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件禮物都被扔
1、七夕小伙送15件禮物全被女友扔掉,是男的太直還是女的太作?
<
其實感情是要兩個人相互理解和體諒的。如果一個人堅持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是傻瓜。但是對於一個真正愛她的人來說確實值得的,該不該繼續追她其實你比我們誰都清楚。但是我相信你是真的愛她不然也不會追四年之久。希望你的真誠能打動她,愛她就堅持。你一定能行的。
3、被扔15份禮物後,我決定不再當舔狗:儀式感壓垮多少感情?
先問問大家:
七夕剛過去,你給對象送了什麼禮物?
化妝品?鞋子?衣服?電子產品?
送這份禮物之前,你思考了多久?
01
前幾天,有一條朋友圈沖上了熱搜。
不是分享收了什麼禮物,也不是七夕愛的宣言,而是一段對女友的控訴。
26歲的小武每年都要給女友過好多節,送不少次禮物:生日、情人節、七夕、聖誕、520、甚至618、11.11這樣的購物節也得「表示表示」。
但大部分時候他送的禮物,女友都不滿意,屢屢被責怪。
這次七夕,他買了15件禮物,想著女友怎麼也會有喜歡的。
我看了一下這些禮物:毛絨狗、首飾盒、螺螄粉、巧克力......
雖然風格有點直男,但畢竟也是男生思考過、挑選過的禮物,全扔樓道確實過分。
小武受不了委屈,一氣之下在網上發文宣洩:
不當舔狗了,求你去禍害別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禮物和愛情畫上了等號。
禮物送得好,愛情保得了,禮物送不好,愛情就沒了。
在這種情況下,禮物也慢慢變了味兒。
不管是什麼節日,大家把「送禮物」當作例行公事,送了就完事兒了。
但禮物的心意明明比禮物本身更讓人感動呀。
禮物只是形式,禮物背後的准備過程、寓意、內涵比形式都重要。
而且,如果能把濃情蜜意放到每一天的生活中,每天都是在過節,送什麼禮物重要嗎?
追求表面的繁雜斑斕,卻早已忘了共度節日的初衷。
這樣過節,還有意義嗎?
02
虛榮的表象化和理想的物質化慢慢襲來,許多人把物質當成評判生活的標准。
但是這種靠物質堆砌出來的儀式感,可能是個騙局。
《白蘇情感解語》曾經收到一個投稿。
馬先生和妻子正准備辦婚禮,可妻子卻給他出了一個大難題:妻子想要一個世紀婚禮,一個非常盛大的婚禮。
馬先生是普通人家,買了婚房,還給妻子家出了彩禮,現在手頭上已經沒有那麼多錢了。
馬先生想著,不是不辦婚禮,只是辦得比普通人家好一些就行了,妻子「世紀婚禮」的要求,實在能力有限。
可是妻子不樂意了,一生就這一次婚禮,怎麼說也要隆重、盛大,錢不夠了就去貸款。
竇文濤曾經在《圓桌派》裡面討論過儀式感:
年輕人,普遍存在提前消費,追逐儀式感的現象,在經濟實力不允許的情況下,超前追求生活所謂的極致和品味。
美其名曰「儀式感」,其實很多都是花唄、貸款提前消費。
人應該要對自己的定位有清楚認知,當財力配不上需求的時候,要麼提高自己的能力,要麼降低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去追求所謂的儀式感,然後把生活拖垮。
這才是正確的三觀。
否則,這樣的「偽儀式感」,容易把人壓得喘不過氣,最後只會害了自己。
這件事的結局是:馬先生和妻子攤牌了——不是不愛,是真的愛不起。如果實在無法協商,只能就此告別了。
03
有人追求儀式感,可能只是為了一條朋友圈。
我有個大學室友,每到母親節、三八婦女節就特別愁,因為她媽媽是個「要求很高」的人。
大三那年的母親節,我們忙著寫開題報告,每天都過得水深火熱。
有天晚上,宿舍突然有人問了一句:
「明天是不是母親節了?
我看了下日歷:
「是喔,好快啊。」
這時,我另一個室友突然驚醒:
「完了!我忘給我媽買禮物了。」
說完,她立刻從床上坐了起來,拿起手機開始找代購、刷淘寶。
盡管她選了加急件,但因為訂得晚,快遞到的時間也比較晚。
第二天下午,快遞還沒到,她的阿姨打電話給她:
「你是不是忘了給你媽准備禮物了?她一整天都沒有好臉色,還打電話過來吐槽,說你心裡沒有這個媽了。」
「你媽說看到朋友圈裡個個都在曬仔女的禮物,就她什麼都沒有,她覺得很沒面子。」
室友跟阿姨解釋了一番,最後無奈地掛了電話。
到了晚上,室友在朋友圈裡看到媽媽捧著自己買的項鏈,喜笑顏開。
她很高興,她媽也很高興。
但是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有見她媽帶過那條項鏈,也沒有提起過。
直到後來有一次,她在沙發縫上看到一個閃閃發亮的東西。
用力掏出來一看,原來是自己送的項鏈。
它早就被遺忘了。
禮物本應是情感的載體,現在卻成了炫耀的工具。
凡事都要和別人比,只有「比過了」才開心,這樣過節有什麼意義呢?
在秦桑看來,把面子工程作為衡量儀式感的標准,背後都是攀比心理作祟。
近幾年,互聯網上興起了一股「儀式感崇拜」文化:「生活需要儀式感」「愛情需要儀式感」,逢年過節也需要來點儀式感。
好像當周圍人都過得很有「儀式感」,只有我一個人平平凡凡,就「輸」了。
可儀式感不應該拿來攀比的呀。
儀式感應當是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讓生活成為做秀的煉獄場。
04
無可否認,我們的生活需要一些儀式感。
這種儀式感是一種美好,一種精緻,一種態度,一種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比如說在牆上掛上一張畫作,飯前鋪上一張餐墊,把房間的小飄窗做成閱讀角......
儀式感無需做給別人看,只需要你從內到外的用心,讓平凡的生活里充滿著獨一無二的感動。
在《爸爸去哪兒》中,曹格的妻子在樹上摘下幾片葉子,把它們洗干凈後捲起,再用牙簽串起,做成了一個簡單的筷子架。簡單的一頓飯,因為這個小裝飾而變得精緻了一點。
這是對生活的儀式感;
《奇葩說》里,寇乃馨曾經分享丈夫黃國倫送她的「廉價禮物」:
第一年,他寫了一首情詩;第二年他寫了一首情歌;第三年他把情詩加情歌寫了一本小說給我;然後他開始買很便宜的色紙,然後把色紙剪成一條一條,折3650顆彩色星星送給我。
這是愛情里的儀式感;
無需刻意追求,也不用虛假營造。
把普通的生活過得舒適且有質量,把最濃烈的情感融匯在一份親手製作的禮物當中,才是對儀式感最好的詮釋。
寫在最後:
我是秦桑。
為了追求這些所謂的儀式感,我們常常用力過猛,甚至刻意營造,最後掉落到「偽儀式感」的漩渦當中。
做了大量的無用功,自己的生活卻毫無改變;大量的攀比行為,讓人疲憊。
我們做的所有事,目的都應該只有一個:讓生活過得更好、更有質量。
生活是過給自己看的,與別人無關,不要讓「偽儀式感」侵蝕我們的日常。
祝你平凡的小日子,也能開出花來。
文字為極物原創,轉載請說明。
4、情人節送十幾份禮物,全被扔掉,了解對方的到底需要重不重要?
我個人覺得一定要了解對方
七夕情人節,很多人為了等這天做了充足准備,一般情況下,給女朋友送首飾、包包、香水甚至口紅都不會出錯,因為女生就是喜歡這些美美的,同時讓自己看起來更美的東西。
01.
為什麼有些人談戀愛,僅僅送了一點小禮物,女生就感動的不行?不是因為這個女朋友善解人意,而是因為你的禮物送到了她心裡。
換成平時,男生給自己喜歡的女生送她喜歡吃的螺螄粉,女生會覺得“這個男生好貼心”,當他發現女生有很多精美的首飾卻沒有一個好的首飾盒,精心挑選一個首飾盒送給她,對方也會很感激。
但是在別人都收鮮花,收包包的日子,被男朋友請吃大餐的日子,你卻試圖用幾包螺螄粉,一個毛絨玩具,一個空盪盪的首飾盒討對方歡心?
只能說,你是真的太不懂女生。
女人的需求,會隨著時間改變。年輕時,的確一個毛絨玩具,幾包吃的就能夠開心很久,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感動的點也會發生變化。
談戀愛需要與時俱進,你得知道女生的變化,這樣才能真正投其所好,否則做什麼都是枉然。
像情人節這種日子,如果你實在不知道送什麼,可以送一束鮮花,或者直接給女生發紅包,也好過你盲目送禮。
禮物是否稱心,跟你是誰很重要,同時跟你花了多少心思,是否讓對方感受到被重視也很重要。
02.
為什麼現代人都注重儀式感?
真不是女生虛榮,而是生活壓力已經很大,工作太累,每個人都希望,同時也需要通過節日讓自己放鬆一下。
禮物、美食,伴侶的用心,都是調節生活最好的方式,它會讓我們在日復一日繁瑣的生活中,重燃對生活的激情。
如果你真愛一個人,你會希望她快樂,她快樂你也會快樂,這種情緒是相輔相成的。
愛和懂哪個更重要?我個人認為懂得比愛更重要。
在戀愛初期,兩個人因為愛走到一起,在一起以後,為了了解彼此,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其實這就是懂對方的過程。
當你足夠用心,你會發現,她到底喜歡什麼,在意什麼,會為什麼事而欣喜,又為什麼事難過。
女生在感情中,都是很感性的,有時候你做了一件自己覺得很感動的事,但是對方卻無感,只能說明,你做的這件事不合她心意。
發現自己做的事對方並不喜歡,比沒有自知強。有些人為伴侶做了很多事,從來不知道這件事對方是否喜歡,他甚至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做了很多,結果越做錯越多。
03.
懂伴侶需求到底有多重要?
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除了愛情還有工作、友情、親情等需要維護,如果懂得伴侶的需求,你只需要花費少許的時間,就能做到事半功倍的事。
但是如果你不懂她的需求,即便你付出很多,最後依然覺得吃力不討好。作為成年人,得學會區分質和量的不同,當你明白如何花更少時間做對一件事,就是成功的開始。
就像新聞中的男子,確實我承認他對女友很用心,也花了時間去了解對方的喜好,但他之所以十幾份禮物全被退,主要還是因為他不懂面前的女生。
他只是用了自己覺得對的方式,去做他認為對的事,他沒有問過女生是否也這么覺得,其實他完全可以事先和女朋友溝通,了解她的意願,再決定送什麼樣的禮物。
禮物的成功與否,會直接關繫到一段關系的走向,任何矛盾都不會是一個人錯,遇到問題不去解決,直接分手放棄,其實也是在逃避問題。
下一次換了一個人,依舊用錯誤的方式,結果顯然可見。
戀愛中,換一個人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改變自己的心態,換一種方式相處,多學著觀察女生的需求,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咨詢她的親戚朋友,懂她喜歡什麼,需要什麼,比愛她更讓人暖心。
愛一個人,首先得讓她覺得你很暖,這樣她才願意敞開心扉,接納你,愛你,理解你,試著寬容你。
所有的愛情都是相互的,有付出就會有回報,你懂對方,她也會學著來懂你。
5、感謝觀看我的直播呀,以後也常來如何高情商回復?
1.
因為喜歡,所以選擇.謝謝你們,三年來一直陪伴我,我能進步是因為有你們!以後也要一直陪伴,感謝有你們.
2.
謝謝你們,總是在我最失落的時候出現,有你們這樣的粉絲在我身邊,我真的感到很幸福.
3.
在以前的工作中,你們給予我以充分的理解和有力支持,對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真誠的感謝,讓我們共創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