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四川農村過節吃什麼

四川農村過節吃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1-23 06:04:35

1、全國各地大年三十吃什麼

中國最傳統的節日春節就快到了,大年三十晚上的那頓飯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但是大年三十吃什麼呢?老一輩的都知道大年三十的必備菜餚,下面,中國吃網帶大家來看看各地大年三十吃什麼菜。以下是我整理全國各地大年三十吃什麼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東北

老東北人的年菜,一般是12道,寓意一年有12個月,芹菜象徵勤快,蔥象徵聰明,青白菜象徵做官做人清白,青白韭粉合煮,象徵長長久久。而在菜式的葷素搭配上,講究的是6葷6素。葷菜在過去代表著好日子,而素菜在過去則象徵著苦日子,寓意一年之中難免苦甜參半。現在,葷菜、素菜早已經與生活的好壞無關了,但是葷素搭配還是很必要的。

在這年夜飯的飯桌上,無論有多少道菜,必須要有魚、有雞。「魚」「余」同音,取「年年有餘」、「吉慶有餘」之意,雞則代表大吉大利。施立學說,年菜無論如何搭配,這兩道菜在過去都是必不可缺的。同樣,年菜也有些避忌,就是無論做什麼菜都不放蒜,據說這樣可以讓新的一年,不被小人算計。

代表年「味」:招牌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

東北人的'豪爽完全融入了他們的美食文化之中。在年飯上,這個特徵體現得尤為明顯。東北人的年飯看上去很「粗獷」,正如東北菜一樣,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從這菜名里都透著股淳樸勁兒和豪放勁兒。但如果,你就此認為東北人對年飯吃得粗糙,那就大錯特錯了!東北人對年飯的要求很高,這頓飯必須包括所謂的「四大件」即:雞、魚、排骨和肘子,少了任何一件,那就不「地道」、不「東北」了!小雞燉蘑菇、大燴菜、紅燒鯉魚、豬肉燉粉條、醬骨頭……都是過年時的必吃菜!

廣東

粵菜館的年夜飯最強調好意頭,餐桌上必然出現雞、魚、蝦、炒丁、豬手、蚝豉、生菜等,寓意「年年有餘」、「百花齊放」、「人丁常旺」、「好事源源」,可謂一道菜一個「意頭」。廣東人講究健康飲食,不僅菜式強尊重季節性,搭配上也十分注重,在傳統的大魚大肉中加入了大量的蔬菜,色澤上更加好看,吃起來不覺得油膩。

四川

四川過年,年30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是做一大桌年夜飯,特別豐盛,但不吃餃子。初一早上吃湯圓。臘肉、香腸等種類繁多、數量也多的腌臘品,一般是臘月27、28就煮好了的,要吃到過完年。要放鞭炮,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婦」(串門),一般是看望年長、輩份高的親戚,要帶上雞、蛋、面條、酒、葉子煙(煙葉)等這樣的禮品。媳婦、姑爺回娘家,在農村比較遠的還要住幾天。晚上(城市中)狂燈會。白天場(廟會)、荼館非常熱鬧,有許多川劇、平書等表演。

江蘇

蘇州人除夕在年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有「恭喜發財」之意。

常州人過年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唯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意為聚財。春節期間,江蘇地區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大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祛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河南

代表年「味」:獨「餃」戲

在河南人的新年裡,「餃子」絕對是重頭戲,沒有餃子的春節是難以想像的。而且,關於餃子,這里還有諸多的細節。

每到大年三十兒,從上午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剁餡、擀皮忙活起來。根據家裡的人數,這一天包的餃子不光是當天要吃,還包括了初一一早,甚至有些地方還包括了初五早上。吃餃子的時間,除了年三十兒晚上之外,初一一大早也要吃。而且,很多地方初五這天早上也要吃餃子,俗稱「破五」—也就是預示著年將要過完了。

所以,盡管如今人們越來越多地將年飯安排在餐廳、酒店裡,但在河南人的新年食譜里,沒有哪一道菜可以蓋過餃子的風頭!

另外,包好的餃子還要擺放整齊,不能亂放。在准備好的高粱梃子做成的圓平鍋蓋上,撒上薄薄的一層麵粉,將餃子從外圍一圈一圈地擺起,直到擺滿為止,民間俗稱為「圈福」。

山東

代表年「味」:豐富酣暢的過年菜

如果要評選一道最能讓人感覺到新年氣息的過年菜,非山東的這一道莫屬,因為它的官稱便是「過年菜」!就像山東人的爽朗、直白一樣,想必沒有人記不住這道菜名。

魯菜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拿得出手的菜品也是數不勝數,糖醋鯉魚、爆炒腰花、蔥燒海參、糖醋裡脊、九轉大腸、奶湯蒲菜……無論哪一個,都有著響當當的名號。但要真正能作為年菜代表的還得是這道平凡的「過年菜」。這道菜的做法很簡單、食材也很常見,就是將豬血、豆腐、豬肉、白菜、粉條等匯聚於一鍋之內,加上各種家常調料燉起,簡單而美味。這道菜的來歷,則與山東人舊時的生活有關。過去的山東人,生活不富裕,吃剩下的菜捨不得丟棄,便將它們重新煮在一起,於是便成就了這道「過年菜」。

當然,如今山東人過年,餐桌上也更加豐富起來,油潑鮮魷、油潑扇貝、辣炒蟶子、香芹蜇頭等各式海鮮也繽紛上桌。此外,還有將紅棗蒸入饅頭中做成的棗餑餑也是山東人過年必吃的點心。

上海

代表年「味」:各種美食齊全上陣

上海人在臘月廿五要祭城隍,這是春節期中的重大活動之一。上海人過春節較注重的有兩個舊俗,一是吃年夜飯;二是逛城隍廟。上海人對年夜飯很講究,以前進入臘月就開始張羅,雞、鴨、魚、肉、南貨、北貨、果品、糕點、糖果、瓜子,樣樣力求辦理齊全。年夜飯菜餚,煎、炒、炸、燴,樣樣都有,色、香、味、形,都達完美。主婦大顯身手,男士外出采辦。整個臘月闔家歡樂融融,「學富五車」、「日進斗金」,種種吉語都可帶來一家的溫馨氣氛。

現在,上海人過年有了新時尚,除夕之夜一家人下館子吃飯。也就是說選擇一家合意的菜館或飯店,事先預定下席座和菜譜,到除夕夜晚來這里吃年夜飯,歡度春節。

近年來這種新時尚趨向日漸普及,大飯店和中小型菜館都有年夜飯席座,這說明上海人在各方面都在趕時髦,迎新潮。除夕夜上海的眾多歌舞廳,成了青年人徹夜歡歌樂舞的場所,不再是守在家裡的電視機旁,而是好友相攜,唱歌跳舞,盡情歡暢。

2、四川春節有哪些習俗

1、四川過年,年三十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是做一大桌年夜飯。初一早上吃湯圓。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戶」(串門),一般是看望年長、輩份高的親戚,要帶上雞、蛋、面條、酒、葉子煙(煙葉)等這樣的禮品。

2、媳婦、姑爺回娘家,在農村比較遠的還要住幾天。晚上(城市中)逛燈會。白天場(廟會)茶館非常熱鬧,有許多川劇、評書等表演。

3、洗腳洗得高來年運氣好。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洗腳的場面都十分熱鬧,大人會一邊講這個習俗,一邊親自示範,小孩們半信半疑,嬉笑著挽褲腿,照著大人的方式洗一遍腳。

4、大年初一去「撿財」。大年初一「撿柴」的習俗:撿柴諧音「撿財」,寓意來年財源滾滾。

5、所謂偷青,就是在正月十五晚上,趁著月色,去別人的地里偷點綠色蔬菜,比如蒜苗、芹菜、白菜、青菜、蔥、豌豆尖什麼的,但也就是意思一下,偷點別人的運氣,去掉自己的誨氣就行,沒人會真偷。

3、四川農村辦生日酒席菜單

1口水雞;2醬板鴨;3夫妻肺片;4酸辣耳朵;5涼粉;6熗黃瓜;7豆豉武昌魚;8酸菜燉全膀;;9粉蒸肥腸;10夾沙肉;11紅燒落咯肉;12香辣蝦;13玉米螃蟹;14羅卜燉羊肉;15椒鹽大排骨;16銀耳湯;17水果拼盤;18時令蔬菜;19野山椒炒鳳冠;20土豆燉牛肉;21蹄花燉雲豆;22太安魚

4、四川過年的習俗?

四川過年的習俗如下:

四川過年,年三十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是做一大桌年夜飯,特別豐盛,但不吃餃子。他們不吃飯,因為「飯」與「犯」同音,為了避諱,則吃湯圓或掛面以祈求合家團圓,福壽綿長。臘肉、香腸等種類繁多、數量也多的腌臘品,一般是臘月二十七、二十八就煮好了的,要吃到過完年。

四川過年要放鞭炮,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婦」(串門),一般是看望年長、輩份高的親戚,要帶上雞、蛋、面條、酒、葉子煙(煙葉)等這樣的禮品。媳婦、姑爺回娘家,在農村比較遠的還要住幾天。晚上(城市中)狂燈會。白天場(廟會)、荼館非常熱鬧,有許多川劇、平書等表演。

燈會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民間文化活動,每逢過年過節時很多地方都有掛燈籠、辦燈會的傳統。而對愛熱鬧、尚祥和的四川人來說,過年不可無「燈」,燈會也成了川人過年不可少的「年貨」。

(4)四川農村過節吃什麼擴展資料

春節習俗大盤點,全國各地過年風俗大不相同。

1、祭灶: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的祭灶。這一天,老人們會 「請」一幅灶王爺、灶王奶奶的畫,恭恭敬敬掛在廚房。廚房內方桌上,擺上紅棗、核桃、柿餅、灶糖等四盤「乾果」,前三樣可隨機變化,但灶糖(芝麻糖)必須有。

2、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3、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4、貼窗花: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5、倒貼「福」字:這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6、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7、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8、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9、拜年:新年初一,人們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5、四川人過年吃什麼

這年頭,基本都不缺吃,平時都大魚大肉的慣了,過年和平時吃的東西也差不多。川菜、火鍋、湯鍋、各種菜系、餃子、西餐,吃什麼的都有,就看家人的愛好。自己動手辦一桌的多,到餐館、酒店訂席的也不少。畢竟是過年,通常會吃一些寓意比較好的,魚表示年年有餘,圓的菜品、餐具表示團團圓圓,紅的菜品表示紅紅火火等等。早上也吃湯圓,勤快的自己做湯圓心、自己和面;懶的直接超市購買速凍的。
又是新的一年了,主要是為了家人團聚,吃只是形式,是一種習慣,最重要的是要吃出健康。

6、四川的農村正月團年吃什麼?

01

「待客」的頭一天晚上便開始忙活。煮一大鍋臘肉、香腸什麼的,還要炸酥肉、排骨、圓子、花生,殺雞、鴨、鵝,還要用稻草燒一下……

02

煮好的臘肉放置一邊,熏好的雞開始「開膛破肚」。

03

第二天一早,開始切各種肉。首先是臘瘦肉,這是小孩子最愛吃的,把臘肉撕碎加一點青菜湯用來拌飯,既有臘肉的熏香又有青菜的清香,美味極了。

04

香腸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菜,每家每戶做的香腸味道都不一樣,有點偏麻,有點偏辣,也有點太咸,有的還很肥。反正我是不太愛吃冷香腸的,香腸要剛撈出鍋的時候最好吃,用菜刀直接割一截,特別滿足。

05

下面這個是「豬沖嘴」,也就是豬的拱嘴,這個部位的肉肥而不膩,而且特別的脆生,下酒最好。

06

另一個下酒菜非豬耳朵莫屬啦,切豬耳朵的時候,刀一定要斜著切,這樣切出來的豬耳朵看著又薄又大,特別誘人。

07

接下來說的這個是我最愛的菜——臘豬蹄,豬蹄上的皮最有嚼勁了,豬蹄上的筋也十分彈性,越嚼越香,簡直停不下來。

08

除此之外,有點還有臘排骨,還會准備涼拌菜,比如山椒泡爪、涼拌雞腳、牛肚、鴨腦殼等等。

7、四川過年吃什麼好

過年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四川人對過年極為重視,有許許多多的食俗。那麼,就讓我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四川過年吃什麼吧。

四川過年吃什麼
川式春節菜式中也有很多寓意吉祥的內容,如熱菜中的“發財海皇羹”寓意發財;傳統鍋料“毛血旺”寓意一年更比一年好;“香菇菜心”寓意親情濃郁;“香烤桂魚”寓意年年有餘;“酒釀湯圓”寓意團團圓圓。

過年,最重要的當然是一家子齊齊整整,所以菜式都是全鴨(樟茶鴨)、全魚(香烤桂魚)、全蹄膀的,體現“全”的概念;含豬耳、牛尾的菜(湯)則代表“有頭有尾”。據說四川成都一帶,過年是不吃飯的,因為“飯”與“犯”同音,為了避諱,就改吃湯圓或掛面來祈求合家團圓,福壽綿長。冷盤:麻辣肚絲、鹵水牛肉、熏雞翅、薑汁變蛋、涼拌豆角、酸辣白菜心四川除夕時,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鍋,初一早上吃湯圓,意為團團圓圓。
過年是什麼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春節是漢族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農歷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農歷臘月下旬),農歷的正月初一現在定名為春節;節日具體時間最後的確定相信和這個時間對農業勞作影響最小有關。農歷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歷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熬年夜(守年歲)和發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歷上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春節又稱之為過年。
過年的來歷
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過年”起源於我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起初日期並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後規定過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過年”,直到漢武帝實行“太初歷”才正式確定在正月初一。
四川過年的習俗
四川人對農歷新年極為重視。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客家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此外,還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脫節龍和和上川龍之分。

春節到來後持續到十五的游樂、慶祝:新年撞鍾、燒子時香、大廟會、游喜神方、人日游草堂、耍獅子、舞龍燈、元宵觀燈,再加上愛玩的成都人“過厚臉皮年”的正月十六游百病,這才構成了一個歡歡喜喜、圓圓滿滿的成都年。

團圓,人情味是中國人最濃重的年味。因為重親情,重家庭,為了團團圓圓過大年,成都人早早地就開始了准備,比童謠里唱的“臘八”還要早。過去的成都,每年立冬後,家家戶戶殺年豬、腌香腸、臘肉,不單農村到處肥豬悲聲嘶叫,城裡也常見到又白又胖的大肥豬被開膛破肚的情形。
過年的傳說
守歲,就是指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夕”。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夕”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夕”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猜你喜歡

1. 四川除夕年夜飯吃什麼

2. 四川年夜飯吃什麼

3. 西南地區春節吃什麼

4. 廣東人過年吃什麼

5. 四川春節習俗是什麼

6. 過年吃什麼食物寓意好

7. 廣東過年吃什麼

8、成都小年夜吃什麼

煙熏臘肉——年夜開席菜:臘肉即是臘月間腌制的熏肉。它的地位在四川特產中位居高位,也成了四川人過年過節,重大節日宴席上上不可缺少的開盤菜。四川人家家戶戶做臘肉,一次就做很多,可以吃到來年。

涼拌雞塊——開胃冷盤:在熱菜上桌之前,涼拌雞塊絕對是一桌團年飯里最受歡迎的開胃冷盤。肉質細嫩的雞肉泡在紅亮亮的辣椒油里,上面或許還有提味點綴的芝麻和花生碎,一口咬下去,清爽的肉香在口腔里爆炸,麻辣鮮香,開胃提神,迫不及待等著上熱菜了。

麻辣香腸:年夜飯東北講究水餃,廣東最愛的是湯圓,在四川當仁不讓是香腸。和臘肉一樣,是四川人團年飯上不可缺少的美食,過年前家家戶戶都要灌幾斤香腸,一眼望去,每家的窗檯陽台上掛著一條條整整齊齊、紅白相間、泛著誘人油光的香腸。對四川人來說,沒得香腸,就沒得年味!

壇子肉:也叫罐罐肉或全家福,是四川鄉土風味極其濃郁的一道名菜。多種食材一壇收,全家歡合家福。用豬肘或豬肉配干貝、雞肉、海參、火腿、冬筍、香菇等,放在陶質小壇慢煨五六小時。據傳,此菜起源於四川農村鄉間。因農家活路多,糧多豬多,豬多肉多。

鑲碗:川西壩子人家年夜飯的重頭戲,鑲碗其實就是一個雜燴,品種包括酥肉、粑粑肉(肉丸子)、芋兒、木耳、黃花等,芋兒、木耳、黃花等「雜菜」墊底,中間放酥肉,最上面一層是肉丸子或粑粑肉,擺好後灌入上湯入籠蒸熟。看上去上黃中白下肉色,層次分明,吃起來真是清香、酥軟、味鮮。

樟茶鴨:過年都希望齊齊整整,團團圓圓,四川人也不例外,所以都講究全雞、全鴨、全魚、全蹄。不同家庭做法不一樣,有些家庭愛燒鴨子,也有偷懶愛美味直接上只樟茶鴨。

排骨湯:四川人的年夜飯喜歡把湯菜放在最後來上,一來是怕客人先喝飽了湯就沒法吃別的好菜,二是用湯水來結束一頓大餐感覺更清爽。按照現代養生觀念,還是飯前喝湯比較健康,不過,年夜飯,人們還是喜歡遵照傳統習俗。

9、四川人冬至吃什麼過節?

冬至 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里的一個,我國各地在這天有著豐富的內容歡度佳節。四川乃是中國的天府之國,資源物產豐富,有著特色的飲食文化。那麼當冬至節到來的時候四川人是怎麼通過食物來慶祝的呢?

四川成都冬至吃什麼
四川成都冬至吃什麼?那當然是羊肉湯。在四川成都人的記憶里,年年冬至都會吃羊肉,又好吃又驅寒,乳白色的湯底帶著濃濃的羊味,鮮嫩的羊肉羊雜配上紅彤彤的小米椒,再放一撮小蔥香菜,色香味俱全的羊肉湯早已成為當地的心愛之物。

四川成都人乃至四川人喜歡冬至吃羊肉,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川期間,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冬至吃狗肉從此就在民間傳開來,希望來年有個好兆頭。

到後來,狗肉就慢慢轉變成了羊肉,而且最好是再配上祛風防寒的中葯,成為羊肉湯,吃肉喝湯,就是四川成都冬至最地道的美食。四川成都郊外的「天府雄州」簡陽,糟粕去盡、精華盡存的「簡陽羊肉湯」早已聞名全國;而小關廟街、三官堂等地則是四川成都市內喝羊肉湯的熱門地。

除了羊肉湯,我們還可以到春熙路、錦里、寬窄巷子、文殊院美食街,那裡街頭巷尾琳琅滿目的地道小吃、香辣過癮的火鍋、百吃不厭的川菜。這樣的有滋有味,已經成為四川成都游的必然選擇。

10、四川中秋節吃什麼

四川中秋節的傳統食物

1.火鍋

四川是火鍋的發源地,平日的日子裡四川人都不能離開火鍋,遇到中秋節這么重大的節日,火鍋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在中秋節的時候,各家火鍋店生意都是爆滿的,很多人也會自己在家製作鍋底,准備各式各樣涮火鍋的食材,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火鍋,麻麻辣辣,熱火朝天,感受著中秋節的歡樂氣氛。

2.糍粑

四川人很喜歡吃糍粑,在中秋節的時候會自己用糯米粉打糍粑。做好的糍粑軟糯可口,放入鍋中加入紅糖,製作成香甜可口的糖油粑粑。一口咬下去糍粑的軟糯,紅糖的香甜全部充滿在口腔里,特別的美味。所以到了中秋節,在農村隨處可見打糍粑的場景,非常有節日的氛圍。

3.月餅

中秋節吃月餅是傳統的飲食習俗,不管是什麼地方都保持著這個傳統。現在的月餅口味越來越多,也有很多創新的網紅口味,讓傳統的月餅變得更加適宜現代人的口味。比如爆款的流沙月餅,冰淇淋月餅,水果月餅,都是在中秋節非常受歡迎的口味。

4.臘肉

四川人最喜歡吃臘肉,過年的時候做的臘肉可以放上一整年,於是在中秋節的時候臘肉自然就是不可或缺的美味了。四川的臘肉分為兩種,一種是原味的臘肉,可以蒸著吃,肥而不膩,嚼起來特別香。還有一種是煙熏臘肉,可以用它來炒辣椒吃,煙熏的味道別有一番滋味。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