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人怎麼過聖誕節
1、56個民族的特色節日
56個民族傳統節日如下:
1、阿昌族
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會街原屬宗教集會。主要宗教節消鏈粗日有進窪(關門)、出窪(開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許多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耍白象是阿昌族傳統節日。
2、德昂族
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節),是虔誠的佛教徒最大的凈居把齋節日。
3、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
4、侗族
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主要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
5、白族
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它和喚敬「火把節」(又稱星回節)等民族節日饒有特色。其他主要節慶活動還有大過年、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拜日望等。同漢族相同,也過清明、端午、中秋等。
6、獨龍族
唯一的傳統節日年節(獨龍語: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聯系在一起的。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准備的多寡而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7、俄羅斯族
俄羅斯人傳統的民族節日主要與宗教信仰有關,每年公歷的1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聖誕節,紀念耶穌降生。
8、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不多,只有春節、氏族的「莫昆」大會和宗教活動「奧米納仁」,還有篝火節。主要節日是農歷新年。
9、布朗族
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
10、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不管是牧民、獵民還是農民,都以農歷新年為主要節日。臘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區五月二十二日要過「米闊魯」節,實際是由一種生產活動演變而成的節日。
11、高山族
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獲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12、仡佬族
祭山、吃新、過年,是各地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日。春節,是仡佬族最大的節日。農歷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傳統節日「牛拿鎮王節」,是仡佬族民間特有的節日。
13、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節)、端午節、秋夕(中秋節)。
14、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密切的關系。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歷,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15、僳僳族
主要節日有闊時節、火把節、收獲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桿節、澡塘會、收獲節、過年節等。
16、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樹開花為歲首,月亮周期變化12次為1年。每年莊稼收獲後,珞巴族都要舉行近兩天的豐收節,叫做昂德林節。節日期間全村男女身穿盛裝,各家端出准備好的美酒,共享節日食品。
17、赫哲族
除與漢族相同的年節、正月十五、二月二及七月十五之外,還有「河燈節」「跳鹿神」和「烏日貢節」。河燈節是赫哲族的民間傳統節日,世世代代靠捕魚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農歷的7月15放河燈、祭河神,以此來祈禱、祝福族人平安、捕魚豐收。
18、回族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三個節日都是宗教節日。
19、滿族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農歷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歷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蟲王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
20、景頗族
。「目瑙縱歌」(「目腦縱歌」)是景頗族一年一度的最大的傳統節日。「目瑙」(亦稱「目腦」)是景頗語的音譯,意即「大夥跳舞」。
21、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人的節日分傳統節日與宗教節日。傳統節日有諾魯孜節、馬奶節、喀爾戛托依節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柯爾克孜族群眾還過「肉孜節」和「古爾邦節」等穆斯林傳統節日。
22、蒙古族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此外,還有一個重大的祭事活動,這就是成吉思汗陵祭奠。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一日、五月十五日、八月十二日和十月初三,在鄂爾多斯伊金霍洛舉行四次隆重的祭奠活動。
23、傣族
傣族的重大節日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
24、怒族
怒族傳統節日有春節、鮮花節和祭穀神、祭山林節,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既隆重又古樸。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
25、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借詞,阿拉伯語「卡爾邦」,意為「獻身」。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26、納西族
納西族人民的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的活動內容卻與漢族不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許多民族一樣,納西族也有火把節。而本民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騾馬會、農具會、龍王會和朝山會。
27、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爾邦節、開齋節和聖紀節。「聖紀節」,又叫「聖忌節」,在希吉拉歷的三月十二日舉行。主要是紀念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誕辰和忌日。節日活動有誦經、贊聖、講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跡等。
28、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主要節日有「聖紀節」、「肉孜節」、「古爾邦節」等。傳統節日與當地其他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節日基本相同,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
29、藏族
藏族的節慶活動很多,幾乎每月都有一個節日,而且民間節日和宗教節日互相穿插。傳統節日中以藏歷新年、酥油花燈節、沐浴節、雪頓節和望果節最有規模、最具特色。
30、毛南族
毛南族的傳統節日大部分的與當地的漢族或壯族相同,但最具本民族特色的要數一年一度的分龍節。它是毛南族特有的傳統節日,慶祝活動盛大而隆重,其目的在於祈求五穀豐登。
31、維吾爾族
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
32、瑤族
瑤族的民族節日較多,主要有盤王(即盤瓠王,畲、瑤族傳說中的始祖,傳說是一隻名叫「盤瓠」的龍犬)節、達努節等。達努節是為紀念創世女神密洛陀而過的節日,日期為農歷五月二十九日。此外還有「耍歌堂」節,又叫「耍望」節、曬衣節、乾巴節、月半節、祝著節等。
33、佤族
佤族和漢族一樣過春節。還有插種節、新米節。
34、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花山節、晾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
35、畲族
畲族主要過三月三和畲族春節。
36、土族
土族傳統的節日春節、端陽節與漢族相同。本民族的節日和廟會有舊歷正月十四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37、錫伯族
錫伯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節和西遷節。
38、彝族
根據彝族的歷法,一年10個月,每月36天。年節無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擇一吉日舉行,此外還有跳公節、插花節及二月八節等。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又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每年夏歷的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貴州彝族地區也有於六月初六舉行。
39、土家族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中,」以趕年「最為隆重,每年農歷春節,漢族過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漢人至少提前一天過年,所以叫」趕年「,土家族過」小年「,也要比漢人提前一天。還有土牛毛大王節。
40、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的節日有春節、中秋節等,大致與漢族的傳統節日相同。但達斡爾人對這些節日卻有自己傳統的節慶習俗特點。達斡爾族稱春節為」阿涅「,也把春節當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正月十六為」黑灰日「。
41、保安族
保安族的民族傳統節日同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家家都要炸饊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42、壯族
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43、哈尼族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傳統節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節)。此外還有「栽秧節」(又稱「黃飯節」)和嘗新節兩個小節日。「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因在農歷十月間進行,故又稱「譯臘和實」,即十月年。
44、拉祜族
拉祜族統一的節日有五個,即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火把節和八月月圓節。其中春節是最大有節日。
45、仫佬族
仫佬山鄉幾乎每1個月都有節日。由農歷正月初一春節(即農歷年)開始到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爺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個節日都有其活動的形式與風格。有春節、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46、普米族
普米族節日,主要是「大過年」、「大十五節」、「供岩洞」、「轉山會」、「嘗新節」等,這些節慶活動,多與生產勞動和宗教習俗有密切的聯系。
47、基諾族
傳統節日以過年為重,具體時間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農歷臘月間進行。每年陰歷九月,基諾族就要過一年一度的新米節了,當地人稱「好希早」。「祭大龍」這是紀念基諾族創世紀祖阿嫫堯白的紀念日,一般在六月間舉行,歷時三天。
48、布依族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六月六」。
查白歌節是布依族的重大節日。每逢農歷六月二十一日這天,貴州、廣西、雲南三省區邊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從四面八方聚集在興義縣的查白場,舉行盛大的歌會。
49、哈薩克族
節日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和「納吾魯孜」(一說「諾魯孜」)節。前三個是源於伊斯蘭教的節日。納吾魯孜節是哈薩克族傳統節日。「納吾魯孜」是哈薩克語「送舊迎新」之意,節期在民間歷法的新年第一天(公歷3月22日前後)。
50、水族
水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最隆重的當推「端節」。水族有自己的歷法,「端節」就選擇在水歷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當於農歷八月至十月),時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種,也是水歷的年終歲首,因此是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的盛大節日。
51、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羌歷新年,羌語稱「日羌節」,時間是農歷十月初一。另一個節日是「祭山大典」,又稱祭山會、山神會等。
52、塔吉克族
節日分傳統節日和宗教節日兩大類。迄脫乞迪爾節是他們的傳統節日,每年三月舉行。宗教節日就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塔吉克族不封齋,所以開齋節不如其他兩個宗教節日熱鬧。該族最隆重的宗教節日是巴羅提節,亦稱燈節,每年齋月前兩個月舉行。
53、京族
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數人信仰天主教。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唱哈節等。京族習俗中最隆重、最熱鬧的民族節日是「唱哈節」(歌節),包括祀神、祭祖、文娛和鄉飲四項重要活動。
54、裕固族
裕固族的節日主要有春節、剪馬鬃節、祭祀「騰格爾汗」活動和藏傳佛教的宗教節日。
55、門巴族
門巴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類是宗教節日,一類是歲時年節。宗教節日主要是曲科節、薩嘎達瓦節、主巴大法會、達旺大法會,歲時年節主要有門巴族新年。
56、漢族
春節,是漢族最大的節日。
元宵節,正月十五,是春節最後一天。
二月八,是沿江一帶牧人的節日。
寒食節,每年四月四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傳說,這個節日,是紀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清明節,農歷四月五日。
糍粑節,四月初八。
端午節,五月初五,亦稱「端陽」、「端午」、「端五」。
七夕節,七月七日。
中元節,又稱「月半」,七月十四日,是漢族的祭祖節。
中秋節,八月十五。
重陽節,九月初九。
2、西方國家的人們怎樣慶祝聖誕節
一、精心裝飾,營造節日氣氛
外國人過聖誕節,一定會在聖誕節到來之前,把家裡、街上、教堂等等地方,或者人自身身上,拿各種聖誕節氛圍的物品進行裝飾。
1、立聖誕樹
立聖誕樹是聖誕節慶祝中最有名的傳統之一。通常人們在聖誕前把一棵常綠植物如松樹弄進屋裡或者在戶外,並用聖誕燈和彩色的裝飾物裝飾。並把一個天使或星星放在樹的頂上。
2、裝扮聖誕櫥窗
每年聖誕節來臨前,商店的櫥窗設計人員就會動足腦筋,將這個聖誕節的主題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絕不會和往年的風格重合。
3、掛聖誕節環
西方國家聖誕節其間掛在家門口用的裝飾品,通常用綠色的枝葉或藤條(松毛、松針等)和銀色的金屬及金色的鈴鐺配以紅色的緞帶組成主色調綠、白、黃、紅代表歡樂喜慶上面寫著MERRY CHRISMAS或者簡寫為X'mas。
4、戴聖誕帽
聖誕帽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
5、穿聖誕襪
聖誕襪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拘。因為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
二、送聖誕卡
聖誕卡是祝賀聖誕及新年的賀卡,上面印著關於耶穌降生故事的圖畫,以及慶賀聖誕、新年的話語。在平安夜來臨之前,各個外出工作的家庭成員就會陸續回到家裡,而在家裡的成員則會准備聖誕卡寫上祝福,寄給不能回家的親人,或者遠方親朋好友。
三、吃聖誕大餐
聖誕大餐一般在聖誕節的晚上進行,主要為家人團聚,一般不邀請客人參加。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聖誕大餐的主要食品有烤火雞、布丁和碎肉餡餅等。
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盛於美國,英國人的聖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火雞。奧大利人愛在平安夜裡,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聖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
四、舉辦聖誕晚會
聖誕晚會是聖誕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
五、唱聖誕頌歌
聖誕節時唱的贊美詩稱為「聖誕頌歌」。聖誕頌歌很多,曲譜多取自著名音樂家的名作,經常唱的有《平安夜》、《彌賽亞》(又名《救世主》)等音樂作品。
六、報佳音
聖誕夜(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會組織一些唱詩班(或由信徒自發地組成)挨家挨戶地在別人的門口或窗下大唱聖誕頌歌,這叫做「報佳音」。這項活動往往要進行到天亮,人數越來越多,歌聲越來越大,傳遍大街小巷。
七、聖誕老人送禮物
一位專門在聖誕節前夜時悄悄贈送禮物給小孩子的神秘人物,是節日主題的代表角色之一。他普遍被認為是基督教的聖人聖·尼古拉斯的衍生形象。
雖然沒有人真的見過神秘人的樣子,但是人們會裝扮成他的樣子來給孩子送上禮物。他通常被描述為一位老人,頭戴紅色帽子,大大的白色鬍子,一身紅色棉衣,腳穿紅色靴子的樣子,拿著裝有禮物的大袋子,因為總在聖誕節前夜出現派發禮物,所以習慣地稱他為「聖誕老人」。
根據這個典故,西方人在過聖誕節時,往往由父母把聖誕禮物裝進孩子們掛在床頭的襪子里,以當作聖誕老人送來的禮物。
(2)納西族人怎麼過聖誕節擴展資料:
聖誕節來了,除了聖誕樹和聖誕老人,國外的聖誕節都過得豐富多彩,還會舉辦一些有意思的活動。
01英國
英國人在聖誕節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燒豬、火雞、聖誕布丁、 聖誕碎肉餅等。每一個家人都有禮物,僕人也有份,所有的禮物是在聖誕節的早晨派送。有的唱聖誕歌者沿門逐戶唱歌報佳音,他們會被主人請進屋內,用茶點招待,或者贈小禮物。
02美國
聖誕節在美國被政府定位為公眾假期,是最熱鬧的節日,平安夜就像中國的除夕夜,父母、兄弟姐妹歡聚一堂,准備一桌豐盛的晚餐,家人一起吃團圓飯,之後孩子們會准備好餅乾和牛奶。
放到聖誕樹下,等待聖誕老人來了之後品嘗,在孩子睡著之後,父母會代替聖誕老人將餅乾和牛奶吃掉,表示聖誕老人已經來過了,並且將提前為孩子准備好的禮物放到聖誕樹下面。
03 法國
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聖誕節前後幾天必降大雪,白雪皚皚,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裡,白色聖誕是一種吉祥。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聖誕標志,因為相傳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贊耶穌的聖誕歌之後,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聖誕美酒。
04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國家之一。12月底,正當西歐各國在寒風呼嘯中歡度聖誕節時,澳大利亞正是熱不可耐的仲夏時節。
因此在澳大利亞過聖誕節,到處可以看見光著上身汗水涔涔的小夥子和穿超短裙的姑娘,與商店櫥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掛滿雪花的聖誕樹和穿紅棉襖的聖誕老人,構成澳大利亞特有的節日圖景。這種酷暑和嚴冬景象的強烈對比,恐怕在西方國家是獨一無二的。
05 義大利
在聖誕節,義大利有一種好風俗,孩兒為感謝父母一年來的教養,會在未吃聖誕大餐前將他們的作文或詩歌,暗藏在餐巾、桌布或碟子里。吃完大餐後便將它取出朗讀。
06 愛爾蘭
愛爾蘭的每一個家庭在聖誕節前夕,都放有一枝洋燭或燈在窗門架,表示歡迎救世主降生。 我們從圖片上也能看到,愛爾蘭人民聖誕時對玻璃上的窗花都要張貼。你要不要也動手試一試,在窗門架上點一支蠟燭,迎接神神秘的聖誕老人吧~
3、西方人是怎麼過聖誕節的?
聖誕節對於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來說,就如同春節對於中國人一樣,是一年一度的一次大狂歡,就像過年一般,需要做很多准備工作。
首先就是營造過聖誕的節日氣氛,在聖誕節來臨前,他們會買很多裝飾品來布置家,比如聖誕樹,聖誕花環等,而且會買喜慶的聖誕帽帶上,准備聖誕襪來收禮物。
其二是寫聖誕賀卡,西方人會在聖誕來臨之際給朋友同事們送去誠意滿滿的聖誕賀卡,在每年的聖誕前後是郵局最忙碌的時候,幾乎全國人民都在互寄賀卡送去美好的祝福。
其三是聖誕晚上的聖誕大餐,這一晚就如同除夕夜一般是全家團聚的日子,在外面工作的兒女都會趕回家和家人一起享受豐盛的聖誕大餐,最出名的就是烤火雞啦。
其四是「報佳音」,在24日晚到25日早,教會會組織唱詩班在大街小巷唱聖誕聖歌,向大家送去祝福。
最後就是令人開心的收禮物環節,芬蘭有官方的聖誕老人送禮物,而在大多數地區,家人會扮作聖誕老人為親人准備聖誕禮物。
4、一些民族及相應的節日名稱
彝族 火把節 耍火把、摔交、鬥牛、歌舞表演 六月二十四日
插花節 插花、對歌 二月初八
彝族賽衣節 歌舞、鮮艷服飾 三月二十八日
彝族虎節 跳虎笙、虎舞 農歷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彝族密枝節 祭神儀式
牟定「三月會」 物資交流、民間歌舞表演 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白族 大理三月街 物資交流、賽馬、歌舞表演 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白族青姑娘節 歌舞 正月十五日
白族繞三靈 祭祀、栽秧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白族栽秧會 祭祀、栽秧、對歌 芒種節令
白族火把節 樹火把、賽龍舟、唱大本曲 六月二十五日
白族石寶山歌會 廟會、對歌 七月底
白族梨花會 梨園里野餐 每年梨花盛開時節
白族本主會 祭祀、歌舞、洞經音樂 各村寨不同
傣族 傣族潑水節 賽龍舟、潑水、歌舞 陽歷四月中旬
傣族送龍節 祭祀、歌舞 公歷一月
傣族關門節 琰佛塔、歌舞 陽歷七月中旬
傣族開門節 串寨、放高升、歌舞 陽歷10月中旬
哈尼族 哈尼族阿瑪突 祭祀、歌舞、擺街宴 農歷二月屬龍日
「苦扎扎」(六月年節) 打鞦韆、摔交、歌舞 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里瑪主」節 歌舞、摔交 陽春三月
哈尼族捉螞蚱節 捉螞蚱來食用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姑娘節 鞦韆、歌舞 農歷二月初四
哈尼族祭龍日/新米節 鋩鑼、牛皮鼓,巴烏、四弦琴 農歷二月二日
哈尼族米索扎節 鞦韆、歌舞
哈尼族苗愛拿節 篝火、歌舞 五月上旬
苗族 苗族花山節 爬花桿、蘆笙、歌舞 正月
僳僳族 僳僳族澡堂會 溫泉沐浴、賽歌 正月初二
僳僳族「盍什」節 吃團圓飯、射弩比賽 正月初一至十五
僳僳族刀桿節 爬刀桿、下火海、丟包、歌舞 二月初八
納西族 納西族米拉會/棒棒會 野炊、賽馬、歌舞、農具交易 二月初八
納西族三多節 祭祀、對歌、鬥牛 六月二十五日
納西族騾馬大會 物質交流、文體表演 農歷三月中旬/七月中下旬
納西族祭天 祭祀 春祭在正月/秋祭在七月
納西族七月會 物質交流、文體表演 夏歷七月中旬
納西族祭龍節 物資交流、文體表演 正月十五
拉庫族 拉祜族庫扎節(年節) 象腳鼓舞、對歌 傣歷三月底或四月初
拉祜族葫蘆節 篝火、歌舞 農歷的十月初十
拉祜族祭太陽神 祭祀、歌舞 立夏日
佤族 佤族拉木鼓節 祭祀、歌舞 佤歷「格瑞月」/公歷12月
布朗族 布朗族岡永節 祭祀、歌舞 四月和九月
獨龍族 獨龍族卡雀哇(年節) 祭祀、剽牛、歌舞 冬月或正月
景頗族 景頗族目腦縱歌 祭祀、歌舞 農歷正月
怒族 怒族年節 敬祖、祭土、歌舞 十二月至次年正月十日
怒族鮮花節 採集鮮花、歌舞 農歷三月十五日
阿昌族 阿昌族會街 耍白象、跳象腳鼓舞 農歷九月中旬
普米族 普米族「大年」節 盪鞦韆、賽馬、歌舞 臘月初六
普米族轉山會 游山、歌舞 五月五日
藏族 藏族草地藏民節/藏歷年 賽馬、野餐、跳鍋庄 農歷正月
藏族「花兒」會 對歌 農歷六月十四
藏族跳神法會 祭祀、歌舞 藏歷除夕
藏族賽馬會 賽馬 農歷五月初五
回族 回族古爾幫節 團拜、宰牲 回歷十月
回族開齋節 禮拜、頌經、歌舞 六月
回族肉孜節 減食 五月二十三日
回族宰牲節 宰殺一些牛羊、祭祀 回歷的+月十二月
回族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的3月12日
基諾族 基諾族特懋克節 歌舞、串寨、打陀螺 基諾歷法一月
瑤族 瑤族盤王節 祭祀、歌舞 五月二十九日
瑤族「乾巴」節 跳銅鼓舞 十二月下旬
瑤族「夕九節」 歌舞 每年農歷的五月二十九日
瑤族「達努」節 歌舞、武術、球賽 農歷五月二十九日
瑤族「歌堂」節 男女談情說愛、唱歌求偶 農歷十月十六
瑤族倒稿節 鬥牛賽 農歷十月十六日
瑤族掌肉待客節 紀念始母密洛院 農歷五月二十九日
瑤族「趕鳥」節 對歌 二月初一
瑤族姑娘街 物資交流、民間歌舞表演 每年春節後的第一個街
壯族 壯族隴端節 戲劇、雜耍、歌舞 六月
壯族六郎節 表達的意思和春節差不多 農歷六月初一或七月初一(根據地域不同)
布依族 布依族跳月 物資交流、民間歌舞表演 二月十三日至十五日
布依族三月三 物資交流、民間歌舞表演 每年三月初三
布依族「六月六」 物資交流、民間歌舞表演 六月初六
布依族跳花會 吹嘞友、彈月琴、吹木葉 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二十一
水族 水族節日 表達的意思和春節差不多 農歷6月初一
德昂族 德昂族潑水節 潑水、歌舞 清明節後7天
德昂族節日
滿族 滿族頒金節 祭祖、歌舞 十月十三日
蒙古族 蒙古族魯班節 祭祀、歌舞 四月初二
維吾爾族 薩依勒節 遊玩 五月間;六、七月間;八月
白雪節 娛樂活動 每年入冬第一次降雪
5、西方人是怎麼過聖誕節的?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基督教堂在聖誕夜時就會門庭若市。一到聖誕節,這些教徒即前往教堂同慶耶穌誕辰。午夜時分的禮拜,備受非基督教徒青睞,紛紛前往教堂滿足其好奇心。當然,教士也不失時機地向來者講述基督降生於伯利恆--馬槽的故事。
聖誕PARTY:
聖誕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各種歌樣PARTY。一種友情,親情,愛情聚會的好時光。戴著聖誕帽,唱著聖誕歌,說說大家的聖誕願望。
聖誕大餐:
聖誕節作為一個隆重慶祝節日,不能少了好吃美味食品。聖誕節火雞大餐就是例牌主菜了,以前的人們或許會用微波爐自己做,現在的人們過節好多就是在外面餐館里用餐了,商家們也會利用機會賺顧客們的錢,當然還有許多聖誕節食品,姜餅、糖果等等了。
聖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那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紅帽子,有的還有帽尖發亮的,有的是金光閃閃的。
聖誕襪:
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多大都可以,因為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的收禮。要是有人聖誕節送小汽車那怎麼辦?那最好就叫他寫張支票放進襪子里好了。
聖誕卡:
是祝賀聖誕及新年的賀卡,上面印著關於耶穌降生故事的圖畫,以及「慶祝聖誕、新年快樂之類的祝願的話。
報佳音:
聖誕夜指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會組織一些聖詩班(或由信徒自發地組成)挨門挨戶地在門口或窗下唱聖誕頌歌,叫作「報佳音」,意思是再現當年天使向伯利恆郊外的牧羊人報告耶穌降生的喜訊。「報佳音」的人稱為Christmas Waits,這項活動往往要進行到天亮,人數越來越多,歌聲越來越大,大街小巷滿城盡是歌聲。
頌歌:
聖誕節時唱的贊美詩稱為「聖誕頌歌」。聖誕頌歌很多,曲譜多取自著名音樂家的名作。經常唱的有《普世歡騰,救主下降》、(Joy to the World!)、《天使歌唱在高天》(Angels WeHave Heard on High)、《緬想當年時方夜半》(It Cametbe Midnight Clear)、《美哉小城,小伯利恆》(O Little Town of Bethlehem)、 《牧人聞信》(While Shepherds Watched Their Flocks)、《遠遠在馬槽里》(Away in the Manger )、《榮耀天軍》(Angels,from the Realms of Glory)、《聽啊,天使唱高聲》(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聖誕鍾聲》(I Heard the Bells on Christmas Day)、等等其中以《平安夜》(Silent Night)最為有名。據說,1818年在奧地利一個名叫奧本多夫的小鎮上住著一個默默無聞的鄉村牧師一摩爾。這年聖誕節,摩爾發現教堂里管風琴的管於被老鼠咬壞了,修理已經來不及了。怎麼慶祝聖誕呢?摩爾為此悶悶不樂。他忽然想起《路加福音》里記載著,那穌降生時,天使向伯利恆郊外的牧羊人報佳音後,高唱頌歌:「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上帝,在地上平安歸於他所喜悅的人。」他靈機一動,根據這兩句經文寫成一首贊美詩,取名《平安夜》。摩爾寫好歌詞後拿給本鎮小學教師葛路伯看,請他譜曲。葛路怕讀完歌詞很受感動,譜好曲,第二天在教堂里演唱,大受歡迎。後來有兩個商人路過這里,學會了這首歌,他們為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演唱,威廉四世聽後大力贊賞,下令把《平安夜》定為全國教堂過聖誕節時必唱的歌曲之一。此外,有條件的教堂每年聖誕節時還會演唱德國著名音樂家韓德爾的《彌賽亞》(又名《救世主》)等音樂作品,通過這些音樂崇拜活動來加強節日的喜慶氣氛。
聖誕老人:
據說他原是小亞細亞每拉城的主教,名叫聖尼古拉,死後被尊為聖徒,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鬍子老頭。每年聖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面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聖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所以,西方人過聖誕節時,父母把給孩子的聖誕禮物裝在襪子里,聖誕夜時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第二天,孩子們醒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頭上尋找聖誕老人送來的禮物。如今,聖誕老人已成為吉祥如意的象徵,不僅是過聖誕節時不可缺少的人物,而且也是歡慶新年時不可缺少的人物。
聖誕樹:
據說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聖誕夜裡接待了一個飢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聖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並祝福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村,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後,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這個故事就成為聖誕樹的來源。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聖誕節時都要准備一棵聖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聖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徵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聖誕禮物。聖誕之夜,人們圍著聖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聖誕節節禮:
指西方人過聖誕節時給郵差或傭人的節禮,通常放在一個小盒裡,所以英文稱為」Christmas Box"。
6、西班牙人怎麼過聖誕?西班牙聖誕節的習俗是什麼?
第一個不容錯過的日子當屬12月22日。這一天是聖誕彩票的抽獎日,幾乎每一個西班牙人都會參加,根據官方統計,每3名西班牙人之中就有1人購買此項被認為是世界最大規模的彩票,於每年的12月22日開獎。因此西班牙的聖誕節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有氣氛,開獎時所有人都沒心思上班了,因為中獎概率還挺高的。每到開獎時刻,總有人們興奮地聚集到街上慶祝。
7、外國人怎麼過聖誕的
外國人是這樣過聖誕節的:
1、寄贈聖誕卡,除表示慶賀聖誕的喜樂外,就是向親友祝福,以表懷念之情。尤其對在孤寂中的親友,更是親切的關懷和安慰。
2、聖誕裝飾包括以聖誕裝飾和聖誕燈裝飾的聖誕樹,戶內以花環和常綠植物加以裝飾,特別的冬青和槲寄生是傳統採用的材料。在南北美洲和少數歐洲地區,傳統上戶外以燈光裝飾,包括用燈火裝飾的雪橇、雪人和其他聖誕形象。冬青和槲寄生是傳統採用的材料。市政當局也會對聖誕裝飾加以支持,在街道懸掛聖誕標語或者是在廣場放置聖誕樹。
3、西方國家聖誕節其間掛在家門口用的裝飾品,通常用綠色的枝葉或藤條和銀色的金屬及金色的鈴鐺配以紅色的緞帶組成主色調綠、白、黃、紅代表歡樂喜慶上面寫著MERRYCHRISMAS或者簡寫為X'mas。聖誕節環最早出現在芬蘭。
4、聖誕節的代表性食物是考火雞,用以慶祝聖誕。
8、雲南少數民族的節日
阿昌族 火把節 農歷六月二十五日
2. 德昂族 潑水節 農歷四月十五日 會街節 農歷九月初十
3. 東鄉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潑水節 農歷二月二十九日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 十日 撒神 農歷七月初一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嘗新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
4. 侗族 蘆壟節 農歷六月至九月
5. 白族 三月街 農歷三月十五日 侗年 農歷十一月十九日 火把節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 鬥牛節 農 歷二月 漁潭會 農歷八月十五日 吃新節 農歷六月至七月
6. 保安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7. 獨龍族 卡崔哇 農歷十月中下旬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8. 俄羅斯族 復活節 公歷三、四月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9. 鄂倫槐脊春族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
10. 布朗族 開門節 傣歷十二月十五日
11. 鄂溫克族 米闊魯節 農歷五月二十二日 關門節 傣歷九月十五日
12. 高山族 新年祭 農歷十二月
13. 潑火節 農歷二月十九日
14. 仡佬族 燈桿節 農歷正月初一
15. 布衣族 六月六 農歷六月初六
16. 仡佬節 農歷三月初三 三月三 農歷三月初三
17. 嘗新節 農歷六、七月 四月八 農歷四月初八
18. 拉祜族 庫扎節 傣歷三月
19. 朝鮮族 元日 農歷正月初一 火把節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 上元節 農歷正月初五 嘗新節 傣歷十二月
20. 寒食節 農歷四月初五
21. 黎族 三月三 農歷三月初三 端午 農歷五月初五
22. 僳僳族 收獲節 農歷九月
23. 哈尼族 十月節 農歷十月初一 澡塘節 農歷正月初三 六月節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 過年節 農歷正 月初一
24. 哈薩克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刀桿節 農歷二月初八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25. 珞巴族 旭獨龍節 藏歷二月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咐吵十日 隆德節 藏歷四月
26. 仫佬族
仫佬山鄉幾乎每1個月都有節日。由農歷正月初一春節(即農歷年)開始到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 送灶王爺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個節日都有其 活動的形式與風格。有春節、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27. 滿族 頒金節 陰歷十一月十三日
28. 回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廟會 農歷四月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29. 景頗族 目腦節 農歷正月十五日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30. 克爾克孜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31. 基諾族 打鐵節 農歷一月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火把節 農歷六月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 歷十二月十日
32. 京族 哈節 農歷六月初十 諾勞孜 農歷正月初一
33.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歷新年,蒙古語為「查干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 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34.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 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周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周年紀念日)。每 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35. 傣族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36. 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 節,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37. 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歷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歷4月13日—15日舉 行。 節日里,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 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鉛簡滲迎接太陽的節日。
38. 怒族 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 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穀神,怒語稱「汝 為」,原碧江縣匹河一帶怒族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歷十二月二九日,舉行祭祀活 動,祈禱穀神保佑。
39. 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借詞,阿拉伯語「卡爾邦」,意為 「獻身」。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 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40. 回族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三個節日都是宗教節日。開齋 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 法。古爾邦節,開齋節後第70天,即伊斯蘭教歷的12月10日,是古爾邦節。古爾邦節也稱 「宰牲節」,是穆斯林赴麥加(麥加:伊斯蘭教的聖地)朝覲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沐浴 凈身 ,室內焚香,齋戒半日。上午人們要去清真寺參加會禮,向麥加叩拜,請阿訇宰 牲,將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贈親友、濟貧施捨;聖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 日子,這天是伊斯蘭教歷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紀念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 行,在活 動中要誦經演說,講述聖績。有的地方還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爾麥里會 (善事宴會),宴請賓客。
41. 滿族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農歷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歷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蟲王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添倉節,每年正月25日,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桿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蟲王節,六月天,易鬧蟲災,居住在遼寧省岫岩、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1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祀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曬衣物,以防蟲蛀。
42. 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密切的關系。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歷,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43. 納西族 納西族人民的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的活動內容卻與漢族不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許多民族一樣,納西族也有火把節。而本民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騾馬會、農具會、龍王會和朝山會。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爾邦節和開齋節聖紀節。
44.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45. 獨龍族 獨龍族的傳統節日只有一個,人們稱「卡雀哇」或「德里哇」,意為年節,時間在農歷臘月 中,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時間長短視食物准備情況而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 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46. 藏族 藏族的節慶活動很多,幾乎每月都有一個節日,而且民間節日和宗教節日互相穿插。傳統節日中以藏歷新年、沐浴節、雪頓節和望果節最有規模、最具特色。此外還有達瑪節、賞花節、上九節、郎扎熱甲節、俄喜節、羅讓扎花、沐浴節、驅鬼節、響浪節、酥油花燈節、望果節、轉山會等等。
47.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過春節,時間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擇日過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為祭牛節,節日時不準使用牛。此外,還有搶花炮的花炮節,吃新米的吃新節,停止生產活動,以及各姓氏自己過的姓氏節及趕歌會、姑娘節、鬥牛節、花炮節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節,各地舉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縣來說,是正月初三(農歷,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祿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卻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為頭、二、三炮,包炮都繫上一個象徵幸福的鐵圈,外用紅綠線包紮。燃放時以火葯鐵炮為沖力,把鐵圈沖上高空。當鐵圈掉下來時,人們便以鐵圈為目標,蜂擁爭奪,謂之「搶花炮」。據說,誰搶得花炮,誰在這一年裡就能人財兩旺,幸福安康。集會地點還唱侗戲、演彩調、吹蘆笙、「多耶」、打籃球等助興。花炮節是侗族人民最熱鬧的節日。
48. 僳僳族 僳僳族的主要節日有澡塘會、收獲節、過年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傳統的刀桿節,在節日會場的中央,豎起兩根約20米的粗大長桿,上面像梯子一樣綁上36把長刀作為橫檔,刀口向上,謂之刀桿。正午時刻,鞭炮鼓點齊鳴,五名僳僳族漢子身著大紅袍,頭戴藍布帽,在刀桿下將斟滿的白酒一飲而盡,縱身跳上刀桿。他們雙手扶握住上層的刀面,赤腳蹬著鋒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桿頂,取出鞭炮燃放,一時間鞭炮聲歡呼聲響成一片。爬桿者下來後,人們紛紛向他敬獻美酒,能爬刀桿的人在僳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桿結束後,青年男女還進行丟煙包活動,男女各站一邊,互相投擲,如果姑娘接著小夥子的煙包,並收藏起來,就說明姑娘接受了小夥子的愛慕之情。闊什節,「闊什」是僳僳語的譯音,「歲首」之意。闊什節,是僳僳族人民的節日。在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間舉行,歷時兩三天。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49. 毛南族 春節放鳥飛、端午找草葯。毛南族也過端午節,還有南瓜節、重陽節。
50. 俄羅斯族 俄羅斯人傳統的民族節日主要與宗教信仰有關,每年公歷的1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聖誕節。紀念耶穌降生。 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的主要節日是農歷新年。 維吾爾族 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節。 瑤族 瑤族的民族節日較多,主要有盤王(即盤瓠王,畲、瑤族傳說中的始祖,傳說是一隻名叫「盤瓠」的龍犬)節、達努節等。達努節是為紀念創世女神密洛陀而過的節日,日期為農歷五月二九日。此外還有「耍歌堂」節,又叫「耍望」節、曬衣節、乾巴節、月半節、祝著節等。 佤族 佤族和漢族一樣過春節。還有插種節、新米節。
51. 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人的節日分傳統節日與宗教節日。宗教節日則指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過年,是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日。
52. 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不管是牧民、獵民還是農民,都以農歷新年為主要節日。臘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區五月二十二日要過「米闊魯」節,實際是由一種生產活動演變而成的節日。這一天,要統計牲畜的數目,給馬剪鬃尾、打烙印。人們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頭上,去河邊洗臉、沐浴,以求安康。牧區還有「祭敖包」,這是從宗教祭祀演變成的節日,要舉行賽馬等活動。赫哲族烏日貢節是赫哲族人一個新生的節日,誕生於1985年。「烏日貢」意思為娛樂或文體大會, 每兩年舉行一次,一般在農歷五六月間舉行,歷時三天。
53. 苗族 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花山節、晾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
54. 白族 白族人民主要節慶活動有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 、拜日望等。同漢族相同,也過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節饒有特色。
55. 畲族 畲族主要過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節。 土族 土族傳統的節日春節、端陽節與漢族相同。本民族的節日和廟會有舊歷正月十四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56. 漢族節日:
春節,是漢族最大的節日。
元宵節,正月十五,是春節最後一天。
二月八,是沿江一帶牧人的節日。
寒食節,每年四月四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傳說,這個節日,是紀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清明節,農歷四月五日。
糍粑節,四月初八。
端午節,五月初五,亦稱「端陽」、「端午」、「端五」。
七夕節,七月七日。
中元節,又稱「月半」, 七月十四日,是漢族的祭祖節。
中秋節。八月十五。
重陽節。九月初九。
冬至節
臘祭,
祭灶、灶君誕,除夕 。
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