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西方節日 » 蒙古人民怎麼過聖誕節

蒙古人民怎麼過聖誕節

發布時間: 2023-05-27 22:18:52

1、56個民族各過什麼節?

五十六個民族的基本概括: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從遙遠的古代起,中華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中華大地上,共同為中華文明和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貢獻自己的才智。

據中國政府考察統計正式確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共有56個,其他為未識別的民族。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漢族人口比重最大,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91.51%左右,其它55個民族總人口偏少,約佔全國總人口的8.49%左右,故稱其為少數民族。

1、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歷新年,蒙古語為「查干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2、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周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周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3、傣族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4、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5、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歷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歷4月13日—15日舉行。 節日里,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6、怒族

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穀神,怒語稱「汝為」,原碧江縣匹河一帶怒族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歷十二月二九日,舉行祭祀活動,祈禱穀神保佑。

7、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借詞,阿拉伯語「卡爾邦」,意為「獻身」。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8、回族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三個節日都是宗教節日。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法。古爾邦節,開齋節後第70天,即伊斯蘭教歷的12月10日,是古爾邦節。古爾邦節也稱「宰牲節」,是穆斯林赴麥加(麥加:伊斯蘭教的聖地)朝覲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沐浴凈身,室內焚香,齋戒半日。

上午人們要去清真寺參加會禮,向麥加叩拜,請阿訇宰牲,將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贈親友、濟貧施捨;聖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這天是伊斯蘭教歷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紀念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在活動中要誦經演說,講述聖績。有的地方還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爾麥里會(善事宴會),宴請賓客。

9、滿族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農歷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歷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蟲王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添倉節,每年正月25日,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桿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

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蟲王節,六月天,易鬧蟲災,居住在遼寧省岫岩、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1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祀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曬衣物,以防蟲蛀。

10、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密切的關系。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歷,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11、納西族

納西族人民的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的活動內容卻與漢族不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許多民族一樣,納西族也有火把節。而本民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騾馬會、農具會、龍王會和朝山會。

12、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爾邦節和開齋節聖紀節。

13、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14、獨龍族

獨龍族的傳統節日只有一個,人們稱「卡雀哇」或「德里哇」,意為年節,時間在農歷臘月中,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時間長短視食物准備情況而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 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15、藏族

藏族的節慶活動很多,幾乎每月都有一個節日,而且民間節日和宗教節日互相穿插。傳統節日中以藏歷新年、沐浴節、雪頓節和望果節最有規模、最具特色。此外還有達瑪節、賞花節、上九節、郎扎熱甲節、俄喜節、羅讓扎花、沐浴節、驅鬼節、響浪節、酥油花燈節、望果節、轉山會等等。

16、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過春節,時間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擇日過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為祭牛節,節日時不準使用牛。此外,還有搶花炮的花炮節,吃新米的吃新節,停止生產活動,以及各姓氏自己過的姓氏節及趕歌會、姑娘節、鬥牛節、花炮節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節,各地舉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縣來說,是正月初三(農歷,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祿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卻是十月二十六。

花炮分為頭、二、三炮,包炮都繫上一個象徵幸福的鐵圈,外用紅綠線包紮。燃放時以火葯鐵炮為沖力,把鐵圈沖上高空。當鐵圈掉下來時,人們便以鐵圈為目標,蜂擁爭奪,謂之「搶花炮」。據說,誰搶得花炮,誰在這一年裡就能人財兩旺,幸福安康。集會地點還唱侗戲、演彩調、吹蘆笙、「多耶」、打籃球等助興。花炮節是侗族人民最熱鬧的節日。

17、傈僳族

傈僳族的主要節日有澡塘會、收獲節、過年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傳統的刀桿節,在節日會場的中央,豎起兩根約20米的粗大長桿,上面像梯子一樣綁上36把長刀作為橫檔,刀口向上,謂之刀桿。正午時刻,鞭炮鼓點齊鳴,五名傈僳族漢子身著大紅袍,頭戴藍布帽,在刀桿下將斟滿的白酒一飲而盡,縱身跳上刀桿。他們雙手扶握住上層的刀面,赤腳蹬著鋒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桿頂,取出鞭炮燃放,一時間鞭炮聲歡呼聲響成一片。爬桿者下來後,人們紛紛向他敬獻美酒,能爬刀桿的人在傈僳族中很受尊敬。

爬桿結束後,青年男女還進行丟煙包活動,男女各站一邊,互相投擲,如果姑娘接著小夥子的煙包,並收藏起來,就說明姑娘接受了小夥子的愛慕之情。闊什節,「闊什」是傈僳語的譯音,「歲首」之意。闊什節,是傈僳族人民的節日。在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間舉行,歷時兩三天。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18、毛南族

春節放鳥飛、端午找草葯。毛南族也過端午節,還有南瓜節、重陽節。

19、俄羅斯族

俄羅斯人傳統的民族節日主要與宗教信仰有關,每年公歷的1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聖誕節。紀念耶穌降生。

20、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的主要節日是農歷新年。

21、維吾爾族

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節。

22、瑤族

瑤族的民族節日較多,主要有盤王(即盤瓠王,畲、瑤族傳說中的始祖,傳說是一隻名叫「盤瓠」的龍犬)節、達努節等。達努節是為紀念創世女神密洛陀而過的節日,日期為農歷五月二九日。此外還有「耍歌堂」節,又叫「耍望」節、曬衣節、乾巴節、月半節、祝著節等。

23、佤族

佤族和漢族一樣過春節。還有插種節、新米節。

24、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人的節日分傳統節日與宗教節日。宗教節日則指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

25、仡佬族

祭山、吃新、過年,是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日。

26、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不管是牧民、獵民還是農民,都以農歷新年為主要節日。臘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區五月二十二日要過「米闊魯」節,實際是由一種生產活動演變而成的節日。這一天,要統計牲畜的數目,給馬剪鬃尾、打烙印。人們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頭上,去河邊洗臉、沐浴,以求安康。牧區還有「祭敖包」,這是從宗教祭祀演變成的節日,要舉行賽馬等活動。

27、苗族

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花山節、晾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

28、白族

白族人民主要節慶活動有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 、拜日望等。同漢族相同,也過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節饒有特色。

29、畲族

畲族主要過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節。

30、土族

土族傳統的節日春節、端陽節與漢族相同。本民族的節日和廟會有舊歷正月十四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31、錫伯族

錫伯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節和西遷節。

32、德昂族

有關門節和開門節,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節),是虔誠的佛教徒最大的凈居把齋節日。還有潑水節。

33、彝族

彝族年,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節。根據彝族的歷法,一年10個月,每月36天。年節無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擇一吉日舉行,此外還有跳公節、插花節及二月八年節等。

34、土家族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中,「以趕年」最為隆重,每年農歷春節,漢族過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漢人至少提前一天過年,所以叫「趕年」,土家族過「小年」,也要比漢人提前一天。還有土牛毛大王節。

35、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的節日有春節、中秋節等,大致與漢族的傳統節日相同。但達斡爾人對這些節日卻有自己傳統的節慶習俗特點。

36、阿昌族

耍白象是阿昌族傳統節日。

37、保安族

民族傳統節日也都是伊斯蘭教的重大節日,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

38、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樹開花為歲首,月亮周期變化12次為1年。每年莊稼收獲後,珞巴族都要舉行近兩天的豐收節,叫做昂德林節。節日期間全村男女身穿盛裝,各家端出准備好的美酒,共享節日食品。

39、壯族

三月三歌會、春節、陀螺節、隴端節、吃立節、婭拜節等。

40、哈尼族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因在農歷十月間進行,故又稱「譯臘和實」,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縣那婼一帶哈尼族三大節日之一,雖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麼隆重,但它特別重要,當地哈尼族認為,不過此節,新的一年尚未真正來到,十月歲首也只是個序幕。「好收色」是「染黃飯」的意思,當地漢族稱之為「黃飯節」或「二月年」。

當地哈尼族以此節祭獻倉摩米天神的使者布穀鳥和「筆苦」鳥,因此節日是在聽到布穀鳥和「筆苦」鳥的第一次呼叫之後,選擇一個亥豬日舉行,節日一天結束;「矻扎扎」節,每年夏歷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帶哈尼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歷時3—5天,其慶典活動極為隆重;「耶苦扎」,是西雙版納一帶哈尼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從每年農歷六月的第一個屬牛日(哈尼人的吉日)開始,節期3—5天,過節期間,人們都停止上山生產勞動,在家裡吃喝玩樂,或外出走親串友。節日期間,還舉行賽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動。

41、拉祜族

拉祜族統一的節日有五個,即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火把節和八月月圓節。其中春節是最大有節日。這些節日的來歷和過節的內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歷法,一輪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後來按照漢族的歷法三年潤一個月,但他們還是潤月不潤節,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潤月年,就會出現過兩次節和過兩次年的情況。有的地方過前一個月的節,不過後一個月的節。

42、仫佬族

仫佬山鄉幾乎每1個月都有節日。由農歷正月初一春節(即農歷年)開始到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爺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個節日都有其活動的形式與風格。有春節、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43、普米族

普米族節日,主要是「大過年」、「大十五節」、「供岩洞」、「轉山會」、「嘗新節」等,這些節慶活動,多與生產勞動和宗教習俗有密切的聯系。

44、基諾族

這是紀念基諾族創世紀祖阿嫫堯白的紀念日,一般在6月間舉行,歷時3天。阿嫫堯白創造了基諾族及其山川、日月、動物、植物,最後在造田運動中遭人暗算而殉難。基諾族的節日與祭祀活動基本不分的。

45、布依族

查白歌節是布依族的重大節日。每逢農歷六月二十一日這天,貴州、廣西、雲南三省區邊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從四面八方聚集在興義縣的查白場,舉行盛大的歌會。歌節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活動。浪哨時要互甩糠包,包上綴有多條綉花穗須,拋甩時猶如彩蝶漫天飛舞,十分好看。此外還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等。

46、哈薩克族

節日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和納吾魯孜節。前三個是源於伊斯蘭教的節日。納吾魯孜節是哈薩克族傳統節日。「納吾魯孜」是哈薩克語「送舊迎新」之意,節期在民間歷法的新年第一天(公歷3月22日前後)。

47、水族

水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最隆重的當推「端節」。水族有自己的歷法,「端節」就選擇在水歷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當於農歷八月至十月),時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種,也是水歷的年終歲首,因此是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的盛大節日。

48、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羌歷新年,羌語稱「日羌節」,時間是農歷十月初一。另一年節日是「祭山大典」,又稱祭山會、山神會等。

49、塔吉克族

節日分傳統節日和宗教節日兩大類。迄脫乞迪爾節是他們的傳統節日,每年三月舉行。宗教節日就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塔吉克族不封齋,所以開齋節不如其他兩個宗教節日熱鬧。該族最隆重的宗教節日是巴羅提節,亦稱燈節,每年齋月前兩個月舉行。

50、京族

京族歲時習俗中隆重的民族節日為「唱哈節」,包括祀神、祭祖、文娛和鄉飲四項重要活動。「唱哈節」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頭兩地在農歷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紅坎在正月十五。「唱哈節」在哈亭內舉行。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選用上等木料,有獨特的民族形式。

51、高山族的節日

台灣高山族的排灣人,每年十月金秋季節,各個部落都要舉行豐收節的盛會。熱情的排灣人總是請來許多客人,一起慶祝豐收。人人把家中的好酒好菜帶到盛會地點,首先敬族長或村長一杯「敬長酒」,祝願大家幸福快樂。然後以酒代茶,任客人狂飲。高山族的春節別具特點:其一,以往每當除夕夜晚,一些寺廟里要演出「避債戲」,欠債欠租的人躲進寺廟里看戲。

其二,全家人在大年夜裡,要一齊圍坐在放火鍋的大圓桌子前聚餐;其三,「走春」,是民間「拜年」的俗語,特別盛行,走春人所到之處互致祝福,主人以裝有糖果、甜菜的食盒款待;其四,春節期間,高山族同胞有吃「長年菜」的習俗。長年菜也叫「芥菜」,吃這種菜預示壽命長。住在台灣蘭嶼島上的高山族雅美人的婦女,大都留著長長的頭發,每逢年節,她們便在村寨草坪上翩翩起舞,隨鼓樂有節奏地把頭發拋前拋後,一揚一落。據說跳這種長發舞,是祝父母長輩延年益壽之意。

52、漢族節日

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等。過「春節」又稱為過年,是漢族人千百年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過年時,除夕要守歲,初一要拜年。

漢族傳統節日,主要有臘祭、祭灶、春節、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

53、赫哲族節日

烏日貢節 「烏日貢節」產生於1985年,意為娛樂或文體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時間在農歷五月中旬,節期2至3日,地點在同江市與饒河縣赫哲族聚居區輪流。

54、門巴族節日

門巴族的節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類是宗教節日,一類是歲時年節。宗教節日主要在曲科節、薩嘎達瓦節、主巴大法會、達旺大法會,歲時年節主要有門巴族新年。

曲科節:在每年的六月莊稼成熟時舉行。過節時人們聚集起來,舉行隆重的朝拜儀式,然後在喇嘛和扎巴的帶領下,背經書舉經幡,圍繞村莊和莊稼地轉一周,祈求神靈保佑,人丁興旺,莊稼豐收。群眾自備酒飯,在地頭田間載歌載舞,整個活動進行2—3天。

薩嘎達瓦節:相傳藏傳佛教的佛祖釋加牟尼誕生和圓寂的日子是藏歷四月十五日,為了紀念這一天,門巴族地區的所有寺廟念經祈禱,舉行各種宗教活動。到時每家都要拿出一定數量的糌粑、酥油和青稞酒,交給寺廟,寺廟的喇嘛再把糌粑做成「措」分給大家吃,眾人互相敬酒吃喝,到晚上,每家房前屋後還要點酥油燈,以示慶祝,並把這一天作為進入農時的標志,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就要開始做農活了。

主巴大法會:是墨脫宗全宗性的大法會,在豐收年的十一月至十二月間舉行,歷時3—18天不等,歉收之年不舉行。主要活動有念經、跳神、演出宗教戲劇等。人們自備酒肉、食物,歡聚一起,白天飲酒觀看跳神表演,夜晚在野外點燃篝火,載歌載舞,歡度節日。

達旺大法會:在每年的藏歷十一月二十九日舉行,歷時三天。節日里,人們除了觀看跳神表演、傳統戲劇《卓娃桑姆》、跳氂牛舞等,還要舉行一些自娛活動,如賽馬、拔河、射箭等。

55、裕固族節日

裕固族的節日主要有春節、剪馬鬃節、祭祀「騰格爾汗」活動和藏傳佛教的宗教節日。祭「騰格爾汗」儀式源自古老的薩滿教習俗。「騰格爾」在裕固語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騰格爾汗」即「天神」(也稱「長生天」)。從初一到十五為宗教節日的正月大會,寺院多舉辦酥油燈花展,僧人頭戴牛頭馬面等假面具跳「昌木」(護法)舞,邊跳邊念念有詞,場面十分隆重。

剪馬鬃節

在每年農歷四月中旬擇日舉行,一般為期兩天。屆時馬主要准備酥油、奶茶、青稞酒、手扒肉等食品及剪馬鬃用的盤子,盤子里還放置一座用炒麵疙瘩壘成的7至8層小塔,塔上澆有酥油,凝固的酥油可使塔固定在盤里。塔表示四面八方平安富足。剪馬鬃的剪刀把上也系條吉祥的白色哈達。

56、景頗族節日

景頗族的節日有全民性的傳統目瑙縱歌節、生產方面的新米節、南瓜節、包穀節、青年人的能仙節等。

目瑙縱歌節: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景頗族支系叫「目瑙」, 載瓦、龍峨、勒期等支系稱「縱歌」,現在統稱為「目瑙縱歌」,其本意均為「跳舞」。每年農歷正月十五舉辦,一般為期2—6天,時間取雙不取單。舉行慶典活動時,首先要選擇一塊風水良好的吉祥之地作為場地,在場地中央豎立4棵目瑙柱,每棵柱上都畫有精美而富有象徵意義的圖案,正中間交叉著兩把長刀和寶劍。

緊靠目瑙柱是兩座奏樂高台,圍繞高台的木樁上掛有各種樂器,如鋩鑼、大皮鼓等。以目瑙柱為中心,用竹片等圍成一個圓圈,來自四面八方的族胞和來賓在「瑙雙」(領舞)的率領下踏著鏗鏘的鼓點,伴著豪壯的樂聲翩翩起舞。相傳在久遠的年代惟有太陽的子女才會跳目瑙舞。一次太陽王舉行盛大的「目瑙」慶典,邀請地球上的鳥類前去參加。

雀鳥們學會「目瑙」舞後回到地上跳時被景頗族的先人看到,大家一同去觀看並學會了跳「目瑙」舞,流傳至今,成為一個民族盛大的慶典。舊時「目瑙縱歌」主要有山官和有財力的人主持,用於祭祀、慶祝農業豐收和戰爭而舉辦,還請董薩前來主持和組織,吟唱景頗族的創世史詩,殺牛宰雞祭鬼魂。

1980年以後,中斷了20餘年的節日重新恢復,其內容和形式有了很多新的變化,屏棄了原來念鬼祭鬼的內容和程序,增加了很多新的內容。

新米節:是慶祝豐收的節日,每年在穀子成熟未正式收割前舉行。新米節前,主人將自己地里長的最好的穀子收回來,曬干,舂好,並備好酒菜。在節日的那天,邀請鄰里來做客,用新米煮飯,讓大家來品嘗。在宴慶開始之前,主人要舉行祈禱儀式,感謝谷魂和眾鬼給了一個好收成,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人蓄平安,獲得更大的豐收。新米節實際上也是個交流生產經驗和生產技術的農耕交流會,人們一邊飲酒談笑,一邊談論農事,談論來年的計劃。

能仙節:是景頗族青年男女為主的聚會、唱歌跳舞的節日。一般在每年的農歷二月十日舉行。這個季節正值春回大地,萬物生長,辛勞一年的青年男女利用這一農閑的好時節,依照傳統在依山傍水的平坦地方舉行能仙節。節日里,男女青年穿上節日的盛裝,佩帶各種的裝飾品,聚集在一起,進行民歌、射擊、打彈弓、刀舞等比賽。

(1)蒙古人民怎麼過聖誕節擴展資料:

中華民族的概念從提出到不斷的引申和發展,在現今文辭用語中已不再是單一的中國各民族的代稱,而是一個與中國的國家、民族、地域、歷史緊密相連的整體的代稱。比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提到的「中華民族」就是這個概念,而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的「中華民族」也是這樣一個概念。

從愛國主義的角度來看,「中華民族」一辭已成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徵。從感性意義上來講,應該是「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等詞語的引申和發展,具有廣泛的涵蓋意義。同時,現代概念上的中華民族,也是廣義上的中國的一個代稱。

中華民族並不是單純的民族、種族、公民的人群分類概念,而是政治詞彙。可能因歷史、政治及國族立場不同,中華民族在族群內涵及地理范圍上或有差異。但全球華人在「中華民族」這一大背景、大前題下團結奮進,氣壯山河的歷史卻堪與天地同壽,日月同輝。

從林則徐的虎門銷煙、洪秀全的金田起義、康梁的維新變法,何子淵的教育革新,再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共產黨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無不得益於華夏炎黃子孫始終以國家民族大義為己任、敢為天下先、善為天下先、屹立潮頭、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就像是泰山、長城一般壯麗的雄峙於世界的東方。

2、為什麼蒙古國很重視聖誕節,這個大型節日。而中國的內蒙古人幾乎不過聖誕節呢?

蒙古人有的信藏傳佛教,有的信薩滿教。不變的是成吉思汗。。蒙古比中國還西化,就像中國的哈日哈韓。世界越來越小,都在向發達國家看齊。

3、各國特色節日及內容

世界各國傳統節日

韓國的傳統節日

通常在陽歷1月底或2月初到來的被韓國人稱作新年的農歷正月初一,是傳統上最盛大的節日。全家人聚集一堂,穿最好的衣服,舉行祭祖儀式。祭祀後,享用豐盛的家宴,家庭中的晚輩向長輩拜年。盡管人們都繼續慶祝農歷新年,但陽歷的元旦也有兩天的法定假期。

其他的重要節日包括:元宵節,即陰歷每年的第一個滿月,此時農民和漁夫們裨求豐收並進行特殊的游戲;端午節,陽歷五月初五,農民們休息一天共同娛樂;中秋節,陰歷八月十五,是一個豐收和感恩的節日;還有浴沸節,農歷四月初八,信徒們在寺廟中舉行特別儀式並舉行燈會。

有幾個家庭節日對所有韓國人來說都很重要,而且總是要設案慶祝,它們是:百日,就是嬰兒出生後第100天;周歲,第一個生日;花甲,60歲生日,這一天被認為特別重要,因為在這一天一個人已經度過了一個年甲子的歲月;此外,還有古稀,即70歲生日。

新加坡農歷春節

農歷春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也有許多獨特的習俗,如家家戶戶要大掃除,門上要貼春聯,要倒貼「福」字,除夕夜全家老小要在一起吃團圓飯,孩子們要守歲以便延長壽命,到了午夜時分家長們要祭神拜祖先,大年初一開始小輩要帶著桔子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小孩「紅包」—壓歲錢。過年時要穿新衣,說吉利話,吃的東西也很講究,如魚象徵年年有餘、年糕代表年年高升、發菜代表發財、桔子代表吉利等。一般華人大年初一不掃地,否則好運氣要被掃掉。過年時,華人都喜歡去牛車水采購年貨。春節期間,也有社團組成的舞獅、舞龍隊作精彩表演。政府也舉辦「春到河畔迎新年」、妝藝大遊行等活動,增添了濃郁的節日氣氛。

新加坡衛塞節

在農歷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成道及涅桀紀念日。新加坡佛教總會在節日的前幾天就開始舉行一連串的慶祝會,各佛教團體及寺廟張燈結綵,大放光明,象徵佛陀的光輝世世代代照耀人間。

伊朗人「跳火」迎新年

伊朗人過新年是在公歷3月21日前後,伊朗人視火為吉祥的象徵,可驅邪逐厄,迎來福神。所以,除夕之夜,家家要舉行「跳火」的活動。人們要曬幹了的駱駝刺在門口點三堆或七堆火,稱為「祝火」,老老少少都要從「祝火」上跳來跳去像跨欄一樣,中口還要念念有詞:「黃的歸你,紅的歸我。」祈求健康、興旺。伊朗人在除夕夜喜吃七道菜,每道菜名稱都要以字母「S」開頭,象徵一家人全年吉祥。

緬甸的潑水節

緬甸人在陽歷四月中旬過年,他們用潑水來慶祝新年,所以新年也叫潑水節。傳說有一年,緬王在宮口遇到神仙下凡,龍心大悅,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潑灑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滌舊除污,迎新納福。這以後,人們相互潑水便成了辭舊迎新的傳統。

馬來人的開齋節

馬來人最重要的節日當屬開齋節,每年回歷九月,回教徒從日出到日落都要禁食,戒食一個月後見到新月才可開齋,回教徒會把家裡打掃干凈,裝飾一番,穿上新縫的傳統服裝,備好各式美食糕點來慶祝開齋節,其熱鬧氣氛與漢人的春節不相上下。

印度人的大寶森節

大寶森節是印度人的節日,又稱屠嬌節或萬燈節,家家戶戶會把房屋打掃干凈,在房屋周圍點上燈,迎新守護神和幸運女神。印度興都教徒會舉行盛大慶典,用車載著神像遊行慶祝,有些教徒身上負著鐵架,刺著銀針,向神表示謝恩和贖罪。慶祝中心在小印度一帶。

馬達加斯加人年前不吃肉

馬達加斯加人在新年到來前的一周內不準吃豬肉、羊肉、牛肉等,表示五畜興旺。直到除夕晚餐,才允許吃一些禽類,如雞、鴨、鵝等。元旦這天,夫婦要向雙方父母贈送雞尾,表示對雙方長者的尊重和敬愛;向兄弟姐妹和至親好支贈送雞腿,表示友誼深厚、真摯和關心,以祝賀新年愉快。

德國慕尼黑啤酒節

在德國的傳統節日中,慕尼黑啤酒節是個盡人皆知、載譽全球的節日。

慕尼黑啤酒節源於1810年,是為慶祝賀巴伐利亞儲君盧德親王與薩克森—希爾登豪森的黛麗絲公主共結百年之好而舉行的一系列慶祝活動。德國的10月正值大麥和啤酒花豐收的時節,人們在辛勤勞動之餘,也樂得歡聚在一起,飲酒、唱歌、跳舞,以表達內心的喜悅之情。這一傳統節日一直延續至今。啤酒節的許多活動至今仍廷襲古風。節日的第一天上午,來自巴伐利亞、德國其他州以及奧地利、瑞士、法國的遊行隊伍聚集在一起,人們身穿艷麗多彩的民族服裝及傳統古裝在慕尼黑市長及酒長老闆乘坐的富麗堂皇、花團錦簇的馬車引領下,浩浩盪盪、威武雄壯地湧向黛麗絲草場。中午12時,隨著禮炮12響,頓時鼓樂齊奏、彩旗飛揚、人場沸騰。慕尼黑市長在作簡短致辭後,打開第一桶啤酒,啤酒節便在沸騰的歡呼聲中揭開了序幕。這時身穿傳統服裝的啤酒女郎用單耳大酒杯將新鮮啤酒不斷地送到迫不急待的飲客面前。許多身穿鹿皮短褲、背心等民族服裝有巴伐利亞人手舉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們逢人便高喊「乾杯」,氣氛十分熱鬧。10月初的慕尼黑已有微微的秋涼,整個街道被五光十色的燈光裝飾得五彩繽紛。人們背靠背坐在一起,開懷暢飲,並在樂曲的伴奏下,即興地唱呀跳呀,甚至跳上桌子相互祝賀,使得可以裝一公升啤酒的大口有柄啤酒杯發出「當、當」悅耳的碰撞聲。

啤酒節期間除暢飲啤酒之外,人們還舉行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如賽馬、射擊、雜耍、各種游藝活動及戲劇演出、民族音樂會等。

但2001年的慕尼黑啤酒節開幕五天來,處處顯示出不足。

開幕的前三天,光顧啤酒節的共有75萬人。這個數字聽起來其實已經相當壯觀了,但比起去年卻差得遠了,至少少了5萬人。不論是賣酒還是表演、娛樂,都會有不小的影響。在所有想藉此機會小賺一筆的生意人中,最慘的應該是經營兒童汽車游戲的,估計銷售額將會比去年下降90%。

盡管參加啤酒節的人數少了,可喝得爛醉如泥等著人抬的貪杯者卻有增無減。三天之內,巡邏隊花了大把時間叫醒了104個醉漢,送820人到醫院,還有155人因為醉酒而受了傷。警察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借酒滋事的有、趁亂偷竊的有,三天時間已經拘捕了30人。政府方面只得站出來,提醒學校和幼兒園的學生、小朋友不要到啤酒節上去玩兒。

蘇格蘭人新年習俗

英國的蘇格蘭人非常相信來年的運氣好壞,全看半夜後第一個走進屋子的人,稱為「第一隻腳」。如果來的第一個客人是一位淺黃色頭發的發性便是壞兆頭;如果第一個踏進門檻的是一位黑眼珠、黑頭發、膚色黝黑、年輕漂亮而又健壯的客人,那就是大吉大利的好兆頭。所以,每年的除夕,客戶的家長都出門遊逛,直到午夜時分才雇一個把臉塗得很黑的人帶路回家。元旦那天,人們要「卜蛋」,盛一盒清水,將蛋清放入水中,從蛋清的形狀來卜吉凶。新年裡到別人家去作客,要帶上一塊煤,向主人獻上這樣的祝詞:「啊,您家的火爐燒得旺旺的。」隨後將煤塊放入爐膛中,用火鉤將爐火撥旺。爐火燒得越旺,主人會越高興,因為這預示著主人一家驅逐了所有的妖孽,將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

感恩節中的美國孩子

美國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感恩節,顧名思義,就是感因的日子。早期乘船來到美國新大陸的英國人,在海上顛簸掙扎了幾個月後,終天在酷寒的11月里,在馬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陸。期間由於飢鋨和傳染病,許多人相繼死亡。活下來的開始播種。轉年,終於迎來豐收,而且出現了「救命」食物:火雞。後來,人們決定要選一個日子來感謝上帝的恩典,而火雞更是節日中不可缺少的食物,那麼就從火雞說起吧。對於每年都要重復的歷史,孩子們早已習以為常,然而,能讓他們流連忘返的是學校活動。對於節日的慶祝,學校並沒有統一的規定。所以啟發學生的重任,就要靠班主任了。上幼兒園的孩子,有的會提前幾十天拿回一個白紙剪好的火雞形,這是孩子和全家人一起完成的作業,發揮所有人的想像力,採用任何材料都可以,惟一的目的是給火雞穿上衣服。裝扮出來的火雞,真可謂千「雞」齊放啊!最讓人好笑的是,一個班的孩子把自己想像成火雞,寫出不要讓別人吃掉自己的理由,另一個班的孩子,把自己當作火雞廣靠,極力宣傳自己如何如何的可口。

有個班上的老師,提前三個星期讓學生畫了一個邀請函,請父母參加他們班上的感恩節的「盛餐」。兩個星期前,每個孩子又帶回一張清單,上面羅列著要准備的各式食物用品,包括油炸的小雞塊、土豆片、玉米、蘋果醬、紙巾、紙碟,還有你的主意等等,請父母自告奮勇地獻力獻食物。這哪裡是孩子的邀請?分明是由大人來做,孩子享受。

那天,20多位父母全部上陣,老師是司令員,大人給孩子端水送飯,孩子盡情地享受。老師突然問孩子:「吃完飯後,誰來整理干凈?」「我們自己。」孩子異口同聲地喊著。不到40分鍾的「盛餐」,要准備籌劃幾天,結果時,孩子跟著老師的樣子「謝恩父母,謝恩同學,謝恩學校」。之後,美國學校的星期四、星期五開始放個長周末。一年裡,美國孩子的假期多得不得了,而且,每個節假期間,甚至每個周末,學校都不留給學生任何功課。

美國「感恩節」後的第一天,也就是星期五早晨,是所有商店一年中幾乎最便宜的促銷日,特別趕在聖誕節送大禮物之前,這一天意義重大。因為限制在早晨的幾個小時,而且,拿出來的貨品有限,所以人們不顧嚴寒,不怕早起,四五點就站在商店門口排隊。

現具店5點開賣,5點半時,已經有100多個人站在商店門口等待進去。因為顧客太多,所以必須限制流量。為了進商店人們還得排一個多小時,進去後,付錢時要再排上一個多小時,而且,真正要買的流行玩具,早已被「搶」光。最後買下的玩具,與平日的價錢相差無幾。感恩節後,還要勞累一場,但為了孩子,家長都甘心情感。

美國大學生過聖誕節

在美國與中國的春節相當的節日是聖誕節。美國大學生的聖誕節在節日開始時主要是與家人一起度過。節前最重要的事情是給家人和最好的朋友買聖誕禮物。按理說,聖誕節禮物應該是保密的,要等到大家都坐在聖誕節樹下,由負責分發禮品的扮演聖誕老人的主持人分到各位手中,打開禮物時才知道自己的禮物是什麼。而為了經濟起見,現在不少人在購買聖誕節禮物時都會設法打聽對方到底缺什麼,從而有針對性地購買禮物。除了送禮物外,全家人的主要活動是聚餐,到各處去看聖誕節裝飾,到商店去買折價物品,此後他們喜歡或者與同學一起開車到其他地方旅行,或者到商店租很多自己喜歡看的電影與同學一起分享,或者閱讀自己喜歡看的閑書,或者看電視看電影。不少學生也會乘這個時候多打工掙零花錢。

瑞典的傳統節日

瑞典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在重大的節日當中,第一個是在四月三十日到五月二日之間舉行的狂歡節。人們稱四月三十日的晚上為沃爾帕吉斯夜,據說在這個晚上生命和春天的力量將戰勝死亡和冬天。在慶祝節日時,人們每天晚上都要點燃箐火—首先是在山頂上,然後作為回應,人們在山谷里也將燃起箐火。這些箐火是節日慶祝開始的信號,它們將一直持續在天亮。在瑞典南部,人們還有箐火旁舉行詩歌和唱歌比賽,優勝者不僅能獲得獎品,還能得到當地最漂亮女孩的親吻。

除了沃爾帕吉斯夜之外,還有其他一些節日:比如太陽節是在六月進行的盛大夏季節日;龍蝦節是八月份的一個節日,在那一天,人們可以盡情享用龍蝦;而鵝節則在陰冷的十一月里,節日那天,傳統的習谷是喝鵝血湯。瑞典人的聖誕節里沒有聖誕老人,但他們卻有一個聖誕守護神。為了歡迎他的到來,孩子們擺出一大份聖誕蛋糕請他吃。在鄉下,人們會從家裡敞開的窗口往外扔禮物,同時扔出的還有稻草人和稻草編織的動物,以此祈求好運。
------------------------------------------------------------------------------------------------------
http://morija.spaces.live.com/blog/cns!2e8f7310d150a6eb!605.entry

世界各國傳統民間節日
巴西的狂歡節:
每年2月下旬的巴西狂歡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奔放的狂歡節,尤以里約熱內盧最著名。期間,全城上下傾巢而出,男女老少個個濃妝艷抹,狂歌勁舞,盡情宣洩。盛大的桑巴遊行是狂歡節的高潮。艷麗的服飾、強勁的音樂、火辣辣的桑巴舞和風光旖旎的巴西美女讓人流連忘返。

日本的筷子節:

為感謝筷子一日三餐辛勤地為人們效勞,每年的8月4日為「筷子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地慶祝一番,以感謝筷子一日三餐地為他們服務。農村在播種、插秧、收獲、生日或婚嫁的喜慶筵席上,都要換上新筷子,以表愉悅之情。

泰國的宋干節:

每年4月13日~15日是泰國的宋干節,又名潑水節,也是泰歷新年。節日來臨,舉國歡慶。人們為佛像灑香水、燒香、獻花,並舉行護佛遊行;青年人身穿節日盛裝,載歌載舞;男女老少相互潑水,以示祝福。此外,節日期間還舉辦風箏比賽、劃船競賽、廟會、文藝演出、選美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使節日氣氛異常濃烈。

德國慕尼黑啤酒節:

1810年10月,巴伐利亞加冕王子路德維希和特蕾瑟公主完婚,官方的慶祝活動持續了5天。人們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觀看賽馬和痛飲啤酒。從此,這個深受歡迎的活動便被延續下來,流傳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至10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就固定成為啤酒節。

西班牙西紅柿狂歡節:

西紅柿狂歡節起源於一次街頭斗毆。此後,每年8月,人們都會穿上泳衣,戴上潛水鏡和浴帽湧上街頭,互相投擲熟透的西紅柿,歡度西紅柿狂歡節。狂歡結束後,布諾居民和渾身黏糊糊的「西紅柿鬥士」們一起加入了街道清潔工作。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