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官員送禮
1、唐朝官員之間送禮一般都送些什麼呢?
春節古稱元旦,是中國的第一傳統大節,包括年前和歲後兩個部分,以歲首那天為界限,歲前驅邪除穢,歲後迎新納福,分別把驅舊和迎新作為兩個主題。古代封建各個王朝,其過年的風俗有所不同,其中唐代宮廷的過年習俗較為特別。
進入臘月以後,過年的氣氛就越來越濃了。傳統的年節從臘月開始,「臘」本是祭名,後指臘月,多指臘月的第一天,即十二月初一日。南北朝時把十二月八日定為臘日,唐代時,朝廷統一給官員三天假期。臘日的風俗是擊鼓驅疫,吃臘八粥,泡臘八醋,也有饋贈禮物的習俗。
唐詩和一些筆記小說中經常提到,在臘日時皇帝都會賜給臣下「臘脂」,有口脂、面脂。口脂就是現在的唇膏,面脂就是塗在臉上防凍防裂的護膚品。賜臘脂意味著皇帝的天恩,其盛放臘脂的容器也很講究。
除夕之夜,宮中守歲照例要君臣唱和,應製作詩。唐太宗李世民有《守歲》和《除夜》等詩流傳後世。在除夕夜,唐代宮廷還要舉行儺舞也稱「大儺」,儀式非常盛大,多達千人。民間的驅疫儀式也頗為隆重,鼓和面具是必不可少的兩大法器。
唐初過年時,每家每戶都要懸掛「桃符」,用一塊桃木板,上面畫著「神荼」、「郁壘」兩位驅鬼大神。唐代後期,又改畫「鍾馗捉鬼圖」為門神。據說,鍾馗卻有其人,他因面貌醜陋而沒考上進士撞台階而死,死後天帝命他專職捉鬼。一日,唐玄宗夢見鍾馗在宮中捉鬼吃,醒來後讓畫家吳道子畫鍾馗像,竟與夢中所見狀貌相同。此後每逢年節,皇帝常把年歷和鍾馗像一並賜給群臣。
唐代還沒有貼春聯的習俗,因為最早的一副春聯據說是五代十國期間後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所作,寫的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貼春聯開始盛行的時期是明代,此後演變為固定的春節習俗。
每年的新年佳節,唐代的各個國家機構照例也要放假,雖然不辦公,但也有朝賀之禮,場面十分宏大。唐太宗有《正月臨朝》和《元日》詩,大臣多有奉和。元旦朝賀,有儀仗隊,有歌舞表演,場面隆重。和凝的《宮詞》中有一首描寫朝賀慶典的詩:
正旦垂旒御八方,蠻夷無不奉梯航;
群臣舞蹈稱觴處,雷動山呼萬歲長。
另外,包佶的《元旦觀百僚朝會》寫道:「萬國賀唐堯,清晨會百僚」;王建的《元旦早朝》寫道:「大國禮樂備,萬邦朝元正」;楊巨源的《元旦呈李逢吉舍人》寫道:「一片彩霞迎曙日,萬條紅燭動春天」。這些寫的都是元旦朝會的情景。
元旦這天,皇帝還會賜給群臣以柏葉驅邪益壽。松柏延年,耐得飛霜雨雪,以柏葉泡酒,在新的一年飲柏酒。《元旦恩賜柏葉應制》詩寫道:「勁節凌冬勁,芳心待歲芳。能令人益壽,非止麝含香。」意思是說,柏樹凌霜傲雪,堅毅挺拔,人有此精神,則延年益壽。
2、官員收禮,該怎麼處罰?
中國自古就重「禮尚往來」,《禮記·曲禮上》中有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春秋時期,孔子在家收弟子開壇講學,引起了魯定公的重視,經常到宮中講學。季府總管陽虎去見孔子,孔子借故不見他,留下一隻烤乳豬後,孔子這才回訪。
只是,在中國古代官員若收禮的話就另當別論了。甚至於,直到今天國家工作人員收受他人「禮金」行為的性質,就曾一直是賄賂案件查處和審理過程中的難題,大家對此認定不一。為加大打擊貪污腐敗現象,《刑法修正案(九)》研討中,就有學者提出增設「收受禮金罪」。
那麼,中國歷史上的官員們如果收禮則該當何罪呢?
漢代官員收禮有罪。漢景帝對歷史的貢獻蠻大,沒有他的「承前啟後」,漢武帝劉徹很難有那麼大的功績。漢景帝本人很是簡朴,特別厭惡貪腐,在他任期內,就下令:若是官吏在任免調動時收禮,有爵位的奪爵,無爵位的,罰金二斤。(《漢書·景帝紀》)
如今,喬遷、入學等,都會各種慶賀,古人也是一樣,尤其是升遷官員,後面追著一長串要巴結的,調動工作時就是「巴結」的最佳時間。朝廷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從漢朝開始一直到清朝,有一條法規是貫穿始終的,那就是:禁止「一把手」官員擅自離開任職地。
這條法規的用意之一,就是要杜絕官員之間的送禮行賄。
但是,這真能管得住么?
到了漢武帝這,他還特意將節慶日送禮加進了律令,頒布了《刺史問事六條》,如有「恃怙榮勢,請托所監」、「阿附豪強,通行貨賂」,都會受到嚴查。為了保證嚴格執行,漢武帝在地方設置了13州部為監察區,分設刺史。
隋、唐、宋官員收禮也有罪。說這個話題,一定要說下隋文帝楊堅,也許在很多人看來,他的「釣魚執法」有點太那個啥了,他私下讓人給自己的官員們「送禮」,比如:絲綢、緞子類,如果收了,那就是「貪賄罪」,直接在朝堂之上砍了腦袋。因為,在楊堅看來,正常一些的「人情來往」都會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這也未免太過於武斷了,這樣的吏治只會傷害國家的根本。
唐朝雖然是沿襲了隋朝舊制,但是,在很多做法上就很講道理了,將官員收禮和貪腐是分開處理的。官員出差時,若是收了當地送的各種禮(包括錢和物),罪同監臨官收賄(這個就很重了)。若是途徑某地時,收了禮(過境地官員送的禮),罪名會減一等。如果主動要禮,一樣罪同監臨官收賄。
何為監理官?
就是工作中的直接上司,這種職位如果受賄,就是監臨罪,量刑很重。
《唐律》規定:「一尺笞四十;每一匹加一等,八匹徒一年;八匹加一等;五十匹流二千里。」那些送禮的人,也要打板子,一百下。貪得越多,罰得越重,而且,所有涉及的人都有受到懲罰。
這律令看上去挺周全,但是,管住這送禮之風了么?
《資治通鑒》說楊玉環的那個親戚楊國忠,在其得寵時府上送禮之人絡繹不絕,據說,府上的上好細絹有三千萬匹。按照唐律的處罰定量計算,若要認真處理楊國忠,豈不是要流放去月球啦。
宋代的律令效仿唐代,但是,收生日禮是排除在外的,蔡京不是就搞出了一個什麼「生辰綱」嘛,老百姓都恨死他了。
元代官員是連生日禮物都不能收的。元代對官員的要求很多,生日不能收禮,節日不能收禮,更別提什麼接風洗塵了,如果一經發現,「以贓論」。中國自古就有「以贓論罪」的處罰,秦律的處罰相當嚴重,只要超過六百六十錢,就是「黥劓以為城旦」。
元律在「以贓論罪」時,分為了三類:受財枉法、受財不枉法、受贓悔過自首。是要看受財的多少及造成的後果來量刑的。
但到了明、清,官員們則玩起了「雅賄」。
有了前人們的經驗,明清官員另闢蹊徑收禮,那些黃金白銀、絲綢緞子等,太俗。咱得高雅些,名人字畫、古玩、稀奇寶貝等,還有茶,成了送禮收禮者的新好。
明朝吏部有個官員,就收到一筐家鄉官員送來的茶,他一開始並沒覺得有啥不妥,回去再細看,不得了,茶葉下面全是銀子。於是,他立刻將茶葉蓋好,將這筐茶葉給退了,理由就是:「我原本以為家中茶葉不多了,回去才知還有好多。」
難道朝廷不管么?當然管啊,只是沒有章法而已。明清兩代腐敗歷代之最,統治者就沒有縱容之罪嘛?若是皇帝自身不正,那麼,他又如何要求自家臣子自律呢?史上這么多朝代,也就是李世民做到了,李世民就曾告誡他的臣子們:
「陷其身者,皆為貪冒財利,與夫魚鳥何以異哉?」
明代也有《出巡相見禮儀》、《奏請差點》、《巡歷事例》等條例,對接受節慶禮物都有處理規定,只是後來這些都成了一紙空文。歷代朝廷對官員們收禮,都出台有處理辦法,只是,若監管不到位,只會讓送禮之風越演越烈,最終,苦的還是老百姓。
3、送司法上的官員什麼禮物比較好辦事,大家幫幫忙。
:確實是這樣的復,你說的很對,送錢制確實沒有意義,而且還有賄賂嫌疑。送禮物才是最佳選擇。而且送官員的話要表達步步高升、前程似錦、平安、祝福等寓意的禮品。像寶海偉星步步高升金鑲玉珠寶禮品最適合你選擇。人家看了肯定喜歡。自己的事情也就容易辦了。很多人想求人辦事、拉近關系都送這種。高檔、有意義,寓意豐富。你送這樣的禮物給官員,恭祝步步高升之意,不顯山不露水,一般人好接受,收禮人肯定開心。步步高升的金鑲玉平安扣、金鑲玉中國龍吊墜都行。希望對你有用。
4、官員送禮是什麼罪名
法律分析:如果是個人之間往來小金額的饋贈,不帶個人目的的交往,不構成犯罪。但是給領導送禮可能會涉及到行賄罪或者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含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費、手續費)的行為。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三百八十九條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
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論處。
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
5、企業招待政府官員送禮品算違法嗎
其實正確來說,送禮不一定就是違法,就看你送禮人是用什麼心思來送的這個禮,如果是有求於人,那麼這個就有賄賂的意思了。如果只是簡單的友誼之禮,那麼這個其實也沒什麼,畢竟人與人來往都會有朋友間的禮尚往來,不能因為人家的職務而以此去評判
銘悅小蔡
6、清朝的官員之間是如何送禮的,到底有什麼做法?
在清朝時期,很多在朝官員都給比他們官職大的人送禮,他們送禮的方式都很不一樣,相比於直接送金錢,他們更願意選擇一些比較別出心裁的禮物,這樣反倒更容易讓人接受,而且還不會被查出什麼來,有一個人就將如何送禮這件事記錄下來,這個人就是清朝有名官員——翁同龢,他便曾經在自己的日記中記錄下自己送禮的各種信息。
就比如當時他去探望左宗棠的時候,因為知道左宗棠為人清正廉明,必然不會接受自己贈送的禮物,其實之前已經有很多人都為左宗棠獻上很多禮物,但很多禮物都被左宗棠退了回去,翁同龢便投其所好的選擇去贈送左宗棠一些上好的老酒和一些大米,雖然說這些東西的價格並不昂貴,但是投其所好,反倒是讓左宗棠對翁同龢刮目相看一番,後來兩個人的關系也比較不錯。
當然,翁同龢送禮的記錄並不只有這一次,在當時賀親王兒子結婚的時候,翁同龢同樣也送上了一樣的紹興老酒,不過就當時而言,賀親王的身份自然要比左宗棠高上很多,所以除這些老酒之外,他還贈送了一隻肥美的羊,不得不說,翁同龢送禮還是很有一套的。
其實清朝官員送禮也有很大的人情世故在裡面,並不是每個人的禮物都可以收,如果禮物太過貴重,所承擔的風險也就越大,所以說在收到禮物的時候,還要仔細思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