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二維碼送東西是真的嗎
1、微信掃描二維碼送禮物是騙人的嗎
是騙人的。
隨著手機掃碼支付的普及,不法分子會利用人們的疏忽,用二維碼捆綁病毒鏈接,在後台惡意竊取信息、惡意偽造商戶網站盜刷錢財。面對街頭的蠅頭小利不要掉以輕心,即使要掃描商家的二維碼,也要選用專業的掃碼工具。掃碼後,一旦軟體出現安全提醒,及時進行殺毒操作。
遇到錢款莫名減少,要及時查詢銀行流水。發現問題,應第一時間報警,並詳細提供與案情有關的信息,包括對方使用的微信號、支付寶賬號、支付轉賬記錄等。
案例:2019年5月,高高鹿在商場購物時,遇到稱掃二維碼就能免費贈送小禮品的推銷員。高高鹿看到贈送的卡通杯子正是自己需要的,十分心動。她用手機掃描了推銷員指定的二維碼,填寫了姓名、手機號和身份證號。
回到家後,高高鹿卻收到一條銀行扣款簡訊,莫名其妙消費了588元。高高鹿仔細回憶當天的消費情況,並未發現有過交易記錄,後至銀行查詢該筆錢款交易時間,是在自己掃描二維碼之後的5分鍾,於是報警。
(1)掃二維碼送東西是真的嗎擴展資料:
微信掃二維碼前先檢測安全性。
有市民擔憂,這樣掃碼、注冊,可能會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產生安全隱患。「掃碼已經成為一種流行,而二維碼的生成非常方便,任何人都可以製作二維碼讓別人掃。」中國電信寧夏分公司安全專家李汶洋介紹。
手機用戶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可能會帶來兩方面安全隱患,一是個人信息沒有得到良好的保護而遭到泄露,或者被惡意收集販賣;二是通過二維碼下載的程序可能包含木馬病毒,會竊取用戶的通訊錄、銀行卡信息等,或者偷流量、偷話費,更嚴重的甚至能竊聽用戶通話內容。
李汶洋建議,市民在掃碼前,要看看其來源是否可靠,可以藉助360、騰訊等大廠商推出的掃碼軟體,能夠自動檢測二維碼的安全性,從技術上加以防範。
2、掃碼送東西是什麼套路掃後會被盜號嗎
昨天,有一則新聞引起網友的關注。一男子遇到掃碼送保溫杯的活動,後來掃完碼沒過幾分鍾,自己的微信顯示賬號被盜,此後他返回商家要求商家刪除自己的微信信息。其實很多朋友應該都遇到過掃碼送東西的活動,但這個「碼」千萬別隨便掃。微信方面稱,目前存在騙子利用免費送福利的由頭,在街邊誘騙用戶掃碼,騙子准備的二維碼一般為iPad/PC等微信客戶端的登錄二維碼,掃碼後騙子即可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作惡。
作惡方式一般有:獲取用戶群的入群二維碼,將其售賣給惡意營銷團伙;利用用戶的朋友圈等發布欺詐、低俗、營銷信息;向用戶微信的親友騙錢;私自獲取用戶隱私信息等。
據了解,類似的還有掃碼免費送口罩、咖啡、氣球、水杯、烤鴨等,有的是掃碼入群,有的是誘導用戶掃碼後輔助他們進行微信注冊或解封。
有意思的是,這些「地推掃碼團隊」路邊擺攤宣傳時,甚至聲稱自己是「微信團隊」在舉辦安全輔助功能的推廣活動。但在2020年,微信官方就已發聲明,從未舉辦過此類活動。
如何防範掃碼騙局
據微信官方稱,騙子在其他設備上登錄的情況下,用戶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直接將騙子的設備踢下線。
另外,微信方面稱,一定不要相信他人將手機給到「工作人員」協助操作;一旦發現被別人登錄過賬號,務必優先修改密碼,保證帳號安全;最後在微信客戶端「我」「設置」
「帳號與安全」 「登錄設備管理」刪除不是自己本人登錄的設備。
一般情況下,僅掃下二維碼就被盜號可能性不大。
有分析指出,掃碼後被盜號可能是誘導用戶填寫了個人賬號等信息,或者掃碼後跳轉至帶有木馬病毒的鏈接頁面,被安裝了木馬程序後遭盜號。
來源:中國新聞網
3、掃碼送東西是什麼套路?
掃碼送東西是陌生人尋求微信輔助的新套路。
微信對於新賬號注冊有限制,為防惡意注冊,需要其他用戶輔助完成,就是通過掃描二維碼,驗證完成後才能注冊成功,而對輔助者,必須是注冊半年以上並開通微信支付功能的賬號,且每個賬號一個月內只能輔助一次,也就是說,有資格輔助注冊的必須是成熟的用戶,而且還不是無限制的。
輔助解封的原理也差不多,對於一些因違規被封禁的賬號,在申請解封時同樣需要其他賬號輔助。如果一旦該賬號被查出有批量解封等違規行為,那麼輔助者的賬號也會被處罰,因此在街頭會出現許多所謂的「掃碼送禮物」,此類行為容易導致幫助輔助者的微信號被封禁。
違規輔助的相關資料:
1、違規輔助他人注冊或解封可能被封號
輔助解封的原理也差不多,對於一些因違規被封禁的賬號,在申請解封時同樣需要其他賬號輔助。如果一旦該賬號被查出有批量解封等違規行為,那麼輔助者的賬號也會被處罰。
2、微信官方客服也表示,他們也發現,如今有人借著送禮等方式,誘導人們輔助進行微信注冊或解封。同時還有一些平台將輔助注冊、解封包裝為兼職、任務等形式,蒙騙普通用戶參與。
3、微信2020年4月就曾發布《針對利誘用戶參與虛假輔助注冊行為的治理公告》,加強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
規定,不僅「誘導或欺騙他人為自己注冊、解封微信號進行輔助驗證」屬於違規行為,而且「惡意為他人注冊、解封微信賬號進行輔助驗證」也屬於違規行為。對於違反規定的賬號,平台將限制使用部分功能,嚴重的還會做封號處理。
以上內容參考 福建泉州.信用中國-新套路!
4、掃碼送東西是什麼套路
「地推」人員在街邊以「掃碼送禮」的形式吸引路人,只要用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就能得到一個小禮品,而掃碼記錄的個人信息就會被用來注冊網路賬號並進行售賣。
「地推」人員以店鋪新開業為由,用紅包做誘餌,甚至主動幫忙操作手機,其實也是為了竊取個人信息進行販賣、詐騙。
相關說明
「地推」人員會選擇較為偏遠的鄉鎮,通過偽造代理公文,騙取地方政府信任,在為群眾開通電子醫保等服務的同時,竊取群眾的個人信息,再將信息轉賣給詐騙分子進行電信網路詐騙。
短短幾分鍾,你的個人信息將瞬間泄露,各種你沒聽過的平台就會以你的名義進行注冊,之後會不停地收到垃圾簡訊、詐騙信息、騷擾電話,甚至一個不小心就成了犯罪嫌疑人。
5、那些掃二維碼送禮品的會是騙子嗎
也許他們只是中間的推廣人員,對推廣的東西自己也不太了解,反正自己要小心,不要貪小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