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春節有什麼講究
1、過去的春節習俗
春節大年初一
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初一,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開門炮仗:春節早晨,開門炮仗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大年初二
回娘家: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祭財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春節大年初三
餓鬼日:到了大年初三,舊習稱為「餓鬼日」,這天忌探親訪友,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難得春節共聚過年,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赤狗日:年初三又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則有凶事。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
穀子生日: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以為如有犯者,會導致穀物減產。
小年朝: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春節大年初四
迎神接神: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闆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婦女不用針線。
春節大年初五
送窮: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祭財神: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開市: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路頭神: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路頭又稱「五路神」。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
春節大年初六
正式開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
送窮鬼: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
2、中國古代過年有哪些習俗?
中國過年大概這幾個習俗,祭灶、掃房子、貼對聯、守歲、放炮、拜年等。從古到今,不少習俗留了下來,也有不少習俗慢慢的不再執行了。
一,祭灶
在過年之前會有一個小年,小年的時候,大家會在灶台旁邊貼上一些小對聯,上面寫著一些祈禱灶王爺上天之後能給家人美言的話。這個習俗在古代每家每戶都會去做,古人更加追求吉祥,貼上對聯的同時,還會擺上可口的飯菜。不過現在的人一般都省去了這個禮節,在小年這一天會做一桌可口的飯菜,包一包餃子,算是提前感受新年的喜悅。
二,掃房子
這項工作一般是在正月二十八九之前做完,古代人們一年到頭在田裡耕種,只有臨近春節的這幾天可以閑下來收拾家,所以便有了掃房子這個傳統。在今天,這個習俗被保留了下來,過年前人們會把家從里到外的收拾一遍,各個地方都擦得乾乾凈凈的,以迎接新年的到來。
三,貼對聯
在古代,大年三十的時候,挨家挨戶在早晨就將對聯貼好,還會在院子外面掛上兩個紅燈籠,以此來祈求吉祥。現在的人們很多都住居民樓,掛燈籠慢慢的就省去了,每家每戶在新年來臨之際都會換上新的對聯,每當貼上對聯家裡的工作便告一段落。
四,放鞭炮、守歲
現在由於禁放煙花,在城市裡幾乎看不到放鞭炮的影子,在古代人們相傳鞭炮聲會嚇走“年”,放鞭炮能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裡健健康康。守歲是說一家人大年三十晚上睡覺,直接到大年初一等待著春節的到來,守歲在古代還是比較常見的,對於現在的人來說,能看完春晚再睡就不容易了。
五,拜年
拜年倒是從古到今的保留下來了,大年初一父母帶著孩子走街串巷,為朋友送去祝福的同時,也收獲了團圓。
3、過春節時,中國人一般都講究哪些習俗?
中國傳統春節究竟有哪些習俗?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當中最具有儀式感的一個節日,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現如今春節不僅成為了中國人的節日,甚至走出國門,讓很多外國友人們都開始歡度春節。但是要說最有年味的國家一定要當屬中國。在除夕晚上和大年初一的這一天當中,有很多的習俗是不能夠被忘卻。
年夜飯絕對是眾多習俗當中最具有年味的一個,在外工作一年的人們在卸下了工作的疲憊之後,從世界各地返回家鄉。目的就是為了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和家裡人團聚在一起,坐在電視機前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同時吃上一口熱乎的年夜飯。訴說在這一年當中所遇到的奇聞趣事,和父母嘮嘮家常。
貼春聯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此項目已經成為了國內眾多人民的習俗之一。一般情況下在大年三十的下午,家家戶戶就會把家中的門窗清洗干凈,同時貼上賦有新年意味的紅對聯。在此之前,他們會將上一年的對聯給完全的揭掉,這一步意味著辭舊迎新。象徵著我們對於未知的一年一切所有美好的期盼和嚮往。
大年初一的早上,家家戶戶都會到親戚家進行串門。一般情況下小輩會和長輩進行拜年,而長輩為了圖個好彩頭,也會用紅包裝壓歲錢給予小輩。錢多錢少無所謂,這樣的形式就是增進了親戚之間的距離。同時體現了我國尊老愛幼的良好美德。
還有的地區會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包餃子,甚至看春節聯歡晚會,也成為了我們不可割捨的環節之一,放鞭炮,吃湯圓,驅趕年獸等等。這些事情只有在中國的春節期間才能夠感受得到,也希望此類項目能夠被很好的傳承下去。
4、春節前的習俗有哪些?
春節前的習俗有
1、掃塵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掃塵是年節除舊布新習俗之一。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年尾廿三/廿四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掃屋」。
2、祭灶神
農歷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後要把灶台刷干凈,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至除夕日早晨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燒香、點燭、放紙炮等。祭灶這一民俗活動可追溯到先秦時期,但在最開始的時候祭灶的日子並不是在小年日。
3、做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民間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
4、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後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閑暇娛樂好時機。
5、年夜飯
年夜飯,是年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式,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團年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
5、傳統春節有哪些習俗
臘月民俗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掃房、請香、祭灶、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
大年初一,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帶雙數。
大年初四,三羊開泰。灶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馬到成功。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大年初七,人壽年豐。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一寸光陰一寸金。
大年初九,玉皇天誕。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還有地,人畜房米麥百穀都生地。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壓迫的女性,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
正月十二,搭建燈棚。元宵節將近,開始做元宵賞燈的准備工作。
正月十三,灶下點燈。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
正月十四,臨水娘娘誕辰,又稱「順天聖母」。是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 元宵節),夜照田蠶(神)。觀顏色判斷一年的豐歉,後演化為元宵節觀燈。
6、古代春節的習俗
1. 穿青衣迎春
立春日,夜漏未盡五刻,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幘,立春旛,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
——《後漢書禮儀志》
古人相信春季萬物生發,天地翠色,故屬性上對應的顏色是「青」(青綠)。統治階級為表示自己與「天」的關聯性,所以也把穿青色衣服視作儀式之一。
同理,立夏紅色(朱),立秋白色,立冬黑色。
同理,春季對應的方位是「東」。所以天子和文武百官要前往東門之外迎春。
2. 飲梅花酒/椒柏酒
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董勛雲:俗有歲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採花以貢樽。正月飲酒先小者,以小者得歲,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後與酒。
——《荊楚歲時記》
梅花酒,元日服之卻老。
——《四民月令》
椒柏酒即以花椒、柏枝所制之酒。是的你沒看錯,古時候很流行喝花椒相關飲料。如《楚辭》亦有「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由此衍生而來又有「屠蘇酒」,配料更多些。
梅花酒不確定。立春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梅花尚未開放,應是上一年採摘梅花釀制而成。類似的食譜《山家清供》里有,不詳述。
3. 食七菜粥
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
——《荊楚歲時記》
中國上古時代的傳說里也有類似《聖經》中創世紀的情節,如「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七菜粥即取七種早春新鮮蔬菜做粥/羹,取迎新去晦之意。
七菜粥如今在日本更為流行,曰「七草」。國內倒是式微了。
4. 食春盤/咬春
立春日,春餅生菜,號春盤。
——《四時寶鏡》
東晉李鄂立春日,命以蘆菔、芹芽為菜盤,相餽貺。
——《摭遺》(沒查到這本書)
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
——《齊人月令》
新春日獻辛盤。雖士庶之家,亦必割雞豚,炊面餅,而雜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蔥,沖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紅蘿卜,名曰咬春。
——《帝京歲時紀勝》
古人認為春日的氣息是向外發散的——經過冬季蟄伏後,草木蓬勃生長,氣溫回升。所以流行趨勢是食用有「辛味」的東西(如前面提到的椒柏酒),新生的野菜(如七菜),「春盤」「咬春」也是由此發展而來。
一般是韭菜、蔥、水芹、蘿卜之類新生的鮮嫩蔬菜,有清新口感的。攤在盤子里,是「春盤」;捲成春卷、春餅之類吃,就是「咬春」。
5. 剪綵綢為燕子,做頭飾迎春
立春之日,悉剪綵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荊楚歲時記》
彩即五色綢之意。
燕子被認為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鳥兒之一,七十二候里也有「春分,玄鳥至」的說法。彩燕迎春,大概就是想要像它們一樣輕巧地迎接新春天吧;)
6. 御風
列子御風常以立春歸於八荒,是風至則草木發生。
——《要覽》
立春日,取弘農宜陽金門山竹為管,河內葭草為灰,以候陽氣。
——《玉泉記》
古人相信四季的「氣」有所不同,春日的「氣」是「陽氣」,輕清上升,所以如果在竹管內放入一些草木灰,即使沒有人動,春氣也會帶動飛灰,甚至發出聲音。古時稱之為「葭管」。
但有的時候「葭管飛灰」也被認為是屬於冬至的——冬至一陽生,已經有陽氣了。
7. 簪花、採花、賜花
立春日,自郎官御史以上皆賜春旛勝,入賀訖,戴歸私第。又士大夫家翦彩為春旛,或綴於花枝之下,或翦為春蝶、春錢、春勝以為戲,東坡立春日,亦簪旛勝過子由,諸子侄笑指雲,伯伯老人亦簪花勝耶。
——《東京夢華錄》
正月八日立春,內出彩花賜近臣。
——《景龍文館記》
紹聖二年上元,幸集禧觀,出宮花賜從駕臣僚各數十枝,時人榮之。
——《聞見近錄 》
立春在公歷2月4日前後,春節也是2月。這時候盛開的鮮花並不多,所以這一習俗最初只有貴族/統治階級才能享受。民間多是把彩紙、金箔做成花朵的樣子,插戴。
唐宋以降,人們開始熟練調配鮮花的開放時間,這時候就有更多的花可供選擇了。
8. 剪綵紙、金箔為人
翦彩為人,或縷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花勝以相遺,登高賦詩。
——《荊楚歲時記》
這個做法好像是為了祈願,希望自己的形貌精神都煥然一新的樣子。
9. 放燈、觀燈
初八日傳為諸星下界,燃燈為祭。燈數以百有八盞為率,有四十九盞者,有按玉匣記本命星燈之數者。
——《帝京歲時紀勝》
一般認為從立春後到上元節(即元宵節,正月十五),都要以彩燈裝飾屋宇。初八開始就是賞燈的高潮了。
7、過去的過年習俗
過去的過年習俗:
守歲
除夕守歲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全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這是我國普遍存在的除夕守歲的習俗。據史料記載,這種習俗最早起於南北朝,以後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我國人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屋外時鳴鞭炮,室內圍坐看電視,笑語連連。
吃餃子
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餚。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二是取其「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意,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台灣人吃魚團、肉團和發菜,象徵團圓發財。
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號准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後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後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後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
貼窗花
新春佳節時,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窗花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因窗花的購買者多為農民,窗花有相當的內容表現農民生活,如耕種、紡織、打魚、牧羊、喂豬、養雞等。除此,窗花還有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題材。另外,花鳥蟲魚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見。
放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新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除舊迎新。
爆竹為中國特產,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在我們一般的人都認為放爆竹可以創造一種喜慶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它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據《神異經》說,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然山中有一種動物「山臊」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食東西。人們為了對付它,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聲使其遠遁的辦法。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個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裝在竹筒里,點燃後使其發出更大的聲響和更濃烈的煙霧,結果驅散了怪物。
拜年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初一早晨,晚輩要先向長輩拜年。長輩受拜以後,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在古代,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了「團拜」的形式。
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
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凶為吉。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雲:「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慣用品和生活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接財神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關於財神,民間有諸多傳說:宋朝蔡京富有,民間傳說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於正月初五,所以民間把他當作財神來祭把。後蔡京被貶,民間另換財神,當時宋朝的國姓為趙,玄字為「嵐」字的一個組成部分,便給財神起了一個趙玄壇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財神,趙玄壇最受尊拜。除了趙玄壇被尊為「正財神」外,民間還有「偏財神」五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聖帝君的說法。五顯財神信仰流行於江西德興婪源一帶。北京安定門外有五顯財神廟。「文財神」財帛星君,也稱「增福財神」,他的繪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財帛星君臉白發長,手捧一個寶盆,「招財進寶」四字由此而來。
武財神關聖帝君即關羽關雲長。傳說關雲長管過兵馬站,長於算數,發明日清薄,而且講信用、重義氣,故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關公為他們的守護神,關公同時被視為招財進寶的財神爺。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
吃年糕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有米磨粉制糕的方法: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面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年糕的種類很多,南北風味之別,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台灣的紅龜糕等。
8、春節有哪些習俗,各有什麼寓意?
春節習俗有:
1、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年畫、福字、橫批、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統稱為「貼年紅」。貼年紅是中華傳統過年習俗,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增添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著人們對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2、年夜飯,是年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式,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團年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
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年年有餘)、蚝豉(寓好市)、發菜(寓發財)、腐竹(寓富足)、蓮藕(寓聰明)、生菜(寓生財)、生蒜(寓會計算)等以求吉利。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
3、齋日: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齋菜拜祭太歲神,早飯必須吃齋,用粉絲、腐竹、發菜、冬菇等,這一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一早吃完,往後便可以大魚大肉。
4、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5、送窮鬼:農歷正月初六又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是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在中國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於送走窮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漢代東方朔《歲占》收錄的古俗認為,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中國民間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9、古時候過春節,有哪些習俗呢?
中華文化是從出現歷史斷層,從未間斷的文化傳承。所以我們現在過春節的習俗,都是古代過春節的習俗演化而來的,只是形式上略有差距而已。
一、壓祟錢VS壓歲錢傳說古代有一種小妖,叫作祟。「鬼鬼祟祟」這個成語最初就是描述這種小妖的神態樣子。這種妖怪會在年終歲尾時出現,體格強壯的成年人它不敢惹,專門欺負還未成年的孩子。當孩子熟睡後,「祟」就會出現,在孩子頭上一摸,這孩子就生病了。古時候的人們認為「錢」有神奇的魔力,畢竟「有錢能使鬼推磨」么!於是在吃完年夜飯的時候,會給家中小輩一些零花錢,來鎮壓「祟」,這就是壓歲錢的由來。
現代的孩子在過春節的時候仍然會收到壓歲錢,只是現在的金額越來越大,慢慢的變成了成年人的一種負擔。
二、掛桃符vs貼春聯王安石有一首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桃符最開始是起到門神的作用的。古人們認為桃木有辟邪驅鬼的能力,於是在劈好的桃木上寫上兩位大神「神荼、郁壘」的名字掛在門上,來祈求一年的平安健康。後來讀書人越來越大,對對子的本事漸漸發展到桃符上來,於是桃符上除了寫上大神的名字用來驅邪外,還會寫一些吉利工整的對子。到了明清時期,由於皇帝的喜好,民間推廣起來更是大為賣力,於是春聯這一有著蓬勃生機的春節習俗便出現了。
三、當然,古代春節也有一些沒能保留下來的習俗,或者即將消失的習俗。中國古代有喝椒柏酒的習俗,每當農歷春節時,小輩們都會奉上椒柏酒,以示祝壽、拜賀之意。北周庾歐有描述這種酒的詩:「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其中的辟惡酒指的就是椒柏酒。這種酒的味道其實不是很好,想像下花椒泡酒什麼味道吧。所以這一習俗沒能保留下來。
燃放煙花爆竹也是古人每年春節的保留項目之一,不過隨著近些年環保問題的日益嚴重,煙花爆竹已經被很多地方禁止燃放。囤年貨也是古人必不可少的風俗習慣,因為古人一直到大年初七,都不會開門做生意,所以必須要提前備好年貨,以免在過年期間「糧草不足」。
結語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采購食材變得容易且方便,很多超市大年初一就開始營業,人們再也不用在家裡囤滿夠吃一個月的年貨了!時代在變化,可能我們會見證一些風俗習慣的誕生,比如看春晚,發微信紅包祝福,當然,一些不合時宜的風俗習慣也會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10、從古至今 春節文化習俗有哪些
春節的由來
中國過春節歷史淵源,相傳春節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的「臘祭」,當時每逢臘盡春來,先民便殺豬宰羊,祭祀神鬼與祖靈,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免去災禍。
在我國歷史上,新年開始的第一天一直是叫「元旦」的。民國以來實行公元紀年後,元旦一詞專用於公歷新年,而傳統的元旦則稱春節。然而,幾千年的傳統印痕再現了古代國人過春節的喜悅心情和當時的狂歡場面。據史籍記載,春節在唐虞時叫「載」,夏代叫「歲」,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義指穀物生長周期,穀子一年一熱,所以春節一年一次,含有慶豐的寓意。至於互相拜年宴請,則起自漢初。

春節即將來臨,又到了送禮的高峰期,今天就讓我們從春節習俗的變遷來看「春節送禮的那些事兒」~~
古代人春節送禮
? 古代百姓之間送禮
古代的人,沒有今天的人那麼精明,預備禮品也無非是合理搭配的點心匣子,裡面各種點心都有,年節老百姓拎著到處送,有時候,一個匣子轉了一圈,又回來了。
據三國時的記載,大年初一,南方家家戶戶用大蒜、小蒜、韭菜等味道辛辣之物製作「五辛盤」,互相饋贈親友,一來發五臟之氣,二來歡迎新春到來,萬物復甦,後來逐漸演化為春卷。

送黃歷的習俗古已有之,因為黃歷是大家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指導手冊。清朝過年送荷包,因為當時荷包是必需品,類似現在的手提包,用來放散碎銀錢、熏香、零食等。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這是世俗的送禮至高境界。宋代,一進臘月,路上便可見挑擔者送酒肉,稱為「送年盤」,不計數量多少,價格高低,主要在於祝賀新春之意。
? 古代官員之間送禮
自唐朝開始,正月初一才開始享受假期,據唐六典記載,過年有7天假期。宋代的時候則延續了這個天數,但到了元明清3個朝代則縮減成了3天,官員新年休假是可以不上朝不辦公的走親訪友、旅遊宴請。
在古代,無論你是幾品的官員,春節前大多要忙著送禮和收禮。春節官員之間相互送禮,幾乎成了古代官場的一種潛規則。而且這種送禮的潛規則,不是你想送就能送得到的。在古代,下屬給上司送禮打通關系,首先要打通的人際關系是:看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