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聖誕節晚一天是什麼節日
1、聖誕節後一天叫什麼
Boxing Day。
Boxing Day是西方的節禮日,12月26日,聖誕節之後的第二天日。通常英國商家都會在這一天開始打折,因此這天也是人們搶購便宜商品的好時機。
Boxing Day主要源於中世紀時的英聯邦國家,關於它到底怎麼來的說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四個:
1、在古時人們駕駛船隻開拓新大陸時,通常都要由牧師將一個代表幸運的盒子放到船上,當船員上船時會往盒子里放一些錢祈禱航行的順利,如果這艘船順利返航回到家鄉,牧師對船員禱告並收回盒子,直到聖誕時將盒子打開把裡面的錢分給窮人。因此這個盒子(Box)被賦予了美好的寓意;
2、有的人說由於每年聖誕節之後的那一天是教堂門外放置的捐款箱的開箱日,在這一天教堂的人會把募得的款項分發給窮人。之所以選這天是因為,聖誕節過完之後,每戶人家都會把節日後剩下的物品打包好捐到教堂里,對於窮人來說這是一個來自上帝的祝福;
3、這一天是為在聖誕日工作的工人而設定的。因為以前有很多英國的工人階級在聖誕日那天還是要上班的,但是12月26日他們就可以放假去拜訪親朋好友或者待在家裡休息了,而且還會收到僱主的聖誕禮物;
4、最後一個說法和教堂開箱日的意義很像,具體是這樣的:12月26日也是St Stephen』s Day,是為了紀念聖斯德望當初被異教徒用石塊砸死,成為基督教第一位殉教者。到今天這個節日被翻譯過來就是給辛苦工作的「上班黨」以及生活在窮苦地區人們的特殊福利。
2、聖誕節後面一天是什麼日子?
Boxing Day,Boxing Day是西方的節禮日。
節禮日(Boxing Day),為每年的12月26日,聖誕節次日或是聖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是在英聯邦部分地區慶祝的節日,一些歐洲國家也將其定為節日,叫做「聖士提反日」。這一日傳統上要向服務業工人贈送聖誕節禮物。
節禮日曾一度銷聲匿跡,直到十九世紀才再度風行,英國皇宮貴族及貴婦,習慣將賜予僕人的禮物用盒子包起來,到12月26日那一天送給他們,作為聖誕節前辛勤工作的獎勵。
(2)比聖誕節晚一天是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節日起源——
在西方的封建時代,聖誕節是大家庭聚會的日子。所有奴隸的家人會在領主的庄園內聚首一堂,以便庄園領主發放年終津貼。12月26日,所有歡誕派對結束後,庄園領主便會把一些有用的物品,如衣料、穀物和用具等,送給住在園里的奴隸。
每個家庭會在聖誕節後得到一個載滿物品的大盒子。根據此說,活動並非自發的,庄園領主有責任提供物品。由於盒子的關系,人們便把這天稱為「節禮日」。
3、聖誕節、平安夜、狂歡節,分別是12月幾號?
聖誕節12月25日,平安夜是聖誕節的前一天晚上,也就是12月24號晚上。狂歡節在2、3月份舉行。
狂歡節,通常是基督教四旬齋前飲宴和狂歡的節日,原由主節一直延長到四旬節前一天,如今通常只限四旬節前幾天。盛行於歐美地區。
許多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狂歡節節日,化妝舞會、彩車遊行、假面具和宴會是狂歡節的幾大特色,它起源於非基督徒的節日慶典,如希臘酒神節、古羅馬農神節和牧神節以及凱爾特人的宗教儀式等。一般在2、3月份舉行。
(3)比聖誕節晚一天是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據說巴西狂歡節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當時的羅馬教皇下令封齋期的前三天在教皇皇宮前舉行慶祝活動。教徒們輕歌曼舞、手舞足蹈,整個羅馬城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 從此狂歡節被正式確定並在歐洲廣為流傳,後由葡萄牙人傳入巴西。1641年,在薩爾瓦多舉行了馬隊和花車的遊行,從而開創了巴西歡度狂歡節的先河。
1846年,巴西首次舉行狂歡節化裝舞會。到了19世紀下半期,隨著巴西奴隸貿易的逐步取消和奴隸制的最後廢除,廣大黑人興高采烈地加入了狂歡節的遊行大軍,在非洲傳統樂器的伴奏下,跳起帶有濃郁非洲風格的舞蹈。
1889年巴西推翻帝製成立共和國後,狂歡節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了新的變化,桑巴舞逐漸成為節日的主角。就這樣,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今天這種盛況空前的非宗教的全民聯歡活動。
4、聖誕節前一天叫什麼
叫平安夜。
平安夜又稱聖誕夜,即聖誕前夕(12月24日),在大部分基督教會中是聖誕節日的一部分。傳統上不少基督徒會在平安夜參與子夜彌撒或聚會,通常在教堂內舉行,以表示聖誕日的開始。
一些教會則會在晚上較早時間舉行燭光崇拜,通常會有耶穌降生故事的話劇表演,亦會享用大餐。
聖誕節:
基督教紀念耶穌誕生的重要節日。亦稱耶穌聖誕節、主降生節,天主教亦稱耶穌聖誕瞻禮。耶穌誕生的日期,《聖經》並無記載。公元336年羅馬教會開始在12月25日過此節。
12月25日原是羅馬帝國規定的太陽神誕辰。有人認為選擇這天慶祝聖誕,是因為基督教徒認為耶穌就是正義、永恆的太陽。
世紀中葉以後,聖誕節作為重要節日,成了教會的傳統,並在東西派教會中逐漸傳開。因所用歷法不同等原因,各教派會舉行慶祝的具體日期和活動形式也有差別。聖誕節習俗傳播到亞洲主要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日本、韓國等都受到了聖誕文化的影響。
現在西方在聖誕節常互贈禮物,舉行歡宴,並以聖誕老人、聖誕樹等增添節日氣氛,已成為普遍習俗。聖誕節也成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
5、聖誕節和平安夜分別是哪一天?
聖誕節是每年的12月25日,平安夜則是在聖誕節的前一天晚上,即12月24日。(註:聖誕節沒有陰歷的說法,都是按照陽歷來的。)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聖誕節慶則在每年的1月7日。
聖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亞洲的中國香港和澳門地區、馬來西亞、新加坡。 古羅馬教會在君士坦丁時代(公元313年),就逐漸習慣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慶祝主的誕生。
(5)比聖誕節晚一天是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聖誕節是為了慶祝耶穌的出生而設立的,但《聖經》中卻從未提及耶穌出生在這一天,甚至很多歷史學家認為耶穌是出生在春天。直到3世紀,12月25日才被官方定為聖誕節。盡管如此,還是有一些東正教把1月6日、7日定為聖誕節。
聖誕節本是宗教節日。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使聖誕節開始漸漸流行起來。聖誕慶祝習俗在北歐流行後,結合著北半球冬季的聖誕裝飾也出現了。
十九世紀初發展至中葉,整個歐洲、美洲開始過起了聖誕節。並衍生出了相應的聖誕文化。聖誕節傳播到亞洲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日本、韓國、中國等都受到了聖誕文化的影響。
改革開放後,聖誕節在中國傳播地尤為突出,至二十一世紀初,聖誕節有機地結合了中國當地習俗,發展日趨成熟。吃蘋果、帶聖誕帽、寄送聖誕賀卡,參加聖誕派對,聖誕購物等成了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6、聖誕節是幾號?平安夜是幾號?
即聖誕前夕,12月24日。
聖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譯名為「基督彌撒」,西方傳統節日,在每年12月25日。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聖誕節慶則在每年的1月7日。
聖誕新年
平安夜指12月24日晚,是聖誕夜的意思,英語叫Christmas Eve(聖誕前夕,聖誕前夜),平安夜也用來表示聖誕節前一天。
巧得很,和中國民間的「掃塵節」一樣(夏歷12月24日,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家庭里都要掃塵,「塵」和「陳」諧音,「掃塵」因而有「除舊」的意思),在舊時的歐洲,平安夜也是掃塵的日子。
這一天尤其對農村的父母來說,是非常辛勞的一天。他們要為聖誕節和新年做許許多多事情:忙地里活、照料牲口、擦地板、洗廚具、烤聖誕鵝、做蛋糕、布置聖誕樹、張羅聖誕禮物……等到全家團聚歡慶平安夜的時候,父母們通常已經累得直不起腰了。
7、萬聖節前一天是什麼節,?聖誕節前一天又是什麼節?
萬聖節前一天是萬聖節前夜,聖誕節前一天是平安夜。
1、萬聖節前夜:
萬聖節前夜,簡稱「萬聖夜」,是萬聖節的前一天,即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傳統節日,慶祝活動一般在晚上。主要流行於撒克遜人後裔雲集的美國、不列顛群島、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等西方國家。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等。
2、平安夜:
平安夜又稱聖誕夜,即聖誕前夕,在大部分基督教會中是聖誕節日的一部分。傳統上不少基督徒會在平安夜參與子夜彌撒或聚會,通常在教堂內舉行,以表示聖誕日的開始。一些教會則會在晚上較早時間舉行燭光崇拜,通常會有耶穌降生故事的話劇表演,亦會享用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