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定制礼盒 » 北宋和辽定制

北宋和辽定制

发布时间: 2023-02-19 01:54:50

1、辽和北宋有过什么“和议”?它是在什么情况下签订的?对此和议有什么看法

在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曾把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直至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双方互不侵犯。自此,中国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宋、辽的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澶渊之盟"。
南宋和金和约的签订:
宋高宗赵构,由于害怕军人战胜回朝会专横难制;而且亦担心钦宗回朝继承其死后的帝位(当时高宗因不能生育而绝后),所以在1138年任秦桧为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秦桧削去首先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1138年宋金初次协议,南宋取回包含开封的河南、陕西之地。1140年,金朝撕毁协议,金兵分三路南侵,重占开封,宋军在许多抗金名将指挥下,取得辉煌战果。尤其是岳飞在郾城与金兵将领兀术会战,力挫金兵,乘机进兵朱仙镇,收复了黄河以南一带,与开封只有四十五里。后来,高宗听取了秦桧意见,以十二面金牌下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服从命令。在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宋室中期状况
宋室也曾由刘光世、张浚、韩侂胄、虞允文等众多抗金将领指挥抗金北伐,在黄河两岸也曾经击溃伪齐军与金国的联军,收复淮河两岸不少失地并签订多项条约。
在1164年12月,张浚北伐失败后,签订《隆兴和议》(又名《干道和议》),张浚被杀把原本向金称臣改为叔侄关系,金为叔,宋为侄,金改诏表为国书,岁贡改为岁币,减少贡献,割让秦州及商州,维持疆界。绢贡献由二十五万减至二十万,岁币减至二十万银两。
在1206年,韩侂胄北伐,后来被金击退。在1208年,签订《嘉定和议》。两国改为伯侄关系,宋由贡献岁币及绢由二十万增至三十万,宋赔偿三百万军费。金放弃占领的大散关、濠州,献上韩侂胄首级。
南宋在孝宗、宁宗朝时比较安定。但是,宁宗以后,奸佞当道,政治腐败,国势日衰。

2、辽和北宋有过什么“和议”?它是在什么情况下签订的?对此和议有什么看法?

1.最主要的一次议和是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12月签订的,史称澶渊之盟
2.背景
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的名义,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虏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宋军力守坚城。北宋朝野震动,真宗与部分大臣因为畏惧敌人,想要迁都南逃,但宰相寇准与毕士安极力主战,无奈只有亲自到澶州督战,最终宋辽议和,即澶渊之盟。
3.看法
澶渊之盟是在对北宋有利的情势下因统治着贪图享乐与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和约,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对辽纳供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辽国却是因此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间维持了100年之久的相对和平局面,促进了两国的经济、文化(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流和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3、“澶渊之盟”是个什么样的条约,大宋真的亏了吗?

宋朝自开国以来就一直削弱武将的实力,最后导致宋朝的军事实力非常差,在与辽国的战争中常常都是出于下风的。在与辽的长期斗争中,宋朝统治者认为辽国过于强大,不宜碰硬,于是和辽国签订了有屈辱性质的澶渊之盟。根据澶渊之盟,宋朝每年都要向辽国纳贡,有的人认为大宋亏了,我个人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宋通过金钱换来了百年和平,其实并不亏。


辽兵兵临城下,北宋签下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萧太后带着辽兵打到澶渊,很可能抵挡不住辽兵的进攻下签下来的和约。虽然这个条约是有些屈辱的性质,但是北宋军事实力不如辽国,能够用这个和约将北宋统治再延续百年,是比较划算的。在签了和约之后,每年北宋会给辽国十万两银子,20万匹绢,这对于经济发达的北宋来说也不是沉重的负担。


澶渊之盟签订后,给北宋带来了百年的和平。辽国和北宋签订盟约之后,辽国也遵照盟约的规定,没有和北宋发生战争。并且双方都保持着友好往来,每年到了宋朝皇帝生日或者有皇子诞生,辽国都派使者来北宋祝贺,北宋也礼尚往来。辽国发生了灾害,宋朝皇帝一边要求宋军边境不要挑衅辽军,一边还派人去边境救灾。在双方高层的友好往来下,辽国和北宋的百姓也过上了相当长的一段太平日子。


综上所述,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并不亏,用不算太多的钱财换来了宋辽百年的和平,避免了双方作战的生灵涂炭,这笔买卖双方都得到了好处。

4、辽和北宋之间在宋真宗年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这次战役后双方订立的盟约是什么

1005年宋辽澶州和约称“澶渊之盟”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5、辽与北宋签订了什么盟约

辽与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箭射杀辽将萧挞凛(一作览)。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两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6、两宋政治分别与辽、金订了什么盟约

宋与辽订了《澶渊之盟》,与金订了《绍兴和议》。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百馀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绍兴和议是中国南宋与金订立的和约。宋军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胜利,但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与金于书面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宋高宗希望把生母和生父的遗体接回,答应金杀岳飞【金因看到南宋不断强大的反抗力量,尤以岳飞等一批优秀将领为突出。希望借此机会除掉岳飞。同时,高宗也害怕岳飞真的收复北宋失地,会救回靖康之难被劫走的兄弟钦宗,危及自身帝位,因此答应金人杀岳飞的要求。】。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赵构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与其子岳云、部将张宪于临安(今杭州)。《绍兴和议》立刻实现,宋高宗生父徽宗的灵柩和生母韦氏本人被送回南宋。宋高宗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7、为何宋朝要与辽签订《澶渊之盟》?真的合理吗?

澶渊之盟的签订是合理的,这个条约的签订是宋辽两国关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签订原因上来看,这是当时战争时局的必然选择,并且从战役目的上来看,条约的签订已经很好地满足了双方的要求,我们在分析澶渊之盟原因时要放在当时双方的立场上进行广阔长远的考虑。

澶渊之盟的签订是很合理的,对辽宋双方都有好处,从国家的长远利益上来看,澶渊之盟的签订

有助于维护宋朝的领土主权,因此宋真宗的这个决定是极其明智的,从辽国的角度来看,澶渊之盟的签订即维护住了统治者的颜面,又弥补了此次出兵的损失。

因为如果在僵持下去,辽国的国力并不一定能够支撑住,宋的军事实力也不一定大获全胜。


一、澶渊之盟签订的合理性

(1)维护了辽宋双方的利益:

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澶渊之盟的签订,是不符合常理的。很多人认为,我们在战争有可能取得胜利的状况下,进贡岁币是耻辱,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宋太宗先进行北伐的,这场战争对宋来说缺乏正义性。

而辽国对宋朝的战争是出于报复性行为,向宋提出领土要求也是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在战争中宋真宗其实一直坚持住这一立场原则,至于后期主动提出给辽国物资,其实也是审时度势下最正确的决策,这不只是两次北伐燕云对辽的补偿,也是当时中原朝廷对付游牧民族传统的办法。

当然按照今天的国际纠纷来看,澶渊之盟的签订有其不平等性,因为燕云十六州是历史遗留问题,属于有争议的领土,用我们现在的国际准则来看,应该通过外交谈判,实现两国和平,就像宋太祖,曾经派人与辽国达成合约协议那样。

但是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从当时国家的长远利益上来说,在维护领土主权的前提下,对辽进行妥协和让步是极其明智的。因为这说明了辽是肯定关南地区为宋领土的合法性的。

从辽的角度来看,这一结果其实是他们意料之外的,澶渊之盟的签订,对他们来说是极其无奈的,过去的关南地区和燕云十六州都是周世宗在第2次北伐时所占领的,辽国从没有放弃这些地方的主权。

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之后,宋朝其实已经决定放弃对燕云地区的主权,虽然没有正式的官方文件,但这是两国所公认的结果。


加上现在的这场战争,本来就是宋朝首先挑起的,所以宋朝想要议和是必然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当时的萧太后和辽圣宗宗亲自率领大军南下,抱着是的是必胜的决心,但是在经过长久的战争,辽国怕遭遇腹背受敌的状况,所以不得不提出和解。加上宋朝岁币的进贡也让辽圣宗宗萧太后不至于过于狼狈,所以辽国对合约的签订也是持积极态度的

(2)顺应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澶渊之盟的签订,是历史上少有的中原王朝在不损害尊严的前提下,对周边王朝提供物资上的帮助来避免骚扰和战争的行为,这对于双方国力发展和文化交流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是值得肯定的。

当时辽国的经济文化远远落后于中原王朝,宋朝向辽提供条约所规定的经济援助,是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并且两国商业互通还是宋朝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宋朝给辽的岁币远远低于两方开战的军事开支。

其次,两国已经经历了数10年的战争,双方都已经精疲力尽,如果不想继续耗损,必须停止战争,

停战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社会生产自此恢复,对两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来说,条约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澶渊之盟签订的原因

(1)两国开战的结果:

从宋的角度来看,宋朝具有很强的燕云情节,公元937年石敬瑭灭唐朝之后建立了后晋,之后和契丹签订了条约,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宋朝常常以五代继任者自居,所以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宋太祖在建国初期,就多次派人前往契丹进行交涉,希望通过金钱来赎回当时的燕云十六州,另外还做了两手准备,如果契丹不领情,那么就会把这些金钱,作为军费之需,通过战争来夺回燕云地区。

虽然宋太祖在位期间南征北战,但中原地区一直没有统一,更不要说收复燕云地区了,直到宋太宗时期,公元979年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长期分裂局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大王朝,这时才开始举全国之力收复燕云地区,宋太宗期间有两次大规模的进攻,第1次是太平兴国四年,他亲自指挥军队,围攻幽州城可惜大败,第2次是在雍熙三年,他派出三路大军进行北伐,最后因为应用人不当指挥失利惨败。

其实在宋真宗谈判时期,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对燕云地区的重视。“所言旧地,事极无名,比若要求,当决战而”。在和谈初期辽要求送归还关南地区的两州,被宋言辞拒绝。


(2)辽国的战争目的是求和:

辽统治者对于宋朝的燕云情节是心知肚明的,发动战争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防止宋朝再次北伐,因为这会加重当时辽朝的内外危机,所以他们在率兵南下,企图用战争来维护国内和平。

宋朝因为对燕云十六州的耿耿于怀,一直都在养精蓄锐,谋划下一次北伐,所以对辽朝来说,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战争来胁迫宋朝求得和平,另外此时辽内部,统治阶级之间矛盾尖锐,此次战争相当于转移视线,维护国内安定。

(3)战争局面的要求:

在战争中,将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景德之役中,辽军主帅萧挞览,中箭身亡,辽军士气大挫,而此时宋真宗却亲临现场,宋军由此士气大振。

当时辽采取的军事攻略是长驱直入,从首府开赴宋朝,直入赣州,逼近开封,在这个军事战略下,一开始的辽军势如破竹,可在主将殒命之后,整个辽军极为挫败,甚至后撤了数十里也不敢轻举妄动

,与此相对比的宋军军威大震,宋真宗亲自抵达澶州,很显然这个局势有利于宋,当时的辽国统治者也看清了这个局势,于是才派人前往宋国进行求和。


那么宋朝为何要放弃歼灭辽国的机会呢?虽然当时的宋朝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强于辽国,但在军事上其实并不占优势。

当时双方军队数量不相上下,不过由于宋朝采取“重文抑武”的立国之策,导致宋朝军队缺乏有军事才能的将领,而辽国天生骁勇善战,加上燕云十六州这个居高临下的地理位置,如果长期作战,宋也不一定能够大获全胜。

(4)祖宗之法有迹可循:

从开战原因上我们可以看出辽本来就是想和宋朝缔结条约来维护国内平衡的。历朝历代的中原君主,在处理与外邦的关系上时,很多都是采取的和亲、结盟等和平政策。

就宋真宗本人而言,早在景德之役以前就对近臣说过,想要进行“和戎政策”,他认为这才是处理与少数民族政权关系的最佳选择。


总结:

澶渊之盟的签订是极其合理的,它在历史上的作用大大被低估,宋朝与辽签订澶渊之盟,是在当时的政治条件,军事实力下的最优选择。

8、辽朝和宋朝相比,究竟哪一个朝代才是正统呢?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些学者对于辽朝与宋朝自然是存在疑义。在燕云十六州丢失之后,宋朝尽管有历代君主励精图治,但是遗憾的是,一直没能将燕云十六州收入其疆域之中,而这燕云十六州正是落入了辽朝手中。如此看来,辽朝似乎在历史上更具有正统性,但是若是以民族论的话,身为汉族的宋朝,更具有说服力。



因此,关于辽宋之间的争议,一直存在至今。

01宋辽之争‍

如果追溯辽朝的根源的话,其实辽朝也属于华夏一族,只是由于原先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远离中原地带,自然被中原所划分出去。当然,辽朝最初也一直与宋朝争正统地位,而且耶律阿保机认为,辽朝在历史上乃是汉高祖刘邦的血亲。不过显然这种关系已经间隔时间太久,没有什么太大的说服力。不过耶律阿保机却始终坚持汉化工作,一方面耶律阿保机将自己的姓氏定为刘姓,另外一方面将妻子定为萧姓。



经过耶律阿保机的不懈努力,当时辽朝以外的部落,包括西域都将辽朝奉为正统,而且耶律阿保机曾经乃是唐末时期的官员,并且本身有传国玉玺的加持,更确定了辽朝的正统地位。

但是比较矛盾的是,虽然说耶律阿保机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正统性,但是它对北宋的存在也是十分认可,甚至将自己称呼为北朝,而将北宋称呼为南朝。



当然,北宋也一直坚持自己的正统性,虽然北宋乃是汉族人所建立,有着中原特有的文化传统政治以及经济,但是赵家人所尴尬的是,他们并没有传国玉玺,在这一点上,显得宋朝有些来路不明。不过相比于辽朝对于宋朝的认可来说,宋朝并不认为辽朝的正统性,因为在欧阳修编著史书之时,将辽朝列为“夷”。



在北宋灭亡之后,金国占领了北宋原先的土地,但是金国起初并没有正统性的概念。但是在后期金国逐渐认识到,如果不标榜自己正统性,那么便无法立足。金国人认为北宋是被金灭亡的,自然金国理所应当便接替北宋成为了中原王朝。

02元明之争

而在辽与北宋、西夏、金这种鼎立的局面之后,元朝建立。刚开始元朝的争论很多,一方面成直认为辽金宋皆是处于南北朝时期,都可以称之为正统;而另外一方面认为,单个地承认某一王朝为正统,如此便可以知晓元朝乃是承袭哪个朝代。不过这些言论,一直让元朝头疼不已。

不过到了元朝末年,元朝编著史书的人认为,辽宋金三朝皆是正统,并且在编撰史书之时,按照各个的年号进行编著,分别著写成史书。



不过明朝并不苟同元朝的看法,明朝编著史书的人认为,宋朝方是正统。所以此时的翰林院周叙在史书之中,特意表明宋朝乃是正统,这种行为,尤其是明朝嘉靖年间,将宋朝的地位拔到了一个最高的巅峰,以此来贬低辽朝和金国。但是可笑的是明朝有些人却认为元朝并不属于正统王朝,若是按照这样的做法,没有元朝哪里来的明朝?

当然,明朝如此的做,其实坚持的也是一种正统观念,宋朝之后有元朝,元朝之后有明朝。

03清朝定调

不过明朝的所有做法到了清朝的时候,给予了全面的否定。因为清朝乃是源于女真族,也就是金国,如果清朝不对辽、金、元加以承认,那么清朝所在的地位便略显尴尬。

因此,在清朝编著的史书之中,将辽金宋元明全部作为正统王朝,从而标榜自己在中原之上的地位,如此一来,才解决了三个朝代的争论,奠定了基本的基调。



在当时看来,辽金以及宋其实都是处于敌对的一方,但是以今天的角度看全局,这三个王朝之间的斗争都是属于民族内部的斗争,是中国的王朝更迭,其中所留下的文化以及政治经济都让我们今日受益匪浅。如果今日的一些人,硬生生的要将这三个王朝进行区分,那么便是割裂了中国的历史,于国家而言,便如同罪人。

9、“澶渊之盟”是北宋哪一个皇帝和辽国签订的

澶渊之盟是宋真宗和辽国签订的。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

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9)北宋和辽定制扩展资料:

澶渊之盟以后,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治今河北雄县)、霸州(治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交易。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往辽。北宋政府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稻米和丝织品等,交换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民间的交易也很发达。

考古工作者在今内蒙古和东北辽代古城和墓葬中,发现了宋朝制造的瓷器、漆器、铜钱等文物,这些都是通过贸易流入辽境的。辽宋贸易促进了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增进了两族人民的友谊。澶渊之盟后,寇准功高望重,受到宋真宗的疑忌。

不久,宋真宗借故把他贬斥出朝,任命妥协派王钦若为宰相。这样,宋朝更不想收复幽云十六州了。辽这时也发生了变故,1009年,萧太后与韩德让同年病死。第二年,辽与高丽发生战争。接着,辽政权内部又开始发生分裂。

辽再也无力大规模兴兵南下。澶渊之盟后,宋、辽在好几十年里没发生过战争。其间只发生了两次重要交涉。一次是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辽乘北宋同西夏交战的机会,向北宋勒索土地。北宋增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匹。

另一次是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辽借口北宋在山西边境增修堡垒破坏边界,要求划界。第二年,宋政府允许以分水岭为界,又放弃一些土地。

宋真宗介绍:

赵恒(968-1022),宋太宗第三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997年以太子继位,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宋战胜辽国,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

赵恒在位二十五年崩,为守成之主,使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赵恒是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作者。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