份美味。唯有他們,與眾不同。

只見她安安靜靜地坐著,一件舊的男士夾克,頭上裹著一條紅頭巾,那件太樸素的襯衫和周圍的「港裝」打扮真有些格格不入。在牆上炫目迷人的彩燈映照下,微微讓人覺得有些寒酸。鄰座的人飄去一絲不經意的目光,卻驟然有了一個令人感動的發現。

她一心一意地看著對面的兒子,臉上浮出了一個淺淺的微笑。這是怎樣的笑呵!在她的眼裡,緩緩地流轉著一彎愛的清泉,輕輕的向外流淌,在嘴角聚成了滿足而喜悅的一笑,寬闊的餐桌上擺著一份冰淇淋和一杯飲料。在別人看來,也許少了點,可小兒子卻仍然高高興興。他一會猛吸幾口汽水,一會輕輕挖下一塊冰淇淋送進口中。他興奮而小心地品嘗著,還不忘隔一會抬起頭來,向母親送去甜甜的笑,舉起汽水問她喝不喝。母親只是笑著輕輕地搖了搖頭,可是她眼裡的光更亮,嘴邊的笑更深。兒子吃的更香。他們都在享受,母親享受兒子的欣喜,兒子享受母親的愛撫,他們一起體會著彼此的真情,不需要言語……

終於,他們含笑走出了大門。看窗外,不知何時變成了大顆粒的冰雹,母親忙吧自己的外衣脫下來給兒子穿上,而兒子也忙把自己的外衣脫下來給母親披上……

我明白了,我終於明白了,真情的流露往往需要言語來表達,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表達更深刻得真情。

我望著窗外。

啊!無言的冰雹,人間的真情!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