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辈送礼 » 长辈拜年土味图片

长辈拜年土味图片

发布时间: 2022-12-25 12:42:53

1、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拜年叩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引言:新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新年不仅能够全家团圆,也包含了对下一年的祝福,拜年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春节习俗,拜年扣头的习俗是从古时候传来的表达,新年如意和问号生活的祝福,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在古时候拜年磕头表示祝福

在古时候拜年磕头其实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很多人在新年的时候都会磕头,来表示对人的尊敬及喜爱,然后磕头还能够向别人表示自己的祝福,而且拜年磕头这个习俗已经有非常多时间的历史了,中国人以磕头来向人表达自己的礼貌和尊敬,在中国古老的时期,那时候还没有我们现在做的桌子凳子,人们都只是在地上铺一张毯子作者来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无论是吃饭还是看书还是讨论工作,都是这样,因此那个时候也就跟现在的贵相似,因此在接待宾客的时候,这种礼仪是非常高级的,因而在新年的时候拜年磕头的习俗就因此传来了,不仅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尊敬,也蕴含了对人们祝福。

经过中国人的动作传承下来的

这个习俗能流传至今也少不了古代中国人的传承,如果不是他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我们根本就不会了解到这一种文化,其实这种文化是非常好的,不仅能让小一辈的认识到长辈的威严和对他们的尊敬,也能够让人感觉到新年的仪式感满满,在中国这种方式是非常强健的,但是一般只是会比自己年纪大或者有威望的人,因此这是中国人的传承才能够流传至今,是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的,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在新年的时候拜年磕头是非常具有仪式感的,也是对人的一种尊敬,应该把这种习俗延续下去。

2、花样百出,山东人扣头拜年是陋习吗?

花样百出,山东人扣头拜年我觉不是陋习。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尊师重道,孝敬父母,是文化精神的传承。都说男人膝下有黄金,上拜天下拜地,父母在拜父母。过年给长辈磕头礼拜有什么错误,长辈一生辛劳,为了子孙更是尽心尽力。

让小辈叩拜长辈,也是对长辈的感恩,感恩这一年的辛苦。叩拜不是随便拜,不会叩拜外人,都是拜自己家的长辈们,这有什么错误。
长幼有序,尊老敬老,也是一直宣扬的美德。过年长辈发红包,小辈用叩拜的方式回敬老人,让孩子有仪式感。像有的孩子拿着红包就走了,对长辈没有回敬的意思。
现在过年已经没有了小时候的味道,一大家庭的人聚在一起,孙辈的人给老辈们拜年。然后接红包接到手软,虽然当时红包里没有多少钱,但心里却美滋滋的。
现在过年就像是一次聚餐,几个人吃完饭,就各自干各自的事情。年味越来越少,如果没有外面炮竹声,很难想象这是在过年。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长河里,有些糟糠我们可以摒弃,但有些文化礼仪需要我们继续传承。法律维护了国家的安全,道德维护了人们心底的温度。
在一个家庭里,长辈得不到尊敬,孙子成了大王。这样的家庭是一个没有秩序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懂得感恩,将别人的付出理解为理所当然。
一个有良知的人,首先就要学会感恩。在古代人们祭拜天地,感恩天地赐予我们粮食和雨水。这其实是另一种对环境的保护的认知,只是古代对科学认识的缺乏,才会发展出来一些鬼怪说。
还有在长辈过世后,小辈们会行跪拜礼。这也是对长辈的一种尊敬,难道这也是陋习不成。过年跪拜长辈,都是自家的长辈,通常是在长辈发红包后,小辈的回敬礼。

我觉得新年跪拜长辈不是一种陋习,也属于一种文化的传承。像是结婚新人拜别父母的习俗一种,都是对父母的一种感恩。这样的传承并不需要道德的绑架,也没有什么屈服的色彩。
长辈在上,作为小辈难道给长辈磕个头,就犯了错误。法律也没有规定,磕头是犯法。这种行为属于个人意愿,每个人回应感恩的方式不同,并不需要斤斤计较。

3、别样中国年,拜年手势男女有哪些区别?

春节到来时回家给长辈拜年也是有讲究的,拜年手势怎么能弄错呢?拜年的传统流传到现在还是讲究男左女右的区分。拜年手势你做对了吗?好好学学,春节回家拜年的时候千万不能出错了。
拜年是每年春节必须要做的事情,不论是大年初一的走家串巷拜年,还是初三初四到亲友家去,拜年总是少不了的。只是,拜年姿势你作对了吗?我为大家带来了平辈之间正确的的拜年手势,一定要好好学学哦!

看到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持人的动作了吗?咋一个包左,一个包右?别以为主持人做错了,传统的拜年手势自古就是男女有别。标准的男子作揖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要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压手。这和中国自古“男左女右”的传统一脉相承。如果手势做错了,意思就有很大的差别。
有民俗专家说,男女手势确实不一样,这种抱拳的礼节是平辈之间拜年的一种形式。晚辈给长辈磕头,小孩子通常是跪下磕头,成年人会下蹲屈膝。现在很多人都开始渐渐淡化这些礼节了。这些礼节最早都是起源于儒家、道家、佛家的礼节文化。
中国自古便有“男左女右”的区分,这与中国哲学的阴阳思想有关:男子刚烈,属阳于左,女子温柔和顺,守阴于右。而拜年的手势,也有男女之分。
据《礼记·内则》记载,传统礼仪中,男子结左,女子结右,男女有别,千万不能错。

标准的男子拜年手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不抱拳,只压手。这和自古“男左女右”传统一脉相承。如左右手弄反的话,那可是哀拳,报丧、求饶才用。
“男左女右”的习俗还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非常紧密。在传统文化的概念里,宇宙中贯通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将其进行了归类: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
阳者刚强,阴者柔弱。人的性格,男子刚强属于阳于左,女子温柔属于阴于右。“不学礼,无以立”,男女手势千万不能错,泱泱五千年的礼义文明不能丢。

拜年作揖手势:
中国古代讲究以左为尊,人在攻击别人时,通常用右手。所以,作揖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这也是拜年手势 拜年作揖手势的正确手势。作揖的基本手势是男子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拜”,而女子则是手势反之。
除了作揖外,过年手势还有拱手礼。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止戈为武”,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

尽管传统不再流行,尽管大众对于如何作揖也没有清晰的认识了。然而,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作为品牌文化的重要部分,弄出用“吊丧”手势拜年的笑话来,实在是贻笑大方。在拜年的节目或广告中,有时候会看到男子右手成掌,左手握拳或女子左手成掌,右手成拳的情形出现,殊不知,这种手势与拜年手势、作揖手势完全相反,称为“凶拜”,一般用于吊丧。大过年的,看到这一幕,真是让人如蝇在喉,哭笑不得!
像作揖这样卫生、方便、优美、自主的见面行礼方式却渐渐地被中国人所摒弃甚至遗忘,不能不说这是中国人的悲哀。在当前西化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弃握手的新习而全部回归作揖传统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但作揖可以与握手等其他礼仪礼貌形成互补,共存共荣,为制造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的现代社会增添一点民族的色彩。

4、很多地方存在过年给长辈下跪拜年,这种习俗还合适吗?

我觉得晚辈给长辈下跪拜年这种习俗就应该保留下来并且一直传承下去,这是一种很好的习俗,在过年这种重要的日子更应该表达对长辈的一种尊重与祝福。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但是跪拜长辈并没有什么不好的,而且过年有跪拜这种仪式,我觉得还是很有仪式感的。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就一直教导我们对于长辈应该尊重应该孝顺,跪天跪地跪父母是很理所应当的事,为什么要排斥呢?对于生我养我的父母,对于照顾我长大的长辈,难道区区一个下跪都不可以做到了吗?


就拿我家来说,在大年初一一大早起床给家里的长辈跪拜祝福是一直以来的传统了。这一天里作为晚辈的我们会早早起来,从大到小的排着顺序给家里的长辈磕头拜年,哪怕是平时里再叛逆的晚辈,在这一刻也是心甘情愿的磕头跪下的。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觉得无比隆重,会认为这是一个无比神圣的时刻。再说了磕头拜年还能拿大红包呢,何乐而不为呀?


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很多小时候的感觉到长大后再也没有过,与其说是社会变了还不如说是我们长大了,对于以往过年的种种怀念但又会觉得幼稚。现在让你去放鞭炮、玩仙女棒、炸牛屎这些事你肯定会觉得无比幼稚,因为你已经觉得你长大了,已经成熟了,就不会再去做那些幼稚的事了。能够让人记忆里一直留存着对过年的一个印象,有啥不好的呀?


我倒希望给长辈下跪拜年这个习俗能够一直流传下去,教会我们的子孙对于长辈应该要尊重应该要厚爱。也希望子孙后辈能够记住在过年的时候要跟长辈真心道祝福,要用自己的行为实实在在的给长辈拜年。

5、你有哪些难以忘怀的家乡土味年货

一年之岁尾,一碗腊味香。腊肉蕴藏着不少温暖记忆,作为冬日限定美食,是每年不可缺席的家乡味道。城口老腊肉沿袭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民间加工秘方,经特殊的传统工艺精心熏制而成,其肉质精良、香味纯正、营养丰富,是城口最具有代表性的土特产之一。

有腊味才叫过年,有一大锅炖猪蹄才叫做团圆,热闹之余,满屋子腊味飘香,代表着来年的红火与喜庆!

火锅底料

图源 | 图虫创意

过年时,家里有很多食材却不知哪种烹饪方式才合口味?那不如来一份火锅大餐。正因为如此,火锅底料也成为重庆市民最喜欢的年货之一。火锅底料以麻辣为主所用油料一般为油润光泽的牛油,汤汁具有温醇辣味和浓稠红亮的特点,经过现代技术加工和包装,也成为了方便携带的美味礼品

江津米花糖

图源 | 江津文旅

江津米花糖,因产于江津区而得名,是重庆市的著名特产之一,以优质糯米、核桃仁、花生仁、芝麻、白糖、动植物油、饴糖、玫瑰糖等为原料,经10余道工序精工制成,味道香甜酥脆,爽口化渣,甜而不腻。过年,吃一口甜甜的米花糖,满满都是家乡味。

江津芝麻杆

图源 | 江津文旅

江津芝麻杆,运用土法熬制纯正麦芽糖、手工炒制芝麻,全程手工制作而成,工艺无比考究。先要精选上等大米等原料进行蒸煮、发酵成饴糖,再浓缩、炒糖、翻揉、扯坨,最后断糖、上芝麻,需经过数十道工序。又香又脆,还带着芝麻的清香,这样的小吃,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爱不释手。

6、拜年的方式有哪些?

拜年的方式有如下:

1、拜家中成员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2、走亲访友

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座谈等。

3、礼节性的拜访

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4、感谢性的拜访

凡一 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5、串门式的拜访

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7、春节期间,你是如何给家里的老人拜年的?

最好长辈喜爱物,各地拜年习惯不同,各人收入,条件差距,还是有其量喝其酒吧。有的是准备礼物走亲戚,有的只是串门,比如邻居,还有的是打电话,因为距离问题不方便。在我的老家,给长辈拜年要磕头。初一那一天早起,一般四五点钟就起,起床越早越吉利,然后煮饺子,吃过饺子后去爷爷奶奶叔叔大娘等等辈分长的家里去磕头。

大年三十零点,我和老公给公婆拜年,他们二老端坐,我们二人毕恭毕敬,说吉利话拜年,不要红包。女儿在旁边照像留影。女儿给爷奶拜年,得红包,我们给照像。每年都这样,然后把照片保存留念。其他亲人我们都投其所好,准备礼品上门拜年。平时我们也多走动的。

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其他的人拜年只是口头说拜年,恭喜发财什么的,肢体语言却没有。古老的磕头下跪仪式在我爷爷一代有的,新时代逐渐逝去了。

拿点好点的礼物。进门就说给长辈拜年就好了。长辈接到你后就坐下来聊聊天,叙叙家常。过年都在家里热闹,街上看不到几个人,就连小孩子都逮不着,唯一的感受就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这大概就是传统习俗的淡化吧。该去长辈那里拜年了,长辈起得早,已经端坐在堂屋里了。进到屋里说长辈新年好,跪下即拜。长辈欠起身来伸开双手做搀扶状,连忙说,快起来,不用叩,一来就是了,桌子上有摆好的糖果,递过来。

8、春节给老人拜年,你们那有磕头的习俗吗?

我们这里属于关中西部,带有传统的春节习俗,每逢过年,初一要敲锣打鼓走乡串村,图个好彩头。随后走亲访友,初五开始又是游社火,锣鼓赛等,一直热闹到十五结束。春节给老人拜年,一般情况是上学的中小学生,向爷爷奶奶拜年,向伯伯叔叔拜年,都要磕头的,长辈再给压岁钱,给的少不理想不起来,再磕头再得给。年龄慢慢长到18岁以后或工作后,就不磕头了,长辈也就不用给压岁钱了。

磕头习惯保留着,但仅是孩子向长辈,讨要压岁钱的手段。

春节是中华民旅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过去有很多习俗,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改变,有些习惯也慢慢发生了改变。但是,春节期间小孩见了长辈第一面,磕头讨要压岁钱的习俗,我们这里一直保留着,也是小孩子最高兴,最喜欢干得一件事。

记得我小时候去舅舅家,见舅舅第一面就跪下磕头,舅舅就忙给压岁钱。有时看到其它小孩跪下磕头,也连忙跪下磕头,舅舅还得给。这也是小孩子欺负最亲近长辈的一个最佳时候。

过年小孩子磕头,有时也是父母跟着起哄。父母亲如果看到今年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谁挣钱多,就叫孩子多磕头,多要钱,不给钱不起来。当然,对于生活比较拮据的,父母也提前给小孩说了,不要多要,给多少都行。这也是春节最热闹,家庭成员最开心的时候。有些人为防止侄儿侄女外甥重复磕头,将他排在一起集体磕头,人聚不齐不准磕,小孩子满院、满街找人,跑得可欢实了。

磕头能使孩子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农村过年有些习俗可以改,但磕头不能丢。这一跪一磕,反映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看似低极风俗,但是从侧面向孩子灌输尊重长辈,长大后要孝敬长辈。传统教肓怎么搞,我想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做起。

磕头也有讲究,磕完第一个头后,保持跪姿、直起上身,而后磕第二个头,同样再磕第三个头,最后起立。不要像“捣蒜”似的,不直起上身就把头接连触地三次,那是失礼的。作为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的磕头方法,不能随便,要保持尊敬之心。这样,才能使孩子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对长辈的敬畏心。

9、各地拜年风俗各不同,东北磕头拜年,你能接受吗?

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国,由于地域广阔,在各个地区所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也是各不相同。

但是有一点对于春节的习俗大家都额外的重视,所以在东北拜年的时候,孩子对于长辈这种磕头拜年,我觉得很正常,也应该值得所有地方的人去效仿。

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孝敬老人也是中国的一种风俗传统,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应该把孝道格外的重视,尤其这种孝道应该灌输到孩子们的头脑当中。

作为一个东北人,我小的时候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每年春节我都会给我的长辈磕头行礼,当然我也会得到压岁钱,在我的心里我觉得这是一种由心而外的尊敬,而并没有一种耻辱而言。

不单是小孩子要给长辈磕头行礼,作为成年人尤其是新婚夫妇,在结婚的时候也需要给长辈磕头行礼,这是一种辈分之分。虽然东北人比较粗犷,性格直爽,但是很少出现于那些不孝敬老人的人。我们要知道一点孝敬老人,有时候这不单是一种好的风俗,对于我们自身来说也是一种传承。

小的时候我就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个不孝敬父母的年轻人将老爷子用竹筐抬到野外。当他们往回走的时候,为了消灭证据便把竹筐扔掉,这时候他们的孩子说话了,竹筐不要了,你们老的时候我还要用它来装你们。就是这句话让二人立刻回去将老人接回家中好好对待,因为孝敬这两个字也是一辈传一辈。

10、拜年手势有哪些呀?

标准的男子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不抱拳,只压手。这和自古“男左女右”传统一脉相承。

随着西方的握手礼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主要礼节,作揖这种传统礼节为普通公众逐渐淡忘,很多男士拜年时右手抱左拳即为一例,但按照老礼,这一姿势只会在报丧场合中使用。

拜年“拜法”较常见的通常有几种:

一是叩拜,即跪拜磕头,现在在一些农村地区,晚辈给长辈,尤其是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还行这种礼仪。

二是躬身作揖,作揖的姿势是先双手抱拳前举。这抱拳可不能乱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凶拜”。大过年的,来上一个右手握左手,就是触人霉头了。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这种礼仪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或下级向上级拜年时所用。

三是抱拳拱手,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这种礼仪多见于平辈间的拜年。

四是万福,古代妇女礼仪的一种,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于右侧腰肋间,上下微晃数下,双膝微微下蹲,有时,边行礼边口称万福。当代已经鲜有袭用。

五是鞠躬,现代通用礼仪,用于拜年,多在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亦可用于平辈间,男女皆行。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