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委送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下達部門是什麼?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下達部門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於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自然科學基備皮緩金委根據國家發展科學技術的方針、政策和規劃,有效運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基礎研究,堅持自由探索,發揮導向作用,發現和培養科學技術人才,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握鍵協調發展。
(1)基金委送禮擴展資料:
從2002年開始,每年的2月15日開始受理仿模當年的國家基金申請項目,3月31日截止。3月25日-31日在自然科學基金委辦公樓安排集中受理。
科學基金發展重點與主要任務:圍繞實施源頭創新戰略、科技人才戰略和創新環境戰略,培育創新思想,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堅持以人為本,完善科學基金人才培養資助體系;加強條件支撐,優化基礎研究發展環境;制定和實施學科發展戰略,促進學科均衡協調發展;瞄準重大科學前沿和國家重要戰略需求,應對未來挑戰,部署一批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優先發展領域。
2、中國自然科學基金會全委會是什麼樣子?
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設立全體委員會議(簡稱全委會)
由來自高等學校、研究機構、政府部門和早宴蔽企業等方面的科學家、工祥攜程技術專家和管理專家共25名委員組成,實行任期制。全委會由主任或主任委託的副主任主持,對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工作進行審議、監督和咨詢。
第八屆自然科學基金委全體委員會委員組成如下:
主任:李靜海
副主任:高福、謝心澄、侯增謙、高瑞平、王承文、陸建華
秘書長:韓宇
(2)基金委送禮擴展資料
自成立以來,在黨中央的關懷下,在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國務院有關部門及全國科學家的支持下,科學基金工作突破了以往計劃經濟體制下科研經費依靠行政撥款的傳統管理模式,全面引入和實施了先進的科研經費資助模式和管理理念。
確立了「依靠專家、發揚民主、擇優支持、公正合理」的評審原則,建立了「科學民主、平等競爭、鼓勵創新」的運行機制,建立健全了決策、執行、監督、咨詢相互協調的科學基金管理體系,形成了「公正、奉獻、團結、創新」的委風。
充分發揮了自然科學基金對中國基礎研究的「導向、穩定、激勵」的功能,不斷發展完善以學科體系為框架,陸州價值評議和績效評估為依據的管理體系並制訂了一整套的自然科學基金管理辦法。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交了都會有評語嗎
是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仔碼發布的評議意見非常積極。評議意見包括:
1、表揚該郡會申請項目的科學性、創新性以及項目研究的重要性、可行性
2、支持該郡會申請項目的相關研究團隊,授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3、該郡會申請項目提出了許多新的理論、新的發現、新的技神橋術和新的方法,能夠解決科學問題
4、也希望該郡會申請項目能夠為國家經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5、希望將來能夠將該郡會申請項游戚猛目的成果推廣到更多的領域,帶來更多的社會效益。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一般工作人員待遇如何?
屬於國家公務員,從工資看,待遇當然是一般。但由於掌握了基金項目的評審大權,收入一般為工資50-500倍(紅包收入,不算請吃請玩的活動經費),並且有學術科研為擋箭牌,風險很低。是一個出租公權力的最佳職位!
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從事基礎研究的經老飢歷;
(2)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或者有2名與其研究領域相同、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科學技術人員推薦;
(3)申請當年1月1日男性未滿35周歲,女性未滿40周歲。
(4)基金委送禮擴展資料
自然科學基金按照資助類別可分為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悄檔項目啟含亂、重大研究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海外、港澳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專項項目、聯合資助基金項目以及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等。
通過亞類說明、附註說明還可將一些資助類別進一步細化。所有這些資助類別各有側重,相互補充,共同構成當前的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體系。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級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是管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事業單位(副部級),按正常配置其主任行政級別是屬於部級。
依據
<國務院關於蠢轎中國地震局等機構設置的通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由原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改為由科學技術部管理的事業單位(副部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由原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改由財政啟清部管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介紹:
國務院於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自然科學基金委根據國家發展科學技術的方針、政策和規劃,有效運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基礎研究,堅持自由探索,發揮導向作用,發現和培養科學技術人才,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逐漸形成和發展了由研究項目、人才項目和環境條件項目三大系列資助格局。堅持以創新能力建設為主線,以培養和造就大批創新人才為核心帶旁肆,以創新環境建設為重點,以機制和體制創新為保障,不斷提高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