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出生多少可以送東西回外家
1、生孩子向娘家報喜規矩是什麼?
如下:
1、報喜人選
孩子出生後,一般是他爹拿著茶壺去報喜。
2、報喜時間
生了孩子三天以後,奶爸帶上物品到娘家報喜。
3、報喜物品
如果是男孩,就要拿著書去報喜。如果是女孩,就拿著花去報喜。
4、報喜紅包
有些地方不用拿紅包,有些地方需要拿紅包。紅包的金額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給,最好是吉利的雙數。
注意
娘家在收到報喜後,要准備一些禮物,比如肉蛋、糯米、紅糖等,還要在這些禮物上貼上紅色紙花,並且去女婿家祝賀。
還要一些地方報喜是送雞的,生男孩送公雞,女孩送母雞,也可以送紅雞蛋,男孩送雙數,女孩送單數。其實男方去女方娘家報喜帶的東西不固定的,根據當地的風俗來定就可以了。
2、小孩滿月回門的風俗
<
3、孩子7、8天的時候親戚要「送祝米」,來源是什麼?
在魯中,魯南,湘南,湘西,鄂西,鄂南等地,傳承著一種古老樸素的育兒風習:送祝米(也稱"送粥米"或"送雞米")。小孩出生以後,其父親或家人趕緊帶上禮物去岳父母家報喜;岳父母家再約定日子,邀集一些親友挑著喜物前來女婿家祝賀,稱為"送祝米"。
在不同地區,送祝米的時間和禮品種類也有不同。如在南方,孩子生下後,女婿備好荔枝、龍眼、花生、喜蛋等去外婆家報喜,外婆家則回送喜蛋、衣服等。
安徽淮北地區則在孩子出生第12天贈送禮品,俗稱「送鍾美」。山東萊陽等地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三天,外婆家贈送面餅、紅雞蛋等。
四川許多地區在孩子出生後10天左右,女方的姑母、姑婆、母親、妹妹等帶上蛋、雞、糖、肉、小兒衣物等,到婿家祝賀,俗稱「送粥米」。
我國許多地區還有為嬰孩送銀鎖的習俗,稱「長命鎖」。江蘇武進、江陰等地,嬰兒出世後,嬰兒的外婆、舅母和姨媽要「送湯」。
"送祝米"表達祝賀的意思,屆時親朋在一起慶賀一番,就圖個喜慶吉祥氣氛。
(3)小孩出生多少可以送東西回外家擴展資料:
「送祝米」沒有什麼硬性規定,送什麼東西,送多少,都視家庭經濟條件而定。但是有幾樣東西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糯米、面條、發餅、小孩的鞋帽衣服、雞、雞蛋、曬乾的魚蝦等。
把這些東西或用紅布包著,或貼上紅紙,或點上紅色的顏料,放在籮筐里,再在籮筐口上蒙上一塊紅布。娘家人把這一擔籮筐挑到女兒家,女兒家則放鞭炮迎接。這就叫「送祝米」。
「送祝米」常引來村裡許多姑娘婆婆們的圍觀,大家圍著「送祝米」的擔子,指指點點,議論紛紛,臉上充滿喜氣。對於內容豐富的擔子,特別是對縫制精巧的小孩衣物,用彩色絲線綉成的虎頭帽、貓頭鞋,則常常嘖嘖稱贊,流露出羨慕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