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郵票用什麼送
1、關於從歐洲往國內寄明信片的問題。主要是關於郵票的問題!
去歐洲玩買明信片吧?
在歐洲,一般大街上賣明信片和紀念品店都有賣郵票,很方便。有的酒店前台也賣郵票。
郵資各國不同,大概在2歐左右。
如果你能看到郵筒,直接投進去就行了。(當然,先寫好地址,貼好郵票)
在郵局寄當然更放心,但是如果跟團玩很難看到郵局還能有時間寄信。
酒店前台都會幫客人代寄的,直接給他們就可以。
也不麻煩~我每次出去玩都寄,呵呵。寄給自己。在歐洲寄的明信片回家就都收到了。大概要2周時間左右。
2、18世紀末期的歐洲古代郵政情況
18世紀未葉,歐洲許多國家先後實行國營郵政,業務有所發展,但是仍照民辦信局的辦法,向收信人收取郵費。郵費仍按路程計算。但因當時有些國家本身並不統一,各邦幣制不同,互相折算,非常困難。國營郵政,被作為財政來源,郵費昂貴,人民負擔不起。據傳說,1835年,英國大不列顛島上有一位年輕美麗的姑娘,遠近聞名,向她求婚者很多。求婚者紛紛寫信給她,表示愛慕之情。姑娘每天收信數十件,所付郵資很多,不堪負擔。於是她拒收信件,不付郵費。當時象這樣拒收郵件的事很多。郵局傳遞信件,收不到郵費,受到不少損失。
還有一個傳說,1838年的一天,英國有位名叫羅蘭.希爾(SIR ROWLAND HILL,後為爵士)的人在倫敦鄉間散步。他見到一位信差把信送給一位姑娘。姑娘瞧了一下信封,便把信還給信差,抱歉地說:「對不起,我沒有錢,付不起郵資,請把信退回去吧!」信差不答應,兩個人爭執起來。羅蘭.希爾上前勸說,代付了郵資,把信交給了那位姑娘。信差走後,姑娘對羅蘭.希爾說:「這封信是我哥哥寄來的。我們預先約好,他平安無事,就在信封上畫個圓圈,我看到這個記號,知道他平安無事,就不必收信,郵費也就不付了。」羅蘭.希爾聽了姑娘的話,深有感觸,立志研究改進郵政傳遞納費的辦法。
郵票誕生(二)世界上第一種郵票誕生
羅蘭.希爾在1835年就開始研究郵政問題。他發現,英國提高郵資,國家郵政收入反而減少;而法國降低郵資,卻使信件增多、郵政收入增加。他進一步研究發現,英國郵政收入減少的原因,是大多數信件到投遞時才收費。而許多收信人拒收信件,不付郵費,當信件退回時,寄信人也不會付費。郵局信差白跑了兩趟路,分文沒有。更明顯的是,按傳遞路程計費,郵資偏高。那時英國郵政規定,從15英里以內單頁信函收取郵費4便士,到700英里以上收取17便士,其間共分14級。羅蘭.希爾通過調查發現:一封信從甲地送到乙地,其運費是很少的。例如,自倫敦到愛丁堡400英里,一封信的郵費不過是1/36便士。但是同一信函,運到較近的地方,因為數量少,分擔的運費反而多。所以羅蘭.希爾得出結論說:「信函按路程遠近,收取不同的郵資,表面上看來似乎是合理的,實際毫無根據。如果郵費多少與信函收寄、運轉、投遞的成本成正比例,倫敦收寄本地投遞的一封信收費2便士,則倫敦寄到愛丁堡的信,加收郵費1/36便士,便足夠兩地之間的運輸費。試問這樣微小數目的錢如何收取?」於是,他提出了一項改革辦法。即在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范圍內,信件不論遠近,都收取固定的郵費,每半盎斯(英兩)收郵費一便士。所有郵費都須預付。各郵局出售一種表示「郵資已付」的「印花」的信封和封皮紙。為了方便那些不願使用郵局印刷的信封而用自己的信封的寄信人,郵局另外出售一種表示「郵資已付」的「印花」紙片。紙片大小與「印花」差不多,背面上膠,稍加潤濕,即可貼在信封上。那時羅蘭.希爾稱這種紙片為「標簽」,實際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郵票。
1837年1月,羅蘭.希爾寫信給梅爾蓬勛爵政府,提出他的建議,但沒有結果。他又出版一本名為《論郵政改革:其重要性和實踐》(POST OFFICE REFORM:ITS IMPORTANCE AND PRACTICE)的小冊了。當時的郵政總局局長列支菲爾特勛爵(LORD LICHFIFLD)對羅蘭.希爾的建議竭力反對,並指責說:「我所有聽到或讀到的荒唐無稽的計劃中,這是最為突出的一個。」後來,羅蘭.希爾再次出版他的小冊子,並改為公開發行,引起輿論界的注意,反應極為強烈。1837年11月23日,英國下議院任命一個委員會調查這個問題,1838年7月17日通過信函每半盎斯2便士的「均一郵資法案」,但政府表示反對。1839年7月17日,下議院通過政府預算時,把信函每半盎斯2便士的郵資列入預算通過。1839年12月5日,財政部把信函郵資定為每盎斯為4便士,即原來規定的最低資費,作為過渡,到1840年1月10日起實行羅蘭.希爾建議的信函不論遠近,每半盎斯一便士,即一便士郵資制。
財政部委任羅蘭.希爾到該部工作,執行他的改革郵政的計劃。1839年,羅蘭.希爾委託威廉.墨爾萊台(WILLIAN MULREADY)設計信封和包封紙。「郵票」是採用了帕金斯的雕刻版印製方法印製出來的。
帕金斯(JACOB PERKINS)是美國馬薩諸塞州人,機械發明家。他於1819年發明了輪轉印刷機,能用雕刻銅版印刷鈔票。
1839年12月羅蘭.希爾與帕金斯的公司簽訂印刷郵票的合同。
郵票中間的圖案是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的肖像。享利.科普爾特(HENRY CAUBOULD)選用了皇家造幣廠W.惠恩為紀念1837年女王首次訪問倫敦城所作獎章上肖像而設計的。查利.希恩和弗萊杜立克.希恩負責雕刻印模。圖案上端中間有「郵資」(POSTAGE)字樣,左右兩角是交叉十字圖形。下端中間是面值「一便士」(ONE PENNY)或「二便士」(TWO PRNNY);左右兩角是大寫英文字母。
英國1840年5月6日發行的「黑便士」郵票。這是世界上首次發行的郵票。
英國原來規定自1840年1月10日開始實行一便士郵資制度,但是到了1月,信封、包封紙以及郵票都未准備就緒。於是臨時改用在信封上加蓋「手戳」來作「郵資已付」的證明,一直用到1840年5月6日。英國1840年發行的郵票共有兩種面值,1便士郵票,黑色,集郵者稱為黑便士郵票;2便士郵票,藍色。郵票用白紙印刷 。為了防止偽造,紙里有小皇冠水印。當時只有英國發行郵票,可以說是獨樹一幟。
當時為了宣傳使用郵票,一大張1便士郵票周圍留有空白,印著「每枚售價1便士,每排12枚,售價1先令;每一整張售價1英鎊。請把郵票粘在信封右上方。沾濕背面,注意別除去粘膠」等字樣。當時沒有打孔機,每枚郵票周圍沒有齒孔,郵局出售單枚郵票時要用剪刀把各枚郵票剪開。
羅蘭.希爾原來認為,大多數寄信人喜歡購用郵局印製的帶有郵票的信封(類似現在的「郵簡」)和包封紙。而事實上,大家喜歡購用郵票,並且很多人感覺新奇,整張整張購買。結果郵票供不應求,印刷工人夜以繼日地趕印,才滿足需要。據統計,從1840年5月6日到1841年1月共售出黑便士郵票7200萬枚。
郵票誕生(三)郵票創始人羅蘭.希爾
羅蘭 .希爾(1795-1879)是英國教育家,郵票的創始人,1795年12月3日出生於基德明斯特。他17歲時開始在其父開設在伯翰希爾托普的學校里教授數學。1827年羅蘭.希爾遷到托頓漢姆(TOTTENHAM)市布魯斯堡(BRUCE CASTLE)的學校任職,1833年因病退職。布魯斯堡1928年被作為英國郵政博物館。
1842年,英國自由黨政府下台不久,羅蘭.希爾被解除在財政部執行改革郵政計劃的任務。為了補償他的損失,表揚他的勞績,國家贈予他一筆款子。後來,自由黨重新執政,他被任命為郵政總局秘書,1854年升任郵政總局高級秘書。他管理郵政有方,提高了通信能力。在1838-1864年間,收費函件從7600萬件增加到64200萬件。1864年羅蘭.希爾退休,國會給他補助金2萬英鎊,並保留他的年薪2000英鎊,作為退休年金。1879年8月27日,羅蘭.希爾在漢姆斯特德(HAMSTEAD)逝世,葬於西敏寺。
3、往歐洲寄明信片,郵票是自己貼足還是有專門的往國外郵的那種?
郵票都是中國郵政發行的,往國外寄水陸3塊,航空4塊5。都是自己貼
國內大部分郵局都沒有航空簽,如果你貼了4塊5的郵票,他們會給你的明信片上蓋個紅色的航空戳。你可以去郵局窗口要求他給你蓋戳,或者扔郵筒里,工作人員分揀的時候也會給你蓋。
4、國外郵票的知識
郵票誕生(一)在郵票問世之前
郵票是近代郵政的產物。而郵政的歷史,比郵票長得多。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周朝就已有郵政機構,那時稱務郵或驛,合稱郵驛。孔子曾說過:「德之流行,速於置郵傳命。」此種郵驛制度延續了2000多年,一直保持到1912年才取消。
我國古代郵驛只傳遞政府的公文和軍報,是不收郵費的,用不著發行郵票。但是為了辨別真偽,保證傳遞的准確、安全,歷代都規定了牌符制度,用牌符證明所傳的文書是真的。周代用竹符,漢代用銅符,唐代用銀符,宋代用木牌,塗漆寫字,有金字牌、青字牌、紅字牌等。金字牌,一天行400里,只有傳遞敕書和軍事機密文件才使用。J135《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紀念郵票。郵票圖案是戰國時期的虎節。虎身上有銘文「王命命傳憑」,意思是傳遞王命,供應車馬和飲食。這種虎節和虎符一樣,一分為二,一半發給傳遞軍事文書的信使,另一半發給驛站或關卡,以查驗是否符合,判別真偽。
清代還有一種排單制度。驛站傳遞公文或軍報都附粘「排單」或「火票」,沿途各站均須填明到達日期和時刻,查核有無延誤。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12月28日湖南沅州發到辰州的公文封套,粘連排單,填了到達各驛站的日期和時刻。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10月4日吉林到直隸(今河北省)的「將軍火票」。
古代郵驛是政府辦的,但不收寄老百姓的信件。老百姓要寄信件,只有靠熟人捎帶,非常困難。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開始出現了民信局,為民間傳遞信件。民信局是民辦的商業組織,資本大的,在各地設立分局、聯號或代理店,形成一定地共有通信網;資本小的,則與其他民信局建立聯系,互相接遞信件。民信局除捎運信件外,還辦理包裹、匯兌等業務。民信局沒有統一的收費標准,也沒有統一的郵票。民信局收寄信件的收費方式亦不完全一樣。有預收的,亦有信件收到時由收信人付費的。收寄費用,有的叫酒資或酒力,也有叫號金的。民信局收寄信件的收據。
歐洲的情況與我國相似。2000多年前的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贊揚驛夫說:「不論雨雪風霜,不論酷暑嚴冬,還是黑夜,都不能阻擋信使迅速完成他們的郵班。」當時郵政是國王的特權,是為王家和朝臣寄送信件和傳遞信息的。以後商業發達了,郵政才逐漸發展到供商人使用。到了中世紀,歐洲有一些教會、學校、商行開始經營送信業務,為一般群眾寄送信件。那時民信局送信,不預收郵費,而是在信送到後才向收信人收取郵資。
17世紀中葉,法國民信局已很發達。年,在巴黎有一位名叫德.維拉葉(MONSIEUR DE VELAYER,後為伯爵)的人建立了一個「小郵局」,收寄巴黎市區范圍內的信件。他向用戶出售一種紙片,上面印有「郵資已付」字樣。寄信人把這種紙片貼在信封上,投入信箱。「小郵局」定時開啟信箱,把信投交收信人。德.維拉葉創造的「郵資已付」的紙片,可以說是現行郵票的雛型。可惜他所創辦的『小郵局「不久便停辦了。他發行「郵票」、預收郵費的辦法也沒有堅持下來。到了1814年,撒丁尼亞王國(在今義大利境內),才重新採用德.維拉葉的辦法,發行了一種「郵戳紙」(STAMPED PAPER),作為預付郵資的憑證,在各地郵局出售。寄信人把它貼在信封上,便可將信寄出。郵資是根據傳遞路程計算的。當時「郵戳紙」有三種面值,即15分、25分和50分。50分的「郵戳紙」為八角形,圖案是信差騎在馬上,吹著號角,賓士送信,用藍色印在光滑的白紙上,紙內印有水印。這種「郵戳紙」發行量很大,但實行時間很短,遺留下來的很少。因圖案中的信差似騎士,集郵者稱它為「騎士」票,視為珍品。
18世紀未葉,歐洲許多國家先後實行國營郵政,業務有所發展,但是仍照民辦信局的辦法,向收信人收取郵費。郵費仍按路程計算。但因當時有些國家本身並不統一,各邦幣制不同,互相折算,非常困難。國營郵政,被作為財政來源,郵費昂貴,人民負擔不起。據傳說,1835年,英國大不列顛島上有一位年輕美麗的姑娘,遠近聞名,向她求婚者很多。求婚者紛紛寫信給她,表示愛慕之情。姑娘每天收信數十件,所付郵資很多,不堪負擔。於是她拒收信件,不付郵費。當時象這樣拒收郵件的事很多。郵局傳遞信件,收不到郵費,受到不少損失。
還有一個傳說,1838年的一天,英國有位名叫羅蘭.希爾(SIR ROWLAND HILL,後為爵士)的人在倫敦鄉間散步。他見到一位信差把信送給一位姑娘。姑娘瞧了一下信封,便把信還給信差,抱歉地說:「對不起,我沒有錢,付不起郵資,請把信退回去吧!」信差不答應,兩個人爭執起來。羅蘭.希爾上前勸說,代付了郵資,把信交給了那位姑娘。信差走後,姑娘對羅蘭.希爾說:「這封信是我哥哥寄來的。我們預先約好,他平安無事,就在信封上畫個圓圈,我看到這個記號,知道他平安無事,就不必收信,郵費也就不付了。」羅蘭.希爾聽了姑娘的話,深有感觸,立志研究改進郵政傳遞納費的辦法。
郵票誕生(二)世界上第一種郵票誕生
羅蘭.希爾在1835年就開始研究郵政問題。他發現,英國提高郵資,國家郵政收入反而減少;而法國降低郵資,卻使信件增多、郵政收入增加。他進一步研究發現,英國郵政收入減少的原因,是大多數信件到投遞時才收費。而許多收信人拒收信件,不付郵費,當信件退回時,寄信人也不會付費。郵局信差白跑了兩趟路,分文沒有。更明顯的是,按傳遞路程計費,郵資偏高。那時英國郵政規定,從15英里以內單頁信函收取郵費4便士,到700英里以上收取17便士,其間共分14級。羅蘭.希爾通過調查發現:一封信從甲地送到乙地,其運費是很少的。例如,自倫敦到愛丁堡400英里,一封信的郵費不過是1/36便士。但是同一信函,運到較近的地方,因為數量少,分擔的運費反而多。所以羅蘭.希爾得出結論說:「信函按路程遠近,收取不同的郵資,表面上看來似乎是合理的,實際毫無根據。如果郵費多少與信函收寄、運轉、投遞的成本成正比例,倫敦收寄本地投遞的一封信收費2便士,則倫敦寄到愛丁堡的信,加收郵費1/36便士,便足夠兩地之間的運輸費。試問這樣微小數目的錢如何收取?」於是,他提出了一項改革辦法。即在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范圍內,信件不論遠近,都收取固定的郵費,每半盎斯(英兩)收郵費一便士。所有郵費都須預付。各郵局出售一種表示「郵資已付」的「印花」的信封和封皮紙。為了方便那些不願使用郵局印刷的信封而用自己的信封的寄信人,郵局另外出售一種表示「郵資已付」的「印花」紙片。紙片大小與「印花」差不多,背面上膠,稍加潤濕,即可貼在信封上。那時羅蘭.希爾稱這種紙片為「標簽」,實際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郵票。
1837年1月,羅蘭.希爾寫信給梅爾蓬勛爵政府,提出他的建議,但沒有結果。他又出版一本名為《論郵政改革:其重要性和實踐》(POST OFFICE REFORM:ITS IMPORTANCE AND PRACTICE)的小冊了。當時的郵政總局局長列支菲爾特勛爵(LORD LICHFIFLD)對羅蘭.希爾的建議竭力反對,並指責說:「我所有聽到或讀到的荒唐無稽的計劃中,這是最為突出的一個。」後來,羅蘭.希爾再次出版他的小冊子,並改為公開發行,引起輿論界的注意,反應極為強烈。1837年11月23日,英國下議院任命一個委員會調查這個問題,1838年7月17日通過信函每半盎斯2便士的「均一郵資法案」,但政府表示反對。1839年7月17日,下議院通過政府預算時,把信函每半盎斯2便士的郵資列入預算通過。1839年12月5日,財政部把信函郵資定為每盎斯為4便士,即原來規定的最低資費,作為過渡,到1840年1月10日起實行羅蘭.希爾建議的信函不論遠近,每半盎斯一便士,即一便士郵資制。
財政部委任羅蘭.希爾到該部工作,執行他的改革郵政的計劃。1839年,羅蘭.希爾委託威廉.墨爾萊台(WILLIAN MULREADY)設計信封和包封紙。「郵票」是採用了帕金斯的雕刻版印製方法印製出來的。
帕金斯(JACOB PERKINS)是美國馬薩諸塞州人,機械發明家。他於1819年發明了輪轉印刷機,能用雕刻銅版印刷鈔票。
1839年12月羅蘭.希爾與帕金斯的公司簽訂印刷郵票的合同。
郵票中間的圖案是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的肖像。享利.科普爾特(HENRY CAUBOULD)選用了皇家造幣廠W.惠恩為紀念1837年女王首次訪問倫敦城所作獎章上肖像而設計的。查利.希恩和弗萊杜立克.希恩負責雕刻印模。圖案上端中間有「郵資」(POSTAGE)字樣,左右兩角是交叉十字圖形。下端中間是面值「一便士」(ONE PENNY)或「二便士」(TWO PRNNY);左右兩角是大寫英文字母。
英國1840年5月6日發行的「黑便士」郵票。這是世界上首次發行的郵票。
英國原來規定自1840年1月10日開始實行一便士郵資制度,但是到了1月,信封、包封紙以及郵票都未准備就緒。於是臨時改用在信封上加蓋「手戳」來作「郵資已付」的證明,一直用到1840年5月6日。英國1840年發行的郵票共有兩種面值,1便士郵票,黑色,集郵者稱為黑便士郵票;2便士郵票,藍色。郵票用白紙印刷 。為了防止偽造,紙里有小皇冠水印。當時只有英國發行郵票,可以說是獨樹一幟。
當時為了宣傳使用郵票,一大張1便士郵票周圍留有空白,印著「每枚售價1便士,每排12枚,售價1先令;每一整張售價1英鎊。請把郵票粘在信封右上方。沾濕背面,注意別除去粘膠」等字樣。當時沒有打孔機,每枚郵票周圍沒有齒孔,郵局出售單枚郵票時要用剪刀把各枚郵票剪開。
羅蘭.希爾原來認為,大多數寄信人喜歡購用郵局印製的帶有郵票的信封(類似現在的「郵簡」)和包封紙。而事實上,大家喜歡購用郵票,並且很多人感覺新奇,整張整張購買。結果郵票供不應求,印刷工人夜以繼日地趕印,才滿足需要。據統計,從1840年5月6日到1841年1月共售出黑便士郵票7200萬枚。
郵票誕生(三)郵票創始人羅蘭.希爾
羅蘭 .希爾(1795-1879)是英國教育家,郵票的創始人,1795年12月3日出生於基德明斯特。他17歲時開始在其父開設在伯翰希爾托普的學校里教授數學。1827年羅蘭.希爾遷到托頓漢姆(TOTTENHAM)市布魯斯堡(BRUCE CASTLE)的學校任職,1833年因病退職。布魯斯堡1928年被作為英國郵政博物館。
1842年,英國自由黨政府下台不久,羅蘭.希爾被解除在財政部執行改革郵政計劃的任務。為了補償他的損失,表揚他的勞績,國家贈予他一筆款子。後來,自由黨重新執政,他被任命為郵政總局秘書,1854年升任郵政總局高級秘書。他管理郵政有方,提高了通信能力。在1838-1864年間,收費函件從7600萬件增加到64200萬件。1864年羅蘭.希爾退休,國會給他補助金2萬英鎊,並保留他的年薪2000英鎊,作為退休年金。1879年8月27日,羅蘭.希爾在漢姆斯特德(HAMSTEAD)逝世,葬於西敏寺。
郵票類型
1.普通郵票:在我國郵票目錄中,專門列有一種常用的郵票,稱為普通郵票,它是使用最多的一種郵票。面值由大到小,應有盡有,圖案變換較少,用完之後可再版加印。普通郵票的特點是票幅小,面值種類多,使用時間長。
2.紀念郵票:紀念郵票是為紀念國內外重大事件或紀念著名從物而發行的一種郵票。紀念郵票思想性強,大多以紀念的事件和人物為主圖,有時還印有紀念郵票的名稱。紀念郵票的特點是票幅大,印製精美,發行數量較少。
3.特種郵票:我國特種郵票是為宣傳某些有特殊意義的事物而發行的一種郵票。
4.航空郵票:航空郵票是專為郵寄航空信件而貼用的郵票。
5.欠資郵票:欠資郵票是寄信人在寄信時未貼郵票或者未足郵票,郵局發現後 加貼的補收郵資的憑證,由收件人繳納郵費。這種欠資郵票郵局不出售,也不具有預付郵資的效力。
6.軍用郵票:軍用郵票是專門為軍人寄信貼用的郵票。
7.附捐郵票:國家為社會公共事業籌集基金而發行的附加捐資郵票,也叫福利郵票或慈善郵票。這種郵票既用於郵政通信,又用來為福利事業籌款。附捐郵票與普通郵票的區別是除郵票面值外,另加捐資,捐資部分用於福利事業。
8.無面值郵票:在奇異的郵票世界裡,還有一種沒有面值的郵票,稱無面值郵票。
9.加蓋郵票: 在郵票或非郵票上加蓋面值或文字,當作一種新郵票使用的,叫做加蓋郵票。
10.無齒孔郵票:在英國發行世界第一枚黑便士郵票後的幾十年中,各國發行的郵票都沒有齒孔。自1854年打孔機出現後,各國才開始發行有齒孔的郵票。到20世紀中期前後,雖然各國普遍擁有打孔設備,但有些國家為了增加集郵品種,也發行一些無齒孔郵票。
11.快信郵票:快信郵票也叫快遞郵票,是用於快遞郵件上的郵票。
12.小全張:小全張是把全套郵票印在一張小型紙上的郵票。它的圖案、面值、枚數與同時發行的郵票完全相同,四周飾以花紋、圖案及文字。
13.小型張:小型張是在一張紙上印一枚小張郵票,一般來說,小型張都是單獨設計的圖案,也有的是用原來的郵票圖案印製的,小型張同小全張一樣也可以整張貼在郵件上使用。
14.小本票:由數枚相同一面值或多種面值的郵票,連印在一起裝訂在小本冊內,稱小本票。小本票上的郵票與原郵票的圖案、面值 、刷色均相同,只是由於裝訂裁切往往有一邊功兩邊無齒孔。
15.對剖票:郵票對剖開繼續使用,這似乎叫人很難相信。但確實有把一枚完好的郵票對角分開或者豎著對半分開再使用的郵票。這種郵票一般都是在特殊情況下形成的。
16.發光郵票:發光郵票包含磷光郵票和熒光郵票,磷光郵票與熒光郵票在紫外燈下,能顯示出特殊的顏色或鮮艷奪目的光彩,如紅、黃、綠、藍等。當貼有磷光郵票的信件進入自動信函分揀機時,磷光條杠在機器的紫外線燈照射下,就會發出閃閃的磷光或熒光。分揀機就會根據郵票上發出的磷光或熒光條杠數目,識別出寄往本埠、外埠和國外的信函,並自動蓋上郵戳。
17.盤卷郵票:是郵局自動售票機出售的一種郵票,這種郵票在自動售票機內呈盤卷狀,一般由1000枚至3000枚同一面值的郵票組成。
18.電子郵票:電子郵票又稱自動化郵票,是郵局自動售票機自動加蓋面值出售的一種郵票。當把硬幣投入自動售票機內,按動所需面值的鍵,由電腦控制的號碼機秒在空面值郵票上加蓋面值出售。這種電子郵票一般無齒孔,背面無膠。
19.金屬郵票:一般來說,郵票都是用紙印製的,但也有些是用金屬材料製成的郵票。金屬郵票背面裱有一層薄紙,可象普通郵票一樣貼在郵件上使用。
20.唱片郵票:唱片郵票錄有歌曲,背面裱紙,無齒孔。把它們放在電唱機上就會發出清晰悅耳的樂曲,聽起來和普通唱片一樣。
21.塑料郵票:塑料郵票圖案景物逼真,活靈活現,惹人喜愛。它雖然也和紙制郵票一樣能貼地信件上使用,但是有一個缺點,不容易蓋銷。因此,只能作為收藏品,不便在通信中實際使用。
22.絲綢郵票:絲綢郵票用絲綢印製的郵票。
23.奇形郵票:由於集郵活動在世界各國蓬勃發展,有些國家出於商業目的大量發行郵票。他們不僅在郵票選題、圖案設計、印刷方面精益求精,而且在郵票形狀上也不斷創新。
24.尼龍郵票:是以尼龍化纖織物為材料印製的郵票。
郵票知識
(一)郵票圖案:指郵票票面,一般由與郵票發行目的相關的圖案、國名、面值 、說明文字及邊飾等組成。世界各國的早期郵票圖案都比較簡單。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今世界各國都把自已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歷史地理、自然風光及珍貴的動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內容作為郵票圖案。全世界已經發行30多萬種郵票,圖案的內容包羅萬象。集郵者通過收集研究郵票圖案能獲得豐富的百科知識。因此,郵票圖案是集郵者研究的主要對象。
(二)郵票上的國名: 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國空或地區的名稱。一般都以文字、縮寫字母來表示國名。如:日本郵便、中國人民郵政。美國採用縮寫字母USA、蘇聯採用縮寫字母CCCP來表示國名。還有些國家用特殊符號來表示,如英國早期郵票採用英王頭像作標志。英國現行的紀念郵票印有英女王頭像以代替國名。識別郵票上的國名,可以了解有關國家的地理、歷史、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識。
(三)郵票面值: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郵資金額及貨幣單位。世界各國大多以表示郵票面值的阿拉伯數字和本國貨幣單位組成郵票面值。如美國普通信函郵資為22美分,郵票面值即由阿拉伯數字22和C分組成。中國人民郵政普通信函郵資為8分,郵票面值由阿拉伯數字8和分組成。也有一些國家發行無面值郵票,如軍用郵票、公事郵票等。我國1938年晉察冀邊區發行的抗戰軍人紀念郵票和1943年淮南區發行的「平」、「機」、「快
5、郵輪是送郵票的輪船么??
關於郵輪名字的來歷,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1、郵輪發源於歐洲,最初是用來載郵件的,所以叫郵輪。
另外,與其意思相近的還有:
2.郵輪其實比較像是西方人的稱呼,因為早期許多的客輪,大多都會除了載客之外,同時會載運貨物(尤其是郵件)....久而久之,就通用了
3.「游輪」又稱「郵輪」,乃因1837年英國P&O航運公司創辦海上客運初期,載客同時兼營運送國際郵件業務,即為「郵輪」名稱的由來。
但是實際上,郵輪是中國人對與這種豪華客輪的稱呼,在英文里,郵輪的名字是liner,即中文班輪(現在的集裝箱班輪就叫container liner),與「郵遞」、「郵件」完全沒有關系。
中國人管豪華客輪叫郵輪,可能僅僅是基於中國人自己對這種巨輪的理解。很可能是由於中國人看到這種客輪定期穿梭,並且也載運了相當數量的郵件,就像個郵遞員定期來訪一樣,而將這種客輪命名為郵輪。
6、歐洲的明信片問題
沒有問題,無論是國內的明信片還是國外的明信片都無所謂只要把地址寫對了,貼足郵票就行。
明信片如果是寄回國內,只要把收信人地址寫在最右邊就行了,用中文,只是在地址最後,用法文註明城市和國家,比如如果是北京就寫,
Beijing
Chine
如果是上海就寫上
Shanghai
Chine
如果沒有地方寫寄信人地址,可以不寫,畢竟明信片沒有多大地方。
7、歐洲的信封一般在哪買
郵局。歐洲的信封可以在郵局或者網上購物平台進行購買,郵票是需要在郵局購買。
8、寄信到巴黎聖日耳曼足協要什麼郵票
相信在法國生活了一段時間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為什麼都21世紀了在法國辦什麼事都要寄信?
辦個CAF,賬戶和密碼要以信件的形式寄給你。終止寬頻合同,要按格式寫完放在信里寄回去,等大半個月寬頻公司終於給你確認了,你還得把上網盒子給人寄回去;辦電話卡辦OFII都要寄信...
法國境內間郵寄信件和包裹
No.1 - 如何寄信
首先我們要知道,寄一封信需要一個信封和一個郵票(如果信件比較厚,可能需要幾個郵票)
第一種情況,你自己有信封,那你就需要去郵局買一個郵票貼在信封上。
郵票按重量分為幾檔:
0 - 20g
21 - 100g
101 - 250g
251 - 500g
501 - 3000g
我們以20g的郵票為例
紅色的郵票送達時間為J+1,也就是通常來說的一個工作日內。
綠色的郵票送達時效為J+2,也就是通常來說的兩個工作日內。
灰色的郵票送達時效為J+4,也就是通常來說的4個工作日內。
用的最多的就是綠色郵票了,價格適中,速度也很快!
如果你寄信比較頻繁,還可以買一板(12張)郵票,價格稍微優惠些!
將買的郵票貼到信封上,然後將信投進郵筒或者交給郵局前台工作人員就可以了!
第二種情況,你自己沒有信封,為了方便,你就可以到郵局買帶郵票的信封。
綠色信封:送達時效J+2
跟蹤信封:可以在網上跟蹤信件
直接把信件放在信封里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單獨買郵票了!
Lettre Recommandée
很多時候,比較重要的文件我們會寄帶回執的掛號信(Lettre Recommandée avec accusé de réception),這樣我們會知道這封信收件人到底有沒有收到,也算是有一個憑證!
那這個掛號信要怎麼寄呢?
首先,在郵局前台拿一個填地址的單子,如下圖
左上角寫收件人地址,右面畫×的框里寫寄件人地址...(注意信封上也要寫收件人地址)
寫好之後將這張單子和裝好信的信封一起拿給前台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會稱重貼郵票...(現在大部分是讓你自己去機器上按照的信的重量買一個郵票,然後拿給工作人員蓋章)
等到收信人收到信了,郵局會寄給你一個這樣的回執...
為什麼要寄掛號信呢?
打個比方,你想要退訂保險,寄了普通的信,一個月後發現還在扣錢,找保險公司理論,他們就會說「我們沒有收到信呀」;但如果你寄了掛號信,拿著回執他們就沒借口了哦!想理解的更深刻些,詳見靜姝支票被盜兌的慘痛經歷:在法國該如何使用支票(被盜兌800歐後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
No.2 - 如何寄包裹
還是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你自己打包好了,直接拿到郵局填單子,工作人員稱重,之後你交費就行...(跟國內快遞流程一樣)
單子分兩種,一種是可以網上跟蹤的,一種是不能網上跟蹤的,到時候自己選好就可以...
第二種是你可以買郵局的箱子...(箱子的價格包含運費了,2個工作日內送達)
1公斤內的包裝是一個袋子,裡面有防震泡沫,運費是8.5歐元。M號的箱子可以裝最多3kg的東西,運費是8.5歐元。L號的箱子可以裝最多5kg的東西,運費是12.5歐元。
Chronopost
郵局裡面還有一種速度比較快的快遞,叫做Chronopost...次日13H之前送達,如果想要10H之前送達可以加錢...
1-2千克的包裝是袋子,分為普通的袋子和含有防震泡沫的袋子,根據自己要寄的物品來進行選擇...
3、6和12千克的包裝盒子價格如下
從法國郵寄明信片和包裹到中國
No.1 - 如何寄明信片
法國的一些優美的小鎮吸引著很多學子去遊玩,那小夥伴就要問了,我想寄明信片給我中國的家人和朋友我怎麼寄呢?
其實很簡單,拿著明信片到郵局,買一張國際郵票,貼上就可以嘍!
在其他國家往中國寄明信片也一樣!
No.2 - 如何寄包裹
法國郵局購買箱子
法國郵局提供幾種規格的盒子,可以寄到世界各地...通常用的比較多的是5kg和7kg,價格如下...
工作人員會給你地址單和報關單填寫,然後貼在箱子上...
9、跨國寄信怎麼貼郵票?
國際郵件必須貼寄出國的郵票,收件國要無條件的給予准確分揀和送達。郵票數額主要根據所寄信件的重量、寄達國家或地區和採用的郵寄方式所定。
重量以20克以內為起步價,此後每續重10克在起價的基礎上增加郵資。
寄達國家或地區共分一、二、三、四組,價格依次遞增。
郵寄方式有三種:航空、空運水陸路和水陸路,價格依次遞減,郵寄速度也依次減慢。
【國際函件資費】
單位:元
第一組:部分亞洲鄰國(朝鮮、蒙古、越南、日本、韓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
第二組:其他亞洲國家或地區;
第三組:歐洲各國或地區、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
第四組:美洲其他國家或地區、非洲各國或地區、大洋洲其他國家或地區。
10、EMS的國際包裹可以用郵票做郵費支付嗎?還有就是郵政的國際快遞包裹可以用郵票支付郵資嗎?謝謝
我來回答:
1、EMS的國際包裹可以用郵票做郵費支付嗎?
不行的,國際ems僅接受人民幣現金支付,如果是在營業廳收寄,是按國家制定的標准資費,如果你打當地11185讓上門的,可以和上門的攬收人員討價還價,看看是否可以打個折扣,如果你量大的話,可以和當地郵局速遞部門簽訂合同,要求更高的折扣。當然,這個看你與郵政部門的議價水平了。
2、還有就是郵政的國際快遞包裹可以用郵票支付郵資嗎?謝謝
中國郵政除了國際ems外,到國外的按速度還可以選擇 航空包裹(比國際ems便宜一些),SAL包裹(部分走航空、部分地方走汽車鐵路,比上面的更慢些,但更便宜),最便宜和最慢的是國際陸運包裹(全程走水路和陸路,但資費最低)。
航空包裹,SAL包裹,國際陸運包裹,這3類均可以使用中國郵政的郵票,可貼票當郵費,但部分郵局不一定允許你這么做,除非你的郵票是在他那裡買的,遇到這種問題,你可以投訴他們,一般可以解決。另外,這3類業務的折扣沒有國際ems這么容易議價,而且不提供上門服務,需要你自己拿到營業廳交寄。
3、我在中國啊...美國的郵票中國可以用?
不行的,就好象美元在中國也不流通啊。
4、中國寄往歐洲 不是有個國際包裹的航空服務嗎?不是EMS,請見上面2點。
5、如果你想找快遞公司,建議你多家咨詢,有些國家快遞公司是不能收寄的,盡量找大的公司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