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到长辈就逃避打招呼
1、为什么我看到自己的亲戚和长辈,都不敢跟他们打声招呼呢?我从小就养成这种习惯了,所以朋友少亲戚又不喜
对于长辈,建议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长辈,见到晚辈不与自己打招呼,或者自己是老师,见到学生不与自己打招呼,感觉是不是不好?同时,还应发扬我们古老而优秀的传统:尊敬老人!这样,再与人见面时,考虑的不是自己的感受了,就会按照应该达到的标准去做了。是不是?
对于同辈中成熟一点的人,心里若生出敬佩之心,应该就会愿意友好地打招呼了。成熟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看书、思考、阅历、经历甚至挫折磨砺出来的成熟,值得自己去表达敬佩和友好,我们对他们的态度,他们是能够体会到这份友好的,他们会感觉很愉快的。
其实这些在《弟子规》里面都说到了:对父母要孝顺,对长辈要尊敬,对同辈要友好。
你的情况属于:忧郁。主要表现在:忧心忡忡,失眠、易疲劳,精神不能集中,性格孤僻、自我封闭、不合群,个人感社交障碍。由于心情消沉,不愿与人打交道,表情呆板,少有笑言,敏感,戒备提防他人,生怕被人抓住把柄,知心朋友越来越少。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不大,对前途失去信心,感到外部压力太大,情绪低落,自惭形秽,手足无措等。.要正确面对社会现实。要知道社会是一个由多元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社会有光明,也有阴暗面;世上有好人,也有坏人。看待社会不能过于理想化,要看到社会成员之间实际上存在不平等的地位,待遇上的差距。人与人不能互相攀比,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社会的公平性,而应正视社会、承认差别、努力去缩小与别人的差距。
2.要正确看待自己。遇到挫折,应先从自己的主观方面去寻找原因。"勤能补拙",用自己的勤奋特长去弥补不足之处;坚信"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长短处,只要积极有为,长善救失,"天生我材必有用";要停止自我比较,不要担心不如别人,要自己接受自己,确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心态。
3.多读些圣贤哲理与名人传记。圣贤名人之所以成功,就是他们能从挫折中走出来。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挫折,如何战胜挫折,到达成功的彼岸?圣贤们的思想与足迹能予以我们许多启示。孔子讲学"三虚三盈",但他不气馁,不断努力,终于培养出"三千弟子"。南非现总统曼德拉为反对种族歧视坐牢26年,终于取得斗争的胜利,这些都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
4.积极做些富有建设性的工作。压抑会产生厌倦、懒惰的行为。越是懒于动手做事的人,越容易发生心理危机。为了与懒惰作斗争,不妨列出一个工作、学习、生活日程表,包括早练、读书、写作、交友、上街、娱乐等。不论大小事情都列入其中,并认真、专心地去做。假如没有心情编计划,只要先行动起来就够了,你不必等到想做事的时候才开始,因为你没有做事的欲望,可能永远也懒得动。一旦你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工作,心里就会踏实得多。
5.主动帮助别人,乐于助人,使人精神健康。如果心理压抑者通过志愿性的工作,如社区服务或帮助邻居行动不便的老人购物,心情就会好些。你会发现只要有同情心,能够理解别人,对社会也是有价值的。
6.让快乐进入你的生活。许多沮丧的人放弃了他们最喜爱的业余活动,这只会让事情弄得更糟。为了扭转你目前的心情,不妨每天做些激烈的活动,多参加社交活动,如朋友联欢会、聚餐或看电影等。让微笑常写在你脸上。心理学家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行为能够影响情绪。当你感到压抑时,不要拖着双脚垂头丧气地走路,要像风一样疾走;不要躬背坐着,而要挺直身子;不要愁眉苦脸,要露出笑脸,这样做本身就能够让你感觉良好。
7.坚持锻炼身体。英国教育家斯宾认为"健康的人格寓于健康的身体"。有许多精神压抑者通过体育锻炼,出一身汗,精神就轻松多了。科学家认为,呼吸性的锻炼,例如散步、慢跑、游泳和骑车等,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因为这些行动让人肌体彻底放松,从而消除紧张和焦虑的心情。
8.回归自然,有益于身心健康。当你精神压抑时,可漫步于田间地头,跋涉于山河之间,看春华秋实,听蝉鸣鸟啼,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因此产生许多联想与灵感,悟出人生哲理,以调适自己的不适心态。
2、遇到亲戚想要躲避,不想打招呼,是种怎样的心理?
小时候上学,远远的看到老师,就赶紧躲开,生怕被看到。工作了,见到老板宁愿转身或者绕着走,也不愿打招呼。很多人觉得这样不利于跟上级的关系,但又控制不了自己,道理都懂,却无法做出改变。这种行为,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内心的畏惧,害怕被问到什么,自己答不出来,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另一方面,是担心没有什么可聊的,令气氛尴尬。所以,才会选择躲避,这个看似最安全的方法。
3、你如何看待见到长辈不打招呼的人?
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内心世界不一样,对“打招呼”的处理方式多少反映着人的性格养成,会有因人而异的认知和表现并不奇怪。反对一棍子打死,一语定论,有的人天生胆小腼腆,小时候见着老师就躲,遇到长辈钻到大人身后,好一点的能露个脑袋出来,不好的连头都不露,渗羡咱们不能说小孩不尊敬师长,确实只是胆小、害羞闹兄、不好意思,若再加上父母逼液喊袭迫叫“打招呼”,小孩只会越发反感,难以启齿。
4、遇见讨厌的亲戚不想打招呼怎么办?
这个有可能真的要就事论事了,是不是遇上所有的亲戚都要躲?还是有特指的?比如,有些亲戚本来就和我们家不和,一见面就有可能动粗,所以不见面最好,即所谓“惹不起,总躲得起”吧。还有,就是如果我们有亏欠亲戚什么,比如欠着钱还不出,那也没道理主动去打招呼吧。 也有一些,就是近期正好彼此之间有可能有什么不快,也算不上什么大问题,所以路上遇见了,打招呼属正常,不打招呼也没什么。再说得更露骨一些,在中国的城市里,尤其大城市里,所谓亲戚的亲密度是很有限的。我们的父辈们很多都不是独生子女,他们平辈之间是亲兄弟姐妹的关系,但是等他们都成年、成家之后,彼此的联结,从兄弟姐妹关系演变为小家与小家的关系,那随之亲密度就会有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子女之间只是表亲和堂亲的关系,而他们与其兄弟姐妹的其他家庭成员之间构成了所谓的“亲戚关系”。通过这种视角的解读,不难发现,亲戚之间未必会常有往来,也未必会来往甚欢。如果,几个小家之间关系很好,那自然好福份;如果关系一般般,只是常态相处,那还算有情份;如果关系渐行渐远,甚至因为某些利益(比如父母的房子)冲突,而成“水火之势”,也几乎属于家常。这样看来,即使在街上遇到亲戚想要躲避,不想打招呼这种情况,也属于“家常”,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光看表面,本就是看不出来的……