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送什麼好 » 為什麼用米酒送服

為什麼用米酒送服

發布時間: 2023-01-16 17:49:41

1、為什麼葯引子多用黃酒

黃酒既是葯引子,又是丸散膏丹的重要輔助材料。《本草綱目》上說「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葯用」(米酒即黃酒),黃酒具有通曲脈、厚腸胃、潤皮膚、散濕氣、養脾氣、扶肝、除風下氣等治療作用。 中醫偏愛黃酒作為葯引子的原因大體如下: 一、黃酒的酒精含量比較適中,可溶解葯物中的有效成分,提高葯效,以在體內發揮葯效用。 二、黃酒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性質此較溫和。相此白酒性烈、酒精度過高,而果子酒又含有機酸等物質,不宜與葯物配伍。啤酒的酒精含量太低,溶解不了葯物。 三是、中醫以黃酒作為葯引子,要使其引導、向導,戰勝疾病,亦吸取民間使用黃酒葯引的、豐富的、有效經驗. 黃酒是我國三大酒類即黃酒、葡萄酒、白酒中,最早出現的發酵酒。《詩經》中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的記載。意指公元前11世紀陝西歧山周人秋收稻穀、冬春釀酒的習俗。 黃酒是中國國酒,是我們祖先傳下來的美味酒品。它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酴,豐富的糖分、有機酸、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黃酒被人們譽為「液體蛋糕」,就是指的具有豐富的營養。長江三角洲人傑地靈,經濟發達,民間釀酒業由來已久,清朝初期就有相當規模的黃酒作坊,而聞名遐邇的江蘇黃酒———沙洲優黃,在光緒年間就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和影響。經過幾代人的摸索總結,具有鮮明江南水鄉特色的以半干半甜為特點的黃酒釀造工藝逐步成型,並在長江三角洲風行起來,尋常百姓都以每天飲一杯黃酒為時尚。 飲黃酒時尚,在於黃酒健康。有詩人道:「黃酒不傷身,微醉如酒神,品自香中來,天地皆入樽」,就是喝黃酒的好處。黃酒的養胃健腎、和血行氣的功用,是其它酒品不能媲美的。黃酒中的糯米發酵而產生的醇香,更是余香繞梁、沁人肺腑。黃酒不甜不辣,入口最適,能者海量自有一決雌雄之地,婦孺老人也能淺酌助興,這就是黃酒的「人緣」,自然比烈酒下肚傷身強多了。 在治療某些疾病的時候,醫生開完葯方有時會囑咐病人,服葯時需要用黃酒做葯引。為什麼不用白酒、啤酒而一定要用黃酒做葯引呢?中醫認為,酒有通風散寒、舒筋、活血、止瀉止痛、利尿及驅蟲等多種功能,同時,酒還是一種引經葯,在治療某些疾病時與酒同服能引諸葯到某些經絡,從而使治療更加有的放矢。 然而,由於白酒中醇的濃度較高,過多飲用對心、肝、腎及神經系統都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因此,白酒少飲能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多飲則損傷臟腑元氣。而做葯引需一定的酒量,一般情況下,服中葯者皆病人也,無論是何種病症,此時身體解毒功能均較健康人差,因此不是能耐受大量高濃度酒精侵害的。 而啤酒不僅醇度較低,而且啤酒在我國早年很少飲用,因此也不適合做葯引。黃酒酒精度較低只有15度左右,黃酒多是用糯米釀制而成,而且營養豐富。據中醫記載,「黃酒味苦,甘、辛,可入葯,主治行葯勢、殺百邪惡毒、氣通血脈、厚腸胃、潤肌膚、散寒濕氣、養脾、扶肝、除風下氣、熱飲甚良。」可見黃酒不僅是酒類飲品,而且具有良好的祛病養身作用。用黃酒做葯引不僅能引葯歸經,而且對身體具有一定的補益、除濕、通絡、活血等功效。特別是對一些因寒濕攻脾而引起的胃腸不適,用溫黃酒做葯引治療效果更佳。 黃酒是以糯米、臨淵酒麴、紅曲等為原料經釀造而成的發酵酒。黃酒呈淡黃色,澄明,氣芳香,味醇厚。黃酒屬非蒸餾酒類,含乙醇15%~20%較蒸餾酒類如高梁酒,燒酒等為低。黃酒中還含有麥芽糖,葡萄糖,糊精,甘油,酸類(如氨基酸)、酯類等。 中醫認為:黃酒性大熱,味甘辛。功能「行葯勢……通血脈,厚腸胃,潤皮膚,散濕氣……養脾氣,扶肝,除風,下氣,……熱飲之甚良。」 在治療某些疾病的時候,醫生開完葯方有時會囑咐病人,服葯時需要用黃酒做葯引。為什麼不用白酒、啤酒而一定要用黃酒做葯引呢?中醫認為,酒有通風散寒、舒筋、活血、止瀉止痛、利尿及驅蟲等多種功能,同時,酒還是一種引經葯,在治療某些疾病時與酒同服能引諸葯到某些經絡,從而使治療更加有的放矢。 然而,由於白酒中醇的濃度較高,過多飲用對心、肝、腎及神經系統都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因此,白酒少飲能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多飲則損傷臟腑元氣。而做葯引需一定的酒量,一般情況下,服中葯者皆病人也,無論是何種病症,此時身體解毒功能均較健康人差,因此不是能耐受大量高濃度酒精侵害的。 而啤酒不僅醇度較低,而且啤酒在我國早年很少飲用,因此也不適合做葯引。黃酒酒精度較低只有15度左右,黃酒多是用糯米釀制而成,而且營養豐富。據中醫記載,「黃酒味苦,甘、辛,可入葯,主治行葯勢、殺百邪惡毒、氣通血脈、厚腸胃、潤肌膚、散寒濕氣、養脾、扶肝、除風下氣、熱飲甚良。」可見黃酒不僅是酒類飲品,而且具有良好的祛病養身作用。用黃酒做葯引不僅能引葯歸經,而且對身體具有一定的補益、除濕、通絡、活血等功效。特別是對一些因寒濕攻脾而引起的胃腸不適,用溫黃酒做葯引治療效果更佳。 黃酒是以糯米、臨淵酒麴、紅曲等為原料經釀造而成的發酵酒。黃酒呈淡黃色,澄明,氣芳香,味醇厚。黃酒屬非蒸餾酒類,含乙醇15%~20%較蒸餾酒類如高梁酒,燒酒等為低。黃酒中還含有麥芽糖,葡萄糖,糊精,甘油,酸類(如氨基酸)、酯類等。 中醫認為:黃酒性大熱,味甘辛。功能「行葯勢……通血脈,厚腸胃,潤皮膚,散濕氣……養脾氣,扶肝,除風,下氣,……熱飲之甚良。」 中醫中葯用酒炮製葯材歷史悠久。相傳夏商時代已將酒用於中葯炮製,我國最早的中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已有葯材的「酒煮」、「酒浸」的記載。近現代酒制葯材包括酒炙、酒燉、酒蒸等,除有規定者外,一般用黃酒。 古人在方劑中用酒(如瓜蔞薤白白酒湯)或使用酒與水煮湯劑歷史久遠。如漢代張仲景所撰《傷寒論》中:炙甘草湯的煎法用酒七升、水八升;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薑湯的煎法用酒水各六升;《金匱要略》中:芎歸膠艾湯的煎法用酒三升、水五升等都屬於在補陰補血劑中加酒以通葯性的實例。 古今用中成葯以酒為引者頗多。古方如薯蕷丸,腎氣丸,天雄散,侯氏黑散等,或「酒服」或「溫酒調服」。後世方如活絡丹,九分散,疏筋丸,七厘散等都可用黃酒送服。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2005年版收載的中葯成方制劑中有25種成方制劑需要葯引,其中如小活絡丸,馬錢子散,妙濟丸,活血止痛散,跌打活血散等10種的葯引是黃酒。 腰痛寧膠囊方由《急救應驗良方》九分散加味而成。處方組成是:馬錢子粉(調制)、土鱉蟲、麻黃、乳香、沒葯、川牛膝、全蠍、僵蠶、蒼術、甘草等。功能溫經通絡,疏散寒邪,消腫止痛。服用腰痛寧膠囊以黃酒為引,即用黃酒兌少量溫開水送服;黃酒行葯勢以促使葯物直達病位;通血脈以增強活血通絡的作用;矯臭以祛除葯物不良氣味,有利於葯物發揮療效等作用。確實是不可缺少的葯引,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臨床實踐證明,葯引是根據治療需要,為增強葯物療效與葯物配合使用的物質。其中不少是普通食物,如生薑、鹽、蔥白、紅糖、黃酒、白酒等。服用腰痛寧膠囊以黃酒為引,就是要達到增強葯物療效的目的。 轉載請註明出處: www.3348.cn 黃酒品牌信息網

2、為什麼有的葯要用黃酒送服?

葯借酒性,相輔相成!

「酒」性溫熱,能通行血脈、禦寒氣、行葯勢,本身具有治療風專寒痹(痹指屬
不能自由屈伸)痛、筋脈攣急(抽搐)、胸痹(冠心病、心絞痛)及心腹冷痛的
功效。有些中葯方劑指定用酒送服,主要也是取其可以活血脈、袪寒濕等功能,
加強葯效的發揮。

臨床上指定以酒送服的方劑很多,除了活血、溫補、袪寒濕等方劑外,還包
括跌打損傷、婦科痛經瘀血及外科癰瘍腫痛等。例如:治療中老年人中風癱瘓、
氣血運行不暢的「活絡丹」、「大活絡丹」等就必須空腹正午「冷酒」送下;而
具有活血散瘀、止痛止血功用的「七厘散」,則要用酒精濃度稍強的「燒酒」沖
服,以使跌打損傷、筋斷骨折的病人早日痊癒。另外近代婦科應用於治療罹患子
宮外孕、經痛、心絞痛等症狀的「失笑散」、「手拈散」等,也指定使用「黃酒
」充服,療效頗俱好評。

至於實務上到底用什麼酒送服最恰當?筆者建議依不同的病症,及病人年齡
大小、體質差異等適度調整,選購市售的米酒頭、高梁酒、陳年紹興酒等酌量送
服。可以把煎好取出的葯汁添加少許酒後,混勻送服,也可以直接用酒送服丸劑

3、為什麼調經的葯要用米酒搭配水喝下去

醫生說的嗎?如果你是調經的中葯:香附丸、痛經丸、定坤丹等,用酒來送服,更容易發揮作用。
因為中葯里的很多成分,如生物鹼及其 鹽類、甙類、鞣質、有機酸、揮發油等等容易溶於酒,如果中葯用酒送服或用酒化開,有效成分更容易溶解,可提高療效。
但是如果是西葯就千萬不能用酒了啊!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