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茲的禮物電影
1、解剖國外電影另一副面孔
去看電影!看看那些已經被拍出來的電影。看看那些有趣而具原創性的影片,像24幀APP上統計的《暖暖內含光》(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2004)。還有《奪金三王》(Three Kings,1999),開始的時候好像是一個簡單的小型的戰爭故事,但是漸漸地卻變成了一些更引人入勝的東西!
「人類最古老也最強大的情感是恐懼,而最古老也最強大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
——H·P·洛夫克拉夫特(H.P.Lovecraft),1890—1937,美國恐怖、幻想、科幻作家,尤其以其怪異小說(weird fiction)聞名。美國暢銷作家斯蒂芬·金稱洛夫克拉夫特為20世紀經典恐怖故事最偉大的創造者。
電影《奇幻人生》海報
帶我們去一個從未涉足的世界,給我們一次意料之外的旅行。《奇幻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2006)是一部特別的喜劇。而《2001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1968)甫一問世的時候,更是每個毛孔都透著新鮮。見鬼,實際上直到今天它依然如此。還有《春天不是讀書天》(Ferris Bueller?s Day Off,1986)、《上帝之城》(City of God,2002)、《傀儡人生》(Being John Malkovich,1999)、《狗臉的歲月》(My Life as a Dog,1985)等等。
每一部影片都是精彩的原創作品。如果你不能帶著讀者去往一個他們未曾到過的世界,憑什麼要求他讀完第1頁?
我這里有份禮物要送給你。一個你在電影里從未見過的世界,絕對一次都沒見過。這個世界離你所在之地不過幾里遠。而且迄今為止,這個世界還是一片電影處女地。問自己一個艱難的問題:「你怎麼才能帶我們踏上一段某種程度上新奇而又迷人的旅程?」約翰·巴里(John Barry)的《漲潮》是一本令人震驚的紀實類文學作品。19世紀中葉,一個潛水鍾的臨時代理工程師行走於密西西比河之底:
沒有光,伊茲沒法看到河流,但是能感受到它。黑暗靜謐之中,水流擁抱著他,河底則吸吮著他。水流也會猛擊、鞭打、威嚇、拖拽他。一個潛水員只能時而順著倚靠水流,時而迎著撞擠水流。跟風不一樣,水流永不停歇。之後他寫道:「有時我需要下沉到河底,但水流很急,需要非常的手段才能使潛水鍾下沉……河底漂移的沙子就像濃密的暴風雪……水面下65英尺處,我發現了河床,至少3英尺厚,一整塊在移動,很不穩定。為了在河床上面尋找潛水鍾的立足點,我用腳拼力插向河床直到腳下有固實的感覺。等到穩力站直了,跟水面上一樣迅疾的水流驅動著沙子沖過我的手。我能判斷沙子是在河床表面兩英尺之下運動,移動速度隨深度而成比例降低。」
《希德姐妹幫》
哇,一個多麼神奇的世界。如果你在那兒拍一部電影,那將是一個我們任何人都不曾到訪的世界。還有,《希德姐妹幫》(Heathers,1989)里的韋斯特伯格學校也是我們不曾去過的世界。
只因為你覺得這個構想妙不可言,並不意味著它就是應該寫的東西。一個只是你自己認為妙不可言的構想,並不一定就是應該寫出來的東西。不是你腦子里蹦出的所有點子都是驚世神作。
花時間拍拍它的頭,把它里朝外翻出來看看,左右任意扭轉,讓它更有趣些。問自己一些問題。我怎麼做才能讓它更好?它是不是像我看過的某部電影?有沒有什麼是我們從未見過的?別人憑什麼要對這個故事感興趣?有沒有什麼能讓人們迫不及待地告訴他們的朋友?它能促發一種強烈的情緒反應么?我們從前見過它么?我怎麼能改變它開頭的類型?我怎麼才能讓它更酷、更俏皮、更絕妙?我是不是只是把別人的電影又老調重彈了一遍,還是其中灌注了我自己的一部分靈魂?我怎麼才能從這個構想出發並使它勃發出令人驚異的火花?
「競爭是醜陋的。」
——理查德·西爾伯特理查德·西爾伯特(Richard Sylbert),1928—2002,奧斯卡獲獎美術設計師、美術指導,曾多次與著名導演羅曼·波蘭斯基、伊利亞·卡贊、邁克·尼科爾斯、沃倫·比蒂等合作。代表作品有《諜網迷魂》(The Manchurian Candidate,2004)、《靈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1966)、《畢業生》(The Graate,1969)、《羅絲瑪麗的嬰兒》(Rosemary?s Baby,1968)、《唐人街》(Chinatown,1974)、《棉花俱樂部》(The Cotton Club,1984)、《至尊神探》(Dick Tracy,1990)等。
你最好相信這話。而且當你在外四處奔走籌錢拍攝傳說中的故事片時,最好有尖貨在手。不可思議的詭異事件確實時有發生,人們會為一個爛劇本籌集資金,會把一個爛劇本搬上銀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應該把爛劇本拍成電影。把大量的時間、金錢浪費在無聊、平庸的素材上簡直就是犯罪。根據我們的經驗,牙醫幾乎什麼鬼東西都投資。可是為什麼你要去浪費他們的錢和時間,還有舞台工作人員的時間,燈光師的時間,演員的時間,剪輯的時間以及你自己並不太富裕的寶貴時間呢?就為了你寫得並不怎麼樣的那鬼東西?再寫十份初稿,確保你的劇本是百分百原創,純粹——毫無雜質,鍍鈦——刀槍不入。人們看到它不會再問,能做點什麼來幫你改善完成它;而你也已經殫精竭慮絞盡腦汁再也沒法寫出更新鮮的作品。只有這樣,才算完成。
你拍一部電影給夥伴看,給親戚看,或者給滿屋子頭腦發熱意識不清的投資者看,並不等於你拍了一部成功的電影。只有當某人買了你的電影,然後能在Ipod、手機甚至在電影院里看到它,才叫成功。牢記那句古老的廣告箴言:「只有賣出去,才算有創意。」
現在,你只用操心寫的事兒。不過,也許你也需要操心一下別人准備怎麼把它賣出去。畢竟,電影也是一樁生意。
當你坐下來構思一部電影的時候,應當考慮到,「哪部分能讓它賣出去?」有什麼能一拿過去讓發行商一看就提起他的精神頭?有他們能用來秀在預告片里的爆炸或者香艷鏡頭么?對我來說,戲劇是最有趣的講故事的方式,但也是最難賣出去的,因為沒有「可利用的元素」。你只能讓人和人說話,或者有時讓他們提高嗓門互相嚷嚷兩句。除非他們互扔傢具,你找不到更多的動作放進預告片里。恐怖片有「可利用的元素」,因為裡面有黏液和血污。你的電影呢?你的劇本有能讓它被賣出去的「哇」的瞬間嗎?
問自己一個問題:你看過的電影中,有哪些前所未見的場景讓你過目難忘?然後創造一些這樣的並能強烈作用於你的劇本的場景放進你的電影里。下面我列舉了一些我心目中的經典場景:
電影《情到深處》劇照
《情到深處》(Say Anything,1989)中,約翰·庫薩克高舉著大錄音機為心儀的女孩播放歌曲時,浪漫得一塌糊塗;《動物屋》(Animal House,1978)中的食物大戰;《天堂電影院》(Cinema Paradiso,1988)里,埃爾夫雷多打開電影放映機的玻璃罩,影像從放映室穿牆而過;《小鹿斑比》(Bambi,1942)中斑比的媽媽死了;《低俗小說》(Pulp Fiction,1994)中塞繆爾·L·傑克遜一邊幹掉毒販一邊背誦聖經;《殺死一隻知更鳥》(To Kill a Mockingbird,1962)中,一直躲在吉姆卧室門背後的布·拉德利走了出來;《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1962)中,勞倫斯不得不處死他九死一生從沙漠中救回來的卡西姆;《夢幻街奇緣》(Miracle on 34th Street,1949)中,聖誕老人用荷蘭語跟一個小女孩說話。
《光豬六壯士》(The Full Monty,1997)的高潮,蓋茲——整部電影一直發起這個脫衣舞男秀的傢伙,承認他太害怕上台了,然後他的兒子鼓勵他。在電影院里看到這一幕時,我一邊大笑不止,一邊熱淚直淌。
你構思的故事拍成電影能做到這樣么?
摘自:後浪電影學院018《你的劇本遜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