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有哪些新變化
1、春節習俗變化有哪些?
一變:從「三斤餜子一斤糖」到「堅果海鮮大禮包」。
年禮是春節必備品。「拜年都要帶上年禮。」家住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68歲的張大媽回憶說,20世紀八九十年代,基本上都是「三斤餜子一斤糖」,「那時大家生活都不寬裕,帶上這些年禮表達一種祝福。」
在49歲的張大哥印象中,年禮的標配是「兩條香煙一箱酒」。「後來大家生活越來越好了,一般是到煙酒店搬上酒和香煙去送年禮,既方便,也有面子。」
張大哥說,親戚上門拜年,一般會拿上瓜子、花生、芝麻糖招待,「氣氛比較寬松,大家閑聊,不拘泥於一些舊儀式了。」
現在帶什麼年禮呢?春節前夕,記者在南京火車站看到,許多南來北往的人拎著的精緻盒子上標著的是各種堅果、牛奶、鹽水鴨、海鮮大禮包……家住連雲港正在候車的李同學說:「現在過年大家都不是為了飽餐一頓大魚大肉了,而是吃得要更精緻、更健康了。」
「以前的日子都過得緊吧,年禮重油重糖,現在不一樣了,大家都富裕了,吃什麼都講究了。」張大媽笑著說,「都希望身體好好的,多享受現在的好日子,送啥都不如送健康。」
二變:從「打牌喝酒放鞭炮」到「喝茶唱歌看演出」。
春節的娛樂方式也在發生變化。張大媽告訴記者,以前娛樂方式少,打牌喝酒放鞭炮最常見。「幾家一湊就是打牌,本來是娛樂,有些人為了找『刺激』就賭上了,高興的年就鬧出了矛盾。」
記者在江蘇淮安、鹽城等地采訪看到,今年春節期間打牌的明顯少了。淮安市紀委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春節期間倡導文明過節,嚴禁賭博,風氣明顯好轉。
放鞭炮也很普遍。從大年三十晚上一直放到第二天凌晨,零點時分更是鞭炮聲此起彼伏。「剛把孩子哄睡,就給鞭炮聲吵醒了,很無奈。」淮安市綠地世紀城小區居民吳先生說。
今年春節期間,淮安市在部分地區禁放煙花爆竹。「明顯清靜了很多,偶爾有鞭炮聲,也不會影響休息了。」吳先生說。
「原來春節期間酒風很盛,東家喝完了西家喝,還經常鬧酒,不喝高感覺沒盡興。」吳先生說,「這個風氣近些年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家都開始慢慢改喝茶了,團聚聊天的氛圍清新多了。」
淮安市淮安區的陳小姐說,她和她身邊的小姐妹過年期間,也經常聚會喝茶,或者一起到KTV去唱歌,「幾個人包一個包廂,叫點小碟、飲料,唱一個下午,很開心的。」
還有一些家庭選擇在春節期間看演出。「平常大家都很忙,難得團聚在一起。」南京市江寧區的楊先生今年將家人接到南京一起過年,「春節期間請家人一起看看演出,過一個高雅的年。」
三變:從傳統「家團圓」到「親朋好友聚會」。
春節是團圓的節日,每一年春節,都是一場人口大遷徙。據騰訊發布的大數據報告,春節期間,一線城市人口大量減少,而縣城卻迎來了很大的交通流量。記者在江蘇一些鄉村看到,村道上小車排起了長隊,出現了以前城裡才有的堵車現象。
記者采訪發現,春節這一傳統的團圓節日,其內容正在發生變化,逐漸由傳統的「家團圓」向「親朋好友聚會」轉變。
年夜飯是春節的重頭戲。「以前年夜飯要准備好久,忙的夠嗆。」張大媽說,「團圓飯不一定在家吃了,過年就到飯店去吃,省事又省心。」據了解,在酒店吃年夜飯的現象已經很普遍了,一些酒店推出的年夜飯在幾個月前就全部訂完。
過年也不再局限於家庭團聚,而是擴大到家人、親戚、同學、戰友等親朋好友的聚會。「難得大家都回來過年,同學們就一起聚聚。」在上海工作的劉先生回到鹽城老家,不少時間都「安排」和初中、高中同學聚會,「敘敘舊,聊一聊上學時的糗事,感覺時間真的過得好快啊。」
還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外出過年。南京的王小姐在春節期間帶著家人去泰國旅遊,「現在過年方式的選擇越來越多,在哪兒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和親朋好友在一起。」
富足、文明、現代……春節習俗就像一個管窺時代的窗口,從它的更迭中,我們能感受到的是社會的變遷。
2、新年新氣象!如今人們過年的方式和年俗發生了什麼變化?
新年新氣象!新年越來越近,年味越來越濃!團圓年是我們每個人都期盼的,如今人們過年的方式和年俗發生了什麼變化?關於這個話題,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一、現在人們都會通過網路拜年。
記得我小的時候,每到過年,大年初一的時候,我和小夥伴們就會在村子裡挨家挨戶的去拜年,叔叔嬸嬸都會給我們塞糖果,我們的口袋裡都是滿滿的,心裡別提多開心了。正月里,爸爸媽媽會帶著我們去姥姥姥爺、姑姑、阿姨家拜年,親朋好友會給小孩子塞紅包,雖然錢數不多,但是我們非常開心。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會在網路上拜年,雖然比較方便,但是由於沒有見面,感覺和以前氛圍是不同的。現在長輩給晚輩發紅包,也會用手機發給小孩子,孩子們手裡拿不到錢,都是父母幫著把錢存起來。
二、過年並不執著於買新衣服了。
小的時候,非常盼望過年,過年的時候,爸爸媽媽會給我們買新衣服,穿新衣戴新帽,要多開心,有多開心,現在平時小孩子們新衣服就不斷,因此過年了,對衣服就沒有那麼渴望了。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小孩子不僅衣服隨時都有新的,而且平時也會擁有的玩具零食。
三、為了保護環境,人們放煙花也少多了。
小時候過年爸爸媽媽會給我們買上一把小煙花,讓我們自己去放,那時候不知道什麼是危險,現在想想真的有點害怕。現在人們的思想意識提高了,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人們放煙花越來越少了。
關於“新年新氣象!如今人們過年的方式和年俗發生了什麼變化?”這個話題,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各位有何想法?歡迎到評論區積極留言。
3、春節的變化是什麼?
春節的變化:
1、小的時候還家裡面自己弄豆腐、用磨沖粑粑,貼春聯、每家都緊鑼密鼓的籌備過年,年味很濃,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這些不見了,全都是花錢買。
2、跨年的夜裡要起床「殺雞封門」,封了門之後不能隨便開,需要過完年才能開,家裡面的地面垃圾也不能掃,所以過完年家裡大多成了「垃圾場」,開門要挑日子,掃地面垃圾要挑日子,倒垃圾的地方也要挑一下,現在也沒有了,看著家裡面很臟就掃了,沒有注重太多習俗了。
3、每年只能到過年的時候才能穿到新衣服,可能是因為那時很窮,現在衣服想買就隨時買了,反正平時吃不到的在過年都能吃到,老人家開玩笑說真的因為那時很窮,但是年味很濃,現在沒有了。
民間習俗:
春節更是民眾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煙花滿天,辭舊歲、迎新年等各種慶賀新春活動達於高潮。年初一早上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
元日以後,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
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因此,集祈年、慶賀、娛樂為一體的盛典春節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佳節。
4、2021年大過年有什麼趨勢?過年需要准備什麼?
隨著春節的臨近,人們也在期盼中,開始為一年一度的傳統農歷新年——春節做准備。而自從2019年底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以來,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多多少少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和改變。在2021年年初,年關將近的同時,疫情又在很多地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反復,讓人們在期盼過年的同時,又多了一份焦慮和不安。而各個地區也紛紛呼籲人們今年春節能夠減少外出走動,盡量在當地過年不要返鄉,這也是為了疫情而無奈做出的應對方式。
2021年1月19日,網路上也公布了新的一年出現的十大過年新趨勢,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
“快遞式年貨”、“凡爾賽式年貨”、“躺平式家務”現在的網購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購物方式,而在疫情的影響下,網購也讓人們因為足不出戶而減少了一些外出的機會、降低了一些病毒傳播的概率;在年關將近的時候,很多人置辦年貨的方式也從熱鬧的商場、超市等實體店,轉移到了網上購物,一方面方面了人們采購置辦年貨,另一方面也減少了人員聚集的機會。同時,在年前常見的大掃除環節,也開始有更多的年輕人選擇了一些高科技智能家居清潔電器,來讓自己即便是躺平在家中,也能一定程度上完成家裡的清潔衛生工作。
在高科技的影響下,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養寵物的人們可以有很多託管機構可以選擇,當自己不在家中的時候,能夠將寵物放在託管機構進行代養;過年期間少不了走親訪友,年輕人也逐漸學會了用各種玩具、零食來和親戚家的孩子更融洽的相處;在面對減肥的時候,人們也可以選擇各種標有“低脂肪”、“0卡路里”等零食盡情享用。
由於疫情當前,春節大量的人員流動很可能會引發大規模的疫情傳播,因此,在新的一年裡,更多人學會了使用網路來和親朋好友拜年,即便是不在一個地方,大家也能夠其樂融融,共同分享過年的喜悅。
5、2022春節放假調休安排來了,具體有何新變化?
2022年春節放假調休沒有年三十,連上一周才會休假7天。各地更加提倡就地過年,假期期間春運人次大幅度增長,農歷新年恰逢北京冬奧冰雪盛會。
一、沒有年三十,除夕放假到正月初六,放假前連續工作7天。2022年春節沒有年三十,人們需要工作到臘月二十八,然後連休7天,才為春節假期。因為2022年臘月是朔望月中的小月,平均為29.5天,小月為29天。相比於2021年春節假期前需要連續工作6天,2022年春節假期之前需要連續工作7天才會休假。
2022年西安、天津、河南、廣東和北京等地,疫情相比於2021年春節期間防控形勢更為嚴峻,更多地區春節提倡就地過年。因此准備春節放假調休的人們,需要提前關注春運情況以及所在地區和返鄉地區的疫情防控政策變化,根據需要合理選擇出行計劃。
2022年春節放假調休的出行人次相比於2021年預計有較大幅度增長,超過2020年春節放假調休出行人次的可能性比較大。2022年春節假期期間,各地火車、民航和長途客運在運輸旅客、疫情防控兩方面雙向承壓,各方面保障措施更為周密完善。
四、恰逢北京冬奧會,民眾可以參與更多冰雪活動。2022年春節放假調休適逢北京冬奧會開幕,觀眾可以合理安排假期時間,觀看奧運比賽。農歷春節恰逢冬奧盛會,不少地區在春節放假調休期間,會舉辦很多與冬奧運動相關的冰雪活動,比如滑雪、滑冰和雪地運動等,豐富人們假期文化生活。
2022年春節放假需要連上7天才能休假,而且沒有年三十。此外各地疫情嚴峻,提倡就地過年,春運壓力更大。春節假期適逢北京冬奧,民眾冰雪文化生活更為豐富。
6、現在的春節跟以前的春節有什麼不同?
首先我個人認為,現在的年跟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的年味十足,現在看一看各地,年的味道少了,都沒有多大的意思了。我覺得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吧!
1、首先我們要說的是這個吃的方面,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過去對於多數家庭來說,平時吃得都相對簡單,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會買很多的菜和肉備著,特別是魚,家家戶戶都會去買,因為魚有「年年有餘」的寓意在裡面,很多地方的人不論生活條件如何,都會想盡方法也要在過年的時候吃上條魚。所以過去,人們對過年的吃還是很期待的。而現在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物資已經大大地豐富了,人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超市裡買到幾乎所有以前在過年才吃的東西。基本現在平時吃的和過年也沒多大的區別了。
2、其次我們就要說一說這個穿了,過去對於多數家庭來說,過年裡能穿上新衣也是件很讓人高興的事,可見穿新衣也是過去過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在至少一些大城市裡,已經很少再有過年穿新衣的習俗了。這都是因為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穿新衣已經不再是一個讓人盼望的事了。因為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的買新衣服,每天都可以穿新衣服,所以在過年的時候才穿新衣服這個習俗也沒了。
3、最後來說一下小朋友們拿「壓歲錢」的事情。現在的小孩依然在為能拿到壓歲錢而興奮,但這里的心態是否一樣,我覺得值得思考。記得我小時拿壓歲錢時,感覺這一天我成了一個富翁,一個大大的富翁,雖然收到的紅包里有時可能只有幾角錢,但依然讓我感到滿足。而現在,很多小孩除了期望拿到壓歲錢外,更期望著拿到更多的壓歲錢。他們還會攀比,誰家孩子收了多少的壓歲錢,那個叔叔比那個姑好,給的多啊啥的。讓這個童真的味道變了。
總結就是,過去的過年,我能感受到的是歡樂,是從心底里的歡樂,開心,而現在覺得這個過年和平時沒什麼兩樣,最多就是家裡人都回來了,大家一起吃吃喝喝的。
正因為這樣,我才覺得現在跟過去的年比,已經變了,變得不一樣了。
7、外媒關注中國春節新變化,主要有一些什麼新變化?
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經濟大國、國土面積大國、政治大國、文化大國,是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也是擁有5000年文化的文明古國。中國力量不容小覷,中國成功不可復制,中國未來十分明朗。外媒時刻關注我國,特別是春節,那麼外媒眼中的春節是什麼樣的呢?
一、外媒眼中的春節
外媒及外國友人對中國的生肖十分不解,甚至讓許多朋友糾結不已,他們無法理解生肖的意義,也體會不到這種傳統文化。
外媒曾感嘆中國春運規模龐大,全球最大人口“遷徙”成為一年一度的奇觀。春運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也讓人們了解到春節對中華兒女的重要性。
二、過春節,少不了什麼
當然是少不了拜年祝福,少不了走親訪友,少不了貼春聯,放鞭炮……春節,我們可以盡情享樂,我們可以幸福過年,我們還可以沉浸在中華傳統文化里。
三、近年來春節有哪些變化
近年來,春節越來越重要,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它就像孔子的精神那樣一直影響著世界的發展,影響著世界的變化。
春節假期旅遊成為眾多民眾的首選,在國內旅遊市場,觀影觀展、休閑旅遊、自駕旅遊、民俗生活體驗等成為消費者越來越喜歡的活動之一。春節帶動了國內和周邊國家的旅遊經濟,而且有越來越明顯的增長。
年夜飯火爆,外賣深受喜愛。春節期間,各大外賣平台和商家積極創新外賣服務方式、方法,推出各種優質服務,引來瘋狂消費。這不僅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現,也是互聯網、物聯網為日常生活帶來的便利與改變。
四、我們應該如何學習並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我們應該尊重我們的傳統節日,尊敬我們的華夏祖先。學習中華傳統文化,試著去理解其中的含義,向身邊的人宣傳積極的作用,不斷地將它發揚光大,只有這樣,我們才真正地實現人生價值。
8、你認為今天的春節習俗發生了哪些變化,產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從慶祝形式上來說就有很大變化,形式更為多元。 也許我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嚴格按照程序做一些像是送灶神,祭拜祖先等等之類的活動,而是更多地關注人本身的心理或者氣氛。簡單來說就是人們更關注家庭團聚的和睦氣氛,而少了很多傳說神話色彩,多了「人文主義」色彩,人們也更多地關注怎樣更加舒心地過。所以選擇春節期間外出旅遊已經很常見了。年夜飯也不再單調,更多的人選擇出去吃。
產生變化的原因:出現這些不好的現象有其必然的社會因素,畢竟經濟發展快是人們的錢包鼓起來時這一現象的誘因。但是我們應該相信經過一段時間它會回到其原始軌道上來,因為這是大家都期盼的。當然不能把所有的變化都理解成糟粕,變化終歸由其社會歷史發展所左右,這就是歷史演進。
(8)今年春節有哪些新變化擴展資料:
春節作為我國民眾心目中最重要的傳統佳節,隨著改革開放使得社會生活生的翻天覆地變化而與時俱進,這正是我們中華文化包容性的見證。只希望我們每個人能理性看待變化,接受變化,理解挖掘節日民俗的真正內涵和寓意,才能知道該怎麼過節,而不僅僅是把目光停留在形式上。或者是更多關注本意之外的東西,這樣便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只有緊緊圍繞和諧與團圓的主題,用更加寬容的態度對待變化,用更加平靜的心態接受變化,我們才能過好每一個節日。
9、小學春節四年級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春節四年級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春節四年級作文 篇1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每逢春節來臨,此時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此時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然後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完美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此時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期望。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然後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
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然後恭祝來年大吉大利。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然後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然後全家人要圍坐在一齊包餃子過年。
小學春節四年級作文 篇2今年春節期間,在大陽泉古村,我近距離感受了濃郁的傳統節日氣氛,見識了人們慶祝春節、元宵節的很多民間活動,媽媽告訴我這些都是民間民俗,是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
新時代的古村大陽泉,迎來了新變化、新氣象,今年的春節、元宵節,告別了往年的沉寂,村裡的幹部帶領大家鬧起了紅火,年前早早地開始掛燈籠、裝飾古街,到了晚上,大紅的燈籠整整亮了一條街,別提年味兒有多足了!
元宵節,我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逛古街,欣賞了熱鬧的「扭秧歌」、「跑旱船」,還有特別有趣的「跑驢」,這些傳統文化活動都是我第一次見,真是大開了眼界!大人們個個都是滿臉洋溢著笑容,現場充滿了濃濃的喜慶。告訴大家,我的姥爺還客串了「扭秧歌」里各種角色,看著他惟妙惟肖的表演、逼真的形象,開心的樣子,真是有趣!
還有最熱鬧的「九曲黃河陣」,據說是人們用來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幸福的一種活動,是我們山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陣」彎彎曲曲的像九曲黃河一般,我們一家人在裡面足足繞了十幾分鍾呢,不過很有趣,也很有意義!
我知道,除了春節、元宵節,我們還有很多傳統節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作為祖國的未來,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的責任,今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傳統文化!
小學春節四年級作文 篇3大家都知道過春節是一件高興的事情,接下來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春節。
因為今年爺爺奶奶不回老家過年,所以,在臘月二十八的下午回老家貼春聯。
爸爸開車行了兩個多小時,我們回到了老家,老家雖然條件不好,但空氣清新,老鄉們非常熱情,我們家大門前聚集了很多人,有說有笑,對我們噓寒問暖,讓我們感受到了親人的熱情與親情。
吃完午飯,我們該貼門神和對聯了。用什麼貼呢?家裡也找不到膠水,想起來了,用漿糊,聽說那個東西粘得特別緊,哪怕是剛挨一下嘴就會被粘住。老家人春節貼對聯都用它。
媽媽先用水和面弄在一起和成糊糊,放在電磁爐上,用勺子不停地攪動,因為火力太大,很快鍋底的就糊了,但也不妨使用。
漿糊做好了,表姑和姑父也來幫忙了,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先把舊的春聯給揭了,把新的貼上去,我們把院內的`門都貼好了,重頭戲就是大門,因為大門很高,姑父得爬到桌子上,站得好高呀!爸爸在地上給姑父遞上漿糊、斗豐、橫批、門神畫、對聯等,15分鍾過去了,大門變得年味十足,喜氣洋洋!好漂亮啊!
對聯貼完了,爸爸去買來炮,姑父膽子最大,聽說他是放炮高手,只見他拿著一支大炮,熟練地用煙點著,往空中一甩,只見那炮在空中開花,響聲震耳欲聾,好像大地都顫動起來了,霎時,碎片像雪花般的飄落下來……
啊!老家的春節就是這樣有趣、快樂。
小學春節四年級作文 篇4「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選自王安石的《元日》。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我們最開心的日子。
我最喜歡的就是貼對聯了,大年三十一大早,我就被一陣鞭炮聲驚醒了,洗漱後,就去貼對聯。爸爸搬了一張椅子,站在上面,拿了橫批,擺在門上,問我和媽媽:「擺正了沒有?」「向左一點!」「現在可以了嗎?」「向上一點!」「好了!」然後我又將透明膠帶和剪刀遞給爸爸,爸爸剪下一些大約六公分的膠帶,把它貼上去了。接著,我和爸爸齊心協力,把上聯和下聯也貼上去了,媽媽還給我拍了照。
貼完對聯,我們一家人就開始忙著准備團年飯,奶奶包餃子、媽媽燉雞、爸爸煲湯……大夥忙得熱火朝天。團年飯很豐富,有雞、鴨、魚等許多好吃的菜,還有我喜歡的餃子。飯後,我們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等待新年的到來,一家人團團圓圓真開心!
大年初一,媽媽一早就把我和妹妹叫醒,並為我們穿上新衣服,妹妹的新衣服紅彤彤的,就像一個「行走的利事封」,我的新衣服則黑黑的,酷極了!媽媽說:「大年初一,去順峰山走走轉個大運,希望新一年大家順順利利!」於是,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出發了。順峰山風景十分美麗,到處掛著火紅的大燈籠,充滿著新年的氣氛。下午,我們走親訪友,去親戚家拜年,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給我紅包,真是盆滿缽滿啦!
春節真是一年中最開心的日子!
小學春節四年級作文 篇5「鑼鼓喧天辭舊歲,爆竹聲中一歲除。」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春節,農歷正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有許多歡聲笑語,有許多甜言蜜語,還有很多五彩斑斕的煙花……
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很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家都忙裡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比,我想應該是歡樂占的比例更多吧。
正月初一,我們所有的人都要出去,拿著禮物,帶上祝福,把最真摯的祝福送給我們最親的人,再把最美好的禮物獻上,收到禮物的人,在新年期間一定會很幸運。當然,在今天,最開心的也莫過於我們小孩子啦,因為,在今天,小孩們都會收到許多的壓歲錢,可以用來買許多好東西,每年大人們都會送給小孩子們一些壓歲錢,因為這是個傳統的風俗。
多數的店鋪大約都在正月初六開張,在初六的時候,每家店鋪都會燃放大量爆竹,以示在新的一年裡會更加興旺。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在今天,所有的人家都會點燃起美麗的花燈,花燈的色彩鮮艷,種類繁多,在今天,除了有美麗的花燈以外,還要吃味道鮮美的湯圓,為什麼要吃湯圓呢?因為湯圓代表在新的一年裡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在歡樂祥和的春節里,我們度過了一年裡最快樂的時光,春節結束了,我們又要回到以往的生活里了……
小學春節四年級作文 篇6春節踏著農歷12月24日零時的鍾聲,走入桂林的城鄉。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春節來臨。這天的爆竹聲,然後帶著人們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願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為全家降福免災。祭灶的儀式多由家裡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灶頭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說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後,再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這是桂林「過小年」的古俗,此刻即便是鳴放鞭炮,也僅是古俗遺存的儀式罷了。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乾乾凈凈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完美的願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然後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餚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徵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這喜炮聲不絕於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著,就是要去休息,然後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是因為火給人類帶來了禮貌、帶來了溫暖吧。愛火就如同熱愛自我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小學春節四年級作文 篇7隔幾天,下一場雪,隔幾天,下一場雪。伴隨著這樣的天氣,春節的腳步便向我們慢慢走近。
新的一年,就要有新的氣象才好,門上也應該再貼上新對聯啦!瞧,媽媽剛買來的這幅對聯夠漂亮了吧?它們的四周,有嵌著立體的金條,金條上面還囊著五顏六色的小「水晶」呢!「福」字的兩邊,還有兩只活蹦亂跳的小兔子。
客廳中,那條平時顯得華麗無比的木質樓梯,在這非同平凡的節日中,卻是那麼「陰沉」。咦,對了,商店裡那迷你型的中國結在樓梯的扶桿上繫上一排會很好看吧!迷你的中國結買來後,我將它們一一系在欄桿上。遠遠望去,一派紅色,好似一條正在往上攀登的長龍。
「三——二——一——」當春節聯歡晚會支持人倒數新年鍾聲後,外面此起彼伏的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爆竹聲。湛藍的天空中頓時像盛開了花朵,五彩繽紛,姿態各異,爭奇斗艷。我也不甘示弱,拿起早就准備好的爆竹,點燃導火線,捂緊耳朵,不一會兒,便聽我的爆竹「彭彭彭」直沖向天上。
大爆竹放完了,只剩我最愛的「熒光棒」啦!我有經驗,三五根一起點好看。點燃火後,它瞬間冒出五彩的火花我使勁畫著圈圈,一點不比大爆竹遜色。添加了更多的年味。
我還在這合家歡慶的夜晚,收到了帶著長輩們濃濃的期望和祝福的「大禮包」。枕著紅包如夢,在新的一年裡,我要更加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
小學春節四年級作文 篇8等呀等,盼呀盼,春節終於到來了!
一大早,我就被鞭炮的聲音給吵醒了。我趕緊起床,只見外面車水馬龍,張燈結綵,充滿了熱鬧的氣氛。
下午,全家人都在忙碌著。我閑著沒事,便跑到廚房,看媽媽包餃子。
時間過得可真的快啊!轉眼間,便到了晚上了,我們都在歡樂中度過。我們邊看春節聯歡晚會,邊吃著好吃的糖,水果等東西。
我們說說笑笑,笑笑說說,非常快就到了午夜時分。引人注目的煙花爆竹為黑漆漆的天空增添了不少美麗呢!看!煙花既像一朵朵在空中綻放的七彩花,又像一把把五彩繽紛的降落傘。
不一會兒,今天的主角『餃子』隆重登場了!
吃完餃子後,我便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拜年,這樣,紅包就被我輕而易舉的拿到手了。
午夜鍾聲響起,我已經在沉睡中度過……
10、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相比家鄉的春節習俗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這個變化有很多,比如貼對聯,換新裝等等。
春節有很多情況下都是要增加一些新的東西,看起來喜慶一點,符合人們對春節以及新的一年的一種期待。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新春賀歲活動圍繞祭祝祈年為中心,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祈求豐年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