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夷光满月
1、有关华山的传说
华 山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海拔1997米,在五岳中居于第二位,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县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凭藉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华山不仅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勇敢者。奇险能激发人的勇气和智慧,不畏险阻攀登的精神,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
我国古书中早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最早述及华山的古书,据说是《尚书·禹贡》篇,但最初华山叫"敦物山",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含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东汉班固写的《白虎通义》中说:"西岳为华山者,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生华,故曰华山。"即"华"同"获"。到了春天百花盛开,景色美丽,因而西岳称为华山。
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尚书》载,华山是"轩辕皇帝会群仙之所"。《史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据记载,秦昭王时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歼老消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浏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山峰秀丽,又形象各异,如似韩湘子赶牛、金蟾戏龟、白蛇遭难……。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涧的水帘瀑布,更是妙趣横生。并且华山还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倚天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进华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仅330-400米,而华山海拔1997米,高度差为1600-1700米,山势巍峨,更显其挺拔。
华山不但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也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相传道教的始祖老子曾到过这里,"老君犁沟"就是传说中的老子套着青牛亲自用犁开辟的。至今,南峰上还保存着老子的炼丹炉。中国的道教分为两大派,华山道教属全真派道教。他们吃素、出家、不结婚。在南峰长空栈道的道坎岩壁上,醒目的"全真崖"三个大字,就象征着华山道教的派属。全真派又分为华山、龙门等七派。华山派的创始人就是郝大通(1140-1212),他著有《太古集》。华山道教在历代对华山的修茸方面,做出了贡献。
华山气候宜人,是避暑胜地。特殊的华山气候和地理条件,使华山生长优质松树和贵重药材。华山上的五粒松,松冠平入偃齑,松枝对生,松穗为五须,松子形小而且壳薄,有香气。华山松是国家优质松树种之一。此外,华山生长的茯苓、细辛、菖蒲等药材,质量最优,疗效最好。华山菖蒲等药材,也早以被列入《本草纲目》之中。
华山以奇险峻秀而驰名天下,自山麓至绝顶,名胜古迹极多,庙宇道观亭台楼阁,雕塑石刻随处可见险境奇石,鬼斧神工,更有云海劲松,引人入胜。
华山氏知主要景点
玉泉院
玉泉院,是华山北麓的登山路口,也是华山脚下一个园林式的道家寺院,依山构建,四周古木参天,鸟语风声,院后崇山峻岭,绿云翻涌。这里,既是寺院名胜,又是风景园林。玉泉院是著名道士陈抟修建的,因院内有一股神奇甘美的清泉而得名。陈抟学识渊博,尤精易学,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因举进士不弟,就入山中修道。他总结的内丹道法,成为宋以后道教修技方法的主流,在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五代后唐明宗赐号“清虚处土”,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华山道教尊他为祖,后来玉泉院就以供奉这位道祖为主。入玉泉院山门,登石阶穿过正门沿着石路前行,就到了希夷祠。希夷祠分前殿和后殿,前殿左侧有“华山全图碑”,右侧有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写的“第一山”石碑,后殿端坐着陈抟老祖的塑像。院内有一副对联:“从此登极峰,看玉女莲花孰好;归来想此路,觉苍龙犁沟犹平。”真是耐人寻味!围绕着希夷祠还有其他一些建筑,诸如希夷冢、希夷洞、山荪亭、纳凉亭、无忧亭、石舫、群仙殿和三官殿等。山荪亭建于一块大石之上,构筑奇特,巧夺天工,陈抟常在这里观赏景色,著书立说。亭旁有一古树,名为无忧树,苍老而佝偻,传为陈抟手植。希夷洞在亭下不远处,为陈抟栖息之所,内有他的睡像。整个玉泉院廊庭回环,亭台参差,泉流潺潺,绿树成荫,情趣盎然。康有为在《玉泉院》一诗中写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合树无忧。泉声山色可忘世,让与希夷睡万秋。”玉泉院两旁还保存着一些道观:东有仙姑观,为金仙公主来华山修道的行宫;西有全真观,是当年贺元希尊师居住的地方。玉泉院后面的通天楼遗址上,现已建起一座通天亭,攀登华山的起点就从这里开始。
云台观
出玉泉院北行约1公里,曾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道教活动之地——云台观。据载,此处一直为老子之徒所占。古代帝王来华山巡狩祭天,无法登山时也要来这里看一看。云台观正式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极于宋,毁于明。云台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有三位名人曾在这里活动过。
魏晋南北朝时道士焦道广,曾在这里居住,相传他已修炼成“避粒餐霞”之术。宋初的陈抟,是在此观居住的又一位有名的人物。宋太宗赵匡义赐号希夷,屡诏他进京作官,均被他谢绝。当他移居云台观时,已70余岁。在此一住就是40多年。
明末清初,昆山顾炎武为抗清复明奔波一生,晚年隐居华阴潜村王宏撰家。以后他又移居云台观内的朱子祠。
云台观在明代,毁于兵火。后来,虽经修建,但规模愈来愈小,观内地面大都荒芜。清乾隆十六年,即1751年,华阴知县姚远寿,开始在这里建起了“云台书院”,修校舍22楹。如今,唯一保存下来的是晋武帝太康八年,即287年,华阴太守魏君实所植古柏一株,其枝干龙虬,形态苍劲,同玉泉院门南北相对。古柏左侧是棱形的“云门池”,池北置一大石,相传为赵匡胤饮马池。当地人所说的“一百(柏)一十(石)一眼井”,就是指此而言。
西岳庙
西岳庙在华山脚下的华岳镇,南距华山七公里,西距华阴县城二点七公里。庙宇宏伟,古柏参天,四周筑有围墙环绕,是我国历代封建帝王祭谒华岳的神庙。据文献记载,该庙原来在现址以东的黄神谷,称“集灵宫”,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年—前87年),到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02年)才迁到今华岳镇官道北。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及唐开成元年(836年),曾予重修。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更大规模地翻修过一次,到了明、清两代修葺的次数更多。其中工程最大的一次,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进行了三年,才告成功。
西岳庙的山门称为“灏灵门”,它和五门楼同为高大的砖石建筑,形制与北京故宫的端门颇相类似,为明代遗物。在五门楼之后,是清代改建的棂星门,枋檀上的彩画保持着明代早期式样。从这里进去,便是绿林掩映中的正殿“灏灵殿”,是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周有回廊,殿基高大、宏伟,整座宫殿全部坐落在一个大月台上。月台平面为一“凸”字形,周围用石条砌成,显得气势巍然。殿内悬挂有清代康熙、道光等题的“金光昭瑞”、“仙掌凌云”等匾额。
华岳庙是历代帝王巡视陕西的驻跸〔bì毕〕之地,过去还建有皇帝的寝宫,也是游人瞻仰浏览的胜地。唐代诗人元稹在《华岳祠》诗中有“山前古祠临长道,来往淹留为爱山”之句。庙内原来镌刻的碑石很多,因年久湮没,多遭毁坏。我国著名的书法碑贴,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的《西岳华山庙碑》,原来就存放在这里。碑文记载了汉代统治者祭山、修庙、祈天求雨等情况。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时碑毁,至今存世的仅有宋拓“长桓”、“华阴”、“四明”及清代金农等少数拓本,成为著名的书法珍品。庙内还有后周 “华山庙碑”、宋庆历七年(1047年)程琳谒词题名石刻、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九月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以及明万历年间的“华山卧图”,图首附刻王维、李白、杜甫、韩愈、陈抟〔tuán团〕、陈琦等唐、宋以来的名人文士的咏华山诗。此外还有华山图,嘉靖十七年(1538年)重修西岳庙碑,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等石额碑刻。
毛女洞
从莎萝坪南行,经过路成之字形的十八盘,便来到了“毛女洞”。“毛女洞”是“毛女洞下院”的简称,位于毛女峰下,因毛女而得名。汉代刘向曾赞毛女:“婉变玉姜,与时遁逸。真人授方,餐松为食。因果获成,延命深吉。得意崖岫,寄欢琴瑟。”宋初陈抟到华山遁居后,也作《咏毛女》诗一首,描写毛女神态:“曾折松枝为宝节,又编栗叶作罗襦。有时问著秦宫事,笑捻仙花望太虚。”后来,关于毛女的传说愈来愈奇。唐太宗初年,陶太白到华山采药,说他不仅见过毛女,还同毛女交谈过。蔡元长在岳庙祭祀华山,听说毛女的奇闻,思得一见。随从在岳庙醺炉中发现一奇异之物,告诉元长。当他看时,却原来是一妇人,遍身绿毛,目光射人,行走如飞。后来,蔡元长就命人给毛女绘了像,每年祭之。清人颜光敏,对毛女遭遇深表同情,对封建殉葬制度提出了控诉:“人传毛女峰,时闻毛女琴。欲写秦宫怨,空山多从音。”相传,“毛女洞”中常有悦耳的鼓琴之声传出,因此,“毛女洞”远近闻名。毛女洞上的“拜斗坪”,据说是毛女不知饥寒,每当夜深人静,朝拜北斗的地方。
千尺幢
回心石之上,便是华山第一险境“千尺幢”。这里,幢壁直立,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坡度为70度。从上到下共有370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登山时向上仰视,一线天开。下山时比上山时更险,如临深井,从胯下窥视路面。“千尺幢”顶端,有一个仅容一人的石洞,因为当人们爬上最后一个石级时,便可从洞中钻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天井”上有一平台,台上刻写的“太华咽喉”,形象地说明了这里的路形如人的咽喉食管,既窄又突出且长。“天井”口为“太华咽喉”中段,若从此堵住,上下就会绝路。每年阴历三四月是朝山的旺季,这里经常发生“绣幢”事件。1985年在千尺幢、百尺峡处,又各开劈了一条复道,分别为上行道和下行道。
百尺峡
过千尺幢向北折即到“百尺峡”,它是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境。“百尺峡”也叫“百丈崖”,乃是一处危石耸峙,直插云表,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峡的两壁几乎就要紧贴在一起,中间却被两颗石块撑开,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通过惊心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是上大下小卡着的两块石头,所以能安然无恙,后边的这颗石头被称之为“平心石”。所以愈诗中有“鄂然神功就,杀气见棱角”的描写。
老君犁沟
从群仙观上行,便是“老君犁沟”。这是一条临崖深沟。此沟深不见底,石级依壁临沟而过。传说,这里原来没有路,是老子驾着青牛用铁犁开的,形如耕地是时留下的犁沟,所以被称为“老君犁沟”。
当初,人们上下华山便是从犁沟两旁的石窝爬行的,至今人们还可以看到犁沟两旁的石窝。当地流传说,“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慢慢爬”。可见,“老君犁沟”同千尺幢、百尺峡一样,是登华山的必经险道之一。现在,已在犁沟的右上方,凿成271个石级,两旁铁链下垂,行走较为安全。
“老君犁沟”原为“老君离垢”。用道教的话说,就是离开尘垢到达仙境的意思。传说道教祖师老子曾到过这里,所以是“老君离开尘世的地方”。因“离垢”同“犁沟”同音,加之此地又确实貌似犁沟,再加上华山又有卧牛石、岳庙青牛树以及北峰老君挂犁处的传说,所以人们便认为这里是“老君犁沟”无异了。其实,那是被山水长期冲蚀形成的。
北峰
下聚仙台,过横翠崖,眼前豁然开朗。这里已是海拔1500米的云台峰,因位于华岳东北,故称北峰。此峰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恰似一座云台,故又名“云台峰”。李白在《西岳云台歌》中有“白帝金精远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之句,就是指远望诸峰,宛如青色莲花,开于云台之上。北周武帝时,道士焦道广修道于此。传说武帝曾上山问道,故有“武帝问道处”山洞遗址。
循山岭北行第一坊名“白云峰第一门”,再北行第二坊名叫“白云仙境”门。过后即达峰顶,长阔约十余米许,原有翠云宫、无量庙等建筑,依山为屋,叠起层楼,隐映于苍松翠柏之间,显出一团秀气。
由北峰向东面望去,雾气弥漫的峭壁深壑便是老虎口,当年我人民解放军侦察员就是由猩猩沟爬越老虎口来到北峰的。
根据实地考察,北峰与南面的诸峰岭如苍龙岭、五云峰、玉女峰和东峰等连成一条崎岖的长岭,岭脊上下的高度相差500米左右,坡陡45°以上,脊东侧是黄浦峪,脊西侧是华山峪。这条鱼椎脊似的长岭,既是两峪间的分水岭,又是登峰的“天梯”。人们巧妙地利用谷地和岭脊的有利地形,开辟了上山的道路。由青柯坪登北峰是从谷底顺陡峭的山坡爬上岭脊;由北峰登峰顶则是缘岭脊登上高峰了。
长空栈道
在升表台西侧,穿过石门楼,便是华山最险之景——长空栈道。此道开凿在南峰腰间,上下皆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极窄的路面,下由石桩固定。由于栈道险峻,所以当地人有这样的说法“小心小心九厘三分,要寻尸首,洛南商州”。这里并非登山者的必经之路。所以,石壁上刻有不少警告之语,如:“悬崖勒马”、“云开溢荡”等。
长空栈道是元代陇西贺元希来华山时所凿。凿洞必先开道,所以这里的一切,全是这位开山元勋和他的徒弟们干出来的。他在华山用于开道、凿山洞的时间就是40年。所以,后人才把他尊为华山一位神来供奉,并有许多神话故事流传。今天我们登上华山之巅时,有些险道连登都不敢登,可见贺元希当初开道、凿洞是何等的艰辛了。解放后,此处几经修整,虽较安全,但仍不失“华山第一险道”之名。
避诏崖
在继续登南峰的中途,有一大小仅可容人的石洞。洞上题“避诏崖”三字,相传为陈抟所题,此洞,乃是陈抟为躲避宋太宗宣召而藏身之地,陈抟隐居时说:一片野心都被白云留住,九重宠诏,休教丹凤衔来。在《华岳志》的记载里,五代时的周世宗柴荣召见过陈抟一次,授大夫之职不就。宋太宗赵光义召见过两次,仍不受职。第三次太宗又派人宣召,陈抟再也不赴召就躲避到这里,并作《答使者辞不赴召》诗一首:“九重特降紫袍宣,才拙深居乐静缘。三色满庭供画障,松岚万壑即琴弦。无心享禄登台鼎,有意学仙到洞天。轩冕浮云绝念虑,三峰只乞睡千年。”使者张泳对陈抟态度很不满意,复命后写《自成都诏归寄希夷》诗一首:“世人大抵重荣名,见我东来夹道迎。不免隔溪高士笑,天真丧尽得虚声。”气得他在诗中骂起人来。明代袁宏道至此,也作诗一道:“一枕孤云分外青,堕驴归者有无情。岩中只可避丹诏,那得深山避死生。”避诏崖因此得名。
2、《浮游》txt全集下载
浮游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洞玄架起玄光,依旧飞行了足有小半个时辰,才停了下来。
脚下是一处并不高大的山,是一种环形启瞎山,山上的树木倒是郁郁葱葱,而中间圆形区域,却好像心脏跳动一样,闪烁着一种黑光,很有节奏感的跳动,扩充。洞玄对希夷说,“希夷,此处便是千年前的鱼玄前辈生死玄关之处,那黑光便是鱼玄前辈留下的传承,剩下的路就要靠你自己走,千年来,天赋异禀的弟子也都来过此处,企盼能够继承鱼玄前辈的衣钵,只不过没有一个族旁没成功的,你下去吧!如能够通过鱼玄前辈功法的心灵试炼,自然能够得到传承,如若不能,也是缘法”,希夷对洞玄行了一礼“是,师父”,说完头也不回,直接向黑光闪烁的中心走去。洞玄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但愿吧….”
希夷刚一走进黑光覆盖的区域,就觉得仿佛进入一种恍恍惚惚的境界。越接近中心区域越恍惚,身体仿佛兆纳也随着黑光像心脏一样跳动膨胀。希夷只觉得眼前黑光一闪,黑色的光一点点扩大,直到将他吞噬…
……
东朝的京师,飘着席大的雪,整座京……
3、陈抟老祖是哪位神仙
问题一:中国传说中最后一个神仙是谁,有比陈抟老祖晚的吗 有传说明朝王阳明也是神仙,,《明史》说王圣人他妈怀孕十四个月尚未分娩,父亲王华感到很奇怪。一天,祖母岑氏上床午睡,不一会就进入了梦乡:房上笙笛悠扬,香烟缭绕,旗幡招展中,一群仙人驾着五色云自空中而来。其中一个头戴金盔、身穿金甲的天神,脚踏一片紫云,怀中抱着一个小孩,从天而降,落在王家。天神轻推房门,高声道:“贵人来也!”随即走了进来,将怀中小孩送与岑氏,回身出屋,随众仙驾云而去,仙乐和香烟也渐渐散去。 岑氏醒来后,王圣人就诞生了。
问题二:陈抟老祖在中国神仙体系中是什么神仙呢 是道教老祖,和老子齐名。相传洛阳龙门石窟上的石刻对缺宽芹联:“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就是他
的手迹。
――祝您愉快。
问题三:陈抟老祖有哪些弟子,越详细越好 陈抟老祖一生弟子无数,但最有成就的八大弟子中只有三人得到他真传,道法最为玄通的名为火龙真人,德行最为高尚的是张君来世称宝来天君,将老祖玄学传播最广的名叫魏离。其他弟子中,红云子通晓炼丹之术,莲蒲通晓卜术,范铧通晓天术,至于其他两名弟子,所学可能为“黄白之术”,但并未成有所成,所以,也不为世人所知。
问题四:陈团老祖是哪路神仙 是 陈抟老祖
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汉族,老子故里亳州真源县(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陈竹园村)人,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隐士。陈抟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希夷祖师等。隐于武当山九室岩,移华山伏毕云台观,多著述。 陈抟是传统神秘文化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宗师。陈抟宋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生于唐末,根据道教徒中的说法推算,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年)十月十日,陈抟与老子是同一个故里, 仙逝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七月二十二日,享年118岁。
问题五:陈抟老祖在道教排名第几 道教是一个极其民主及敬贤的教度。只要有资格入神界,都是受到恭拜的对象。因此自古至今,罗列受到恭拜的对象实在太多了。无法排列出神圣次第!只要对社会有无私贡献的神圣都应受到膜拜!不必分次第,也无法分出次第。
问题六:陈抟老祖是哪里人? 亳州真源(今河南周口市鹿邑)人,一说“普州崇龛(在今潼南县境)人”(又有陕西人、洛阳人、四川夔州府人诸说)。据宋人王称《东都事略・隐逸传》记载,陈抟“始四五岁,戏涡水”,则亳州真源县(今河南周口市鹿邑县)似为其出生地。北宋太宗、真宗时(976~1021年)人李宗谔又称陈抟为“普州崇龛人。”奉诏主编《祥符图经》又名《州县图经》分册《普州图经》中明确记载:“陈抟字图南,崇龛人”。“既长辞父母去学道,或居亳为亳人,或居洛为洛人,或居华山为华人。”①王象之指出:“又《别传》一编,乃钦真观道士谢道缘所传,其徒相传盖二百余年矣,亦以先生为崇龛寨人。”②按钦真观即在安居县崇龛镇。或许崇龛乃其祖籍,亦未可知。宋冯叔豹《过崇龛寨题巧败希夷宅》一书中也明确说:“希夷故宅,在安居县,崇龛镇二里,国初,即其宅为灵山观,宣和间赐额“钦真”。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废县为镇,原崇龛县“龙台镇”划归崇龛镇管辖。两镇合一后,崇龛是两个集居镇,集居、聚居通称“闾里”,简称“里”。四川文史馆游时敏先生在《陈抟先生小考》中定论:“依据史料,应着重第一种说法更应确定陈抟出生地在今安岳县境内的观音寺。”(见《高道陈抟》第27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安岳县城三华里处的云居山,有明洪武甲戌秋,县令陈观为之重建的陈抟墓。墓碑上刻有陈抟的《自赞铭》是现在全国独有实物。墓后面岩石上刻有陈抟书写的“福寿”二字,直径1.6米大,后面岩上还刻有“图南仙迹”,“希夷炼丹处”题字。真相寺庙宇尚存,寺内还塑有陈抟像。清人王之杰《题真相寺希夷像》诗也是一证。龙西乡观音寺有陈抟坝;还掘有明代《希夷故里碑》存藏龙西畜牧站房屋内;安岳县城有“希夷池”(现文体局内),等等,均为各个时期《安岳县志》记录在案。
问题七:道教中的神仙有哪些 三清:道教的最高神与教主,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玉皇大帝:众神之帝,玉帝统御多元宇宙、高维空间中所有仙佛神圣、人龙兽异、妖魔鬼怪,总管三界、四生、六道、十方的一切生老病死、兴衰成败、吉凶祸福。三清和玉帝的关系类似于大股东和总经理,三清是创世神,玉帝是治世神。
四御:辅佐玉帝、代天行化的四位天帝:紫微大帝,勾陈大帝,长生大帝,后土娘娘。统御万天的上天玉皇大帝、统御万地的下地后土娘娘、统御万类的东极太乙天尊、统御万雷的西极勾陈大帝、统御万灵的南极长生大帝、统御万星的北极紫微大帝合称为六御(六合),代表宇宙广袤无限的空间。此外还有东王公、五方五老、三十二天帝等天帝。
诸天曜神:
斗姆元君:北斗众星之母,接引众生,超离诸苦四方之神: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南斗六星君:司命星君,司禄星君,延寿星君,益算星君,度厄星君,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贪狼星君,巨门星君,禄存星君,文曲星君,廉贞星君,武曲星君,破军星君
九曜星君,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琼台女神:
王母娘娘:女仙领袖,理宇宙之阴气,养育天地
碧霞元君:泰山女神,掌管人间善恶,普济群生
妈祖娘娘:中华海神,保护航运,尊称天妃天后
九天玄女,百花仙子,送子娘娘,慈航真人,三霄娘娘,骊山老母,紫虚元君,眼光娘娘
文化之神:
文昌帝君:掌管功名利禄,护佑文风昌盛;
大魁星君:司职考试功名,庇护独占鳌头;
天枢上相:姜子牙,张良,诸葛亮,魏征,文天祥,刘基;
中华十圣:酒圣杜康,文圣孔子,史圣司马迁,医圣张仲景,武圣关羽,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茶圣陆羽;
儒家四圣:至圣孔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子,亚圣孟子;
诸子圣人:孙子,墨子,鲁班,邹衍,荀子,韩非子,董仲舒,颜廷利,韩愈,包拯,朱熹,王阳明。
忠武战神:
玄天真武大帝:道教战神之首,涤荡宇内妖魔,明朝保护神;
雷声普化天尊:雷祖,统领雷部诸将,掌物掌人,司生司杀;
协天关圣帝君:神武善战,协天护国,扶正保民,驱邪除恶;
护法四帅:赵玄坛,关帝君,马灵官,温元帅;
王灵官:道教第一护法神;二郎神,托塔天王,哪吒太子;
雷公,电母,风伯,雨师,水神,火神;
中华名将:伍子胥,项羽,韩信,卫青,霍去病,张飞,秦琼,尉迟恭,岳飞,徐达,戚继光。
财富之神:
正财神赵公明: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宜利和合,无不如意;
文财神比干:无偏无私,办事公道,买卖公平,童叟无欺;
武财神关羽:善于理财,信义俱全,庇佑创业,护航经营;
五路财神:玄坛真君和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
准财神:财帛星君,五显神,刘海蟾,沈万三,儒商始祖子贡,道商始祖范蠡
吉祥之神:
三官大帝:
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八仙:吕洞宾,何仙姑,张果老,韩湘子,钟离权,曹国舅,蓝采和,铁拐李;
福禄寿三星,和合二仙,石敢当,喜神,月老,彭祖,麻姑。
医药之神:
医神华佗,药王孙思邈,保生大帝吴;
十大神医:扁鹊,张仲景,华佗,皇甫谧,葛洪,孙思邈,钱乙,朱丹溪,李时珍,叶天士。
行业祖师:各行各业的祖师爷多是道教神仙人物,如金属业李老君、金融界赵公明、戏曲界李隆基、纺织业黄道婆、豆腐坊刘安等。
守护之神:
祖宗神灵:祖先荫庇子孙后代,敬天法祖慎终追远;
十二生肖,六十太岁;
灶王,门神,床神,厕神,井神。
地方俗神:
五岳大帝,四海龙王,城隍神,土地公,山神,水神,河伯。
地方特有俗神:东北五大仙,河南无生老母,兰州金花仙姑,皖南汪公大帝,镇江三茅真君,苏州张吴王,温州杨府爷,福州临水夫人,漳州开漳圣王,潮汕三山国王, *** ......>>
问题八:陈抟老祖 亳州真源(今河南周口市鹿邑)人,一说“普州崇龛(在今潼南县境)人”(又有陕西人、洛阳人、四川夔州府人诸说)。据宋人王称《东都事略・隐逸传》记载,陈抟“始四五岁,戏涡水”,则亳州真源县(今河南周口市鹿邑县)似为其出生地。北宋太宗、真宗时(976~1021年)人李宗谔又称陈抟为“普州崇龛人。”奉诏主编《祥符图经》又名《州县图经》分册《普州图经》中明确记载:“陈抟字图南,崇龛人”。“既长辞父母去学道,或居亳为亳人,或居洛为洛人,或居华山为华人。”①王象之指出:“又《别传》一编,乃钦真观道士谢道缘所传,其徒相传盖二百余年矣,亦以先生为崇龛寨人。”②按钦真观即在安居县崇龛镇。或许崇龛乃其祖籍,亦未可知。宋冯叔豹《过崇龛寨题希夷宅》一书中也明确说:“希夷故宅,在安居县,崇龛镇二里,国初,即其宅为灵山观,宣和间赐额“钦真”。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废县为镇,原崇龛县“龙台镇”划归崇龛镇管辖。两镇合一后,崇龛是两个集居镇,集居、聚居通称“闾里”,简称“里”。四川文史馆游时敏先生在《陈抟先生小考》中定论:“依据史料,应着重第一种说法更应确定陈抟出生地在今安岳县境内的观音寺。”(见《高道陈抟》第27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安岳县城三华里处的云居山,有明洪武甲戌秋,县令陈观为之重建的陈抟墓。墓碑上刻有陈抟的《自赞铭》是现在全国独有实物。墓后面岩石上刻有陈抟书写的“福寿”二字,直径1.6米大,后面岩上还刻有“图南仙迹”,“希夷炼丹处”题字。真相寺庙宇尚存,寺内还塑有陈抟像。清人王之杰《题真相寺希夷像》诗也是一证。龙西乡观音寺有陈抟坝;还掘有明代《希夷故里碑》存藏龙西畜牧站房屋内;安岳县城有“希夷池”(现文体局内),等等,均为各个时期《安岳县志》记录在案。
问题九:华山陈抟老祖是哪里人 亳州真源(今河南周口市鹿邑)人,一说“普州崇龛(在今潼南县境)人”(又有陕西人、洛阳人、四川夔州府人诸说)。据宋人王称《东都事略・隐逸传》记载,陈抟“始四五岁,戏涡水”,则亳州真源县(今河南周口市鹿邑县)似为其出生地。北宋太宗、真宗时(976~1021年)人李宗谔又称陈抟为“普州崇龛人。”奉诏主编《祥符图经》又名《州县图经》分册《普州图经》中明确记载:“陈抟字图南,崇龛人”。“既长辞父母去学道,或居亳为亳人,或居洛为洛人,或居华山为华人。”①王象之指出:“又《别传》一编,乃钦真观道士谢道缘所传,其徒相传盖二百余年矣,亦以先生为崇龛寨人。”②按钦真观即在安居县崇龛镇。或许崇龛乃其祖籍,亦未可知。宋冯叔豹《过崇龛寨题希夷宅》一书中也明确说:“希夷故宅,在安居县,崇龛镇二里,国初,即其宅为灵山观,宣和间赐额“钦真”。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废县为镇,原崇龛县“龙台镇”划归崇龛镇管辖。两镇合一后,崇龛是两个集居镇,集居、聚居通称“闾里”,简称“里”。四川文史馆游时敏先生在《陈抟先生小考》中定论:“依据史料,应着重第一种说法更应确定陈抟出生地在今安岳县境内的观音寺。”(见《高道陈抟》第27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安岳县城三华里处的云居山,有明洪武甲戌秋,县令陈观为之重建的陈抟墓。墓碑上刻有陈抟的《自赞铭》是现在全国独有实物。墓后面岩石上刻有陈抟书写的“福寿”二字,直径1.6米大,后面岩上还刻有“图南仙迹”,“希夷炼丹处”题字。真相寺庙宇尚存,寺内还塑有陈抟像。清人王之杰《题真相寺希夷像》诗也是一证。龙西乡观音寺有陈抟坝;还掘有明代《希夷故里碑》存藏龙西畜牧站房屋内;安岳县城有“希夷池”(现文体局内),等等,均为各个时期《安岳县志》记录在案。
问题十:陈抟老祖有哪些流传的故事 陈抟生平 年少时,好读经史百家之书,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有诗名。五代后唐长兴(930~933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仕进,从后晋至后周,娱情山水,凡二十余年。自言曾遇孙君仿、皮处士二人,谓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因入武当山,服气辟谷,但日饮酒数杯。据北宋人文同称,他于后晋天福(936~944年)中曾入蜀,从邛州天师观都威仪何昌一学睡功“锁鼻术”。魏泰谓其“或一睡三年”。 陈抟本有大志,然“数举不第”,且厌五代之乱,又所交往者多高道隐士,因此逐渐形成“出世”思想。天福二年(937年)在蜀时,有诗云:“我谓浮荣真是幻,醉来舍辔谒高公。因聆玄论冥冥理,转觉尘寰一梦中。” 大约在后周或稍前,陈抟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据宋朝《国史》称,大约在此期间,他与另外两位传奇人物吕洞宾、李琪(或作“李奇”)交往甚密。再传弟子陈景元又称其与谭峭为师友。自此,其名大振。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十一月,世宗“以四方未服,思欲牢笼英杰,且以抟曾践场屋,不得志而隐,必有奇才远略,于是召到阙下”,问以飞升黄白之术。抟答曰:“陛下为天子,当以治天下为务,安用此为?”命为谏议大夫(一说“拜左拾遗”),固辞不受。赐号“白云先生”(此据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一说学者又称白云先生),放归山;又命陶谷草诏,令华州刺史每事须供,岁时存问。 显德五年(958年),成州刺史朱宪陛辞赴任,世宗令赍帛五十匹、茶三十斤赐抟。 陈抟将五代十国的统一寄希望于赵匡胤。据说赵氏登极,他闻讯大笑坠驴曰:“天下这回定叠也!” 入宋后,太宗赵光义曾两次召见。第一次在太平兴国初年,太宗待之甚厚。第二次在太平兴国九年(或雍熙元年,984年)。据《太宗实录》《续资治通鉴长编》《东都事略》等书记载,陈抟复至汴京,以羽服见于延英殿,太宗甚为礼重。因语宰相宋琪等人曰:“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入华山四十年,度其年近百岁人,且言天下安治,故来朝觐,此意亦可念也。即令引至中书,卿可试与之语。”宋琪问:“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授于人乎?”陈抟答曰:“抟山野之人,于时无用,亦不知神仙黄白之术,吐纳养生之理,非有方术可传。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世?今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达今古,深究治乱,真有道仁圣之主也。正是君臣协心同德、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炼,无出于此。”宋琪等表上其言,太宗更加敬重。十月下诏,赐号“希夷先生”,并令有司增葺华山云台观。数月后放还山。 端拱二年(989年)卒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 《宋史・陈抟传》称陈抟“能逆知人意”,“好读《易》”。 隐居武当山时作诗八十一章,名《九室指玄篇》,言修养之事。又撰有《入室还丹诗》五十首、《易龙图》《赤松子诫》(或作《赤松子八诫录》)《人伦风鉴》(或作《龟鉴》)各一卷;另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及诗六百余首。相传他传有《无极图》《先天图》等。《全宋文》收入其数篇文章。《正统道藏》题名陈抟的作品有《阴真君还丹歌注》。南宋吕祖谦编《皇朝文鉴》,收入其《龙图序》;元张理《易象图说内篇》并收《易龙图》之序及数图式,可考见其易学象数思想。曾V《道枢・观空》录其论说,又可见其观“五空”思想。 [编辑本段]陈抟传说 陈抟,别号扶摇子,是毫洲真源(今河南周口市鹿邑)人。他五岁时还不会说话,人称“哑孩儿”。一天,他在水边游戏,遇到一个青衣妇人,自称毛女。毛女将陈传抱到山中,喂了几口琼浆玉液(一说乳汁),陈传从此心窍开爽,开口说话。毛女又将一本书投入他的怀内,并赠诗 一首: 药苗不满笥,又更上危颠。 回首归去路,相将入翠烟。 陈抟......>>
4、历史上真的有“陈传老人”吗?
陈抟(约871—989),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他生于唐朝末年,五代宋初道士,由于其出身低微,所以有关他的籍贯、家世、乃至生卒年月,史无定论。《宋史》说他是亳州真源(今安徽亳县)人。一说他是河南鹿邑人,一说普州崇龛(今四川安岳县)人。他是道教的著名神仙,旧时命相行业奉其为祖师。元朝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称陈抟享年118岁,而庞觉的《希夷先生传》则认为陈抟活了190多岁。
传说陈抟为天生异人。一次,一位渔夫打鱼,一网下去,很觉沉重,提上来却是一团紫色的肉球。渔人饥饿,打算煮食充饥,锅中水才烧热,只听巨雷震响,摇动房屋,球裂了,露出一个婴儿。于是婴儿便随渔人姓陈,取名抟,抟是圆团的意思。陈抟自出后生一直不会说话,直到四五岁时,一次在涡水岸边游戏,有个穿青衣的妇女召唤他过去喂乳吃,从此才开口说话。据此传说陈抟当为安徽亳州或河南鹿邑人,因两地紧邻,皆在涡水流域,行政区划,朝有变更,交叉隶属,或亦有之。陈抟长大后,聪明过人,喜欢阅读经史百家典籍,一见成诵,十五岁时,诗、礼、书、数及方药等书一览无遗,无不精通。
后唐长兴二年(931)陈抟举进士不第,于是不再追求功名利禄。到他的父母过世后,陈抟说:“我以前所学的仅仅能够记住姓名而已!我将离开家乡到泰山去,与安期生、黄石公等仙人交游,怎能如世人那样在轮回之中生死呢?”便将家产分散送人,自己只拿了一只石铛走了。当时士大夫们仰慕陈抟的高洁,争先恐后想同他结识,但陈抟却谢绝了。他头戴斗笠腔旁,身穿蓑衣,出入集市、酒楼、野店;行走时口唱山歌,坐下时谈笑风生,如人无人之境。后唐明宗亲写诏书见他,陈抟长揖不跪。明宗待他愈加恭敬,赐号清虚处士,赐予宫女三人。陈抟上表谢绝,献诗云
雪为肌体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到来。
处士不生巫峡梦,空倾云雨下阳台。
交付宫中使者,自己立刻隐避了。从此,陈抟随心所欲地倘徉游历于山水之间。
有一年,陈抟遇见孙君仿、獐皮处士二人,他们告诉他:“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于是,他便前往武当山九室岩栖隐,吐纳服气,不食烟火,每天仅饮酒数杯,静默修炼了二十余年。这期间,他撰写《指玄篇》八十一章、《人室还罩银丹诗》五十首,又作《钓潭集》一万余字,阐述道的精微奥妙。一天,陈抟深夜立于庭院中,见一神人持剑呼唤道:“你道已修得,应当选择归成的地方了。”陈抟说:“您说归成之地,想来秋天是万物收敛结实的季节,那么代表秋天的西方将是我归隐的地方吧尸当时陈抟七十多物圆宴岁,随即徙居西岳华山,在山下寻得古云台观遗址,披荆斩棘,清除榛莽砖石,安居下来。另有一种说法,说陈抟深夜焚香读《易》,有五个老人经常来听他诵读,长眉白发、容貌古怪。时间长了。陈抟便问他们从哪里来。老人们说:“我们是此地武当山日月池中的龙,这里是玄武帝君治理的地方,华山才是先生栖隐的去处。”五龙命他闭目,凌空驭风飞到华山,将陈抟安放在一块大石上,陈抟睁开眼睛,五位老人已不见。有人说,陈抟睡觉的本领就是龙教的,因为龙善于睡觉。今华山五龙桥附近的五龙潭,相传即为五龙驮陈抟来华山之后的栖隐之所。
陈抟初到华山时,山上有老虎吃人,他对老虎大声呵斥,命令它们离开,自此华山上不再有虎患。平时,陈抟经常闭门卧睡, 往往累月不起。一天,有个樵夫在山麓看见一具尸体,身旁竖着一柄拂尘.走近一看,原来是陈抟。摇一摇,口有热气。过了很长时间,他才慢慢恢复呼吸起身,说:“我睡得正香,你为什么来打扰我?”州将罗彦威将陈抟的事迹奏告周世宗,后周显德三年(956)世宗命华州地方官询问他关于点化金银的道术。陈抟对世宗说:“陛下贵为天子,广有四海,当以治理天下为要务,何必留意那些小道术呢?”世宗不责怪他冒犯,拜他为谏议大夫,陈抟坚决推辞。一个多月以后,世宗又赐号白云先生,放他还山,并下诏命令州县地方官经常关心过问。
陈抟身怀经国济民的才学,经历了五个朝代的更迭离乱,每当他听到一个。朝代的灭亡,总是闷闷不乐,颦眉数日,曾写过一首诗说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陌纵荣争及睡, 朱门虽贵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太宗皇帝曾在赐陈抟的首诗中说:
曾向前朝出白云,后来踪迹杳无闻。
如今若肯随君诏,急把三峰赐与君。
陈抟这才赴诏。进宫前,要求先安置一间静室休息,太宗便赐他建隆观。陈抟关门熟睡了一个多月才醒来,身穿羽服,头戴华阳巾,脚穿草鞋,上朝谒见。太宗在延英殿以宾客礼相待,赐坐交谈了很长时间。其时太宗正要征伐北汉,陈抟直言劝止,然而当时军队已经出发,太宗听到谏言很不高兴,暂留陈抟在御花园内。不久,就传来了征战失利的奏报。太宗这才心悦诚服。宋太平兴国四年(979),陈抟又到京都,对太宗说:“现在可以征灭北汉取河东了。”于是太宗又兴王师,果然大获全胜,一举灭了北汉,俘获了北汉王刘继元。
太宗赐陈抟“希夷先生”的徽号,并经常和他作诗唱和。有一次太宗问:“象古时尧舜那样治理天下,现在可以办到吗?”陈抟说:“尧舜时代,皇帝住的是土坯草屋,土阶三尺,茅茨不剪,根据这样的说法,现在很难比得上。然而,能够政治清明,不伤财劳民,就是今天的尧舜了。”太宗又命陈抟看一看第三子寿王的命相,派太监引导至东宫,而寿王还未起床,他就转回。回来后对太宗说:“寿王宫中所养的下人都是将相之材,寿王的命相可知了尸原来所见到的是张耆、杨崇勋和郭承枯之人,后来分别作了宰相和太尉。而寿王也登了帝基,即宋真宗。京城中有一位士大夫到陈抟居处,请教能够约束自己的方法,陈抟说:“得到便宜的事,不要再做;经常游玩的地方,不要久恋;得志的地方,不要再去。”听到的人都以为是至理名言。太宗也想拜陈抟为谏议大夫,陈抟坚辞,乞求放他归山,太宗苦留不住,只好放他归山。后又曾多次宣召,陈抟坚持不肯出山,上表谢绝。
陈抟通今博古,尤其精于《易》学,观察人物好坏贵贱无不应验。他还能未卜先知。在陈传的书斋里有一只大瓢挂在墙上.道士贾复想要但不开口。陈抟对他说:“你来没有别的事,是看中了我的大瓢吧尸便吩咐下人拿下来给了他。陈抟又能够预I、吉凶。有一个人叫郭沆,少年时曾居住在云台观中,一天陈抟在半夜里叫他马上回家,郭沆嫌路远不想走。陈抟便陪他一起上路,在半道有人呼叫他,告诉说他的母亲死了,郭沆这才醒悟陈抟要他回家的原因。陈抟送他一包药,要他火速赶回去给他母亲灌下,果然不多久,郭母就起死回生,恢复了健康。又有一次,成都太宗许仲宣罢官,送来书信和礼物,问他的仕途吉凶。陈抟答复是永不起复,以后不久许仲宣就死了。
后来,陈抟很少到人世间走访,而常同吕洞宾、壶公、赤松子等仙人在华山聚会交谈,饮酒赋诗。有一官家子弟金砺恭敬地前来拜见,并请教睡觉的方法,陈抟听后微微一笑,回答道:“睡眠的道理不认识,要想脱离生死,跳出轮回就难了。如今人们饮食终日,汲汲钻营,一夜要惊醒好几次。精神被名利声色扰乱,心智被佳肴美酒迷糊,世俗的睡法就是这样。而高人睡觉时,有苍龙守在东方,白虎伏在西方,丹田精气运转,五脏神水循环,然后神灵出窍,飘然遨游碧宫,上下昆仑紫府、福地洞天,这样的睡法不知道岁月迁移与世间忧愁,才称得上真睡真梦。”于是他送给金砺两首《睡诗》:
其一
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
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
觉来不所知,贪求心愈动。
堪笑尘中人,不知梦是梦。
其二
至人本无梦,其梦本游仙。
真人本无睡,睡则浮云烟。
炉里近为药,壶中别有天。
欲知睡梦意,人间第一玄。
后来金砺有幸见到陈抟仰卧睡去的样子,没有呼吸,而面色红润,不禁肃然起敬,在床下跪拜而去。
北宋端拱元年(988)的一天,陈抟对弟子贾得升说:“我明年中元(农历七月十五)后要游峨嵋山,你去张超谷中开凿一间石室。”第二年,陈抟从峨嵋山回来,石室已成,他欣然来到其中,写下了几百字的遗表,大意是说:“我的寿数已有终期,圣恩已难以留恋,已于今年十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到了那一天,陈抟命人灭掉烛火,独自一人留在石室中,用左手撑着下颌而死,享年一百一十八岁。死后七天肢体仍有余热,有五色祥云蔽塞洞口,弥月不散。据说,后来有个太监到峨嵋山,见一人宽袖高冠,自称东明,善于相术,然而讲的多是关于华山的事情。此人走后,太监突然醒悟,疑为陈抟,马上派人寻找,却已不知去向。
陈抟作为一位高道、大学问家,他的学术贡献主要在易学、老学和和内丹学三个方面。在内丹修炼上,他成就了著名的睡功,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睡仙”。 陈抟曾写过一首著名的《睡歌》:
臣爱睡,臣爱睡,
不卧毡,不盖被。
片石枕头,蓑衣覆地。
南北任眠,东西随睡。
轰雷掣电泰山摧,
万丈海水空里坠。
骊龙叫喊鬼神惊,
臣当恁时正鼾睡。
闲想张良,闷思范蠡,
说甚曹操,休言刘备。
两三个君子,
只争些小闲气。
争似臣,向清风,
岭头白云堆里,
展放眉头,解开肚皮
打一觉睡!
更管甚,红轮西坠。
在常人看来,似乎陈抟一心贪睡,是个整天昏睡的懒道士。其实,非也!陈抟的“睡”是一种高明的修炼,与常人的睡眠毫不相干,是一种形似睡眠——采取了睡姿,实为道家内丹的一种功法。后世传有《陈希夷胎息诀》和《华山睡功法》,皆为道教静功。 陈抟的“睡”与众不同。或说陈抟“多闭门独卧,经累月到百余日不起”(《谈苑》),或说陈抟之睡,短则月余,长则数年(《贵耳集》)。陈抟“睡”名远扬,周世宗柴荣曾把陈抟请至宫中,检验他的睡功,他果然熟睡一月有余(《坚瓠续集》)。这种睡法,世间多么嗜睡的人也很难做到。所以,他的道友、著名神仙吕洞宾说:“(陈)抟非欲长睡不醒也,意在隐于睡,并资修炼内养,非真睡也。”
吕洞宾一语道破天机,陈抟的“嗜睡”是一种高深的内丹修炼功夫,即“胎息”。陈抟修炼的胎息功法,《武当福地总真集》说是神龙传授,自然是神话。但龙其实是蛇的变异,蛇有冬眠的习性,或许一些道人从中得到了某些启发,也是可能的。陈抟的功法当然得于人传。据宋文同《丹渊集》说,陈抟曾师从西蜀高道何昌一学“锁鼻术”,《吕祖全书》、《匣记》等书又称陈抟从吕洞宾、刘海蟾那里学得了“蛰龙法”。陈抟集众家之长,创立了高超的睡功。
有关陈抟的睡功,明代周靖《赤凤髓》中作了记载: 日间或夜半子时安静时,端身正坐,叩齿36通,以唤集身上诸神。然后 宽松衣带侧卧,闭口垂帘(眼睑),舌抵上腭。并膝,收一足,一手掐剑诀,掩生门(脐眼),合齿,开天门,闭地户(即闭口用鼻呼吸),心目内观,坎离(水火)会合,内日月交精也。功法如鹿之运督,鹤之养胎,龟之喘息。陈抟还有一些其它睡式,兹不赘述。陈抟睡时,“出入无息,面色红莹”(《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得以“蜕老而婴,动如神人”(《丹渊集》)。
陈抟之“睡”,是其神奇的修炼方法、超然的处世哲学和完善自我价值的真实写照。
5、希夷的人物简历
1896年9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先后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堂、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
1919年初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在粤军中任支队副官让斗唤,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1年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次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时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
1924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坦凯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
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独立团为先遣队讨伐军阀吴佩孚,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
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后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在中国革命的转变关头,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州起义失败后,因受到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责难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与党脱离关系,流亡欧洲,后到澳门隐居。
1933年11月到福州帮助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在“福建事变”后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李济深、陈铭枢等组织的以抗日为主旨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1939年5月,穿越日军封锁线,北渡长江,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部队挺进皖东敌后,在津浦路东西两侧建立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初,日军五千余人在空军配合下进犯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他指挥军直属队顽强苦战,毙伤日军数百人,将敌击退。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坚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多次交涉没。1946年3月4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叶挺获释,第二天,他就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在狱中,叶挺说:“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参加了国共谈判三人军事会议。4月8日,他后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难,享年50岁.同机遇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邓发以及叶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杨眉和幼子阿九。
噩耗传出后,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说:“为人民而销喊死,虽死犹荣。”朱德提词:“为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周恩来写了《“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悼念文章。
6、诗歌“好习惯”(七句话)
七句诗
七句诗在诗经中也常见,但在节中。先秦诗歌中7句诗比六句诗五句诗就少多了。
采薇操 伯夷
《琴集》曰:“《采薇操》,伯夷所作也。”《史记》曰:“武王克殷,伯夷、叔齐耻之,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乃作歌,因传以为操。”《乐府解题》曰:“《采薇操》亦曰《晨游高举》。”
登彼高山,言采其薇。以乱易暴,不知其非。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
申包胥歌
《吴越春秋》曰:子胥以吴兵伐楚。入郢。昭王出奔。申包胥乃之秦求救。倚哭於秦庭。七日七夜。口不绝声。哭已。歌曰云云。桓公大惊曰:楚有贤臣若此。吴犹欲灭之。寡人无臣若斯者。其亡无日矣。为赋无衣之诗。出师而送之。
吴为无灶察缓道。封豕长蛇。以食上国。欲有天下。
政从楚起。寡君出自草泽。使来告急。
汉魏晋南北朝7句诗常见。
琴歌二首 之一
玉台新咏有序曰:司马相如游临邛。富人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窃於壁间窥之。相如鼓琴歌挑之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通遇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此方。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歌 王嘉
金刀治世后遂苦。帝王昏乱天神怒。
灾异屡见戒人主。三分二叛失州土。
三王九江一在吴。馀悉稚小早少孤。
一国二主天所驱。
(○《齐书》隐模符瑞志。)
【携玉手喜同车】 曹植
北上云阁飞除,钓台蹇产清虚。
池塘观沼可娱,仰泛龙舟绿波。
俯擢神草枝柯,想彼宓妃洛河。
退咏汉女湘娥。
龙笛曲
《古今乐录》曰:“《龙笛曲》,和云:‘江南音,一唱值千金。’马融《长笛赋》曰:‘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然则《龙笛曲》盖因声如龙鸣而名曲。”
美人绵眇在云堂,雕金镂竹眠玉床。
婉爱寥亮绕红梁。绕红梁,
流月台,驻狂风,郁徘徊。
《古今乐录》曰:“《采菱曲》,和云:‘菱歌女,解佩戏江阳。’”
江南稚女珠腕绳,金翠摇首红颜兴。
桂棹容与歌采菱。歌采菱,
心未怡,翳罗袖,望所思。
江南弄 梁?简文帝
枝中水上春并归,长杨扫地桃花飞。
清风吹人光照衣。光照衣,
景将夕。掷黄金,留上客。
江南弄 沈约
邯郸奇弄出文梓,萦弦急调切流徵。
玄鹤徘徊白云起。白云起,
郁披香。离复合,曲未央。
敕勒歌
《乐府诗集》云。乐府广题曰:北齐神武攻周玉壁。士卒死者十四五。神武恚愤疾发。周王下令曰:高欢鼠子。亲犯玉壁。剑弩一发。元凶自毙。神武闻之。勉坐以安士众。悉引诸贵。使斛律金唱敕勒。神武自和之。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故其句长短不齐。〗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白纻歌六首】鲍照
吴刀楚制为佩祎,纤罗雾縠垂羽衣。
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屣飒沓纨袖飞。
凄凄风夏起素云回,车怠马烦客忘归,
兰膏明烛承夜晖。
唐时7句诗也不算多。
后苦寒行 杜甫
南纪巫卢瘴不绝,太右已来无尺雪。
蛮夷长老怨苦寒,昆仑天关冻应折。
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
安得春泥补地裂?
乌栖曲 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犹衔半边日。
银箭完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昼月 韩愈
玉碗不磨著泥土,青天孔出白石补。
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株女闭户。
阴为阳羞固自古,嗟汝下民或敢侮,
戏嘲盗视汝目瞽。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刘长卿
般若公,般若公,负钵何时下祝融。
归路却看飞鸟外,禅房空掩白云中。
桂花寥寥闲自落,
流水无心西复东。
小鸡山樵人歌 陆龟蒙
长其船兮利其斧,输予薪兮勿予侮。
田予登兮榖予庾,突晨烟兮蓬缕缕。
窗有明兮编有古,饱而安兮惟编是伍,
时不用兮吾无汝抚。
悲歌六(一作攀龙引) 顾况
轩辕黄帝初得仙,鼎湖一去三千年。
周流三十六洞天,洞中日月星辰联。
骑龙驾景游八极,轩辕弓剑无人识。
东海青童寄消息。
喜马参军相遇醉歌 陈子昂
独幽默以三月兮。深林潜居。
时岁忽兮。孤愤遐吟。
谁知我心。孺子孺子。
其可与理分。
十月 李贺
玉壶银箭稍难倾,缸花夜笑凝幽明。
碎霜斜舞上罗幕,烛笼两行照飞阁。
珠帷怨卧不成眠,金凤刺衣著体寒,
长眉对月斗弯环。
寄崇梵僧(崇梵寺近东阿覆釜村) 王维
崇梵僧,崇梵僧,秋归覆釜春不还。
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
峡里谁知有人事,郡中遥望空云山。
长相思 苏颋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没铅南望龙门北朝市。
杨柳青青宛地垂,桃红李白花参差。
花参差,柳堪结,此时忆君心断绝。
渡江秋怨 权德舆
渡秋江兮渺然,望秋月兮婵娟。
色如练,万里遍,我有所思兮不得见。
不得见兮露寒水深,耿遥夜兮伤心。
如梦令 白居易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
见了又还休,愁却等闲分散。
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蕃女怨 温庭筠
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
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
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
宋朝七句诗与九句诗的数量差不多,但文人的7句诗没有僧侣写的多。
次韵王监叔 宋 陈著
古道在山林,还从冷处寻。
醉时诗落纸,梦时诗落纸,
梦里鹤随琴。岁月悠悠外,
乾坤浩浩心。何妨且留住,
风雨是知音。
太平兴国宫 宋 董嗣杲
旌幢龙虎卫,台殿鼓钟浮。
水乱浑疑雨,山深只见秋。
九天严采访元老主焚修。
得禄安萧散,前身几世修。
陈山龙君祠迎享送神曲 龚颐正
海波渊沦兮海山巃嵷,其下潜通兮君之宫。
时思其母兮来舂容,菖叶生兮杏蔕融。
君之来兮雷隆隆,雨我田兮秋芃芃,
我之怀兮无初终。
公无渡河 黄简
公无渡河,公无渡河,
止公不已将柰何。九渊喷雪舞馋鳄,
百里吼雷翻怒鼍。平地往往犹风波,
况此弥漫秋水多。
书事 刘克庄
幼作淳熙版籍民,老逢景定改元新。
残年且尽杯中物,他日谁浇柏下人。
长镵谷中忙斸雪,小车花外遍寻春。
吾评子美饥寒态。
闻婆饼焦 陆游
黄泥岭,松森森,幽鸟穿枝时一吟。
汝声一何悲,汝语恻我心。
连村麦熟饼饵香,我母九泉那得尝!
晨鸦 梅尧臣
云昏月黑鸦不知,皷声冬冬鸡报啼。
睥睨未辨天东西,痴雏噪舞群翅低。
野桑叶卷风凄凄,浓雾不起寒雨迷,
晨鸦却归巢上栖。
赵清献勤洁帖赞 岳珂
为御史而称其铁面,宜笔力之健。
尹成都而琴鹤以行,宜字体之清。
书法何出,心即其物,可以比魏公之笏。
杕柏寄傅钦之 司马光
彼杕者柏,生于崇峦,其叶丸丸。君子爰处,
爰处爰游。匪忧勿忧,其乐休休。
逍遥咏 宋太宗
修炼求真一,冲和本自然。
希夷光满月,苦学周知易,
难佃语默玄。成功兼积德,
别有洞中天。
题黄茅岗诗碑 苏轼
醉中走上黄茅岗,满岗乱石如群羊。
岗头醉倒石作床,仰观白云天茫茫。
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
拍手大笑使君狂。
和黄先卿即事五首 王炎
生理今何似,丰年亦屡空。
有愁催发白,无药驻颜红。
归计何时决,诗家乃尔穷。
悲风吹千军。
张德夫园亭八咏 山椒
百尺云根老,斑斑长绿苔。
幽寻穿窈眺步崔嵬。地脉元无此,
人心亦巧哉。千年湖底石,
幻作小飞来。
秋日 王铚
半落庭前叶,始知秋意新。
风严柳疏细。霜薄水清匀。
句裹存佳景,诗成题未有,
翰墨伴清闲。
二十四日 文天祥
壮心负光岳,病质落幽燕。
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
岁时如有水,风欲不同天。
家庙荒苔滑。
和杨仲轲春难度 文同
春难度。红梢梢,寻缕缕。朝披烟,
暮结雨。劝君饮酒莫用诉。春难度。
和许守小阁 吴芾
依山开户牖,每到眼增明。
爽垲偏宜性,清虚更醒酲。
地高朝纳日,江近夜闻声。
默坐观身世。
挽薛艮斋 徐定
今古名流特地奇,生平学术得真师。
缵将管乐为操蕴,论切周唐入设施。
经理远橅循中道称藩麾。
堪惊四十成埋玉,叹息襟期有未为。
公无渡河 徐集孙
公无渡河,公无渡河,
公必欲渡意如何。波涛汹涌何足畏,
中原未复一身多。争知平地有风波,
人心之险险于河。
采莲吟 许志仁
湖边日落鸳鸯飞,罗衣香转兰舟移,
莲根断处手满丝。手满丝,
不能理。秋云深。隔君子。
网户叹 赵文
江南西风粳稻熟,网夫出门网妇哭。
天晴黄雀飞苦高,县吏椎门怒震屋。
哨声飞空健鹘过,迟速小误成嗟跎,
君庖不充将奈何。
明朝的七句诗数量巨减。
白苎词 刘基
暖香结暝娇青春,翠钗珠压光照人。
凤箫十二烟雾匀,惊鸿燕娇波龙鳞。
玉觞交飞酒如沼,门外斜阳在林杪,
宫中沉沉天未晓。
鸡鸣歌 高启
北斗城头北斗低,万家梦破一声鸡。
马蹄踏踏车辘辘,阙下连趋市中逐。
雄鸡安得噤尔声,利名少息世上争,
漫漫夜长人不惊。
梧桐树 博士钱宰
梧桐树,一叶堕秋风,一叶委秋露。
明年二月新叶生,还在今年叶飞处。
汉宫飞燕近承恩,零落班姬不如故。
君不见梧桐树。
秋情 李义宁德
蜡炬摇红纱隙冻,沉香帐底鸳鸯梦。
芙蓉波冷薄霜凝,一夜离鸾忆单凤。
梧桐金井啼曙鸦,梦郎封侯归妾家,
开门自扫枇杷花。
司农笏 李东阳
司农手中无寸铁,夺笏击贼贼脑裂。
贼未死气虽已折,奉天天子双泪横。
十年弃卿真负卿,臣身区区劳记忆。
平原太守曾未识。
拟古将进酒 少保石珝
铜龙水涩蟾蜍泣,桂花参差夜云碧。
地上落叶何纷纷,花枝不似三春日。
鸿声渐远江水寒,百年转眼风月残。
夜深杯满君莫难。
三岔驿 修撰杨慎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唐尧 黄佐
玄云油油,北风肃肃。
震电晔晔拔大木,雪雹须臾及牛腹。
驱车随銮走折轴,关弓射天中鸿鹄,
酌金叵罗奏蕃曲。
夜饮郭宅分韵得寂字
土龙填湖小波寂,星收闤声光历历。
白鸟睡惊柘寒滴,葛轻公子巧中的。
蔗浆洗襟盈淅沥,青苎畦中坐束曈,
城上割风学吹笛。
史沧如携琴过访
樱桃花开山雨红,有客乘舟云水东,
舟空只余三尺桐。仙人气骨林下风,
姓名不署神相通。别云访我若不遇,
自弹一曲出门去。
清朝的七句诗很少。
寄怀王宓草 胡奉衡,字平玉,一字平舆,五开人。康熙甲子举人,官黄州教授。
伯仲无惭古逸民,丈园泥复结芳邻。
王昊庐宗伯解组寓金陵,
新构丈园,与宓草兄弟为笔砚友。
青鞋布袜江南客,同作耆英会里人。
关陇平 叶方霭
泾原既清,群贼大睢睢盱盱,延旦夕之命。
帝命臣海,为陇民徙灾。
帝命臣勇,师出自西陲。(三章)
7、《麻衣神相》之石室神异赋(下)
《麻衣神相》之石室神异赋(下)
五代间有奇人陈搏,赐号希夷(搏字图南,精于相法,常相。宋太祖后,乘马入汴,路闻宋太祖即位,大笑堕地,曰:天下定矣。后太祖召见,不仕,赐号希夷)。师麻衣(麻衣乃仙翁也),学相论,以冬深拥炉而教之。希夷如期而往,至华山石之中(华山石室,乃麻衣修道之地也,以后希夷隐于此),不以言语而度与希夷(默而爱之也),但用火箸画字于炉火中,以传授此识,又用金锁赋,别有银匙歌授之,希夷画其学焉。金锁赋,银匙歌皆为麻衣之所作也。
『根有三纹,中主财物必然多耗散』山根若有三纹侵断者,多主耗散平生家财。广监云:山根若有横纹断,克子刑妻少兄弟,父母早逝家生主,耗散财粮空哀伤。
『耳白过面,朝野闻名』(耳宜白,不宜红,内宜反,不宜正)神农经云:耳白过面,终为名臣。欧阳公未贵,有僧相曰:公耳白过面,名闻天下者也。后官至宰相,名载千秋万世。
『神称于形,情怀舒畅』精神者,一生之相本也,贵乎形神相称,不称不足,过称过足,若神形俱足,而不偏者,身心安泰之相也。
『足生黑子,英雄独压万人』(张守之足,有黑痣安于足底,亦有英气)左足有痣,财,男吉,右足有痣,旦如安禄的少,财事。张守为之濯足,而不言,守问之曰:节度足底有黑痣,故少停不濯。曰:吾之贵,慎斗皆在此痣也。禄山再拜,曰:不肖双足俱有。守忧之为患,后禄山亦领之处节度使,拥兵百万,发兵灭唐,侵扰朝纲,无以为是。
『骨插边庭,威武名扬四海』(此言人之神勇)边庭在左辅角发际之间,若额齐起,插入边庭者,主耀贵。广监云:驿马连边地,兵权主一方。
『声自丹田下出,有福而享遐龄』言丹田发声,言具气,主寿)丹田在肋下,若声自肋下发,音头深远,主寿。希夷论曰:众人之息以喉至人肋,则丹田发音,自肋之下出,亦主其寿也。
『骨从脑后横生,发财且增长寿』(此言人寿)脑后有骨横生,曰玉枕骨,富寿之相也。广监云:骨从脑生少人知,贵禄绵绵福寿相。
『地阁光润,晚景愈好而得安闲』地阁两颐若光润丰满,气色厚生,未主称心快意。
『悬壁色明,家宅无忧多吉庆之事』悬壁在耳旁,若气色不暗者,多吉而无凶。
『土星满山林,滞气多灾』此言木土多少不相称。鼻小谓之土薄,山林重重,更有滞气入,必有祸害,此谓之多主灾。
『 前相好而背影亏,虚名无寿』前面形象虽好,而背后形相亏陷不称者,虽名声远扬,世人尽知,然寿不足,天命注定,夭之不虚。
『阴阳肉满,福重心灵;正面骨开,粟陈贯朽』阴阳即泪堂,若阴阳丰满,不横出者,满而不溢,必聪寿之相也。正面即两颧骨,若骨开润而不偏斜者,广有钱拜之相也,此之谓也。
『鬓毛求直,或先富而后贫;筋若蚓蟠,定少闲而多厄』(求直,即乱成一团,无章无法)若鬓发杂乱,如求直者,则其人性懒,虽然财富多余,然后必耗散尽,空贫亲穷。
『角若蚓蟠,定少闲而多厄』头面手足清,角乱生者,曰蚓蟠,主辛苦,不闲之相也,能无厄乎?
『眉棱骨起,纵有寿而孤刑;项下结喉,恐无儿而客死』眉额突峻,虽云古怪,若眉梭独起者,虽有寿而亦主孤刑,此之谓也。经云:露齿结喉,无子无媳,一世孤贫,客死他州,此之谓也。
『眼如鸡目,性急难容,判孝困步若蛇行,毒而无寿』眼睛圆小而黄,曰鸡目,若此者,其性急躁,然多淫,其诚可信也。行而头手足俱动,行之折状者,曰蛇行,其性轻而心毒,安能寿乎?
『色青横于正面,唤作行尸;气色暗于耳前,名为夺命』色青者,死气也。颧上,眼上曰正面,若青气横于此位者,主有灾疾,故曰行尸,期至其以灾害横至。
『青遮口角,肩鹊难医;黑掩太阳,神医莫救』口为人之司命,若两角青黑,若有而无,则非吉兆也,病人必难逃。太阳,左右目也。神医扁鹊皆名医,若黑气掩乎双目,扁鹊莫能救也。
『白如枯骨,亦主身亡;黑若烟炭,终须寿夭』若病人有白气,如枯骨之体,定死,虽有神医妙手,也无可医也。又有黑气,若死灰者,掩于病人之面目,则其无可救治矣,岂有生乎?
『贫而多难,只因满面悲容;夭更多灾,盖谓山根薄削』容颜常若哭,不哭似哭,哭又非哭,必主多贫而多难,经云:不醉且似醉,不醒且似醒,荣乐终休矣,此之谓也。年寿、山根二部曰孛,年寿,山根之下,若年寿削而薄,且掘念陷凹者,主疾病而夭。
『平生少疾,皆因月孛光隆;到老无灾,大抵年宫润泽』年寿,即月孛星,此位丰隆有光,平生必少疾病。
『血不色华,少遂多忧;行不动身,积财有寿』血以气为验,气以血为神,血无光华,中心不足,色以少遂,岂称遂耶?必多逆。行不晃体,福禄整齐。行步而不动身者,谓之龙聚,坐定而不晃体者,谓之虎锯。贵重之相,也岂无财寿乎?
『神光满面,富贵称心;鬼色见形,贫愁度日』神光者,红黄之色而有光也。黄色者,则富贵平稳,称心如意,鬼色者,气青黑而多暗也。故面有神光,利多心遂,面有鬼色者,贫愁日至。
『病淹目闭,有神无色者生;神脱口开,天柱倾欹者死』(人生以顶为天柱,宜正不宜倾,倾则必死)病久,虽目闭,有神而无色者,必主生,无灾无祸。若眼无神光,口闭而天柱倾倒者,则必主死,虽面相无碍,终难生还也。
『五岳俱正,人可延年;七窍不明,寿难再久』五岳者,额、双颧、天庭、地阁也,左为东岳,右为西岳,上为南岳,下为北岳,鼻为中岳。此五岳者,相寿之相。七窍者,眼、鼻、口、耳也,此七窍,人官也。五岳俱正而不偏陷者,固为寿相,若口、耳、鼻、眼之七窍反露而不明者,亦主夭折,此断明也,是之谓也。
『华盖黑色,必主卒灾;天庭青色,须防瘟疫』华盖位福堂之旁,黑气侵之,滞气所入,主有暴疾。天庭在天中之下,青气生之,滞气浮现,主有瘟疫。
『赤燥生于地阁,定损牛马;青白起于奸门,祸侵妻妾』地阁为奴仆宫,若生红气如火而少者,主牛马损伤,奸门在眼角之下,若有青白二气,恐妻妾有灾,奸门乃妻妾宫也。
『三阳火旺,必主诞男;三阴木多,定须生女』太阳、中阳、少阳为三阳,太阴、中阴、少阴为三阴,女儿三位木多青气也。三阳在左眼下,红气旺盛,必生男,三阴在右眼下,青气多出,即主生女也。以天下验之,无不应。
『流魄放海,须防水厄之灾;游魂守宫,定主丧身之苦』守宫为悬宫,乃目眶也。流魂游魄,嘴黑色也,大海为口,有黑气而入口者,须防水厄之灾,守宫即目眶也,若生黑气,多主丧身。
『道路昏惨,防跌蹼之灾;宫室燥炎,恐有火汤之咎』(通衙委巷,与水兴口)道路者,即委巷通衙也,若生滞色,涉险不利,须防跌蹼之灾,若受跌蹼,则终身不起。宫室在厨灶之旁,若生燥炎之气,须顺汤火,以防火灾,此之谓也。
『耳根黑子,倒死路傍;承浆深纹,恐投浪里』黑子即黑痣也,耳后生黑子者,主客死他乡,倒毙路旁荒郊野径,无人收藏。承浆在唇下,若生有深纹,恐有水厄之灾。
『眼堂丰厚,亦主贪淫;人中偏斜,亦多刑克』眼堂固宜丰满,若丰而又厚者,则亦主贪淫,贪则使人生厌,淫则使人必死。人中固宜端正,若偏斜者,必主刑克,若是者,克妻子,无父母兄弟也。
『鬼牙尖露,诡计奸贪;神眉峥嵘,凶豪恶死』牙之长者,露于唇外,谓之鬼牙,当门二齿齐大而平固者,诚信可交之也,若旁齿尖露,犬牙互动,曰鬼牙,其人必多诡计奸贪,不可交也,此之谓也。神眉者,神气眉也,二眉丰隆,厚而长,固为寿相,若棱骨高削,性必豪凶,为人霸道而必死夭非命也。
『人形似鬼,衣食不丰;生相若仙,平生闲逸』(广监相人,形古怪而似鬼者)人形古怪,固为贵相,若形相如鬼,虽有衣食,亦必不丰也,以此验天下之人,无不应验,学者慎之。形貌奇异,灵秀聪明,贤达而若仙,非贵即主仙,一生平淡,与世无争。
『谷道乱毛,号作淫杪;耳根高骨,名曰寿堂』(谷道无毛,亦作贫相)粪门呈乱毛,由膀胱盛气而生也,为人淫欲也。玉楼即耳后高骨也,耳后骨起,名曰寿堂,经云:相人之寿延,则考耳后玉楼,玉楼高起,年寿延长,玉楼低平,寿无长终也。
『骨格精神,瘦亦可取;肉地浊浮,肥何足夸』言骨骼虽瘦而气色有神者,可取之吉昌荣华,皮肉虽厚而不坚润泽厚者,有不取之凶。
『目多四白,主孤克而凶亡;鼻有三凹,必贫穷而孤苦』眼如怒睁而露白,其欲闭而不黑者,孤刑之凶相也,主破败刑克。鼻有三凹,必贫穷而孤苦,三凹,鼻曲折陷下者也,主破败刑克。
『三尖六削,纵奸巧而贫贱;四方五端,虽不谋而富贵』(三尖六削,奸而贫贱,终贫困也。二仓、二侧、五官俱方正是也)二天仓而地库方满,面不凹陷,五岳端正其位,拱朝有归,而不偏者,富贵之相也,四方五端,一生行谋而无可露者,未主富贵,终为善终也。
『腿长脚瘦,常年奔走不停;唇薄口尖,好说是非之事』腿胫细长,脚形枯瘦者,辛苦之相也,脚跟削薄,平荡无边者,当主奔波劳苦,终年不歇,不停不息者也。不事完事,嘴口尖削,两唇掀翻,薄而色白,好说是非之人也,若是者,好论人过,招是惹非也。
『部位伶俐,自然无祸无灾;纹痣交加,到底有嗟有怨』部位者,面颜色也。部位分明而不驳亲者,定主吉昌,纹痣乱生于各位者,凶也。
『剑鼻蜂睛,不特凶而贱也』剑鼻如立剑,蜂睛虚长,主心毒。鼻梁削而如剑,眼睛露而不转,如蜂目者,性情贪暴,而品位 *** 之人也。
『峨肩鼠食,非惟吝而且贪』峨眉,即眉耸如峰,乱杂如柴,鼠食,即食如鼠相,快而近吞,有此二相者,主贪鄙而凶暴,此之谓也。
『若夫孩童易养,声大有神;夭折难成,肾浮不紧』
『头圆骨耸,易养而利益双亲;额方面阔,无险而吉祥迭至』
『山根青色,出胎而频见灾厄;年上黑光,幼岁而多生脓血』
『阳囊若荔壳,定为坚耐之儿;面肉类浮沤,决是虚花之子』
『头尖无脑骨,能言而亡;目缓少精神,将行而死』
『色紧肉实,可养无虞;声响气清,端为颖异』
『鼻梁低塌,当生啾唧之灾;发际压遮,定是孤刑之子』
『发齐额广,英俊聪明;气短声低,胡涂夭折』
『外郊插额,利处山林;正面无权,难居宅舍』
『孤峰独耸,骨肉参商;四尾低垂,妻儿隔角』
『乱纹额上,男女并生孤刑;黑痣泪堂,子息恐云有克』
『眉不盖眼,财亲离散之人;眼大露睛,寿促夭凶之子』
『上轻下重,未主伶仃;上阔下尖,终无结果』
『额尖鼻小,侧室分居;喉结脚长,终临外处』
『有权有柄,皆因两脸有权;无识无能,只为双眉不秀』
『身白过脸,衣食丰盈;神赛于形,庄田荣足』
『男儿腰细,难主福财;女子肩寒,孤刑再嫁』(古云:姜女肩薄,孤刑克夫)男子腰细,福必薄,女子肩寒似缩者,命必毒,孤刑克夫,此之谓也。
『头大额大,终主刑夫;声粗骨粗,竟为孀妇』若女人头额俱大,声音粗厚,骨多肉少,皆孤刑之相也。
『眼光口阔,贪淫求食之人;摆手摇头,诡滥刑夫之妇』眼露光而口阔大者,贪淫度日,头手轻摇而不重者,滥淫,则刑夫,此之谓也。
『发浓鬓重兼斜视,多淫;声响神清,必益夫而得食』 发鬓浓厚而视瞻不正者,血气旺盛,必邪而淫汤。声音响亮,眼神清明者,益夫,食禄之妇也,此之谓也。
『山根不断,必得贤夫;部位停匀,应招贵子』梁不断者,配必以佳者。部位不偏者,子必有。
『骨格细腻,富贵自主清闲;发鬓粗浓,劳苦终为贫贱』(腻者,滑也)骨骼相称而细腻者,清闲而安逸,发鬓粗浓而低乱者,辛苦也。
『皮肤香腻,乃富室之女娘;面色端严,必豪门之德妇』皮肉清香而细腻者,面色润洁而端庄者,富贵家之妇女也。
『发细光润,禀性温良;神紧眼圆,为人急燥』(神色,面上之光彩也)发细而有光者,气必和而佳,性良。神紧而目圆者,气必急而性燥也。
『二颧高凸,刑夫未了期年;两耳反薄,克子终无成日』颧骨高而削者,刑夫不定,克夫孤单,耳反而薄者,克子无休,终而无子也。
『手粗脚大,必是姨婆之命;鼻尖额低,终为侍妾之身』手粗脚大者,巫姨媒婆之相,鼻尖头低者,佳妾之形。
『卧蚕明润而紫色,必产贵子;金甲丰腴而黄光,终兴家道』眼下有肉如卧蚕,而肉色紫象,必生贵子,此之所谓,必验之也。金甲二颧,在鼻窍二旁,若丰隆,黄色而光者,必旺家门。
『妇人口阔,先食庄田而后贫;美人背圆,必嫁秀士而得贵子』女人之口润大而无收拾者,贪食懒惰,而后贫乏,耗散家财,终无善终,此之谓也。背若圆厚而清秀者,必配良夫,且无用时日,必得贵子也。
『身肥肉重,得阴相而反荣华;面圆腰肥,类男形而亦富贵』身体肥泽而不虚浮,貌称匀女形者,主荣华,然肉多体蠢,则反荣华。女人腰重腹肥,似男子形者,亦主富贵也,此荣华富贵之相,亦造化于自然之理。
『干姜之手,女子必善持家;锦囊之拳,男子定兴财产』女人皮肉固宜细,惟于手瘦,是不露盘者,善持家也。若男子手如绵软而不坚,若是者,则不求自富。
『头小腹大,一生于过多食;骨少肉多,三十焉能可过』女人头小腹大者,不遇食多也,若又肉有余,而骨不足者,主夭,此属天理,此之谓也。
『眉粗眼恶,频数刑夫;声雄气浊,终无厚福』(此言女子浊混者)眉粗乱而眼恶露者,克夫。声雄大而气粗者,贫薄之人也,若此不得也。
『眼光如醉,桑中之约无穷;媚态渐生,月下之期难定』眼露光而神如醉者,多主淫欲,野贪之人也,此之谓也。媚者,妖娆之色也,若女人多妖媚者, *** 之妇也。经云:态渐生,非指良妇也,岂无月下之期?此之应也。
『面如满月,家道兴隆;唇似红莲,衣食丰足』唇若红莲,齿若白玉,面若光润,而无缺陷,唇若丹珠而不露牙尖,齿若玉珠,齐整无缺,口若是者,则富贵之相也。
『山根黑子,若无宿疾必刑夫;眼下皱纹,亦主六亲若冰炭女人山根有黑痣,主有疾或刑夫。乱纹侵于眼下者,身必孤。面骨肉疏,末主孤单,无子息也。
『齿如榴子,衣食丰盈;鼻若灶门,家财罄尽』齿密如榴子,光洁如玉者,富足。鼻窍仰露者,不贫则夭。
『形如罗汉,见子必迟;貌若判官,得子尤晚』形容古怪,若罗汉之人,子息发达。貌若判官,形为乖张,则有女无子,亦或得子晚运。
『三山突阔,万顷规模;四渎清明,终生福气』额与二颧高阔,耳口目鼻清明者,广远富贵之形也。
『形清神浊,不久贫穷,人小声洪,定须超越』形貌虽清而神气枯浊,虽富而后贫。形貌虽小,而声音洪亮,本源盛大,丹气冲盛,终将发达,此之谓也。
『头面宽厚,福禄双全;神气澄清,利名双得』
『面皮绷急,寿促无疑;骨格恢弘,前程可夭』
『少肥气短,难过四九之期;唇缩神痴,焉保三旬之厄』
『形体局促,作事猥亵;气宇轩昂,一生快顺』
『鼻梁露骨,名为破祖刑家,背脊成坑,号曰虚花无寿』
『鼻有三曲,不卖屋则卖田;面见两凹,必成家而成业』鼻梁有三曲而不平直,破败之人,家无储粮,人无衣裳,此之谓也。天地相朝,泰华并拱,发达成立之形也。
『獐头鼠目,何必求官』注云:此言凶相)头削而骨露,曰獐头,睛凸而眼圆,曰鼠目,皆不贵之相。
『马面蛇睛,须遭横死』(注云:此言凶相)声嘶而面长,曰马面,目凸睛红,曰蛇睛,其性心毒,兄弟不义,猝致横祸。
『睛清口阔,文笔高人;面大颐丰,钱财满屋』(注云:此言吉相)睛如点漆,口阔若抹丹,文章之士,面方而大,颐丰面润者,富家之子也。
『语言多泛,为人心事难明;』(注云:此亦为妄女之相也)语言贵乎有伦序,若言无统绪,语多泛滥者,必妄而无规,故许负有云:语言多泛,作事多乱,其心事岂易明哉?
『貌容温和,作事襟怀洒落。』(注云:此为下相)形容如美玉之温润,气宇似春风之柔和者,乃襟怀洒落,有德之人也。
『骨粗发重,何曾剩得一钱;』(注云:此为穷相)骨发粗而露,头毛厚而逢,此贫寒之相也。
『体细身轻,那得停留片瓦。』(注云:此言头角之相)身体贵乎厚重,若行如风摆柳叶者,不贫则夭也。
『巨鳌入海,必作尚书;龙骨插天,应为宰相』经云:额骨入天庭,宰相位尊,若日月角插天庭者是也,巨鳌即额骨,龙骨即日月角也。
『日月角耸,必佐明君;文武双全,定为剌史』日月角者,即龙骨插天也,固为贵相,若二颧有骨接远地者,曰文武兼全,牧伯之相也。
『眼若三角,狠毒孤刑;鼻带两凹,破财疾苦』(注云:此言心毒之相也)眼为日月宜圆明,不欲三角相,有如此,其心不善,妇人主刑夫克子,男子必克妻儿。鼻为土星,年寿居之,若有二凹,不惟破财,又兼疾苦。
『骨轻手硬,必是庸常;眉秀神和,须知闲雅』骨骼削而轻,手指粗而硬者,庸俗之人也。眉目清秀,神气温和者,则为清闲之秀士也。
『声干无韵,何得荣华;肤涩少光,终无安逸』此言声贵,皮肤粗是也。
『凶归十恶,皆因眼下睛黄;死在他州,盖谓龈掀唇膘』(注云:此言眼恶多凶)犯十恶之凶者多是眼赤睛黄而不黑也。身死于他乡者,多为齿龈掀露,口唇薄膘也。
『形神不蕴,贫夭两全,筋骨莫藏,懦愚双得』若形有余而神不足,或神有余而形不足,皆曰不蕴,如此之人不贫则夭。筋中显骨,骨上露筋,筋骨俱露而不藏者,不懦弱则愚鲁矣。
『眼光嘴趫,为人埶拗不良;齿齧头摇,其性奸贪无比』目露神光,嘴薄唇掀,皆不良之徒也。咬牙作声,曰齿齧,捏手者,曰头摇,咬齿而头摇者,狠毒之相也,其人必多奸贪。
『得意中面容凄惨,先富后贫;遭窘处颜貌温和,早穷晚发』名利得意之中,遇喜悦而面容凄惨者,虽富而后贫。若处穷困之间不愁而反温和者,早穷晚必发。
『金形得金局逢土可比陶朱』若金形人又得金局之正者,固云:金得金,刚毅深。兼得土局而相生,主财富。陶朱公,范蠡也,能至富豪,彼此以后论行之形,今将五行相貌总解于此后,学者当熟记而群察之。
(木形人宜修长,木之在色,宜青秀,得其正色,若腰偏而背薄,非木之善。火形人浑厚,上尖,如火之炎,色赤,活得其中也,或衍露浮燥,漂灼之过,故风鉴云:局露即曰火,面深即曰土,似有局露者,皆曰火也。水形人圆厚背负,腰圆,色无气静,肉重而骨轻,是其常也。或筋缓肉流,此谓肢不辅体,则泛滥而无所守,形同而相悖也。土形人面深,腰背露,形貌轩,肉轻骨重,色黄气莹,得其正也。或骨重肉薄,神昏无力乃淹滞之土矣。自金形得金局至此,皆论五行之形,妇重于土益,王行之金木水火,无不待土以生,故上季旺于四季,所谓若兼形得,则择其多者即为土矣)
『土局得土形见火,有如王恺』若土形人又得土局之正者,固云:土得土,财富库。若又兼得火局形气,则相生,亦主财富。
『金人火旺,财散若尘;木旺金伤,钱消如土』金形人得火局大克,木形人得金局相克。广鉴云:相克相刑曰鬼哀,钱财削散不宜乎。
『火逢光彩带红活,而愈进家财』火形人得火局之中,固云火得而威大矣,又得活红之形乃光彩,火形纯一,不争不夺,贵之相也。
『水逢黑肥,得厚圆而倍增福寿』水形人得水局云:水得水,文学贵。又得圆厚之体貌,乃水形纯一,不夺次贵之相,岂无福寿乎?
『火人带木,必定荣超;水局得金,终须快畅』若上小下阔,声音焦烈,初年稍富者火形人世,若身形清秀,瘦直而露骨者,带木局人世,木能生火,荣超之相也。
『土逢乙木,带润泽亦可疏通』土形木局相克而非吉相,若土多木少,气色润泽,亦有疏通之相也。
『木遇微金,必斩削方成器用』木形得金相克而非吉,若木多金少,必斩削而成器材也。
『水逢厚火,以破资财;火得微金,卒难进益』水在火局,破财无疑。火重而金微,进益难定。
『当观气色之往来,看纹痣之吉凶,更审运限之长短』此三者与前五克五生相参而观之,则吉凶无遗也。
『额为火宿,管前三十载之荣枯,鼻乃财星,遇中五六年之休咎』额主初限,若方正隆厚则吉,尖削凹陷则凶。鼻主中限,管财运。
『承浆地阁,管尽未年;发际印堂,周维百岁』地阁主末限,要方正饱满为妙,尖削不好。发际至印堂主一生贵贱。
『平生造化,当首取于四强;人世玄机,须先观夫三主』四强乃子午卯酉,即额、颏和双颧,宜丰隆广阔,不宜尖削破陷,人生造化,先观四者也。三主,即初末限是也,成和子篇分五行之形为三限,甚祥。
『气色明润,固为快顺;限步崎岖,亦多蹇剥』五行并三限之步,运若缺陷亦多否。
『头尖额窄,固不可以求官,色惨神枯,兼何由而发迹』
『眼光如鼠,似偷盗之徒,睛窜若獐,横死之汉』
『眼凸如蜂目,亦主凶刑,口匾似鲶鱼,终须困乏』此言五行之形体,主贫贱孤夭。
『为僧者头圆必贵,作道者貌清可荣』自此至发辨根基,各求其妙,皆论僧道。
『顶突头圆,必住名境;神清骨秀,须加师号』头圆而项骨高突,额阔而土下方正,为僧者必主都纳也。眼睛清若电,骨骼秀似龟,为道者必称师号。
『重颐碧眼,富禄高僧;广额秀眉,文章之士』重颐,主富贵,碧眼,主性慧。额阔而眉秀者,文章之相也。
『耳白过面,善世之封;颧耸印平太师之爵』为僧者耳白于面,必封善世之官,为道者颧耸印平,必得太师之职。
『形貌匾促,庸俗之徒;声音澄清,富贵之辈』为僧为道容貌福浅者俗,声音清秀者富。
『骨粗形裕,其人老困山林;貌异神殊,此辈远超云路』若筋骨粗露,形貌俗者,终老山林之相也。形貌秀异者,修行到人不到处。
『腹背丰满,衣钵有余;鼻准直齐,富贵自足』腹背丰满,鼻梁挺直,皆富相也,僧道亦然。
『眉疏目秀,定近贵而得财』眉目清秀,常人近贵得财,僧道亦然。
『鬓发浓重,合道貌声响始荣;眉目平直,入僧相骨清方贵』鬓发浓重奇异,即为僧道,貌若奇异,声音响亮,早见荣贵。眉平而目秀,即为相,骨法清古,方是尊贵之体。
『视瞻不正,必定好淫;举止多轻,须知贫贱』视而不正,其心必淫,僧道更甚焉。
『眼若桃花光焰,但图酒色欢娱;面如灰土尘朦,定主家财破败』眼神光荡若桃花,奸心内蒙之相也,酒色狂淫之徒也,僧道可知矣。面貌如灰土,气色又灰朦者,贫厄之相也,僧道亦主破败、疾厄。
『若论限运,与俗一同;细辨根基,各求其妙』相中运限,僧道与俗人相同,若部位、骨法、气色,以僧道俗人基本论之,则各求其妙也。
『人生富贵,皆由前世修行;士处贫穷,尽是今生作恶』未睹形貌,先相心田,人之富贵贫贱,固在于相貌。气色然作善降,作恶降殃,而心田又不可以不知也。故唐裴度自赞书像,云:身不长,面貌不扬。故为将为相,一点雷台,丹青莫状,是知心也者,乃相之大者也。
『若问前程,先要观乎气色;欲求仙兆,次则辩其形容』以知其根苦后,以气色定祸福,言相人之法,要先察此四者,则吉凶贵贱可以知其概矣。
『先以五岳为根基,后以气色定祸福』看相以五岳定根基,以气色断休咎。
『大则活人性命,小则救人难厄』察看祸福,救人于苦难。
『不为世见阴功,亦作来生道果』学相者究通此理,其实有益于人,其报亦及乎已,岂待来生哉!
『志超云外,上合天机』志向远大,可与天合。
『寿夭穷通,莫逃相法;富贵贫贱,奚出此篇』智者得之,自有神仙之见,明智之士,能精此篇,兼得师付曰,就月将自有神仙之见。
『后之学者,勿传庸俗之徒』风监之术,千变万化,穷通物理,岂庸夫俗子所能学哉。
『高山流水少知音,一塌白云在深处』又谓此篇一如流水之操知音者,鲜矣。久隐于华山石室,白云深处,今遇知音希夷,故点而授之也。
『悉精妙理,参透玄关,得之于心,应之于目。一览无遗,方佑神异赋之不诬也』苟能悉精此篇之妙理,参透其中之无闷了然于心目之间而无遗,方知神仙与赋之妙,信不证矣,后之学者,当敬受此篇,不可易而忽这也。
分页导航 《麻衣神相》卷二 《麻衣神相》卷三 《麻衣神相》卷一 《麻衣神相》之石室神异赋(下) 《麻衣神相》之石室神异赋(上) 麻衣神相最基本的常识(五) 麻衣神相最基本的常识(四) 麻衣神相最基本的常识(三) 麻衣神相最基本的常识(二) 麻衣神相最基本的常识(一)
8、希夷周先生的下一句希夷周先生的下一句是什么
希夷周先生的下一句:烧香调琴心。
希夷周先生的下一句:烧香调琴心。诗词名称:《周先生·寥寥空山岑》。本名:元稹。字号:字微之,字威明。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化鲜卑族。出生地:河南洛阳。出生时间:大历十四年(779年)二月。去世时间:太和五年(831年)。主要作品:《过襄阳楼》《遣悲怀三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明月三五夜》《行宫》等。主要成就:倡导新乐府运动。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希夷周先生”的详细介绍:
一、《周先生·寥寥空山岑》的全文点此查看《笑旦顷周先生·寥寥空山岑》的详细内容
寥寥空山岑,冷冷风松林。
流月垂鳞光,悬泉扬高音。
希夷周先生,烧香调琴心。
神力盈三千,谁能还黄金。
二、元稹其他诗词
《菊花》、《离思五首·其四》、《行宫》、《赋得九月尽(秋字)》、迟好《晚秋》。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碰陆》。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周先生·寥寥空山岑的详细信息
9、宋初那道人叫陈搏or陈抟?
陈抟(871~989年)为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字图南,自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他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
陈抟籍贯
亳州真源(今安徽亳县)人,一说“普州崇龛(在今潼南县境)人”(又有陕西人、西洛人、四川夔州府人诸说)。
据宋人王称《东都事略·隐逸传》记载,陈抟“始四五岁,戏涡水”,则亳州真源县似为其出生地。
北宋太宗、真宗时(976~1021年)人李宗谔又称陈抟为“普州崇龛人。”奉诏主编《祥符图经》又名《州县图经》分册《普州图经》中明确记载:“陈抟字图南,崇龛人”。“既长辞父母去学道,或居亳为亳人,或居洛为洛人,或居华山为华人。”①王象之指出:“又《别传》一编,乃钦真观道士谢道缘所传,其徒相传盖二百知巧余年矣,亦以先生为崇龛寨人。”②按钦真观即在安居县崇龛镇。或许崇龛乃其祖籍,亦未可知。宋冯叔豹《过崇龛寨题希夷宅》一书中也明确说:“希夷故宅,在安居县,崇龛镇二里,国初,即其宅为灵山观,宣和间赐额“钦真”。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废县为镇,原崇龛县“龙台镇”划归崇龛镇管辖。两镇合一后,崇龛是两个集居镇,集居、聚居通称“闾里”,简称“里”。四川文史馆游时敏先生在《陈抟先生小考》中定论:“依据史料,应着重第一种说法更应确定陈抟出生地在今安岳县境内的观音寺。”(见《高道陈抟》第27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安岳县城三华里处的云居山,有明洪武甲戌秋,县令陈观为之重建的陈抟墓。墓碑上刻有陈抟的《自赞铭》是现在全国独有实物。墓后面岩石上刻有陈抟书写的“福寿”二字,直径1.6米大,后面岩上还刻有“图南仙迹”,“希夷炼丹处”题字。真相寺庙宇尚存,寺内还塑有陈抟像。清人王之杰《题真相寺希夷像》诗也是一证。龙西乡观音寺有陈抟坝;还掘有明代《希夷故里碑》存藏龙西畜牧站房屋内;安岳县举则城有“希夷池”(现文体局内),等等,均为各个时期《安岳县志》记录在案。
陈抟生卒
陈抟生于唐末,根据道教徒中的说法推算,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年)十月十日,与魏泰所说“生唐末”大体吻合西蜀崇搭答键龛县(今四川安岳县)龙台驿灵山观(今观音寺)。著述《易龙图序》署有“西蜀崇龛陈抟序》仙逝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七月二十二日,享年118岁。
陈抟生平
年少时,好读经史百家之书,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有诗名。五代后唐长兴(930~933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仕进,从后晋至后周,娱情山水,凡二十余年。自言曾遇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谓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因入武当山,服气辟谷,但日饮酒数杯。据北宋人文同称,他于后晋天福(936~944年)中曾入蜀,从邛州天师观都威仪何昌一学睡功“锁鼻术”。魏泰谓其“或一睡三年”。
陈抟本有大志,然“数举不第”,且厌五代之乱,又所交往者多高道隐士,因此逐渐形成“出世”思想。天福二年(937年)在蜀时,有诗云:“我谓浮荣真是幻,醉来舍辔谒高公。因聆玄论冥冥理,转觉尘寰一梦中。”
大约在后周或稍前,陈抟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据宋朝《国史》称,大约在此期间,他与另外两位传奇人物吕洞宾、李琪(或作“李奇”)交往甚密。再传弟子陈景元又称其与谭峭为师友。自此,其名大振。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十一月,世宗“以四方未服,思欲牢笼英杰,且以抟曾践场屋,不得志而隐,必有奇才远略,于是召到阙下”,问以飞升黄白之术。抟答曰:“陛下为天子,当以治天下为务,安用此为?”命为谏议大夫(一说“拜左拾遗”),固辞不受。赐号“白云先生”(此据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一说学者又称白云先生),放归山;又命陶谷草诏,令华州刺史每事须供,岁时存问。
显德五年(958年),成州刺史朱宪陛辞赴任,世宗令赍帛五十匹、茶三十斤赐抟。
陈抟将五代十国的统一寄希望于赵匡胤。据说赵氏登极,他闻讯大笑坠驴曰:“天下这回定叠也!”
入宋后,太宗赵光义曾两次召见。第一次在太平兴国初年,太宗待之甚厚。第二次在太平兴国九年(或雍熙元年,984年)。据《太宗实录》《续资治通鉴长编》《东都事略》等书记载,陈抟复至汴京,以羽服见于延英殿,太宗甚为礼重。因语宰相宋琪等人曰:“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入华山四十年,度其年近百岁人,且言天下安治,故来朝觐,此意亦可念也。即令引至中书,卿可试与之语。”宋琪问:“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授于人乎?”陈抟答曰:“抟山野之人,于时无用,亦不知神仙黄白之术,吐纳养生之理,非有方术可传。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世?今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达今古,深究治乱,真有道仁圣之主也。正是君臣协心同德、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炼,无出于此。”宋琪等表上其言,太宗更加敬重。十月下诏,赐号“希夷先生”,并令有司增葺华山云台观。数月后放还山。
端拱二年(989年)卒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
《宋史·陈抟传》称陈抟“能逆知人意”,“好读《易》”。
隐居武当山时作诗八十一章,名《九室指玄篇》,言修养之事。又撰有《入室还丹诗》五十首、《易龙图》《赤松子诫》(或作《赤松子八诫录》)《人伦风鉴》(或作《龟鉴》)各一卷;另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及诗六百余首。相传他传有《无极图》《先天图》等。《全宋文》收入其数篇文章。《正统道藏》题名陈抟的作品有《阴真君还丹歌注》。南宋吕祖谦编《皇朝文鉴》,收入其《龙图序》;元张理《易象图说内篇》并收《易龙图》之序及数图式,可考见其易学象数思想。曾慥《道枢·观空》录其论说,又可见其观“五空”思想。
陈抟传说
陈传,别号扶摇子,是毫洲真源人。他五岁时还不会说话,人称“哑孩儿”。一天,他在水边游戏,遇到一个青衣妇人,自称毛女。毛女将陈传抱到山中,喂了几口琼浆玉液(一说乳汁),陈传从此心窍开爽,开口说话。毛女又将一本书投入他的怀内,并赠诗 一首:
药苗不满笥,又更上危颠。
回首归去路,相将入翠烟。
陈抟本不会说话,这天回到家中突然念出这四句诗来,父母大吃一惊,忙问从哪听来的,陈抟说是毛女所教,并取出书来,原来是本《周易》。
陈抟好读易经,手不释卷。他一生修道,编写了导养、还丹为主要内容的《指玄篇》八十一章,并致力于导养之道。他近一部发展了道教修炼之法,创作出《无极图》等一系列图式,以“顺以生人”,“逆以还丹”的理论体系来探究生命的起源,寻找延年益寿之方,因此被后世道教徒尊奉为“陈抟老祖”。
陈抟通晓了八卦大意,从此无书不看,飘飘然有出世之志。十八岁那年,父母双亡,他于是抛散家财隐居山中。后来梦见毛女传授他炼形归气、炼气归神、炼神返虚的大法,便遵命奉行。
士大夫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陈抟却侧身而卧,不予理会。众人见他鼾声如雷,都纷纷叹息而去。
后唐明宗皇帝听说了他的高名,御笔亲书派使者持诏征他出山。陈抟不违抗圣旨,只得来到洛阳歇见天子。见了天子,陈抟却不拜,满朝文戊大惊失色,明宗却不怪,感叹说”高士是不用长礼来对待的。“就将他送到礼贤宾馆,释心照料。 陈抟一无所用,早晚只在蒲团上打坐而已。明宗三番五次驾幸礼贤宾馆,有时恰好逢他睡卧,也不感惊动他,就回去了。明宗心理知道他是一个异人,对他愈加敬重,想让他担任要职,陈抟根本不答应。 丞相冯道向明宗建议说:“眼下正值风雪交加之际,陈抟独座蒲团,必然寒冷。陛下可派一使者,带上一坛佳酿,再选美女三人送他佐酒暖足。他如喝了酒,要了美女,不愁他不接受官爵!”明宗点头称是,从宫中选出妙龄少女三人,和美酒送去,”望先生万勿推辞。“陈抟欣然收下,开杯畅饮,对送来的美女,也不推辞。明宗见了龙颜大润。第二天派冯前去加封官爵,但只见三位美女在房中,早以不见陈抟踪影。冯问“陈抟先生哪去了?” 美女说:“陈先生喝完酒倒头便睡,五更时才醒,他说我们一夜辛苦,无物相赠,于是就提诗一首,让我们回复天子,然后就飘然出门而去。”冯只好领三个美女回朝见驾。 明宗一看,那诗写的是:
雪为肌体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得来。
处士不兴巫峡梦,空烦神女下阳台。
明宗读了诗,叹息不已,派人四处寻访,毫无消息。
陈抟离开京都,一直走到均洲武当山隐居下来。一天,有五位老叟来问他周易八卦大义,陈抟便传授他们听。因见他们颜面如玉,便求教导养之方。五位老叟把蛰伏法传给了他。原来蛰伏法是模仿龟蛇一类动物入冬即蛰伏不食的方法,陈抟得了这种方法,就能辟谷了,有时一睡就几个月不起。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一天,五老对陈抟说:“我们是日月池中的五条龙,受先生讲诲之益,愿送先生一个好地方。“于是令陈传闭上眼睛,将他夹在翼下,飞升而行。陈抟只觉得两脚腾空,耳边风声呼呼,顷刻间脚跟着地,睁眼一看,不见了五老,自己落在西岳华山的九石岩上,陈抟就此隐居下来。
华山道士见他的住处没有锅炉,非常奇怪,暗地里观察,见他终日无所事事,惟有鼾睡而已。有一次,道士几个月没见着他,以为他搬到别处去了,来到柴房搬柴,却见他睡在柴草底下。
又有一次,有个樵夫在山下割草,见山凹里有一具尸骸,尘埃有一寸高。樵夫心中怜悯,准备挖个坑埋起来。拖起来时,却认得陈抟先生,樵夫说:“好个陈传先生,不知为什么死在这里?”只见陈抟把腰一伸,睁开双眼,说:“正睡的快活,为什么把我搅醒了?”樵夫大笑不已。
华阴县令王逵,亲自来到华山求见陈抟。到了九石岩,见光光的一片石头,绝无半间茅舍。就问他:“先生的住处到底在什么地方?”陈抟大笑,随口吟道:
蓬山高处是吾宫,出即凌虚跨晓风。
因此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王逵要为他伐木建庵,陈抟坚决推辞。
后来这四句诗传到周世宗耳里,知道陈抟是为高士,特地将他召来,问他国运长短。陈抟又吟出四句诗:
好块木头,茂盛无赛。
若要长久,添重宝盖。
世宗皇帝姓柴,名荣,木头茂盛,正合姓名,又有“长久”二字,以为是佳兆,却不知赵太祖代周为帝,国号宋,“木”添盖了一个“宋”字。宋朝享国长久,陈抟已经预先知道了。 世宗要将极品的爵位授给陈传,陈传不愿意接受,坚决请求回山。
陈桥兵变时,赵太祖披上黄袍,登上了帝位,先生正好乘驴到华阴县,听说了这件事,在驴背上拍掌大笑。有人问到“先生笑个什么?”先生道:“你们这些百姓的福运来了!天下终于太平了。”
有一天,陈抟在长安酒店饮酒,遇到赵匡胤兄弟和赵晋三人也在饮酒。陈抟见赵晋坐在二赵的上方,就一把将他拉到下席说:“你不过是紫坛的一个小星儿,如何敢占在上位?”赵匡胤于是就问先生前程之事,陈传道:“你们兄弟俩的星比他大的多!”赵匡胤因此非常自负,后来平定了天下,屡次派人迎取陈抟入朝,陈抟不肯,于是赐号“希夷先生”。
后来宋太祖死了,太宗即位,念及酒店奇遇,又召陈传相间,并说好不用他行臣子之礼。陈抟才随使者进京。太宗向他求教修养之道,陈传说:“天子是一国之王,如果白日升天,对百姓有什么益处?如今君明臣良,勤勉政事,施惠给百姓,就会万世流芳的。”太宗点头称是,对他越加敬重。不久,陈抟就向太宗告辞,说二十年后再来见圣颜,太宗知道留不住他,便由他而去。
端拱五年,太宗皇帝在位二十年,还没立下太子,心急如焚,思忖:“惟有陈传最能预言人事祸福,只有请他来决断这见事才好。” 正想到这里,内侍报告说陈抟求见。太宗大惊,请他进宫,问道;“先生这次来有什么指教?” 陈传说:“老夫知陛下胸中有疑,特来为陛下判断。” 太宗大笑道:“我就知道先生有预测的眼力,今天果然如此!我正为立太子一事而烦恼不堪,襄王元侃宽容慈爱,有帝王之度,但不知福分如何,还烦先生到襄府一看。” 陈抟领命,才到襄府门前就回来了。太宗问道:“先生为何没有进去就回来了?” 陈抟说:“老夫已看过,襄府门前来回奔走的人都有将相之福,何必再见襄王呢?”太宗于是打定主意,即日宣召,立襄王为太子,就是后来的真宗皇帝。
陈抟在京都,有住了一个月,依然回到九石岩。 这时穆伯长,种放等一百多人门人,都筑室在华山之下,朝夕听他讲授《周易》。惟有五龙蛰法,陈传并未曾传授。 一天,陈抟命门人在张超谷口的高岩上凿一间石室。石室凿好后,陈抟同门人一起前往观看,只见云烟如翠。陈抟心想:“这就是毛女所说的‘将相入翠烟”了。说完,屈膝盘坐在地上,右手支颐,闭目而逝。门人于是制作了石匣盛放他的尸体,并用几丈长的铁索琐住,安放在石室内。门人刚一离开,那块岩石自己崩塌,立刻变成了绝壁,只见五色祥云,封住谷口,几十天后才渐渐散去,后人于是把这个地方叫做希夷峡。
宋徽宗宣和年间,道士徐知常游华山,见峡上有铁索垂下,便攀缘而上,来到石室。见匣盖砌侧,打开一看,惟有仙骨一具,香气逼人。徐知常整好石盖,攀缘而下,并上奏微宗,微宗便派徐知常带上御香一炷,欲取仙骨供养在宫廷。
陈抟遗迹
山东青州云门山有陈抟洞,传言,摸摸陈抟的头,吃穿都不愁。
安徽涡阳县城东北30公里石弓集西北隅,S202省道南侧,有一小山,在山石西侧一方石面上,有似人卧痕迹,长有数尺。传说,陈抟在此鼾睡,一觉八百载,把青石压成人形痕迹,故称为陈抟卧迹。现在人形卧迹依然可见。
湖北武当山凌虚崖有陈抟隐居处。
10、关于天涯明月的诗句是
1.天涯明月刀全职业诗词真武:“灵妙潜通乘风起,太极玄虚若镜清。”
太白:“流星白羽光出匣,一剑无痕雪漫山。”
唐门:“雾霭云从飞星落,半影相依扇中情。”
丐帮:“醉来豪气不可收,嘘作长虹贯牛斗。”
神威:“神威倒卷翻空浪,一举冲霄气势雄。”
天香:“竞夸天下双无绝,独立人间第一香。”
五毒:“动游碧落心无碍,静藏深渊迹绝踪。“
神刀:“刀含杀气腾幽朔,萧飒寒芒泣鬼神。”
太白
【剑啸寒川】长河冻如铁,朔风冷似针。一剑一白马,飞鸿踏雪痕。
【秦风唱晚】秦川何渺渺,落日浅如蓝。迤逦折冰雪,一鞘剑光寒。
【朔风吟月】论武需思量,沉剑长梦萦。归去掩青卷,江湖不留名。
【孤影极寒】千山飞鸟渡,冰雪误空船。寒夜惊回风,孤影何时还。
【冰绡岚影】浪客心如铁,君子意如冰。独立江湖上,只影自孤清。
神威
【勇冠三军】战甲依然在,千里可穿杨。凝影含清光,铁臂挽神枪。
【扬沙万里】瀚海白骨枯,飞沙掩旱湖。荒碑不可立,何疆不是墓。
【扬名千秋】天龙破阵处,威名万古扬。碧血映丹心,纵死侠骨香。
【碧血铭沙】碧血掩紫陌,白骨嗅黄沙。当年未开国,雕弓射群鸦。
【铁血荒漠】荒漠烧群星,戈壁杀黄羊。梨花映秋水,孤影送长枪。
丐帮
【侠骨多情】威武不肯屈,富贵不愿淫。醉来不觉醒,犹记我多情。
【醉打西风】饮中有真仙,心远不能闲。江湖独酌夜,西风扑面来。
【醉卷黄河】肝胆大如斗,脊骨硬如山。天作穹庐被,醉卧黄河边。
【酩酊风流】胡姬纵歌舞,扰人清宵梦。酩酊醉不得,空窗几度风。
【酣畅名门】淋漓求一快,酣畅了恩仇。市井即名门,我醉最风流。
唐门
【琼宫弄月】瞬息人天上,瞬息月影下。见血封喉处,铁骨半含纱。
【俪影飞星】铁爪飞寒芒,扇影凝星霜。千点追万点,流萤效孤芳。
【寒影追魂】北斗迢迢意,广寒夜夜心。天高不盈尺,人间有千寻。
【晓月长空】天影飞丝线,丝网系斜月。小楼吹清笙,寂寂空长夜。
【夜海情心】长河未曾落,夜夜萦天穹。碧海起清潮,情天渡晚风。
真武
【画水微明】道冲久不盈,和光同其尘。上善如真武,剑画水无痕。
【澹云未雨】澹云天化雨,剑气扰晴空。玄牝摄微渺,驱影济长风。
【拂雨冲云】将夺必先予,将弱必固强。将拂眉间雨,必破云外墙。
【玄机空濛】道心柔且坚,江湖纷且烦。拂衣送君去,空濛云海间。
【弈墨苍冥】云海如棋坪,人生如落子。黑白辩不成,纵横且如此。
天香
【轻梅映雪】落梅似清雨,伞在雨中行。悄然人如画,山水画外迎。
【暮语亭兰】幽居夕向晚,空谷暮成霜。不语空寂寞,亭亭掩流光。
【芳姿盈袖】江边生红药,人间有芳草。素手多采撷,有情天亦老。
【碎梦繁花】繁花应若梦,不应长盛开。若常盛开故,必应天意栽。
【雪芷丹华】兰芷失柔弱,芳蕙固高洁。一点寻常心,烂漫本无邪。
五毒
【飞凤苗银】天上走游龙,地上飞凤凰。初心无复改,云滇岁月长。
【彩雉青纹】捕得灵雉羽,妆成少年王。飞针走龙蛇,刺青纪张狂。
【掩海遮风】天下分善恶,双刀辨乾坤。唯我真面目,告风不轮好告人。
【百羽双凤】繁花劫瘴气,愚者贪蜃楼。灵心缠羽飞,凡鸟绕水游。
【日月通明】阴阳幽暗起,相合亦相成。我心即物心,我隐万物生。
神刀
【刀锋易冷】人间路未冷,诗丛觅刀锋。随浪寄天涯,海内任平生。
【长空寄情】振翼长空远,停云浪子心。回首朝暮地,故园最多情。
【掩日风尘】蔽日有天风,一点赤焰红。呼啸九万里,鲲鹏越苍穹。
【丹凤九转】平地波澜起,无端风云疾。生死且无惧,何惧送别离。
【朱羽刀皇】剑者百刃君,刀者万兵王。我欲高歌去,天地似苍茫。
2.描写天涯的诗句1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 天涯何处无芳草
3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6 同是天涯腊磨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7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8 天涯 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9 天涯海角今犹在,人世沧桑万轮回
10 崎岖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
蝶恋花·槛菊愁游氏烟兰泣露
【作者】晏殊 【朝代】宋代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来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3.关于明月的诗句古诗词“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杜甫《秦州杂诗其七》).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卿衡》).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崔橹《华清宫三首其一》).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杜甫《宿江边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4.关于明月的诗句有哪些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东坡《水调歌头》)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昧道《正月十五夜》)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无名氏《孟冬寒气至》)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忆东山二首》)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张先《菩萨蛮》)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出天山,茫茫人海间(李白《关山月》)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怨歌行》)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燕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5.关于明月的诗句诗句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8、《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3、《故人寄茶》【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14、《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5、《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6、《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7《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8、《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20、《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21、《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2、《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23、《生查子》【唐】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24、《调笑令》【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1]25、《菩萨蛮》【唐】冯延巳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关山人未还。声随幽怨绝,云断澄霜月。
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26、《相见欢》【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27、《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28、《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9、《春夜》【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30、《天仙子》【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
伤流景。往事。
6.所有带有明月的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正青天,明月上东南,芳时足。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今宵有明月,乡思远凄凄。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冰溪凭谁照影,有明月、乘兴去。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唐·王昌龄《送柴侍御》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望月有感》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出自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宋·郭震《宿渔家》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忧人半夜起,明月在林端。
——唐·韦应物《秋夜》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唐·刘希夷《览镜》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唐·孔氏《赠夫诗三首》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唐·卢照邻《关山月》三界横眠闲无事,明月清风是我家。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魏晋·陆机《赴洛道中作》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南北朝·佚名《子夜歌·夜长不得眠》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唐·薛逢《九华观废月池》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唐·杜牧《张好好诗》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唐·李冶《明月夜留别》清风含笑咏,明月混希夷。
——唐·齐己《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唐·白居易《江楼月》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明·王世贞《登太白楼》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唐·白居易《正月十五日夜月》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怀。
——唐·齐浣《长门怨》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唐·郭震《古剑篇》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唐·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魏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两汉·佚名《别诗四首》入夜歌明月,侵晨舞白云。——唐·寒山《诗三百三首》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唐·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唐·马戴《楚江怀古三首》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唐·杜甫《后出塞五首》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唐·王昌龄《古意》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
——唐·王諲《十五夜观灯》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南北朝·吴均《赠王桂阳》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唐·杜牧《秋霁寄远》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唐·韦应物《咏水精》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两汉·班婕妤《怨歌行》出谷口兮见明月,心裴回兮不能还。——唐·王无竞《和宋之问下山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南北朝·佚名《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唐·唐怡《咏破扇》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明·李流芳《黄河夜泊》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唐·王昌龄《送郭司仓》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
——唐·董思恭《咏弓》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唐·张祜《送杨秀才游蜀》二八蛾眉双凤吹,满天明月按凉州。
——元·孙华孙《枫桥夜泊》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唐·王昌龄《送胡大》草座山家有,孤灯明月轮。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唐·王昌龄《西宫秋怨》明月谁同我,悠悠上帝都。
——唐·江为《岳阳楼》寄语明月楼,莫贮双飞燕。——唐·寒山《诗三百三首》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魏晋·曹植《明月上高楼》明月孤舟远,吟髭镊更华。——唐·江为《送客》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帆带夕阳投越浦,心随明月到杭州。
7.关于“天涯明月刀”的诗句有哪些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释义: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释义: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释义: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4、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江楼旧感》
释义: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
5、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释义: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
6、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释义: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7、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释义:高楼送客,与友人依依惜别,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四周一片寂静,对着寒冷江天,只有高悬的明月照我心。
8、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释义: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缀,长空净沧海色本来就是澄澈清明。
9、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欧阳修《秋声赋》
释义:“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10、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释义: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8.描写"海上明月"的诗句有哪些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9.带明月的古诗有哪些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 《秋宵月下有怀》
2.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4. 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虞美人》
5.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6.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李益《写情》
7.明年今夜有明月,不是今夜看月人。―― 方干与《与徐渔话别》
8.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孟郊《古怨别》
9.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临江仙》
10.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江楼月》
11.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1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