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中國春節正月十六怎麼過

中國春節正月十六怎麼過

發布時間: 2022-11-15 23:58:41

1、正月十六送祖宗有什麼講究?

俗語講,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在一些地方,過的也是正月十六的這個節日,而且已經形成了傳統。 陰歷的正月十六是舊的一年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正月十六是習俗非常多的一天,人們通過走百靈、 跑百病、舞旗花、爬城頭、送牛樁、嫁鼠女、逛廟會等習俗,求取新的一年的健康快樂和幸福生活。

2、有誰知道正月十六是什麼節日,有什麼習俗?

不是傳統節日,但是是大人與孩子放鬆玩耍的日子,有許多傳統習俗。

與正月十六有關的童謠是:「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罵,送牛樁,老老少少樂哈哈」其中表面了很多正月十六的習俗。

扛笆斗

所謂「扛笆斗」,就是用一隻紗布袋子裝一些生石灰,把它綁在秤桿的一端,人拿著秤桿的另一端,把紗布袋往地上丟,地上就留下了一個個白斑。當然,「扛笆斗」也有一定的規定,總是先要從河邊水碼頭往上「扛」,然後是房前屋後門口天井和房屋裡面,當「扛笆斗結束後,房前屋後就到處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白斑。因為白斑越多,就預示著今 年糧食收成愈好。

舞火把

扛過笆斗以後,就立即開始舞火把了。據說,火苗竄得越高,那年的莊稼收成越好。

送牛樁

正月十六送牛樁的漢族傳統習俗由來已久。那時,還不知道要計劃生育,好多人家,第一胎、第二胎生了女孩,總想再生個男孩,就邀請人家給自己送牛樁,以求生一帶把子的。很多時候,凡是送牛樁的,總能如願以償。所以,當時送樁子比較盛行。

3、正月十六的風俗和禁忌

正月十六的風俗:

1、走百靈。

在魯西南一帶很盛行。年味已遠,早春來臨。莊稼人正處農忙咋閑時候,窩憋一冬的婦女兒童是該走出去踏踏青、健健身了。「走出門庭,心靈手靈」,在濟寧地區,早年她們多到孔廟、孟廟、曾廟去燒香許願,母親們祝願兒女成龍成鳳、心靈手巧。走百靈實為走百嶺了。更有人在這一天進行走親訪友,相互交流了。

2、跑百病。

中原地區有「正月十六跑百病」的傳說和傳統習慣,形式大抵和走百靈差不多,只是叫法不同。也就是說正月十六這一天,吃過早飯,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大門掛鎖,全家出動,到四處去「跑百病」。

3、爬城頭。

是從明代興起的南京地區獨特的民俗活動,流行著「爬城頭,踏太平,走百病」的說法。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後,由於城牆遭破壞等原因,這一民俗幾近消亡。現在,隨著台城、石頭城、中華門、中山門、漢中門等段城牆陸續修復和向市民開放,這一活動又得以延續。

正月十六這天,其他禁忌也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幾項:

1、早起忌大聲說話,忌說臟話、不吉利的話。

2、起床後不能到廁所解大小便。只有等東方日出了,才可以上廁所。

3、忌潑洗臉水,忌倒便盆。也只有等太陽出來了,才能潑洗臉水,倒尿盆。

4、忌走親訪友。對親戚朋友家不吉利。

5、忌開倉開市。

節氣介紹:

正月十六一般認為過完正月十五年就遠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中國的大部分地方,過完正月十六才是真正過完了年,陰歷的正月十六是舊的一年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正月十六是習俗非常多的一天,人們通過走百靈、 跑百病、爬城頭等習俗,求取新的一年的健康快樂和幸福生活。



4、正月十六習俗是什麼?

正月十六習俗是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罵,送牛樁,跑百病等等。

一、跑百病。

從小年忙到大年,從春節又忙到元宵節,過年期間,大家是忙忙碌碌,置辦年貨,迎來送往,走親訪友,相互宴請,大家忙的不亦樂乎。

終於過完了元宵節,可以說,新年就算過去了,大家也鬆了一口氣,也該有自己個人支配的時間了,是得好好玩玩,休養休息,鍛煉鍛煉了。

因此,到了正月十六這天,人們是跑百病,走百靈,走百病,摸門釘等等,無不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二、送牛樁。

送牛樁,簡單的說,就是渴望生子,早生貴子之意。是連續生女以後,沒有男孩,希望生個男孩的傳統習俗。來看看吧,看看到底是什麼情況。

打算生男孩的家庭,邀請8個男丁,其中一個年輕,到了正月十六去偷牛樁,他們選擇的目標起碼有三點。一是男孩多,二是家庭好,三是有威望。

三、鼠嫁女。

「老鼠嫁女」的傳統習俗,不絕於耳,代代流傳,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美談,其流傳版本很多,但大致相同。

從大年三十除夕夜,有老鼠出嫁的民俗,寓意辭舊迎新。正月初三老鼠娶親,希望勞碌了幾天的人們早早上床休息;還有大年初十打老鼠,寓意糧食豐收等等。

到了正月十六,正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天上明月當空,人間燈光璀璨,正是老鼠娶親嫁娶的大好日子。這時候老鼠高高興興,成群結隊,吹吹打打,前呼後擁,舉行隆重的婚禮。

四、撩人罵。

據說,在正月十六晚上,被人罵最吉利,能夠把一年的晦氣都罵走。雖然罵人不好聽,但卻是喜慶吉祥之事。畢竟是傳統習俗,但現在是文明社會,建議大家還是不要罵人!

五、舞火把。

正月十六舞火把,是地方特色活動,是群眾流連忘返,喜聞樂見的傳統習俗,要追溯到遠古時期,具有悠久的歷史。

據說,在石器時代,各種各樣的獸類害蟲比較多,糟蹋糧食作物。人們為了驅趕猛獸蟲害,到了正月十六晚上,舉著簡易的火把,驅趕猛獸害蟲,確保糧食作物喜獲豐收。

5、正月十六走百病是什麼意思 正月十六走百病的來歷

導讀:正月十六習俗眾多,走百病就是其中一項活動,這三個字我們每個都認識,但是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其含義了,那麼正月十六走百病是什麼意思?正月十六走百病的來歷是什麼呢?正月十六走百病這天有很多講究,以下是我帶來的詳細介紹,感興趣的朋友來看看吧。

正月十六走百病是什麼意思

走百病,俗稱"遛百病""游百病"等,是民間傳統的消疾苦、祈健康活動,有的在正月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明朝時已盛行於華北民間。這天,婦女們穿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明清時,北京等地正月十五日,婦女夜間約齊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導,且須去橋,謂可健身卻病,稱為"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

正月十六走百病的來歷

傳說很久以前,成都被一支敵軍包圍,城裡的大小官員被嚇得屁滾尿流。老百姓們拿起刀槍棍棒,奔上城牆守城。長久失修的城牆、碉樓和城垛早已破破爛爛的了,怎能抵擋得住敵軍的進攻呢?不知誰大吼一聲:「快挖土加固城牆!」大家立即響應,挖土的挖上、擔土的擔土、抬土的抬土,很快整修加高了城牆,因日夜勞累,很多老百姓鬧春瘟卧床不起了。

正月十六日清晨,敵軍又來攻城,城牆上守衛的士兵、百姓奮勇抵擋、拼殺,阻止敵軍攻上城來。可是城牆上才堆上的浮土松軟,很不牢固。有人大喊:「快上城牆夯土!」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全城男女老少,連害春瘟的病人也跑上城牆,齊心協力夯起上來。守城的士兵和老百姓頓時勇氣倍增,奮勇殺敵,把沖上城牆的敵人都殺退了,敵軍頭領見狀嚇得趕快收兵逃跑,全城軍民歡慶守城勝利。

那些害春瘟的入和大家在城牆上一起夯土、吼跳,個個出了一身大汗,病也好了。從此成都人認為正月十六是個吉祥日子。到城牆上走一走,既觀賞了郊外的風光,又能消災去病,漸漸形成了「游百病」習俗。

根據民俗專家介紹,"游百病"最初僅限於婦女,在每年正月十六這天夜裡,出門四處遊走,祈禱來年身體健康。同時也標志春節的結束,男人們要開始出門幹活掙錢了,具有特殊含義和地方特色。

現今的"游百病"則有了新的內涵,在春節美味佳餚的伺候下,一家人結伴出門登高望遠,呼吸新鮮空氣,感受春意盎然的美景,沿襲傳統文化活動的同時,還鍛煉了身體,是件值得推廣的事。

"走百病"在民間是很講究的

一般是在特定時間進行,婦女們聚合在一起,或走牆邊,或過橋或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這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民間普遍認為,在"走百病"時,還要"摸釘",方能求吉除疾。"摸釘",是指到寺觀燒香,用手觸摸廟中大門上的門釘,以此祈盼家庭人丁興旺。

北京

元宵節狂歡的正月十六晚間,婦女們罩上白綾衫,成群結隊,手挽手,肩並肩地出遊,頭前一人舉香開道,其他婦女隨後,相率過橋。據說,不過橋不得長壽。過橋者,則可保一年無腰腿疼痛之患。而"摸釘"則是說婦女們去各城門洞摸城門上的銅釘,謂此舉"宜男",亦即"生男孩"之意。舊時婦女多操持家務,養兒育女,因此身體勞累,體質較弱,容易生病,在每年正月十六日這天夜裡,以驅除病邪為主要目的,出門四處遊走,意謂將家裡病邪驅散。至今北京郊縣鄉村仍保留此習俗。

滄州

河北滄州正月十六這一天有一個習俗就是遛百病。此活動最初僅限於婦女,經過歷代充實與發展,成為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習俗內容之一。

如今,在古城滄州,不僅各郊縣,在市區,市民們吃過晚飯後,或三五成群,或成雙結對,有的提著燈籠(有傳統是舅舅給外甥買燈籠照舊舅),有的帶著閃閃發光的頭飾,年輕人們在南湖邊會點起孔明燈,大家每過一個路口都會拋撒一些硬幣,意味著將疾病、苦痛拋棄。硬幣叮當掉到地上,就有孩子們去撿拾,因為大家認為晦氣摔過後就剩下福氣了。

南京

"正月十六,爬城頭,走百病,踏太平。"在南京元夕的走百病由橋頭走上了城頭。據說,明初朱元璋修好南京城後,城牆即成為軍事要地,百姓哪能上城牆,更別說玩城頭了!後來天下太平,朱元璋特准許百姓正月十六這一天游一次城牆,聚寶、通濟、三山門都設瓮城,正好比走三橋。以此示君民同樂。最終傳成了"走百病"。

濰縣

山東濰縣(今濰城區)的走百病別具特色,十六日這天,婦女進香到東北城上的真武祠,先在暗中摩弄真武大帝陪神趙玄壇所跨的木虎,俗稱"老貓",據說摸摸老貓,一年不生疾病;又在神祠庭前以艾灸左右的兩個石人,據說灸石老、石婆,一年不生瘡癤,總稱"跑老貓"。民國修《濰縣志稿》 中有一首《濰縣竹枝詞》說:"新正節始過元宵,結隊城頭跑老貓,為乞一年百無病,艾香爭把石人燒。

6、靈石春節習俗除夕到正月十六

一般除夕到正月十六人們都是貼門神、貼春聯、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年貨、掃塵、貼年紅、團年飯、守歲、壓歲錢、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祈福攘災、燒炮竹、燒煙花、游

神、押舟、廟會、游鑼鼓、游標旗、上燈酒、賞花燈等習俗置天地桌接神酬神這些:大清早,換上新衣裳以後,就在自家的門前貼對聯,家家戶戶的院里都掛上了紅燈籠。晚上,家家戶戶的燈籠都亮

了,紅紅火火一片。每家門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聲,到處串門,大年初一,都帶著年貨有的去廟里上香;有的去親戚朋友家拜年;一起出去遊玩這就是中國人們過年的習俗

7、正月十六是什麼節日?

農歷正月十六夜,中國傳統農歷節日之一。

「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罵,送牛樁,老老少少樂哈哈。」這首民謠不知在我們這里留傳了多少年了。

大年初一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們並不自由,因為大年初一有許多顧忌,尤其說話做事最不能隨便。而正月十六才真正是我們孩子的天下,是大人們隨心所欲玩的日子。

習俗:

1、走百靈:

走出門庭,心靈手靈。在濟南的這一天,母親們會到孔廟、孟廟、孔廟里為燒香許願,祈禱兒女成龍成鳳,心靈手巧。

2、跑百病(游百病):

也就是這天不論男女老幼,都要出門多走走,尤其是遇橋要過橋,這寓意整一年身體健康。從正月23到正月十五,大家在為了過年一直忙碌,收拾家裡,置辦年貨,走親訪友,相互宴請。大家忙的不亦樂乎,正月十五一過,又回歸到平時的生活,也該停下來歇一歇了。

所以正月十六早飯過後,全家人出動到四處跑百病,據說百病在旅遊過程中全部遺留在路上,在野外喝野外可以逢凶化吉,時來運轉,但是注意不能專門去串親訪友,到別人家去游百病。

3、送牛樁:

送牛樁,簡單的說,就是渴望生子,早生貴子之意。是連續生女以後,沒有男孩,希望生個男孩的傳統習俗。

8、正月十六是什麼日子

1、農歷正月十六夜,中國傳統農歷節日之一。一個充滿無限樂趣而又歡快的日子。

2、「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罵,送牛樁,老老少少樂哈哈。」這首民謠不知在我們這里留傳了多少年了。

3、正月十六舞火把,源於何年已無法考證,但在農村,仍然每年都要上演。小時候,幾個小夥伴每當正月十六的下午,就到集體的窯廠搬來一捆蘆葦草,阿華從家裡偷來幾角錢到商店買來小鞭爆,於是幾個人就認真地扎火把。

4、正月十六送牛樁的中國傳統習俗由來已久。那時,還不知道要計劃生育,好多人家,第一胎、第二胎生了女孩,總想再生個男孩,就邀請人家給自己送牛樁,以求生一帶把子的。很多時候,凡是送牛樁的,總能如願以償。所以,當時送樁子比較盛行。


9、正月十六是什麼日子

正月十六是舊的一年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正月十六是習俗非常多的一天,人們通過走百靈、 跑百病、舞旗花、爬城頭、送牛樁、嫁鼠女、逛廟會等習俗,求取新的一年的健康快樂和幸福生活。

一般認為過完正月十五年就遠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中國的大部分地方,過完正月十六才是真正過完了年,陰歷的正月十六是舊的一年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

大年初一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們並不自由,因為大年初一有許多顧忌,尤其說話做事最不能隨便。而正月十六才真正是我們孩子的天下,是大人們隨心所欲玩的日子。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