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燈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1、元宵節送燈是什麼意思啊?
送燈又稱送花燈,中國傳統民俗。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古老的傳統習俗許多地方都有。
女兒出嫁後,逢第一個燈節時,大都在農歷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期間,母家要送各式花燈給女兒女婿,一般送大宮燈一對,如果女兒已懷孕,還要送小燈籠兩對,並配上點到落燈時的蠟燭。
送宮燈是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幸福美滿;送小燈籠是祝願女兒孕期平安。女兒出嫁後的第一個冬天,母家怕女兒在婆家受凍,有送炭基、火盆、火爐等禦寒用具給女兒、女婿的風俗。
2、禮物送燈有什麼含義?
禮物送燈,只希望給你照明,希望你的前途有人指路,一片光明,它就是寄託這個含義在裡面。
3、男孩送女孩燈代表什麼意思
男孩想借燈告訴女孩,我們之間暫時還沒可能,男孩要追求事業,讓女孩先等等,(燈與等同音)等男孩有條件了,才與女方開始幸福生活
4、送燈是什麼意思
送燈又稱送花燈,中國傳統民俗。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古老的傳統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
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還有的在元宵節送燈給逝去的長輩,以表達哀思和祝願。
(4)送燈的含義是什麼意思擴展資料:
元宵節這天,民間家家戶戶用面團做成各種形狀的燈,如碗燈,上粗下細中間有碗的倒掛金鍾燈,形如酒杯的酒盅燈,形似花瓶的瓶燈等等。做好後放在蒸籠里蒸熟,出鍋冷卻後將燈中倒入豆油,放上燈捻,到用時點燃。為了使燈具有不同的顏色,人們使用不同的麵粉來製作,用玉米面做成的燈金光閃閃,所以叫「金燈」;
用小麥麵粉做成的燈白盈盈的潔凈,所以叫「銀燈」;用蕎麥面做的燈黑拗助的結實,所以叫「鐵燈」;還有用彩紙糊成的各種燈,燈中放小蠟燭,五彩繽紛,非常好看;還有用玻璃片拼成的玻璃燈,在玻璃面上貼上各種彩色人物花鳥剪紙,蠟燭光一照,極富美感。
5、送燈有什麼特別的含義沒?
從春節至元宵前夕,福州民間有送燈習俗。對出嫁之女,娘家例必送燈,「燈」與「丁」諧音,取添丁之意。第一年送「觀音送子」燈,第二年如未生育,則送「天賜麟兒」燈、「孩子坐盆」燈,第三、四年如再未生養,便送「桔」燈,寓為「焦急」之意。生育後可送「狀元騎馬」燈、「天賜麒麟」燈等,直送到外甥16周歲為止。民間有首童謠:「正月元宵燈,外婆愛外甥(外孫),送來紅紅桔子燈,吉利又添丁。」反映了外婆愛外孫的社會風尚。楊慶琛榕城之夕《竹枝詞》雲:「天賜麟兒繪彩繒,新娘房子霞光增,宵深欲把金釵卸,又報娘家來送燈。」此詩描繪當時送燈的盛況。
元宵鬧花燈自初七開始,昔日福州南後街與南台台江汛專售紙制各種花燈。挑的有八角燈、球燈、西瓜燈;扛的有關刀燈、龍搶珠燈,後來還有飛機燈、戰艦燈等;地上走的有猴騎綿羊燈、牧童騎牛燈、狀元騎馬燈;堂上掛的有宮燈、走馬燈等。當時有首詩雲:「華燈成市將元夕,色色精工費剪裁,幾種寄供新歲玩,清光四壁照銜杯。」描出了福州燈市的盛況。
元宵之夜,有的鄉鎮街道游燈上街時,結合迎神賽會。迎神隊伍中,多隨有舞龍燈、高蹺、舞獅、地下坪、陸地行舟等民間文藝活動。有的居家百姓見迎神過境,便舉燈放炮,祈求合家平安。如今,送燈的習俗仍在一些老年人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