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送什麼好 » 婚前什麼時候開始送節

婚前什麼時候開始送節

發布時間: 2023-05-18 04:48:39

1、武穴結婚習俗裡面 結婚前送節送哪些親戚?結婚後還送嗎?

意,便舉行訂婚儀式。屆時女青年在親人陪同下到男青年家,男方置辦酒席熱情接待,並邀請介紹人或親朋好友作陪。男方須贈送訂婚禮物給女方,多是現金和衣物,有的還送金銀首飾如項鏈、耳環、戒指等,禮物多少一般由男女兩方事先商定。在農村,青年男女訂婚後至結婚前,一般還要「送書子」、「送日子」、「下催妝」等。

送書子 又稱「過紅子」。過去,兒女婚姻由父母包辦,雙方父母通過給兒女訂婚確定兒女之間的婚約。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扁擔抱著走」之說。男女雙方確定聯姻後,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交換分別寫有男女姓名、年齡及家長和媒人姓名等的「書子」,作為聯姻依據。男方還要送給女方定親禮物。除衣服、錢、首飾和扎腿帶子、襪子外,另有鹽兩包,大米兩包,針1 對,蔥1 對。送鹽、米等意為「緣份到了」,送針意為「聯姻」,送蔥意為「從約」(從破「四舊」以後,送書子一般只送現金和衣服,並不再交換「書子」)。女方回書子時有帽子1 個,腰帶1 條、衣服1 身、手巾1 對,襪子和鞋各1 雙,煙袋包子1 對(現多是煙兩盒)。

送日子 男方根據男女兩人的生辰八字等請「先生」查定結婚日期後,派人到女方家告知,俗稱「送日子」。過去,送日子時一般有「四色禮」:饅頭(或雞)、肉、大白鰱魚、粉皮。現在多送衣服和現金。送日子以後,雙方將結婚日期各自通知親友,親友們在其結婚前來送禮物。送給男方的稱「送禮」,送給女方的稱「送填箱」。

下催妝 在結婚的前一天,男方派人到女方家「下催妝」,意為催促女方要按時發嫁。下催妝禮一般有紅、藍襖1 對,化妝品1 套,公、母雞1 對,魚1 對,肉1 刀。催妝禮一般隨嫁妝返回男方家,故有「催妝禮吃不起」之說。雞稱「長命雞」。下催妝時,女方若留下「長命雞」,說明女方發嫁時有「大盒子」。盒內有「寬心面」、「壓歲饅頭」、燒餅和「拜鞋」(即由新娘送給男方家的長輩和兄嫂、姐弟等的鞋)等。近年來大盒子已不再見。

結婚 男方稱「娶媳婦」,女方稱「出嫁」。多數按農歷選擇吉日。解放前,因兒女婚姻多由父母一手包辦,男女雙方多在結婚那天才相互認識。境內曾發生過這樣一則真實的故事:某村有兩戶人家同日同時娶親,陰差陽錯之中,兩家都把新娘接錯了,並拜堂成了親。等到察覺此事,生米已做成了熟飯,只好將錯就錯。後來有了孩子,其中一家為之取名曰「差」,另一家則為孩子取名曰「錯」。解放後,男女結婚先辦理登記手續,後舉行婚禮。婚前,男方購置傢具,布置新房,女方准備「嫁妝」。

過去結婚時,女方家用轎(伴娘稱「看轎的」)或小推車(伴娘稱「稱車的」)將出嫁女送至男方家。5 0 ~ 7 0 年代初,小推車都用席子遮起來,出嫁女坐在右邊,稱車的坐在左邊。車後跟著抬櫥、櫃、桌的和兩個扛小杌的人員,通稱「抬嫁妝的」。停車時,扛小杌的要上前去用杌子墊車腿。後來,改由男方雇車到女方家接新娘,新郎一般不隨車前去,新娘由「伴娘」陪同。車至男方大門外停車後,先停留片刻,謂之「磨性子」,寓意過門後性情溫順。此時,男方燃放鞭炮。新娘由男方「架媳婦」者扶下車,新娘下車時先「踩糕」(一般為米糕,寓意「步步登高」,如男方姓高,則新娘不踩糕)。新郎出來迎接新娘,雙方交換手絹後,一般在院子里由「司儀」主持,先拜天地,次拜高堂,然後夫妻對拜後,再共進新房。這時,有專人在院子里撒栗子、棗和糖塊,寓意「早立子」、生活甜蜜。此後,男方擺宴席招待賓客。女方前來「送親」的多是新娘的舅或伯父、叔叔等,被敬為上賓,俗稱「大客」;其它來送親的稱「散客」。新婚之夜,常有一些朋友、同學或晚輩到洞房「鬧房」取樂,農村鄰里間上洞房看媳婦或要喜煙,孩子要栗子、棗或喜糖,夜深後都自動離去。此後,新郎新娘由男方親人侍侯喝「交杯酒」。是夜,洞房裡不熄燈,稱「長命燈」。婚後不久,新娘要由丈夫陪同回娘家,俗稱「過對月」。

以前,結婚時還有許多講究,如:「姑不娶,姨不送,姐姐送了一身病」等等。所謂「姑不娶」,就是當姑的不駕媳婦。「姨不送」和「姐姐送了一身病」,是說當姨的和當姐姐的不當送客。現在結婚,不再講究這些事情。

生育

過去,人們片面追求「多子多福,家大業大」,普遍存在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觀念。自2 0 世紀6 0 年代開始實行計劃生育,8 0 年代後,計劃生育工作逐漸納入地方政府的常規化管理,群眾在思想上也有了較大的轉變,一般「一對夫婦一個孩」。農村夫婦頭胎是女孩的,在符合條件下,可生二胎。

家庭生孩子增添人口,稱為「添喜」。生男孩的,在家門口掛紅(布)子並繫上弓箭和大蒜頭,意為「能打會算」;生女孩的,只系紅子和蒜頭。孩子出生後,男方要向女方娘家「報喜」,並告知親友鄰居。娘家便籌備雞蛋、白面、小米、紅糖、小孩衣服、小被褥等禮品,由新生兒的舅及其他親人擇日前去給孩子「鉸頭」。但鉸頭不能騎月(即跨兩個月,指農歷),民間有「不鉸頭不能見舅」之說。鉸頭時,其舅用剪刀象徵性地鉸鉸孩子的頭發、手、腳等,「鉸」手腳是防孩子日後「手賤」。親友鄰居在「鉸頭」前送雞蛋、紅糖、小兒衣服等,表示祝賀。

分家、溫鍋

分家 在農村,男子結婚後,父母將生活用具、糧食、承包地等分一部分給兒子,稱「分家」,此後夫妻倆開始獨立生活。

溫鍋 新婚夫婦單立門戶另起爐灶時,雙方父母及其親人要攜帶禮物前去為其「溫鍋」,新婚夫婦設宴招待。城鄉居民搬遷新居後,親朋好友也有前往為其「溫鍋」祝賀的。

生日

老年人過生日,有從辦完兒女的婚事後開始的,也有從5 0 歲或其他年齡開始的。生日這天上午,兒女要帶禮品前往祝壽,兄弟或朋友也有前往祝壽的。全家人歡聚飲宴(也有在下午飲宴的)。

近年來,由於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對獨生子女的關心、疼愛,有些家庭開始給小孩子過生日。

喪葬

殯葬 當地對死者實行土葬。各村以一姓或一族為單位,共用一塊墓地,但因生產而死的婦女不入祖林;夭折少年也不入祖林,另埋一處,稱「少亡林」。嬰兒死後棄於「官地」(也稱「舍林子」)。現今由於社會醫療水平的提高,婦女因生產死亡或未成年人夭折的已很少見。

從1 9 7 7 年4 月開始推行火化,現火化率已達9 5 % 以上。人去世後,屍體要送火化廠火化,再將骨灰入棺土葬,但土葬不留高墳頭。

老年人在彌留之際,即給穿上壽衣(多由女兒制辦),生前沒穿壽衣的,死後也給穿上。死後,先由長子為其「指路」,送其一個魂(迷信說法人有三個魂,一個去西天,一個附屍,一個去轉生)西去,子女等方可大哭出聲;還要派人到親戚家「報喪」。報喪者不能進親戚家,多在村頭請人傳達。親戚知道後,即前往哀悼。人死後,要在其大門外一邊(按男左女右)豎放一大柳枝,上系紙穗,象徵家有喪事,鄰居親友方可進門送「紙」(指燒紙),表示致哀。柳枝在入葬時拿去墳前燒掉。但送紙可延續到「五七」墳前。

老年人死後,子女要「披麻戴孝」,其他親人也穿孝,但輕重有別。第一次指路後,開始上土地廟(因各村已無土地廟,一般是在村外設一亡者靈位)為其另一亡魂「潑湯」,有「三頓」、「五頓」、「七頓」不等。潑湯時挑湯罐者即是治喪主持人,跟其身後手提酒壺者為死者長子。潑湯期間,死者屍體運往火化廠火化。骨灰運回後,多在門外「入棺」。挖墓穴、抬棺木、埋葬等工作,由「舉重府」完成。「升棺」前由大兒媳婦掃棺頂,「升棺」時由主持人摔「老盆」。送葬時,女子不能到墓地。長子在領棺下葬時,其腋下須夾一用包袱包著的圓旋餅(平時人們買旋餅吃時,賣餅者要將餅掰成幾塊方可賣給顧客,以避諱)。是日晚「送盤纏」,將扎糊的紙馬或紙轎(也有用谷秸代表驢子的)等,拿到設置的亡者靈位前,將亡靈牌捧上馬(轎)後點火焚燒,並由長子指路送其上西方(迷信說法此魂去見閻王,經閻王評定功過後再去轉生)。

革命功臣、英模人物、離休老幹部等去世後,縣委老幹部局為其主持召開追悼會,各有關單位敬獻花圈。五保老人去世後,其喪葬由村民委員會責成專人負責。

上墳 死者埋葬後的第三天,子女給其「圓墳」,後再擇日上「五七墳」(多數在3 5 天以前)。時下上「五七墳」,有些亡者的子女們為擺闊氣,講排場,給亡靈買些紙扎的傢具、家電、汽車、搖錢樹等等,大操大辦。「五七墳」前,子孫近鄰等每晚要去墳前點把火,守一會靈,以免亡靈寂寞。再後子女都參加的祭奠活動是一年墳、二年墳、三年墳和十年墳。十年墳都定在第九年上,有「十年墳九年上,兒女越過越旺象」之說。以上每次上墳時,都在上午,忌過晌。平常均由男性上墳,多為兒孫(都在下午)。每年都要上忌日墳、年墳(春節前幾天),清明節、七月十五、冬至及吃「新麥包子」(麥收以後,農民用新麥子磨麵包水餃,敬天、上墳,全家人嘗鮮)時也要上墳。清明節、七月十五、冬至上墳有「前三日,後十日」之俗,即如果當日因事不得上墳,可在前三天或後十天內上墳。

夠全了吧... 如果夠詳細請給分. 嘿嘿

武穴結婚習俗裡面 結婚前送節送哪些親戚?結婚後還送嗎?

2、新婚的第一年送節是怎麼送的?

新婚的第一年送節一般是在春節、中秋送禮,具體如下:

1、春節送禮。

傳統講究好事成雙,所以備的禮品數量一般是雙數而非單數。年禮,既有數字上的講究,也有諧音上的講究,首先是送「雙兒」不送「單兒」,取「好事成雙」之意,圖的是個吉利,就連水果籃里的水果數,最好也是雙的。

回家的時候可以考慮送雞,寓意著吉祥如意;送魚,寓意著年年有餘;新鮮的水果,給老人家備幾瓶好酒、好茶葉;還可以送一些最近流行的電子產品,比如計步器、電動牙刷、高性能吸塵器、掃地機器人等等。

老人家上了年紀後,身體會越來越差,送計步器讓父母隨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送電動牙刷可以在技術和時間上起到一定彌補作用,還可以更好地進行口腔清潔;送高性能吸塵器,可以預防灰塵對老人家帶來的傷害,預防肺炎和哮喘等疾病。

2、中秋送禮

第一選擇便是月餅,包裝精美,滋味純美。配上酒精度數稍低的桂花酒或是糯米酒,或是一份上好的茶葉。在月圓之時,喝茶,飲酒,賞月,品月餅,兒孫纏繞膝下,此情此景便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順了。

給父母等長輩備茶禮,可以考慮綠茶,在預防骨質疏鬆症、瘙癢症等疾病方面有獨到優勢的錳,也以綠茶的蘊藏量最多。綠茶是適合老年人喝的茶飲之一,但不宜多飲。普洱茶,普洱茶茶性溫和,適合送給老年人。



(2)婚前什麼時候開始送節擴展資料:

新婚的第一年回娘家的禁忌:

婚後第一次回娘家的日子,有的地方是有規定什麼時候回的,這個新人記得回家前,問問長輩。

大年初一是合家團圓的喜慶日,按照傳統風俗,很多地方是禁止嫁出去的女兒在大年初一回娘家的,因為在這些地區人的觀念中,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大年初一需和夫家人團聚在一起,如果在大年初一這天回娘家,會造成夫家不能團圓的局面。

一般來說,新婦回娘家住的時間不宜太長,住的時間太長,一是誤婆家的事,二是誤娘家的事,已出嫁的閨女是客人了,不免認真對待,很多舊的習俗在當今也漸漸被人遺忘,因此一些舊時第一年回娘家的習俗了解一下便可。

3、結婚前男方通知女方家庭什麼時間舉行婚禮、俗稱送日子

送日子,又稱看日子、通日、送好、會話、下婆帖、問口、下禮、查日子、送
娶牌,即古代的請期。請期,原只是男方選定舉行婚禮的日期,請女方同意,在山
東的一些地方,還要同時送聘禮。鄄城的請期,分為要好、看好和送好三個步驟,
有相當的代表性。要好就是在結婚前選一個吉日,如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等雙
月雙日,由媒人到女家去討取女方的屬相、八字。女家則用一紅紙條寫上「坤命×
相×月×日×時生人」,交與媒人帶回男家。男家根據女方的生辰八字,請人擇定
結婚的吉月利日,謂之看好。看好主要是找出行嫁月、吉日良辰和喜神所在的方位,
同時還要算出迎親、送親之人在屬相上的忌諱。舊時推算時,多有歌訣可依,如算
行嫁月的歌為:「正、七迎雞兔,二、八虎與猴,三、九蛇共豬,四、十龍和狗,
牛羊五、十一,鼠馬六、十二。」迎親、送親人屬相忌諱歌為:「辰子申忌蛇雞牛,
巳酉丑忌虎馬狗,寅午戊忌豬兔羊,亥卯未忌龍鼠猴。」吉日良辰一般選兩個,一
在上半月,一在下半月,由女家選擇後再確定,目的是為了避開女方的月經期。擇
定吉日後,便寫成婚書送往女家,這就是送好。婚書的內容和格式如下:
謹遵坤命,選擇嫁娶期
1、行嫁利月茲擇於
×年×月×日,全吉。
2、娶送男女客人,忌
×相,大吉
3、上下車轎,面向×方
迎喜神,大吉。
4、安廬坐帳,宜用×屋×間。
5、冠戴面向×方迎貴神,大吉。
坐帳面向×方迎福神,大吉。
6、路逢井、石、廟宇,用花紅遮之,大吉。
天地氤氳,咸恆慶會,金玉滿堂,長命富貴。
×年×月×日
「送好」不僅是送嫁娶的好日子,而且還要向女方送聘禮。聘禮多是紅衫、藍
襖面、戒指、墜子、帶子等,用紅包袱包好,上插柏枝,取「長命百歲」之意。臨
清稱為「查日子」,男方查定迎娶日期正式通知女方,附上「迎親帖」(俗又稱「
上頭帖」),上書新娘衣冠、開面、梳妝、上下轎的方向、時辰等事項。萊陽、牟
平等地,送日子也稱通日,男家同時送彩幣備女家妝奩之資。「通日」必於娶前四
十天的雙月行之,自此女方就不出外門,在家准備待嫁。萊陽在通日時,男方還要
做大燒餅送往女家,女家則要回敬大壽桃。日照稱為問口、下禮,男方向女方送聘
禮,女方回禮簡單,但禮品中新女婿的鞋和帽必不可缺,故民間稱新女婿戴的帽子
為「丈人帽」。日照又稱將投啟與下禮合並而行的儀式為「一盒子磕」。魯北地區
稱為下婆帖,同時要送「鋪地錢」為女方妝奩之資。

4、結婚前男方要送節禮嗎

<

5、結婚前一年三節男方需要去女方家送節嗎

肯定是女方家的規矩吧?
你問她,你是嫁女兒還是我上門?
規矩那麼多。娘家有沒有弟弟哥哥。有的話都是給他們的。

6、和女朋友還沒訂婚,要送年禮嗎

有,如果不送女方家裡心裡就不高興了,反正是要結婚的,送點禮他們心裡見你對女朋友好,心裡也更放心她嫁給你,如果不送,女方心裡肯定不高心,認為你不重視她,不喜歡她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