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一般吃什麼有什麼意義
1、過年要吃什麼菜然後有什麼意義
過年要吃的菜有餃子、年糕、臘腸、餛飩等。
餃子是北方年夜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餃」與「交」諧音,有「更歲交子」之意。而且餃子外形如元寶,春節吃餃子寓高陸意「招財進寶」,象徵財源如湯水滾滾而來。人們還會在一鍋餃子內挑幾個「幸運」餃子包上花生、硬幣或糖果。吃到硬幣寓意新年發財,吃到糖果表示來年生活甜美,吃到花生則寓意健康長壽。
過年的時候,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家家餐桌上都會擺上年糕這道美食。年糕是是春節專屬的吉慶甜食,黏糯可口,很多人都喜歡吃。春節吃年糕,一是祝賀糧食薯念鏈豐收,二是「糕」與「高」諧音,象徵著「年年高升」。
其他食物
過年吃臘味是我國廣東、四川、湖南等地都有的傳統習俗。因為臘味腌制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一般在每年大雪節氣後就開始准備。數孫臘肉、臘腸、臘魚、臘豬頭等,色美味香,令人垂涎。以前生活艱苦,物質短缺,人們便把美好的心願寓意到諧音的過年食物上,所以春節吃臘腸寓意「常吃常有」。
餛飩雖說是現在隨時都能吃到的小吃,但是在古代,只有過大年家家戶戶才吃得上餛飩。在南方部分地區,餛飩是款待客人的美食。娶妻生子、孩子滿月、丈母娘招待新女婿都得吃餛飩。在傳統文化中,春節是要吃餛飩的,取其「混沌初開」之意。再者,餛飩與「渾囤」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五穀豐登。
2、春節飲食文化 中國春節飲食習俗和寓意有哪些
中國春節飲食習俗和寓意如下:
1、餃子,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是北方年夜飯必不可少的一到菜餚,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也不盡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
餃子同音「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就意味著更歲交子,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的行為。另外餃子外形似元寶,包餃子就像包住福運,吃餃子則寓意著生活富裕。現在,春節吃餃子是人們表達在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
2、年糕,從周代開始,我國便有過年吃年糕的傳統習俗。年糕一般有黃、白兩種顏色,就像古代的金銀。年糕不僅寄寓了人們渴求生活富足、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又有「年高」的長壽之意。
3、魚,春節飲食講究好寓意,當然少不了魚,一般為餐桌上最後一道菜,有些地方這道菜基本留下來不吃的,意為「年年有餘」。並且有些地方對挑選年夜飯里的魚也是有講究的,鰱魚為連年有餘,鯽魚和鯉魚為大吉大利,鮭魚則為富貴有餘。
4、餛飩,在江蘇靖江,不管是招待客人還是逢年過節或者辦喜事,都一定要吃餛飩。除夕早上,家家戶戶就開始剁菜餡包餛飩,從年三十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餛飩就酒,越吃越有」,寄託了靖江人對新一年的美好願望。
中國春節的文化起源: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傳統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以及祈福辟邪的活動。
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歲節(年節)的起源與發展涵蓋了人文哲學與自然規律等方面內容。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