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北漂遊子怎麼過春節

北漂遊子怎麼過春節

發布時間: 2022-11-20 00:29:05

1、怎麼過一個有意義 的春節

好運氣,吉利,亨通,趨福避禍,都不是靠乞求而來的,也不是靠蒙來的。一個正氣足的人,福利多,是可能性比較大的。一個正氣不足的人,禍端多,則是可能性比較大的。這就是我們文化的特點,因為地球繞著太陽轉,這個天文和歷法的事實,亘古不變,那麼從這個確定性的基礎出發,後面很多事,也是可以推知出確定性結果的。

我們的文化,是從天文和歷法這個亘古不變的確定性事實出發,用來指導人們的現實生活。其他文化,則不然,他們是從生活出發,去尋找確定性。那麼必然的,他們就要從無錨無緒的生活中,推導出來一個假設的神,來作為他們文化的錨定,所以他們的節日,都是和神有關,而不是和天地運動的節律相關聯。

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人對怪力亂神的東西毫無興趣,因為我們的第一步,就是站了確定性之上開始出發的。我們有天,不需要再自己給自己發明一堆擬人的神。只有天厭之人,喪失了天地這個確定性的人,才需要一個想像中的神把自己從無錨的紛亂中打撈出來。

過年,從文化層面上來說,是兩重意義。一方面是為了敬天事天,一方面是為了治人治事。這裡面,又有很多的民俗,比如放鞭炮,比如貼春聯,很久以前,還要點紅燈籠和紅蠟燭,全是大紅的顏色,紅色為陽,這都是為了升振天地陽氣用的。因為這時候,陽氣剛萌發,還很弱,人為的提振一下,就可以起到扶陽扶正的效果。

至於過年是為了趕跑年獸一說,那個是民間杜撰的民俗小故事,並不是過年的真正內涵所在。認真的說,只是一種無稽之談。

舊的一個周期結束了,如果過去的這個周期,生活不順利,那麼希望下一個周期,生活會變得更美好一些。如果上一個周期,生活的很順利,那麼希望下一個周期,生活可以變得更上一層樓。這才是中國人過年,最大的意義。它代表著希望和夢想。當然,更代表著家庭的和睦與圓滿。

2、春節一般是怎樣過的?

春節
春節(Spring Festival)中國民間最隆重傳統節日。在夏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新年」。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人文意義】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准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准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裡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像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鍾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游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春節的常見習俗】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除夕

農歷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是除舊布新。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關於除夕的由來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凶惡的怪獸叫夕,我們的祖先曾遭受這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它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發現,夕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裡,"夕"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於是以後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各個地方還不一樣:在雲南農村有這樣的傳說:年30時小孩子。大人。。不能睡覺的也就是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不同的是說為什麼不能睡覺呢?大人通常就和小孩子說:要是你睡著了第二年自己田地的地梗就會倒。。倒了就讓睡覺的人去修理吧!好像說大家一個也沒睡覺的話地梗就不會倒的!(雲南風俗)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系,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 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 ,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 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 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 「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余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但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於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笑話。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 「拜晚年」。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貼畫雞

朱仙鎮木板年畫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 上海舊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3、在外不能回家過年的北漂遊子,都是怎麼過春節的?

在外不能回家過年的北漂遊子,都是怎麼過春節的?我是北漂,只有11年春節沒回家。原因:自己混的不好。10年底決定去北京工作,身無分文,還負債累累。當時24歲,在魯西南應該都結婚了而我還堅持的不婚!我被我父母數落的特別難受,決定混好了再回家。混好了不結婚的腰板會更直!我一個朋友出點事,住院了。她也是獨自一人,沒有告訴家裡,我決定義務照顧她和她一起過的年。但是這個年真的過的很不是滋味。三十我倆吃的披薩,連春晚都沒看,就睡著了。初一也沒有地方去串門兒,我倆開車漫無目的的到處轉,轉累了就吃外婆家,吃完接著轉。轉累了看個電影就回家睡覺。就這樣晃晃盪盪的到初七八,我上班了,感覺日子頭好過點了。

過年需要的是團圓味兒,在外面吃的再好,過的再自在,到了這個節日口兒,內心深處不自然的就會思念家人,想和家人一起吃頓團圓飯,一起熱熱鬧鬧的呆幾天。所謂北漂兒,如果有家人跟著一起漂還好,沒有家人一起漂,真的日子口兒心裡不是滋味的。跟物質條件沒關系。其實,所有人過年都是盼望回家的,因為家在哪裡年就在那裡,有些遊子為了讓父母子女生活的更好,在外奮斗努力,堅守在事業上,這只會是短暫的,我們的美好生活時奮斗出來的,只要家人健康幸福,就滿足了。會簡單的過,應該跟平時沒什麼兩樣。一個人漂泊在外,最怕過的就是節日,尤其是春節這樣的一家團圓的節日,可能是猶豫工作特殊或其他原因,不能回家團聚。不過也習慣了。年三十的時候,什麼也不要想,吃點好的慰勞一下自己,然後對自己說聲,新年快樂,守歲,睡覺。

4、春節要怎麼過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而且各地自有各地不同的過法,舞龍打鼓、燈展廟會、舉國上下歡騰一片,喜氣祥和過大年。那麼,中國人應該怎麼過春節呢?
一、及時打掃房屋

打掃房屋來「除舊迎新」。因為中國人相信過年前,要把今年的霉運統統掃掉,以讓家裡能容納新年的好運氣,所以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打掃房子。
有的地方風俗是把簸箕和掃帚扔掉,這樣除舊迎新更徹底一些。
除了屋裡干凈,保持自己形象清新也是很喜慶的,可以試一個新發型哦。
不要剛過了年才打掃,比如掃地或擦窗戶。這樣做會把你在新年裡剛剛收到的好運統統掃光掉。這段時間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都不要掃地擦窗。這樣可能會比平常臟一點,但是按照傳統中國人的說法,能為你家積累好運氣哦!!


二、裝飾自己家

最推薦用紅色的裝飾品,紅色是中國文化里的喜慶色,有福氣的寓意。數字「8」也代表幸運和財富,因為在漢語中「8」和「發」諧音,「發」意味著幸運、財富(發財)。但不要過度裝飾。求精不求量,色彩艷麗喜慶,裝飾品富有年味即可。在房子里種花,比如荷花。荷花象徵著新生命、新的一年。


三、祭祀灶王爺。

祭灶的時候要供點食物,比如水果。許多傳統的家庭在廚房裡都會貼張灶神的畫像。


四、在除夕吃頓傳統的年夜飯。

這是春節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這時吃的食物具有與中國新年相關的傳統意義。有的中國人在新年第一天不吃肉,因為每個新年都有一個動物的名字。其餘的日子裡就沒有這樣的限制了。傳統的菜餚包括魚、雞肉、年糕(粘米糕)、面條(長壽面)和各式甜點。

希望我們都能闔家歡樂、倖幸福福!!


5、怎樣度過春節?

全篇主題概括

全篇導引

春節,是中國人最傳統,最隆重的節日。春節始於臘月二十三,止於正月十五,是象徵著合家歡樂,團團圓圓的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大年三十以前,遠在異國他鄉的遊子,紛紛趕往家中,意圖與家人度過一個團圓年。身在家中的人,在大年三十以前,紛紛開始各種籌備,為新年的到來籌劃著各種各樣的節目,為一家人准備著美味佳餚。新年降至,我們應該如何度過一個完美的春節呢

第一,買年貨。買年貨是春節最重要的項目,新年也就此拉開帷幕。由於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會親戚,准備年夜飯,所以買年貨這一環節,作為迎新春的首要環節,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一般大家都是在臘月二十八以前,將自家所需的年貨都購買齊全。在臘月二十三到臘月二十八期間,如果你去超市,必然會看到,成群結對的人大包小包的拎著各種食物,在商場里挑選,商場外的交通更是擁堵到難尋一個車位。

這里給大家總結了一套購物清單,可供大家參考,以防止大家在購買過程中遺忘掉一些必需品。年貨清單:瓜子,花生,糖果等堅果類食品,是新年大家待客或者一家人聊天解悶時必不可少的小零食。雞,鴨,魚肉等各種肉製品,作為春節期間的主要食物,也待客以及一家人享用,必不可少的食品。沙糖桔,蘋果,生菜等果蔬品,防止春節期間大魚大肉過於油膩,作為餐品的調節物。飲料,牛奶,酸奶,酒等飲品,用來待客以及一家人吃飯時必不可少的飲品。春聯,「福」字,車貼,彩燈,燈籠等裝飾品,春節期間,大家會選擇裝飾自己的家中環境,為自己的家填上新年的色彩,這些都是新春裝扮必不可少的用品。最後,大家可根據自身的家庭需求,購買一些生活用品,因為春節期間,商場的促銷折扣要比平時大,所以大家可以按需購買。

第二,貼春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貼春聯也是我國從古至今對在沿襲的傳統節日習俗,有著喜慶,福到家中來的意思。大部分地區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期間就開始貼春聯,大家往往都會早早的起來,一家人忙忙碌碌的將春節對聯貼好。這時候新春的氣息也就越來越濃了。其實我國很早以前,在膠帶還不普及的時候,老一輩的人,會早早起來做「漿糊」,由麵粉或澱粉加水熬制而成,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可用於對聯的粘合。那是最健康,無化學添加的安全做法,隨著時代的發展,這項技藝也就被時代淘汰了。在我小時候,還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可能現在我國農村地區依然存在這種用法,城裡人很少出現這種技藝了已經。

第三,准備年夜飯。新年的鍾聲即將敲響,家家戶戶在一年的尾聲中,籌備著年夜飯。一家人一起吃新年的第一頓飯,意味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和諧安康。這里我們說說新年必不可少的美食,也是最有意思的環節——包餃子。為了增加年夜飯吃餃子的趣味性,也為了新年的美好寓意,家家戶戶在包餃子期間,都會在餃子中放一些硬幣,也就是所謂的「咬錢」,年夜飯中誰咬到了錢,就寓意著新的一年會財源廣進;也有在餃子中放糖的,意味著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更有在餃子中包一顆棗,寓意著新婚夫婦早生貴子,一家人紅紅火火,團團圓圓。在年夜飯的飯桌上,大家都會埋頭尋找帶有「隱藏福利」的餃子,想著為自己的新年討一個好兆頭。

第四,走親戚,拜大年。新年開始之際,大家會在年初走親戚,為了親戚之間能夠常來往,也是親戚之間聯絡感情的一種方式。大家都會在這期間享受著串門帶來的樂趣,以及濃濃的親情。作為孩子,在走親戚期間,你會認識到許多七大姑八大姨之類的親戚,向這些親戚問好之後,他們便會掏出紅包給這些小孩子。在新年期間,孩子們會攢一大筆壓歲錢,在年後便會買一些自己期盼已久的東西,滿足自己的新年願望。

第五,正月十五吃湯圓。正月十五作為春節的收官日子,大家也會非常重視這一天,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煮元宵,吃湯圓。圓圓糯糯的小湯圓,象徵著一家人能夠團團圓圓。煮湯圓時,當一顆顆圓圓的湯圓煮熟漂浮在鍋中,就像一輪明月在空中懸掛。甜甜蜜蜜的湯圓吃在嘴中,一家人的歡樂就此點亮,團圓的寓意在甜蜜中拉滿。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就這樣一步一步的跨過五千年的歷史,得以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很大一部分都是靠著我們百姓的支撐,我相信大家對春節的這一傳統節日的重視,永遠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伴隨著傳統的習俗,春節也就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步入尾聲,春節期間大家和睦歡樂的景象卻永遠映入一家人的腦海中,最為一家人的美好回憶,伴隨我們一輩子。

春節期間還有很多民俗需要我們去遵守,是上古時期人們的傳統信仰,雖然並沒有很多習俗並沒有科學依據,但是大家為了新的一年能夠取得好的寓意,都會去遵守。一家人都會規規矩矩的,不會去觸碰新年的禁忌。下面我們來說說新年都有哪些禁忌。

大年初一,忌動剪刀針線,意味著破財破運;忌打碎傢具(盤子,碗,杯子等一切玻璃製品),打碎傢具意味著打碎一年的好運氣;忌說一些不吉利的話,防止一年內觸犯這些霉運的事情;忌催促他人起床,意思是會讓他人一年工作或者學習都會被催促著做完,一年內都會忙忙碌碌;忌吵鬧,大年初一吵鬧意味著一家人今年都會吵吵鬧鬧,不得安寧,所以初一期間大家都會和和氣氣的避免吵鬧的現象出現。

大年初三,最大的忌諱就是洗頭,洗澡。相傳,初一到初三期間是水神的生日,在此期間洗頭,洗澡,會沖撞了水神,將自己的財運和運氣都會因此沖洗掉。

大年初五,忌做事,勤快的人不能在今天做事,會讓自己一年都處於忙碌中;忌走親戚,主要是避免在路上碰見「窮神」,沖撞了自己的財運。初五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在包餃子的時候,將餃子口狠狠捏住,象徵著今年不會犯小人。

在初五之後,這些禁忌也就隨著春節即將步入尾聲越來越淡了,大家也就不需要遵守那麼多規矩了。其實這些禁忌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去決定自己是否要遵守。畢竟這種東西屬於唯心主義范疇,信則有,不信則無。不過為了給自己的新年圖個吉利,很多人其實願意遵守這些規矩。

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反映一個現象——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大家越來越感受不到春節帶來的歡樂,甚至覺得一年一度的春節,過程繁瑣,忙碌的度過春節給自己帶來非常疲憊的感覺。我們來分析一下,出於什麼原因大家覺得年味越來越淡了呢?

首先,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我們進入信息化時代,高新技術產業高速發展,這一現象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就是我們越來越沉迷高科技所帶來的快樂,「低頭族」在我們生活中層出不窮,電子設備給人們造成的危害也愈發嚴重。那麼信息化時代的發展給我們的春節造成什麼影響呢?在從前,我們科技水平不高時期,大家對於外界的信息收集大多是通過電視機,也是通過電視機來消磨時間,人們對電視的使用率居高不下,現如今很多戶人家購買電視,可能一年打開電視的次數不超過三次。以前,大年三十,一家人都會圍在電視機前等待著春節聯歡晚會的到來,一家人邊做年夜飯,邊看著電視節目,歡聲笑語的迎接新年的到來,反觀現在,幾乎不會有這種現象,孩子大人都不會在從春晚中尋找快樂了,都是抱著手機,等待著大家的紅包或者新年的祝福。

其次,煙花爆竹,篝火的禁令。「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曾經我們都會在春節期間,點燃漂亮的煙花,一家人圍著篝火,慶祝著新年的到來。帶式隨著時代的發展,研究表明,大量的燃放煙花爆竹,會給空氣帶來嚴重的影響,破壞我們地球的臭氧層,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了。我們現在很難在看到,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熱鬧場面了,因為不能放鞭炮,過年的儀式感沒有了,大家的樂趣也就因此減少,年三十就只剩下年夜飯這唯一的項目慶祝新年了。

這里給大家提一點建議,因為不能燃放煙花爆竹,但是大家可以提前購買孔明燈,在新年那天一家人一起在孔明燈上寫下新年願望,一起點亮新年的孔明燈,也非常有儀式感,傳達出新年的美好寓意。但是一定要注意在空曠的地方燃放哦!

另外,傳統習俗的淡出。從古至今,我國在春節期間,都流傳著各式各樣的民族文化風俗,家家戶戶根據自己的習俗,定製屬於自己的新年。曾經,習俗的流傳非常廣泛,大家也會認真遵守,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普遍都接受過高等教育,越來越多人覺得一些習俗並沒有科學依據,隨著年輕人的時代到來,習俗的傳承也就越來越淡出這個社會。年輕人會覺得這些習俗太過約束自己,並不能讓自己安逸的度過春節,越來越不在意這些,春節的氣息也就因此越來越淡,人們自然也就越來越感受不到年味。

最後,平時的忙碌讓自己沒有精力去籌劃春節。當代年輕人一般都是在朝五晚九的忙碌著工作,「996」的生活,嚴重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疲憊感。一年到頭,唯有年關之際才能得以放鬆,所以很多年輕人會在此時選擇安逸度過新年,根本顧不上為春節去忙前忙後,去浪費自己難得的假期。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去繁從簡,甚至有的年輕人會選擇旅遊度過春節,在旅遊的途中,就將這個節日過了,緩解壓力的同時,又不會讓自己忙碌,唯一的不足自然就是感受不到年味了。

其實我們應該珍惜一年一度的春節,很多異國他鄉的孩子因為特殊時期,甚至都不能回家與家人度過一個團團圓圓的節日。自己一個人過節,就會深深體會到「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思念之情。春節作為一個團圓的節日,從古至今能夠得以沿襲下來不難排除,這是可以讓一家人團圓的節日這一原因,在惋惜年味越來越淡的同時,我們應該反思自己在春節期間是否沉迷於網路世界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而沒有去認真在這一期間陪陪家人。我們更應該為這一現象擔憂,是不是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春節的習俗會被當代人更改的面目全非,屬於我們的年味再也找不回來了?

春節的歷史源遠流長

所以我們應該把握好當下,珍惜這個時代給予我們的節日,用這個節日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將自己置身於家庭帶來的快樂中,而不是陷入電子產品所營造的短暫快樂之中。一家人一起製造的美好回憶是我們這輩子都不會遺忘的,一家人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一個節日的機會是多麼來之不易啊!當我們自己步入生活之後,就會越發的覺得春節,給大家帶來的快樂是不可用任何金錢以及時間所衡量的。

歲歲皆歡愉,年年皆勝意,希望大家都能度過一個美好,快樂,幸福美滿,團團圓圓的春節。祝大家家庭和睦,工作順利,心想事成,萬事勝意,新年快樂!

6、北京春節的習俗

各地春節習俗——北京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12日 來源:中華農歷網

【字體:大 中 小】

臘月家家事兒多

自進入臘月以後,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掙些銀子過年。祭灶之後,新春聯漸次粘掛,千家萬戶,煥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箋,有的用紅紙,只有內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紙,鑲以紅邊藍邊,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臘月將梅束起放在一個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於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讓地微微有些溫暖,梅花就回漸漸放白,用紙籠之,到市上去賣,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區,支搭席棚,售賣畫片。婦女兒童爭相購買,以為樂。

臘月初一,大街上賣粥果者排成市場。更有賣核桃、柿餅、棗、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貯,叫而賣之。其次則肥野雞、關東魚、野貓、野鶩、腌臘肉、鐵雀兒、饊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張、樓子庄元寶。初十以後則賣衛畫、門神、掛錢、金銀箔、錁子黃錢、銷金倒酉、馬子燒紙、玻璃鏡、窗戶眼。廿日之後則賣糖瓜、糖餅、江米竹節糕、關東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時供給神馬用的。又有賣窯器者,銅銀換瓷碗,京城之香爐燭台;悶葫蘆,小兒籍以存錢;支鍋瓦,灶口用為助爨。至廿五日以後則賣芝麻秸、松柏枝、南蒼術以供「煨歲」之用。臘月諸物價錢都比平日貴些,所以才有「臘月水土貴三分」的諺語。老年人到了這時,總要勸後輩謹慎花錢,於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諺。

臘月八日為王侯臘,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備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饋送親鄰,為臘八粥。臘八粥,是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塘、瑣瑣葡萄,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掛元,用則傷味。每至臘七日,則剝果洗凈器皿,終夜經營,到天明時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饋親友,不得過午。並用紅棗、核桃等製成獅子、小兒等類,以見巧思。

臘八日御河起冰窖,通河運水貯內窯,太液池起冰貯雪池冰窯,開門運之,夏日出用甚便。

廿三日更盡時,家家祀灶,院內立桿,懸掛天燈。祭品則羹湯灶飯、糖瓜糖餅,飼神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羅拜,祝以遏惡揚善之詞。婦女於內室,掃除爐灶,以凈泥塗飾,燃香默拜。

每至十二月,於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內,由欽天監選擇吉期,照例封印,頒示天下,全體執行放公假。此後,梨園戲館擇日封台,八班合演,至來歲元旦則賜福開戲。上學的兒童,在「封印」之後塾師也讓放假,謂之「放學年」。

廿五日至除夕傳說為「亂歲日」。「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歲暮,將一年吃剩的葯,拋棄在門外,並將所收集的葯方,放一起燒掉,這叫「丟百病」。

在爐內燒松枝、柏葉、南蒼術、吉祥丹,名曰:「煨歲」。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除夕一大堆老理兒

除夕,人們蟒袍補褂四齣拜訪親友,謂之「辭歲」。家人叩拜尊長,也叫:「辭歲」。新婚的夫婦必須要到岳父家辭歲,否則為不恭。

除夕自戶庭以至大門,凡是行走之外要撒上芝麻秸,這叫「踩歲」。

除夕,夜子初交,門外寶炬爭輝,爆竹競響。肩輿簇簇,車馬轔轔。百官到朝,祝賀元旦。此時爆竹聲如擊浪轟雷,傳遍朝野,徹夜不停。更夾雜著撥浪鼓聲,賣瓜子解悶聲,賣江米白酒冰盞聲,賣桂花頭油搖喚嬌娘聲,賣合菜細粉聲,與爆竹之聲,相為上下,真是好聽。「土民之家,新衣冠,肅佩帶,祀神祀祖;焚鍺帛畢,昧爽家團拜,獻椒盤,斟柏酒,闔蒸糕,呷粉羹。出門迎喜,參葯窗,謁影窗,具柬賀節。」如果路上遇到親友,則施禮,繼而祝曰:「新禧納福」。「至於酬酢之具,則鏤花會果為茶,十錦火鍋共饌,湯點則鵝油方補,豬肉饅首,江米糕,黃黍;酒餚則腌雞臘肉,糟鷺鳳魚,野雞爪,鹿兔脯;果品則松榛蓮慶,桃杏瓜仁,栗棗枝圓,楂糕耿餅,青枝葡萄,白子崗榴,秋波梨,蘋波果,獅柑鳳桔,橙片楊梅。雜以海錯山珍,家淆市點。縱非親厚,亦必奉節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爛醉!」俗說得好「新正拜節,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四馬喧嘩,歡樂終日,真可以說是極一時之勝」。

年飯用金銀米為之,上插松柏枝,綴以金錢、棗、栗、龍眼、香枝、破五之後方能撤去。(謂之「年飯」)取松柏枝中較大的,插在瓶中,綴以古錢、元寶、石榴花等就是「搖錢樹」。

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給小孩的,也叫「壓歲錢」,錢肆取錢用的「貼」叫「票子」。每屆歲除,凡是富貴之家以銀換錢的,都用彩箋書寫,是為「紅票兒」。取華美吉祥之意。

凡是賣花的,稱熏治之花為唐花。「每至新年,互相饋贈。牡丹呈艷,金桔垂黃,滿座芬芳,溫香撲鼻,三春艷治,盡在一堂」所以人們又叫它「堂花」。

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余,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

每到除夕,擺長案於中庭,供以百分。百分,是諸天神聖全圖。「百分」之前,陳設蜜供一層,叫「全供」。供上簽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寶等,叫「供佛花」。到接神時,將百分焚化,接著燒香,到燈節為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天地桌」。

走進家家戶戶的正月

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焚香,放紙炮。這天互相拜訪,不問貴賤,奔跑往來好幾日,名曰「賀新歲」。所吃的東西,如:百事大吉盒兒,由柿餅、荔枝、龍眼、栗子、熟棗等裝成。

初一,祀神及先祖,剪紙不斷至丈余,供於祖前,謂之「阡張」,焚之。

正月初旬,拜年者到門口,疾呼接貼,投一名片,匆匆而去,大多數無須和主人面談。

正月一日到五日,俗名「破五」。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

正月之燈一向集中於前門內的「六部」,叫:「六部燈」,以「工部」的燈最為人稱道。冰燈,飛禽走獸、世間百態,製作得非常工巧。

燈市從前集中在東、西四牌樓,後來移到廊房頭條。

琉璃廠每於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貨雲集,燈屏琉璃,萬盞棚懸,玉軸牙簽,千門聯絡,圖書充棟,寶玩鎮街。更有「秦樓楚館偏笙歌,寶馬香車游士女」。也是舊京年節一景。

7、北漂的你過年回家嗎?

不回那個投胎的地獄,除了故鄉都是天堂

8、2022年春節將至,北漂們能否回家過年?

我相信北漂們能夠回家過年,下面我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一、過年。

對於那些漂泊在外的遊子們來講,他們最希望的一刻就是在春節的時候能夠和自己的家人進行團聚,去感受那種天倫之樂,家庭中的溫暖那種幸福時刻。但是很不巧,在部分地區又遇上了疫情爆發,而且形式看似還比較嚴峻,部分地區也已經做好了充足的准備。

其實對於這些在外打工的人來說是一種焦灼,因為他們覺得可能回不了家過年,只能留在這沒有親人的城市之中獨自度過。

但是我不這么認為,可我們可以在心中進行祈禱,希望那些疫情能夠早日被我們打敗,而且如今在一步一步的摸索之中,我們也有了一些經驗,我相信對於這場戰爭一定能夠完美勝利。

二、回家。

其實大家也不要太過於擔心,只是那些疫情比較嚴重的地方可能會採取一些封鎖措施,但是對於北方其他地方來說不會限制群眾回家。就算即使不能回家,也不要傷心,因為我們也在為抗疫做一份自己的努力,不要去為這個社會添亂,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

而且我們這個社會的條件也非常好,我相信在那裡你可以得到一絲溫暖。同時能夠回家的還是盡量回家,出門忙活了大半年也終歸要去享受那種家庭的幸福,因為在那裡有你的親人。

在如今疫情也相對控制在該地區,暫時沒有蔓延,所以沒有必要為這個事情太過於糾結,該怎樣還是怎樣。

我相信有這個社會作為我們堅強的後盾,一定能夠克服困難,最後取得勝利。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歡迎各位在評論區下方留言,指出我的不足,謝謝各位觀看。

9、遠在外地的遊子在春節的時候是不是後悔當初在外的決定?

遠在外地的遊子在春節的時候是不是後悔當初在外的決定?是我的話我會後悔,我覺得沒有特殊原因的話還是回去吧,春節是中國人最看重的一個節日,春節代表著回家,代表著團圓。不管這時你身處何地,不管你工作多忙,都希望自己在除夕之夜能回到家裡,陪父母,陪妻兒熱熱鬧鬧的吃一頓團圓飯。春節還代表著祝福,帶上親人的祝福,力爭在新的一年裡博個好彩頭。雖然現在過年不比過去顯得熱鬧了,好多地方也不讓放炮了,但期盼闔家團圓依然是中國人永恆不變的主題。也許這個時候會有人回不到家,但依然會把祝福送給最愛的人。遠方的遊子也是在這個時候,最能感受到濃濃的親情,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節日也沒有能像中國的春節一樣,讓人想家。

過年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象徵著團圓,要是父母健在,無論工作再忙,相隔多遠,我認為都應該在過年這天趕到家裡陪父母過年團聚,常言說父母在不遠游,況且是過年這么重大的節日呢?父母把孩子養大了,都飛走了,平時工作忙不回家,父母都能體諒,但是到了過年你再不回家,老人嘴上不說,但是心裡肯定難受,你平時給父母寄得錢再多,也不如過年回家陪父母高高興興吃個團圓飯有意義,因為父母都不是想在過年的時候,你給多少錢,買多少東西,他們都想在過年的時候,看見自己的孩子回家團聚,熱熱鬧鬧的過個年。

其實對於每個人來說,這個節日都有它特定的意義,幸福也好,不幸也好,可歲月又何曾眷顧著誰!時間也是一分一秒的就那麼過去,不曾為誰停留過!過去,一家人往往可以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嘮嘮嗑,現在迫於社會的壓力,很多遠在他鄉的遊子可能過年也沒辦法和父母家人團聚,但是過年這種符號,不僅是聚在一起的熱鬧和幸福,也早成了遠隔千里的牽掛和期盼,可能遊子們不能在溫馨的年夜飯中體會溫暖,但至少在百忙之中,可以在過年這一刻,放心內心,放心負擔,回味年味。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