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年送花圈
1、有關明星與學者的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戲子當道 英雄落淚》,一篇舊文,但是總有人沒事兒就得轉發一下。
文章作者振振有詞、大義凜然,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抨擊明星、抨擊百姓、抨擊社會、抨擊國家。
「科學家的收入不如戲子!」
「數學家去世,媒體反應冷淡!」
「地理學家去世。老百姓的關注程度還不如一個賣唱的!」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抨擊的有沒有道理待會兒再說,首先這題目就有問題。
「戲子」本身就是一個帶有侮辱性的詞彙。
用這樣的詞語嚴重體現了作者並不懂得何為尊重。
歌手、演員、導演都只是職業而已,職業不分高低貴賤。
科學家應該被歌頌,藝術家就應該被遺忘嗎?
一個連尊重都不懂的人,有何資格來談英雄落淚?
接下來,我們來談一談這種抨擊是否合理。
為什麼老百姓對明星的關注度、熟悉度比對科學家高得多?
顯然不是因為老百姓都是傻子或沒有良心。
你跟親朋好友聊、世界文字發展史、幾何光學,你覺得這天兒能聊得下去嗎?
但是如果你跟他們聊成龍、《月亮代表我的心》或者《大宅門》,那基本每個人都能聊幾句。
非要拿科學家與明星做對比,這本身就不對等。
明星們家喻戶曉,而科學家們鮮為人知,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人們的社會貢獻與社會地位有差別,但人格絕無高低之分。
歌手姚貝娜去世時,恰逢地理學家李小文和著名將領張萬年去世。
好傢伙,這可讓某些人抓住了機會,趕緊玩命兒炒作。
「區區一個三流歌手去世,居然無數人送葬!」
「小小的戲子,竟然比科學家和將軍都風光!」
我承認,李小文和張萬年對於地理學、對於國家的貢獻可能不是姚貝娜所能比擬的。
但是,李小文先生絕不比姚貝娜高貴,姚貝娜也絕不比張萬年將軍低賤。
明星們確實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但是,這些利益是與其知名度成正比的,是老百姓給的。
某些科學家的收入確實偏低,但這不是百姓造成的。
誰造成的,大家心裡都有數。
西方國家的科學家及學者收入比中國略高,為什麼?因為國家和社會的尊重。
就即使如此,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明星的收入都比科學家高。
即使是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又怎樣呢?
2016年,美國著名歌手泰勒·斯威夫特一年掙了1.7億美金,是范冰冰收入的9倍。
請問,即使是美國最頂尖的科學家,也不具備這種吸金能力吧?
當然也有例外,某些科學家或學者的收入並不低,他們找到了很好的變現方式。
先生的個人資產加在一起早就上億了,易中天先生靠演講、賣書、做節目,同樣收入不菲。
除此以外,很多著名專家學者通過在企業任職或自行創業,都獲得了體面的物質生活。
林毅夫曾任世界銀行副行長,吳恩達曾擔任百度首席科學家。
至於愛迪生、喬布斯和比爾·蓋茨,更是精通學術的同時也沒耽誤財源滾滾。
當然,很多人可能不認為喬布斯和比爾蓋茨是科學家,
但我認為,他們恰恰是把科學轉換成財富的經典案例。
不是科學家的收入低,只是有些科學家受限於學術領域或人格魅力,難以變現而已。
個人認為,科學家們的收入能提高到什麼水平,還得取決於國家。
民國時期,很多大學教授一個月的收入就可以達到400塊大洋,這在當時可以購買一輛轎車。
那時對知識分子的尊重,遠甚於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