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異鄉人怎麼辦
1、過年不想拜年 不想走親戚 還有必要回家嗎? 與不回家有什麼區別嗎?
自己能洗衣服,自己能燒飯,還有必要結婚嗎?
你肯定不是學生,因為是學生的話,需要回家要錢。
那麼你就肯定是外出工作的,那麼你肯定最起碼二十多歲,但也不會超過三十五歲。因為也就只有二十多歲,沒有結婚的人會問這種腦殘的問題。
過年,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不拜年,不走親戚,都沒什麼。但你不能不回家去父母團圓。如果各種原因回不去(比如值班、要去女方家過),那是沒辦法。有假就盡量回家。回家是給父母一個安心。
在外面混得再好,父母在哪哪就是一個家。就算自己在外結婚買房,但新家遠沒有父母的家安逸。
2、「就地過年」,多大層度上解決了春運人流問題呢?
春節將至,你今天回家了嗎?/圖蟲創意
文 賈輝
春節將至,回家還是不回家?
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有像今年那樣困擾過每一個中國人。
過年回家,回家團圓,是毋容置疑的習俗,是中國人的集體情結。
然而,今年為避免春運期間大量的人口流動、聚集擁擠,各地紛紛提倡「就地過年」「非必要不返鄉」。
一邊是期待團聚的家人、記憶逐漸模糊的家鄉,另一邊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交通過程中的感染風險,「回去還是留下?」成了每一個異鄉人糾結許久的問題。
史上最低調的春運
溫暖與安全並存
春運,被譽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類大遷徙。在短短的40天時間里,中國境內可以產生多達30多億人次的人口流動,相當於將美國全國人口搬運9次。
但今年的春運,卻跟以往任何一年都截然不同,堪稱「史上最低調的春運」。
今年的春運,車比人多。
1月28日是今年春運的第一天,有別於往年春運首日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的盛況,全國各地的火車站、汽車站都顯得有些「冷清」。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表示,今年春運客流將明顯減少,全國春運期間預計將發送旅客11.52億人次左右,日均2880多萬人次,比2019年下降六成多、比2020年下降兩成多。
不僅預估發送旅客人次數量減少,部分列車還因為客流不足停運。
鐵路部門指出,目前由於客流量遠低於預期情況,綜合防疫及客流不足等因素,鐵路部門已經採取了對部分已售出車票車次進行停運的措施。
今年的春運,不再「一票難求」。
往年的春運搶票,是以秒為單位的較量,預售即售罄。
城市數據團曾做過一個測試實驗,採集了春節期間從上海出發去往全國各個城市大約500班列車的實時余票數據,按照目的地進行統計,在開始放票1分鍾後,有35座城鎮的全部列車、全部座位的火車票售罄。
而今年,國鐵集團副總經理李文新表示,春運節前車票預售較往年同期下降近六成。即便到了春運首日,同程旅行平台數據也顯示,全國大部分車次余票充足。
為了方便民眾調整返鄉計劃,火車票預售期從30天調整為15天,開車前8天及以上退票免費,延長線上退票和改簽服務辦理時間。各航空公司也出台相應政策,方便旅客退票、改簽。
今年的春運,安全比速度更重要。
以往的春運,運力問題都是公路、鐵路春運工作的重點,而到了今年,疫情防控成了春運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類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返鄉後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聚集、不流動,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並不是所有人返鄉都需要核酸陰性證明,只是三類重點人群需要。
鐵路部門重點加強「無接觸式」服務:進站乘車環節,旅客可使用自助閘機和「一證通行」;候車環節,引導乘客隔位就坐,保持安全距離;乘車環節,勸導旅客減少在車廂內走動,使用掃碼點餐等服務。
國家衛健委更強調,要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的相關工作,不得在現行政策的基礎上擅自加碼、層層加碼,不能「一刀切」。
盡管今年的春運略顯「冷清」,但嚴格防控與人文關懷相結合,讓春運充滿溫暖與保障。
為了做好防範,北京6大火車站已經開展常態化環境采樣檢測工作,檢驗部位包括但不限於安檢傳送帶、座椅、餐桌、電梯扶手、門把手、便池、地漏、垃圾桶等,目前結果一切正常。
因為過年,所以回家
對於安土重遷、故土難離的中國人而言,春運是非常「年輕」的產物。
春運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54年,「春運」二字首次出現在媒體上。
1979年,我國春運歷史性突破1億人次,再加上進城務工政策的開放,春運客流量急劇上升。
1994年,春運旅客發送量突破10億人次,2006年達到20億人次。2017年至2020年的春運客運量更是達到了約30億人次的高峰。
1979年到2019年這40年間,春運規模擴大了整整30倍。
1990年-2021年春運旅客運輸量,可以看到客流量顯著增長(2021年為預估)。
春節回家團聚,一家人整整齊齊地過年,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形成的傳統風俗,是融入無數中國人血脈里的執念。
因為過年,所以回家。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任何一個想要在春節回家的遊子。
春運火車票「一票難求」,於是有了「摩託大軍」。一批批在珠三角工廠打工的人,騎著摩托車踏上了動輒幾千公里的歸鄉之旅。為了回家,他們在一年中最冷的幾天,風餐露宿、晝夜兼程,成為春運路上的別樣風景。
到了今年,選擇在春節回家可能就意味著比春節假期還長的隔離期、多次的核酸檢測費用、路途中感染的風險等種種未知與困難。
有人依然頭也不回地加入春運,回家團聚,我們應該尊重這種選擇;也有人放下了團聚的強大執念,留下來就地過年,對於這種顧全大局的選擇,我們更應致以十二萬分的敬意。
正如張文宏所說:「沒有誰會認為就地過年是理所應當的,大家可以將就地過年看作是為全中國人民所作的貢獻和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