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怎麼過情人節
1、古人是如何過情人節的?
越來越國際化的今天,國內年輕人對於西方的情人節也特別熱衷。豈知我們中國早就有自己的情人節,而且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這就是「上巳節」。何謂上巳節?我們的祖先用天乾地支計年、月、日、時,干支相配,逢巳之日稱「巳日」,農歷三月上旬多逢巳日,所以謂之「上巳」,而這個日子就是我國古有的情人節――「上巳節」(亦稱元巳、三巳、除巳)。它起源於上古時期,由人們對主管愛情婚姻和生育的女神高?的祭祀活動而演變、形成的一個喜慶節日。高?又稱郊?,因供於郊外而得名。古時,?同媒,媒又來自?(初胎謂?),最初的高?是個懷孕的成年女性,傳說她是主管男女婚配和生育的一位自由女神。農歷三月上旬的上巳日,正是春暖花開、溪水盈盈、草木繁茂的時日,未婚男女於此日踏青來到河邊,祭祀高?女神,他們一邊洗除冬日的污垢,一邊談情說愛,互贈情物,私定終身。此日,即使野合,也不違法。
《曲水流觴圖》
《麗人行》根據唐代大詩人杜甫同名詩而作,取「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句意。程十發作
西周時,周王對上巳節的活動有了明確規定,《周禮?媒氏》曰:「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不用令者,罰之。可男女之無家者而會之。」意思是說,陽春三月上巳之日,未婚男女都要到郊外河邊去相會,公開地談情說愛,自定終身,這一天沒有什麼禁忌。如果有人待在家中不去參加,那就要受到朝廷的處罰。失夫喪妻的孤男寡女也要去相會,以求得婚配。西周時,上巳節的活動是在周天子指定的女性神職人員的安排下進行的,神職女巫代表著上古自由女神高?,主持男女自主擇偶。《周禮?春官?女巫》載:「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鄭玄注曰:「歲時祓除,今三月上巳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薰草葯之湯沐浴。」應劭的《風俗通》曰:「按周禮女巫掌歲時以祓除疾病。禊者潔也,故於水上盥潔之也。已者祉也。」在女巫關照之下,少男少女於水邊以香草祓禊洗浴,除去冬日的污垢,以祈福美滿的生活和生育。上巳節到水濱洗濯,以除凶去垢,謂之「祓禊」。由此可知,西周是個帶有理想和浪漫色彩的時代,它一邊繼承著中古彌漫的巫風,一邊步入質朴坦盪、鍾鳴鼎食的鬱郁人文境域。「水邊祓禊」之俗體現了上古原始宗教的遺風,也展現出後世消災祈福的民族心理淵源,同時也塑造出了詩一般柔婉的節日。
《詩經?鄭風?溱洧》具體描繪了上巳節歡快的情景,其詩曰:「溱與洧(溱水河呀洧水河)!方渙渙兮(水勢盛大)。士與女(小伙和姑娘),方秉蘭兮(清香的蘭花拿在手中)。女曰:『觀呼!』(姑娘說:『我們去看看玩玩吧!』)士曰:『既且,且往觀乎。』(小伙說:『我已玩過了,不妨再去樂一樂。』)洧之外(一起走到廣闊的洧水河原野),詢?且樂(地方寬大,人很多,真快樂)。維士與女(擠滿了男和女),伊其相謔(大家都在戲謔談笑),贈之以勺葯(男女互相贈送香勺葯)。」僅舉一段,即可知周時上巳節男歡女愛的盛況。
到了秦漢,巫術色彩減退,踏青春遊等更為各階層人們所接受。秦時人們在郊外盪鞦韆、放風箏、河邊祓禊,青年男女對歌抒懷,各行其樂。到了漢代,河邊祓禊亦為常俗,不只民間如此,帝王、皇後等上層人士亦參與活動。《漢書》載:「太後春幸蠶館,率皇後、列夫人桑,遵灞水而祓除。」呂太後率貴婦關懷養蠶事,並遵照節日習俗去灞水祓除冬日污垢。《史記?呂太後本紀》也記載了呂太後執政的最後一年(前180年)三月三日,親赴灞水祓禊之事。《漢書?武衛皇後傳》中記述:武帝即位數年無子,上巳節赴灞水祓禊,亦有求子之意,返回時經過姐姐平陽公主家,由此產生了一樁著名的趣事:公主將家中求得的良家女十餘人引出,帝皆不悅。飲宴中,賤微出身卻能歌善舞、貌若天仙的衛子夫為之謳歌,帝獨悅衛子夫。帝起更衣,衛子夫於軒中侍帝,得幸。納入宮中受寵,後被冊封為第二任皇後,其與帝所生之子劉據被立為太子,其弟衛青、姊子霍去病亦為武帝立下了漢馬功勞。《漢書?禮儀志》載:「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病為大吉。」從漢代起,文士們還在這天題詩行令,貴族官僚則在河邊飲酒作樂。
說到此,不禁使人聯想到漢代產生於長安西郊昆明池畔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人們贊美「七夕」相會的忠貞愛情,認為「七夕」為我國又一個情人節。說實話,牛郎織女一年之中相會一次,又要分離,是一樁愛情悲劇,反映了勞苦群眾反對束縛、婚姻自主的心聲。所以,真正私定終身的自由,還是在古有的上巳節。
農歷三月巳日雖在上旬,但每年具體日子並不固定,為了方便統一,魏晉時乾脆將上巳節定在了三月初三日。《晉書?禮志》雲:「漢儀,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於東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而自魏以後,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雖不局限於巳日,但上巳節名卻不改變。從此,上巳節就固定在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這天。後又將清明前一、二日的「寒食節」也納入其中,清明這個節氣就變為三者合一的節日了。其內容雖然更加豐富,但古人還是稱它為「上巳節」。
自漢代起,上巳節有了文士們水邊賦詩行令、貴族官僚們河邊飲酒作樂的習俗。魏晉時,經文人雅士進一步的張揚,便演化出了「曲水流觴」的逸事來。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時任會稽內史、右將軍的王羲之召集謝安、孫綽等名士四十一人,於會稽山之陰蘭亭結伴宴飲,並引水環曲成渠,曰「曲水」,他們將盛酒的「觴」浮於水面,順流而下,觴杯經過誰面前時,誰即可一飲而盡,然後吟詩作賦,以抒情懷。這次共得詩作三十七首,王羲之為其作序。這次祓禊宴飲,誕生了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也為後世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唐皇帝每到上巳節都要幸游曲江。尤其是風流天子李隆基,每年上巳、重九兩節,他都要在芙蓉園中大宴群臣,尤以上巳最盛,此為慣例,連綿不下百年。特別是開元、天寶年間,其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史稱「傾動皇州」。此日,在京的文武官員亦可帶妻妾子女前往。杜甫《麗人行》詩雲:「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道盡了楊貴妃及貴婦嬌妾們游覽曲江的盛景。帝與近臣的筵席設在居高臨下的「紫雲樓」上。翰林學士筵席則設於綵船之上,其他各級官員的筵席分設於亭台樓閣及錦秀帳幕之中。此日,京兆府中的樂舞班社則齊集曲江,大臣府中的歌伎、宮中教坊的樂舞人員都來助興演出。唐代又是一個詩歌的王國,上巳節時,皇帝要賜御制詩給臣僚,大臣們則要以韻作應制詩;文人雅士也有上巳節的詩作,王維幾乎在每年的上巳節都有佳作,且各不重復,保留至今。有關上巳節曲江的唐詩有五百多首,此即「五百唐詩激昂,盡數曲江流飲。」雖說唐代以祓禊、宴飲、賦詩為主,但亦有男女自定終身的故事,唐人白行簡的著名小說《李娃傳》就是以曲江為背景寫成的。唐末,國都東遷,曲江漸趨衰微。清康熙年間多雨,一度波光粼粼,被列為「關中八景」之一。
2、古代的七夕節都有哪些習俗,他們怎麼過的?
古代七夕節習俗:
1、穿針乞巧: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在七夕時宮女登台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的人為得巧,遲完的人稱之為輸巧。
2、喜蛛應巧: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歷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
3、投針驗巧: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
4、種生求子: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
5、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半夜始散。
3、三月三的由來以及過節方式
http://www.netguilin.cn/minsufengqing/
民族節日「三月三」的由來
三月三,時在夏歷三月初三日,該日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台灣、福建地區三月三為「三月節」。今年新歷3月31日時值三月三,本文摘編了部分民族的節日習慣,一起來感受節日的歡樂吧。
關於三月三:
漢族傳統節日,舊稱「上巳日」,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唯皮宿垢疢(病),為大絜」(《後漢書·禮儀志上》)。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該日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台灣、福建地區三月三為「三月節」,「采鼠麹(曲)草,合米粉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台灣府志》)。四川忠縣等地有「三月會」,舉行紀念抗敵將領巴蔓子的盛大活動,是日,群眾抬巴蔓子的偶像繞城遊行,後跟社火隊,玩龍燈、舞獅子,家家張燈結綵,燃放爆竹,熱鬧非凡。我國南方許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壯族,多於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綉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布依族,於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獲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畲族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黎族稱三月三為「孚念孚」,為預祝「山蘭」(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毛南等族都李山世有各自傳統的三月三節日習俗。
......
哪肢 ......
壯族三月三:
居住在桂西一帶的壯族,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用嫩綠的楓葉、紅蘭草等煮成的紅、黃、藍、紫、白五色的米飯,人們在門楣上和房屋周圍插上一枝枝楓樹葉,在村頭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擺上五色的米飯等供品,男女老少圍著布棚唱歌,趕歌迂,老年人還把染色的熟雞蛋裝在小網兜里,掛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趕歌迂時,還要「碰蛋」。壯族三月初三為什麼有這種習俗呢?
相傳,很久以前,狀鄉有個叫韋達桂的人,在一個土皇帝手下當臣相。達桂年紀不大,但學識淵博,才能過人,而且,十分關心壯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給他的俸祿,他都拿回鄉分給百姓,自己兩袖清風,一無所有。有一年,狀鄉大旱,鄉親們求達桂向土皇帝奏明免皇糧,達桂跪奏道:「狀鄉百姓顆粒無收,吾伴千歲前往視察。」達桂伴駕來到狀鄉,只見田土龜裂,禾穗枯焦,一群群面黃肌瘦的百姓跪在山道上告苦。達桂跪下說:「千歲親見,萬望免糧。」土皇帝無奈只可免去狀鄉皇糧。打那以後,他對達桂恨之入骨,可是鑒於達桂的聲望,又找不出什麼岔子把他除了,因此施出毒計,陰謀陷害達桂。
一天,他把達桂喚道跟前:「達桂,你向來很能幹,現在想叫你給我辦件事」達桂聽了,就知道土皇帝不懷好意,但他還是從容地說:「請千歲道來。」土皇帝半眯著眼說:「我正在建一座樓閣,缺少瓦片,聽說狀人皮能防寒防暑,防水防火,經久耐用,我要你在兩個月以內給我弄900張狀人皮當瓦片用,到時重重有賞,如果完不成,定要從嚴懲罰。」達桂輕松的答道:「到時就請千歲親自到城門下點貨驗收吧。「
一個月過去,達桂沒有動靜,五十九天過去了,達桂依然沒有動靜。限期到了,達桂才召集900個壯家大漢,每人帶上一斤糯米,一斤米酒,一斤胡椒面,來到皇城腳下,架鍋煮糯米飯,煮辣椒菜湯,一個個脫掉上衣,光著膀子,坐在城門下飲酒,喝辣椒湯,吃糯米飯。正當個個酒足飯飽,滿頭大汗淋漓的時候,土皇帝坐著八抬大轎趕到了。達桂連忙上前施禮道:「貨物已經給千歲送來了,可是這幫賤骨頭張張皮都是漏水的,能用嗎?」土皇帝下轎一看,一個個黑里透紅的皮膚上都是濕漉漉的,象是從水裡撈出來的一樣,臭氣撲鼻。土皇帝用手捂著鼻子,皺著眉頭,後退幾步道:「又漏水又臭,不能用,不能用。」說完,調轉轎子回宮殿去了。
一計未成,又生二計。快到清明節了,土皇帝又把達桂換到跟前,裝著十分誠懇的樣子:「達桂,你向來很聰明,現在我有一件事非要你去干。」達桂一聽,就知道土皇帝又懷惡意,但達桂好不畏懼地說:「請皇上明說。」土皇帝眯著眼睛說:「清明節我需要一個象宮殿後面那座大山一樣重的豬頭來祭祖,你給我在一個月內弄來,到時重重有賞,過期誤了大事要從嚴懲罰。」達桂十分輕松地笑道:「好辦,好辦。」
二十天過去,達桂沒有動靜,三十天過去,達桂依然沒有一點動靜。限期過了,土皇帝派兵來抓達桂,達桂扛著一桿大秤和兵差一道去見土皇帝:「皇上大人,壯家比山頭還要大的豬頭多得很,就是不知道宮殿後面的大山有多重,請皇上用這桿秤去稱一稱,我好回去把豬頭抬來。」「這......」土皇帝啞口無言了。
土皇帝見達桂聰明過人,留在宮殿里是禍根,非得除掉他,因此有想出一條毒計。一天,他把達桂叫到跟前:「達桂,你向來聰明能幹,再過一個月就是皇後坐月了,聽說壯家的公雞蛋很有營養,你給我在二十天內弄490個公雞蛋來,到時重重有賞。」達桂滿口答應。
限期到了之後,土皇帝派兵去抓達桂,達桂連忙施禮道:「非常對不起,我扶起正在坐月子,按照壯家的規矩,我得照料七七四十九天以後才能出門,到時我會給皇上送去公雞蛋的。」兵差大喝一聲:「天下男子怎麼會生孩子?」「男人不生小孩,公雞怎麼生蛋?」兵差無言以對。只好回去報告皇上,皇上大怒,下令捉拿達桂。
壯家百姓聞訊立刻送達桂到山上的楓樹林藏了起來。皇兵上山搜索,重重包圍,只見山林里有剩下的糯米飯,就是不見人,皇上下令放火燒山,這天正好是三月初三。皇兵走後,鄉親們上山在一棵合抱不過來的楓樹洞里找到了達桂的屍體,大家含著眼淚把他埋葬了。男女老少在墳前放聲痛哭。哭呀!哭呀!淚水灑在墳上,墳上頓時長出了一棵棵嫩綠的小楓樹,一叢叢翠蘭的紅蘭草。為了紀念達桂,鄉親們又在墓旁邊建造了廟宇,名曰:「達桂堂」。因為達桂生前喜歡喝酒,吃糯米飯,用喝酒、吃糯米飯的方法戰勝了皇帝,後來又因為拿不出公雞蛋而被害,所以,到了三月初三這一天,狀鄉家家戶戶都拿著米酒、糯米飯和熟雞蛋到達達桂墓前祭奠。正當人們陷入哀思時,天空突然雷聲大作,從廟堂里沖出一條五色大蛇,這條大蛇向鄉親們點了點頭,就直奔宮殿把皇帝給咬死了。
從那時起,桂西一帶壯族人家為了紀念達桂,年年到三月初三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搭起大棚,因為傳說在外喪生的亡靈不能進家,因此人們只好在布棚下擺上五色糯米飯等祭品供祭達桂的亡靈,在布棚周圍唱起贊美和感謝達桂的壯歡。一代傳一代,就形成了現在趕三月三歌迂的習俗。
......
------------------------------------------------------------------------------------------------------
http://www.96300.com/tour/mswh.asp?ID=62
壯族三月三歌墟
農歷三月三的廣西壯鄉,到處都是歌的海洋。人們如過節一般精心打扮,男女青年心懷喜悅向歌墟涌去,河邊、山谷、林室都是天然的舞台。春天的大地,萬木復甦,嫩草茸茸,初綻的野花,或白、或紫、或紅,爭芳斗艷。這美麗的春色喚起人們的美好情感,歡樂的歌聲在空中回響。
歌墟,是壯族人民在特定的時間、地點舉行的節目性聚會,它是以對歌為主體的民俗活動。三月三歌墟是在農歷三月三舉行的節日歌會。為了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滿足廣大壯族群眾的熱切願望, 198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每年農歷三月三為壯族歌節,並在南寧、柳州、桂林等地舉行歌節盛會。
三月三歌墟的民俗活動甚為隆重。節前家家戶戶准備五色糯飯和彩蛋。人們摘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贊賞後留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他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彩蛋則是歌墟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際傳達情感的物品。 對歌前,劉三姐的神像由眾人抬著遊行一周,人們祈求她賜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墟人人對歌如意。人們敬完了歌仙劉三姐,爭相亮開歌喉,相互對唱,歌聲此起彼落。歌詞內容包括天文、地理、民族歷史、現實生活、生產知識等等。男女老少在這歌墟中度過一個個不眠之夜,歌墟也成為傳授知識的好場所。歌墟的文娛活動也很活躍、豐富,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舞彩鳳、唱桂劇等,整個山鄉沉浸於節日的氣氛中
三月三歌墟是男女青年進行交際的好時機。每逢歌墟,方圓數十里內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墟點。小夥子在歌師的指點下與中意的姑娘對歌。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動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到合適的對象,便唱起見面歌、邀請歌。女方若有意就答應。男青年再唱詢問歌,彼此有了情誼,唱愛慕歌、交情歌。歌詞皆即興發揮,脫口而出,貼情貼景。歌聲是條紅線,牽引著兩顆愛心,若姑娘覺得眼前的小夥子人才、歌才都滿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將懷中的綉球贈與意中人,「他」則報之以手帕、毛巾之類的物品,然後歌聲更加甜蜜,遂訂秦晉之好。
有些地方的三月三歌墟,搭起五彩繽紛的綉棚,男女青年各在一邊,綉球在空中飛舞,柔軟的絲穗隨風飄拂,帶著姑娘的心意飛翔。
綉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制的,製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著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綉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綉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綉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著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徵著純潔的愛情。歌墟中的拋綉球活動早在南宋文人朱輔的《溪蠻叢笑》中就有描述:「土俗節數日,野外男女分兩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來拋接,名為飛抵。」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也說:「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謂之匕先。男女目成,則女受,『已而男婚已定。」飛浪則為今天的綉球。歌墟的綉球連起了男女愛情,成為壯族青年男女交際的一種習俗。
三月三歌墟中還有一種男女青年的交際習俗: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雞蛋染成彩色用以傳情之物。小夥子在歌墟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願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意就讓小夥子碰。蛋碰裂後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壯族歌墟,是壯族傳統文化的結晶,它是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關於它的來歷,有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以「賽歌擇婿」的故事流傳最廣。傳說在很久以前,一位壯族歌師的女兒,品貌端莊、美麗,歌聲婉轉清脆。歌師一心想為女兒選一個歌才、人品都出眾的青年做女婿。消息傳開,男青年一批接一批前來賽歌,負者自然離去,歌才最好的一個小夥子留下來與歌師的女兒成了親,他們的結合被傳為佳話。從此,男女青年借歌傳情擇偶,就形成了歌墟。
------------------------------------------------------------------------------------------------------
http://gb2.chinabroadcast.cn/1015/2003-2-26/[email protected]
http://www.2000year.com/jieri/chinajieri/
4、古代的規矩很森嚴,那麼古代的情人節都是怎麼過的?
古代人是不過二月十四號這個情人節的,七夕節雖然被我們現代人看做中國情人節,但是對於當時的古代人來講,在凄美的七夕節里談情說愛這肯定不是首選的。七夕節在當時按現代的說法就是女生節,就是女孩拜訪閨中密友和祭拜織女,還有切磋女紅和祈福的日子。由於古代的規矩很森嚴,因此在古代,年輕的女孩子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可以明正眼熟的出去遊玩的,當然了,這也就成了年輕男子展開愛情攻堅戰的最好時候。
在古代的時候,女子是不能隨便出門的,所以她們平時都是只待在自己的家裡面的,但是每年到了這一天的時候,家裡人就允許她們出來了,讓她們到街上看看燈,到處玩玩,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這樣的場景裡面,全是年輕的男女,怎麼可能不談戀愛的,所以說這一天還真的是過節日最有意境的一天了。
我們都知道七夕節的來源於牛郎織女有著直接的關系,而牛郎織女的故事中七夕的主角並不是牛郎,而是織女,織女被稱為是古代紡織業的守護神,也是浪漫愛情的開拓者。在情人節這天女孩們是可以出門的,而且可以結伴而游,元宵燈會為男子們提供了相識、約會的機會,創造了愛情條件。
現代的「情人節」更多被貼上了一種商業色彩,遠遠喪失了古時男女為了戀愛而「別出心裁」的浪漫。不同於現在流行的「鮮花」和「巧克力」,古人互贈的貼身定情信物蘊含著更加含蓄和深遠的意義。古人雖然含蓄,但過起情人節來要遠比現代人更加浪漫。
5、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古代人是怎麼過七夕的?
現在在過七夕的時候,大家會發現,其實已經和傳統之中的七夕有著很大的差距。在傳統文化之中七夕節是有著很多的習慣的,但是慢慢的遺留到現在的社會之中的時候,其實僅僅只剩下了七夕節這樣的一個名稱,其中很多的民俗習慣都並沒有被保存下來。
在七夕的時候古代人則有著非常多的活動,比如說有一些女子會聚集在一起聊天,然後在晚上的時候共同的拜織女。這樣的一個活動,可以說是在女子之間廣泛流傳的一個活動。在白天的時候,這些女子會相約在晚上的時候共同吃東西喝酒,然後到晚上的時候便一起祭拜織女。
除此之外,很多的女子還會在這個時候穿針引線,以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心靈手巧。大家都知道織女是一個非常善於手工製品的女性,而在古代的時候,很多的女子都以能夠擁有一手好的針線活而自豪,所以很多的女性才會在七夕節這一天祈禱能夠保佑自己成為一個善於手工針織品女子。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人在七夕的時候會將自己家中的衣服拿出來曬,其實這樣的一個做法也有著很久遠的歷史。在歷史遺留之中,後人也會遵從這樣的習慣,在七夕這一天將自己家中的衣服和書籍全部都拿出來曬一下。
除此這些之外,在七夕這一天很多的男子和女子也會相約一同在街上閑逛,而且在這個時候街道是非常熱鬧的。
6、我國的「七夕」情人節,古代人是怎麼過的?
吃蜘蛛、拜魁星、種生求子……古人怎樣過中國“七夕”情人節?
每年的農歷7月初7,是我國民間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節日之一。
這個節日的由來,民間傳說較多的是牛郎和織女,銀河兩河相隔分居一年後,在鵲橋相會的日子。
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為這個傳統節日,增加了不少唯美浪漫的色彩,也為一些情侶,提供了一個美好的相聚機會。
在民間,“七夕”節——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那麼七夕節,除了與牛郎織女有關,還有哪些傳統習俗?古人又是怎樣過這個傳統節日的?
“源易緣”翻閱民俗和史書方面的資料發現,古人過“七夕”,還是很有新意,別有一番滋味的!
一、“七”與“妻”同音,吉中帶喜
《周易》第24卦“地雷,復”卦卦辭說:"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
在中國的《易經》文化中,數字“7”被稱為陽數。其五行屬性火,其色為紅寓意七月紅紅火火。
古人還將將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七”的諧音除與“妻”同音外,與“吉”相通。因此,被古人視為喜月、吉月。
除了牛郎織女的浪漫傳說帶動外,古人還往往會選擇“7月初7”,這個雙吉的吉利日子舉辦喜宴、孕育新生命的好時機。
二、女性“乞巧”,小朋友吃蜘珠
“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姐妹千萬年。”
“七夕”這一天,古代的女性會唱著上面的《乞巧歌》,在這天晚上的月光下穿針引線,比賽誰先穿過線,誰就能得巧。
除此之外,在中午,她們還會放一盆水在太陽下暴曬,直到水面上出現一怪薄膜。
然後,把針丟在水裡。慶巧的針在薄膜的支撐下,就會浮在水面上。如果針影形成了雲彩、花朵、動物等形狀,就是得巧。
這個習俗,反映出古代女子們的樂觀向上,以及過七夕節日的獨特風韻。
在《開元天寶遺事》中,曾寫道:“7月初7,捉小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為得巧之候。”
什麼是“喜珠”呢?“源易緣”查閱資料得知,一種米粒大小的蜘蛛,被稱為“喜珠”。
如果誰的家裡,在7月初7這一天,發現了喜珠,就被視為吉兆。
有些小孩子則提前捉一隻“喜珠”放在果盤里,分吃瓜果時,就會將喜珠和瓜果一起吃掉。
這個習俗,古人稱為“喜珠應巧”。
三、拜“魁星”求功名
在中國神話28星宿中,魁星是主文事的一顆星宿,也是北斗七星之一。
為什麼古人會在七夕這一天要拜魁星呢?有資料表明,魁星就出生在7月7日這一天。
魁星和文昌帝君,都是主宰文章功名的神仙,受到天下文人才華的尊崇,特別是在閩東一帶,特別的崇拜魁星。
因此,古人也入往往會在浪漫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祭拜魁星。
四、種生求子,種子得福
在上面的文字中,“源易緣”曾談道,“七夕”這一天,被視為紅火喜慶的一天。古人同認為這一天是“種生求子”的吉祥日。
古人提前將小麥、綠豆、豌豆等浸泡至長出嫩芽後,求子女的女性就將這些芽苗用紅、藍綵線束紮起來,作為種子得福的象徵。
這個漸漸淡出現代人的習俗,如今想來,是不是也特別有的有趣呢?
早在12年前,中國的“七夕”節,就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