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西方節日 » 七夕節為什麼被扭曲成情人節

七夕節為什麼被扭曲成情人節

發布時間: 2023-02-28 05:35:11

1、是我們過錯節了,還是另有隱情,七夕是怎樣變成情人節的?

民間認為,織女是織女星的守護者,慢慢地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與七夕習俗融為一體。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後來這個「乞巧節」還被傳到東南亞以及日本和韓國。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並成為世界青年表達愛意的流行節日。由於情人節能夠表達共同的人類情懷,各國各地紛紛發掘了自身的「情人節」,在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七夕節因為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被塑造成了「中國情人節」。

作為傳統節日之一的七夕,搖身一變成為了中國的情人節,本身代表著時代的發展,文明的進步,同時還體現出社會價值的不斷演變。七夕等同於中國情人節,甚至現在認為七夕就是中國情人節,這其中的原因不難推測。

牛郎織女作為民間四大傳說之一,其悲切的愛情故事一直廣為流傳。經過不斷演化,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與七夕結合在了一起,因此七夕本身就帶有少女對愛情的美好祈願。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七夕原有的乞巧含義逐漸被淡化,反而是愛情這一人類永恆的話題被突出,並漸漸成為七夕的主流含義被人們所津津樂道。

商家媒體聯合炒作報道,消費愛情。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人們將關注重點更多地放在精神需求上,愛情便是其中一種。商家和媒體將愛情作為一大賣點,加之西方情人節觀念逐漸深入生活,將七夕節打造成情人節自然就能吸引一部分年輕人消費。近來年諸如七夕節、聖誕節甚至網路製造的光棍節,都成為了消費愛情的節日。

2、古時候的七夕為乞巧,在現代為何過成了情人節?

七夕節成為現在的中國情人節是因為商業炒作。

以前的七夕節完全沒有情人節的意思,把七夕包裝成情人節完全是近些年才有的。中國情人節從誕生到火爆和一個企業離不開,這個企業就是紅豆集團,一家服裝企業。紅豆集團在江蘇一帶知名度很高,效益也非常不錯。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紅豆集團有了上市的想法,於是想要擴大市場規模。

當時的聖誕節、平安夜、情人節等一系列洋節非常的火,而紅豆剛好和古代的相思思念相關聯。於是紅豆集團便想打造一個中國的情人節,而七夕就是紅豆選取的節日。七夕節的時間和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完美的契合了紅豆集團的需要,於是紅豆集團便將七夕節打造成了情人節,並且開始不遺餘力的宣傳七夕情人節和紅豆。

而當時的洋節被很多人抵制正處於風口浪尖,中國情人節一出現就得到了很多官方媒體的支持。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商家對七夕進行炒作,這個節日也越來越被人們所知道,最終成為了很多年輕人心中的中國情人節。

其實古代的七夕節和愛情關系不大,更多的是那些未婚少女的節日。七夕節也叫乞巧節,是古代少女向織女乞求智慧與技巧的。在古代人心中織女可並不只是牛郎的媳婦,她還是天上的紡織之神。所以很多未婚少女都會在這一天約幾個閨蜜好友一起來祭拜織女,希望自己可以心靈手巧得到如意郎君。

而古代中國也是有情人節的,那就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這一天張燈結綵、燈火通明,人們可以不用著急回家。有對象的可以一塊賞賞花燈,單身的可以到街上搭訕。

3、七夕也是乞巧節,為什麼現在都過成了情人節?

因為過乞巧節的意義不大,而過情人節更有意義一些,乞巧節就是女性向織女星祈求有一雙巧手。而隨著社會的發現,女性對於擁有一雙巧手的意願並不強烈。巧手對於女性來說,並非是不可多得的東西。而戀人的意義,則越來越多,情人節也因此被更加的重視。

01、商業的發展的需要

過情人節,對商家來說是一件好事。情人節那天,花的銷量肯定會上漲,還有電影的票幾乎也都是售空的。還有餐飲業,也會因為情人節的關系而業績大漲。還有一些酒店,當晚也幾乎滿房。可以說,過個節,商家們都賺錢了。還有線上的商家,因為情人節戀人們需要買禮物,所以線上商家的商品銷量也漲了很多。因此,商家們很喜歡情人節。

把七夕節過程情人節,就有促進商業發生的目的,很多商家自己都會去花錢來宣傳七夕情人節,推出一些情人節套餐等等。以此來提交商品的銷量。

02、大眾對情人節的喜愛

女人幾乎都喜歡過情人節,因為情人節意味著戀人的陪伴,意味著禮物、鮮花、美味的晚餐。對女性來說,過情人節是一件意義非常的事情。所以,如果你和她說七夕不是情人節,而是乞巧節,叫她按照乞巧節來說,你很可能會失去一個女友。

現代人生活節奏比較快,通常也只有過節的時候給自己放個假,情人節就是一個給自己放假的好時機。今天是情人節,那就不要加班啦,畫個美美的妝,和心愛的人過節去吧。

所以,乞巧節之所以會變成七夕情人節,一是因為商業發展的需要,而是因為現代人對情人節的需要。不管如何,竟然乞巧節已經變成了情人節,那就按照情人節的過法去過吧。

4、「七夕節」本為女子祈福的節日,為什麼變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說到七夕,人們的第一反應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把七夕等同於中國的情人節。在古代,七夕的確和牛郎織女傳說關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這一日女子會訪閨中密友、祭拜織女、切磋女紅、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兒節」的稱謂。女性歡天喜地競技娛樂的日子,男子也湊個熱鬧在一旁欣賞,男女定情只是「女兒節」盛會中的副產品。

那麼古人為什麼要將女子乞巧的活動設定在農歷七月初七呢?原來,女媧創造蒼生時,在第七日造出人來,初七為「人日」。「七」還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數字:人有七竅,樂有七音,人有七情,天上有七仙女,曹植七步能成詩,日常生活七件事。再加上《黃帝內經》中將七定義成是女子的生命之數:女子七歲齒更發張,二七就發育有了月事,為生育做好了准備,三七四七都是身強體健之時,五七身體漸漸衰弱,六七開始生白發,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終止。這樣一來,七月初七既是人日,七又對女子意義非凡,兩個吉祥數字疊加,七夕乞巧祈福順理成章。

南朝時,牛郎織女的故事進一步完整,織女成為天帝之女,許嫁河西牽牛,但織女婚後消極怠工,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使牛郎織女一年相會一次。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緣起並非偶然,是中國「男耕女織」生產生活方式的產物。

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了南朝七夕乞巧的流程,特別提到了蜘蛛結網會帶來好兆頭:「是夕,婦人結綵縷,穿七孔針,咸以金銀輸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唐代秉承南朝之風,《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了盛大的穿針乞巧儀式: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華清宮游宴,七月七日夜,宮女們盛陳瓜果、鮮花、酒饌,列於庭中,乞求於牽牛、織女,又各捉蜘蛛,閉於小盒中,第二日視蛛網稀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引得民間紛紛效仿。至於長生殿的私語,托白居易的福,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詞。

唐代以七夕為題的詩就達八十多首,從唐詩中也可以看出當時的乞巧盛會。崔顥詩雲:「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宋代以後,城市中商業的繁榮推動了七夕節的發展,節日的氣氛非常濃厚,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羅燁、金盈之編輯的《醉翁談錄》寫道:「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填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

宋代婦女陳瓜果、穿針乞巧,蜘蛛網占與前朝類似。她們還會在瓷器內用水浸綠豆、小麥,生芽數寸,以紅藍綵樓束之,謂之「種生」,此外還在庭院中蓋綵樓,謂之「乞巧樓」。孩子們在七夕也可以參與乞巧活動,男孩「乞聰明」,女孩「乞巧」:「京師小兒各置筆硯紙墨於牽牛位前,書曰:『某乞聰明』。諸子女致針線箱笥於織女位前,書曰:『某乞巧』。」

七夕這天,大街上皆賣「磨喝樂」,又名「摩睺羅」或「摩羅」,是以雕木彩裝為底座的泥塑土偶,或用紅紗碧籠裝扮,或飾以金珠牙翠。「磨喝樂」或「摩羅」是梵語音譯,本意為佛經中的神名,宋代七夕至此出現了佛教因素。

兩宋時可以說是七夕節的鼎盛時期,全宋詞中以七夕為題的作品超過百首,鵲橋仙更是成為佳作頻出的詞牌名。

織女星出現在頭頂的夜空就預示著七月的到來,再加上紡線織布的習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固定的乞巧、祭祀、求福的時節。至於牛郎織女來相會,那是古代勞動人民在此習俗的基礎上,看到晚上夜空中銀河的另一邊也有一顆相對應的明亮的星星,然後經過天文觀察,發揮自己的想像,編制了一個這樣美麗的傳說。從而將一個七夕乞巧演變成男女相會的日子,反映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

5、以前七夕是「乞巧節」,為什麼現在演變成了情人節?

七夕節原本是叫乞巧節,是古代女子的節日,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對於西方情人節的喜愛,原本就有愛情意味的七夕節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中國的情人節。也是當代人們對於美好愛情的另一種期盼和希望,寄託了人們對於愛情的美好嚮往,七夕節中也有牛郎會織女的故事,慢慢也就演變成了現在的情人節。

七夕節在古代的時候主要是在這一天女子們通過一些有意思的活動向上天祈求自己心靈手巧,是有和女子們的心智聯系在一起的,當然也有一些女子在這個節日綉一些掛飾或者其他的刺綉工藝給自己心儀的男子,牛郎織女的故事也是寄託了古時人們對於愛情的嚮往,但主要在這一天是為女子設立的節日,是希望女子更加的有賢良氣質的,是古時對於女子的美好的希望。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與外界的文化交流變得越來越多,人們對於外來的情人節有很大的熱情,我們傳統的文化七夕節也有寄託愛情美好意願的一面也就受了一些外來文化和商業文化的影響,七夕節被大家慢慢接受成為了中國的本土的情人節,現在七夕節的愛情成為比較大,與古時注重女子手工藝的狀態,十分的不一樣。

因為時代的變化,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的變化,古時關於七夕節的一些傳統可能在現在的時代不是特別的適用,但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七夕節其實都是代表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希望只不過互相的側重點不是很一致,個人認為只要是可以表達出人們對於生活的希望和熱情,就是一個值得人們慶祝的日子,七夕節也是代表了我們對於至死不渝的愛情和美好婚姻的嚮往。

6、七夕節始於漢朝,為什麼被定為中國的情人節?

其實我國的傳統節日中並沒有情人節這個節日,但是因為中西方交流密切後,西方國家的情人節傳到中國,所以我們國家為了與西方國家相對應,於是把七夕節定義為情人節。而且我國古代的七夕節就是女孩子乞求如意郎君的節日,後來就象徵牛郎跟織女偉大的愛情故事。七夕跟情人同有愛情的意味,所以七夕也被叫做情人節。

一、七夕節的起源

七夕節最早出現在我國的漢朝,根據傳說,在每年的7月7日,天上的織女就會跟牛郎在鵲橋相遇,所以七夕節也有兩人愛情即使有天地的差距,也要在一起的意思。其實在這之前七夕節也叫做乞巧節,婦女們在庭院中向織女乞求智巧的節日,後來因為牛郎織女的故事傳開了,才改成七夕節。所以七夕節跟其他的傳統節日差不多,也是古代人祈福求平安的日子。

二、中國情人節誕生的原因

其實有一個節日比七夕更像中國的情人節,就是上元節,因為這天,青年男女會借著看花燈的名義而相約在這在一起,而這更符合中國情人節的寓意。但是因為商家的不良炒作,而媒體又沒有給出正確的引導作用,所以才會讓很多人認為七夕就是中國的情人節。而且西方的情人節在中國開始流行,中國商家為了不落後,於是將七夕節宣傳成情人節,然後讓情侶在這一天增強消費。

三、情人節的意義

編輯產生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而愛情也是精神的一方面。總的來說,情人節是一個消費愛情的節日。而七夕被定義為中國的情人節也是媒體商家的不斷推動的作用。

7、「七夕節」本為女子祈福的節日,為何成了中國的情人節了?

因為白居易的長恨歌,讓唐明皇與楊貴妃那段凄婉愛情故事被世人知曉。尤其是唐明皇與楊貴妃在七夕節那日,在皇宮內院中的嬉戲玩鬧,成為了一種愛情的另類表白,於是乎七夕也就成為了情人節的代名詞了。

七夕節

最初七夕節是古代女子用來祈求天上神仙,賜予自己靈巧技藝的節日。又叫做女兒節,或是乞巧節。七夕節那天,女孩子可以去拜訪閨蜜,與好姐妹一起跪拜神靈,祈求自己的針線技藝進步。當時就有牛郎與織女的傳說,但在七夕節,主要還是女子祭拜織女。當然因為織女與牛郎的愛情故事,以及後來不幸的分離,也讓七夕節原本就帶有一絲愛情的因素。

七月七長生殿

但真正讓世人將七夕節與情人節聯系在一起的,還是唐朝白居易的《長生殿》。白居易將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寫進了詩歌,也讓大唐子民見證了這段凄婉愛情故事。尤其是《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了七月七,唐明皇與楊貴妃在宮殿內,一起嬉戲玩耍過七夕節的景象,像極了一對男女相愛相戀的過程。於是七月七長生殿就成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雖然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結局不太好,但白居易的長生殿,給了他們一個異度空間再見的局面,像極了一場人鬼情未了。

於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世世代代流傳下來,成為一段讓人念念不忘的愛情,之後七夕節女子乞巧的故事就漸漸被淡化。原本七夕節就有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再加上白居易寫的長生殿,七夕節愛情故事的氛圍大於乞巧。也許這就是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於是七夕節最後就演變成男女定情的情人節。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