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春節習俗有什麼
1、山東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山東春節習俗:
1、臘八
臘八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臘八粥進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戶人」中的燒火戶在這天專來燒火。支起大鍋,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
2、三十
臨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動中最熱鬧的場面「蒸壯」就出現了,「蒸壯」就是為過年蒸各種饅頭、餃子、糕餅。這時「燒火戶」又來燒火,蒸各式各樣的饅頭。
(1)臨沂春節習俗有什麼擴展資料:
山東春節禁忌:
1、初一忌諱很多,各地大同小異。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准用磨),忌挑水,忌掃地,忌打人罵人。
2、臨沂則忌動針錢,忌包餃子,忌吃葷,忌搗蒜。沂源初一晚上忌點燈,據說點了燈,老鼠就會泛濫成災。膠東各地最忌初一打破東西,萬一打破東西,要手持碎片,不回頭,不說話,直走到井邊,將碎片拋擲井中,否則「主凶」。
2、詢問一下臨沂的民俗習慣
臨沂人相對比較喜歡吃辣的東西,有很多川味飯店。
氣候沒什麼特殊的。。。
【方言】 ○太陽曰"日頭"(ritou) ○彗星曰"掃出星" ○過午曰"晌午"(shangwen) ○下午曰"瞎晚兒" ○昨天曰"夜來" ○毛毛細雨曰"下霧露毛" 【人事類(身體附)】 ○得意忘形曰"恣的不行" ○肆意張揚曰"哧鱗" ○身心舒泰曰"福毯" ○郁悶不舒曰"懊頭" ○小兒撒嬌曰"發犏pian' ○討好於人曰"舔拇" ○闖禍曰"作業" ○賣弄曰"翩弄"(pianlong) ○通姦曰"噶ga伙" ○手巧曰"巧妙" ○言人能吹曰"牛逼鼓子" ○言人舉止輕佻曰"騷湖蛋" ○言人行為下流曰"污爛" ○故意曰"得為"(deiwei) ○博弈常輸者曰"迷手",又曰"迷匠" ○小男孩曰"小小子兒"(xiaosaor) ○小女孩曰"小妮子" ○言人固執曰"犟勁頭" ○言人曰"皮緊" ○言人傻曰"憨子" ○誘人入套曰"岔巴" ○餓曰"卧" ○臟曰"窩囊" "埋汰' ○嫌人臟曰"夷賴" "餓癢" ○議人短長曰"掣舌頭拉板疼" ○私生子曰"私孩子" ○二人投緣曰"對撇子" ○嬉皮笑臉曰"沒臉"(mulian) ○裝束齊整曰"板正" " ○動作巧捷曰"俏chua"(後一字無漢字對應,乃"出","阿"二字連讀) ○視物清楚曰"村良的" ○便溏曰"拉薄屎" ○鼻流清涕曰"淌鼻子 ○額頭曰"耶樓蓋" ○膝蓋曰"各了稗子" ○光頭曰"禿蛋子" ○光膀子曰"光肉兒" 拳頭曰"屁捶" ○左撇子曰"左巴裂子" ○腳趾曰"腳拇丫"
3、盤點臨沂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山東大年初二回娘家該帶啥
臨沂是初二回娘家,雷打不動。不管是新婚的,還是結婚多年的,這一天,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孩子的帶上孩子,帶上禮物回娘家。
到了丈人家,女婿會鋪開氈布,欲對丈人丈母娘磕頭行禮。但丈人會急忙阻止,不讓他磕下去。因為有個說法,受他一個頭,欠他一輩子。所以丈人丈母娘不敢受新女婿的磕頭禮。接下來,岳父母會給女婿「磕頭錢」,這頭雖然沒受,但禮錢一定得給,多少不論,看岳父母的家境如何和對女婿的喜歡程度了。
在丈人家稍微休息片刻,就揣上香煙,帶上禮物,去給爺爺奶奶、叔叔大爺「磕新頭」。去了,他們也不會受新女婿的磕頭禮,但都會給「磕頭錢」,多少不拘。
新女婿不管去哪家,都會受到隆重接待。會熱情邀請他坐下喝酒,要吃「十大碗」,即十道菜,其中丸子和鯉魚是不可少的,取「團團圓圓」和「年年有餘」之意。
4、山東的春節習俗 (列表)
山東春節習俗:
1、臘八
臘八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臘八粥進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戶人」中的燒火戶在這天專來燒火。支起大鍋,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
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粗的,給當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類,喝粥時,一個還給一斤饃饃;另一種是細的,用薏米仁、桂元、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紅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
2、三十
臨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動中最熱鬧的場面「蒸壯」就出現了,「蒸壯」就是為過年蒸各種饅頭、餃子、糕餅。這時「燒火戶」又來燒火,蒸各式各樣的饅頭。
3、除夕
除夕夜晚衍聖公還要親自到安懷堂擺供,祭拜白鬍子老神仙,據說孔府中所有的精靈鬼怪都歸這個白鬍子老神仙管。
(4)臨沂春節習俗有什麼擴展資料:
山東春節禁忌:
1、初一忌諱很多,各地大同小異。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准用磨),忌挑水,忌掃地,忌打人罵人。
2、臨沂則忌動針錢,忌包餃子,忌吃葷,忌搗蒜。沂源初一晚上忌點燈,據說點了燈,老鼠就會泛濫成災。膠東各地最忌初一打破東西,萬一打破東西,要手持碎片,不回頭,不說話,直走到井邊,將碎片拋擲井中,否則「主凶」。
3、也有的地方在打破器物之後,念吉語「歲歲(碎碎)平安」來破解。初一煮餃子,破了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賺)了」。過年吃餃子同時吃蒜時,因「蒜」與「散」音同,改稱蒜為「義和菜」。
5、現代臨沂的風俗
過春節是臨沂的民風民俗也是中國的民風民俗,是中國每年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俗稱「過年」,也叫「過大年」。中國農歷的12月23日,叫做「臘月二十三」,算是春節的「預備演習」,稱作「過小年」。這一天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祭灶」,就是祭祀「灶王爺」。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間的欽差大臣,得罪不起,需要恭而敬之的送他「上天言好事」。
小年過後,人們便開始忙碌起來,宰豬殺羊,蒸饃饃,做豆腐,趕制新衣,剪窗花,寫對聯,買年貨,請門神,離家在外的人要千里迢迢趕回家……
除夕之夜餃子香
餃子,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美食。但春節期間的餃子卻別有寓意,象徵著團圓、祥和。
中國農歷每年的最後一天,叫做「臘月三十」。這天下午,家庭主婦便開始准備包餃子。餃子的餡有豬肉、羊肉、海鮮、雞蛋和素菜餡等幾十個品種。臘月三十晚上,一家人團團圓圓圍坐在一起,以吃最好的菜、喝最好的酒的吃喝形式辭舊迎新。
傳統的除夕夜餃子,必須等到午夜時分才吃,也就是新的一年的零點鍾聲敲響之後。人們燃放過爆竹、禮花,高高興興吃餃子。除夕夜的餃子有很多名堂,比如在幾個餃子里包進消過毒的硬幣,有幸吃到的人,被認為在新的一年中財運好;新婚夫妻如果能吃到包有大棗、花生、栗子的餃子,寓意新的一年中會早生貴子……
除夕夜的第一碗餃子,要敬獻給去世的親人,以示緬懷。中國北方的傳統習俗,大年初一早晨也要吃餃子,但不能現包現吃。新的一年第一天的第一餐,必須是前一天夜間包好的餃子,放在院子里冷凍著,寓年年有餘糧之意。從初一開始,傳統說法每一天分管一種動物,如牛、羊、雞、狗等,所以每一天吃什麼主食,都有約定俗成的規定,但餃子始終是主要食品。
大紅燈籠高高掛
紅色燈籠,是中國民間的吉祥物,寓意日子越過越紅火,蒸蒸日上。大年除夕夜,許多單位和住宅的大門口,除了張貼紅色的對聯,還要懸掛大紅燈籠。
中國農歷的正月十五,是春節的最後一天。正月十五叫元宵節,也叫「燈節」,人們管這一天晚上的歡慶叫做鬧元宵,也叫「鬧花燈」。正月十五的花燈,與除夕夜懸掛的大紅燈籠又有不同,首先是樣式不同,不再是單一的圓形燈籠,而是各種幾何形體和動植物形體;其次是顏色不同,不再是統一的紅色,而是赤橙黃綠青藍紫,五光十色;再次是內容不同,燈籠上繪有各種歷史故事、歷史人物或山水花卉、動物植物。
春節期間最引人注目的是燈謎,就是寫在燈籠上的謎語。花燈節上,燈謎也是主要項目之一。中國古代的元宵節之夜,千萬盞花燈爭奇斗艷,映照得大街如同白晝。
鑼鼓喧天看大戲
春節期間,中國城鄉到處是打擊樂、吹奏樂、絲弦樂、彈撥樂的大合奏,混合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烘托著一張張熱情洋溢的笑臉。城市的大小劇場,夜以繼日,客滿為患,演出著火爆的戲劇。大江南北的廣大農村,臨時搭建的戲台前,人們穿著節日服裝,男女老少人頭攢動。台上鑼鼓喧天,樂聲悠揚;台下賣瓜子、糖果等小吃及各種兒童玩具的小販穿梭不停。
中國民間所說的「看大戲」,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名稱為「劇」和「戲」的正式劇種,與曲藝演唱相區別;二是指各劇種演出的連本劇,即分場次的大型劇目,與摺子戲即單場戲相區別。各劇種都有各自的大型劇目,有些全本戲要連著演出幾天,如同現在的長篇電視連續劇。那些大型劇目,平時沒有足夠的時間演出,春節期間便可以從容不迫地從頭演到尾。同大戲相對而言的曲藝演出,雖然規模一般不大,但是也是中國農村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
喜氣洋洋扮社火
中國的社火,既不屬於戲劇,也不屬於曲藝,是一種融音樂、舞蹈、雜技為一體的民間藝術,如舞龍、舞獅、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打腰鼓等。如果嚴格的分類,安徽、湖北一帶的儺戲,實際也是一種社火形式。這些民間文藝形式,共同的特點是熱烈、火爆,充滿喜慶氣氛。
春節期間,城鄉社火的規模大小不一。小規模的社火,只有單一的或兩三種文藝形式;大型社火,則包括以上各種文藝形式,或一種形式列出一個方隊,或幾種形式互相穿插,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6、山東地區過年有哪些習俗?
有辭灶、貼春聯、請家堂、祭海節等傳統習俗,也有一些近年因經濟、文化興起而盛行的新興春節活動,如青島國際啤酒節、濰坊國際風箏會、臨沂書聖文化節、濟南大明湖荷花節、青島海洋節、泰山國際登山節等。
1、辭灶
和其他地區一樣,山東人的「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開始的。「小年」,舊時稱之為「辭灶日」,傳說這一天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一家人工作、學習、生活情況的日子。所以在這天,人們要在家中「祭灶」,設擺供案祭祀灶神,送其上天匯報工作,以祈福納祥。
2、貼春聯
過年貼春聯、福字,是中華傳統,山東也不例外。年三十這天,從早上一起床開始,各種年事活動就順序開始了,這是一年中最為忙碌和開心的一天。貼春聯、福字,在山東一般都是年三十上午進行的,早飯後,長輩們開始了包水餃、炸年貨的各種准備,小輩們開始四處貼福,吵吵鬧鬧,貼正了,貼反了,各種歡笑,表達了人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3、請家堂
年三十忙活了一天,到了傍晚,一天的重頭戲開始了——請家堂。「請家堂」,即舉行儀式把逝去的先祖、親人請回家過年,在山東,這是年三十最為隆重和嚴肅的年事活動。山東人過年請家堂的習俗,不能簡單地歸結為「迷信」。它所表現的,實際上是對先祖親人深深的懷念和尊敬。
4、祭海節
祭海節是一個因自然崇拜而形成的傳統節日。最著名的祭海節是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市田橫鎮周戈庄村的傳統祭海活動,通稱「田橫祭海節」,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北方規模最大的祭海節。
5、青島國際啤酒節
青島國際啤酒節始創於1991年,在每年8月的第二個周末開幕,為期16天。節日由國家有關部委和青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融旅遊、文化、體育、經貿於一體的國家級大型節慶活動,是亞洲的啤酒盛會。
6、濰坊國際風箏會
濰坊是風箏的發源地。早在20世紀30年代,濰喊猛坊就曾舉辦過風箏會。解放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濰坊風箏又煥發了派慧生機,多次應邀參加國內外風箏展覽和放飛表演。1984年4月1日,在美國友人大衛·切克列的熱心幫助和山東省旅遊局及濰坊工美的大力支持下,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拉開帷幕。
7、臨沂書聖文化節
山東臨沂是書聖王羲之的家鄉,2003年王羲之誕辰1700周年,經文化部批准臨沂市舉辦了首屆書聖文化節,向全國乃至世界推出了「書聖故里」的文化品牌。
8、濟南大明湖荷花節
濟南大明湖荷花節,是1986年市人民代表大會第九屆第二十次常務委員正式批准荷花為濟南市市花之後,在當年舉辦了我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荷花展覽,從此每年7月都有荷花展在大明湖出台。
9、青島海洋節
中國青島海洋節作為青島市的重要節慶品牌,是中國唯一以海洋為主題的節日,創始於1999年,舉辦時間定在每年的7月。
10、泰山國際登山節
泰山國際登山節從1987年9月舉辦第一屆泰山國際登山節以來,每年舉辦一次。
特殊的習俗:
魯西南地區俗規,初一早上不能把雞鴨鵝等放出來,至少圈住半天,怕「攪亂了年」。膠東龍口、蓬萊一帶,初一早晨女主人一起床,就手持紅燭,把家裡各個角落照一遍,寓意用光明驅逐黑暗,把邪氣惡臭趕出去;萊蕪等地有初一「送家堂」的習俗。
年三十「請家堂「,把老祖宗們請回來過年,年初一,人們上墳、燒紙、叩頭將祖宗塵滲答送回墳塋。回家以後,把家譜收起來,春節祭祖儀式遂告結束。
春節的慶祝活動從初一開始,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膠東地區於初二日落後送年,送年時要擺貢品,焚香燒紙,鳴放鞭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風俗
7、山東人的春節習俗知多少?
春節是一個古老且隆重的及節日,春節的樂趣在於它有著各種各樣的習俗,像貼春聯、掃塵、拜年、年夜飯等,雖然每個地方的過年習俗都各不相同,但那種辭舊迎新的氣氛是一樣的。那麼,你知道山東人是怎麼過春節的嗎?一起來了解下吧!
舊俗春節從初一零點開始,山東各地一般由家長首先起來「發紙」,開門前先放一掛火鞭,然後才能說話。男人在家長的帶領下祭拜天地神靈。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驅趕邪佞惡、求吉利,襪山局有的地區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秸,意味著新一年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飯後唯毀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有餘頭。水餃煮好後,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
春節的餃子里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著新一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著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許多地方初一吃素餡餃子,取「素靜一年」之意。臨清地方初一早飯吃各種饃饃、棗糕、粘窩窩等,又佐以各種丸子、粉條、白菜熬成的「全菜」,名為「吃全年的飯菜」。
拜年春節拜年的習俗由來已久,至今不衰。首先進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輩給長輩拜年,平輩之間互相告讓拜年;爾後進行近拜,就是給沒出五服的長輩拜年;最後是遠拜,給出了五服的長輩和親朋好友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在一般只是問好。商人拜年,除了問好外,還要互道恭喜發財。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臨清初一拜年,男子與已婚婦女參加,男女分開,拜過自家長輩,再拜族內各長輩,此謂「合族拜年」。
之後,由族長率領到各廟宇、異姓祠堂內敬拜神位,此謂「拜庄鄉年」,最後,村長指揮全村人於村中十字路口互拜,以解往年糾紛怨氣,此則謂「拜團結年」。鄆城等地有「春節五更乞長」的習俗。兒童起床後一聲不響,先去緊緊抱住椿樹,同時唱「椿樹椿樹王,你長粗來我長長,你長粗了做材料,俺長長了穿衣裳」。鄒城則有搗鼠洞的特殊習俗,初一早晨,用麵杖搗鼠洞,邊搗邊說「戳打戳,戳打戳,十個老鼠九個瞎,還有一個不瞎的,也要叫我戳煞它」,意在保證糧食安全。
初一忌諱初一忌諱很多,各地大同小異。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准用磨),忌挑水,忌掃地,忌打人罵人。臨沂則忌動針錢,忌包餃子,忌吃葷,忌搗蒜。沂源初一晚上忌點燈,據說點了燈,老鼠就會泛濫成災。膠東各地最忌初一打破東西,萬一打破東西,要手持碎片,不回頭,不說話,直走到井邊,將碎片拋擲井中,否則「主凶」。也有的地方在打破器物之後,念吉語「歲歲(碎碎)平安」來破解。初一煮餃子,破了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賺)了」。過年吃餃子同時吃蒜時,因「蒜」與「散」音同,改稱蒜為「義和菜」。
地區俗規魯西南地區俗規,初一早上不能把雞、鴨、鵝等放出來,有的圈一天,至少也要圈半天,怕攪亂了年(因為鞭炮齊鳴,會把家禽驚得到處亂飛),其它如牛、馬、狗、貓等家飼動物,都得到優待,有的吃餃子,有的啃肉骨頭。有的人家用五穀雜糧喂牲口,牲口吃飽以後,再用掃帚從牲畜頭上往下掃,掃出什麼糧食來,就意味著這種糧食豐收。即墨初一早晨用隔年飯喂雞,據說雞吃一粒米,就能下一個蛋,把各種食品端給狗吃,據說狗先吃的東西,必定豐收。
膠東龍口、蓬萊一帶,初一早晨還有些特殊活動。一是照虛耗,女主人一起床,就手持紅燭,掀起炕席照照,然後再把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用光明驅逐黑暗,把邪佞之氣惡習統統趕出去。二是壓窗檯,把年前用麵粉做好的各種各樣的面花於初一早晨放到窗檯上,十分美觀。三是「打鞦韆」,小孩一起床,就遵照父母年前的囑咐,攀著門栓打三個「鞦韆」,據說這樣能長得快。
四是放壓缸錢,把一些硬幣扔進水缸,據說放了壓缸錢,一年不會乾旱,五穀豐登有餘錢。五是丟盛蟲(蟠龍),初一早晨,女主人先要把年前用面蒸的盛蟲放進糧囤和麵缸之中。盛是剩的諧音,丟盛蟲取「剩餘」之意。地當京杭大運河的微山縣南陽鎮,年初一由兒童擎燈籠上街,跳躍歡呼唱吉利歌謠,俗稱「喊發」。兒童所唱吉利歌謠有多種:「發財!發福!買地!蓋屋!」,「今年好子(個)年!明年排大船!裝紅棗,下江南,裝一個,卸一萬,掃倉掃個八百擔!」,「發來!圓來!元寶軲轆家裡來!」
萊蕪等地有初一送家堂的習俗。人們上墳、燒紙、鳴炮、叩頭,將祖宗送回墳塋。回家以後,把家譜收起來,春節祭祖儀式遂告結束。但是,有的地區是初二送家堂,還有的地區是在初三送家堂,各地不一。
串親串親是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串親拜年的順序各地不一,臨清是:初二日,姑祖母、姑家,出嫁不久的姐家、妹家,外孫至外祖母家;初三日,拜岳父,俗稱「走丈人家」;初四日,姨家及較遠的親戚家。膠東東部和萊蕪等地於初二到岳父家串親,未婚的男女青年可代替父母去看望外祖父和外祖母。
春節串親,都要帶一些禮物。新婚女婿給岳父的禮物十分講究,萊蕪一般是四色、六色、有的甚至八色、十色。四色就是酒、肉、糕點、饃饃、雞、魚、香腸、罐頭、掛面、油條各算一色。此外,香煙、糖塊必不可少,但不算一色。雞要帶兩只,魚要帶兩條,各色禮物,均要雙數,切忌單數。即墨於初三或初四給岳父母拜年,但初五不能去。俗話說:「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
萊西串親的順序是「先看姑,後看舅,岳父岳母在後頭」。岳家對姑爺,特別是新婚姑爺要盛情接待。萊蕪等地的酒席上,除了雞、魚、肉、蛋外,一般都要擺「四頂四」,就是四個果碟,四個炒碟,四個小碗,四個大碗和四個大盤。陪客的人要輪流給姑爺敬酒。岳家給姑爺的回禮是10斤左右的大饃饃和大糕各一個。
膠東的新媳婦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串親,叫做「紮根」,據說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紮下,不會有離婚和早年喪偶之事。紮根時,外祖父、舅舅、姨媽等都要送給新娘壓歲錢,魯西南的新婚夫婦串親一般都在雙日,意為成雙成對,大吉大利。舊時,臨清在正月十五以前一般不串親,過了十五之後才能串親。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個贊或者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