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十五满月
1、为什么月亮总是在每个月的15.16时满月
从新月到满月的变化与月食变化的原理是不同的。
初一到十五,十五到三十,月球的可见变化叫做月相变化,与地球阴影没有任何关系。
塑月~满月:绕地球公转,到近日端的时候,阳光照在月球背面,我们在地球上是永远看不到月球背面的,所以这个时候是看不见月亮的。随着月球由近日端渐渐的向远日端运行,阳光在月球上的照射范围渐渐的向月球正面运动,我们在地球上就看到了月球有新月渐渐的变成盈月。当月球运行到元日端的时候,阳光正好照在整个月球正面,我们就看到了满月。
2、初一到十五的月相图
你按顺序看,第一个是初二的,因为初一是新月,是全黑的,所以就没图了。
3、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为何今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呢?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为什么今年的中秋节十五月的月亮15圆,大家可能并不知道,其实是跟天气是有一些联系的。
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可以发现中秋节是赏月的最后时机,今年的中秋节可以发现15的夜晚就能够看到又亮又圆的月亮,因为今年的中秋节赏月天气比较好,所以能够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有一句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而今年的月亮,十五圆其实是跟天气的联系非常大。根据云南天文工作人员的一些了解,在2021年就已经拍摄到满月,这个时候就是中秋佳节,更是月圆人团圆的时候,根据相关人员的介绍,在今年的中秋节当天,人们就可以欣赏到最美的月亮,这一天就是9月10号,在夜晚五六点的时候就能够看到。
因为在中秋节当天,月亮要在7:35之后才能够上升,这个时候看到月亮已经不是最圆的月亮,但有的人并不能够看出这其中的细微差别在实际上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这一现象并不是常见的。根据专家的介绍,在2021年到2023年已经有三年的中秋连续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在满月的时候,这一天就是农历十五或者是16也或者是17都是正常的,如果是农历15或者是16,这也是居多的。
在2022年这一年满月的次数是12次,而在农历15就出现了5次,在农历16这一天出现了5次,在农历17这一天出现了两次,所以在农历十五这一天人们能够看到满月。这个时候大家就可以坐在自家的院子,搬上小板凳,看一看最圆的月亮,也可以对着月亮祈祷。
4、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图解?
上弦月是指月亮上半夜出来,在偏西面出来,月面朝西的状态。月球圆缺(盈亏)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
下弦月就是指太阳,地球,月亮处于一定的位置。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因为只能看到月亮东边的半圆,所以叫“下弦”。 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4)图解十五满月扩展资料
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月球正面大量分布着由暗色的火山喷出的玄武岩熔岩流充填的巨大撞击坑,形成了广阔的平原,称为“月海”,实际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没有。月海的外围和月海之间夹杂着明亮的、古老的斜长岩高地和显目的撞击坑。它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尽管它呈现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实际很暗,反射率仅略高于旧沥青。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历法编制、文学艺术和风俗传统等产生重大影响。
5、十四“满月”的月亮和平常形态的月亮有什么区别吗?
十四的月亮是盈凸月。但本年度农历六月十四的月亮却有些特殊,本来是”十五的月亮,十六的圆“今年变成了“十五的月亮,十四的圆。”一百年也见不到几次,十分罕见。
今年的农历六月份,迎来了本年度最大最圆的大月亮,在晚上七点,月亮的直径最大,比正常的满月大14%,十分壮观。十五满月,月亮就开始亏缺,再过十四天那样长的周期才又会变得盈满。
月亮的形状总是在变来变去,由盈满,到亏缺,周而复始。农历初一,月亮由亏到盈的开始。这时的月亮叫做新月,基本看不见,就像一条线挂在天空,“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农历的初二到初六这时的月亮叫做峨眉月,此时的月亮形状和它的名字一模一样,就像美人的眉毛,"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农历初七到初八的月亮叫做上弦月,这时它就呈现了一个半圆的形状。初九到十四这时候的月亮就叫做渐盈凸月,形状是一个椭圆。农历十五到十六的月亮这时候就称为满月,挂在天空就像一轮圆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时的月亮已经完成了一个周期,开始了下一个周期,由盈变亏。农历十七到二十三,此时的月亮就叫做渐亏凸月,呈椭圆形。农历二十三的月亮就叫做下弦月,呈半圆形。农历二十四到月末的月亮就称为残月,如眉似弓。农历最后一天的月亮又变成了新月。
月亮总是寄托着中华儿女的思乡情愁和诸多美好的感情,被很多古今中外的大诗人写入他们的诗歌中,至今也仍旧在传颂。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当时的对月寄托哀思,诉说愁肠的人却已经不在。
6、月初的月亮叫新月,十五的月亮叫什么?十六呢?
十五的月亮叫满月,十六的月亮没有别称。
天文现象中月亮由小逐渐变满,变圆就是满月,一般在每月的15日,但是12月12日的月值得观看,因为是“近地点高潮”;而民间风俗,婴儿出生一个月置办满月酒,新年结婚一个月等都是为了取一个好兆头。
(6)图解十五满月扩展资料:
一、天文现象
满月是指月和太阳的黄经差达到180度时的瞬间(也称望),以及此时的月相(也称望月)。相邻的两次满月总是相距29.53天。
满月的时候,月球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若此时为正对面,即发生月食。满月的日周运动,和春秋、冬夏相反的太阳的日周运动几乎一样。
日没时升起,在午夜时位于南中,在日出时沉没。夏季的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看见其从东南方向升起,低平的位置横穿南方的夜空。冬季的时候偏北,南中时分的满月在夜空的较高位置。春分・秋分时候从正东附近升起,在正西附近落下。
在阴阳历中,每月的十五日前后必定为满月。因此在农历中将十五日称为“望月”。
满月经常成为鉴赏的对象,自古就有赏月活动。特别是秋季的满月非常美丽,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中秋节”,中国・日本・韩国等地都有特别的赏月活动。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二、星象月相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月”。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 ,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7、十五的月亮什么时候出来
“中秋当天,月亮要到北京时间19点35分才升起,因此当我们看到月亮的时候,已经不是最圆的了。但人眼看不出这个细微差别。
实际上,“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这一现象并不少见。从2021年到2023年,连续三年中秋都是这样。
一般来说,满月出现在农历十四、十五、十六、十七都是正常的。其中,以农历十五、十六居多。以2022年为例,满月12次,农历十五出现5次,农历十六出现5次,农历十七出现2次。以2023年为例,满月13次,农历十五出现4次,农历十六出现7次,农历十七出现2次。
两年共出现满月25次,其中农历十五满月9次,农历十六满月12次,农历十七满月4次。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背后的原因:
从天文上讲,当地球在月球与太阳的中间位置,月球处于地球正后方时,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月亮就是最圆的;当月球处于地球正前方时,地面看不到月亮。一般来说,我们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朔日”,定为农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望日”,通常为农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
朔望月的周期约为29.5天。也就是大概每隔14.75天,月球就会正好转到地球的正后方。李知非说,月球的公转轨道不是圆形而是呈椭圆形,而月球的公转轨道本身也在旋转,月球受到的地球引力不一样,使得月球公转速度不均匀。因此,月球出现在地球正后方位置的时间也是有差别的,有时候稍快,可能就是十五的月亮十四圆,有时候稍慢,就是十五、十六圆,甚至十七圆。
8、农历每月十五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农历每月十五的月亮是满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也就是黄经差为180°。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看到的是满月。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明月整夜可见。
(8)图解十五满月扩展资料:
农历每一天的月相都有自己的专门名字。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初一)→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新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
在阴阳历中,每月的十五日前后必定为满月。因此在农历中将十五日称为“望月”。满月经常成为鉴赏的对象,自古就有赏月活动。特别是秋季的满月非常美丽。
9、新月、朔月、满月、望月,这些月都是怎样的?
新月、朔月 :农历每月初一的月亮。朔既是清晨,又是每个农历初一的意思。朔月则是农历初一的月亮,这个时候的月亮从十五的圆润,到了初一的时候,就只剩下一弯小小的月牙。
都说“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由于月球在绕着地球不断转动,而地球又是绕着太阳转动,月亮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线,所以当月亮被庞大的地球“身躯”所遮挡的时候,看到的月亮就会出现形状上的变化。
而这个变化是非常有规律的。每个月初一就是小小的月牙,就像新生的孩子刚刚长牙齿一般,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长大长成,月亮也是如此。所以初一的月牙,也叫新月。
满月、望月:农历每月十五夜的月亮。在苏轼的《前赤壁赋》中,第一句就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其中的“望”也就是农历的每月十五日。而望月自然就是农历十五日的月亮了。而由于这个时候,月亮呈现出来的是完整的圆形,是圆满的,所以十五的月亮也叫满月。
而古代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规律,也发现了相关的历法信息,比如多少天月亮就会变圆一次。虽然古代人没有时钟,却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判断时间究竟过了多少天,今天又大致上是农历的第几天。不过这种观察判断农历初几的方式,也不太可靠,毕竟月亮些许的变化,只能代表大致的时间段,而不能准确提供具体日期。
除此之外,古代人还发现了月亮与潮汐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月亮变大变圆的时候,海水就会涨潮,这个时候出海就容易遇到危险,而去海边也需要小心。至于其他时候月亮的引力小,则相对安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