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贈送禮物 » 古代送禮為什麼叫人意

古代送禮為什麼叫人意

發布時間: 2023-02-17 14:58:17

1、古文中關於「禮物」的說法,還有哪些詞語?

禮物的古文用「禮代替。

2、禮物的起源以及送禮的由來

送禮作為來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自,它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人們相互饋贈禮物,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際內容。饋贈,是與其它一系列禮儀活動一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我們知道,禮起源於遠古時期的祭祀活動。在祭祀時,人們除了用規范的動作虔誠的態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還將自己最有價值、最能體現對神敬意的物品(即犧牲)奉獻於神靈。也許從那時起,在禮物的含義中,就開始有了物質的成分和表現了。即禮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現。

關於禮物起源,還有人說它最初來源於古代戰爭中由於部落兼並而產生的「納貢」,也就是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隸等,以表示對征服者的服從和乞求征服者庇護。史書中曾有因禮物送得不及時或不周到而引發戰爭的記載。如春秋時期,因楚國沒有按時向周天子送一車茅草,而引發了中原各國聯盟大舉伐楚的戰爭。還有人認為,最初的禮就是一種商業性質的有來有往,原始的「禮尚往來」,實質上就是以禮物的贈送與酬報的方式進行的產品交換。

3、古代下人給貴人給錢叫什麼

送禮。在古代中下人向貴人送禮金是叫送禮。送禮在古時候常常用於為了討好別人進行金銀珠寶的贈送。

4、送禮的別稱??

送禮對上級,長輩可以叫:孝敬,套關系對下級,晚輩可以叫:關照,問候對同級,朋友可以叫:聯絡感情對病人,叫慰問,問候

5、禮輕人意重,是什麼意思啊?有什麼內涵在裡面?

這是一個成語,完整的是: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故事是這樣的:唐朝貞觀年間,西域回紇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紇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緬伯高帶了一批珍奇異寶去拜見唐王。在這批貢物中,最珍貴的要數一隻罕見的珍禽――白天鵝。
緬伯高最擔心的也是這只白天鵝,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可怎麼向國一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親自喂水餵食,一刻也不敢怠慢。這天,緬伯高來到沔陽河邊,只見白天鵝伸長脖子,張著嘴巴,吃力地喘息著,緬伯高心中不忍,便打開籠子,把白天鵝帶到水邊讓它喝了個痛快。誰知白天鵝喝足了水,合頸一扇翅膀,"撲喇喇"一聲飛上了天!緬伯高向前一撲,只拔下幾根羽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眼睜睜看著它飛得無影無蹤,一時間,緬伯高捧著幾根雪白的鵝毛,直愣愣地發呆,腦子里來來回回地想著一個問題:"怎麼辦?進貢嗎?拿什麼去見唐太宗呢?回去嗎?又怎敢去見回紇國王呢!思前想後,緬伯高決定繼續東行,他拿出一塊潔白的綢子,不心翼翼地把鵝毛包好,又在綢子上題了一首詩:"天鵝貢唐朝,山重路更遙。沔陽河失寶,回紇情難拋。上奉唐天子,請罪緬伯高,物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
緬伯高帶著珠寶和鵝毛,披星戴月,不辭勞苦,不久就到了長安。唐太宗接見了緬伯高,緬伯高獻上鵝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詩,又聽了緬伯高的訴說,非但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緬伯高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賞賜了他。
以後這個成語就被用來表示人們之間情誼深厚。和「大恩不言謝」有異曲同工之妙。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