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春節的一天是怎麼過

春節的一天是怎麼過

發布時間: 2023-05-12 19:29:39

1、說說你是怎樣過春節

問題一: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說起過春節,最大的樂趣就是快快樂樂地收紅包,隨心所欲放鞭炮,大大方方收紅包。俗語說,過了臘八就是過年。這一天開始,家裡的零食多了,嘴裡可以變著花樣享受,一會兒甜,一會兒辣,只吃得小肚溜圓,撐得難受,也吃得滿口麻木,毫無食慾。
臘月二十三是過小年了,這一天開始,大街小巷裡的鞭炮就想起來了。好不容易拜年,最不能少了自己的「甜言蜜語」,小嘴兒抹著蜜,直逗得長輩呵呵樂,不住給我掏紅包......過年的歡暢陣是說不完,道不盡。

問題二:說說你是怎樣過春節的250字 和家人一起過,這個春節過的也不是很開心

問題三:說說你是怎樣過春節的100字 噼嚦啪啦,噼嚦啪啦……春節到了,千家萬戶都要貼對聯,放鞭炮,吃團圓飯,穿新衣服和給壓歲錢。
媽媽為了慶祝這次春節,燒了一桌豐盛的晚餐。菜剛端上桌,我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吃完飯後,爸爸結了我壹佰元壓歲錢,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不一會兒,爸爸又去放鞭炮。我看見焰火在爆炸時的顏色豐富多彩,實在好看。
就這樣,我們一起度過了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快樂一天。

問題四:說說你是怎麼過春節的,4個自然段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過了春節,就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了,就意味著我們又長了一歲,就意味著我們應該更懂事一些了。在春節這天,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人人嘴邊都會掛著一絲微笑。
大年三十的晚上,街上最為熱鬧,到處張燈結綵,小孩子嘴裡叼著糖塊,在街上放著各式各樣的煙花,偶爾也會有幾個大人們放起了爆竹,有的孩子歡呼起來,有的孩子索性用手捂住耳朵,還有更小的孩子則嚇得跑回了家。
這年春節,和往常有些不一樣,媽媽幫我張羅了一桌豐盛的佳餚,邀請了幾個最要好的朋友來我家吃餃子,媽媽包餃子時還在八個餃子里放了硬幣,說誰吃到了硬幣餃子誰今年就有好運,結果我和媽媽還有一個小朋友各吃到了二個帶著硬幣的餃子。
春晚結束後,媽媽拿來了一大瓶飲料,和我們做猜迷語游戲,方法是由媽媽出迷語,我和幾個小朋友輪流猜,猜對的獎勵一小杯飲料,猜不出或猜錯的不但沒有飲料喝,還要表演一個小節目。
時間在鍾表的嘀噠聲中過去了,嫌緩半小時後,飲料解決完畢,我和小朋友們個個都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打著飽嗝,有的還不停地上廁所。
休息了一會兒,玩的興頭又上來了,大家拿起煙花就往外跑,開始和外面的大人小孩放了起來,我也不甘落後,去年買的兩百元煙花還剩下不少呢。沒過多久,裝著滿滿的煙花的袋子就空了肚子。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朋友們在爆竹聲和歡笑聲中告別了。
大家走後,媽媽又開始忙著收拾碗筷,我也過來幫媽媽的忙。雖然媽媽說不用我,可我還是幫媽媽收拾完才休息。
年夜飯吃完了,春節也過了,新的一年就開始了,我長大了一歲,也變得更懂事了,新的一年裡,我要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媽媽對我的愛。

問題五:說說你是怎樣過春節的200 猴年的春節,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日,我們大家都很喜歡這個節日的來臨。如:我們是小孩子嘛,喜歡在春節的時候放鬆一下,還喜歡穿著新衣服去別人家作客。那麼大人們呢,當然也喜歡過這個有意義的春節了,因為大人們都忙碌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所以趁過年了,可以在家裡打打牌輕松一下,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啊! 除夕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在爺爺家吃團圓飯,在餐桌上,有我最喜歡吃的糖醋排骨和八寶菜,晚飯吃完以後,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可熱鬧了!在春節聯歡晚會上,我看見芹塌模了不可思議的魔法師劉謙在為觀眾們表演節目,還有很多精彩的表演,我們看到了精彩的表演以後,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到了春節的第一天,我們就穿著新的衣服,去給爺爺拜年,拜好以後我們就一起去了墳山,給奶奶拜一個...

問題六:說說你是怎樣過春節的小練筆40字 兔年的春節,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日,我們大家都很喜歡這個衫鎮節日的來臨。如:我們是小孩子嘛,喜歡在春節的時候放鬆一下,還喜歡穿著新衣服

問題七:用簡短的話說說你這么過春節30字 今天是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吃完團圓飯後,買了很多煙花回來。我把煙花放在地上,用打火機點燃,煙花「啪」的一聲向天空飛去。突然,煙花一眨眼就飛上了天空。天上出現了很多象花朵一樣的煙花,有的象螢火蟲一樣閃爍,又在空中消失。還有的象星星一樣在天空一閃一閃的放完煙花後,美麗極了!
我抬頭看天,看見別人也在放煙花,我問媽媽:「別人為什麼也要放煙花?」媽媽說:「因為今天是除夕夜,他們要迎接新年的到來。

問題八: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說起過春節,最大的樂趣就是快快樂樂地收紅包,隨心所欲放鞭炮,大大方方收紅包。俗語說,過了臘八就是過年。這一天開始,家裡的零食多了,嘴裡可以變著花樣享受,一會兒甜,一會兒辣,只吃得小肚溜圓,撐得難受,也吃得滿口麻木,毫無食慾。
臘月二十三是過小年了,這一天開始,大街小巷裡的鞭炮就想起來了。好不容易拜年,最不能少了自己的「甜言蜜語」,小嘴兒抹著蜜,直逗得長輩呵呵樂,不住給我掏紅包......過年的歡暢陣是說不完,道不盡。

問題九:說說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中國的春節,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起初不叫春節,到了公元前兩千一百多年,當時,人們以木星運動一周的時間為一歲,就把春節叫「歲」。公元前一千年,人們以年來表示。
北方人過春節和南方有很大的不同,北方晚上要包餃子,吃餃子,在百十個餃子里,有一個餃子放有硬幣,吃到它的人,一年諸事順利。南方除了要貼春聯外,還要在門外擱兩圈貼紅紙的甘蔗,寓意進入佳境。
我最喜歡過春節了,一到春節,就能穿上新衣服,拿紅包。除夕早上,我和爸爸一起貼春聯,貼完後,又開始貼「福」字,只見爸爸把「福」倒著貼在了牆上,我問:「爸爸,為什麼「福」要倒著貼呢?爸爸笑著回答:「這意思就表示福倒(到)。」我又拿了一張「財」字,正要倒著貼,爸爸說:「財到不就財倒了嗎?所以要橫著貼,意思就是發橫財。」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火鍋,一邊看著春晚,夜幕降臨,一朵有一朵絢麗的煙火在夜空中開放。有的貌似垂柳,一絲絲一縷縷,綻放在夜空;有的貌似牡丹在夜空中怒放;還有的是流星,在夜幕中劃過讓人們許願。。。絢爛的煙火帶給人們很多快樂,使春節變的更加熱鬧,喜慶。這種歡樂和諧的氣氛,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後。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唱玩樂,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我們國家的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安寧。
我喜歡過春節!

問題十:說說你是怎樣過春節的100字 噼嚦啪啦,噼嚦啪啦……春節到了,千家萬戶都要貼對聯,放鞭炮,吃團圓飯,穿新衣服和給壓歲錢。
媽媽為了慶祝這次春節,燒了一桌豐盛的晚餐。菜剛端上桌,我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吃完飯後,爸爸結了我壹佰元壓歲錢,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不一會兒,爸爸又去放鞭炮。我看見焰火在爆炸時的顏色豐富多彩,實在好看。
就這樣,我們一起度過了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快樂一天。

2、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節日。在食物貧乏的年代,許多人辛辛苦苦一年,為的就是過個大年,所以有「寧窮一年,不窮一天」的說法。
到過年這一天,不管回家的路有多遠,都要趕回家和家人團聚;為了過年,不管窮富,都要准備年貨
到了春節這一天,家家戶戶貼春聯,壘旺火,放鞭炮,祭鬼神。還記得小時候過年,都是自己寫對聯,自己剪窗花,爸爸從集上買回豬羊肉,大公雞,門扇大的黃河大鯉魚,還有各種麻炮,鞭炮,糖果瓜籽。爺爺則自己壘旺火,並叮囑我們千萬不蘆爛能戳翻旺火。在大門口還要掛兩盞大紅燈籠。
春節從臘八就開始籌備過了。臘八吃臘八粥,淹臘八蒜。進入臘月二十人們就開始掰起指頭算了離年多久。二十三是小年,激哪祭灶神,吃麻糖,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大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守完年夜是初一,出門迎財神喜神,到親戚家拜年。初二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一直到十五明嘩碼鬧花燈,吃元宵。
大同的風俗,從初一到十五都有鬧紅火的節目,高蹺,旱船,小車燈,花鼓隊都要上街,大街上人山人海都是逛街看熱鬧的,一座古城都沸騰了。
今年春節恰逢疫情,許多人不備年貨了,有啥吃啥。商店新衣賣不出去了,豬牛羊肉都減價了,買的人不多了,有點夠吃就行了,一切從簡,年味沒了。上邊又禁放焰花鞭炮,臨近年全城靜悄悄。
往年電視里的春節晚會最吸引人,今年人們已不關注了,這個年過得有點傷心。

3、你的春節是怎樣度過的呢?

其實過春節,每一件事情都讓我難以忘懷。現在來說說我過年的經歷。

我們這里的春節與別處的不同。一到臘月初幾,幾乎家家都要殺年豬,熏臘肉,灌香腸,忙得不亦樂乎。

照我們這里的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二十四就開始了,大家都把准備過年的東西都拿出來嘗嘗。從臘月二十四到臘月二十九,大家就更忙了。家家都忙著買年貨,置辦新衣,要刷陽塵(大掃除)乾乾凈凈迎新年。小孩們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鞭炮,再才是喜歡的玩具,特別是男孩子,女孩子大多是要媽媽給買新衣。

除夕到了,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空氣中彌漫著鞭炮的氣味。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蠢羨屋裡也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也日夜不絕。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小的孩子,沒什麼人睡覺,看央視春節晚會,還要守歲,燃放煙花、鞭炮。

正月初一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因為這一天有吃不完的點心;嘗不完的水果;還有接不完的壓歲錢。這一天,小孩子們一起床,就先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拜年,很快就會得到數目不等的紅包。陪爺爺奶奶吃過早飯,就迫不及待地陪同爸爸媽媽一起到外婆家、親戚家去拜年,當然又會得到不少的壓歲錢,一天回來,口袋兒里鼓鼓的呢!

初五初六有的店鋪就開張了,有的家庭就開始做事了,但是都不忙。

到了正月十五,春節又到了一個高 潮,家家戶戶會拿出過年特意留下的豬耳朵,豬尾巴,做一桌子好菜,還端出了香噴噴的元宵,大家再聚一緩檔鎮次。在我們這里元宵節被也稱為尾巴年。這天家家燈火通宵擾粗,鞭炮不斷。

春節一眨眼就過去了,孩子們差不多都去上學了,大人們也都去忙了。可我還沉浸在春節的快樂之中,我期盼著下一個春節的到來。

4、過年應該怎麼過 過年的正確流程

導讀:過年每年都有,但是我們的心情每年都不同,從期待到平淡,很多人都說年味兒沒有了,其實是過年的人一天天長大了,過年的那種興奮和幸福感留給了小孩。那麼,過年應該怎麼過?過年的正確流程是怎樣的呢?感興趣的朋友來瞧瞧我的介紹吧。

過年應該怎麼過

1、首先,春節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歲節(年節)。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磨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2、人們都會在年前有一次采購,人們都會和家人一起去街上購買過年所需的物品,還會買一些新衣服,總之熱鬧非凡。

3、要過年時,人們都會打掃一下家裡,把家裡的垃圾和灰塵都徹底清除,把傢具都搽干凈,然後迎接新年

4、家鄉過年時,村裡人都會宰一頭豬來過年。這就是新年之後一年的肉食了,城裡人都會去市場買一些新鮮的豬肉。

5、買年貨時會買一些春聯和福字,然後在新年的這一天就會換下去年貼瞎喚搏的對聯,貼福字要倒著貼意味著福到了。

6、年夜飯是春節時節一家人最歡樂的一頓飯了,做年夜飯時大家都忙裡忙外得准備,你也不能一直玩手機哦,哪怕剝剝蒜、切切小蔥、打打下手,也是與親人的情感互動,並且光榮得成為年夜飯的貢獻者之一。

7、很多年輕人一整年都在工作、學習,漸漸丟失了童年那種天真無邪的樂趣感。自己親手放鞭炮,小心的點燃捻子,快速的捂住耳朵跑遠,看著鞭炮的紅碎屑子和火光蹦起繚繞,感覺瞬間穿越到兒時的春節時代,感受到自己的成長!(注意遵守所在地區的燃放鞭炮規定和防火事宜)

過年的正確流程

Step 1 :除夕白天,把家裡打掃得乾乾凈凈~

Step 2:貼上喜慶的春聯、窗花~

Step 3 :開始包餃子吧!

Step 4 :餃子包得差不多了,別忘記蒸上年糕~

Step 5 :看春晚的時候啃個糖瓜,吐槽的話都會變甜

Step 6 :零點了,下樓放鞭炮去~

Step 7 :過了零點就是大年初一,可以討紅包咯~

Step 8 :拉上親朋好友,去廟會看舞獅,為新的一年添喜氣~

關於年獸的傳說

關於新年,民間還流傳著一個生動的神話故事。相傳"年"是一種怪獸的名字,它長得很可怕,跑起來速度非常快,叫聲也十分嚇人。"年"經常出來傷害農家的人民和家畜,所以上天就把它鎖進了深山,一年只許它出山一次。

由於人們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出來,所以每一天都是提心吊膽,小心防範。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年"還沒有出來,可是到了十二月,"年"突然出現了,使人畜受了傷害。從此以後,每到農歷十二月,人們就准備和"年"做斗爭。

特別是臘月三十晚上,家家都關門閉戶,防備'年"來害人,因為據說臘月三十晚上,"年"會挨家挨戶吃人。後來,人們發現"年"怕火光、怕紅色、怕響動,於是便在三十晚上點火炬、放鞭炮、敲打鑼鼓,"年",聽到響聲、看到火光便跑開了。人們用這種方法趕走了"年",為了慶祝這鏈棚個勝利,人們互相慶賀。

5、春節是怎樣度過的呢?

在我的家鄉過春節一般都是吃年夜飯,看春晚,拜年這些有趣活動。春節對於老百姓來說意味著一年的結束,又一年的開始。一年的收獲有多少,來年要怎麼打算,所以這個辭舊迎新的日子對於老百姓來說特別重要,也過得特別的熱鬧喜慶。特別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是個難得一家人團聚的日子,一家人都櫻賣橘是十分珍惜這段日子的。在我們那,在過年前四天的時候就要把年貨准備齊。然後在除夕的前一天就開始准備年夜飯的食材了。
我們那邊特別講究桌上的菜的多少。一個好的數字代表著來年有好運。所以一般家裡的菜都是雙數,一般都是八樣、十樣、十二樣這樣的。八樣意味著八離不開發,來年定會發財,十就意味著十全十美,十二意味著來年每月都是紅紅火火。在吃年夜脊團飯的時,有個特別有趣的事。那就是無論雞爪也好還是鴨爪也好一定要給家裡頂樑柱吃,因為多吃爪子來年可以抓更多的財富。當然在吃飯的時候還有小孩子們特別喜歡的發壓歲錢的環節。
吃完飯,基本上就會和鄰里街坊們嘮嘮嗑,說說年夜飯各家都吃什麼。然後到了天黑便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看配鍵春晚的時候了,這樣的時光對於外出工作者的人來說特別珍貴。很多家庭一年到頭來這樣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都不多。看春晚的時候,父母可以問問孩子工作如何,孩子也可以好好陪陪父母,這也許是春晚最大的意義了吧。到了第二天早上,便會發現每個小孩子手裡提著袋子到處敲門。這是拜年。
孩子們提著袋子敲門時,等主人打開門首先就要說:「新年好,我來給你拜年了」。主人便會給孩子們一些糖果或者水果,一早上下來每個孩子的袋子都是滿滿的。對於孩子來說那是非常開心的事。

6、如何過新年

1、到了除夕這一天,人們在吃完年夜飯要進行守歲。除夕夜裡燈火通宵不滅,據說經過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在夜裡大家可以聚在一起閑聊家鎮畢常,享受一年中難得的團聚時光。
2、大年初一天一亮,放完一串代表開門紅的爆竹後,大家就要開始挨家挨戶拜年。這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代表著大家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3、大年初二是祭財神的時候,商家還是普通的人家在這天都可以給財神上一支香,撒兩杯清酒,表示對旦旅坦來年財運滾滾來的期盼模桐。像北京的一些老商號,至今都保留了在這一天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來進行大型祭祀的習慣。
4、過年期間各地都有廟會,各種商家都會在廟會上搞一起喜慶的活動,這時候帶著家人走上街頭湊個熱鬧也沾沾過年的喜氣。
5、正月十五元宵節,這是過年的最後一個節目,大家這天要吃甜甜糯糯的湯圓,走上熱鬧的街頭看五顏六色的花燈,還有絢麗的煙火可以觀賞。

7、春節每一天的風俗

春節每一天的風俗

春節每一天的風俗。春節是我們國家非常盛大的一個節日,這是大團圓的日子,春節的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春節每一天的風俗的相關內容。

春節每一天的風俗1

臘月二十三(1月28日)

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每到這一天,各家各戶還要烙些包芝麻糖的燒餅,名曰『祭灶火燒」,或者備灶糖,灶王爺要在這個時間上天,去向天皇人帝匯報工作。給灶王爺吃了嘴甜甜的,鎮行人們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臘月二十四(1月29日)

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除舊迎新不可不做哦。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臘月二十五(1月30日)

推磨做豆腐。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御改嘩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

舊俗還認為灶神上天後,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臘月二十六(1月31日)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燉大肉」,說殲坦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臘月二十六這一天,各地有「臘月二十六,里外洗一洗」;「 臘月二十六,洗凈禽畜屋」之說,民間還流傳著「臘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說法,也就是說,從這一天起要開始置辦年貨了。在各地鄉村,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邊各村的百姓紛紛前往趕集買年貨。

臘月二十七(2月01日)

宰年雞、趕大集,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民謠中有「臘月二十七,殺只雞」的說法,為什麼要在二十七殺雞呢?這其實還是取得諧音,「雞」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

殺好的雞,不在當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除夕夜吃的時候也不能吃完,要一直留一點。因為,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所以節日期間,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見到雞,這樣才算圓滿。另外,因為老理講究初一不能動刀,所以,這些東西當然也就要提前准備好了。

臘月二十八(2月02日)

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的說法,是說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面還是做饃,總之各家各戶是要開始准備主食過年的前奏。

「貼花花」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臘月二十九(2月03日)

臘月二十九,除夕前一日,俗稱「小除夕」,這一天,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且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中國農歷有大小月之分,所謂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遇到臘月為小月,二十九這一天就是這一年最後一天。那麼臘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即使不是小月,次日就是除夕,所以過年的各種准備活動都要在這天進行完。在整個年節中,二十九這天可以說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籌備年節中的各種衣食祭品,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上墳請祖」。所以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大年三十(2月04日)

臘月三十也叫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夜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南方新年有吃餛飩的習俗,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守歲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包餃子。

正月初一(2月05日)

傳統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長輩或者左鄰右里,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除夕守歲後,初一早上人們開門互相道賀「新年好!平安吉祥...」。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大年初一的習俗是放開門炮仗、拜年、占歲、聚財等。而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

大年初一的早餐除了餃子,還有湯圓,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大年初一這天,湯圓不叫「湯圓」,叫「元寶」,吃湯圓也不叫「吃湯圓」,叫「得元寶」。

正月初二(2月06日)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這一天嫁出門的閨女是要帶著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婦走娘家的規矩多。比如說帶的禮物都要是成雙成對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正月初三(2月07日)

大年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帶雙數。

傳統習俗中,正月初三被認為是老鼠嫁女兒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擾到老鼠嫁女兒。老鼠大有「誰不讓我過好這一天,我讓誰難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驚擾了老鼠嫁女兒,老鼠就要禍害這一家。為了地里的收成,早早的睡覺吧!

農歷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 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正月初四(2月08日)

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

相傳大年初四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因此也不宜遠出,准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正月初五(2月09日)

初五又被稱為「破五」,這一天對於商家來說是個大日子,祈求一年財源廣進,迎財神正是這天。 「商店這天要開張,放鞭炮。 」

正月初五,按民間習俗是五路財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財神進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財源滾滾、年年有餘,同時自然也是送走「窮」的日子,故有「送窮出門」一說。同時,這一天又俗稱「破五」,意思是之前幾天的諸多禁忌至此就結束了。

正月初六(2月10日)

初五剛把財神迎進門,初六就要送走窮神。送窮神這一天,要在家裡面進行大掃除,掃出來的垃圾,還有沒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此外,還要喝一種素菜湯,這種湯是用菠菜、青菜等七種蔬菜做成的。

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是祭送窮鬼、窮神。

正月初七(2月11日)

大年初七,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

在中國傳統習俗中,大年初七「人日」,人過生日,要以七種蔬菜,煮成七寶羹,也就是將七種蔬菜,煮成雜菜湯,在農業社會,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寶羹,來年大豐收。

正月初八(2月12日)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一寸光陰一寸金。

道教和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又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正月初九(2月13日)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稱」天公生「,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每逢玉皇大帝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道教和民間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舊時的這天晚上,男女相聚在大樹下(最好是桂花樹)唱歌,請玉皇大帝最寵愛的小女兒七仙女下凡,所唱歌曲必須歡樂吉祥,讓七仙女高興,她一高興,父皇玉帝就會保佑人間一切順利。

正月初十(2月14日)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還有地,人畜房米麥百穀都生於地。

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

正月十一(2月15日)

正月十一日,俗稱「請紫姑日」(有的地方為正月十四)。最早記載「紫姑」的文獻是南朝宋人劉敬叔的《異苑》。大致說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並在正月十五這天被害死在廁所里,天帝憐憫,封她為廁神。但民間敬奉紫姑並非因為她是廁神,而是紫姑代表了深受壓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來祭祀。

民歌中有「十一請子婿」的說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們在這一天宴請子婿。相傳,這是因為初九慶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還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這天用來請子婿吃飯,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費了。

正月十二(2月16日)

正月十二,搭建燈棚。元宵節將近,開始做元宵賞燈的准備工作。

有童謠雲:「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三(2月17日)

正月十三,點灶燈。各家試點制好的燈。扎彩燈,吃湯圓。

在中國南方,這天要欣賞燈籠。絡繹不絕的中國人會在這天去城隍廟賞花燈。而這僅僅是元宵節的序幕。除了傳統的紅燈籠外,還有許多不同樣式的花燈。燈展通常從今天開始到正月十八結束。

在正月十三有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被稱為「燈頭生日」。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其實是因為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日子臨近了,各家都試點制好的燈,才被說為「燈頭」之日。

正月十五鬧花燈,一般要從正月十三紮彩燈開始。正月十三日為「上燈」;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七日為「罷燈」。從正月十三這天起,人們就開始張燈結綵扎彩燈啦!

正月十四(2月18日)

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十四這天所有的事都是為了第二天的元宵節。這天,燈會正是開放供市民購買燈籠。為了元宵節,像舞龍和舞獅的表演開始在大街上演習。也有人寫燈謎猜燈謎來增加節日歡樂氣氛。在中國,燈謎是非常傳統的字謎游戲。大人和孩子都喜愛解決這些問題。

民間將正月十四這一天稱為「臨水娘娘」(又稱「順天聖母」)的誕辰。傳說臨水娘娘姓陳,是唐朝大歷年間的人,後來成為了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於是民間立祠奉祀,稱為「臨水娘娘」、「順天聖母」。其實,是婦女們在沒有地位、科學不發達的時代為自己塑造的一位保護神,也是她們畏懼難產而鼓舞自己的一種方式。

為了准備正月十五的上元宵節,民間和朝廷都會在這天搭建燈棚,懸燈結綵,並做一些游藝節目的預習活動,成為「試燈」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至於市面上賣燈籠的小販,早就准備了各式各樣的花燈,准備販賣,成為「燈市」。

正月十五(2月19日)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

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燈節期間,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又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相傳,正月十五日正是蠶神嫘祖的生日,因此這一天便成了百姓祭祀「蠶神」的日子。祭蠶神用白粥加上肉脂為供品,同時用一桿竹竿挑著燈燭插在田間,謂之「照田蠶」(據說觀察燈火顏色可以判斷一年的豐歉)。這項活動逐漸成為了後代元宵節觀燈習俗的一種源頭。

春節每一天的風俗2

春節的特色風俗貼年畫代表美好期望

春節在我國的歷史是非常久遠的,在歷史的長流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在如今已經成為了我國代表性的傳統節日。是我國眾多傳統節日中的民族大節。在春節這天,人們有很多的風俗習慣。比如團圓飯,貼春聯。發壓歲錢等等。

年畫年味十足

貼年畫是我國過年期間非常具有年味的一項傳統習俗。年畫通常是《三陽開泰》,《年年有餘》這樣具有吉祥如意的畫,代表了人們對未來一年的美好期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盛行開來。江蘇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楊家埠,是我國三個重要的年畫產地。民國初年,上海出現了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形式,以後發展成為今天的掛歷。

年夜飯寓意團團圓圓

除夕夜吃的年夜飯又叫團圓飯,是春節最重要的傳統習俗。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是全家團圓的好機會,特別是隨著很多人工作變得越來越忙碌,春節團圓的意義更大。除夕夜的團圓飯也叫年夜飯。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動手,在家做上 一頓豐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為了避免麻煩,就直接將年夜飯的地點放到了飯店。無論在哪裡吃,團圓的主題是一直以來都不曾改變的。

除夕守歲踩歲

大年初一也就是春節。春節的前一天是除夕,是辭舊迎新的一天,和春節首尾相連。「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時 。「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窮歲盡」,表示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除夕 夜是年節的第一個高潮。守歲,俗稱「熬年」,是從吃年夜飯開始。年夜飯是一年中最具家庭親情、 滿溫馨祥和的家宴,此時,人們不僅享受著滿桌佳餚,更享受著濃濃的親情和節日的喜慶。

春節每一天的風俗3

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農歷的歲首,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的傳說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

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客家人的傳說)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8、春節怎麼過

春節的過法如下:

陪父母做年夜飯,以前都是媽媽一個人忙前忙後的做好,我們狼吞虎咽的吃一點就往外跑彎兆了,現在,我們就靜下心來,安安靜靜的陪媽媽做頓年夜飯。吃完年夜飯後,讓爸爸媽媽坐下休息,去把家務做了。

准備些禮物,去拜訪長輩,特別是年紀大的老年人。去聽聽他們說說話話,聽他們講那些年簡岩的春節,一些困難的老人,我們可以包個紅包,這樣,也能從某些方面讓他們過得好些。春節也是同學聚會的時期,比起前些年的同學聚會,現在的埋咐租同學聚會有很多都是炫富、聚牌局了。

春節的意義:

1、春節是中華文化優秀傳統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著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

2、春節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3、春節代表的是辭舊迎新、吉祥如意,團圓平安、興旺發達等等的美好祝願。

4、春節這一天都會盡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9、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都有什麼傳統習俗呢?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而狹義的春節主要指正月初一,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春節這一天春手拍的傳統習俗活動有拜年,放爆竹,貼春聯、掛年畫祭祖、接神、踩祟、給壓歲錢。

1、拜年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中國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系,大體可分4類:

走親戚

初一必須到岳父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 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禮節性的拜訪

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感謝性的拜訪

凡是上年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串門式的拜訪

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 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2、放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3、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扒羨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薯鄭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4、掛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墨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5、祭祖

新年為歲首,第一件事就是祭祀祖先。這一禮儀,有的地方稱之為「拜祭祖家堂」,因為祖宗是稱為「家親」而不是稱為神的。

祭祀祖先一般在家中進行。有的地方,家家戶戶在堂屋中懸掛祖先畫像,但多數地區是供著祖先的牌位。除夕子夜前後,開門放鞭炮之前,祭祖的活動便開始了。祖先的牌位前擺好美酒佳餚、時令果品,供列祖列宗享用;點燃香紙蠟燭後,家長率子孫行叩祭禮。在祭祖時,要面對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項稟報家中一年來發生的喜慶事件,大到娶媳、聘女、生兒添丁,小到生活怎樣等。

民俗專家表示,新年祭祖的意義是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及祈求祖先保佑子孫後代繁榮昌盛,諸事順意,表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倫理思想。

6、接神

接神是為新舊年分野,但接神時間亦不太統一。有的子時一到就開始舉行儀式,有的到「子正」之時,即午夜零點開始接神,有的則在「子正」之後方接。接神的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全家中的最長者主持。因為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於接何神,神從何方來,要預先查好「憲書」,帶領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禮畢後,肅立待香盡,再叩首,最後將香根、神像、元寶錠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錢糧盆內焚燒,同燃松枝、芝麻秸等。

7、踩祟

接神後,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聲,稱為「踩歲」,亦叫「踩祟」。由於「歲」與「祟」同音,取新春開始驅除邪祟的意思。

8、給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風俗仍然很盛行。

總而言之,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有各種習俗活動以示慶祝。 這些習俗活動均以祭祀神仙、祭奠祖先、訪親拜友、辭舊迎新等為主要內容,大同小異。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