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西方節日 » 七夕為什麼叫乞巧節改成情人節

七夕為什麼叫乞巧節改成情人節

發布時間: 2023-05-18 19:13:55

1、為什麼七夕又叫情人節

你好,因為牛郎星和織
女星在7月7日是最接近的,
在中國的愛情故事裡
悲慘的一對,象徵著現實
情侶就算是在遙遠的地方也
是相愛的。所以封這叫情人節。

2、七夕原本是古代結婚忌日,為什麼到現在就變成情人節了?

七夕節在古代被稱為「乞巧節」,經過歷史的發展變遷,如今演變成了浪漫的中式情人節。

七夕的起源大家都知道,本身是一個比較凄美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的愛情受到阻撓,每年只能相見一次,這一天就是七夕。在古代七夕是專屬於女子們的節日,在這一天女孩子們可以稍作打扮,進行一系列的乞巧活動,來為自己祈禱姻緣等等。所以可以看出來,一開始七夕節並沒有什麼情人節的感覺,只是女孩子們可以遊玩、活動的節日。

大概是因為牛郎織女的故事太過凄美,帶有濃烈的浪漫主義味道,這個節日才逐漸被賦予了情人節的意味。國外有國外的情人節,但是中國似乎一直都沒有自己的情人節。大家想要有一個名正言順的情人節,就把七夕節當成了這樣的節日。其實七夕成為情人節也沒有什麼不好,這種有著濃郁中國味道的情人節,似乎更符合大家想過情人節的氛圍。通過互相贈送禮物、吃飯約會等形式,情人們如今都在過中式情人節,再加上商家的炒作宣傳,七夕情人節的感覺就更加濃厚了。

其實七夕從乞巧節演變成情人節,其中的淵源也能夠理解。女孩子們在乞巧節一般都會為自己祈禱姻緣,這和現在的情人節的含義也是不謀而合的。所以在七夕節這個節日里,有情人的就和情人一起過吧,沒有情人的就默默為自己的姻緣進行祈禱吧!

3、七夕節始於漢朝,為什麼被定為中國的情人節?

其實我國的傳統節日中並沒有情人節這個節日,但是因為中西方交流密切後,西方國家的情人節傳到中國,所以我們國家為了與西方國家相對應,於是把七夕節定義為情人節。而且我國古代的七夕節就是女孩子乞求如意郎君的節日,後來就象徵牛郎跟織女偉大的愛情故事。七夕跟情人同有愛情的意味,所以七夕也被叫做情人節。

一、七夕節的起源

七夕節最早出現在我國的漢朝,根據傳說,在每年的7月7日,天上的織女就會跟牛郎在鵲橋相遇,所以七夕節也有兩人愛情即使有天地的差距,也要在一起的意思。其實在這之前七夕節也叫做乞巧節,婦女們在庭院中向織女乞求智巧的節日,後來因為牛郎織女的故事傳開了,才改成七夕節。所以七夕節跟其他的傳統節日差不多,也是古代人祈福求平安的日子。

二、中國情人節誕生的原因

其實有一個節日比七夕更像中國的情人節,就是上元節,因為這天,青年男女會借著看花燈的名義而相約在這在一起,而這更符合中國情人節的寓意。但是因為商家的不良炒作,而媒體又沒有給出正確的引導作用,所以才會讓很多人認為七夕就是中國的情人節。而且西方的情人節在中國開始流行,中國商家為了不落後,於是將七夕節宣傳成情人節,然後讓情侶在這一天增強消費。

三、情人節的意義

編輯產生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而愛情也是精神的一方面。總的來說,情人節是一個消費愛情的節日。而七夕被定義為中國的情人節也是媒體商家的不斷推動的作用。

4、「七夕節」本為女子祈福的節日,為什麼變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說到七夕,人們的第一反應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把七夕等同於中國的情人節。在古代,七夕的確和牛郎織女傳說關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這一日女子會訪閨中密友、祭拜織女、切磋女紅、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兒節」的稱謂。女性歡天喜地競技娛樂的日子,男子也湊個熱鬧在一旁欣賞,男女定情只是「女兒節」盛會中的副產品。

那麼古人為什麼要將女子乞巧的活動設定在農歷七月初七呢?原來,女媧創造蒼生時,在第七日造出人來,初七為「人日」。「七」還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數字:人有七竅,樂有七音,人有七情,天上有七仙女,曹植七步能成詩,日常生活七件事。再加上《黃帝內經》中將七定義成是女子的生命之數:女子七歲齒更發張,二七就發育有了月事,為生育做好了准備,三七四七都是身強體健之時,五七身體漸漸衰弱,六七開始生白發,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終止。這樣一來,七月初七既是人日,七又對女子意義非凡,兩個吉祥數字疊加,七夕乞巧祈福順理成章。

南朝時,牛郎織女的故事進一步完整,織女成為天帝之女,許嫁河西牽牛,但織女婚後消極怠工,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使牛郎織女一年相會一次。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緣起並非偶然,是中國「男耕女織」生產生活方式的產物。

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了南朝七夕乞巧的流程,特別提到了蜘蛛結網會帶來好兆頭:「是夕,婦人結綵縷,穿七孔針,咸以金銀輸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唐代秉承南朝之風,《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了盛大的穿針乞巧儀式: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華清宮游宴,七月七日夜,宮女們盛陳瓜果、鮮花、酒饌,列於庭中,乞求於牽牛、織女,又各捉蜘蛛,閉於小盒中,第二日視蛛網稀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引得民間紛紛效仿。至於長生殿的私語,托白居易的福,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詞。

唐代以七夕為題的詩就達八十多首,從唐詩中也可以看出當時的乞巧盛會。崔顥詩雲:「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宋代以後,城市中商業的繁榮推動了七夕節的發展,節日的氣氛非常濃厚,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羅燁、金盈之編輯的《醉翁談錄》寫道:「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填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

宋代婦女陳瓜果、穿針乞巧,蜘蛛網占與前朝類似。她們還會在瓷器內用水浸綠豆、小麥,生芽數寸,以紅藍綵樓束之,謂之「種生」,此外還在庭院中蓋綵樓,謂之「乞巧樓」。孩子們在七夕也可以參與乞巧活動,男孩「乞聰明」,女孩「乞巧」:「京師小兒各置筆硯紙墨於牽牛位前,書曰:『某乞聰明』。諸子女致針線箱笥於織女位前,書曰:『某乞巧』。」

七夕這天,大街上皆賣「磨喝樂」,又名「摩睺羅」或「摩羅」,是以雕木彩裝為底座的泥塑土偶,或用紅紗碧籠裝扮,或飾以金珠牙翠。「磨喝樂」或「摩羅」是梵語音譯,本意為佛經中的神名,宋代七夕至此出現了佛教因素。

兩宋時可以說是七夕節的鼎盛時期,全宋詞中以七夕為題的作品超過百首,鵲橋仙更是成為佳作頻出的詞牌名。

織女星出現在頭頂的夜空就預示著七月的到來,再加上紡線織布的習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固定的乞巧、祭祀、求福的時節。至於牛郎織女來相會,那是古代勞動人民在此習俗的基礎上,看到晚上夜空中銀河的另一邊也有一顆相對應的明亮的星星,然後經過天文觀察,發揮自己的想像,編制了一個這樣美麗的傳說。從而將一個七夕乞巧演變成男女相會的日子,反映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

5、我們過錯節了嗎?七夕乞巧節為什麼變成情人節了?

現代人有一個特殊技能,能把任何節日都當做情人節來過,唯一倖免的恐怕只有七月十五的鬼節了,但我覺得鬼節變成情人節也指日可待,畢竟情人之間說的話,鬼才相信。

七夕源於自然天象崇拜

人類很早就對自然天象產生了崇拜之情,並且孜孜不倦地對宇宙奧秘進行探索,在中國古代,人們把天上的星宿與人間地理一一對應,後來還衍生出了一套完善的觀星文化,用於占卜。

《三國演義》中常常提到某個方位的天空中有將星隕落,對應到人間,相同方位就必定有將領去世。如關羽去世時,諸葛亮夜觀天象,發現有將星隕落在荊楚之地,他就推算出了荊州的關羽會敗亡。

在所有跟占星有關的傳說中,最浪漫的便是牛郎織女了。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有一個名叫屍佼的學者,也是諸子百家之一,在他所著《屍子》一書中,就有關於牽牛星的記載:


「天左舒而起牽牛,地右辟而起畢昴」。


而牛郎織女同時出現的記錄,則見於《漢書·地理志》中:


「粵地,牽牛、婺(wù)女之分野也」。


這些書籍中提到的牽牛、婺女,就是後來的牛郎和織女。

後來,婺女星在人們的自然天象崇拜中,逐漸被神話,被稱為七姐、織女,她心靈手巧,可以編織雲彩,做起人間的紡織活來當然不在話下,於是她便在「男耕女織」的社會中,成了女孩子的守護神。

七月初七這天,也被人們定義為織女的誕辰日,所以七夕又叫七姐節,女孩子們在這一天都會相約在一起,對月穿針,拜祭織女,乞求這位女神賦予自己靈巧的雙手,故而七夕也叫乞巧節。

這些故事看起來,似乎牛郎和織女之間並沒有多大的聯系,那他們是怎樣產生愛情的呢?我們從古詩詞中去尋求答案。

從星宿到愛情的演變

1、先秦

牛郎和織女,本身銀河兩岸的兩顆星,最初叫牽牛和婺女。牛郎織女這種命名方式,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


《詩經·大雅·大東》

維有天漢,監亦有光。

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睆彼千牛,不以服箱。


在這首詩中,牛郎和織女只是單純的星宿名,並沒有被人格化,兩者之間也沒有什麼直接聯系。只說它們雖然一個叫牛郎,卻不拉車、另一個叫織女,卻不織布,真是名不副實,這當然是一種比喻,實際上是諷刺西周王朝的統治者,身居高位卻不謀其政,不體恤百姓。

2、漢代

到了漢代,詩詞中逐漸有了牛郎織女的八卦:


《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在這首詩中,牛郎織女成了一對異地戀的情侶,他們之間被「盈盈一水」相隔,兩兩相望,卻可望而不可得,織女每日思念牛郎,以淚洗面,無心織布。

人們對牛郎織女相望不相見的悲慘愛情十分同情,在東漢時期,便誕生了鵲橋相會的傳說:


「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髡,因為梁以渡織女故也。」——應劭《風俗通義》


這是牛郎織女七夕之夜鵲橋相會的來源。

3、魏晉南北朝

到了魏晉時期,士人好清談,腦洞大開的士人在玄學的加持下,把牛郎織女的故事進一步完善。

東晉干寶所著的《搜神記》,記錄了中國古代民間傳說的各種怪異小故事,其中講到窮小子董永,父親死後沒錢下葬,只好把自己賣給有錢人作奴隸,這件事感動了上天,天帝便派七仙女下凡幫助他還債。把債務還清後,織女就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成為了後來牛郎織女的原型。

南北朝時期,牛郎織女又有了新的版本,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是這樣的:


「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使一年一度相會。」


這兩個版本的故事雖有差異,但大體情節上和後世牛郎織女的故事是相同的:牛郎家貧,織女手巧,天帝命織女下凡與牛郎結合,兩人相愛。

4、魏晉以後

魏晉之後,牛郎織女的故事流傳度越來越高,人們綜合了《搜神記》和《荊楚歲時記》兩個版本的精華,同時又增加了許多世俗化的成分和傳奇性的情節,如老牛對牛郎的幫助、王母娘娘用簪子劃銀河阻礙牛郎織女相會等等,在不斷的完善中,最終演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牛郎織女故事。


說來說去,七夕的故事好像都和愛情有關,那七夕到底是不是中國的情人節,又有著哪些風俗習慣呢?

詩詞中的七夕習俗

前面說了,七夕最初是為了拜祭織女(七姐),女孩子們在這天乞求心靈手巧,所以,牛郎織女的故事雖然浪漫,有愛情的因素在裡面,但是在中國的傳統中,七夕節從來就不是情人節。

七夕到底應該怎麼過?我們繼續從詩詞中尋找答案。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這首詩向我們展現了七夕節「穿針乞巧」的習俗。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首聯說天上正是荷花盛開的時節,七夕來了,牛郎織女會在這天相會,在地上,人們也在院中鋪著紅布擺好宴席,為穿針乞巧做著准備。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頷聯中「謝女」是謝道韞,「檀郎」是潘安,泛指世間男女。「謝女」把自己的珠璣篋清空,要「檀郎」為她寫出有關七夕的錦綉詩篇,並放入篋中。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香帳是古代結婚時要用的圓帳,民間認為牛郎織女相會這天要有香帳才更配的上這良辰美景。此時,香帳已經准備好了,人間的女子也正在通過穿針引線來乞巧。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可惜啊,時間過得太快,銅壺滴漏天將破曉,牛郎和織女又要分別了,這樣的佳會又要等上一年,讓人不免覺得惆悵。

在七夕節這一天,穿針乞巧是最傳統的乞巧方式,上可追溯到漢朝,每逢七夕夜,無論宮廷與民間,都會舉辦節會,女孩子們用五綵線進行穿針比賽,誰率先連穿七針或九針,就是贏家,叫做「得巧」,輸的人則叫「輸巧」,這一習俗流傳下來,由於有比賽競爭的因素,因而又叫「鬥巧」。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李商隱這首詩,先以牛郎織女的故事發端,以乞巧絲結尾,抒發自己的情感,巧妙地把節日習俗與自身境遇結合在一起,詩中提到的「惟與蜘蛛乞巧絲」,其實是一項七夕習俗——喜蛛應巧,大約形成於南北朝時期,比穿針乞巧稍晚一點。

每到七月初七這天,女孩子會把瓜果擺在庭院中,看有沒有蜘蛛結網,如果有的話則為應巧,是喜事。後來,人們乾脆直接將蜘蛛裝在小盒子里,第二天再打開看是否有結網,驗巧的方法則是根據蛛網的稀疏和圓正來判斷。


唐·李賀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前面兩首詩,都是講女孩子在七夕這天乞巧的風俗,那麼,其實真是專屬女孩的節日嗎?其實啊,讀書人在七夕這天也有很多有趣的習俗,比如曬衣服和曬書。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一句,所描繪的情景非常凄涼,說喜鵲飛走,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相會結束了,而自己長夜不寐,腦子里都在想著遠去的情人,現在七夕剛剛過去,只有當年那座曝衣樓上的倩影,都已經杳不可見了。

這里也寫到了七夕曝衣的習俗,魏晉時期每到七月七日這天,富豪們都會紛紛拿出自己最名貴的衣服曬在外面,以達到炫富的目的,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很鄙視這種行為,他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衣服拿出去曬,別人問他這是干什麼,他說:「我也不能免俗啊!」


「未能免俗,聊復爾耳!」——《世說新語》


東晉名士郝隆雖然不是竹林七賢,但他在七夕這天做的事,比竹林七賢還狂,同樣是看不慣土豪炫富,阮咸只不過是曬破衣服諷刺,而郝隆呢,他把獨自露出來,躺在太陽下,別人問他干什麼呢,他說:「沒事兒,曬曬書」。

意思是自己滿腹經綸,書本都藏在肚中,那些有錢人曬衣服不過是物質上的富裕,殊不知,精神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真是既傲氣又灑脫。

除此之外,古代讀書人還有七夕拜魁星的風俗,魁星就是文曲星,古人認為,魁星主文事,「魁」又有「首」的意思,故有「魁星點斗,獨占鰲頭」的說法,而七月七日恰巧也是魁星的生日,因此參加科舉的考生們都會選擇在七夕這天拜祭魁星,以求高中。

從這些風俗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七夕雖與愛情有關,人們也津津樂道於牛郎織女之間浪漫悲情的愛情故事,但七夕節的內涵可不僅限於愛情哦。

當然,任何風俗都會隨著故事的流傳發生演變,不同地區也會根據自己當地的特色,發展處獨特的風俗文化。

如今,七夕發展成情人節,我們大可不必去指摘或反對,因為時代在變遷,我們應當順應潮流,但也千萬不能忘記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風俗文化,因為那都是一個民族永恆美好的記憶。

6、傳統的乞巧節為何會在宋代逐漸演變成情人節?

在如今世界各地有關愛的節日,實在是數不勝數。比如我們都熟知的,2月14日聖瓦倫丁節又叫情人節。3月14日叫白色情人節,5月20號呢,又是因為520的發音成為一個表白節。不過在我國傳統節日當中,七夕節也是情人節,只不過他從乞巧節變成情人節,是由宋代開始的,除去女孩想要祈求好姻緣的緣故,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

一、宋代夜市的興起

在宋代商品經濟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以前商品市場都是類似於農耕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就是只有早市和白市。但是到了宋朝逐漸開放了夜市,這就形成了一個全天候在進行經濟貿易的局面。那麼作為在傍晚或者晚上舉行的乞巧節就變得熱鬧起來了,可以成為一個大眾的節日,所以不但有女子,也會有男子。漸漸的就產生了許多愛情故事,演變成為情情人節。

二、宋代文化的發展

在宋代文化的發展是非常包容的,因此我們能在宋代看到很多女詞人,其中相信我們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李清照了,她寫的詞在當時看來甚至比她丈夫趙明誠寫的詞更加精妙,並且充滿才情。所以說在這個文化背景下,女子的才藝漸漸受到了社會的重視,而七夕節又是用於向織女乞巧的節日,那麼在節日里,女子也會展示自己的各項技巧,這樣正好迎合了社會的需要,逐漸就轉變為情人節了。

三、宋朝盛行享樂主義

在宋朝並沒有像漢朝那樣的雄厚實力,也沒有像唐朝那樣的寬廣胸懷,他只想居於江南山水,沉醉於兒女情長之間。因此,在宋朝各階層都盛行這種享樂主義,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狀態。於是愛情就成為許多女孩子的嚮往。那麼在七夕節這一天,她們不但想要乞巧,更想要乞得一位如意郎君。

7、七夕也是乞巧節,為什麼現在都過成了情人節?

因為過乞巧節的意義不大,而過情人節更有意義一些,乞巧節就是女性向織女星祈求有一雙巧手。而隨著社會的發現,女性對於擁有一雙巧手的意願並不強烈。巧手對於女性來說,並非是不可多得的東西。而戀人的意義,則越來越多,情人節也因此被更加的重視。

01、商業的發展的需要

過情人節,對商家來說是一件好事。情人節那天,花的銷量肯定會上漲,還有電影的票幾乎也都是售空的。還有餐飲業,也會因為情人節的關系而業績大漲。還有一些酒店,當晚也幾乎滿房。可以說,過個節,商家們都賺錢了。還有線上的商家,因為情人節戀人們需要買禮物,所以線上商家的商品銷量也漲了很多。因此,商家們很喜歡情人節。

把七夕節過程情人節,就有促進商業發生的目的,很多商家自己都會去花錢來宣傳七夕情人節,推出一些情人節套餐等等。以此來提交商品的銷量。

02、大眾對情人節的喜愛

女人幾乎都喜歡過情人節,因為情人節意味著戀人的陪伴,意味著禮物、鮮花、美味的晚餐。對女性來說,過情人節是一件意義非常的事情。所以,如果你和她說七夕不是情人節,而是乞巧節,叫她按照乞巧節來說,你很可能會失去一個女友。

現代人生活節奏比較快,通常也只有過節的時候給自己放個假,情人節就是一個給自己放假的好時機。今天是情人節,那就不要加班啦,畫個美美的妝,和心愛的人過節去吧。

所以,乞巧節之所以會變成七夕情人節,一是因為商業發展的需要,而是因為現代人對情人節的需要。不管如何,竟然乞巧節已經變成了情人節,那就按照情人節的過法去過吧。

8、古時候的七夕為乞巧,在現代為何過成了情人節?

七夕節成為現在的中國情人節是因為商業炒作。

以前的七夕節完全沒有情人節的意思,把七夕包裝成情人節完全是近些年才有的。中國情人節從誕生到火爆和一個企業離不開,這個企業就是紅豆集團,一家服裝企業。紅豆集團在江蘇一帶知名度很高,效益也非常不錯。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紅豆集團有了上市的想法,於是想要擴大市場規模。

當時的聖誕節、平安夜、情人節等一系列洋節非常的火,而紅豆剛好和古代的相思思念相關聯。於是紅豆集團便想打造一個中國的情人節,而七夕就是紅豆選取的節日。七夕節的時間和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完美的契合了紅豆集團的需要,於是紅豆集團便將七夕節打造成了情人節,並且開始不遺餘力的宣傳七夕情人節和紅豆。

而當時的洋節被很多人抵制正處於風口浪尖,中國情人節一出現就得到了很多官方媒體的支持。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商家對七夕進行炒作,這個節日也越來越被人們所知道,最終成為了很多年輕人心中的中國情人節。

其實古代的七夕節和愛情關系不大,更多的是那些未婚少女的節日。七夕節也叫乞巧節,是古代少女向織女乞求智慧與技巧的。在古代人心中織女可並不只是牛郎的媳婦,她還是天上的紡織之神。所以很多未婚少女都會在這一天約幾個閨蜜好友一起來祭拜織女,希望自己可以心靈手巧得到如意郎君。

而古代中國也是有情人節的,那就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這一天張燈結綵、燈火通明,人們可以不用著急回家。有對象的可以一塊賞賞花燈,單身的可以到街上搭訕。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