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送什麼好 » 送孟浩然之廣陵的之是什麼意思

送孟浩然之廣陵的之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1-04 00:13:29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之是什麼意思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裡面的「之」就是「去,到,往」的意思。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之」在文言文中的常見用法:
1.「之」字用作指示代詞.如:
①「之二蟲又何知?」「之」表示「這」,意為「這兩條魚又怎麼知道?」
②「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之」表示「這樣」,意為「(他)是我的老師,像這樣(我)又怎麼(可以)詆毀他呢?
③「請京,使居之.」「之」代指處所,表示「那裡」.
④「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之」,此,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2.「之」用作第三人稱代詞.這種情況出現得比較多,在課文中屢見不鮮,主要表示「他」、「她」、「它」.如:
①「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識之」,意即默默地在心裡記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問之」,「之」指代他(扁鵲),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問他(扁鵲)」.
③「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擔鬼著肩上,急執之.」「之」指代它(鬼),「急執之」意即趕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動詞,意為「往,到……去」.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備到南海去,怎麼樣?」
②「行不知所之.」「之」意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詞,這種情況比較常見,但筆者以為也最復雜,可以分為下面三種:
⑴「之」用作結構助詞,相當於「的」,如:
①「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意即「孔子的學問,最終是靠不怎麼聰明的曾參傳下來的」.
②「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兩個「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氣的人不喝盜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捨」.
⑵「之」字用於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如;
①「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之」在這里沒有實在意義,用於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同樣,「之」在這里也沒有實在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種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時候混淆,應注意區分,以免弄錯.
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也無實義.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調節音節,沒有實在意義 .
②「填然鼓之.」在這里,「之」也是單純調節音節,沒有實義.
基本上來說,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見的用法就是上面幾種,只要掌握其規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義也是不困難的。

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之是什麼意思

之:動詞,到、往
題目意思是:在黃鶴樓送別孟浩然去廣陵(揚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⑴
故人⑵西辭⑶黃鶴樓,煙花⑷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⑸,唯見長江天際流⑹。
詞語注釋
⑴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於長江下游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禕於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
⑵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
⑶辭:辭別。
⑷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艷麗的春景。下:順流向下而行。
⑸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座「碧山」。
⑹唯見:只看見。天際流:流向天邊。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
白話譯文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長江浩浩盪盪地向著天邊奔流。

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之是什麼意思

1、從題材上說是送別詩,從體裁上是七言絕句。
2、原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注釋
①辭:辭別。
②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艷麗的春景。下:順流向下而行。
③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座「碧山」。
④唯見:只看見。天際流:流向天邊。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
4、譯文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長江浩浩盪盪地向著天邊奔流。
5、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大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