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有什麼節目嗎
1、外國人在聖誕節有什麼傳統節目?
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聖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
聖誕夜(silent Night / Christmas Eve),又稱平安夜,即聖誕前夕(12月24日),在大部分基督教社會是聖誕節慶祝節日之一。但現在,由於中西文化的融合,已成為世界性的一個節日。
屆時,千千萬萬的歐美人風塵僕僕地趕回家中團聚。聖誕之夜必不可少的慶祝活動就是聚會。大多數歐美家庭成員團聚在家中,共進豐盛的晚餐,然後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彈琴唱歌,共敘天倫之樂;或者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通宵達旦地慶祝聖誕夜是一個幸福、祥和、狂歡的平安夜、團圓夜。聖誕之夜,父母們會悄悄地給孩子們准備禮物放在長統襪里。
在大部分基督教社會是聖誕節慶祝節日之一。聖誕夜傳統上是擺設聖誕樹的日子,但隨著聖誕節的慶祝活動提早開始進行,例如美國在感恩節後,不少聖誕樹早在聖誕節前數星期已被擺設。
在英國,聖誕夜如在工作日,有時會被銀行及貿易公司視為短日(下午休息)。
傳統教會的聖誕期在聖誕夜開始。除非當日是星期日(參看待降節),守夜的聚會據說是在12月24日早上。然而,在午夜前參加聖誕節的聚會是不被允許的。聖誕季節繼續直至1月4日,如當日是星期六,則至1月5日,當主顯節(顯現日)慶祝時。
傳統上不少基督徒會在平安夜參與子夜彌撒或聚會,通常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內舉行,以表示聖誕日的開始。一些教會則會在晚上較早時間舉行燭光崇拜,通常會有耶穌降生故事的話劇表演,亦會享用大餐,一般會有火雞或火腿作為主菜。德國的傳統菜色則是燒鯉魚。
2、聖誕節都有哪些活動啊?
1、聖誕PARTY:
聖誕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各種歌樣PARTY。
2、聖誕大餐:
聖誕節作為一個隆重慶祝節日,不能少了好吃美味食品。聖誕節火雞大餐就是例牌主菜了,以前的人們或許會用微波爐自己做,現在的人們過節好多就是在外面餐館里用餐了。
3、聖誕帽:
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
4、聖誕襪:
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多大都可以,因為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
5、聖誕卡:
是祝賀聖誕及新年的賀卡,上面印著關於耶穌降生故事的圖畫,以及「慶祝聖誕、新年快樂之類的祝願的話。
6、報佳音:
聖誕夜指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會組織一些聖詩班(或由信徒自發地組成)挨門挨戶地在門口或窗下唱聖誕頌歌,叫作「報佳音」。
7、聖誕樹:
據說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聖誕夜裡接待了一個飢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聖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並祝福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村,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後,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
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
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我國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
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3、聖誕節節目有哪些呢?
1、小品:
聖誕晚會主題因為是愉快,輕松的。所以選節目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搞笑的小品,可以2-3或者更多人,用心編排一個搞笑小品,在晚會表演出來,這樣不僅能夠給大家帶來快樂,也能給自己一個展示機會,還是很不錯的。
2、集體舞蹈:
群體舞蹈表演往往都會給人非常震撼的效果,群舞的特點是簡單的動作只要整齊有序往往也特別有效果,因此算是非常容易排練出的節目。特別是現在許多年輕人都多才多藝,各種宅舞也很流行,也較容易組織,往往能獲得很好的氣氛。
3、樂器表演:
如果自己擅長彈鋼琴,拉二胡,小提琴,琵琶等等,可以在晚會上的時候,為大家表演一番,展示一下自己的水平。
4、魔術:
魔術特別能抓住人的好奇心,因此如果能順利表演的話,通常都會效果非常好。實用花哨的小魔術,豐富聖誕晚會的節目層次。
適合聖誕節表演的魔術最好能藉助各種大型道具,比如舞台泡泡、大型道具,也可以多利用觀眾來營造神秘感。如果道具特別小的小魔術,則只適合班級這種小型的聖誕表演。
5、農家樂:
農家樂最大的特色就是慢生活,如果平時的生活壓力大,不妨在聖誕節去到城市周邊的農家樂,釣魚、燒烤、遊船、呼吸郊外的新鮮空氣,相信在這樣的環境下,你一定會過一個不一樣的聖誕節。大家可以組織各種搞笑的小游戲,一起參與。
4、求助關於聖誕節的節目
聖誕頌歌
Christmas Carol
根據這部小說改編出過《聖誕禮贊》,你可以很容易地取到幾段改成小品,另外也可以在節目中穿插些經典的聖誕歌曲或者放音樂增強節日氣氛,比如 平安夜舞曲、友誼天長地久、Jingel Bells...
摘一點:
《聖誕頌歌》是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查爾斯• 狄更斯的三部聖誕小說之一。它奠定了現代聖誕節的寓意和內涵,同時也告誡人們要擁有一顆善良、仁慈、憐憫、容忍之心。只要善良仁慈、積德行善、樂善好施,就能得到無窮無盡的幸福。
《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 )是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三部聖誕小說之一,創作於1843年。其他兩部為《鍾聲》(The Chimes ) 和《爐邊的窸蟀》(The Cricket on the Hearth)。這三部短篇小說雖不像狄更斯的長篇小說《雙城記》、《大衛•科波菲爾》、《皮克威克外傳》、《老古玩店》、《遠大前程》等那麼有名,但它們的象徵意義卻是十分深遠的,尤其是它們奠定了現代聖誕節的寓意內涵。在《聖誕頌歌》出版的維多利亞時代,聖誕節並不為很多英國人所知。後來, 故事中的一些情節成了聖誕節的約定風俗,諸如家庭團聚、互換禮物、聖誕餐飲, 甚至「聖誕快樂」的說法也是由此而得以流行的。因此,狄更斯被稱作「聖誕之父」是不無道理的。
《聖誕頌歌》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告誡人們要擁有一顆善良、仁慈、憐憫、容忍之心。在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小的時候,有人送給他一本《聖誕頌歌》,後來一直到他長大成人,他都將這本書放在身邊,每當聖誕節來臨時,便去翻來讀幾段。他在《聖誕雜感》一文中說:「我一年比一年更能了解,這是一顆偉大溫厚的心靈所寫的一本偉大的書。」
《聖誕頌歌》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富有而冷漠無情, 連乞丐都不願向他討要的自私透頂的吝嗇鬼斯克魯奇(Scrooge)在聖誕夜被三個聖誕精靈造訪:「過去之靈」(the Ghost of Christmas Past )、「現在之靈」(the Ghost of Christmas Present) 、「未來之靈」(the Ghost of Yet to Come ) 。「過去之靈」 讓他看到在孤單寂寞的童年生活中,他的姐姐對他倍加關愛的情景,以及他當學徒時,仁慈善良的老闆菲茨威格(Fezziwig)在聖誕之夜和大家一起開心跳舞,款待員工的情形。於是他的心開始被軟化,後悔自己對待雇員的態度,也對自己從一個貧窮卻快樂的年輕人變成一個富有卻失去親情的老闆感到懊悔;「現在之靈」帶他到他的一個屬下家裡的聖誕聚會上,那是一個拿著可憐薪水的小職員,沒有聖誕禮物,沒有火雞,可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未來之靈」讓他看到在他衰老之後病卧在床, 連聖誕節也沒有親人朋友來看望的孤苦景象。於是,他開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才發現原來施與比接受更快樂。這一切漸漸喚醒他人性的另一面——同情、仁慈、愛心及喜悅。瞬間,他那固有的自私及冷酷迅速崩塌,消失殆盡,從此變成了一個樂善好施的人。於是在鬼魂拜訪過的第二天早上,也就是聖誕節的早晨,雇員鮑勃(Bob)上班遲到了,他原以為斯克魯奇會生氣的。可是相反,斯克魯奇對他說,「我的好伙計,祝你聖誕快樂!我要給你加薪,而且還要盡力去幫助你貧困的家庭。快點把火生著,再去買一個煤筐。」(Carol p56)接著他又買了一隻特別大的火雞叫人給鮑勃家送去。隨後,他第一次去拜訪了自己的外甥,在街上逢人便招呼道「聖誕快樂」,而人們也都報以和善的微笑。斯克魯奇平生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快樂。「他的心在笑」,從樂善好施中他真正體會到了生活的樂趣。
這種樂善好施的行為對現實社會影響深遠,甚至成為一種傳統一直保留至今。今天在美國及其他一些基督教國家,每逢聖誕,大量的慈善機構募捐去幫助那些貧窮及無家可歸的人:「天使樹」(Angle Tree)上掛著孤兒們寫給聖誕老人的聖誕願望,「愛心盒」(Shoe Box) 里裝著人們的關愛……每一年的這一天,無數富有愛心的普通人的慷慨施予將聖誕的快樂帶到了每一個家庭。
那麼轉變之前的斯克魯奇是怎樣一個人呢?他的店鋪是和老馬利 (Old Marley ) 合夥開的,可他從不把馬利的名字寫在招牌上;他的冷酷能「在三伏天給辦公室降溫」,「凄厲的寒風也比不上他的冷酷」;天寒地凍,他捨不得往爐子里加些煤,爐子的火焰看似只有一小塊煤在燃燒,他把存煤的箱子放到自己的賬房以防雇員私自往爐子里添煤;聖誕節讓雇員照常上班,理由是不能白白付給他們薪水;慈善機構上門讓其給窮人募捐,他卻說出極其殘忍的話:「難道沒有監獄嗎?」,「......聖誕節我也沒能使自己快樂,所以我更沒能力出錢讓那些吃閑飯的人快樂」,「如果他們想死,最好去死好了,這樣還可以減少多餘的人口」;(Carol p5)作為馬利唯一的朋友,唯一的財產繼承人,唯一的送葬人,在舉行葬禮的那天,他顯得並不太悲傷,還討價還價,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舉行了葬禮的宗教儀式。他不僅對別人吝嗇,對自己也是如此。他住的房間既是客廳,又是卧室,還兼放雜物。而且住的還是已故的合夥人老馬利的房間。他把好一些的房間全都租了出去。即使在聖誕之夜,他也只是在平常去的陰暗簡陋的小餐館里隨便吃點,回到家裡,蜷縮在冰冷的小屋,爐子上還放著吃剩下的稀粥。弗雷德 (Fred )是他已故姐姐唯一的孩子,可他從來沒有關心過他,甚至沒有參加他的婚禮,而且認為弗雷德沒有錢就不應該結婚。每年的聖誕節,弗雷德都誠心地邀請他到家裡吃飯,可是他都以刻薄的話拒絕。斯克魯奇年輕時有一位女朋友貝拉(Belle),可是他為了金錢而舍棄了愛情,「錯過了做一個幸福的已婚男人的機會。」
斯克魯奇是怎樣看待幸福的呢?他固執地認為有錢有財富才稱得上快樂幸福。當聖誕節前夕他的外甥弗雷德向他祝賀「聖誕快樂!舅舅。願上帝保佑你!」時,他的回答卻是,「呸,鬼話!…… 聖誕快樂?你有什麼權利快樂?你有何理由快樂?你那麼窮!」 斯克魯奇還認為他的雇員鮑勃「每周僅有15先令的收入,還要養活妻子和孩子,還談什麼聖誕快樂!要是那樣的話,我就退休到瘋人院去了。」
那麼,斯克魯奇擁有財富,他快樂嗎?事實上他從未快樂過。因為他的自私和吝嗇遭到了人們的極度厭惡:在街上遇見時,沒有人向他問好,沒有乞丐試圖向他祈求一點施捨,沒有孩子願向他打聽時間,也無人向他問路,就連盲人的狗好像也知道他令人討厭,每當看到他走過來,就拉著主人進院子,搖搖尾巴,似乎在說,「主人啊,瞎子的眼睛也比那些惡毒的眼睛好。」(Carol p3)斯克魯奇的自私與吝嗇給他帶來了財富,卻沒有帶給他任何快樂。金錢使他失去了愛情、親情和友情。
斯克魯奇是資本主義社會原始積累時期以積聚錢財為目的的小資產者。然而由於處在資本主義發展前期,又由於一生蜷縮在古老、閉塞、保守的小城,斯克魯奇佔有金錢卻不懂得享受金錢可能帶給他的樂趣,他支配金錢又被金錢所支配,他既是金錢的主人,又是金錢的奴隸,具有一種極端貪婪、極端吝嗇的性格特徵。「Scrooge」 在英語詞典中的解釋是「吝嗇鬼」,但他又不同於世界文學史上的「四大吝嗇鬼」形象:一是莎士比亞筆下的夏洛克,二是莫里哀筆下的阿巴貢,三是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台,四是果戈理筆下的潑留希金。原因是他的吝嗇還沒有達到殘忍的地步,更重要的是他有了棄惡從善的轉變。
斯克魯奇的轉變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正如狄更斯所指出,不論我們多麼盲目,懷有多深的偏見,只要我們有勇氣去重新選擇,我們就有徹底改變自己的力量。顯然斯克魯奇在更深入地察覺他所處的真實情況之前,無法做出改變的選擇。三位鬼魂的造訪使史克魯奇愈來愈清楚地看到自己過去所拒絕面對的真實情況,看到了自己過去自私和冷酷無情的真相,也看到了自己目前的真實情況,尤其是那些他試圖逃避的事情真相,他也看到如果以自己現在的方式繼續生活下去,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真相……。到這時他醒過來了,他明白自己可以不做這些真相的俘虜,明白自己可以有所選擇,因此,他選擇了改變自己。
此外,狄更斯利用鬼魂來促使斯克魯奇發生轉變是因為幽靈在西方文學作品中有著巨大的力量。在說服人們棄惡從善方面,在基督教社會里沒有什麼能比鬼魂的力量更巨大。基督徒相信人死後都有來生,他們都希望死後能進天堂,而不希望由於前世所犯的罪惡而入地獄。
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重讀《聖誕頌歌》會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它讓我們重新審視生活的意義,再去思考幸福與金錢的關系。狄更斯寫作此小說的真正意圖是要告誡人
們:自私的人應去掉自私,正直的人要慷慨,本性善良的人要廣泛播撒愛心。只有這樣,充滿真誠和希望的快樂之聲才會把歡樂與幸福播撒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去點燃冰涼的爐灶,去撫慰每一顆受傷的心靈。它同時也告誡人們要擁有一顆善良、仁慈、憐憫、容忍之心。只有善良和仁慈、樂善與好施才能帶給人們真正的無窮無盡的幸福。《聖誕頌歌》不愧為一首真善美的頌歌。
5、聖誕節主要有哪些活動
1、製作聖誕馬槽
聖誕節製作聖誕馬槽已經是一個很古老的傳統了,根據聖經的記載,耶穌就是在伯利恆的一個馬槽里誕生的,所以人們用小雕像和馬槽營造耶穌誕生時的場景。這最初是一個法蘭西教堂在聖誕節到來的時候向人們展示耶穌誕生時的場景,然後這個傳統就一直流傳到來今天。
2、聖誕節大餐
聖誕節晚餐是人們很重視的一個傳統習俗,這一頓一定要吃的痛快才行,聖誕節蛋糕、布丁、還有碎肉餅都是人們喜歡的聖誕節美味,當然重頭戲是聖誕節烤雞,有些地方也會吃烤鵝。
這頓飯除了吃還有很重要的活動那就是大家歡聚在一起,過往有不愉快的事情都會言歸於好,一起慶祝聖誕節的到來。
3、裝扮聖誕樹
聖誕樹是聖誕節的經典標志了,古時候西方國家有用常青樹祭祀的傳統,所以最早的聖誕樹都是用松樹這樣的常青樹。現在每年聖誕節到來的時候,裝扮聖誕樹也是孩子們很喜歡的事情,裝飾會用奧彩燈還有金箔還有一些花環小飾品等。
4、點燃聖誕節蠟燭
在聖誕節期間,虔誠的基督教徒會在屋子外面點燃一支蠟燭,這是寓意耶穌能給人們帶來希望和光明。基督教在最初的時間里是非法的宗教,基督教徒屢次受迫害並且禁止人們做禱告,於是人們就用點燃蠟燭的方式紀念耶穌的誕生。
5、聖誕帽S
anta』shat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到那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紅帽子,有的是帽尖發亮的,有的是金光閃閃的。
自從聖誕慶祝習俗在北歐流行之後,結合著北半球冬季的聖誕裝飾和聖誕老人神話出現了。
6、聖誕節有哪些節目
1 、泡泡糖 主持人召集若幹人上台,人數最好是奇數,當大家准備好時,主持人喊「泡泡糖」大家要回應「粘什麼」,主持人隨機想到身體的某個部位,台上的人就要兩人一組互相接觸主持人說的部位。比如,主持人說左腳心,那麼台上的人就要兩人一組把左腳心相接觸。而沒有找到同伴的人被淘汰出局。當台上的人數剩下偶數時,主持人要充當 1 人在其中,使隊伍始終保持奇數人數。最後剩下的兩人勝出。因為游戲並不具有技術和智力上的難度,所以在勝出人獲得獎品時,還可以稍微刁難一下,比如讓他站在椅子上用身體表現一個字(可以是他的名字之類)或者讓他表演一個節目等。此游戲要注意,主持人喊出的身……
2搶椅子(規則:每隊出5人,放九把椅子,沒有搶到椅子人員被淘汰,每淘汰一人,該隊啤酒減少一瓶,增加到獲勝方);
3開花(規則:說開了幾瓣花?站成一圈的人抱住,孤立出來的人員被淘汰,該隊啤酒減少一瓶,增加到獲勝方)
4、咬大餅接龍:
分幾隊,沒隊若幹人。(每隊人數相等)
比如分兩隊,每隊6人。
准備兩個大餅(很大的那種)
裁判宣布開始
有每隊第一人咬起大餅,用嘴傳到第二個人嘴裡,並且在松嘴前咬掉一口、吃掉。
第二個人也用嘴傳給第三個人,然後又咬掉一口。。。。
這樣大餅越來越小,難度越來越大。。。。
一輪結束若還沒咬光,就由最後一人再傳給第一人。
最後能傳得最多次數的一隊獲勝。
這個游戲極其好玩,但若有潔癖,或覺得不衛生就不能玩了。
其實是很為衛生的,因為傳給下一人時,前一人都將自己咬著的那一塊地方咬掉、吃了。
5、含而不漏:
幾個人上台口中含半口水,說一句話,不準漏水,還要把話說完整。最清晰的獲勝。
6、團結就是力量:
4把椅子擺成正方形,4個人坐在上面依次地把頭放到鄰近的腿上,然後把椅子全部撤掉,4個人在沒有椅子的情況下堅持30秒。
繼續往下接就看各位了!
7、盲人方陣:10人或者更多人,把眼睛蒙上,每人手拿住繩索,要求把繩索在地上擺成正方形。或者正五邊形。
盲人打鑼:准備一個鑼掛在前方,其中一個人蒙上眼睛,要在其他人的指示下打中鑼。盲人可以指定由那幾個人來指揮。但是其他的人加以干擾、亂指揮也是可以的。
以上游戲都屬於團隊游戲,可以讓參與者分成幾個小組對抗。
8、可以選兩排人,三個一組,其中兩個蒙上眼睛,用筷子喂對方食物,剩下能看的那人指揮.
嗡嗡~~
9、小九九游戲,挺好玩的!
比如,站上一圈人,從其中一個開始說,4 9,下一個趕緊答36,她再接著說6 8,下一個回答48,以此類推...
誰說錯了,就輸了就受罰:)
10、一個桌子兩頭,分別豎直拜上3個碗,碗里分別裝1/3的麵粉,分別在靠桌邊的兩個碗里各放一個乒乓球,然後兩邊各站一個人,看誰先把乒乓球吹到第三個碗里誰就算贏。這個游戲很能調節氣氛,也很整人哦。。。。
7、聖誕晚會有什麼小節目
4、娛樂文藝節目:
(1)學生表演節目:(3-5個)
(2) 游戲:最佳搭檔——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凡參與者皆有禮品贈送
規則: 由主持人在現場組成四個小組,每組上來兩人必須是一男一女,共8人。在8人中分發提前寫好的搭檔人名的紙條,如楊過和小龍女、林黛玉和賈寶玉、梁山伯和祝英台、羅密歐與朱麗葉等,男女分別抽取,然後根據人名速配成對,進行表演,女方表演生氣的樣子,男方要對女方講一個笑話或者別的,直到把女方逗笑了為止,在3——5分鍾之內不能把女方逗笑者,即視為男方努力失敗。如果女方故意笑(此處判斷標准以全場觀眾的標准為准),則判犯規。
對於失敗者和犯規者,主持人可以事先准備一疊紙條,每個紙條上寫一個節目名稱,如成語肢體表演名稱(如抓耳撓腮、雞飛狗跳等),或唱一首流行歌曲,或聲情並茂的朗誦一首詩等等,讓其抽出一張紙條根據紙條上的節目名稱進行表演。其中成語肢體表演必須由他(她)用肢體語言表演出來,不得用語言或是其它的暗示提示觀眾,最後由他(她)所屬的組來猜,直到猜出來為止。
道具: 8張4對人名紙條,事先寫好的若干節目名稱紙條
(3) 節目表演(3-5個)
(4) 游戲:丑小鴨賽跑 凡參與者皆有禮品贈送
規則: 由主持人在現場選人組成四個小組,每組上來兩人,共8人。
每組兩人一人綁左腳,一人綁右腳,分別用膝蓋夾住氣球
規定在1分鍾內,球不能落地,不能夾破,哪組走路最遠者勝。
道具:氣球、布繩若干只。
(5)學生節目表演(3-5個)
(6) 教師節目 名稱 表演
(7)學生節目表演(3-5個)
(8)游戲:我是大力士。參加者有禮物相送。
規則:限時在一分鍾內吹氣球,不能吹爆,以氣球最大者取勝。
道具:氣球若干只。
人員:八仙扮演者: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及何仙姑
(9) 師生合唱 聖誕歌曲
(10)節日狂歡:游戲:壓壓車。
規則:每組選兩個學生,或者為兩男,或者是兩女。兩個人背對背,把氣球放在中間,不須用手或者其他人幫忙。首先擠破氣球者為勝。
道具:氣球6個。
8、初中生聖誕節能表演什麼節目
可以表演,海的女兒,話劇,或唱一些聖誕歌曲 ,用英文比較好。像揮著翅膀的女孩等。
可以選擇表演大合唱,不僅是對才藝的考驗,更是增加凝聚力,鍛煉團隊合作的好時機。還有詩朗誦,即是對表演才藝的考驗,也強化了知識,對於培養民族自豪感也是添色不少。或者讓學生與老師一起表演小品,不僅增進了師生的情誼,還擴展了師生關系的寬度和廣度。
聖誕節的簡介
聖誕節習俗傳播到亞洲主要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日本、韓國等都受到了聖誕文化的影響。現在西方在聖誕節常互贈禮物,舉行歡宴,並以聖誕老人、聖誕樹等增添節日氣氛,已成為普遍習俗。聖誕節也成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