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為什麼那麼快樂
1、聖誕節的意義和象徵是什麼?
世界各地,尤其是歐美及澳洲各地國家,聖誕樹成了聖誕節裡面最熱鬧、可愛的裝飾品,點綴著聖誕節的多彩多姿,也象徵著快樂與希望。
關於聖誕樹的裝飾,世界各地似乎大同小異。由於聖誕節是在冬季,所以聖誕樹所採用的都是常青樹。多半是四五尺高的小棕樹、或小松樹,栽在大花盆裡面,樹上布滿五顏六色的小蠟燭或小電燈,再掛上各式各樣的裝飾品與綵帶,以及孩子們的玩具,和家人所送的禮物。
有關聖誕節的習俗慶祝:
聖誕卡:聖誕卡在美國和歐洲很流行,許多家庭隨賀卡帶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聞,新聞一般包括家庭成員在過去一年的優點特長等內容。聖誕節這天,指出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想,只有以和平與仁愛的言行達成。
聖誕襪: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拘。因為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
聖誕樹:聖誕節慶祝中最有名的傳統之一。通常人們在聖誕前後把一棵常綠植物如松樹弄進屋裡或者在戶外,並用聖誕燈和彩色的裝飾物裝飾。並把一個天使或星星放在樹的頂上。
2、聖誕節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聖誕節是耶穌聖誕節的簡稱。是基督教規定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日。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定於公歷12月25日,東正教定於1月6日。
發展
眾所周知,聖誕節是為了慶祝耶穌的出生而設立的,但《聖經》中卻從未提及耶穌出生在這一天,甚至很多歷史學家認為耶穌是出生在春天。直到3世紀,12月25日才被官方定為聖誕節。盡管如此,還是有一些東正教把1月6日、7日定為聖誕節。
聖誕節本是宗教節日。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使聖誕節開始漸漸流行起來。聖誕慶祝習俗在北歐流行後,結合著北半球冬季的聖誕裝飾也出現了。
十九世紀初發展至中葉,整個歐洲、美洲開始過起了聖誕節。並衍生出了相應的聖誕文化。
聖誕節傳播到亞洲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日本、韓國、中國等都受到了聖誕文化的影響。
改革開放後,聖誕節在中國傳播地尤為突出,至二十一世紀初,聖誕節有機地結合了中國當地習俗,發展日趨成熟。吃蘋果、帶聖誕帽、寄送聖誕賀卡,參加聖誕派對,聖誕購物等成了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3、為什麼現在國人對聖誕節越來越熱情?
因為聖誕節的符號好看、可愛,聖誕節的故事更快樂、更有意思、更有希望。聖誕樹,聖誕老人,麋鹿,雪橇,六角雪花,星星,禮物,壁爐,襪子,棍子糖……最重要的是有禮物!這是一個送禮物表達愛的節日。內心溫暖的人會一直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聖誕老人會給這一年表現的好的小朋友禮物~美劇里的小孩兒,童年過得不幸福而早熟,標志性表現就是不再相信聖誕老人了。萬聖節有南瓜小蝙蝠,可以裝模作樣,還可以去扮小鬼去要糖果,也是很可愛的儀式。
4、聖誕節的節日意義
1、過讓自己快樂的節日,讓自己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樂趣。
聖誕節來臨,各大豪華商場門口掛起燈串,立起聖誕樹,喜氣洋洋的裝飾吸引人們購物消費。人們三五成群走在大街上,享受著聖誕節帶來的節日濃郁氣氛。商家不會放過促銷的好機會,而人們又能從中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讓生活變得更有儀式感。
有的人喜歡聖誕節是因為可以買到比平時優惠的東西,有的人喜歡過聖誕節是因為可以吃到甜點西餐以及收集那些和聖誕節相關的可愛的公仔玩具,還有人過聖誕節是找個理由邀請朋友吃飯逛街,或者給愛的人准備一份節日禮物。
2、過有人情味的節日,讓人與人之間多些交流與互動的暖意,這便是節日存在的意義。
作為節日的祝福,很多人將Merry Christmas 的祝福語改稱為 Merry X'mas ,此節日稱呼可以溯源到16世紀,一些人們為了表示自己非基督教徒的身份,又為了回應友人的節日祝福,分享這份公眾假期的快樂,做出的自己得體的答復。
而如今,年輕人也會做出自己的價值文化判斷。我們應當對自己的傳統文化和習俗有信心,過洋節不妨礙我們過傳統節日。只不過多一個和朋友一起聚會慶祝的日子而已。從聖誕節流傳入中國至今多少年,提出反對的人層出不窮,卻也沒有阻礙它在中國的流行。
3、饋贈給孩子一份聖誕禮物,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子女對父母的感恩,盡在不言中。
在國外,聖誕節是孩子們最期盼的節日,因為父母都會盡量滿足孩子的心願,平常父母捨不得買且孩子心儀不已的禮物,會悄悄出現在家裡的聖誕樹下,當孩子們打開禮物時,驚喜溢於言表。
雖然每年的聖誕禮物都是父母准備的,但父母也不要求孩子感念自己的恩德,借著聖誕老人的美名做好事,給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
聖誕節對中國的意義
1、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過聖誕節,是國家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象徵。經濟越發達,居民收入越高,居民的物質基礎就越雄厚,對閑暇的追求也就越強,假期和節日就越多。
2、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和西方強勢經濟的作用
中國的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大量的歐美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為數眾多的西方人到中國工作和旅遊,西方的很多傳統習慣也被更為廣泛的帶入並產生深遠影響。 聖誕節在中國日漸盛行,經濟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在中國這樣一個根本沒有基督教傳統的國家,聖誕節這么風靡,西方的經濟、文化的相對強勢起了微妙的作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區興起過聖誕節的歷史比中國要長,主要就是因為經濟更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的擴散和傳播。
5、喜歡聖誕節的原因
很喜歡或者活潑或者有點兒安靜的聖誕音樂,
很喜歡聖誕樹上掛滿了各種小玩意兒,
很喜歡玻璃上牆上掛著的一大片一大片的雪花,
很喜歡穿著紅衣服留著大鬍子的聖誕老人,
很喜歡商場里閃耀的燈光。
冬天很冷,
人得需要一點兒熱鬧的東西。
就像一月份超市裡放的恭喜你發財。
不知何時開始,每到12月中國就被鋪天蓋地的聖誕元素所包圍,各種聖誕促銷、平安祝福、節日Party進行的熱火朝天。有娃一族,更是紛紛加如聖誕節的行列,准備平安果、布置聖誕樹、准備聖誕裝扮,陪娃共度快樂時光。
當然,也有一些人極力反對,認為這是文化入侵,會「帶壞」孩子們,會讓孩子忘記中國傳統等等。這兩年,似乎這種聲音引發了社會的冷靜與反思——很多幼兒園和學校都不再舉辦和聖誕有關的活動。
然而,在很多孩子的心中,聖誕老人並沒有因此被遺忘。那種早早就開始倒計時的做法,足以體現他們的期盼。所以,不少家庭還在延續聖誕習俗。那麼,為什麼孩子們喜歡過聖誕節呢?
我覺得,主要是聖誕節契合了孩子童年成長的三大情感需求。
一、童年的純真
每個喜歡聖誕節的孩子都知道:平安夜,神秘的聖誕老人會駕乘由馴鹿拉的雪橇,挨家挨戶地從煙囪進入屋裡,然後偷偷把禮物放在孩子床頭的襪子里。
故事讓聖誕節擁有了擁有了童話的魅力,此刻孩子變成了童話的主角,現實與想像相互交融,這恰是純真的孩子們喜歡的。
二、神秘感的驅使
享受童話的同時,孩子們也沒有閑著。
聖誕老人居住在哪裡?
他們平時在做什麼?
聖誕老人是怎麼進入沒有煙囪的房子的?
世界上那麼多小朋友,禮物一晚上能送得過來么?
他怎麼知道我想要什麼禮物呢?
越來越多燒腦的問題開始挑戰我們的智商。
當然,也正是這種神秘感的驅使,才讓孩子更加期待下一個聖誕節的,因為他們要去探尋事實的真相。
三、儀式感的需求
我們小時候,最期待的是春節。為什麼呢?因為新衣服、壓歲錢和很多美味。這些都是春節特有的儀式。所以,從臘八開始,我們就數日子,盼日子,在期待中享受春節的每一個環節。
可現如今的城市裡,最大的儀式恐怕就是全家圍坐吃餃子看春晚了。這對很多家庭孩子們來說,可能並不稀罕。還不如看動畫片、去游樂場或者打電動游戲。而聖誕節,卻因為滿足心願這個特殊的儀式,一直吸引著孩子。
綜上,對孩子而言,聖誕節在孩子眼裡並沒有那麼復雜。影響是利是弊,主要看我們如何對待。
6、為什麼過聖誕節?
聖誕節是為了慶祝耶穌的出生而設立的,但《聖經》中卻從未提及耶穌出生在這一天,甚至很多歷史學家認為耶穌是出生在春天。直到3世紀,12月25日才被官方定為聖誕節。
聖誕節本是宗教節日。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使聖誕節開始漸漸流行起來。聖誕慶祝習俗在北歐流行後,結合著北半球冬季的聖誕裝飾也出現了。
十九世紀初發展至中葉,整個歐洲、美洲開始過起了聖誕節。並衍生出了相應的聖誕文化。聖誕節傳播到亞洲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日本、韓國、中國等都受到了聖誕文化的影響。
7、中國年輕人為什麼喜歡過聖誕節
中國人愛過聖誕節的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了。
有人稱中國的零售商「無恥地」推動了聖誕節在中國的傳播,在中國,商家們率先開啟了「聖誕季」,以往只有到中國傳統新年才會開啟的購物季早早就開始了。從11月的「光棍節」一直到來年2月的情人節,一輪又一輪的甩賣接踵而至,聖誕節算是一個頂峰。12月還沒到,大街上、商店裡、賓館中的聖誕節氣氛就已經很濃了:身著小精靈服裝的表演者們敲著傳統的鐃鈸、塑料制的聖誕老人「站」在他的小屋外吹著薩克斯並且笑意盈盈。
聖誕節之所以開始流行了起來,最重要的還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在尋找越來越多的生活樂趣,聖誕節有時只是個購物也娛樂的借口,什麼時候見過中國年輕人會像西方人那樣全家圍坐在一起吃火雞?電影院、商場、酒吧、KTV或者美食街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