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禮物直接扔了
1、奧巴馬的禮物為什麼是一副圍棋
我的理解是奧巴馬想傳遞一種雙方平等博弈的信號,換句話說可以說是奧巴馬政府在某種程度上服軟了。
2、請問大家,美國總統奧巴馬撞樹那段視頻,是真的嗎?
踢門那個據說已經被證實是假的了,至於撞樹,說實話,不管別人怎麼說,我都覺得那棵旦旅樹太假了,山旅最模唯凳後幾幀更是顯得十分不順暢。
3、如何看待網上瘋傳的奧巴馬扔掉特朗普夫人送的禮物
假的,PS過的。原視頻看的清清楚楚,奧巴馬接到了禮物然後送到了裡面的工作人員手裡的。
這個視頻告訴我們一定要分辨東西或者事件的真偽,不要聽人們造謠。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起鬨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情形以及利用信息網路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情形。
4、靠整理房間這門手藝,她29歲成為世界名人,改變了千萬人的命運
文|諸神的恩寵
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意思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積累,才能做成一番大事業。
說到整理房間,一些人會覺得,那是家庭婦女的工作,還有些人會聯想到「斷舍離」。他們認為,斷舍離就是扔扔扔,把不要的東西全扔光,這就是斷舍離了。而其實,整理房間並非是哪一類人的專利,扔東西也不是斷舍離的精髓。那斷舍離的精髓是什麼呢?答案就《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本書里。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是日本人近藤麻理惠的代表作 ,這是一本有關整理收納的書籍,它已被譯成30種文字,在全球狂賣200多萬冊,還被拍成了同名電視劇。透過它,我們能領悟到生活大明返的真諦,放下過去,擁抱美好的生活。
從5歲起,麻理惠就對整理收納產生了濃厚興趣,19歲時,她成立了一家整理咨詢公司,為客戶提供整理房間和辦公環境的服務。《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中的整理收納法,是她多年的研究成果大全。在麻理惠的影響下,2014年日本成立了心跳收拾協會。 2015年,29歲的麻理惠被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 ,和她同時上榜的有奧巴馬、普京、庫克等名人。麻理惠告訴記者,她的最大的夢想是整理全世界。
01整理收納的關鍵在於行動力
生活中,總有人愛囤各種東滾飢西,囤衛生紙,囤飲料瓶,囤舊衣服等。人為什麼會有囤積癖呢?心理學家認為,囤積癖主要源於人內心的匱乏感,匱乏感越強,佔有欲就越強。
像許多人一樣,麻理惠小時候也有囤積癖,她的房間中堆滿了各種雜物。上中學時,她無意中讀到《丟棄的藝術》。書中的丟棄理念讓她大為震驚。回家後,她立刻按書中的方法大掃除,一連幹了幾小時,從不到三平米的房間里整出八袋垃圾。收拾完後,麻理惠陷入了沉思,她也驚喜地發現,這種整理技能太神奇了!房間整理前和整理後,完全是兩幅模樣。通過整理房間,她的心也通透了許多。從那一刻起,麻理惠暗下決心,一定要在整理房間方面搞出名堂來。
經過多年研究和實踐,麻理惠推出了獨具特色的整理收納法。 這種收納法的關鍵是行動力要強,要一口氣幹完,中間不能歇。 為什麼不能歇呢?原因很簡單,人都有惰性,一旦停下來就意味著,剩下的活不知何時才能幹完。那樣的話,永遠也不可能達到讓房間煥然一新的戲劇性效果。如果沒有戲劇性效果,就無法感受到房間整理前後的巨大變化,因此也就無法帶給我們心靈震撼。試想一下,花一小時收拾完屋子,和花一周菜收拾完屋子,帶給人的心靈沖擊肯定大不相同。所以,麻理惠才強調要一口氣幹完。
行動力是治癒拖延症的良葯。 生活中遇到再大困難,只要先行動起來,就已經解決了困難的一半。同樣的,如果想讓居住環境變舒適,那就說干就干,一口氣幹完,徹底幹完再休息。唯有這樣,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02對每件物品保持敬畏心
麻理惠認為萬物有靈,對每件物品都應保持敬畏心。所以, 麻理惠的收納法很強調儀式感。 她每次去客戶家,都身著正裝,進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動和房槐神間做自我介紹。她說只有這樣,才能和房間盡快熟絡起來,房間的氣息會告訴她,應該從哪裡入手整理。
麻理惠的收納法分四步:定位、分類、扔掉、收納。 整理的第一步,是找準定位,就是說,你要先想清楚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這件事想不明白,就不可能做好整理收納。
30歲的S小姐告訴麻理惠,她的願望是地板干凈,床單是粉色的,台燈是復古的,下班回家後,能邊聽音樂邊做瑜伽,在舒服氛圍里入眠。而實際上呢,在她三平米的家裡,衣櫥門都快合不上了,抽屜雜物都溢出來了,地上床上滿是雜物。睡覺前,她得先把床上雜物推到地上,起床後,再把地上雜物撿回床上,這才能辟出路出門上班。在麻理惠手把手的傳授下,S小姐養成了良好的整理習慣,最終過上了理想的生活。
第二步是分類,分類原則是按物品類別劃分。多數人都按場所類別歸置物品,比如先收拾客廳、再收拾廚房等。在麻理惠看來,這種方式不僅會增加工作量,還無法根治房間亂的問題。明智的做法是按物品類別整理。先把所有物品集中在一起,再把物品按類別分類,比如衣服放一堆,日用品放一堆等。
在分類時,麻理惠建議我們用手去認真觸摸每件物品,以觸摸方式喚醒你和物品之間的情感連接,最終只留下那些讓你怦然心動的物品,至於那些沒感覺的物品,無論它多新多貴,都要馬上扔掉。 怦然心動,是留下物品的唯一標准。
第三步是扔掉。人人都有貪欲,貪欲讓人喜新不厭舊。舊物往往能喚起人們對以往生活的記憶。比如一部舊手機,可能能喚起我們很多美好的記憶。扔東西,就是教我們放下過去。
麻理惠說,千萬別小瞧扔東西,扔東西也有大學問。扔東西的正確姿勢是:先扔衣服,再扔書和文件,最後扔紀念品。按這個順序扔,效率會很高。她還提醒說,扔東西時要避開家人,免得前功盡棄。M小姐房間里堆滿了舊衣物,麻理惠和她一口氣整出15袋雜物。正當她們正要去扔時,M小姐母親闖進房間,從袋子里挑走了一條瑜伽墊。而事實上,這位母親從不做瑜伽。所以麻理惠才強調,扔東西時一定要避開家人。
一般人都不捨得扔禮物,麻理惠卻認為,禮物本質上是傳遞心意,收到禮物那一刻,我們被感動了,對方心意就到了,這時禮物完成了使命,就可以扔了。大思想家荀子說「不役於物,不傷於物」。就是說,人不要做物質的奴隸,就永遠不會被物質所傷害。麻理惠的理念和荀子的話不謀而合。。
最後一步是收納。 收納的原則是從簡化到極簡 。這里的極簡是指,用完物品後迅速物歸原位,形成良性循環。掌握了這個訣竅,房間就能一直整潔。
衣物收納有兩種方式:一是吊掛,二是折疊。麻理惠更推崇折疊收納,因為它更節省空間,相同空間只能掛十件衣服,卻能折疊二十件衣服。折疊收納的基本原則是豎著放。麻理惠認為每件衣服都有「黃金點」。所謂黃金點,指對一件衣服而言最適合的折法。當然了,吊掛收納也它的有長處。大衣、西裝、裙子等都適用吊掛收納。吊掛衣物時,左邊掛深色較厚的長衣,右邊掛淺色較輕的短衣。另外,收納襪子時別翻捲成一團,那樣襪口會變形,會縮短襪子的壽命,正確的做法是把它們疊起來。
麻理惠還建議要經常晾曬衣物,讓衣物感受到陽光的溫暖,那樣它們會更好地為你服務。麻氏收納法告訴我們,尊重物品就是尊重自己。
03整理收納的本質,是教會我們認真對待人生
麻理惠的整理課很火爆,火爆到只有提前半年預約,才能成功報名的程度。凡事上過這門課的人,都對它贊不絕口。上完課後,有人重拾兒時的夢想,辭職去創業;有人毅然和丈夫離婚,奔向新生活;還有人工作業績大幅提升,受到了老闆嘉獎。
麻理惠的課程,為什麼會改變很多人的命運?究其原因是,麻理惠的整理課,並不是簡單的整理課,而是一門人生哲學課。它包含三層內容:反思過去,改變自我,活在當下。
首先是反思過去。書中,麻理惠幾次提到她幫客戶整理物品時的自我反思。給K小姐整理衣物時,麻理惠發現她很愛穿休閑裝,衣櫃里卻有一堆緊身裙。K小姐告訴麻理惠,緊身裙都是她姐硬塞給她的,她根本不喜歡。麻理惠由此聯想到了自己。小時候,但凡她不想要的衣服,她都會強塞給妹妹。而每一次,妹妹都會委屈巴巴地說:「嗯,我收下就是了」。成年後,麻理惠不斷反省,才懂得妹妹在收下舊衣服那一刻,內心其實很受傷。她為自己當年的行為深深地懺悔。
蘇格拉底說,未經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反思是人成長的必經之路,反思越深刻,成長越健康。但反思過後,必須要有所行動,否則這種反思就毫無意義。
其次是改變自我。以前麻理惠從不扔書,而現在,她身邊常年只有三十本書。對於喜歡的書籍,她會把喜歡的頁碼撕下來保留,其餘部分全都扔掉。後來,她的書少了,腦子里的干貨卻多了。無獨有偶,台灣作家李敖家有面牆全是抽屜,每個抽屜里都是按主題分類的紙,每張紙都是李敖從書上剪下來的。李敖說只有這樣,他才能把知識裝進腦子里。可見,化繁為簡,是智者們通用的生活哲學。
最後是活在當下。有位74歲的女客戶邀請麻理惠去度假村參加瀑布修行。女客戶是商業大佬,年紀不小卻活力四射。參加完活動後麻理惠身心舒暢,她發現瀑布修行和整理物品時的體驗非常相似,那種感覺就是完全沉浸在當下,渾然忘我的狀態。這種狀態被心理學家稱為心流。經常經歷心流的人,正是活在當下的人。
人活在世間,要處理好三種關系:人與自我的關系,人與他人的關系,人與世界的關系。本質上,人與自我的關系決定了人的一切關系。人與物品的關系可以看做是人與世界的關系。房間亂,是因為心亂。麻理惠的收納法表面上在處理人與物的關系,本質上卻在梳理人與自我的關系。 整理的目的,是要放下過去,活在當下。 麻理惠說她寫這本書,目的就是想讓更多人振作起來,積極地生活,讓「每一天都變得閃閃發光」。
生活就是要腳踏實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不僅是工具書,更是哲學書,教會我們如何認真的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生活中,我們總是喜歡給自己設立宏大的目標,卻往往忽略眼前一點一滴的小事。而實際上,如果能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極致,那麼,成功遲早會主動來敲響我們的房門。
親愛的朋友,你想實現夢想,成就自我嗎?那就先從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開始吧。
5、奧巴馬禮物排名第一
美國公布奧巴馬在2009到2012年間的收禮清單,共274件禮物,價值約72萬美元。
奧巴馬收到的274件禮物進,禮物大多是藝術品、花瓶或者毯陵搜子。
根據禮物價值,義大利是給奧巴馬送禮最大方的國家,所贈禮物總價值16萬美元,中國送的禮物尺洞歷總值為4.3萬美元。據評分,墨西哥最擅長挑選禮物,俄羅斯則在挑選禮物方面失分不少。
根據禮物清單,中國送給奧巴馬15件禮物,其中排名最高的是2009年送的「飛鴿」牌電動自行車,排在第39位。據悉,2009年11月,奧巴馬訪華期間,中國將兩輛天津「飛鴿」電動自行車送給奧巴馬和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
最好禮物前五名
No.1 墨西哥,2012年,五英寸的銀質阿茲特克日歷
No.2 紐西蘭,2011年,毛利顫猛棍
No.3 英國,2012年,中國產的乒乓球桌
No.4 墨西哥,2009年,四瓶龍舌蘭酒
No.5 捷克,2009年,一塊不銹鋼手錶、一枚胸針、一個陶瓷的碗
倒數五名
No.270 俄羅斯,2010年,藍光光碟
No.271 韓國,2010年,三星平板電腦
No.272 新加坡,2010年,MP3播放器
No.273 俄羅斯,2009年,CD架和CD
No.274 波蘭,2011年,「巫師2」游戲包
中國送給奧巴馬的禮物排名(部分)
2010年,一輛「飛鴿」牌電動車。在榜單上,這份禮物排在第39名。
2009年,中國沈綉《奧巴馬總統合家歡》。這份禮物排在第59名。
2011年,林肯銅像。這份禮物排在第76名。
2009年,五牛瓷雕,排在第120名。
2011年,青釉瓷器,排在第124名。
2011年,羊絨地毯,排在第143名。
2009年,木質相框山水油彩畫,排在第151名。
2010年,花瓶和底座。這份禮物排在第154名。
2011年,金紅色花瓶,排在第171名。
6、奧觀海是什麼梗呢?
奧觀海的梗是奧巴馬被叫做奧觀海這一稱呼,源自於在任美國總統時期的奧巴馬,曾來到中國時獲得了八一書畫院院長袁偉將軍題贈的一副字「觀海聽濤」,同時還獲得了「金玉虎符」的令牌。
2009年11月1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到京訪華。美國駐華大使看到由著名紅色書法家袁偉將軍題寫的《金玉虎符》國禮後,邀請袁偉將軍為美國總統奧巴馬個人書寫一幅書法作品。
袁偉欣然接受,揮毫寫下了「觀海聽濤」四個大字。網民發揚一貫的高端黑精神,稱奧巴馬為「奧觀海」,愛稱「觀海」。
奧觀海調侃版解釋
2009年,由中國軍事博物館等機構主辦的「金玉虎符贈送百位將軍」儀式在北京中國軍事博物館舉行。美國總統奧巴馬奧巴馬也獲贈了同樣的禮物,奧巴馬此行收獲頗豐,除了「金玉虎符」外,八一書畫院院長袁偉將軍題贈的一幅字「觀海聽濤」。
收集了365位新老將軍祝福祖國墨寶的將軍書畫作品集《將星璀璨》也被一並作為贈禮送給了奧巴馬。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兩個虎符同時使用,才可以調兵遣將。
中國人在網上給奧巴馬取了個外號叫作「觀海」,意思就是「看大海」。這個梗出自於當年中國官方贈與奧巴馬的書法作品,上面的內容翻譯過來就是:「看大海的景觀,聽波濤的聲音」。
7、觀海同志是誰,做什麼的
觀海同志是奧巴馬。
奧觀海乃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外號。在2009年11月,袁偉將軍曾將《觀海聽濤》作為禮物送給了前來中國訪問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網民發揚一貫的高端黑精神,稱奧巴馬為奧觀海,愛稱觀海。
奧巴馬執政八年,美國經濟從衰退到復甦,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美國家庭年收入在2016年創下美國歷史上最大增幅。
進行了醫療改革;外交上,他是首位就任一年內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成功推動與古巴關系正常化,並與伊朗達成核協議;美國還與近200個國家一道簽署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協議。
(7)奧巴馬禮物直接扔了擴展資料:
奧巴馬作為總統在國際政治中營造了一種新的氛圍。在獲得整個世界關注和給民眾以更美好未來的希望方面,極少有人達到奧巴馬這樣的程度。
作為第一個擔任美國總統的非洲裔美國人,奧巴馬為美國人民樹立了榜樣,而他也給美國政壇帶來了一種新的階級觀念。在他擔任總統期間,白宮甚至連個人丑聞這樣的事情都未曾發生過。
8、特朗普攜夫人妻開房奧巴馬攜帶禮物被扔出去這個視頻是真的嗎?
我覺得這個禮物當然是真的啦,他們雖然都是尊重,但是他們對彼此都是互相競爭的關系,根本就看不上對方。
9、當年嫁給奧巴馬弟弟的河南姑娘,兩人結婚19年,如今生活怎樣?
這是幾年前,一個非常傳奇的新聞在世界傳開,一個中國姑娘鍵激猜與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結成了親家,可謂是中美家庭聯姻。
這個姑娘來自於河南,叫做小何。她的丈夫就是奧巴馬總統的同父異母弟弟,叫馬克。需要說明的是小何,在戀上馬克的時候,也並不知道自己相戀的男友就是奧巴馬的弟弟。兩人從相戀到在在一起也是經過了一番曲折,由於中國人和黑人的結婚,也受到一些世俗觀念的阻擾,但兩人經過一番努力最後站在一起,所謂「有情人都成眷屬」。
現在說說馬克,與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怎麼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關系?
我們巴拉克·奧巴馬是美國第44任總統,也是首位擁有非洲裔血統的美國總統,被世界所熟知。奧鉛鋒巴馬的父親,我們叫老奧巴馬,來自於非洲肯亞的部落,也算是權貴家族出身。老奧巴馬由於家庭條件優越,獲得了政府的資助,到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生,獲得了經濟學碩士,留在了美國,並且認識了奧巴馬的母親,也稿型就是年輕美貌的白人女子鄧納姆。
之後,老奧巴馬與白人女子鄧納姆結婚,就在美國立足成家,兩人生下了後來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老奧巴馬雖然高學歷,卻是一個渣男一個。根據奧巴馬回憶,父親老奧巴馬經常酗酒,經常暴打母親,而且也時不時拳打腳踢自己。由於父親的粗暴,奧巴馬對自己父親感情自然是非常淡。
後來,老奧巴馬居然花心出軌,娶了另外一個白人女子組建家庭,生下了奧巴馬的弟弟馬克。從這里看,馬克與奧巴馬,就是一種同父異母的關系。
再婚之後的奧巴馬,又像以前一樣整天酗酒,對孩子和妻子都是拳打腳踢,所以馬克與哥哥奧巴馬一樣,受到過父親粗暴的對待,也都是非常討厭自己的父親。不過由於奧巴馬的父親拋棄了自己與新的家庭,所以嘛,這和奧巴馬一直都回見過面。
奧巴馬的父親又一次結婚了,可是他依舊和以前一樣,對自己的妻子、孩子拳打腳踢,因此奧巴馬和馬克都同樣地受到過父親的摧殘和折磨,兩人也因此都十分憎惡自己的父親。
不過,由於奧巴馬的父親拋棄了自己的家庭,所以馬可和奧巴馬此前從未見過面,直到父親在車禍中意外去世,馬克才得知了奧巴馬的近況,於是在家人的溝通之下,投靠了自己的哥哥。
奧巴馬覺得弟弟馬克也是誠實能乾的人,於是也為他介紹一份工作。可是,好景不長,美國經濟蕭條,失業率的上升,使得馬克也丟到了工資。最後,馬克只能一個人來到中國深圳求職工作生活。
當時,馬克在中國深圳一家大學教英文,也就是擔任外教的教師。為了適應中國的生活,他努力學習中國漢語,學習中中國的文化。在這時候,他認識了來自河南的姑娘小何,在交往過程中兩人產生了戀情,感情也逐漸升溫。
隨著兩人感情的發展,以及時間的流逝,兩人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小何姑娘就帶馬克回家見自己的父母親。可是,小何的父母親卻反對女兒與馬克站在一起,主要死國籍、膚色、文化上差別。
可是,小何不管父母的反對,下定覺醒也要與馬克站在一起,當時她抱著自己既然戀上了馬克,就一定要與馬克站在一起,那怕與全世界為敵。
當時,小何的父母看到女兒的倔強,也知道反對也沒什麼用,只能是接受女兒的跨國戀情。後來,馬克也用自己實際行動向小何的父母證明,自己也是一個好女婿,就這樣,小何父母也漸漸喜歡上了馬克這個小夥子。直到08年奧巴馬競選美國總統成功之後,小何才發覺,自己的丈夫就是奧巴馬的弟弟,看來與美國總統都結成了親家了,這也是非常榮幸的事!
現在時間也不知不覺過了十九年,馬克與妻子小何現在在中國生活得很好,並且馬克在妻子的幫助下學會了一口流利的中文,在婚姻中搶著幫妻子做家務,如一個中國男人用細膩的心一樣體貼和照顧妻子。現在馬克與妻子在中國開了一家公司,並且滿足以深入學習的中國文化,學會了行書與草書。
馬克為人正直,從來不利用自己哥哥奧巴馬是美國總統特權為自己謀私利。他與妻子小何在業余的時候,為社會做了不少慈善事業。
馬克與小何的愛情故事,讓很多人都覺得很感動。我們從中可以品讀到,真正的愛情是跨國際的,也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