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春節漁情多變怎麼辦

春節漁情多變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2-11-19 16:54:54

1、各地過春節習俗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1.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4.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5.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6.吃餃子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7.放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8..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9..春節食俗
吃年糕,吃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
10..春節的詩歌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痴呆詞》
(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
(明)葉顒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元旦口佔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岩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各地各民族春節習俗
一..藏 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裡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裡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歷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裡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裡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嘩。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裡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發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裡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裡,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著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
三.香港年俗
農歷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歷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歷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裡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歷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歷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四.澳門年俗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一澳門人家的灶頭見過一張聖誕老人像,奇怪的是,聖誕老人像邊貼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兒。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五.台灣春節習俗拾趣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與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灣,其歷史文化、風士人情、生活習俗、親緣血統等等均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閩南地區一脈相承,因而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祖國大陸民間大同小異。
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台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裡的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蘇春節習俗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閑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七.桂林春節習俗
•從"小年夜"到除夕
春節踏著農歷12月24日零時的鍾聲,走入桂林的城鄉。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乾乾凈凈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美好的願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餚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

中國少數民族春節習俗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他們雖有不同的語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但是他們大多數都以春節作為本民族的重大節日來歡慶。

八.達斡爾族:年年高
北方的達斡爾族有拜年的習慣,春節時,人們穿上節日盛裝,逐家走訪,互相祝賀。每家都備有蒸糕,拜年者一進門,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漢語中與「高」諧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節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一直持續半個月。

九.蒙古族:酒肉不盡
北方的蒙古族過春節卻是另一番景象,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製品以及幾壇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這樣象徵著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

十.壯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國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為「新年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為這樣一年才能吉祥。在壯族民間還有過晚年的習慣,壯族稱做「吃立節」。「吃立節」是在這個月的30號,相傳在100多年前,壯族的一支農民武裝在抗擊外來侵略者後凱旋歸來,這時春節已過,壯族群眾為了歡迎他們,就在這個月的30號為他們重過春節。

十一.布依族:姑娘搶挑第一擔水
居住在中國西南邊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達旦地守歲。天一亮,姑娘們爭著到屋外去挑水,誰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的姑娘。而那裡的景頗族人民喜歡在春節前舉行打靶活動,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她們把綉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桿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夥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為獎品送給誰。荷包里一般裝有一枚硬幣,幾粒穀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為幸福的象徵。

十二.哈尼族:盪鞦韆
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婦女們都忙著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餅子。而小夥子們則忙著上山砍竹子,准備立鞦韆。那裡的鞦韆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盪鞦韆。節日里,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盪鞦韆,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十三.傣族:擲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准,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歷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他們把潑水看成是驅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十四.高山族:「圍爐」
居住在中國台灣省的高山族,他們在過春節時則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凈後帶根煮熟,表示祝願父母長壽。如果家裡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

十五.滿族:掛旗過年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節日期間,男孩成幫結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製的各式各樣的木爬犁,在山崗上、冰面上嗖嗖飛馳。少女和年輕的媳婦們穿著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夥地玩嘎拉哈(豬或牛的膝關節骨)。從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們還自願組織起來扭秧歌拜年,陣容較強的秧歌隊,不僅在本村扭,還到外村去扭。圍觀的群眾常常樂得前仰後合,忘記了疲勞和寒冷。甚至還有熱心的觀眾—直尾隨著秧歌隊走鄉串戶,直到天明才歸。

十六.白族:「放高升」
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男女青年都進行「拋綉球」活動。凡接不住綉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對方的愛情了。

十七.侗族:蘆笙會
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十八.彝族:跳虎
在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沖的彝族人過年時有著「跳虎節」的特殊風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於村後土地廟遺址,殺狗獻「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為土主神之意),隨後由本村「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化裝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王」,頸上掛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畢摩」念罷祭辭請虎神後,虎王率眾老虎入村。整個跳虎節期內,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過一年一度的傳統跳虎、敬祭虎神和祈願老祖宗的保佑後,全體村民才能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滿幸福。

十九.撒尼族:食湯圓
除夕,撒尼語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飯,是很肅穆的。午後,家家門前插上綠樹枝,枝上掛一頂草帽。這是無言的告示:請勿入內!不許談話!就連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聲言談的。
撒尼語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湯圓」和「過新年」是同一個詞,叫「闊期瑪」。因為過新年必食湯圓。從正月初一起的半個月內,人們縱情歡樂。初一晚上舉行篝火晚會,民歌對唱、三弦胡獨奏,古樸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們伴隨音樂載歌載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為的是驅逐災害,顯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節初二日午後,農民要把牛牽出來,繞著寨心走幾圈,在它的額上戴紅布扎的花朵,表示對它一年貢獻的敬意。還喂它米飯和肥豬肉,表示對自己親密夥伴的慰勞。
撒尼人從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動。從他們對祖先的敬仰和懷念,可以發現這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傳統道德中美好的東西。

2、怎樣學好高中語文?

多閱讀,多思考,多預習。
想學好高中語文要注重課外積累,多瀏覽不同的書籍和報紙雜志,可以從電視、廣播、網路上獲取信息,然後寫下筆記,還可以讀一些課外文章,多積累一些課外知識。
學會關心社會生活,多了解社會的動態,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斷進步。這樣不僅能使我們積累更多知識,更能豐富我們的生活。
在預習中多運用自己所獲得的知識和方法,主動去解決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然後將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上課時跟老師和同學一起學習討論。

3、適合情侶旅遊的地方有哪些?

情侶去室內蹦床、迷失逃脫玩比較好.
1、室內蹦床,最近抖音很火的室內蹦床,我們很多導師也有去玩過,發現真的太適合帶女生過去玩了。通常這種場館都很大,項目也是五花八門,有「自由瞎蹦區」、「大佬炫酷區」、「海綿世界區」、「互動體驗區」?.?.玩一個下午基本都沒問題,而且裡面牽扯碰撞、跑、跳更加適合你與女生產生肢體接觸,人多的話,還有獨立包房哦!
2、密室逃脫(鬼屋)每個城市,都會有一些密室逃脫,或者鬼屋,這些在城市中都很好找,有些就在商圈裡面。玩密室逃脫,可以展示出你的高智商,但是最好提前去,加個老闆的微信,先讓老闆給你提供一些線索。鬼屋,展示你的膽量和淡定,女生在尖叫的時候,還可以順便抱抱你。

4、各地的春節民間習俗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1.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4.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5.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6.吃餃子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7.放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8..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9..春節食俗
吃年糕,吃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
10..春節的詩歌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痴呆詞》
(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
(明)葉顒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元旦口佔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岩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各地各民族春節習俗
一..藏 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裡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裡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歷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裡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裡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嘩。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裡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發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裡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裡,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著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
三.香港年俗
農歷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歷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歷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裡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歷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歷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四.澳門年俗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一澳門人家的灶頭見過一張聖誕老人像,奇怪的是,聖誕老人像邊貼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兒。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五.台灣春節習俗拾趣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與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灣,其歷史文化、風士人情、生活習俗、親緣血統等等均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閩南地區一脈相承,因而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祖國大陸民間大同小異。
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台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裡的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蘇春節習俗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

5、盼春節作文

盼春節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盼春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盼春節作文1

「噼噼叭叭」隨著清脆的鞭炮聲響起,我們迎來了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天——春節。

春節,講究的是一個團團圓圓,所以我們都聚在奶奶家。每一個人來的時候都要拎一些雞鴨魚肉,蔬菜水果,奶糖飲料,看得我口水都流下三千尺了。

下午,因為我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什麼活都輪不到我身上,就算輪到我,也只是沏沏茶,倒倒水罷了。大人們在廚房裡忙活著,切菜聲、炒菜聲、熱熱鬧鬧的說笑聲、給新年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吃完了大人們的勞動成果,我們就要等待夜幕的降臨。在等待的過程中,大家也開始「動」了。哥哥姐姐們在打撲克,叔叔阿姨們在打麻將,而我嘛,就在一旁跟」鋼鏰「笑嘻嘻的玩著,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

轉眼間,第二天到來了。大家就開始包餃子了。包餃子的時候,要把提前准備好的硬幣和糖塊包到餃子里。寓意發財和甜蜜。我不會包餃子,所以很識相的不去搗亂。不一會兒,餃子就煮好了,我是幸運的那一個,因為我吃到了一個硬幣和一個糖。這頓飯在歡樂的氣氛中過去了。

吃完飯了,這一天應該過去了,但是,你又沒有覺得缺少了什麼?沒錯,就是一個對我來說,每年都不可缺少的流程——壓歲錢。我興高采烈的跑到奶奶面前,說:「奶奶,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拿了奶奶的紅包,又跑去下一個人那裡。這一圈下來,我的錢包鼓鼓的。拍著隆起錢包我笑嘻嘻的說:」哈哈,我是有錢人了。「就這樣,我被姐姐嚴重的鄙視了。

大年初一,沒什麼重要的內容,大家都該幹嘛幹嘛,小一輩的就去跟朋友、同學逛街和玩。大人們就在家裡「搓一桌「」搭個局子「……

春節過得有滋有味,讓我留戀,但時間又不能重來,我只好期待下一個春節快點到來。

盼春節作文2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在二月左右,春節就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看!今年的春節又來了……

每年,在過春節前,中國的每一片土地都已近沉浸在喜慶的氣氛中。大家都要去超市買過年需要的,從吃的到穿的再到用的,都一應俱全,好在春節時顯出萬象更新的好氣象。就這樣,忙忙碌碌地來到了除夕夜。這一夜,是熱鬧的;家家戶戶放起鞭炮,孩子們都高

興的合不攏嘴;這一夜,是團圓夜;在異地的人們,不怕路途的艱苦也要趕回家和家人們團聚;這一夜,就連空氣聞起來也是喜慶的。大年初一,守歲守到很晚的你,想睡個懶覺都不容易,早早的鞭炮聲就格外地響,還有,爸爸媽媽會把你叫起來,去給別人拜年。拜年

在過春節里也會很重要,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為好祝願的就叫做"拜年"。大年初一過完,緊接著又一個高潮節日就數元宵節了,元宵節就象徵著春節快要過完了,在這一天里,家家都要吃湯圓,吃這個就意味著家裡一年都可以團團圓圓。

記得在稍早時的元宵節,老北京的人們和別的城市一樣,都要看紙燈,這些各型各色的紙燈好比天上掛著的大太陽般,象徵著紅紅火火,在一些店鋪外都要掛上這樣的紙燈,希望在新的一年裡生意能夠紅紅火火。就這樣,人們在家裡和家人們看著晚會,吃著團圓飯過完了這個喜慶,團圓,祥和,熱鬧的春節。

春節是一個團圓節,是一個熱鬧的節日,它也是中國流傳千古的節日。大家都喜歡春節,上到老人,下到小孩,我們都喜歡這個節日;過完了這個春節,大家又用熱枕的心期待著下一個春節的到來。

盼春節作文3

春節在眾多的節日中是最熱鬧最喜慶的節日,今年的春節令我非常難忘,因為這是我過的第一個十歲的春節。

除夕的晚上,媽媽給了我300元的壓歲錢。我很奇怪,便問媽媽:「今年怎麼比往年多呀?」媽媽說:「今年是你過的第一個十歲的春節,媽媽希望你在今後的日子裡做一個腳踏實地、誠實守信、健康快樂的孩子。」哦。原來是這樣,我點了點頭,接過媽媽給我的錢。心裡既高興又感激。我又得到一筆不小的財富。我在心裡偷著樂。

第二天我起得最早,媽媽說新年第一天誰起最早就預示著誰是一年中是最勤快的人了。准備充足後,我和媽媽准備一起去逛廟會。廟會上人山人海,好不熱鬧!那邊在舞龍,這邊在打鼓,還有很多地方小吃,真熱鬧啊!我和媽媽擠在人群中,不由自主地唱起歌來,隨著人流邊走邊看,路兩旁小鋪真不少:有賣臉譜的,賣糖人的,還有賣書和畫像呢,我和媽媽左看看右看看,不知不覺地走到了「滑冰車」這個游樂項目跟前,我央求媽媽讓我試一次,媽媽答應了。

我剛上冰車,還沒有坐穩呢,不好;前面阿姨的冰車沒有剎住,直直的沖我撞來!「唉喲!」我被撞下了冰車,狠狠地跌了一跤。兩手頓時碰到冰面上,好涼呀……我趕緊側身再次上了冰車,之後我就小心翼翼的滑,並學會了剎車,總算沒有被再撞。「滑冰車可真有意思!」我自言自語道。

滑了將近兩個小時,我的肚子開始咕咕叫。我和媽媽走出公園,來到了一家名叫「魚情漁景」的飯店,我們點了許多菜,有油碌碌的烤魚,有香噴噴的粉蒸肉,還有鮮嫩嫩的炒蝦仁……真多呀!媽媽給我滿滿地倒上了一杯果汁,我們互相碰杯,這一天真是開心……

如果每天都過春節多好呀,回想起來,今年的春節真是既快樂又難忘!

盼春節作文4

我們盼著地春節總是姍姍來遲。進入臘月,我們的心就像長了草一般,盼著春節的立馬到來。

我想這樣度過春節。首先,我要在春節睡一個懶覺,然後穿上新衣服出來拜年,拿好壓歲錢,我就可以自由自在的玩了!如果下了一場大雪,我就可以與我的夥伴們一起歡天喜地、肆無忌憚地在雪地里打雪仗了!如果沒下雪也沒關系,我也可以拿壓歲錢來買許多鞭炮與五彩繽紛的煙花。一想到放鞭炮我就能想到很多點燃鞭炮的方法:可以用尖尖的指尖,捏著炮仗的屁股,點燃了高舉,並不拋出,讓那響聲離自己最近的距離炸裂,要的是那種零距離的.刺激;也可以,就點燃了引捻,迅速遠遠地高高地拋去,讓那響聲在空中炸開,分享它空曠的聲響;也可以藉助外力,讓鞭炮的響動增加分貝,通常是借一個金屬鐵罐或廢棄的玻璃器皿,把鞭炮點燃,然後迅速用鐵罐或器皿罩住,聽那渾厚有些回聲地響動;還可以把鞭炮直接埋在土裡,用力壓緊,然後點燃,轟得一聲鎮響,土崩瓦解,滿刺激的。

在夜幕開始慢慢暗下來的時候。吃過年夜飯,我就可以與哥哥去放煙花了,我最盼望放的是「帶響變色龍」與「東方明珠」這兩種煙花了。記得在去年春節,爸爸給我買了這兩種煙花。我先放的是「帶響變色龍」,只見一個小圓點飛上天空,霎時間,變成了一朵五彩的花,響聲在天空中回盪,然後放的是「東方明珠」,「唰,唰,唰」三束光飛上天空,立刻散開了,一個個火花從天空中落下來,形成了一個「火花雨」。最後在客廳里一邊吃年貨,一邊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快快樂樂度過這個愉快的節日。這就是我盼望的春節。

讓我們在爆竹聲中等待敲響新年的鍾聲吧!

盼春節作文5

要問我最喜歡什麼節日呢?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春節!」因為春節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而且在這一天人們歡歡喜喜,歡聚一堂,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微笑。但是,春節又有什麼習俗呢?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而且人們在這一天也會貼春聯,這表示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開始了。辭舊迎新,家家戶戶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春節畢竟與往日不同,空氣和風里都夾帶著節日暖融融的氣息。街上,身穿盛裝的男女老少興致勃勃的漫步著,說笑著;小孩子們穿著各式各樣的新棉襖,在超市裡挑著自己愛吃的零食和喜歡的衣裳。寬敞的大街上的人比以往更多了,超市、商場被擠的水泄不通,就連鞭炮之聲也不絕於耳,街頭巷尾嬉笑之聲連綿不斷,這讓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節日的熱鬧、鞭炮的響亮。「劈啪!」又是兩聲,聲音是清脆的、響亮的,亮閃閃的光芒也吸引了小朋友們,他們蹦跳著,歡呼著,一點沒有累的感覺。這一天是多麼的讓人愉快,到了晚上,煙花炮竹更多了,氣氛也更加濃烈了,「當、當。」在12點鍾聲敲響的那一刻,千家萬戶都點燃了禮花,色色俱全的禮花飛向天空,熱鬧極了,漂亮極了!瞧,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還有五彩斑斕的,多鮮艷啊!一盞盞孔明燈在閃爍著,向高高的夜空飛去,那是朦朧的、美麗的,讓我們在新的一年許下一個新的願望,讓我們帶著祝福,去迎新春,過大年吧!20xx年,給力年!

我喜歡春節,讓我們在20xx年辛卯年的春節里祝福全國人民新春快樂、合家歡樂,願祖國建設更加美好!

盼春節作文6

春節里,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吃湯圓、放焰花、吃團圓飯……現在春節雖沒到,我卻等不及了。

在我的央求下,奶奶答應先做一次團子給我吃,我看到奶奶先把麵粉放入碗中,倒一些水,用手來回攪拌,不一會兒,一碗濕漉漉麵粉就攪拌好了,奶奶先用手拿了一團麵粉,用手搓成球狀,再用手指按住球狀的中心轉一個圈,這樣麵粉裡面就變成空心的,最後用筷子夾一點鮮肉進去,再把麵粉一邊轉一邊捻合。看著奶奶手中一個個團子的誕生,我忍不住躍躍欲試。我學著奶奶的樣子一步一步地去做,等麵粉被我「掏」完一個洞之後,我發現有點兒破了,連忙用一點麵粉把它「貼」住。接著,我用筷子夾了一點鮮肉進去,一個團子「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被我做好了。

不一會兒,奶奶把我做的和她做的團子通通放入了鍋中「洗澡」。我在一邊焦急地等待著我的作品「出爐」。等團子出鍋後,我夾起了我做的那個,剛夾到碗中,它便迫不及待地「露餡」。我立馬把它吃了。雖然「賣相」很爛,但吃起來味道還真不錯。

真希望春節快快到來。在春節里,我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放爆竹、焰花,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去向大人們要壓歲錢,這時,大人們會毫不猶豫地拿出紅包,放入我們的口袋;我還可以和小夥伴們以拜年為借口到處串門,鄰居們就會拿出好吃的款待我們……

春節啊!你快快來吧!這樣我就又可以吃到美味的團子了!

盼春節作文7

今年的春可真懶,早就已過了立春了,它卻還是賴在南國,享受著有長的假期。08年洛陽的2月末,竟讓我找不出一絲春意。

常盼望能變成一個有著蓋世輕功的女俠,可以再春還沒有來的時候,襲一身紫衣,帶著一直玉簫,飛上樹枝的頂梢,吹著不朽的曲調,看夕陽西下,聽鳥兒歌唱的聲音,享受遠方吹來的海風,呼吸樹葉散發的清香。等著星星出來時,一顆一顆仔細的數著,一遍一遍,不知疲倦。

我倒還有一個看似能夠實現的夢想。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春的上午,牽著馬兒再湖邊散步,身邊開滿五顏六色的小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輝煌。腳下踩著剛剛沒過馬蹄的淺草,還可以聞到新翻的泥土的氣息。但剛從這夢中醒來後,也就發現這也只是「看似」可能罷了。第一,我沒有駿馬更不會騎馬,第二,現實的社會里,沒有什麼美麗的草坪是允許人亂踩的。自然,它剛萌發就已夭折了。

現在對春的唯一希望,也就是趁著和風,看看天空中零星的風箏,在旭日下讀者海子的詩,在心中默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累了,就閉上眼,在懶洋洋的陽光中睡一覺,夢一場,然後醒來,夢中的甜蜜還可以一直留在心中很久不散去。

哦,突然明白為什麼今年的春會來這么遲了。它肯定是在化妝吧,現在我們只需靜靜地等待,等待他驚艷的出場。

盼春節作文8

近了!近了!隨著嚴冬的到來20xx年春節的腳步近了!回想起去年春節時的情景,彷彿就在昨天,歡樂的場景一幕幕……

在去年除夕的早晨,爺爺奶奶帶著我和弟弟來到街上准備買些煙花爆竹類的東西,嚯!而這街上真是人山人海,還沒進街心就已經擠不動了,放眼望去一片喜慶的海洋,到處都是紅彤彤的對聯,花花綠綠的各式煙花爆竹,五彩繽紛的氣球、綵帶等等,還有小販們的吆喝聲也不絕於耳給春節的氣氛增添了熱鬧。我們好不容易買好了要買的東西,回去的路上就已經聽到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了,那是有的人家已經開始吃除夕團圓飯——年夜飯了。

我們家吃年夜飯的時候是非常有講究的,要按照由大到小的順序坐座位的,爺爺坐在桌子的正中主人位(一家之主),奶奶坐在他的右手位,爸爸是長子,則要坐在爺爺的對面,然後我們小孩子則坐在各自父母的中間,這是平時很少有的幸福感!在杯籌交錯之中,每個人都要送上自己的新年祝福!而我總能收到很多的贊美之間還有壓歲錢。我會用的壓歲錢做我想做的事,我除了給自己買新書記、文具和課外書籍,還會給貧困地區獻上我的愛心,讓那裡的小朋友像我一樣背著新書包和文具,高高興興地去上學。

吃完年夜飯,我們就要換上漂亮的新衣服,拿出自己喜歡的煙花盡情的點放了,我喜歡的煙花有「琵琶」、「小飛碟」,還有「煙霧彈」,這是我最喜歡的,它是一種球形,點燃後會冒出一種與球彈相同顏色的「煙」很漂亮,這種煙彈還可以用來玩「CS」游戲。整個晚上我們都沉浸在除夕給我們帶來的歡樂之中……

啊!真希望20xx年的春節快點到來,我將會度過一個更加豐富多彩除夕夜。

盼春節作文9

理由之一:春節可以不寫作業。雖然說我喜歡學習,但有時候作業太多了(特別是期中和期末考試之前),我寫作業速度又不算快,再加上我還要彈琴,沒幾天能在10點鍾之前睡覺!到了春節,我就可以不寫作業了,可以多玩一會兒嘍!

理由之二:我可以看電視。有人被媽媽「禁網」了,我被媽媽「禁電視」了。在這個學期里,除了能看每天半小時的新聞聯播之外,其它啥電視都不能看,星期六星期天也不例外。春節呢,我就可以看電視啦!「非常6+1」、「家有兒女」,我來也!!

理由之三:春節可以睡懶覺。在上學的日子裡,討厭又煩人的鬧鍾早早的就開始唱歌了。有時我想多睡一會兒,但每次還沒過兩分鍾,就被媽媽拎起來。春節到了,睡覺就能一覺睡到自然醒了,再也不用6點多鍾就被鬧鍾吵醒了!小鬧鍾,你就斬時下崗休息吧!一覺醒來,拉開窗簾,啊,多燦爛的陽光呀!那時候,感覺只有一個字:「爽」!

理由之四:可以去購物!一到春節,平時不能買的零食、玩具全都開了禁!跟著媽媽去Supermarket好好地Shopping一番。看看這個好,行,放車里;那個也不錯,扔車里。媽媽看著我,也只好信守諾言,讓我瀟灑一回啰!看著購物車上的那麼多商品,真是「我的地盤我做主」,「爽」上再加「爽」!

理由之五:可以無約束的上網!雖然我沒被媽媽「禁網」,但也基本上只能在星期六星期天上網。到了春節,我就可以盡情的上網了!

春節,你快快來吧!

盼春節作文10

春節快到了。一年中,我最盼望的是過年,因為我可以和爸爸、媽媽去郊遊,和爺爺、奶奶去串門走親戚,還可以穿新衣服,得到許多壓歲錢。

馬上就要到朝思暮想的春節,我忍不住偷偷地笑出聲來。因為我可以和全家人慶祝這團圓的時候,一起欣賞著喜氣洋洋的春節聯歡晚會,貼「福」字,放煙花。當然,走親戚時壓歲錢避不可少。公公、姑姑、姨媽——,一人給一個,不知有多少呢,每次口袋裡裝得鼓鼓囊囊,滿載而歸,嘻嘻,真是美死我了,而大人們相互拜年,說著祝福的話。

今年春節。我會去舅舅家,那時舅舅家會來很多很多的人,我又可以拿著壓歲錢滿載而歸了。到了晚上,一家一起包餃子,大家圍著桌子一圈,一同包著餃子,那場景顯得多麼溫馨、幸福。餃子包好了,放眼望去,餃子有的胖、有的瘦、有的高、有的矮。雖然餃子都參差不齊,有大有小,但那是幸福的象徵,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心裡覺得這真是天下第一美食。舅舅家還有一個小菜園,也可以說是小花園。那裡種著青菜、菊花腦、月季花、梅花。我每次去都會和姐姐一起下到地里,給植物澆水、施肥。再把成熟的菜一點點摘上來,再拿些米、大菜葉去喂老母雞,品嘗一下田園生活,真是別有一翻樂趣。

今年的春節我還要去難得一去的方玥家。晚上,我們將買的禮花、煙花統統搬到樓下,禮花齊放,那景象真是五彩繽紛、美不勝收。有的像孔雀開屏、有的像獅子,想像這一切都覺得美。

春節年年有,我年年盼。20xx年春節即將來臨,春節呀,怎麼就不長出千萬雙翅膀,快快飛到我身邊?盼呀!盼呀!盼呀!

盼春節作文11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伴著歌聲,春節向我們走來。這可是我最盼望的

節日,我多麼多麼希望春節快些到來,好思想我新的願望。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當然習俗也不少。我盼望著全家團聚,盼望著全家坐在飯桌前吃豐盛的年夜飯,還盼望著12點新年鍾聲敲響時,長輩們給我們小輩的壓歲錢……

我盼望團聚,是因為我們家人多。我外婆生了四個女兒,她們是我的姨媽;姨媽們生的哥哥、姐姐們就是我的同輩人。好久沒見到他們,心裡還覺得少了些什麼。平時大家團聚的時間很少,你家來我家不來的,更多是一家都不來,因此我盼望著全家團聚。

我是一隻小饞貓,我恨喜歡吃豐盛的年夜飯,又多又香。我看著滿滿一大桌子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就在想,我們現在多麼幸福,以前的人們是怎麼過的呢?今年春節我不能觀顧著吃,一定要問問這事。

想到年夜飯,自然就會想到吃完飯12點時長輩們給的壓歲錢了。這次我要自己支配好,不能在像以前那樣亂用了。去年的壓歲錢就是沒管理好,最後一無所有。今年我得到了壓歲錢後,要捐一部份給貧困山區的孩子,讓他們也能讀得起書。我還要把剩餘的錢存入銀行,一後就用這錢讀大學,或者有其他急用時在取出來……

我盼望著春節快些到來,讓我有機會享受親情,享受快樂,讓我有機會彌補我以前做得不好的事,今年我一定要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

盼春節作文12

春節快要到了,我得要好好地過完這一年,展現出一個好的開頭!

記得去年的大年初一,我穿好了自己新買的衣服。然後,我與爸爸媽媽去奶奶家拜年,所以我這一次還要與往年一樣快樂。

一到奶奶家,我就像餓急了的大老虎,直往客廳里沖,正在玩的弟弟這個時候就倒霉了,我就會一直地問他怎麼了,一直到我問完了,我才會讓他繼續地玩。

過了一刻鍾的時間,我和弟弟就一起去放鞭炮。一道目的地,我們哥倆就開始布置該把東西放哪兒。一放完,我就拿了一根火柴,我剛要點,想起了旁邊的弟弟。忙叫它蓋住耳朵,但是他不聽,我只得自己蓋住耳朵。「三二一」我連忙點了鞭炮。突然,「啪」的鞭炮聲如雷聲轟鳴,山谷回應,弟弟一聽到這聲音,連忙地哭了起來,我便來安慰他說:弟弟,我剛才已經跟你說了,把耳朵蓋住,可你不聽,而且現在還哭了起來,你叫我怎麼辦?坐在地上的弟弟連忙擦了眼淚,說到:「哥,你賴皮我明明沒有哭,你為什麼說我哭了。」我正要頂嘴,隨後轉念又想,他只不是逗一逗我玩的。我何必要一直問下去。然後又說:「弟弟,這一次就算你說得對,這一次就算你贏了。「現在的弟弟,又笑又哭,說了一句:」你這個敗類,竟然連我你都說不過,你吃白飯的呀!「隨後我,已經是怒氣沖冠的人了,恨不得把他的褲子給脫下來打。就這樣,一個快樂無比的日子過去了。

這就是我去年時的事情,我今年一定要在像往年一樣的描繪出一個好的開頭。

盼春節作文13

春節到,合家歡聚放鞭炮;春節到,走親訪友多熱鬧;春節到,大人小孩齊歡笑;春節到,男女老少都盼望!一首小詩,寫出了人們對春節的期盼,對過年的嚮往!

是啊,我們又何嘗不是那樣對春節充滿期盼呢?在春節時,我們不都是那麼快樂、輕松而愉悅嗎?我就非常盼望春節的到來。

春節里,我總會穿上最新最漂亮的衣服,跟著大人么到處走親訪友,跟朋友們一起放煙花爆竹。你看,那煙花是多麼的絢麗!就像蔚藍的夜空中綻放出一朵五彩繽紛的花兒。你聽,那爆竹是多麼的響亮!但雖想卻不刺耳。古人說「爆竹聲中一歲除」真是一點不錯,我們正是在這「劈里啪啦」的爆竹聲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春節。春節是多麼美好啊!最令我難忘的,是那每年的除夕夜。一家老少總會聚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餃子,吃完晚飯,還會一起坐在沙發上看春節聯歡晚會。九點了,十點了……咦?怎麼著一家的熱乎勁還沒消?哈哈!你不知道吧,在除夕這天,不堅持到十二點,我們怎麼能去睡覺,又怎麼睡得著呢?

大年初一,走親訪友是孩子們的必修課。這一天,我就會跟著父母,穿著漂亮的新衣,去親戚家串門,這樣不僅能互相傳達情意,我們小孩子還能因此得到不少壓歲錢呢!但我知道,也做到了,壓歲錢一定要用在用意義的地方。啊,春節,你留給我了那麼多的美好回憶,每年都在盼望,盼望你的到來。

6、六年級難忘的春節作文

<

7、威海的漁業發展

威海市漁業開發歷史悠久,沿海居民世代以捕漁為生。這里介於北緯36°41'~37°45'、東經121°11'~122°42'之間,沿海一線屬典型的北溫帶季風型海洋性氣候。所屬海區處黃、渤海的接合部,四季水溫波動范圍1-25℃之間,海洋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擁有山東省三大漁場中的煙威、石島兩大漁場。沿海海域常見經濟價值較高的水生動物有70多種,盛產小黃魚、帶魚、鮁魚、鮐魚、鰳魚、黃姑魚、青魚、比目魚(牙鮃、石鰈、圓斑星鰈等)、對蝦、鷹爪蝦、三疣梭子蟹、墨魚、海蜇等魚類、蝦蟹類、頭足類和腔腸類動物,淺海海底和灘塗廣泛分布有貽貝、扇貝、魁蚶、牡蠣、鮑魚(皺紋盤鮑)、竹蟶、縊蟶、文蛤、雜色蛤、泥蚶、毛蚶、海螺和海參(刺參)、海膽(馬糞海膽)等貝類、棘皮類動物,其中皺紋鮑魚、刺參、文蛤、泥蚶、紅螺、馬糞海膽等堪稱海產珍品,威海刺參、龍須島鷹爪蝦、石島黃花魚等馳名中外。沿海一線水生植物資源豐富,其中有經濟價值的常見品種有海帶、裙帶、石蒓、石花菜、邊紫菜、羊棲菜、江籬等。同時,威海市北、東、南三面環海,海岸線總長986公里(佔山東省海岸線總長的1/3,全國的1/18),岸線曲折,岬灣交錯,主要岬角20多個,較大海灣30多個。島嶼眾多,大小島嶼104個,面積11.6平方公里,島岸線總長141.7公里。開發海水養殖空間資源廣闊。-15米等深線內淺海面積226.5萬畝,其中可利用的100萬畝;15-20米水深淺海面積約108.5萬畝,其中可利用的約85萬公頃;灘塗總面積43.7萬畝,其中軟質灘(泥沙基底)和硬質灘(岩礁基底)各佔88%和12%。淺海和灘塗海況、基質、水質優良,基本未受污染。威海海區可養品種眾多,櫛孔扇貝、褶牡蠣、海帶、泥蚶、文蛤、縊蟶、魁蚶、中國對蝦、皺紋盤鮑、褐牙鮃、真鯛、黑魚君、六線魚、圓斑星鰈、紅旗東方魚屯、假睛東方魚屯、刺參等品種都有著較高的養殖價值。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依靠優越的自然資源條件,威海市漁業經濟突飛猛進,幾項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1993年首次躍居全國第一漁業大市。2003年水產品產量、產值和水產業總產值分別達到243萬噸、145億元和341億元,均居全國地級市首位;水產品產量是全市同期糧食總產量的2.5倍,產值占同期農業總產值的65%。漁業已成為全市名符其實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全市海洋與水產業以「二次創業」為目標,按照產業化、標准化、國際化和科技化的要求,拓展養捕空間,調整產業結構,強化市場建設,加強綜合管理,「二次創業」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海洋與水產業保持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水產品總產量保持基本穩定,水產品產值和水產業總產值分別增長9%和10%。海洋捕撈產量、產值基本與上年持平,養殖產值增長12.8%,達到66.2億元,加工產值增長15%,達到87.5億元,養殖、捕撈、加工產值比由2001年的1∶1.2∶1.3調整到1∶1.3∶1.5。一個以海洋捕撈為基礎、以海水養殖和水產品加工為主要增長點的優質高效的海洋與水產業經濟結構正在形成,海洋與水產業經濟運行的總體質量和素質明顯提高

努力加大科技投入,科技進步在海洋與水產業經濟發展中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全市漁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6家。在星鰈人工育苗技術研究、紫菜人工育苗、蝦池養殖泥蚶、潮間帶養參、網具設計軟體技術開發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並承擔了一批國家「863」計劃項目。環翠區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縣級水產病害防治中心,並與中國海洋大學聯合組建了水產病害防治威海工作站。
全市遠洋漁業實現突破。遠洋漁業結束了近10年徘徊不前的局面,掀起了新的發展熱潮,成為全市海洋與水產業發展的一個亮點。一是投資增長明顯加快,集團化、規模化發展的格局漸成雛形。2001年以來,全市投入資金近3億元。重點遠洋漁業企業呈現出集團化、規模化的發展趨勢,發揮了較好的示範帶動效應。二是漁船作業領域不斷擴大,初步實現了由過洋性漁業向大洋性漁業的轉變。2002年新開發了北太平洋、南太平洋、澳大利亞等大洋海域,作業漁場遍及西南大西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斐濟、澳大利亞等海域,形成了以大洋漁業為主,過洋漁業為輔的基本格局。三是新上項目成功率穩步上升,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認真汲取以往遠洋漁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加強對項目的考察論證,科學安排運作,確保了項目的順利實施。2002年斐濟海域、澳大利亞海域金槍魚延繩釣項目,太平洋公海鯊釣項目,西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魷魚釣3個項目全面盈利,其中鯊釣項目效益突出,在全國遠洋漁業中名列前茅。至年底,全市遠洋漁船63艘,比上年增加35艘;總功率2.45萬千瓦,增長63.7%;總噸位1.8萬噸,增長44.9%。全年完成捕撈產量1.79萬噸,比上年增長3倍;實現捕撈產值2070萬美元,增長4倍;實現利潤341萬美元,增長6倍。2003年初,市政府向遠洋漁船派船單位發放遠洋漁業補助100多萬元,為派船單位積極爭取遠洋漁船貸款貼息300多萬元,有力提高了各單位從事遠洋漁業的積極性。至2003年底,全市在外遠洋漁船達到101艘。具有遠洋漁業資格企業由3家增加到4家,向外派船的遠洋漁業企業由10家增加到18家,作業領域拓展到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全年遠洋捕撈產量4.2萬噸,實現產值4.2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3%和151%。

名優養殖再上新台階。2003年底,全市水產養殖面積5.9萬公頃,其中海水養殖5.3萬公頃,內陸養殖6000公頃。水產養殖產量139萬噸,其中海水養殖135萬噸,內陸養殖4萬噸。養殖業實現產值85.6億元,比上年增長14.6%。新增海水魚養殖1000萬尾,總存養量6000萬尾;新上鮑魚養殖2000萬頭,總存養量達到1.2億頭;新上蝦池養參267公頃,圍池養參133公頃,投石養參40萬立方米,新增海參養殖5000萬頭,總存養量3億多頭。名優養殖產值占養殖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50%.

8、春節社會習俗變遷及思考

1,年前的准備

十二月十六日:尾牙。訪談中,取得老者的描述:「本地有『初二、十六牙』的說法。每個月的農歷初二、十六兩天是頭家(即僱主)給伙計(即僱工)改善伙食的日子。十二月十六就是一年的最後一個『牙日』。頭家除了給伙計工錢,請伙計吃頓飯之外,還要決定是否繼續留用。有些話不方便直接講,於是頭家照樣包紅包、請吃飯,但是用擺放筷子來暗示。如果筷子頭沖里就說明這個人還可以留下來,如果筷子沖外放,那明年這個人就識趣不要再來了。」當然,隨著社會的變遷,老人所描繪的場景今天已經不存在了。

十二月廿日:「清船」或「清沌」 。過年之前掃除晦氣、棄舊迎新的習俗,小溪鎮在這一天進行,閩南其他地區清船的時間不一,但內容基本一致。在這一天,主婦會帶著孩子清掃家裡的所有角落,除了平時打掃的地方,還要搬動傢具,清理衛生死角;刷洗傢具、地板、窗戶,用特製的長掃帚清掃天花板,把積了一年的灰塵和積垢清洗干凈。今天這一活動仍然保持了下來,但筆者在訪談中得知:「以前,清掃完畢後每家每戶會在廳堂掛上祖宗像,在春節期間擺放清水、茶酒和鮮果供奉,到正月廿日以後方才撤去。」現在很少有人家在廳堂里長時間供奉祖先,十二月二十日這一天僅僅是徹底清掃衛生的日子了。這時,平和縣城已被節日的氣氛籠罩住,各單位門前掛著「歡度春節」的橫幅,街邊巷尾和過年有關的商品越來越多,火紅的春聯,鮮艷的衣服,小孩子們放寒假了,大人上班也漸漸鬆散,准備過年了。

十二月廿四日:送神(灶神)上天。民間傳說在人間監督了一年的灶神在今天回天庭復命,所以家家戶戶會擺堂,供上香燭、清茶送神上天,祈禱灶神上天庭時多報好事。供品主要有糖果、餅干、紅橘(取吉祥之意)、發粿 、蘿卜 等。今天,活動和祭品沒有太大變化。

節日准備過程中,除了衛生、祭祀以外,自然少不了食物,現在縣城裡的居民大多直接從市場購買魚肉等食物,已不同於傳統的做法了,而正像歌謠中所說的,准備節日食品在過去是春節的主要活動內容之一。這里將變遷之前的節日習俗記錄如下:

十二月廿五日:戽塘魚。人們將池塘里的魚全部捕出,作為年貨改善生活。常見的有鰱魚、草魚、鯉魚等。

十二月廿六日:阪子圩。這天當家人去趕集,初步購置年貨和禮物,比如春聯、甘蔗 、孩子的新衣服等。平和縣有這樣的民謠:「孫吵要鞭炮,老某要黑裙,媳婦要花粉」 ,形容當家人的家事繁多。

十二月廿七日:殺公豬。商品經濟不發達時,往往幾戶人家合養一頭豬,到這一天殺豬,每家平分豬肉,春節所需的豬肉便有著落。現在,主婦會在這一天趕集購辦春節時需要的食物。

此外,城鄉之間親朋的感情、禮物、文化交流主要在這段時間進行。鄉下的親朋在拜年時會送一些家禽、農產品(冬筍、楊桃、甘蔗等)及自製的食品(如米粿、年糕等)作為禮物;而城鎮的居民則用年畫、掛歷、毛巾、茶葉等物品回饋。一來一往時,聊家常,說年景,相互之間的感情得到表達和交流。在平和縣,這樣的習慣一直沒有太多變化。

十二月廿八日:趕尾圩。在以前,這便是這一年的最後一次集市,人們會把春節期間該用到的物品買齊,比如油、鹽、菜、肉等,正常的供應會在正月初五之後才陸續恢復。訪談中得到老者的說法:「正月初五之前,只有急用的像鞭炮、香燭這些商品出售。連葯店也只會開一個小縫!有一年初幾碰到家裡半夜有人生病,敲半天門大夫都不出來,急死人。東西也比平時貴很多,有時甚至貴出幾十倍。」現今雖然不存在商品短缺的問題,商店從正月初三開始陸續營業,不過營業時間縮短而已,但人們還是習慣在廿八這一天把不易腐壞的食物購買齊全,給自家貼上新春聯,到理發店整理妝容,並且准備好第二天要製作食品所需要的配料。

另外,平和縣還一個習俗,即欠債的人會在農歷廿七、廿八,自覺還債,如果沒法還清,要與債主再商議來年還債的時間。無能力還債的人,到了大年三十年關到親戚或朋友家躲債。

十二月廿九日:殺雞鴨。春節期間較為重要的食品在這天必須准備停當。包括雞、鴨、五香雜菜、自灌香腸、炸棗(傳統的自製節日食品)等。雞與鴨是不可或缺的食物,老人說:「解放前由於衛生條件、養殖技術所限,雞鴨很難養活,但是再窮的人家也會想辦法湊足一整隻『雞』,人們常常會用成活率較高的鵝來代替雞。」今天,食品豐富,人們只需去商場采購了。

到了大年廿九,外出工作、求學的遊子大多已經回到縣城。過去住在老房子的人家會在院子里和過道里支起大鍋燒熱水,設起流水線准備過節食品。有人操刀殺家禽,儲雞血和鴨血;把殺完的雞、鴨在熱水裡泡過以後,人們一邊圍坐著拔鴨毛,一邊說自己一年來的故事;有人接著給雞鴨開膛剖肚,把內臟取出來清洗干凈;還有人煮雞鴨、抹食鹽,冷卻後掛在通風處保鮮;還有人准備需要用的蔬菜、肉食、海鮮等食物。家人團聚不僅僅是除夕夜圍爐時的吃喝,在家務勞動中的分工配合更能體現閩南人對生活的態度,以及教育子女的觀點。隨著住在獨門獨戶院子里的人漸少,單元房成為人們的主要住所;市場也越來越活躍,年前家人集體勞動的場景也很少見。主婦會從市場買回來殺畢、洗凈或者烹煮好的過節食物,對於小家庭而言,這種方式更為干凈、省事,遠歸的家人可以圍坐喝茶、談天說地,當然也很少體會到兒時一起勞動拌嘴的樂趣了。
春節前的最後幾天,人們在期待的熱情和勞動的疲憊中度過。

2、節日的儀式與活動

十二月三十日:過年。准備了十餘天,終於到了大年三十。因為閩南人對說話的「彩頭」與禁忌 很是重視,因此,年夜飯前,大人總會一邊給小孩洗澡,一邊再三叮囑小孩不能亂講話,不能罵人,要說好話;大人在春節期間也很少罵孩子了。
詢問老者得知:「以前在年三十會有一個祭祖的儀式,或者去祠堂,或者就在家中祖宗像前祭拜,全家按長幼給祖宗行禮。一方面表示對祖先的尊敬,不要忘本,希望祖先有靈佑護晚輩;另外,我們小時候關於禮節、長幼秩序、待人接物的觀念就在這樣的儀式中得到教育和鞏固。」現在,在平和縣城有人家在團年之前會到土地廟里祭拜、放鞭炮 、燒紙錢等,然而祭祖的景象已經較少見了。

年夜飯對中國人來說相當重要,在閩南地區也不例外。不同於北方地區的合家包餃子,平和縣有其他的習慣與講究。從前「祭祖完畢撤走供台和供品以後,放過鞭炮,家家戶戶都會准備一個嶄新的紅泥火爐,用木炭生起紅旺的爐火,全家人團坐在桌邊吃飯,又團圓溫暖,又表達財氣旺的願望。飯桌上,再窮的人家也會想辦法湊足十二道菜,前一天做的五香雜菜、香腸都會上桌,雞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味。有條件的家庭在拼盤上有講究:雞頭、雞尾、雞翅、雞爪都不能缺,其他部位的肉也要整齊碼放,就像一隻完整的雞放在盤里。而窮人會用鴨肉或鵝肉擺成整隻家禽的形狀,加上從鄰居家借來的雞頭拼成一隻雞,稱作『湊雞頭』。他們常常要為保存雞頭費盡心思,借來的雞頭在每一餐圍爐之後都要放在腌菜缸里,有客人來時才重新拿出來擺放。」

現在,擺火爐的習慣已經不見了。以目前的生活水平,也不用「湊雞頭」了。但是,飯前放鞭炮,飯桌上拼盤保持雞鴨原來形狀的習慣保留了下來。小孩和成年男子到室外燃放一掛鞭炮,說明開始圍爐。主婦在開飯前盛出一整碗米飯,留待第二天食用;或者會故意多做米飯,年夜飯時吃不完,這都是「春飯」、「年年有餘」的意思。全家人團坐在飯桌前吃喝說笑,小孩在這一天被允許喝一點酒,敬酒時互相祝願,長輩對晚輩提新一年的要求,氣氛很是熱烈。本縣近海,血蚶是很重要的一道菜。蚶洗凈後用剛燒開的水燙過,半熟便可食用。 「以前,蚶殼很少扔掉,而是放在門後、地上,俗稱『蚶殼錢』,走路時踢到蚶殼有來年賺大錢的好兆頭。吃完年夜飯後,全家人圍坐在廳堂,由老人講家事、傳家譜,老人一般會給兒孫講祖上艱苦創業、行善積德的故事。飯後,小孩到外頭群聚放鞭炮玩耍。而大人則圍坐在桌旁,品茗談天,『守歲』 至凌晨,祝願父母長壽。」調查者聽過自家的一個故事:祖上家裡窮,作佃戶租地主的田。端午節地主來家裡收租,當家的連忙給地主端上粽子和紅糖,請地主食用,求地主暫時緩債。自家的孩子在廚房裡用粽子蘸鹽吃,地主看見了,誤以為孩子吃的是白糖,佃戶故意怠慢自己,於是地主大怒,逼債更緊。當家的交完租,教育孩子一定要出人頭地,不當佃戶受人壓迫。後輩果然發奮圖強,到他的子輩就把沒落地主的田地買過來。這樣的故事傳承下來,提醒孩子珍惜現在的生活,又鼓勵晚輩繼續奮斗。

然而,隨著大眾傳播的普及,舊習俗受到現代娛樂方式沖擊漸漸衰落。除夕夜合家聊天、長輩傳家譜的慣例如今已被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所代替,人們吃完年夜飯便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晚會,家族內文化傳承活動的機會變得很少。老者感慨:「我講的過節習慣,你父親那輩人都不一定經歷過,可能會有一點印象。你們就更不知道春節該怎麼過了,吃的玩的也不一定非等到春節,平時都有。可能就是回家休息一下,看看親人。現在不講傳統禮節、家族傳統,這些習慣也越來越淡了。」

到了午夜十二點,平和縣城裡鞭炮、煙花大作,把整個夜空照得白晝一般。新的一年在煙霧繚繞和隆隆的鞭炮聲中到來,守歲的人也陸陸續續休息去了。由於平和縣沒有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這一習俗也延續至今。

正月初一:舊俗規定這一天應該早起。特別是當家人,需要在寅時至卯時(凌晨3點至7點)「進頭香」,即敬天、敬神、敬祖宗,祝願新的一年合家平安、萬事如意,過後大放爆竹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因為大年三十人們熬夜看電視,初一早起、「進頭香」的風俗也漸漸變成午夜臨睡前進香,早晨睡覺。老人對這種現象頗為不滿,「現在的人好命,過去哪能一覺睡到初一中午,都要早起進頭香。起的早這一年才勤快,賺大錢。」

早飯時,舊俗規定要吃「長年菜」,即將整株青菜用鹽水清煮素食。人們認為初一早晨素食會保佑一年出門不會淋到雨。今天這個習慣仍然沿襲下來。

飯後,大人小孩穿著新衣服,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常會得到「紅包」(壓歲錢)。長輩給紅包時祝願小孩身體健康,聽話,學習進步等;小孩收下紅包除了道謝之外,也會說一些祝願的話。雖然沒有規定,但在給、受紅包的兩家互相之間得保持平衡,也就是說收下紅包的家長要給對方子女相近數額的紅包。因此,紅包的數額不一定,具體看給、受兩家的經濟水平,但數額一定要是雙數。另外,也有參加工作或事業有成的晚輩給老者紅包的習俗。現在仍然保留了下來,只是對象和范圍都有所變化。

正月初二:閩南多數地區都有「女婿日」的習俗,即已婚婦女帶著夫婿、孩子回娘家拜年。當地有民謠:「有孝女初二三,不孝女月半擔」,即孝順的女兒正月初二、初三就帶著夫婿回娘家做客,給父母拜年;不孝的女兒到正月十五才回娘家。結婚頭一兩年的女兒回娘家必須准備8樣禮物:雞、鴨、豬肉、香腸、紅柑、發糕、煙、酒。丈母娘把「女婿」送來的禮物收一大部分,雞、鴨要切一半給女婿帶回。岳家擺一桌酒菜請新女婿,請客時對座位順序和菜餚都有所規定,新女婿和女兒在初二這一天要坐「大位」(重要的位置),桌上要有雞肉、雞頭。做客時,女婿、女兒要給父母紅包。如果是結婚若干年且生有小孩的女兒在正月初二、初三照樣要回娘家。早上女兒全家到岳家做客,帶些禮品(不是很嚴格),丈人也會設宴款待女婿一家,但沒有座位次序的要求;女兒、女婿給父母紅包;丈人有紅包給外孫,到黃昏時回家。而不同家庭之間在這一天一般很少串門,以免打擾其他人的團圓氣氛。今天,這一習俗也仍然保持著。

正月初三這一天俗稱「赤狗日」,即不吉利的日子。人們很少做客,也不喜歡有客人來。睡醒後在家裡拿起好幾天沒動過的掃帚掃地,在蘆溪鄉還有把掃帚和垃圾一起丟掉的風俗,有「送窮日」之說。關於這一天,沒有太多的習俗規定,其實經過十幾天的醞釀准備和新年兩天的狂歡高潮,人們從腸胃到精神都需要有時間休息和放鬆,也逐漸需要從節日的氣氛中過渡到工作和日常生活當中。

到了正月初四又得早起,人們接回在天上休息了十天的灶神,供品和拜祭過程都沒有多大變化。

初五日俗稱「隔開」,日常的生活勞作開始步入正軌,農戶開始准備春耕。

接下來幾天民俗上沒有具體的規定,訪談中得知:「解放後到七十年代以前,在正月里會有猜燈謎、說書、球類比賽等文體活動,都是民間舉辦的。大、中專學生假期返鄉也會組織一些文化活動,比如話劇公演之類的,傳播文明思想。這樣的活動在近十幾年慢慢沒有了。這幾年,人們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看電視、上網等,對具體的人和人之間的交往不是很熱心。

不過現在在農村,仍然保留著舉行座談會的習慣。參加座談會的大多是外出創業有成、學業有成的本鄉人。在會上,由主持人表彰努力拚搏的先進者,有一定財資的人也會捐資公益事業,像修橋、修祠堂這一類,回報鄉親。這些座談會的主要是為了鼓勵鄉民繼續發奮,創造更加進步文明的生活。」

初九日是「天公生日」,各家各戶都准備好年糕、水果、清茶祭拜。舊俗規定,祭拜應當在凌晨四五點鍾進行,供桌上擺放有鮮果、鮮花、炸棗、素菜、清茶等供品,主婦分三次將茶斟滿,祭拜完畢後燒紙錢祭天,放鞭炮以示儀式的結束。整個過程大致要有半個小時。但是現在人們更容易接受初九凌晨拜完天公再睡覺的習慣,午夜祭拜天公時燃放的鞭炮很集中,大家心照不宣地將熱鬧的時段調整在一起,過後安心睡覺。

初九過後,在外地工作、學習的人們要陸續回到崗位上,縣城居民也漸漸安心進入日常生活。但傳統的年還沒有過完,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閩南稱為「過小年」。

訪談得到的信息:「以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各姓祠堂都會張燈結綵,由新婚或添了男丁的家庭負責在祖祠內點燈。」平和縣城裡已經很少見這樣的做法,反而可以見到比除夕夜豐富得多的娛樂活動。家家戶戶門口高懸紅燈籠,縣城有舞龍、舞獅、龍藝等活動。舞龍、舞獅與常見的龍獅隊沒有多大差別,這里不贅言。龍獅隊伍會進到巷子里每家每戶門前表演,每到一戶,民眾都放鞭炮迎接,並給龍獅隊的小夥子「紅包」。

龍藝是平和縣縣城特有的民間娛樂項目,費用一般都由縣里經濟情況較好的鄉、鎮負擔。「龍」的每一節用木版搭出底座和頂棚,底座上面放有竹椅,可供人坐;底座兩邊有木棍支出,用來扛在肩上;棚子上披著塑料薄膜。整條「龍身」都用塑料花、綵帶、彩燈加以裝飾。每一節有一個四、五歲小孩打扮成古代才子佳人的模樣端坐其中,他們手執小傘,濃妝淡抹。到了元宵夜七點多鍾,小夥子扛著龍藝在縣城的主要街道游歷,龍身上彩燈閃爍,孩子們裝扮精緻,每到一處,總有萬人空巷的景觀。在元宵夜的綿綿細雨中,馬路邊樹上的彩燈,龍身上的花燈,臨街的住戶燃放的煙花爆竹,五彩繽紛,龍藝將春節活動推向高潮。

近幾年,縣政府組織縣內的各企事業單位在各主要街道上擺攤設棚,舉行元宵燈謎活動。男女老少晚飯後結伴而出,從這個攤點逛到那個攤位,猜完謎再做游戲,邊看煙花邊聊天;而每個單位都會准備一些牙膏、洗發水、香皂、文具等獎品,送給優勝者。居民從前一陣的美食與忙亂中活動起來,到街上看人看景,收拾心緒,准備投入新一年的生活和工作。

正月廿日俗稱「天穿 」。「傳說女媧煉石補天就在這一天。民間吃甜餜、咸飯 來『補穿』。婦女們打扮一番,到田間地頭『走穿』,實際是踏青去了。」傳統春節活動也在今天正式結束,新一年的生活到來。

一個獨立的文化區域具有自身的物質和文化特點,但是它同時也是處於范圍更廣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中,仍然具有整個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徵。閩南地區作為一個文化區域,由於地域條件的影響,該地區長久以來形成的生活方式具有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特點。這些差別也明顯地反映在節日當中,具體表現為如上所述的節日活動安排,各種民間習俗和禁忌等;然而,在對待生活的基本態度上,閩南地區同樣體現出中華民族共同的特徵。比如,從上文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春節節日過程的後半段,有祭祀神佛、祭拜祖宗,家庭團圓、家庭教育,串門拜年,娛樂休閑等活動,這些活動以及其中包含的種種習俗和禁忌,體現出中華民族共有的期冀未來、趨吉避害、勤勞行善、家族團結等社會心理特點。但是,從上文的描述也不難看出,春節的整個過程面臨著變化,傳統節日的許多構成因素正在消解,並且從不同側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二、節日文化與文化變遷

人類學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方的人生物性差別不大,但文化卻相距甚遠。顯然,文化一直是處於一種恆常的變遷之中,變遷是所有的文化和社會制度中的一種永存的現象,文化變遷研究成為人們關心的一個主要課題。在社會物質各方面劇烈變化的今天,以往較少受到現代文明沖擊的地區及傳統文化,也進入了較為劇烈的變遷過程中。

1、文化變遷及其原因

對於文化變遷及其變遷原因,人類學、社會學的不同學派有不同的解釋,但他們大多同意,變遷既可能來自文化內部的發現、發明和長時期的變異,也可能來自外部的接觸、傳播和涵化。其中,美國社會學家威廉•費爾丁•奧格本認為大多數社會變革都是由物質文化的變革,特別是科學技術的變革引發的;一旦物質文化發生變革,非物質文化的制度文化即價值觀、規范和意義、社會結構等也發生變化。而克萊德.M.伍茲則認為,變遷一般是由社會文化環境或自然環境的改變引起的,這里的社會文化環境指人、文化和社會;而自然環境指的是某一特定的生態環境,包括天然的和人造的兩種。當環境的改變有利於新的思想模式和行為模式時,社會文化變遷的先決條件就具備了。文化是一個整體,文化系統中某一部分的變遷,通常會引起其他部分相應的變遷。物質的變化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要求,會導致傳統文化日益捲入現代世界,並與傳統的社會、經濟和民間信仰日益疏遠。

閩南地區天然的自然環境變化不大,但是社會環境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本文認為,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是引起文化變遷的主要因素。具體而言,在閩南地區的春節過程中,作為生活基礎的自然環境和物產沒有太大變化,人們繼承了傳統觀念和節日習俗的整體框架,比如節日活動的時間安排和節日食物的組成,大部分生活觀念仍然能夠適應閩南地區物質環境的要求。另外,從文化認同的角度出發,人們不願意過大地破壞本地區長期習慣的生活方式,使自己都無法辨認,所以具有地方特色的禁忌和民間信仰也延續下來,至今仍在發揮作用。但是,在節日習俗的操作層面,一些不適應現代經濟方式和物質生產的習慣被人們放棄,比如「尾牙」的習俗、節日食物准備的安排等。由於與現代的時間安排沖突較大,傳統活動中一些比較嚴格、繁鎖的程序被人們減省或改裝,以適應逐漸加快的生活節奏和隨之普遍的速效心態,例如清晨「進頭香」和初九凌晨放鞭炮的習慣。現代因素並非完全取代傳統習慣,人們根據自身的社會生活需要對它們進行選擇,有時調整傳統行為習慣以適應現代生活,有時將現代技術增添到傳統操作中,文化便在這樣的互動中變化著。在這個變遷進程里,個人從傳統的生活方式進入更復雜,技術上更加先進,變化更加急速的生活方式。

但文化變遷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有關變遷的內容、方式取決於各種不同的情況,很難用某種理論簡單概括。因此,關於文化變遷的原因,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社會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傳統文化需要從其內部進行調整以適應物質技術環境的變化,需要與現代社會經濟、政治等各項社會制度的變化相協調。從這個意義上說,春節作為傳統社會精神層面的一部分,無法逃避變遷浪潮的沖刷。另外,隨著人口流動、現代交通的發展、大眾傳媒的交流傳播,各種現代社會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與傳統文化接觸,進而發生互相取代、增添和同化。現代生活和傳統文化處於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中。

2、文化變遷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節日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同時也體現出社會文化的特點。不論是一個地區的生活秩序,還是人們的行為特徵和社會心理,都可以在節日中表現出來。可以說,節日作為文化的載體,具有獨特的內在結構、文化特徵和社會功能,同時,也是人們生活方式。春節這個傳統節日就正經歷著「正在進行時」的變遷,新舊文化的共時存在對比,使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變遷的動態過程和不同文化因素在變遷中的時間規律性。

傳統的農業生產以「年」為周期,春節正是我國傳統農業社會的節日,在時間上處於承先啟後的農閑階段,人們在這個時段進行休息、消費和祭祀等活動。春節起到了調整生產生活、表達感情的作用。在傳統春節的節日過程中,人們主要以家庭和家族為單位,安排物質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及節日文化活動,家庭的休息、教育、娛樂功能得到更明顯的發揮。此外,傳統節日習俗中還包含著一系列傳承文化的活動和儀式,比如上文所描述的節日准備階段進行的祭祖、拜神、城鄉交流、集體勞動等活動,使得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如重視親情、尊重勞動等),在帶有儀式性的節日活動中得到肯定和繼承,並在這個傳承的過程里將社會成員納入傳統文化之中。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現代化對傳統節日的沖擊,傳統節日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著改變,並且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這在調查地點表現得十分明顯。首先,以往家族交流的機會被現代大眾傳媒取代,在此過程中所進行的傳統文化教育也隨之減少;其次,隨著現代學校教育的普及,傳統觀念對社會成員的影響逐漸淡薄,人們對文化傳承的意識和行為也逐漸減弱;以上種種觀念的變化反映在實際行動中,便是節日習俗中傳統部分的日漸式微。觀念與實際行為的相互作用使得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比如重視家庭結構和秩序、向上進取的精神和為目標付出的決心等等,在循環中漸漸喪失。當然,本文在強調引起節日文化變遷的外部刺激(如: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現代交通發展,大眾傳媒普及,標准化教育普及等)的同時,也承認文化內部的發展導致變遷,以及文化變遷的內部整合與調適機制運行的過程。

然而,傳統休閑方式、生活方式的衰微和傳統文化的變遷,並不必然意味著人們對現代生活的適應。而是意味著,要麼先前存在的模式必須改變,要麼人們必須採納受到現代化影響較早的社區人群用較長時間所形成的新的生活模式。比如,調查地居民對同處於閩南文化區域內的廈門、漳州等市區居民生活方式的模仿,特別是在春節期間的節日活動安排模式,以及表達感情和信仰的方式。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實際相伴而生的還有社會成員對文化生活空缺的不適應,以及在新的文化生活方式還未建立起來時,人們對休閑、消費方式的盲目選擇。比如春節期間縣城居民之間互動交流的形式明顯減少,人們不再熱衷於家庭交流和各種文體活動。而近三、四年來,春節期間大人們賭「六合彩」、小孩到網吧玩電腦游戲的現象不斷增多,這不能不讓我們重新思考傳統節日的社會功能,以及傳統文化變遷過程中產生的社會心理缺失。從節日文化的變遷反映出來的生活方式變遷讓我們意識到,由於舊有文化正在瓦解,新的更適應於地區和人群的文化尚未確立下來,這種文化上的斷層無法滿足社會、居民在現代社會的需要,尋求可行的替換制度顯得越來越必要。

傳統文化可能成為現代化的阻力,也可能成為現代化的動力,關鍵在於社會成員對待兩者的態度。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傳統文化引發的社會認同感以及對整個社會的凝聚作用,也即文化的內核部分,長期以來為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提供動力,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同樣需要引導以使其發揮功用。當社會處於轉型時期,需要重新解釋和轉換人們的生活方式,以適應物質、制度和文化的發展。認識社會中經濟基礎、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態的變遷,科學地引導人們的生活方式,使整個社會系統平衡發展,這正是研究者面對文化變遷時需要反復思考的。

9、中國各地春節習俗大搜集

中國各地春節習俗大搜集

春節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最開心的節日,每個地方也有不同的習俗。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中國各地春節習俗大搜集,希望大家喜歡!

潮汕地區的過年習俗

除夕

農歷年的最末一天稱歲除,這天晚上稱除夕,潮汕習俗謂之過年。

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具、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發,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剪發美容。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戶戶製作各式粿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趕回家團聚。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飯後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壓歲錢。是晚農家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徵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過年夜守歲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來臨,新年鍾聲敲響,家家戶戶鳴放鞭炮。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願。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於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著討點賞錢。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遊行表演。今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群結隊盡興游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吃團年飯

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後,除夕將至。於是,主婦們便忙著准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因此,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後,首先必須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然後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然後長幼依序跪拜,這充分表現出潮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祭畢,將祭祖用的飯菜重新熱過,設大桌於大廳,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

用過晚餐,家中主婦就忙著收拾飯桌,於是,一場大清掃活動便開始了。這一次清掃不用很講究,純粹是為了清潔衛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場,必須用松枝掇草掃刷。然後便生爐起火,開始准備明天祭神的供品--齋菜。齋菜的種類很多,有芋頭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棗子做的,有的則是用花生米、芋頭與番薯合起來做的。做齋菜的料都應該在下午時就准備完畢,讓其晾乾。炸齋菜時,等爐火生好的時候,放上一口鐵鍋,註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時,用這些料子拌以粉漿往鍋里一放,它就在油鍋里吱吱地冒氣泡。熟時,黃澄澄、香噴噴地格外誘人。這時,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會獻上新炸齋菜一盤,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讓你嘗嘗遐邇聞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壓歲錢

送壓歲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看。這俗稱為 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特別有趣的`是,小孩臨睡前,父母必將一張大面值鈔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後即將鈔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稱為拜正。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早飯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後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後才吃飯。

拜年的人,無論帶了多少禮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諧音大吉,帶多帶少都沒有關系,但是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老人會咧開沒牙的嘴笑;對有工作的人則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聽的人會覺得十分順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送他們這種祝語,他們會對你十分友善。落座後,主人會殷勤沏上聞名遐邇的潮汕工夫茶待客。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後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有好詣詼諧者新正出門給人拜年,往往只在褲兜里裝上兩個大桔,一一拜年後,褲兜里依然是裝著兩個大桔不變。因此,民間有善詣者稱年初的拜年禮俗為換柑運動。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潮汕地區春節禁忌

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將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運好壞的兆示期,因此過年的時候禁忌特別多。言語方面,凡是破、壞、沒、 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也忌嬰兒啼哭,因為啼哭是沒頭彩,兆示疾病、凶禍。故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禍,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為方面,端杯、盤、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壞,不慎打壞時,在取水一俗已經徒有形式而已。禁掃地這一習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為春節期間燃放鞭炮,人來客往,地上紙屑、垃圾特別多,不打掃一下的確有礙大雅。因此,從講究衛生出發,不少年輕人也就對這些傳統禁忌習俗不怎麼講究了。

這一天債主不許上門討債,因為人們認為這一天討債對借貸雙方均不吉利。也忌從別人口袋裡掏東西,人們認為,正月初一的口袋讓人掏了,可能導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險。

忌死人,也忌辦喪事,因為這將給家裡帶來不祥。同時,忌該天理發,因為人們在這一,天總喜歡把理發同辦喪事聯系起來。這一天甚至忌殺生,殺生被認為會導致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的發生,但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東西圖個新鮮,為了口腹之快,也就沒什麼顧忌了。

飲食方面,這一天嚴禁吃葯。否則,被認為會導致一年從頭到底病疾纏身,吃葯不斷。初一早飯忌吃葷,有幾種說法:一種是這一頓吃齋,其功用等於一年;另一種是暗喻指勤儉治家,不可鋪張浪費。

西江水上人家春節風俗

在粵西北的西江肇慶段小三峽水面上,至今還生活著一些以船為家的水上人家。這些漁民有些是世世代代在船上生活,他們大多在船上做飯,大多依然燒木柴。漁民們還喜歡在江岸邊空地上種上番薯、油菜、蔥、蒜苗等,補貼生活。

過春節了,漁民們在住處貼上了吉祥祝福的紅幅,他們喜歡在船頭貼上一帆風順,在船艙上貼萬事順意和老少平安,還有獨特的金錢剪紙圖案的紅錢,此外還要在船頭放鞭炮、祭祖先,在岸上祭神,保佑自己平安幸福。祭品主要是腐竹(福祿)、芹菜(勤勞)、大蔥(聰明)、生菜(生財)、桔子(吉祥)、蘋果(平安)和馬蹄、慈菇(皆寓生育)等等。

湛江的春節

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春節是民間最隆重、內容最豐富的傳統節日,但湛江的春節也有本地的特色。農村春節,一般從准備到結束約一個月時間,農歷十二月中旬開始作準備,內容包括整修房子、購置傢具、添換新衣裳、采辦各類年貨等。年貨有蔗糖、糯米、年畫、對聯、糖果、餅干、炮竹之類,一年所掙之錢大部分用於春節。

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熱鬧的場面是宰豬、捉塘魚、趕年晚圩,男女老少齊出動。傍晚家家戶戶貼年紅,既有新年畫,也有傳統的門神,對聯大多與福財之類有關,軍烈屬則在大門貼上由民政部門發的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的對聯,廚房、豬、雞欄則貼足食、六畜興旺等橫批。團圓飯後則是分壓歲錢。12時正,家家戶戶鞭炮齊鳴,送舊迎新。

大年初一,農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殺生、忌倒水、忌掃地,部分農村尚習慣吃齋。年初二開始走親串友,你來我去。此期間大部分村莊和鄉鎮均有舞獅、游神、飄色遊行、做大戲、武術表演、球賽等,各種民間活動應有盡有,一直延續半個多月。

;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